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

合集下载

听神经瘤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听神经瘤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听神经瘤晚期死亡前的征兆听神经瘤的患者最常因听力丧失而发现疾病,但是平衡感变差,耳鸣、脸部无力、脸部疼痛或麻木,都有可能是听神经瘤表现的症状。

第五对颅神经(也就是三叉神经,负责脸部感觉的传导)常会与中型大小的听神经瘤紧连在一起,因此,肿瘤逐渐长大所形成的压力会造成脸部麻木或疼痛。

那么,听神经瘤晚期死亡前的征兆?听神经瘤晚期死亡前的征兆?一、丧失听力:常常非常缓慢而且不会感到疼痛,以至於许多听神经瘤的病人不但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症状,反而自然的适应了病症,譬如他会自然的不使用受到影响的耳朵去接听电话等,直到症状恶化的速度变快才发现罹患疾病(通常跟肿瘤生长的速度有关)。

突然听力丧失是这种肿瘤被发现一种症状表现之一,而耳鸣现象常常伴随著听力丧失产生(很少可以在没有听力丧失的情形下发生)。

如果耳鸣只发生在单侧的耳朵,这时病人就有足够的理由应该接受是否有听神经瘤的评估。

二、不平衡与眩晕:因为听神经瘤大多由平衡神经所长出,因此患者常会有一些不平衡的症状。

但由於视觉与其他的感觉系统还是正常的,病人通常可以把被影响的不平衡讯息给代偿回来,除非当这类病人在走路时或是遇到肿瘤生长快速时,才会很容易失去平衡。

眩晕跟不平衡的症状相对而言比较少在听神经瘤的病人身上产生,然而万一症状产生,就会使病人非常困扰。

病人会感到严重的头晕,甚至在休息的时候也不例外,头晕的感觉严重到好像在晕船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眩晕这种症状常发生在比较小的听神经瘤患者身上。

三、脸部无力:当听神经瘤变大,最终会伤害到第七对颅神经,也就是负责控制同侧的脸部运动的颜面神经。

颜面神经麻痹的程度可以从几乎看不出来到明显影响外型,颜面神经麻痹最大的问题是单侧的眼睛无法闭上,吃东西时无法控制液体从嘴角流下。

颜面神经通常可以适应肿瘤的生长,即使肿瘤很大了,脸部麻痹的情形还是不大明显。

如果在CPA的肿瘤很小,病人却出现脸部麻痹的症状时,就表示肿瘤可能是由颜面神经长出来的---就是颜面神经许旺细胞瘤,而不是常见的平衡神经许旺细胞瘤。

听神经瘤影像学表现

听神经瘤影像学表现

听神经瘤影像学表现神经瘤是一类由神经系统组织中的不正常细胞增殖而形成的肿瘤,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瘤可以发生在大脑、脊髓、周围神经、交感神经系统等部位。

在影像学上,根据瘤体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神经瘤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大脑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可以根据其生长的位置和性质而有所不同。

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中,常见的神经瘤表现为T1加权像上呈等或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这与它们的不同成分有关。

对于小脑神经瘤,其在MRI上的表现在T1加权像上呈现为低信号,而在T2加权像上呈现为高信号,通常伴有水肿及转移性水肿的现象。

而颞、额叶区神经瘤则往往表现为颅内高信号灶,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晰,紧贴脑沟。

这些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脊髓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在对脊柱和脊髓进行MRI检查时,常见的脊髓神经瘤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内等T1、T2加权像上呈均匀等或低信号占位,肿瘤的形态则取决于其生长的部位和生长速度。

脊髓神经瘤在MRI图像上的表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性质和范围,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周围神经神经瘤在神经影像学中也有其独特的表现特点。

常见的周围神经瘤包括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瘤等。

听神经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瘤,在MRI上的表现为颅神经内听道内高信号影,肿瘤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缘清晰锐利。

三叉神经瘤则通常位于三叉神经的近端或远端部位,其在MRI上的表现为神经根区占位,信号均匀且边界清晰。

这些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医师对周围神经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的来说,神经瘤在影像学上具有一定的表现特征,医生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病情,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听神经瘤作为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瘤,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通过综合分析早期发现和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神经瘤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应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师,并密切关注影像学表现,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听神经瘤手术技巧

