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基础》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钢琴基础课程标准

钢琴基础课程标准

1.课程相关情况
(1)课程的性质。

课程主要研究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基本弹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2)教学目的。

课程以音乐育人为基本理念,旨在培养具备一定的钢琴弹奏、钢琴伴奏以及初级教学应用的工作能力,具有较全面音乐综合素质的幼儿园音乐教师。

(3)教学任务。

课程围绕学钢琴基本知识;钢琴入门基础训练;钢琴弹奏技术技巧训练;钢琴弹奏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训练四篇,共14个单元针对学生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多声部思维能力、声音的协调性以及音色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力求充分发挥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效应。

2.课程的教学层次及适应对象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举办的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五年制高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也可供学前教育工作者、幼儿园教师参考。

3.学时数及总学时数
课程——钢琴基础
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总学时为360学时。

钢琴乐理知识基础课教案

钢琴乐理知识基础课教案

钢琴乐理知识基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音乐基本概念,包括音符、音程、音阶等;2. 掌握基本的节奏和节拍知识;3. 学习基本的和弦构成和和弦进行;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5.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音乐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2. 节奏和节拍的学习和运用;3. 和弦构成和进行的掌握;4. 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

1. 音乐基本概念。

(1)音符,包括音名、音符形状、音符时值等;(2)音程,包括纯音程、大、小、增、减音程等;(3)音阶,包括大、小音阶等。

2. 节奏和节拍。

(1)节奏,包括拍子、拍号、拍子类型等;(2)节拍,包括二拍、三拍、四拍等。

3. 和弦构成和进行。

(1)和弦构成,包括三和弦、七和弦等;(2)和弦进行,包括和弦进行的基本规则和习题练习。

4. 音乐表达能力。

(1)音乐的情感表达;(2)音乐的演奏技巧。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音乐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2. 演示法,通过演奏示范,让学生听到音乐的节奏和和弦进行;3. 练习法,通过练习习题,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4. 听力训练,通过音乐欣赏和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音乐基本概念的讲解。

(1)介绍音符的基本知识,包括音名、音符形状、音符时值等;(2)介绍音程的基本知识,包括纯音程、大、小、增、减音程等;(3)介绍音阶的基本知识,包括大、小音阶等。

2. 节奏和节拍的学习。

(1)介绍节奏的基本知识,包括拍子、拍号、拍子类型等;(2)介绍节拍的基本知识,包括二拍、三拍、四拍等。

3. 和弦构成和进行的讲解。

(1)介绍和弦构成的基本知识,包括三和弦、七和弦等;(2)介绍和弦进行的基本规则和习题练习。

4. 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

(1)介绍音乐的情感表达;(2)介绍音乐的演奏技巧。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钢琴乐理知识的基础内容,包括音乐基本概念、节奏和节拍、和弦构成和进行等。

钢琴课程大纲

钢琴课程大纲

钢琴课程大纲
课程目标
本钢琴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演奏技能,培养音乐理解能力,并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钢琴曲目,并理解基本的乐理知识。

课程内容
1. 基础乐理知识
- 音符、音阶和节奏的学习
- 音乐符号和基本乐谱阅读
- 和弦和调式的介绍
2. 手指技巧和琴键熟悉
- 正确的手位和手指练习
- 在琴键上的音阶和音程练习
- 基本琴键的认识和弹奏
3. 曲目学习
- 学习简单的钢琴曲目,如练习曲、小品等
- 理解曲目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 培养演奏曲目的技巧和速度
4. 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
- 学习使用不同的音色和音量演奏
- 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演奏技巧
- 培养自信的演奏风格和个人表达
课程安排
- 每周一次课,每节课时长为60分钟
- 课程持续时间为12周,共计12节课
- 每节课分为理论学习和实际演奏练习两部分
- 学生需要在每节课后进行练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评估方法
- 每节课结束时进行简单的演奏评估
- 定期进行曲目演奏和乐理知识测试
-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习进展
以上为钢琴课程大纲,希望学生们在课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钢琴演奏技能和音乐表达能力。

