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观察紫外线红外线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电磁波-红外线-紫外线

高中物理-电磁波-红外线-紫外线

电磁波-红外线-紫外线电磁波与机械波类似,电磁场存在电磁波。

电磁波的概念不好理解,毕竟,看不到摸不着,不能像水纹波那样感触、观察到。

电磁波,是由同相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粒子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

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具有波动性,还具有粒子性。

电磁波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种电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为光速。

电磁波伴随的电场方向,磁场方向,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

当其能阶跃迁过辐射临界点,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辐射,此阶段波体为光子,太阳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可见的辐射形态,电磁波不依靠介质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同于光速。

电磁波谱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包含众多成员。

电磁辐射由低频率到高频率,将电磁波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这些不同的电磁波,构成了电磁波谱。

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波长380~780nm)。

电磁辐射量与温度有关,通常高于绝对零度的物质或粒子都有电磁辐射,温度越高辐射量越大,但大多不能被肉眼观察到。

频率是电磁波的重要特性。

按照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构成的家谱,就是电磁波谱。

频率由高到低,电磁波谱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

通常意义上所指有电磁辐射特性的电磁波是指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而X射线及γ射线通常被认为是放射性辐射特性的特殊粒子。

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吗?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只有部分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

电磁波谱大家族根据频率由低到高,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含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

显然,其中的可见光是对人体无害的,多晒太阳,反而有利于健康。

无线电(含微波)其实就是收音机的电波,更是和健康扯不上关系。

红外线生活中的应用是电视机的遥控器,显然对健康无影响。

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对人体健康都是有影响的频率较大的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对人体都是有影响的,为什么?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些谱线能量太高了。

高中物理课件:电磁波谱

高中物理课件:电磁波谱

2024/1/2
10
讨论:
(1)你是怎么知道有荧 光作用的?
(2)在“非典”非常时期,常 常在教室内开“紫外线灯” 为什么?
2024/1/2
11
利用紫外 线的荧光 作用检验 人民币的 真伪
2024/1/2
12
紫外线杀 菌灯
2024/1/2
13
防紫外线雨伞
2024/1/2
14
六、伦琴射线和γ射线
伦琴射线(X射线)是一 种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不可见 光。
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比伦琴射线还短的那就 是γ射线。
2024/1/2
15
讨论:
X射线的应用?
2024/1/2
16
X射线照射下的鱼
2024/1/2
17
X 射 线 照 射 下 的 手
2024/1/2
18
七、电磁波的能量
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是一种物质
电磁波谱
2024/1/2
1
一、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 顺序把它们排列成谱,叫电磁波谱
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伦琴射线、γ射线合起来构成范围非常广 阔的电磁波谱
2024/1/2
2
一、电磁波谱
紫靛
2024/1/2
电磁波谱分布示意图
3
一、电磁波谱
2024/1/2
(4)用途:红外摄影、红外遥感技术
2024/1/2
6
2024/1/2

长三角的“热岛”
7
四、可见光 能作用于人的眼睛并引起视觉
的称为可见光,如:红、橙、黄、 绿、蓝、靛、紫各色光。
在电磁波中是一个很窄的波段, (波长为750nm~370nm)。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是整个成绩中比例相对大的一部分。