听神经瘤手术技巧

耳蜗神经保护
脑干及重要血管保护
脑干及重要血管如基底动脉、小脑上 动脉等,在切除听神经瘤时应避免损 伤,以免引起严重并发症。
耳蜗神经是听觉传导通路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切除听神经瘤时应尽可能保 留耳蜗神经,以保留患者残余听力。
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应用
面神经功能监测
采用面神经监测仪监测面神经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面神经损伤。
包括常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术前禁食禁水,备皮备 血,以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抗生素皮试等准备工作。同时,需要与患者及家属充 分沟通,解释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签署手术同意书。
PART 02
手术入路选择及解剖要点
常用手术入路介绍
经枕下入路
适用于主体位于内听道内的小型 听神经瘤,通过磨除枕骨大孔后 缘及部分寰椎后弓,显露并切除
双极电凝
使用双极电凝可以有效地 止血,并减少对周围组织 的热损伤。
填塞止血
对于较大的血管或出血点 ,可以使用止血纱布或明 胶海绵进行填塞止血。
冲洗液止血
使用含有止血药物的冲洗 液可以有效地控制手术中 的出血。
肿瘤切除原则及策略
完整切除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 完整地切除肿瘤,以减少复发
的风险。
分块切除
听觉脑干反应监测
采用听觉脑干反应监测仪监测耳蜗神经功能,评估患者听力保留情况。
并发症预防策略
颅内感染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合 理使用抗生素,预防颅
内感染。
脑脊液漏预防
严密缝合硬脑膜,防止 脑脊液漏发生。
颅内血肿预防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颅内血肿。
面瘫预防
术中仔细辨认并保护面 神经,预防面瘫发生。

听神经瘤的护理查房(课堂PPT)

听神经瘤的护理查房(课堂PPT)
2024/1/17
胆脂瘤或脑膜 瘤
面神经瘤
面神经瘤位于内耳道的前.上象 限,内耳道前,上壁骨质可见破 坏,形成沟通内耳道-面神经管 迷路段的肿块; 薄层MRI或MR水 成像有助于显示肿瘤在内耳道内 的起源神经。而听神经瘤多向内 耳道口生长,较大时延伸至桥小 脑角区形成内耳道-桥小脑角区 肿块,但不累及面神经管迷路段 。两者在MRI, 上的信号强度及 强化方式无明显差别。
体征的变化是关键。尤其是损伤、眼睑闭合不全、容易发生角
膜溃疡,严重者有造成失明危险。应滴眼药水和药膏、戴眼罩,甚至通
知医生行眼睑缝合术,以保护眼角膜。
(3)三叉神经损伤者面部感觉丧失,进食要防止烫伤。
(4)有后组颅神经损伤者常伴有声音嘶哑、呛咳,故手术后3天暂禁
发热、痰多、血象增高、 鼓励咳嗽排痰,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扣背。不能有效
肺部出现干、湿罗音,肺 排痰者,应给与负压吸引,必要时可
部x线有助于诊断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后组颅神经受损 脑脊液漏
2024/1/17
患者进食易引起吞咽困 进食时取坐位或半坐位,选择不易误吸的糊状食物。
难、呛咳、 嗽反射诚弱 出现呛咳时,患者应腰、颈弯腰,身体前倾,下颌抵
2024/1/17
21
护理计划
2024/1/17
3.自理能力下降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恢复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①从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以理解宽容的态度主动与病
人交往,了解生活所需,尽最满足病人的要求。 ②耐心指导协助家属帮助病人进食、服药、饮水、排便
翻身、洗漱等。 ③及时给病人整理床单位,更换被褥及衣服。 ④为病人做好口腔,皮肤清洁护理,使病人身心舒畅,
2024/1/17

听神经瘤的治疗方案

听神经瘤的治疗方案

摘要:听神经瘤是一种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内耳道,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

听神经瘤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药物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听神经瘤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的种类、放疗的适应症及药物治疗的应用。

