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施肥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冬小麦栽培技术

冬小麦栽培技术

冬小麦栽培技术冬小麦的栽培管理实际上就是水肥管理。

现在冬小麦已经返青了,随后就进入起为和拔节,也到了冬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

怎样施肥浇水,要看冬小麦的长势和长相。

讲水肥管理之前,我先说一下冬小麦的产量结构。

籽粒产量=亩穗数X单株粒数X粒重(千粒重)要使小麦获得比较理想的产量,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要获得合理群体,首先讲一讲适合当地的冬小麦品种,播种时间和播种量。

一、冬小麦品种:京冬8号(8866)红粒品种。

二、播种时间:9月底10初(白露早、寒露迟秋份种麦正当时,这个农谚仅做参考,现在晚秋温度偏高,大部分种寒露麦)。

三、播种量:斤子万苗:一斤小麦种子能长出一万株麦苗。

500g麦种按千粒重40g计算,共有12500粒,按出苗率80计算,应长出I万株麦苗。

根据播种时间确定播种量和发芽率,适时早播,用种量少,晚播用种多,范围是15-25公斤。

地力强,高产田,水肥充足要少播,中低产田要多播,因为高产田分成穗率高,而中低产田分成穗率低。

真正的高产田80-100万分苗(包括主茎)大约有50成穗。

最后约40-50万穗,如果播种15公斤/亩小麦种子,每个主茎都成穗,仅有30万穗,那么其余10-20穗都是由分苗成的穗。

四、水肥管理:(一)合理施肥:1、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500公斤产量施有机肥5000-7000公斤,有机肥(农家肥)成本低、肥源广、养分全、肥效长、有机质含量高,并且能够改善土质。

但是有机肥养分含量低,用量较大,肥效慢,当作物急需某种养分时,还必须以化肥来补充。

2、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谚: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年里不如掩底)施足基肥,可以促迸幼苗早发,冬前培育壮苗,增加有效分苞,穗大秆壮,除农家肥作主要底肥外,还要配合使用氮、磷化肥作基肥。

30公斤硝酸磷(或二铵)。

在小麦播种时用少量化肥做种肥,每亩用5公斤硝酸磷或磷酸二铵,可以保证小麦出苗后及时吸收到养分,对增加小麦冬前分苞和次生根的生长有较好的作用。

冬小麦如何科学施肥

冬小麦如何科学施肥

冬小麦如何科学施肥
(1)基肥:“麦收胎里富,底肥是基础”,这反映了冬小麦施用基肥的重要性,具体方法为每亩“傲绿”牌矿质除残素500~600克与各种化肥或有家肥混拌均匀做底肥。

(2)拌种:用“傲绿”牌矿质除残素100克加水适量,拌种25千克阴干后播种。

(3)追肥:用傲绿矿质除残素做追肥时以叶面喷施为主,具体施用时期和方法如下:
①返青肥:西南和华南冬麦区没有明显的越冬期,也就没有返青肥之说。

北方冬麦区返青肥的施肥方法为:每亩用尿素5千克与傲绿矿质除残素300克加水150千克根部浇施;或用100克矿质除残素加水50千克加尿素200克叶面喷施。

②分蘖期施肥:一般在小麦长出春生3~5片叶后进行,方法为每亩用傲绿矿质除残素100克加水50千克加尿素300克择晴朗无风的天气于上午10点或下午4点以后叶面喷施。

③拨节孕穗肥:小麦从拔节到孕穗是小麦需肥最多的时期,也是施肥效率最高的时期。

拨节孕穗肥的施用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一看群体大小,小分蘖是否灭亡;二是叶色是否较淡;三看器官同伸。

凡进入拔节期后群体较大,亩基本苗数比预定穗数多20~30万穗以上,叶色浓绿不褪淡,叶片宽大披垂,分蘖很少衰亡的旺苗,拔节期后控制肥水,以加速无效分蘖的衰亡;到无效分蘖明显衰亡,叶色褪淡时
在施肥浇水,方法为每亩用傲绿矿质除残素100克加水30千克加尿素500克叶面喷施。

④扬花灌浆肥:小麦抽穗扬花后应及时追肥,5~7天进行,一般采用的追肥方法为每亩用傲绿矿质除残素100克加水30千克加尿素500克叶面喷施。

10~15天若再喷一次,效果更佳。

冬小麦施肥技巧

冬小麦施肥技巧

冬小麦施肥技巧冬小麦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冬季的施肥过程中,正确的施肥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冬小麦施肥的技巧,希望能给种植冬小麦的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冬小麦的养分需求冬小麦在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施肥要针对其特点进行。

首先,冬小麦在生长初期需要较多的氮肥,以促进植株的早期生长和增加叶绿素的合成。

其次,中期需要适量的磷肥和钾肥,以提高麦穗的质量和数量。

最后,在成熟期需要适当的硫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增加小麦蛋白质的含量和品质。

二、冬小麦施肥的时机冬小麦施肥的时机也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初次施肥应在播种后的3-4周进行,供给植株早期所需的氮肥。