《钢琴基础与儿歌弹唱》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

《钢琴基础与儿歌弹唱》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钢琴基础与儿歌弹唱》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钢琴基础与儿歌弹唱》(上、下两学期)2.课程代码:05132507、05132508(上、下两学期)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4.适用专业: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5.学时:36学时/学期(理论18学时,实践18学时,两学期共72学时。

)6.建议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

二、课程标注基本结构(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方式和即兴伴奏的分析与实践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升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探索能力,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即兴伴奏的实际问题。

2.课程性质和定位:本门课程为专业必修课,课程的教育目的和指导思想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理解力、欣赏力及表现力;培养演奏的歌唱感、有助于体会及模仿更多的音色变化,有益于提高对节奏的感受力;提高视奏能力等。

本课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操作性及可行性。

3.先开课程及续接课程:(1)大一上学期先行开设《乐理与视唱(一)》课程。

(2)大一下学期开设《钢琴基础与儿歌弹唱(一)》课程,同时开设《乐理与视唱(二)》课程。

(3)大二上学期续接《钢琴基础与儿歌弹唱(二)》课程。

4.主要内容(1)教学内容按照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循序渐进,合理安排;(2)所选歌曲要符合学生本身的程度、进度和技术要求;(3)所选歌曲要在音乐表现上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在主题思想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的健康向上的作品;(4)选择脍炙人口的儿歌、抒情歌曲、艺术歌曲等实用性歌曲,旨在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钢琴的基本理论和演奏方法,能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弹奏方法、和声基础知识、了解并掌握各种类型、风格的伴奏音型,并能综合应用。

2024钢琴课教学计划

2024钢琴课教学计划

2024钢琴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正确的钢琴弹奏姿势和基本的手指技巧,能够熟练地演奏简单的乐曲;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能够分析和理解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其能够自信地演奏并表达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编曲。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钢琴基础知识:介绍钢琴的构造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钢琴的基本知识和文化内涵;钢琴弹奏技巧:包括正确的弹奏姿势、基本的手指技巧、音阶和琶音的练习等;乐曲学习: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乐曲,进行逐一学习和演奏;音乐理论:介绍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符、节奏、调式等;音乐欣赏:欣赏经典的钢琴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钢琴弹奏的技巧和要领;实践与反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互动与讨论: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学习和演奏,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需要以下教学资源:钢琴教材:选择适合学生水平和需求的教材,如《拜厄钢琴基础教程》、《车尔尼599》等;乐谱和音频资料:提供经典的钢琴乐曲乐谱和音频资料,供学生学习和欣赏;教学软件和在线平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软件和在线平台,进行在线教学和互动;教学设备和场地:提供足够的教学设备和场地,保证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日常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态度,包括练习时间、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度等;作业完成情况:定期布置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效果和学习成果;阶段性测验: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阶段性测验,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期末考试:在学期末进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演奏水平;学生反馈:征求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想法。

幼儿教师音乐技能课程标准

幼儿教师音乐技能课程标准

幼儿教师音乐技能课程标准一、前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技能,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还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教师音乐技能课程标准至关重要。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音符、节拍、音阶、和声等。

2、熟悉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和方法。

3、掌握不同类型幼儿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二)技能目标1、具备良好的歌唱能力,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幼儿歌曲。

2、熟练掌握钢琴或其他常见乐器的演奏技巧,能够为幼儿歌曲进行伴奏。

3、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和组织富有创意的音乐活动。

4、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能够为幼儿创作简单的歌曲和音乐游戏。

(三)情感目标1、培养对幼儿音乐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

2、激发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和追求,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三、课程内容(一)音乐基础理论1、音符与节拍学习音符的种类(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及其时值,掌握节拍的概念和常见节拍类型(如 2/4 拍、3/4 拍、4/4 拍)。

2、音阶与和声了解音阶的构成和调式,认识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和声进行。

3、音乐欣赏聆听不同风格和体裁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声乐技能1、发声方法学习正确的呼吸控制、发声位置和共鸣运用,培养自然、流畅的歌唱声音。

