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题1.药用植物:自然界植物的全部、部分或生理和病理产物,具有预防或治疗疾病或疾病的能力有保健作用物质的植物。
药用植物学:研究药用植物的科学。
3.植物组织:是一个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群,由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组成。
4.分生组织:具有分生组织能力的细胞群,可增加细胞数量。
5.后含物:植物细胞由于新陈代谢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包括营养物质、代谢废物以及次生生物质。
6.导管:由大多数长管状死细胞连接。
每个管状细胞被称为导管分子。
7.筛管:由一系列纵向长管状活细胞组成,每个细胞称为筛管分子。
8.果皮:在次生结构中起次生保护作用的次生保护组织,包括软木形成层、软木层和软木内层。
9.表皮:在初生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一种初生保护组织。
10.维管形成层:通常指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和茎中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部分种次生分生组织。
11.木栓形成层:植物的茎和根等进行次生增粗生长,在皮层内形成的侧生分生组织的一种。
12.初生结构:初生分生组织活动产生的结构。
13.次生结构:次生分生组织活动产生的结构。
14.等功能器官:指功能相同但来源不一定相同的器官。
15.同源器官:指起源相同而在外形、结构、功能上不一定相同的器官。
16.叶脉:叶脉是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束,是叶内的输导和支持结构。
17.叶序:是叶在茎或枝条上有规律排列的方式。
18.心皮:构成雌蕊基本单位,有生殖的变态叶。
19.雄蕊群:是一朵花中所有雄蕊的总称。
20.花卉图案:用字母、符号和数字来表示花卉各部分的组成、数量、排列和相互关系式。
21.花图式:根据花的横切面投影,用特定的图形表示花各部分的组成、数目、形状、排列方相互位置的公式和图解公式。
22.雄配子体:成熟的花粉粒叫雄配子体。
23.雌配子体:成熟的胚囊称为雌配子体。
24.物种:是分类上的基本单位,泛指有一定稳定的地理分布区、一定生理特性和形态特征的生物类群。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1.药用植物学:是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作用的植物形态特征、组织构造、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科学。
2.本草:历史上专门记载药物的着作。
3.原生质体: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是细胞的主要成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4.质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基本组成为蛋白质和类脂,含有色素。
根据所含色素的不同可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5.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物质的总称。
6.纹孔:次生壁在加厚过程中并不是均匀增厚,在很多地方留下没有增厚的空隙,称为纹孔。
7.组织:来源、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而且彼此密切联系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8.气孔:表皮上分布的小孔称为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对合而成,有控制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蒸发的作用。
9.腺毛:有头和柄之分,头部膨大,位于毛的顶端,能分泌挥发油,粘液,树脂等物质。
10.腺鳞:一种特殊的腺毛,其柄较短或无,头部通常有6-8个细胞组成,略成扁球形,排一个平面上。
11.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共同构成。
12.晶鞘纤维:一束纤维的外侧包围着许多含草酸钙结晶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
13.不定根:有些植物的根发生没有一定的位置,不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于胚根,而是从茎、叶或其他部位生长出来的根,称为不定根。
14.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由茎的基部节上生出许多大小、长短相似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称为须根系。
15.凯氏带:双子叶植物的根的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壁,形成木质化或木栓化增厚的带状结构,环绕径向壁和上下壁一整圈,称为凯氏带。
16.通道细胞:在内皮层细胞壁增厚的过程中,有少数正对初生木质部束的内皮层细胞的胞壁不增厚,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这些在凯氏带上壁不增厚的细胞习称为通道细胞,起着皮层和维管束间物质内外流通的作用。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药用植物的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药用植物植物的种类、结构、生物学、植物化学、药理学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用植物,并正确地使用它们。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是药用植物学的基础,掌握这些常用名词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药用植物学。
例如:1、药用植物(medicinal plants):指的是那些可以用来治疗疾病的植物,可以用于改善或缓解人们身体疾病的植物。
2、植物组成(plant composition):指的是植物体中所含有的物质,如核酸、蛋白质、糖类、油脂、酚类和醌类物质等。
3、植物性状(plant characteristics):指的是植物的外部特征,如形状、大小、色泽、花色、株型等。
4、植物繁殖(plant propagation):指植物的繁殖过程,可以通过种子繁殖、芽繁殖、分株繁殖、组培繁殖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5、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al effects):指药物对人体具有的特定生理作用,可以治疗疾病、促进健康或调节人体紊乱的作用。
除了了解药用植物学名词,我们还应该了解药用植物学的一些简答题,以加深我们对药用植物学的理解。