一、引言听神经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起源于听神经鞘。

肿瘤逐渐生长,压迫内耳道及邻近神经,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症状。

听神经瘤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尽可能保留患者的听力。

本文将详细阐述听神经瘤的治疗方案。

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听神经瘤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内听道手术:通过耳内小切口,进入内耳道,切除肿瘤。

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小、听力较好、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2. 颈静脉球体手术:通过颈部切口,进入颈静脉球体,切除肿瘤。

适用于肿瘤侵犯颈静脉球体的患者。

3. 颈后枕骨开颅手术:通过后枕部切口,进入颅腔,切除肿瘤。

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大、侵犯脑干、小脑或脊髓的患者。

4. 颈静脉球体-内听道联合手术:结合颈静脉球体手术和内听道手术,适用于肿瘤侵犯颈静脉球体和内耳道的患者。

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1)直接切除肿瘤,有效缓解症状;(2)尽可能保留患者的听力;(3)降低肿瘤复发率。

手术治疗的风险包括:(1)术中出血;(2)术后感染;(3)术后神经功能障碍;(4)肿瘤残留或复发。

三、放疗放疗是治疗听神经瘤的辅助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肿瘤体积较大,手术切除困难;2. 手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3. 患者因全身状况不宜手术;4. 肿瘤侵犯重要神经或血管。

放疗的主要方法包括:1. 刀片放射治疗:通过精确的放射线照射肿瘤,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2. 近距离放射治疗:将放射源直接放置在肿瘤附近,进行高剂量照射。

放疗的优势在于:(1)创伤小,患者恢复快;(2)适用于肿瘤侵犯重要神经或血管的患者;(3)降低肿瘤复发率。

放疗的风险包括:(1)放射性损伤;(2)放射性肺炎;(3)放射性脑病。

《听神经瘤》课件

《听神经瘤》课件
织的毗邻关系,为治疗提供依据。
PART 02
听神经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01
02
03
手术切除
通过显微镜或内镜辅助, 将听神经瘤完全或大部分 切除,以解除其对周围组 织的压迫。
术中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电生 理监测技术,如面神经监 测和听神经监测,以保护 神经功能。
术后恢复
手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和 药物治疗,以促进患者神 经功能的恢复。
放射治疗
放射源
使用高能X射线、质子束或伽马射线 等放射源对肿瘤进行照射。
放疗效果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缩小肿瘤体积、控 制肿瘤生长和缓解症状,但可能影响 正常神经功能。
放疗剂量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制定个性化 的放疗计划,确保肿瘤得到充分照射 ,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药物治疗
化学治疗
使用化疗药物杀死或抑制 肿瘤细胞生长。
经验教训与启示
01
02
03
04
诊断经验
如何早期发现听神经瘤、提高 诊断准确率等。
治疗经验
手术技巧、并发症处理等。
护理经验
术后护理、康复训练等。
对未来病例的启示
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疗服 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结词
听神经瘤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听力下降、耳鸣、眩晕和面部麻木等。诊断主要依 靠影像学检查。
详细描述
听神经瘤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听力下降、耳鸣、眩晕和面部麻木等。随 着肿瘤的增大,可能会出现其他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 查,如头颅CT和MRI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

听神经瘤科普宣传PPT课件

听神经瘤科普宣传PPT课件
听神经瘤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听神经瘤? 2. 谁会得听神经瘤? 3. 何时就医? 4. 如何诊断听神经瘤? 5. 如何治疗听神经瘤?
什么是听神经瘤?
什么是听神经瘤?
定义
听神经瘤是一种生长在听神经上的良性肿瘤,通 常影响听力和平衡。
这种肿瘤也称为前庭神经鞘瘤,主要由施旺细胞 组成。
什么是听神经瘤?
如何治疗听神经瘤? 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伽玛刀)可以用于小型肿 瘤或手术后复发的情况。
这种方法相对较少创伤,但需要多次治疗。
谢谢观看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出现
如果出现持续的听力下降、耳鸣或平衡失调,应 及时就医。
早期诊断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有家族史或遗传综合症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耳鼻喉 科检查。
定期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监测肿瘤的变化。
何时就医?
专业咨询
听力学家和神经外科医生可以提供专业意见和治 疗方案。
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发生机制
听神经瘤的形成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尤 其是某些遗传综合症(如神经纤维瘤病)。
大多数听神经瘤是散发性的,没有明确的遗传背 景。
什么是听神经瘤? 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平衡问题等症 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而异。
谁会得听神经瘤?
谁会得听神经瘤? 高风险人群
如何诊断听神经瘤?
如何诊断听神经瘤? 临床评估
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和症状进行初步评估。
详细的病史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
如何诊断听神经瘤?
影像学检查
MRI和CT扫描是诊断听神经瘤的主要工具,能 够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听神经瘤患者的护理常规