2、幼儿歌曲演唱演唱大量的幼儿歌曲,注重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声音的表现力。

(三)乐器演奏1、钢琴基础学习钢琴的基本指法、音阶、和弦等,能够演奏简单的钢琴曲目。

2、幼儿歌曲伴奏掌握为幼儿歌曲编配伴奏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歌曲的风格和节奏选择合适的伴奏型。

(四)音乐创作1、歌曲创作学习歌曲创作的基本方法,包括旋律创作、歌词创作等,能够为幼儿创作简单的歌曲。

2、音乐游戏创作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钢琴教学标准

钢琴教学标准

《钢琴》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钢琴【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一、前言1.课程描述《钢琴》是中等艺术职业教育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及专业技能课程,是音乐表演专业(方向)、音乐教育专业(方向)和作曲专业(方向)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基本音乐素质的核心课程。

《钢琴》课包括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表演方向的钢琴教学以“一对一”个别教学为主,教育方向、作曲方向的钢琴教学以小组课和集体课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包括小型钢琴观摩会、音乐会以及考试中的伴奏任务(如声乐、器乐、舞蹈)等。

2.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艺术职业学校音乐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从事音乐工作的必修课程。

通过课程教学和学习,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和伴奏能力,同时具备较全面的音乐综合素质,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也为热爱钢琴艺术的同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继续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3.设计思路根据学生钢琴学习的目的和学生钢琴基础程度的不同,采取分层教学设计,在教学组织上表现为个别课(钢琴表演专业方向)、小组课(针对有一定音乐基础,程度不同的学生)和集体课(启蒙基础阶段的学生)三种设计思路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是: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

使学生掌握弹奏钢琴的基本方法和触键技巧。

用示范演奏和讲解分析相结合的启发诱导式教学方式,使学生直观形象地领悟作品,激发学生兴趣,逐渐领会音乐语汇和内涵。

1.知识教学目标●正确掌握钢琴的基本理论和演奏方法。

●掌握不同时期,不同流派钢琴作品的风格,奏法。

2.能力培养目标●能正确掌握钢琴的正确弹奏方法和触键技巧。

●培养严格的读谱习惯和练琴方法。

●领会音乐语汇和内涵,提高音乐表现力。

3.情感教育目标通过钢琴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提高艺术审美意识、鉴赏力和表现力,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三、教学形式、内容与要求根据设计思路,针对学生程度确定钢琴课教学的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不同层次。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钢琴课程以高考为目标,主要教授大型曲目的弹奏方法,分析处理乐曲,提高弹奏技巧,跟随高考形式。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各种不同节奏型、装饰音、弹奏方法为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各种技巧的理论目标,形成以理论为支撑的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能正确、熟练的演奏各种不同风格的钢琴乐曲,尤其是针对高考形式的乐曲弹奏,并且能分析乐曲的曲式,根据不同乐曲的弹奏达到能力的提升。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钢琴弹奏的兴趣和热爱音乐的感情。

通过钢琴的弹奏技巧学习能顺利的通过音乐高考。

(三)参考学时:
120—140学时
(四)课程学分:
16课时计为一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___钢琴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钢琴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钢琴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主要研究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钢琴课以音乐育人为基本理念,培养具备一定的钢琴弹奏能力、理解作品能力和教学能力,具有较全面音乐综合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幼儿园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

钢琴课是培养学生基本弹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职业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分析,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本课程设计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相结合,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基本弹奏技能和弹奏技巧的学习,将学生实际演奏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好地结合,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将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很好地结合。

