高温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夏季高温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夏季高温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导语夏季高温对于工地施工和其他一些特定行业的作业人员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的季节。
高温天气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对于工人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威胁。
为了确保夏季高温作业的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
1. 了解夏季高温的危害性夏季高温天气下,人体易受热衰竭、中暑、晕厥等严重的健康问题的困扰。
以下是高温对人体的一些危害:•热衰竭:由于人体在高温下暴露时间过久,会导致体温过高,而出现全身乏力、头晕眼花、虚弱、皮肤潮湿等症状。
•中暑:高温环境下,人体排汗增多,容易导致身体水分和电解质失衡,进而引发热量无法迅速散发出去,导致体温过高,出现意识丧失、抽搐、昏迷等症状。
•晕厥:长时间置身于高温环境下,容易让人感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甚至昏倒。
2. 安全生产措施为了防范夏季高温作业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以下是一些必要的措施和建议:•室外高温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炎热的中午12点到下午4点进行室外直接暴露的作业。
•加强防护措施:确保工人在夏季高温作业时穿戴透气性好的工作服,并且戴上防护帽、太阳镜和口罩等防护用具,以减少接触阳光的直接辐射。
•环境调节: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强力风扇或者空调设施来提供凉爽的室内工作环境。
•适当补充水分:提醒工人及时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避免脱水引发身体不适。
•偷懒休息:鼓励工人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会,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有助于身体恢复和疲劳解除。
3. 紧急救助措施在夏季高温作业时,如果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以减少伤害程度和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清凉降温:一旦有人出现中暑症状,应该将患者移至室内或阴凉通风处,并立即给予散热和冷却的措施,如用冷水擦拭、喷洒冷水等。
同时通知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救助。
•补充水分:在急救过程中,及时为受中暑的人提供适量的清凉饮品,帮助其补充水分。
高温作业安全培训内容

高温作业安全培训内容高温作业安全培训内容一、引言高温作业安全培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培训工作,它涉及到许多有关高温作业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温作业安全培训内容,并详细阐述内容的设置和培训方法。
二、培训内容设置1. 高温作业的定义和危害介绍高温作业的概念和范围,以及高温作业可能带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引起工人对高温作业的重视程度。
2. 高温作业安全法律法规介绍与高温作业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包括《安全生产法》、《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等,使工人对高温作业的法律要求有所了解。
3. 高温作业的安全管理包括高温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如制定高温作业方案、组织人员培训、配置必要的防护设备等。
同时,还应重点介绍高温作业中的安全防护和急救措施,如戴防护用具、定期休息、接受高温作业心理疏导等。
4. 高温作业中的常见事故和防范措施介绍高温作业中可能发生的热中暑、中暑晕厥、溺水等事故,并详细阐述预防措施,如适当增加工人的水分摄取、定期检查工人的身体状况、建立应急救援预案等。
5. 高温作业中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针对不同高温作业岗位的需求,培训工人相应的高温作业知识和技能,如安全用电、焊接技术、机械操作等。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提高工人在高温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三、培训方法1. 讲座按照培训内容设置制定相应的讲座课程,由专业人员进行讲解,结合案例和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工人能够更好地理解高温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在培训过程中设置实践操作环节,让工人亲身体验高温作业的操作,并利用模拟环境设置实际工作场景,使工人能够在实践中掌握高温作业的技能和应对策略。
3. 小组讨论在培训中设置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工人积极参与讨论,相互交流经验和观点,增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理解,并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
4. 教材和宣传资料为了让工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培训内容,可以编写相应的教材和制作相关的宣传资料,将关键知识点和技能操作进行图文并茂的展示,方便工人自主学习和复习。
高温安全知识培训

高温安全知识培训高温安全知识培训一、背景介绍高温工作环境下,由于辐射热和热传导的作用,人体容易受到高温的危害。
