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场地平整计算方法(方格网及截面法)

场地平整计算方法(方格网及截面法)

8
0.52 0.26 0.80 0.40 1.09 0.55 1.39 0.70 1.71 0.86
9
0.52 0.26 0.80 0.40 0.10 0.55 1.41 0.71 1.74 0.87
10
0.53 0.27 0.81 0.41 1.11 0.56 1.43 0.72 1.77 0.89
填方面积 /m2
挖方面积 /m2
截面间距 /m
边坡土方计算步骤及方法
填方体积 /m3
挖方体 积
/m3
图示
计算步骤方法
1.划分截面 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图、设计边坡坡
度绘制边坡地段平面图、截面图,截面图的间距取 10 m
或 20 m,最大不超过 50 m。在边坡地段平面图上的边坡起
点的左上角分别填上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高度及两者标
11
0.53 0.27 0.82 0.41 1.12 0.56 1.45 0.73 1.80 0.90
12
0.53 0.27 0.82 0.41 1.14 0.57 1.47 0.74 1.83 0.92
13
0.54 0.27 0.83 0.42 1.15 0.58 1.49 0.75 1.87 0.94
a ——方格网的边长 m。
零点亦可采用图解法求出,如图(b)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 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3.计算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网底面图形和下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 内的挖方或填方量。
4.汇总 分别将挖方区和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建筑场地 挖方区和填方区的总土方量。
26
0.58 0.29 0.93 0.47 1.35 0.68 1.85 0.93 2.46 1.23

简述平整场地的清单工程量与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简述平整场地的清单工程量与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简述平整场地的清单工程量与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平整场地的清单工程量是根据平整场地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计算的,包括场地的面积、土方开挖与填筑、场地平整与压实等。

计算规则如下:
1. 场地面积:根据现场实际测量的场地面积计算得出。

2. 土方开挖与填筑:根据场地地质和设计要求,计算土方开挖与填筑的体积。

土方开挖与填筑的工程量计算公式如下:
土方开挖与填筑工程量 = (填方体积 + 开方体积)×揭示率
其中,填方体积和开方体积是根据现场实际测量的土方体积,揭示率表示土方开挖与填筑的实际施工率。

3. 场地平整与压实:根据场地平整要求,计算场地平整与压实的面积。

场地平整与压实的工程量计算公式如下:
场地平整与压实工程量 = 场地平整与压实面积 ×单位面积工程量
其中,单位面积工程量是根据设计或施工规范确定的每平方
米场地平整与压实的工程量。

定额工程量是根据设计或施工规范中规定的场地平整与压实的工作量进行计算的,其计算依据定额中规定的数据与参数。

定额工程量可以作为清单工程量的依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平整场地、挖土石方、基础工程量计算

平整场地、挖土石方、基础工程量计算

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

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xx。

(2)、定额规则: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传统测量法:该方法通过在现场使用测量仪器(如测量尺、测量仪等)对地面的高度进行测量,然后计算不同地点的地面面积,并按照一定的间距把地面分割成若干个矩形或梯形区域,最后通过计算这些区域的土壤体积之和来估算土方量剖面法:该方法适用于土地表面比较复杂的情况。

它通过测量不同剖面上的地面高度,并将剖面划分为若干个小矩形或小梯形,然后通过计算每个小矩形或小梯形的土壤体积之和来估算土方量。

棱柱法:该方法适用于规则形状的土地表面,如矩形或梯形。

它通过测量地面的长度和宽度,并测量地面不同点的高度,并将土地表面近似看作由一系列水平面积相等的棱柱组成,然后通过计算每个棱柱的体积之和来计算士方量。

数字测绘法:该方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将现场测量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并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该方法准确性较高,并能够处理大规模的土方工程。

场地平整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一)

场地平整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一)

场地平整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一)场地平整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1. 概述场地平整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场地平整工程的工作量进行计算的一套规则。