二、参考课时章次内容授课时数(节)10101010第一章钢琴基础知识与弹奏入门训练第二章钢琴的演奏技巧训练第三章提高弹奏技巧训练儿童钢琴曲(中外名曲)第四章为歌(乐)曲配简易伴奏合计40节三、课程目标与内容(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素质:1、知识目标了解钢琴的基本理论和演奏方法,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钢琴作品的风格与奏法,掌握相当于车尔尼练习曲599程度的练习曲和乐曲的弹奏与学习。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掌握钢琴的弹奏方法和触键技巧,学会音乐语汇和内涵,提高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读谱能力和初级演奏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钢琴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艺术,提高艺术审美意识,提高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培养事实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通过学习本国音乐作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其他各国音乐作品,培养尊重各国音乐艺术,了解多元文化,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任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学设计建议课时一钢琴基本知识与弹奏入门1、识谱及指法训练⑴了解钢琴弹奏的基本常识⑵学会识谱及简单音阶的指法。

⑶了解小乐曲所表现的的音乐形象。

⑷了解小乐曲中使用的弹奏方法。

⑸学会区分不同节奏节拍。

熟练掌握基本弹奏技巧中的断奏和连奏。

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及表达情感,学会练习曲中需要的各种技巧,培养正确弹奏的能力。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多媒体,五线谱黑板,钢琴等教具。

运用教师讲解,课堂练习,小组检查,书面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

理论(6)实践(12)2、基本弹奏方法训练⑴学会钢琴弹奏中的几种基本技巧,达到每课弹奏的基本要求。

⑵初步掌握断奏、连奏以及跳奏法。

⑶学会小乐曲中出现的乐理知识。

⑷掌握小乐曲的弹奏及感情。

熟练掌握基本弹奏技巧中的断奏、连奏。

理解作品的音乐形象及表达情感,学会乐曲中需要的各种技巧,培养正确把握小乐曲风格的能力。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6)实践(12)二钢琴的演奏技巧1.双音(1)掌握双音弹奏的技巧。

(2)熟悉不同度数之间的双音如何弹奏。

(1)能够听辨双音是否弹奏清楚。

(2)能够辨别不同度数之间的双音是否协和。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2)实践(4)2.和弦(1)掌握和弦的弹奏方法。

(2)掌握不同和弦左右手弹奏的指(1)能辨别所弹奏和弦是否是协和和弦,。

(2)能大概感知所弹奏和弦的感情色彩。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2)实践(法。

(3)掌握和弦的三种不同形式。

4)3 .音阶、半音阶(1)掌握音阶与半音阶的弹奏方法。

(2)感受弹奏音阶时指法的运用规律。

(1)为钢琴弹奏打好基础。

(2)掌握手指不同方式的训练。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2)实践(4)4 .同音反复(1)掌握同一个音用不同指法弹奏的技巧。

(1)能运用同音反复.(2)为弹奏乐曲做指法设计。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2)实践(2)5 .简单复调(1)感受复调音乐的魅力。

(2)初步感受左右手是如何弹奏处不同旋律的。

(1)能弹奏出简单的复调音乐。

(2)掌握复调弹奏的技能,为之后弹奏较高难度的钢琴曲打下基础、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2)实践(4)6 .琶音(1)感受琶音在钢琴弹奏中所起到的效果。

(1)能运用正确的指法弹奏出简单琶音。

(2)能运用所掌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理论(2)(2)掌握琶音的弹奏技巧。

握的琶音弹奏设计出更多的琶音弹奏类型。

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实践(2)7 .八度、分解八度(1)感受八度弹奏的音响效果。

(2)掌握八度弹奏的技巧。

(1)能熟练的弹奏八度。

(2)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左右手高低八度交替的弹奏、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2)实践(2)三儿童趣味钢琴曲或中外名曲《钢琴弹奏基础》的前半部分乐曲以及节选的中小型乐曲(1)系统的进行钢琴乐曲的弹奏,熟悉中小型乐曲的结构以及强化基本弹奏技巧。

(2)能够通过弹奏更全面的了解钢琴弹奏的整体性以及如何进行一首乐曲的弹奏。

(1)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中小型乐曲弹奏的技巧。

(2)让学生具有自学一首中小型乐曲钢琴的能力。

(3)掌握为一首乐曲进行指法设计,结构划分,如何弹奏的技巧。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30)实践(46)四为歌1.(1)掌握C大调(1)能熟练弹奏C大调各级和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理论曲配伴奏C大调的各级和弦以及正三和弦各级和弦的弹奏。