为了确保员工在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安全与健康,提供必要的高温安全知识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二、高温作业环境的危害1. 热应激:在高温环境中,身体容易失水,体温升高,并可能导致中暑、晕厥等症状。
2. 热病:高温环境下,特别是在夏季,人体排汗增多,由于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可能引发中暑、痉挛、热痉挛、热痉挛性疾病等。
3. 烫伤:高温环境下,热能通过传导和辐射的方式容易对皮肤造成烫伤,严重者可能导致组织破坏和热烫伤。
三、高温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 环境控制:确保高温作业场所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符合安全标准,通过调整和控制空调、通风设备等来维持较佳的工作环境。
2. 空气流通: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畅通,及时排除高温环境中产生的热气。
3. 防护用具:提供适当的防护用具,如防热服装、防晒伞、防热手套等,减少对皮肤的直接接触和对身体热能的吸收。
4. 计划调度:合理安排高温工作场所的作业时间和作息,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工作,减少对员工身体的损伤。
四、员工的个人防护1. 衣着:员工应该穿戴宽松透气的工作服或防热服装,避免使用过多的化纤材质衣物,防止火灾风险。
2. 饮食:高温环境下,员工应多饮水、适量吃盐,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以维持正常的身体功能。
3. 作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及时休息和补充体力。
4. 运动:适度开展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耐高温能力,增强体质。
五、高温急救知识1. 中暑的表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紧急处理: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将患者平躺,及时补充水分,可使用冷敷物等降温。
2. 热痉挛的表现:颜面及四肢抽搐痉挛;紧急处理:将患者移至阴凉处休息,给予口服盐水、运动饮料或含盐及维生素的液体等。
3. 热衰竭的表现:皮肤潮湿、出汗、脉搏弱而快、呼吸频繁;紧急处理: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松开衣领,给予盐水或运动饮料等进行补充。
高温作业安全培训教材

定期向上级汇报 工作情况,包括 但不限于工作进 度、遇到的问题 等。
01
02
03
04
PART SIX
高温作业的法律法规与 标准
国家法律法规与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高温作业的安全规定 《高温作业卫生标准》对高温作业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的温度要求 《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办法》对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和管理要求 《高温作业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要求
国际公约与标准
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职 业安全与卫生公约》
欧盟通过的《欧洲职业安 全与卫生指令》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 标准(OSHA)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 ISO 45001职业安全与卫
生管理体系
企业规章制度
企业应制定高温 作业安全管理制 度,明确高温作 业的安全要求和 操作规程。
企业应对高温作 业场所进行定期 监测,确保符合 国家相关卫生标 准。
恶心、呕吐等症状
热痉挛:由于高温引 起的肌肉痉挛,导致 肌肉疼痛和活动受限
热辐射:高温物体对人 体的辐射热,可引起皮
肤烧伤和眼睛损伤
PART THREE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避免在极端高温下 作业,尽量选择凉 爽时段工作
缩合理的工作计 划,避开高温时段
脱水:高温环境下,身体大量出汗,导 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
疲劳:高温环境下,身体容易疲劳,影 响工作效率和安全
影响工作效率
降低注意力集中程度
增加疲劳感和不适感
降低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增加事故风险和安全隐患
导致事故
热衰竭:高温下工作,身 体无法有效散热,导致身
体过热、疲劳和晕厥
中暑:高温环境下,身体 无法调节体温,引发头痛、
夏季高温作业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2 高温作业主要隐患
3.热衰:
是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颅内供血不足而导致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
先有头昏、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出汗,继而昏厥, 血压短暂下降,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体温多不高。
2 高温作业主要隐患
4.高温作业主要隐患
神经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 制,注意力和肌肉的工作能力、 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 度的降低,从而导致注意力、工 作能力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2 高温作业主要隐患
5.高温天气会有什么危害?