它主要包括场地平整的各项工程内容和对应计量单位的详细说明,以及计算工程量的方法和步骤。

2. 工程内容与计量单位以下是场地平整清单中常见的工程内容及其计量单位(以平方米为单位): - 地面剥离:指将场地表面的草皮、杂草等去除,计量单位为平方米。

- 土方开挖:指将场地中的土壤开挖或挖填,计量单位为平方米。

- 土方填方:指将土方开挖后填充至指定高程,计量单位为立方米。

- 地表整平:指对场地进行表层整平,计量单位为平方米。

- 基底垫层施工:指在整平的地表上进行基底垫层的施工,计量单位为平方米。

- 压实处理:指对基底垫层进行压实处理,计量单位为平方米。

3. 工程量计算方法场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根据工程内容和计量单位进行乘法运算。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工程量 = 工程内容× 计量单位4. 示例解释以场地平整工程中的地面剥离为例,假设需要剥离的地面面积为1000平方米,那么地面剥离工程量的计算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工程内容为地面剥离,对应的计量单位为平方米。

2.将地面剥离的面积1000平方米代入计算公式。

3.进行乘法运算,计算得出地面剥离工程量,例如:工程量 =1000平方米× 1 = 1000平方米。

通过以上计算步骤,可以得到地面剥离工程的工程量为1000平方米。

结论场地平整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对场地平整工程的工程量进行计算的一套规则。

它通过明确工程内容和计量单位,并按照乘法运算的方法计算工程量。

这一规则在实际施工中能够提供准确的工程量计算结果,有助于施工过程的规范和管理。

简述正方形网格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步骤

简述正方形网格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步骤

简述正方形网格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步骤
正方形网格法是一种利用坐标系的方法来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一种特
定法则。

一般情况下,它包括划分网格、计算实际面积和土方量等步骤。


面介绍正方形网格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首先选取一个坐标系,在飞线大地测量中选用经纬度表示即可,即可在网格系上计算。

第二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正方形网格,每个网格的边长一般为20或50米,当地建筑物的位置也可以把网格划在有建筑物的位置上;
第三步,根据天气、视觉断面和流向分布情况,从事地形测量,并计算
出每个网格的实际面积。

第四步,然后计算每个网格中植被量和土方量,不同网格植被量和土方
量也不一样,它们大小由视觉断面决定。

第五步,最后计算每个网格的土方量并累加计算得出场地所需起伏土方
量总值。

正方形网格法可以有效解决测量场地起伏土方量的问题,并且也可以帮
助我们比较准确地统计出每个网格的土方量。

因为其精确的可比性,已经成
为建筑行业中测量起伏土方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总之,正方形网格法在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中的应用令人印象深刻,将会更深入地使建筑行业从测量上
得到更多帮助。

场地平整的程序及土方量的计算

场地平整的程序及土方量的计算

工程场地平整一、场地平整的程序场地平整是将需进行建筑范围内的自然地面,通过人工或机械挖填平整改造成为设计所需要的平面,以利现场平面布置和文明施工。

在工程总承包施工中,三通一平工作常常是由施工单位来实施,因此场地平整也成为工程开工前的一项重要内容。

场地平整要考虑满足总体规划、生产施工工艺、交通运输和场地排水等要求,并尽量使土方的挖填平衡,减少运土量和重复挖运。

场地平整为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一般施工工艺程序安排是:现场勘察→清除地面障碍物→标定整平范围→设置水准基点→设置方格网,测量标高→计算土方挖填工程量→平整土方→场地碾压→验收。

当确定平整工程后,施工人员首先应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及规划了解并确定现场平整场地的大致范围.平整前必须把场地平整范围内的障碍物如树木、电线、电杆、管道、房屋、坟墓等清理干净,然后根据总图要求的标高,从水准基点引进基准标高作为确定土方量计算的基点。

土方量的计算有方格网法和横截面法,可根据地形具体情况采用。

现场抄平的程序和方法由确定的计算方法进行。

通过抄平测量,可计算出该场地按设计要求平整需挖土和回填的土方量,再考虑基础开挖还有多少挖出(减去回填)的土方量,并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以节约运费.大面积平整土方宜采用机械进行,如用推土机、铲运机推运平整土方;有大量挖方应用挖土机等进行.在平整过程中要交错用压路机压实。