很多同学因为没有整理好高考物理的重点知识,所以才掉以轻心。

那么,到底哪些内容才算得上是重要知识点呢?以下店铺为您整理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一)知识点一:光电效应现象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极限频率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其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3)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4)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92.光子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ε=hν,其中h=6.63×1034 J·s.3.光电效应方程(1)表达式:hν=Ek+W0或Ek(2)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v2.知识点二:α粒子散射实验与核式结构模型1.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如图13-2-1所示)2.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如图13-2-2所示.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图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知识点三: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1.光谱(1)(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2)光谱分类有些光谱是一条条的亮线,这样的光谱叫做线状谱. 有的光谱是连在一起的光带,这样的光谱叫做连续谱. (3)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巴耳末线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R()(n=3,4,5,?),R是里德伯常量,R=1.10×10 m,n为量子数.2.玻尔理论(1)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2)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νh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3)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点拨:易错提醒n?n-1?(1)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数为N=C2=,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n的光谱线数最多为(n-1).(2)由能级图可知,由于电子的轨道半径不同,氢原子的能级不连续,这种现象叫能量量子化.考点一:对光电效应的理解1.光电效应的实质光子照射到金属表面,某个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使其动能变大,当电子的动能增大到足以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时,便飞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2.极限频率的实质光子的能量和频率有关,而金属中电子克服原子核引力需要的能量是一定的,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才能发生光电效应.这个能量的最小值等于这种金属对应的逸出功,所以每种金属都有一定的极限频率..对光电效应瞬时性的理解光照射到金属上时,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不需要积累,吸收的能量立即转化为电子的能量,因此电子对光子的吸收十分迅速.光电效应方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从金属表面逸出,其中只有直接从金属表面飞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k=hν-W0.如图13-2-4所示.5.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1)常见电路(2)两条线索①通过频率分析: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②通过光的强度分析:入射光强度大→光子数目多→产生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3)常见概念辨析每秒钟逸出的光电子数——决定着光电流的强度光电子?光电子逸出后的最大初动能?1mv?强度——决定着每秒钟光源发射的光子数照射光?频率——决定着每个光子的能量ε=hν?规律总结:(1)光电子也是电子,光子的本质是光,注意两者的区别.接发出的光电子初动能才最大.考点二:氢原子能级和能级跃迁1.氢原子的能级图n?n-1?(1)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为N=C2=. n(2)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1).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二)知识点一:天然放射现象和衰变1.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2)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射某种看不见的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3)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γ射线.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 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两类,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②应用:消除静电、工业探伤、作示踪原子等. ③防护:防止放射性对人体组织的伤害. 2.原子核的衰变(1)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2)分类α衰变:AZX→Z-2Y Aβ衰变:AZX→Z+1Y(3)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点拨:易错提醒1?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时的统计规律,对个别或少数原子核,无半衰期可言.2?原子核衰变时质量数守恒,核反应过程前、后质量发生变化?质量亏损?而释放出核能.知识点二:核反应和核能1.核反应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2.核力核子间的作用力.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 m之内,只在相邻的核子间发生作用.3.核能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吸收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亦称核能.4.质能方程、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原子核的质量必然比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和要小Δm,这就是质量亏损.由质量亏损可求出释放的核能ΔE=Δmc【考点解析:重点突破】考点一:衰变和半衰期2.对半衰期的理解(1)根据半衰期的概念,可总结出公式11N余=N原t/τ,m余=m原()t/τ22式中N原、m原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和质量,N 余、m余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和质量,t 表示衰变时间,τ表示半衰期.(2)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 考点二:核反应方程的书写规律总结能用等号连接.来写核反应方程.考点三:核能的产生和计算1.获得核能的途径(1)重核裂变:重核俘获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为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过程.重核裂变的同时放出几个中子,并释放出大量核能.为了使铀235裂变时发生链式反应,铀块的体积应大于它的临界体积.(2)轻核聚变: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核能,要想使氘核和氚核合成氦核,必须达到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因此聚变反应又叫热核反应.2.核能的计算方法(1)应用ΔE=Δmc2:先计算质量亏损Δm,注;(2)核反应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因此我们;规律总结;2根据ΔE=Δmc计算核能时,若Δm以千克为单位;(1)应用ΔE=Δmc2:先计算质量亏损Δm,注意Δm的单位1 u=1.66×1027 kg,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u是原子质量单位.(2)核反应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来计算核能.规律总结2根据ΔE=Δmc计算核能时,若Δm以千克为单位,“c”代入3×1082若Δm以“u”为单位,则由1uc=931.5_MeV得ΔE=Δm×931.5_MeV.高中物理光的本质知识点一、波的干涉和衍射:1、干涉: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互叠加,在某些地方振动加强,某些地方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1)发生干涉的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2)波峰与波峰重叠、波谷与波谷重叠振动加强;波峰与波谷重叠振动减弱;(3)振动加强的区域的振动位移并不是一致最大;2、衍射:波绕过障碍物,传到障碍物后方的现象,叫波的衍射;(隔墙有耳) 能观察到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3、衍射和干涉是波的特性,只有某物资具有这两种性质时,才能说该物资是波;二、光的电磁说:1、光是电磁波:(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2)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3)光能发生衍射、干涉现象;2、电磁波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1)从左向右,频率逐渐变大,波长逐渐减小;(2)从左到右,衍射现象逐渐减弱;(3)红外线:热效应强,可加热,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4)紫外线:有荧光效应、化学效应能,能辨比细小差别,消毒杀菌;3、光的衍射:特例:萡松亮斑;4、光的干涉:(1)双缝(双孔)干涉:波长越长、双孔距离越小、光屏间距离越大,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越大;(2)薄膜干涉:特例: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检测工件的平整性,夏天油路上油滴成彩色。