听神经瘤患者的护理常规

听神经瘤患者的护理常规听神经瘤(acousticneuroma)是指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为良性肿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8%~10%,约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0%。

肿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前庭段,少数发生于该神经的耳蜗部。

随着肿瘤生长,可出现一些神经压迫症状。

【病因与病理】(一)病因从解剖角度看,听神经包括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与面神经共同走行于内听道中;听神经颅内部分长17~19mm,从脑干到内听道口无神经鞘膜,仅为神经胶质细胞和软脑膜被覆,至内听道口穿过软脑膜后,由SChWann细胞被覆,故其多发生在内听道内的前庭神经鞘膜,并逐渐向颅内扩展。

前庭神经鞘瘤起源于外胚层,其前庭神经的鞘膜细胞增生瘤变,逐渐形成肿瘤。

(二)病理听神经瘤是一具有完整包膜的良性肿瘤,表面光滑,有时可呈结节状。

肿瘤大多从内听道内开始生长,逐渐突入颅腔。

肿瘤小者局限在内听道内,直径仅数毫米,仅有内听道扩大,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大者可占据整个一侧后颅窝,可向上经小脑幕向幕上、幕下生长达枕骨大孔,内侧可越过脑桥的腹侧达对侧。

相邻的脑神经、小脑和脑干等结构可遭受不同程度的推移,面神经、三叉神经可被压向前方或前上方,向下延伸至颈静脉孔可累及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向内可压迫脑干、小脑和第四脑室。