平整场地的一般要求如下:1.平整场地应做好地面排水。

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0.2%的坡度.2.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检查点为每100~400m2取1点,但不少于10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少于1点,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46的要求。

3.场地平整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横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挖填方土方量

横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挖填方土方量

横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挖填方土方量地形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地段的土方量计算,利用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比较精准。

当地形起伏较大可用横断面法计算,误差较大,要做到尽量接近现状,这里横向当地形起伏大,或挖填深度大,抵消或降低各个断面间距内断面有一定程度高差变化所产生误差,把误差影响度降低。

横断面计算场地平整土方1 .划分横断面: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图或现场测绘,在土方计算场地划分出若干个横断面,并应垂直于等高线或主要建筑物边长,各断面间距可以不相等,保证间距内断面高差变化不大,断面间距一般为IOm或20m,在平坦地区可大些,但最大不大于100m。

2 .画横断面图形:按比例绘制每个横断面的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轮廓线,则自然地面轮廓线与设计地面轮廓之间的面积,即为挖方或填方的断面积。

根据地形的变化对与道路纵向轴线方向相垂直的断面进行测量,其中直线段所测断面方向与纵向中线方向垂直,而曲线路段与测点的切线方向垂直。

在对横断面测量以后,为计算道路工程土方量,接着就要绘制纵向道路横断面图。

在实际工作中,横断面图的绘制通常是采用手工在米格纸上按照一定比例用卡规和复式比例尺按照横向绘制闭合图形。

然后把每一个断面的横断面图分成若干个梯形用卡规量出每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计算出每一个梯形的面积,然后把所有的梯形面积相加才得到一个断面面积。

横断面填挖面积的计算横断面填挖面积是指横断面设计线与横断面地面线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

用积距法计算横断面面积积距法的原理是把断面面积垂直分割成宽度相等的若干条块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然后乘以宽度,即可得出每一条块的面积:A=EAi=bX∑hi积距法求面积就是在实际操作中转化为量取hi的累加值,用分规量取图上按J11≡连续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hi,累计高就是£hi,将条块宽度乘以累计高度∑Ai,即为填或挖的面积。

A=a/2*(ho+2h1+2h2+2h3+2h4+2h5+...h∩)当条块分距不一样时A=hO*(a1+a2)∕2+h1*(a2+a3)∕2+h2*(a3+a4)∕2+h3*(a4÷a5)/2+...hn-1*(an-1+a∩)/2通常道路横断面施测要求每20m测一个断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在编制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土方的平衡调配以及检查验收土方工程时,常需要进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和横断面法两种。

(1)方格网法
用于地形较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

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但精度较高,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
1)划分方格网
根据已有地形图(一般用1: 500的地形图)将欲计算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方格网,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网对应,方格一般采用20mriX 20m或40mriX 40m, 将相应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

将自然地
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一),填方为(+ )。

2)计算零点位置
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应先算出方格网边上的零点的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接零点即得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即零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图6-3):
X i —1 a x2—2 a (6-8)
h-i h2—| h2
式中xi、X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hi、h2——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均用绝对值;
a——方格网的边长(m。

零界点
图6-3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
X
厂$ \
/ 1 1 1.1 .1 1
[+0.3
\
X \
±0
\
*何=+02
-命
-1 h 1 '! f
J 1
* 7 r
\
5
10 [

图6-4零点位置图解法
为省略计算,亦可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位置, 如图6-4所示,方法是用 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这种方法可 避免计算(或查表)出现的错误。

3)计算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6-31所列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或 填方量,或用查表法计算,有关计算用表见表
6-31 o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 表6-31
注:1.a 方格网的边长(m ;b、c 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 ; h i> h2、h3、h4 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总和(m),用绝对值代入;V——挖方或填方体积(
2.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而得出的。

4)计算土方总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例6-1] 厂房场地平整,部分方格网如图 6-5所示
,方格边长为20论20m试计算挖填总土方工程量。