2021年高中物理选修二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经典测试卷(答案解析)(2)

2021年高中物理选修二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经典测试卷(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为了消杀新冠病毒,防控重点场所使用一种人体感应紫外线灯。

这种灯装有红外线感应开关,人来灯灭,人走灯亮,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外线的衍射能力比紫外线的强B.紫外线能消杀病毒是因为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C.真空中红外线的传播速度比紫外线的大D.红外线感应开关通过接收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控制电路通断2.如图所示为LC振荡电路某时刻的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容器正在充电B.电感线圈中的磁场能正在增加C.电感线圈中的电流正在增大D.此时刻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大3.调谐电路的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完全旋入到完全旋出仍接收不到较高频率电台发出的电信号,如果要接收到这个电台的信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调谐电路中线圈的匝数B.加大电源电压C.增加调谐电路中的电容D.将线圈中的铁芯抽出4.火星探测器从火星向地球发回成功着陆的信号,用来携带该信号的电磁波属于()A.X射线B.无线电波C.红外线D.紫外线5.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若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则一定发生全反射B.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其频率不变,传播速度变小C.光可以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D.光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相同6.如图所示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环形玻璃小槽,槽内光滑,槽宽度和深度处处相同。

现将一直径略小于槽宽的带正电小球放在槽中,让它受绝缘棒打击后获得一初速度v0。

与此同时,有一变化的磁场垂直穿过圆环形玻璃小槽外径所对应的圆面积,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跟时间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

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带电荷量不变,那么()A.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不变B.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不断增加C.洛伦兹力对小球做了功D.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与时间成正比7.如图所示,LC振荡电路的L不变,C可调,要使振荡的频率从700Hz变为1400Hz,则可以采用的办法有()A.把电容增大到原来的4倍B.把电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C.把电容减小到原来的12D.把电容减小到原来的148.无线电广播的中波段波长范围为187~560m,为了避免邻近电台的干扰,两个电台的频率范围至少要相差410Hz,则此波段中最多能容纳的电台数约为()A.500个B.187个C.100个D.20个9.用如图甲所示的振荡电路发射无线电波,高频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如图乙所示,人对着话筒说话产生的低频振荡如图丙所示,根据乙、丙两个图像,发射出去的调幅电磁波图像应是()A.B.C.D.10.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能产生电磁波的是()A.B.C.D.11.有关光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的波长比医院里“CT”中发出的X射线的波长要短B.偏振光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C.雨后公路积水上面漂浮的油膜看起来是彩色的,是发生了光的衍射所形成的的现象D.在水下的潜水员看来,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现在一个顶角为2C(C为临界角)的倒立的圆锥里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真空中没有介质,因此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的,而光导纤维传送图像信息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C.无影灯利用的是光的衍射原理,雨后的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D.泊松亮斑是光的干涉现象,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13.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任何波传播都需要介质B.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C.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是按波长由长到短排列的电磁波D.为了把需要传递的电信号发射到远方,必须对高频等幅电磁波进行调制14.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真空中不同频率的电磁波都具有相同速度B.小玲来回抖动带电荷梳子时,梳子能向外发射电磁波C.多普勒效应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发现的D.在机械波的干涉中,加强区的质点的位移大小不可能小于减弱区的质点的位移大小15.将一段导线绕成图甲所示的闭合电路,并固定在水平面(纸面)内,回路的ab边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Ⅰ中。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单元 光的性质一、知识结构1、知道有关光的本性的认识发展过程:知道牛顿代表的微粒、惠更斯的波动说一直到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一人类认识光的本性的历程,懂得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