(2)认识正三和弦。

弦,并熟悉各级和弦是否协和。

(2)能够运用正三和弦为歌曲进行简单伴奏。

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4)实践(8)2.正三和弦的连接(1)掌握正三和弦的连接顺序。

(1)能够正确运用正三和弦进行弹奏的连接。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4)实践(8)3.为进行曲风格进行编配(1)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征。

(2)学习进行曲风格的左手伴奏音型。

(1)掌握如何判断进行曲风格特点。

(2)能运用所学正三和弦为进行曲编配。

(3)能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为进行曲进行伴奏。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4)实践(8)4、为欢快类(1)了解欢快类歌曲的风格特征。

(2)学习(1)掌握如何判断欢快类歌曲风格特点。

(2)能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为欢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理论(4)实歌曲进行编配欢快类歌曲的左手伴奏音型。

快类歌曲进行伴奏。

行教学。

践(10)5 .为抒情类歌曲进行编配(1)了解抒情类歌曲的风格特征。

(2)学习抒情类歌曲的左手伴奏音型。

(1)掌握如何判断抒情类歌曲风格特点。

(2)能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为抒情类歌曲进行伴奏。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4)实践(10)6 .为综合性歌曲进行编配(1)了解歌曲有几种风格的特征。

(2)学习综合类歌曲的左手伴奏音型。

(1)掌握如何判断综合类歌曲风格特点。

(2)能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为综合类歌曲进行伴奏。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

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4)实践(8)(三)考核标准钢琴考核包括基本演奏能力和演奏心理两个部分,其特点是演奏者将平时练习成果完美地、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因此,“钢琴”这门课程的考核采用了过程加结果的考核方法,既要考察学生的演奏能力(包括技术方面的如姿势、手型、触键、音色、节奏、力度速度控制、句法、音乐的完整性、流畅性等),又要看学生的演奏心理(包括演奏欲望、动机、音乐的记忆、自信心和应变能力等);既要注重考试的结果,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练习效果等,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真实的学业评价。

考核时采用面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其中平时(出勤、课堂教学内容接受完成程度、学习态度、作业)占成绩的4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成绩的40%。

四、教学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本课程选用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钢琴》。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模式集中授课与单个授课相结合。

二、教学任务安排第一学期侧重钢琴基础指法的练习。

第二学期侧重各种装饰音和技巧的练习。

第三学期侧重各种调的练习。

(三)教学方法建议1.内容取舍原则:有利于专业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和符合幼教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及考虑学生现时和未来实际生活的要求。

2.重点难点:钢琴指法是钢琴教学的关键,作为初学者首先要解决每个手指独立能力的训练及触键的速度和力度,同时还要把掌指关节打开,增大抬指的的幅度和频率,力求高起、有力、均匀、快速。

3.教学方法方面: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核心是解决实际弹奏的问题。

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培养要求,对指法、踏板的运用等具体问题,进行细致的示范讲解,指导学生正确练习。

4.能力培养方面:为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实际工作。

教学形式以教师示范讲解为基础,以学生独立勤练,教师有针对性的个别听奏指导为主,以小组互听互评等形式与之配合。

5.实践教学:本课程内容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互听互看互评,掌握弹奏技巧。

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提高对琴法技能运用的感性认识。

有条件的安排学生参与相关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评价方法建议钢琴考核包括基本演奏能力和演奏心理两个部分,其特点是演奏者将平时练习成果完美地、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因此,“钢琴”这门课程的考核采用了过程加结果的考核方法,既要考察学生的演奏能力(包括技术方面的如姿势、手型、触键、音色、节奏、力度速度控制、句法、音乐的完整性、流畅性等),又要看学生的演奏心理(包括演奏欲望、动机、音乐的记忆、自信心和应变能力等);既要注重考试的结果,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练习效果等,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真实的学业评价。

考核时采用面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其中平时(出勤、课堂教学内容接受完成程度、学习态度、作业)占成绩的4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成绩的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