1、什么是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药用植物的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药用植物植物的种类、结构、生物学、植物化学、药理学等。
2、药用植物的种类有哪些?药用植物的种类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攀缘植物、灌木植物等。
3、药用植物的植物组成有哪些?药用植物的植物组成主要包括核酸、蛋白质、糖类、油脂、酚类和醌类物质等。
4、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芽繁殖、分株繁殖和组培繁殖等。
5、药理作用是什么?药理作用是指药物对人体具有的特定生理作用,可以治疗疾病、促进健康或调节人体紊乱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的介绍。
只有充分理解药用植物学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使用药用植物。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去学习,以提高药用植物学的知识,有助于促进我们身体健康。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含有药用成分的科学领域。
植物中的药用成分可以治疗疾病、促进健康,并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民间药物以及现代药物的制备中。
在古代,人们就发现了很多植物具有疗效,如金银花、连翘、人参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药用植物的研究逐渐深入,不断发现新的药用植物,以及提取、应用方法的不断提升。
药用植物学在中华文明和全球文明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药用植物的分类根据植物的形态、生殖器官等特点,药用植物可以被分为多个类群。
常见的分类包括:树木类药用植物、草本类药用植物、藤本类药用植物等。
每个类群中含有不同种类的植物,其药用成分和疗效也各不相同。
在传统医学中,草本类药用植物被广泛应用,如当归、川芎、黄芪等;而在现代医学中,树木类药用植物的研究也备受关注,如桑树、甘蔗等。
药用植物的提取方法为了充分发挥药用植物的疗效,人们往往需要对药用植物进行提取。
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蒸馏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每种提取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药用植物和提取效率,合理选择提取方法可以提高药用植物的利用率。
药用植物在中医药中的应用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用植物在中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医药讲究“药食同源”,药用植物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保健养生。
中医药中的很多方剂都是由多种药用植物组成,经过合理搭配而成,如八珍汤、四物汤等。
药用植物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除了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外,药用植物在现代医学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药用植物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很多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都被提取并制成药物,如阿司匹林、紫杉醇等。
药用植物的研究也不断推动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药用植物学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通过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帮助人们更好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药用植物学的研究中,探索更多药用植物的潜力,为人类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一、名词解释1.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活动而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2.角质化:原生质体产生的角质,使细胞壁内角质化并使细胞壁的表面形成一层角质层。
3.木栓化:细胞壁中增加了木栓质,使得细胞壁常呈黄褐色,不透水,不透气,使得细胞与外界隔离成为死细胞。
4.腺毛:腺毛是能分泌挥发油、树脂、黏液等物质的毛茸,为多细胞构成,由腺头和腺柄两部分组成5.非腺毛:非腺毛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无头、柄之分,末端通常尖狭,不能分泌物质,单纯起保护作用。
有线状毛、棘毛、分枝毛、丁字毛、星状毛、鳞毛。
6.厚角组织:厚角组织是由生活细胞构成并且是初生壁增厚的机械组织,细胞内含有原生质体,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
7.厚壁组织:厚壁组织的成熟细胞是没有原生质体的死细胞,细胞都具有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常有明显的层纹和纹孔沟,并大多为木质化的细胞壁,细胞腔较小。
可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8.晶鞘纤维:在纤维束外围有一层或几层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这种复合体称为晶鞘纤维9.嵌晶纤维:纤维细胞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
10.输导组织:输导组织也称维管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组织。
输导组织的细胞一般呈管状,上下相接,遍布于植物体内,可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两类,木质部由导管和管胞组成,其功能是运输水分和溶解水中的无机盐及其他营养物质。
韧皮部主要有筛管,伴胞或筛胞组成,其功能是运输溶解状态的同化产物。
11.胼胝体:筛板形成后,在筛孔四周逐渐积累一些特殊的碳水化合物,称为胼胝质,随着胼胝质逐渐增多形成垫状物,称为胼胝体。
此时筛孔失去作用。
12.根状茎:常简称为根茎,茎地下横卧,节和节间明显,节上有退化的鳞叶,具顶芽和腋芽,常生有不定根,根状茎的形态随植物种类而不同。
13.鳞茎:地下茎极度缩短呈扁圆盘状,称为鳞茎盘,其上着生许多肉质肥厚的鳞叶,整体呈球形或扁球形。
顶端有顶芽,鳞片叶内有腋芽,基部有不定根。