2、知道光的干涉:知道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知道双缝干涉的装置、干涉原理及干涉条纹的宽度特征,会用肥皂膜观察薄膜干涉现象。

知道光的衍射:知道光的衍射现象及观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知道单缝衍射的条纹与双缝干涉条纹之间的特征区别。

3、知道电磁场,电磁波:知道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变化的磁场与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形成电磁场;知道电磁波是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即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知道电磁波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知道电磁波有时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从电磁波的广泛应用认识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应用是一个创新过程,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知道光的电磁说:知道光的电磁说及其建立过程,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

4、知道电磁波波谱及其应用:知道电磁波波谱,知道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及射线的特征及其主要应用。

5、知道光电效应和光子说:知道光电效应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知道光子说,知道光子的能量与光学知识点其频率成正比;知道光电效应在技术中的一些应用6、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知道大量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而少量光子容易表现为粒子性。

、光的本性光的微粒说 (牛顿)光子说 —(爱因斯坦)光的干涉光的衍射 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光的电磁说光在空间传播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

光子的能量E=hv 。

h=×焦·秒,称普朗克常量。

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故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微观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

?电磁波谱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r 射线,由低频到高频,构成了范围非常广阔的电光的电磁说 (麦克斯韦)光的波动性 (惠更斯)波粒二象性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等。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二第四章《电磁震荡与电磁波》检测卷(有答案解析)(3)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二第四章《电磁震荡与电磁波》检测卷(有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0分)[ID:1291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距变宽B.在观察红光的单缝衍射现象时,若缝的宽度d越窄,则衍射条纹越暗,衍射现象越明显C.电磁波和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由介质决定,与频率无关D.用红外线照射时,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荧光2.(0分)[ID:129148]如图所示,LC振荡电路的L不变,C可调,要使振荡的频率从700Hz 变为1400Hz,则可以采用的办法有()A.把电容增大到原来的4倍B.把电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C.把电容减小到原来的12D.把电容减小到原来的143.(0分)[ID:1291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一地点,当摆长不变时,摆球质量越大,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越小B.在同一地点,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其摆长成正比C.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D.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4.(0分)[ID:1291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合使用的非接触式测温仪利用的是紫外线B.在地球上利用接收遥远天体发出光波的频率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利用的是多普勒效应C.军队过桥需要迈着整齐的步伐,防止共振对桥造成伤害D.在机械波的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始终位于波峰位置5.(0分)[ID:1291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测速仪利用的是多普勒效应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调谐C.汽车减振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般都比较高D.机场和车站用红外线检查行李箱内的物品6.(0分)[ID:1291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C .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D .在LC 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完毕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电路电流最小 7.(0分)[ID :129113]如图为LC 回路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规定回路中顺时针电流方向为正。