持续性高温酷热,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
中暑/“高温病”
死亡率增高
霍凉香油正、气霍水香正气水
4 中暑急救
4.中暑急救
搬
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
移 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
降 温
水进行擦身,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
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
体温在38℃以上,有面色潮红、皮 突然昏倒或痊孪,或皮肤干
肤灼热等现象;或有面色苍白、恶 燥无汗、体温在40 ℃以上。
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 可分为三型:热射病、热痉
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等呼吸、 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脱离高温环
挛、热衰竭。
1、先兆中暑
境,轻症中暑可在4-5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
20XX年企业夏季高温天气安全作业知识培训课件
XXX
20XX.XX
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内容

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内容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内容一、背景介绍夏季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尤其是在高温工作环境下容易引发中暑。
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高温的能力,企业应开展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
本文将就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二、培训内容1. 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介绍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可能引发的疾病,如中暑、脱水、热衰竭等。
2. 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应对措施:详细介绍高温工作环境下的防护措施,如穿透气、吸湿、排汗的工作服、定时休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等。
3. 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措施:详细介绍中暑的早期症状,如头晕、恶心、乏力等,并说明中暑时应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如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敷在额头和脖子上,饮用盐开水等。
4. 高温作业的时间、强度和频率控制:介绍高温环境下合理控制作业时间和强度的重要性,提醒员工根据个人体力和耐热能力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5. 工作设施和条件的改善:介绍企业应对高温天气做出的改善措施,如增加通风设施、给员工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防暑降温用品等。
6. 人体体温调节原理:通过简单易懂的图表和动画展示,讲解人体体温调节的原理,包括皮肤散热机制、呼吸散热、出汗散热等。
7. 高温天气的热量计算:介绍如何通过测量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计算高温天气下的热量指数,并根据不同的热量指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8. 高温工作条件下的心理应对:介绍员工在高温工作环境下保持积极心态、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
9. 夏季饮食健康介绍:讲解夏季饮食健康常识,提倡多吃水分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饮食均衡。
10. 高温环境下的体育锻炼:介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如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避开高温时段、补充足够的水分等。
三、培训形式1. 讲座形式: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员工了解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 现场演示:通过现场模拟,让员工亲身体验高温环境,并展示正确的防护方法和急救措施。
高温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高温作业安全知识培训高温作业安全知识培训1. 引言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如高温炉、高温铸造、高温熔化等。
由于高温环境下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对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温作业的安全知识要点,以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
2. 高温作业环境及风险高温作业环境通常存在以下风险:- 高温烧伤:高温环境下,接触热源会导致皮肤烧伤和烫伤。
- 中暑: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受热过度而导致中暑。
- 缺氧:高温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低,容易导致缺氧。
- 高温物质的释放:高温过程中,一些物质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如有毒气体和易燃气体等。
3. 高温作业安全措施为了保证高温作业的安全,需采取以下措施:- 穿戴适宜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如穿戴耐高温的工作服、手套、鞋子等。
- 密切注意体温:及时喝足量的水和适量的电解质溶液,防止中暑。
- 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如定时休息、适量进食凉爽食品、多通风、使用冷却器具等。
-做好个人防护: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耳塞、口罩和护目镜等。
- 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于疲劳。
- 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熟悉应急逃生的路线和设备。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与高温作业相关的健康问题。
4. 高温作业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针对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可进行以下安全知识培训:- 高温作业的基本知识:介绍高温作业的定义、范围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 高温作业的影响和危害:详细介绍高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如中暑、热伤害、缺氧等。
- 高温作业的安全措施:重点介绍高温作业的安全措施,如穿戴适宜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做好防暑降温措施等。
- 应急处理和逃生技能:培训人员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应急处理和逃生技能。
- 体温监测和健康状况管理:培训人员如何监测自己的体温和健康状况,并学会合理调整和管理。
5. 培训方法和效果评估高温作业安全知识培训可采用多种方法,如讲座、演示、案例分析和实地实训等。
高温季节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培训内容