图6-5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
(a )方格角点标高、方格编号、角点编号图;(b)零线、角点挖、填高度图
(图中I、II、山等为方格编号;1、2、3等为角点号)
[解]①划分方格网、标注高程。

根据图6-5(a)方格各点的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计算方格各点的施工高度,标注于图6-5 ( b)中各点的左角上。

②计算零点位置。

从图6-5(b)中可看出1~2、2~7、3~8三条方格边两端角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表明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由表6-31第2项公式:
0.13 20
1~2 线 x i = 11.30 ( m
0.10 + 0.13
2~7线
0.13汉20 …/亠 x 1 = 4.81 ( m)
0.41 0.13 3~8线 0.15 汉20 ccc /、
x 1 = 8.33 (m)
0.21 0.15
将各零点标注于图6-5 (b),并将零点线连接起来 ③计算土方工程量
方格I 底面为二角形和五角形,由表 6-31第1、3项公式:
0 13
V,盲
11-30 4-81
= 1-18 (m )
V 「
H -(202
—1 11.30 4.81)(0.10 0.52 °41
)
2 _
=-76.80 (简
方格II 底面为二个梯形,由表6-31第2项公式:
20 3
梯形 2300 土方量 V += (4.81 + 8.33) (0.13 + 0.15 )= 9.20 (m i )
8 梯形 7800 土方量 V - = - 20
(15.19 + 11.67) (0.41 + 0.21 )= -41.63 (m i ) 8 方格III 底面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由表 6-31第1、2项公式:
20 3
梯形 3400土方量 V +=
(8.33 + 20) (0.15 + 0.12) = 19.12 (m i ) 8
三角形800 土方量
y
11.67X2O X() 21_ _g 1?(長)
o
方格IV 、Vs VI 、W 底面均为正方形,由表『31第4项公式:
正方形45910 土方量
v+
20X20(0 12 + 0.20 + 0 + 0.23) = 55.0 (m 3
)
正方形671112 土方量
V- _22A2Q (0,52 + 0・41+ 0.14 + 0.40)
=-147.0 (m 3
)
正方形781213 土方量
V- = -
20 20
(0.41 + 0,21 + 0.40 + 0.62)
二-164.0 (tn 3
)
正方形891314 土方量
” =一^_^(0.21 + 0 + 662 + 0.32) =-115.0
(m 3
)
方格扯底面为二个三角形*由表&・31第1项公武:
三角形91015 土方量 V, =^7^X20X20 = 1533 (m 3
)
D 三角形91415 土方量
v_ - -°^2
x20X20^ -2b33 (n?)
三角形200 土方量 五角形16700 土方量
④汇总全部土方工程量 全部挖方量
工 V — = — 76.80 — 41.63 — 8.17 — 147— 164— 115-21.33
=—573.93 (m i )
全部填方量
工 V + = 1.18 + 9.20 + 19.12 + 55.0 + 15.33
=99.83 (m i )
(2 )横截面法
横截面法适用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区,或者地形狭长、挖填深度较大又不 规则的地区采用,计算方法较为简单方便,但精度较低。

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
1) 划分横截面
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或现场测绘,将要计算的场地划分横截面
AA'、BB'、
CC"••…(图6-6),使截面尽量垂直于等高线或主要建筑物的边长,各截面间的 间距可以不等,一般可用10m 或 20m ,在平坦地区可用大些,但最大不大于100m 。

1-自然地面;2-设计地面
2) 画横截面图形
按比例绘制每个横截面的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轮廓线。

自然地面轮廓线与 设计地面轮廓线之间的面积,即为挖方或填方的截面。

3) 计算横截面面积
按表6-32横截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截面的挖方或填方截面面积。

常用截断面计算公式 表6-32
图6-6画横截面示意图
4)计算土方量
根据横截面面积按下式计算土方量:
A + A2— c、
V 1 2 s (6-9)
2
式中V ——相邻两横截面间的土方量(m3);
A、A——相邻两横截面的挖(一)(或填(+))的截面积(吊); s――相邻两横
截面的间距(m。

5)土方量汇总
按表6-33格式汇总全部土方量。

土方量汇总表表6-33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