【高中物理DIS通用实验】实验47:红外线的热效应

【高中物理DIS通用实验】实验47:红外线的热效应

实验四十七红外线的热效应
实验目的
用温度传感器测量红外线的热效应。

实验原理
在电磁波中,能够作用于人的眼睛并引起视觉的,叫做可见光。

波长大于红光的光叫做红外线,虽然肉眼看不到,但却能够使被照射物体升温。

实验器材
朗威®DISLab、计算机、平行光源、棱镜、学生电源、白纸板、支架。

实验装置图
见图47-1。

图47-1 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1.取一只温度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
2.打开光源,使光线透过棱镜在白纸板上形成光谱;
3.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使其探针处于红光区域之外约2mm(图47-1);
4.关闭光源开关,待温度传感器的示数接近于环境温度时(示数基本不变),打开光源开关,观察温度变化;
5.实验结果显示,温度不断升高,证明了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建议
为使实验效果更加显著,可将温度传感器探针前端用煤烟熏黑;并行使用多只温度传感器,一只用于环境温度测量,其余定位在光谱的不同位置,对不同频段的光波是否存在热效应进行研究。

1/ 1。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三章第4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三章第4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三章第4节《电磁波的发
现及应用》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三章第4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第十三章讲述电磁感应与电磁波。

利用电磁波,天文学家不仅可以用眼睛“看”宇宙,也可以用耳朵“听”宇宙。

正是对电与磁的研究,发展成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论。

发电机、电动机、电视、移动电话等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信息化时代。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一节主要讲解电磁波知识。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3.3.4 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物质性。

3.3.5 通过实例,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影响。

例 3 知道手机和卫星通信等都是电磁波的应用。


二、说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谱、电磁波的能量、电磁波通信。

教材一开始以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电磁波的发现历史;紧接着教材定性地介绍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一些观点;在此基础上,教材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电磁波的发现,证实了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紫外线·红外线
实验内容
紫外线,红外线都是人的眼睛看不见的。

但是,用蓄光带贴近紫外线的话,就可以在黑暗中看到紫外线在发光。

另外,由于将变热的熨斗(钎焊烙铁)靠近辐射计时会发生旋转,可以感觉到热线(红外线)。

所需材料
高亮度蓄光带,三棱镜,黑色呢绒纸,瓦楞纸,辐射计,熨斗(钎焊烙铁)。

实验方法
【紫外线】
1.如图1所示,在暗室中用三棱镜将太阳光进行分光。

图1
2.在分光后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用签字笔等对能够看到的范围作记号。

3.把蓄光带在分光前的太阳光下放置几秒钟,然后确认其在黑暗处正在发光。

4.将另外一个蓄光带放在2的分光位置上。

图2
5.遮住太阳光后(将黑窗帘全部拉上),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图2中)紫色的上部也在发光,而这部分在分光时是看不见的。

图3
【红外线】
1.用太阳光照射辐射计时可以看到它在转动,从而可以知道太阳光中含有红外线。

2.用荧光灯照射辐射计时,由于没有红外线,辐射计不会转动。

3.如图4所示,将瓦楞纸箱的一侧剪掉,把辐射计放到里面。

确认辐射计没有转。

4.把加热的熨斗接近辐射计时,辐射计发生转动。

图4
说明
【高亮度蓄光带】
夜光带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只在有光(也包括紫外线)时才能闪光的反射带,一种是先经过光照后,失去光源也能够发光的蓄光带。

试验中我们使用的是后者。

最近,出现了比以前亮10倍,耐用10倍的蓄光带。

它在被荧光灯或太阳光照射10~30分钟后。

可以在黑暗中连续发光8~10小时。

【电磁波和可见光线·紫外线·红外线的关系】
如图5所示,人眼可以看见的光(可见光线)的范围是有限的。

所以,人眼感觉不到紫外线和红外线。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紫外线可以激发荧光材料发光的最大波长是365nm。

在300nm以下的紫外线照射下,试验中使用的高亮度蓄光带也可以完全被激发发光。

图5
图6 长余辉荧光材料的激发光谱
【辐射计】
辐射计中存在非常少量的空气。

羽形装置的一面是黑色的,另一面是白色的(金属)。

这样的叶轮被红外线照射时由于黑色的一面热量吸收率高,形成高温。

这时,周围的气体分子的运动变强烈,在羽形装置的两面形成压力差而形成转动。

图7 辐射计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