高温季节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培训内容1. 高温工作环境安全防护知识:- 高温环境的危害:了解高温对人体的危害,如中暑、热衰竭、热射病等。
- 高温作业区域的认识:识别高温作业区域,了解高温作业的特点和风险。
- 工作时间与休息安排:规定高温下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 防暑降温措施:掌握防暑降温的方法,如穿透气、吸湿、散热的工作服,适时休息、喝足够的水等。
2. 高温作业安全操作规范:- 安全装备的使用:介绍使用防护具,如防晒衣、帽子、太阳镜和防暑鞋等。
- 动作和姿势的规范:培训正确的动作和姿势,避免因姿势不正确而导致的损伤。
- 物品的搬运与运输:讲解高温环境下对物品的搬运和运输的安全要求,注意减轻劳动强度。
- 应急措施:指导员工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处置措施,如中暑、热衰竭等紧急情况的急救知识。
3. 高温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 温度监测:介绍温度监测的方法与仪器,安排人员进行定期测量和监控。
- 排风与通风设施:讲解高温作业区域的排风与通风设施,保持室内空气畅通。
- 灭火与防火措施:阐述防火措施和疏散逃生的要点,指导员工应对突发情况时的灭火方法。
4. 员工自我防护与健康管理:- 健康检查:组织定期的员工健康检查,尤其对于高温作业的员工更应加强关注。
- 个人卫生及水分摄入:提醒员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注重饮食调理,适时补充水分。
- 员工心理调适: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与帮助。
以上是针对高温季节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培训内容,旨在让员工充分了解高温工作环境的危害,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措施,并培养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与健康管理能力,以保证高温季节下的安全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重症中暑。表现为除上述症状外,出现突然昏倒或痊孪,或皮肤 干燥无汗、体温在40 ℃以上。可分为三型: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二、高温作业主要隐患
神经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注意力和肌肉的工作 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度的降低,从而导
致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高温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3、补水:
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水或者运动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 小苏打水,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 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
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 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
有难度,但是必须要战胜!
高温作业概念
一、高温作业概念
一、什么叫高温作业?
专业定义:工作场所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 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
通俗概念: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 性热源,当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 计计算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 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
4、消化系统: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 随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5、神经内分泌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降 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6、泌尿系统:由于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如不及时补充,可出现 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血尿、尿结石等。
二、高温作业主要隐患
二、中暑性疾病
高温作业安全知识
EHS管理员 张举贤
培训内容
1、前言 2、高温作业概念 3、高温作业主要隐患 4、高温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5、中暑急救
前言
今年或许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年!
前言
国外:
•北半球融雪期有提早迹象
通常6、7月才开始的融雪期也有提早迹象。美国最北部 城市巴洛的积雪,上月13日已开始融化,较2002年提早 10日,是当地最早开始的融雪期。
者高温时段进行室外作业 合理安排休息地点;轮休员工建议离开岗位到清凉地点进
行休息 发放高温津贴;
三、高温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四)设立紧急的应变措施
与高温作业员工保持联络; 留意气象预报发出的高温预警; 经常留意员工的健康状况,若发觉员工有身体状况欠佳的
征状,应立即调离高温环境; 在高温作业场所设置各种有关的急救设施,车间管理人员
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 若大 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三、高温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六)注意饮食
三、高温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七)注意生活习惯
作息:
保持充足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也是预防中 暑的有效措施。
夏天应处事冷静,不宜激动,使神经处于安静状态。 忌受热后“快速冷却”。不宜冲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
及时诊治疾病,尽量避免长时间被阳光曝晒。 医疗预防:对高温作业人员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或
调查,凡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溃疡病、肺气肿、 肝病、肾病等疾病的人员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三、高温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六)注意饮食
水:多补水、食盐和水溶性 维生素。通风降温系统
一般来说,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天至少应补充水分5000cc左 右,补充食盐15~25克以上(食物中含的盐在内)。补充的 方法可以经常喝点盐开水,每500克水中加食盐1克左右为 宜。还可以喝盐茶水、咸绿豆汤、咸菜汤和含盐汽水等等。 这样既可消暑解渴,又能及时补充必须的食盐。饮水原则 是多次少量,每次饮一两茶杯为好,不要喝得过多过快, 这样可减少汗液排出,有利于增加饮食。
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 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7℃, 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不可贪凉,空调 冷风出口处不要直接对着人。以防引起四肢肌肉酸痛、疲乏无力、 腰痛、感冒等症状。
中暑急救
三、高温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通风降温改造
三、高温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二)加强个体防护