(完整版)《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三、解释名词1。
圆锥花序和总状花序圆锥花序:花序轴产生许多分枝,每一分枝各成一总状花序,整个花序似圆锥状,又称援助花序。
总状花序:花序轴细长,其上着生许多花梗近等长的小花。
2.角果和荚果角果:由2心皮合生的子房发育而成,内具假隔膜,种子生于假隔膜上,成熟时两侧腹缝线同时开裂,分为长角果和短角果。
荚果;由单心皮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腹、背缝线同时开裂,为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实。
3。
灌木和半灌木灌木:若主干不明显,植株矮小,在近基部处发生出数个丛生的植株.半灌木:若介于木本合草本之间,仅在基部木质化的称亚灌木或半灌木。
4。
羽状复叶和三出羽状复叶羽状复叶:叶轴长,小叶片在叶轴两侧排成羽毛状。
三出羽状复叶:叶轴上着生有三片小叶的复叶.若顶生小叶具有柄的,称羽状三出复叶。
5.单性花和两性花两性花:一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如牡丹。
单性花:仅有雄蕊或仅有雌蕊的花称单性花。
6。
有被鳞茎和无被鳞茎无被鳞茎:百合、贝母鳞叶狭,呈覆瓦状排列,外面无被覆盖的称无被鳞茎。
有被鳞茎;洋葱鳞叶阔,内层被外层完全覆盖,称有被鳞茎.7。
定根、主根和不定根定根:主根、侧根、纤维根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的,有固定的生长部位,称定根,如桔梗、人参。
不定根:有些植物的根并不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的,而是从茎、叶或其它部位生长出来的,这些根的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故称不定根,如玉蜀黍、麦、稻等。
主根:植物最初生长出来的根,是由种子的胚根直接发育来的,它不断向下生长,这种根称主根.8.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薄壁组织:也称为基本组织。
厚角组织:是生活细胞,具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不木化。
9.浆果和核果浆果: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多浆,内有1至多粒种子,如枸杞子。
核果: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坚硬、木质,形成坚硬的果核,每核内含1粒种子,如桃、杏。
10.托叶鞘和叶鞘托叶鞘:有的托叶联合成鞘状,并包围于茎节的基部,称托叶鞘。
叶鞘:有些植物的叶柄基部或叶柄全部扩大形成叶状,称为叶鞘。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重点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重点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药用植物的科学,从药物发掘、收集、挽救到药物的分类和鉴定,它涉及的名词也就越多。
下面就重点给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药用植物学名词。
一、中药:中药就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使用的植物成分,例如黄芪、白术、当归以及藏红花等都属于中药药材。
中药药材中还包含珍稀药材、商品药材和药材混合物等。
二、药材:药材是指用来提取药物成分的植物或动物的部分,例如夏枯草、黄耆、北沙参等都是常见的药材。
药材一般具有药用价值,也可以将药材的原料加工成药物或药剂。
三、药用植物:药用植物是指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其中包括中药药材、有机药物以及合成药物。
这些植物可以生产出以天然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的药物,也可以用来制备非药用性植物制品,如香粉、花露和香料等。
四、药用植物品种:药用植物品种是指药用植物的不同种类。
由于植物的种类众多,细分出不同的品种,可以更好地进行分类。
药用植物品种有助于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也有利于市场调节,促进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
五、药效:药效是指药物能够诱发生物体内生理活动、改变临床症状或起到预期作用的能力。
药效是药物最重要的性质,可以用来比较不同药物的药效大小,以及药物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
六、药力学:药力学是指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即药物在身体中的行为规律。
药力学也可以研究药物的生物有效性,以及药物的口服吸收和肌肉注射的有效性等。
七、制药工艺:制药工艺是指制备药物的工艺流程,可以根据药物的不同特性定制不同的工艺。
制药工艺还包括发酵工艺、膏方注射制剂加工等多种工艺,它们有助于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结:以上便是药用植物学中常见的若干名词,它们都是从药物发掘、收集、挽救到药物的分类和鉴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深入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名词,才能更好地把握药物的发现、收集、挽救、分类等过程,从而科学合理地利用药用植物,促进人类健康。
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药植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药用植物学:是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一门学科。
2、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由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3、凯氏带: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壁上局部增厚,增厚部分形成木质化或木栓化的带状结构,环绕径向壁和上下壁而呈一整圈,称为凯氏带。
4、异型叶性:通常每一种植物具有特定形状的叶,但也有一些植物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状的叶,这种现象称为异型叶性。
5、双悬果:伞形科的植物的分果由两个心皮的下位子房发育形成,成熟时分离成两个分果瓣,分着悬于中央果柄的上端,特称双悬果。
6、无限外韧维管束:韧皮部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中间有形成层,可进行增粗生长。