【临床表现】一般听神经瘤病程较长,随着肿瘤的生长,临床症状和体征按一定顺序出现。

1.早期耳部症状肿瘤体积小时,出现一侧耳鸣、听力减退、眩晕和平衡障碍。

听力障碍是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为95%o耳鸣可伴有发作性眩晕或恶心、呕吐。

2.中期面部症状肿瘤继续增大,压迫同侧的面神经和三叉神经时,出现患侧面肌痉挛及泪腺分泌减少,或有轻度周围性面瘫。

三叉神经损害表现为同侧面部麻木、疼痛、触觉减退、角膜反射减弱、题肌和咀嚼肌肌力差或肌萎缩。

3.晚期脑桥小脑角综合征及后组脑神经症状肿瘤体积大时,压迫脑干、小脑及后组脑神经,引起交叉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发生脑脊液循环梗阻则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盘水肿或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报告
陕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病例1:患者,女,52岁,以“头痛、头昏1月余 “入院。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陕西中医学院属医院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CT表现:右侧桥小脑角区类圆形混杂密度影,CT 值约28-35HU,边界尚清,右侧乳突气房低 密度气体影消失,内听道增宽呈漏斗状扩大。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临床症状
1、耳鸣 耳鸣常常是持续的、高调的、单侧的,通常耳鸣 与听力丧失共同 2、前庭功能失调 以眩晕和平衡功能失调为表现 3、听力减退或丧失 患侧渐进性的、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 丧失 4、面神经功能障碍 由于神经功能亢进引起的面部肌肉的 抽搐和神经功能减退引起的肌肉麻痹 5、三叉神经功能异常 角膜反射消失 ,主诉是面颊部、 颧骨隆突处的感觉麻木或麻刺感 6、其它 颅内高压、脑积水、脑干和小脑受压的症状。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MRI:桥小脑区以内听道为中心的类圆形,与硬脑膜
呈锐角相交,为圆形或分叶状,多呈不均匀长T1、 长T2信号,常有囊变。囊变区在T1WI上为明显的低 信号,在T2WI则为高信号,有时与肿瘤实质部分难 以区分,少数伴有出血,形成液平。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鉴别诊断
1.脑膜瘤:①发生于桥小脑角区脑膜瘤位置偏前 ,可跨颅窝生长,病灶常以宽基底与岩骨相连, 脑膜瘤不引起内听道口改变,而听神经瘤以内听 道口为中心生长,肿瘤的中心与内听道相对应, 并常见内听道口扩大;②脑膜瘤内可有钙化,局 部颅骨硬化增生,而听神经瘤通常不钙化,没有 局部骨质改变 ;③大的神经瘤常见囊变,并且 较明显,增强扫描时呈不规则或环形强化,而脑 膜瘤明显囊变少见,增强扫描常呈均值显著强化 伴硬膜尾征。
听神经(第8对颅神经,又称前庭神经 )由桥延沟 至内耳门长约1cm,称近侧段;在内耳道内长约 1cm,称远侧段。听神经瘤约3/4发生在远侧段 ,1/4发生在近侧段。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病理
听神经瘤多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的神经鞘,绝大多 数为听神经鞘瘤,起源于耳蜗神经少见。为良性脑 外肿瘤。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包膜;血运 可或不丰富;早期常位于内耳道内,以后长入桥小 脑角池内。肿瘤长大可退变或脂肪性变,亦可形成 囊变,偶有肿瘤出血。肿瘤周围可并有蛛网膜粘连 或囊肿。可有内耳道扩大。亦可压迫脑干和小脑, 使其移位,产生梗阻性脑积水。多为单侧,偶可累 及两侧,可与神经纤维病或脑膜瘤并发。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4.面神经瘤:发生在脑池段及内听道段的面 神经瘤表现为小脑角区肿瘤,内听道可扩大 ,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与内听道和桥小 脑角的听神经瘤相似,区别要点为面神经瘤 可沿面神经扩展到膝状神经节窝及面神经水 平段等处。面神经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听神经 瘤。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5.室管膜瘤:与大听神经瘤囊变的影像学表现类 似,如果桥小脑角区肿瘤不以内听道或听神经为 中心生长且有明显多发囊变时应考虑室管膜瘤的 可能性。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6.脉络丛乳头状瘤:较少见,通常没有明显囊 变,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质显著强 化。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Thank you
病例2:女性患者,65岁,因“头晕半月余”入院.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CT表现:左桥小脑角区类圆形高密度影,周围无水肿, 左颞骨岩部骨质毛糙。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病例1:听神经瘤 病例2:脑膜瘤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讨论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 ),是脑肿瘤中最 常见者,占原发颅内肿瘤的8%-10%;是成人常 见颅后窝的肿瘤,约占40%,并占桥小脑角区肿 瘤的80%左右。男女发病比例为1.14:1。好发与 中年人,10岁以下很少见(0.12%)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时肿瘤居岩骨后缘,以内听道为中心。 肿瘤多数与岩骨相交成锐角,少数为钝角。肿瘤多 数为类圆形,少数为半月形。等密度占50%-80 %,其余为低密度、高密度和混杂密度。肿瘤周围 水肿轻,出现率不足50%。桥小脑角池闭塞,而 相邻脑池扩大(由于脑外肿瘤推移脑干及小脑的缘 故)。肿瘤增大可压迫脑干及小脑,使其变形移位 ;压迫第四脑室,使其变形闭塞,形成梗阻性脑积 水。 骨窗示内听道漏斗状、喇叭状扩大。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2、三叉神经瘤:常发生于内耳道前方岩骨尖处 ,肿瘤常跨中颅后窝生长,可有邻近岩骨尖骨质 破坏而无内听道扩大等改变,增强扫描实性部分 明显强化,囊变部分不强化。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3.桥小脑区表皮 样囊肿:形态不 规则,沿周围脑 池生长,增强扫 描时表皮样囊肿 不强化,而明显 囊变的听神经瘤 ,其实质部分强 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