高温作业人员应穿耐热、导热系数小、透气功能好的浅色 衣服,宽大,活动方便,但要注意根据安全防护需要,穿 戴手套、鞋套、护腿、眼镜、面罩、工作帽等。
不得穿拖鞋、露脚趾凉鞋,以免造成砸伤、压伤、撞伤等, 尤其是维修人员、挡机工、领料工、拉包工;
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1、热射病:由于体内产热和受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导致 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典型症状为:急骤高热,肛温常在41℃以上,皮肤干燥,热而无 汗,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症患者可有肝肾功能异常等。
2、热痉挛:是由于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所致。 临床表现特征为:明显的肌痉挛使有收缩痛,痉挛呈对称性,轻 者不影响工作,重者痉挛甚剧,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 3、热衰竭:是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 颅内供血不足而导致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先有头昏、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出汗, 继而昏厥,血压短暂下降,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体温多不高。
三、高温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一)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
主要是合理设计工艺过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 1、采取隔热措施: (1)水隔热:常用的方法有水箱或循环水炉门,瀑布水幕 等; (2)使用隔热材料:常用的材料有石棉、炉渣、草灰、泡 沫砖等。 2、通风降温措施: (1)采用自然通风:如天窗、开敞式厂房,还可以在屋顶 上装风帽。 (2)机械式通风:如风扇、岗位送风。 (3)安装空调设备。
•“怪兽热浪”侵袭美国加州地区 气温逼近50℃ •高温或致部分航班取消 •热浪+干燥 美国西部多处山火持续
前言
中国:
江南华南等地暑气渐盛
前言
前言
体感温度将直奔40℃以上,甚至超过45℃。
前言
持续降雨+高温天气=“水深火热”
前言
我们改变不了天气,但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防 护。
高温+降雨+安全生产
经常或派人巡察。(药品+医务室+各岗位巡查)
三、高温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五)保健措施
配备防暑降温药品,消耗后及时补充;人丹、十滴水、风 油精和藿香正气水等
为高温作业人员提供清凉饮料;高温天气每天发放 保证饮水供应,食堂提供防暑菜汤、绿豆汤等; 天气炎热时,劳动者应注意保障休息睡眠、合理搭配营养、
病愈未久的员工尽量避免进行高温工作; 避免在高温的环境下单独工作,如有则需定时巡查。((三)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和监控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使职工自觉遵守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注意高温预警,定期监控作业场所的气温;车间主任注意
监测 体检监控,对高温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测量;每天两次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如叠包岗位轮休,避免在高温天气或
二、高温作业主要隐患
中暑的分类 :
按照《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可诊断为:
1、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 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
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时
间休息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2、轻症中暑。除先兆中暑症状外,尚有下列症状:体温在38℃以上, 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 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 现。脱离高温环境,轻症中暑可在4-5小时内恢复。
四、中暑急救
中暑原因
1.环境因素 在高温环境作业,如果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露天作业
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 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 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2.个人体质因素 在公共场所,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中暑衰
竭主要因周围空气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精神过 度紧张、人员过于密集、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 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四、中暑急救
中暑的危险 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
死率为81.3%。
如 何 预 防 高 温 中 暑
四、中暑急救
1、搬移:
三、高温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六)注意饮食
饮食:
饮茶:夏天出汗多,造成钾离子丢失,体内钾常觉疲乏无 力,食欲减退,耐热能力下降,甚至中暑。夏日常饮茶, 可补充人体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有效地预防中暑的发 生。
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 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 人体的代谢需要 ;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 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 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谢谢! 欢迎大家向员工转训!
一、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1、体温的调节: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及人 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
2、水盐代谢: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 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等,如不及时补充,可导致机体严重脱 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
3、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导 致血压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随着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杭州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32.4 ℃ 杭州地区高温作业温度:环境气温≥34.4℃
一、高温作业概念
类型:高温天气作业、工作场所高温作业 高温天气作业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
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 业。 工作场所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