7、模式植物细胞: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细胞的构造,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细胞里示意说明,把这个细胞叫做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8、药用植物:在生活中,凡是在医疗、诊断、保健、预防疾病以及其他方面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统称药用植物。
9、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由茎的基部节上生出许多大小、长短相似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称为须根系。
如葱、蒜、小麦等。
10、颖果:果实内含一粒种子,果皮薄与种皮愈合,不易分离,如稻、麦、玉米、薏苡等,为禾本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
11.蝶形花冠:花瓣5片分离,排成蝶形,上面一片最大称旗瓣,侧面两片较小称翼瓣,最下面两片形小且上部稍联合并向上弯曲成龙骨状,称龙骨瓣。
如大豆、甘草等豆科植物。
12.维管束:是在植物进化到较高级的阶段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时才出现的组织,它在植物体内常呈束状存在,组成植物的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
13.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称拟器官。
14.坚果:果皮坚硬,内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如板栗、榛子等壳斗科植物的果实,这类果实常有总苞(壳斗)包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凡能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植物
药用植物学:利用植物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以及生长发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细胞: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功能的微器官,也成为拟器官
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的更细微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由木质部和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
植物组织:形态、结构相似,来源相同,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
器官:植物体内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多种组织构成并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部分
凯氏带:凯氏带是环绕在内皮层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的木栓质加厚的带状结构。
从横切面上观察时一般仅能观察到径向壁上的点状木栓质,因而有时也称凯氏点
通道细胞:夹杂在厚壁的内皮层细胞中的薄壁组织,往往与原生木质部相对
初生生长:即由根和茎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所引起的植物器官的生长,主要表现为植物体长度的增加,故也称伸长生长
次生生长:植物的初生生长结束之后,由于次生分生组织一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有强大的分裂能力和分裂活动,特别是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不断产生新的细胞组织所导致的生长。
它也叫增粗生长,主要表现为植物根和茎的加粗
周皮: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存在于加粗生长的根和茎的表面。
周皮是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组成,是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茎及根加粗生长时形成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的一种次生保护组织
年轮:由于形成层分裂活动时受到季节的影响,使当年的晚材与第二年的早材界限明显,一年一轮标志着树木的年龄,称为年轮
树皮:狭义的概念是指木栓形成层及外方所有的枯死部分,即落皮层;广义的概念是指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次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及以外的周皮
落皮层:周皮的不断发生往往导致被其隔绝的外部组织相继死亡,这些在茎表面积累的死组织一层层被周皮所分隔,常形成片状剥落,因此称为落皮层
叶序:叶在茎枝上排列的次序或方式
叶镶嵌:同一植株的叶子,彼此错开生长,使叶片互不遮光,作镶嵌排列的现象
运动细胞:上表皮上有一些特殊大型的薄壁细胞,又称泡状细胞
等面叶:叶片在形态上和内部构造上无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
异面叶:具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叶
花:花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的繁殖器,通过传粉受精作用,产生果实和种子,繁衍后代
双受精:一个精子和卵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称为受精,合子以后发育为种子的胚;另一枚精子则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为二倍体的初生胚乳核,以后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
无限花序:在开花期间,花序轴顶端继续向上生长,产生新的花蕾,开放顺序是花序轴基部的花先开然后向顶端依次开放,或由边缘向中心开放
有限花序:在开花期间花序轴顶端或中心的花先开放,因此花序轴不能继续生长,各花由内向外或由上而下陆续开放
花程式:由字母、数字、符号或固定的公式来表示花的性别、花的对称性、花各部分的组成、位置及花的各部分彼此间的关系
心皮: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变态叶
果实: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
胚:由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来,是种子中没有发育的幼小植物体,包藏在种皮和胚乳内,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
单性结实:是指子房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的果实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