第二次施肥应在冬小麦生育后期,具体时间视当地气候和生长情况而定。

成熟期前的最后一次施肥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影响麦穗的发育。

三、冬小麦施肥的方式冬小麦施肥的方式有多种选择,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常用的施肥方式有基肥施用、追肥施用和叶面施肥。

基肥施用是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将肥料撒在地表或畦面,在耕作时与土壤混合,使肥料充分接触作物根系。

追肥施用是在冬小麦生育中期和后期,根据生长状态和养分需求,通过人工或机械施肥方式在地面或地下进行。

叶面施肥是通过叶片吸收养分,适合在干旱期或植株生长不良时使用。

四、冬小麦施肥的注意事项在施肥过程中,冬小麦的注意事项也需要谨记。

首先,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选择,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不同种类的肥料。

其次,施肥时要按照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方式进行,避免过量或不足。

同时,应注意深施肥料,确保养分能够达到植株根系范围,并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施肥,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结:冬小麦施肥是农民朋友们在冬季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

根据冬小麦的养分需求、施肥的时机、施肥的方式和注意事项,科学合理地施肥可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华北平原冬小麦肥料施用技术

华北平原冬小麦肥料施用技术

华北平原冬小麦肥料施用技术华北平原冬小麦肥料施用技术要领:(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适当调减氮肥用量;(2)氮肥要分次施用,适当增加生育中后期的施用比例;(3)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高效施用磷钾肥;(4)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5)重视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6)肥料施用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2.施肥量及方法(1)产量水平6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6~18公斤/亩,磷肥(P2O5)8~10公斤/亩,钾肥(K2O)5~8公斤/亩。

(2)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氮肥(N)14~16公斤/亩,磷肥(P2O5)7~9公斤/亩,钾肥(K2O)4~6公斤/亩。

(3)产量水平400~500公斤/亩:氮肥(N)12~14公斤/亩,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3~5公斤/亩。

(4)产量水平300~400公斤/亩: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1~4公斤/亩。

(5)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下: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0~3公斤/亩。

在缺硫地区可基施硫磺2公斤/亩左右,若使用其他含硫肥料,可酌减硫磺用量;在缺锌或缺锰地区可以基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亩,缺硼地区可酌情基施硼砂0.5~1公斤/亩。

提倡结合“一喷三防”,在小麦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或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0.5~1公斤的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

单产水平在400公斤/亩以下时,氮肥作基肥、追肥的比例可各占一半。

单产水平超过500公斤/亩时,氮肥总量的1/3作基肥施用,2/3作为追肥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施用。

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全部做基肥施用。

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冬小麦的需肥特性及其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需肥特性及其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需肥特性及其施肥技术作者:胡启山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12期小麦是一年生或越年生(生产上分春小麦和冬小麦)草本植物,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适应性强,产量高,各地都有栽培。

小麦生产能力的发挥与土壤肥力条件和栽培水平有很大关系,下面介绍冬小麦的需肥特点及其施肥技术,以供参考。

一、冬小麦的需肥特性一般每生产100千克冬小麦籽粒,需要氮3千克左右、磷1.0~1.5千克、钾2.5~3.1千克。

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又因生育期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这一时期是吸氮量最多的时期,约占总吸收量的37.3%。

对磷、钾的吸收,一般随小麦生长的推移而逐渐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急剧增长,40%以上的磷、钾养分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

总而言之,冬小麦与其他作物相比,对肥料的需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对土壤肥力的依赖性很大,故施肥对其高产举足轻重。

二是氮肥用量不宜过大,否则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

三是小麦对磷特别敏感,如果3叶期缺磷,会导致次生根少,分蘖延迟或不分蘖;3叶期后缺磷,会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使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

此外,小麦虽然吸收锌、硼、锰、铜、钼等微量元素的绝对数量少,但这些微肥对其生长发育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应该注意适时施用。

二、冬小麦的施肥技术在一般条件下,冬小麦的总施肥量为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饼肥50千克,钙镁磷肥70~80千克,尿素25~30千克。

具体施用方法是:1. 重施基肥。

对于土壤质地偏黏,保肥性能强,又无灌水条件的麦田,可将全部肥料一次性作基肥施。

即把全量的有机肥,2/3的氮、磷、钾化肥撒施于地表后立即深耕,耕后将余下的肥料均匀撒到犁坯上,随即耙入土中。

对于保肥性能差的砂土田或有灌溉条件的麦地,可采用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分次施肥方法。

冬小麦的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施肥技术一、冬小麦的营养特性据试验研究,每生产100千克小麦子粒约需吸收纯氮0.3千克、五氧化二磷1~1.5千克、氧化钾2~4千克,氮磷钾的吸收比例约为3∶1∶3。

小麦对氮素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吸收氮占全生育期吸收总氮量的13%~15%;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吸收氮占总吸收量的35%~40%。

对磷钾的吸收随着小麦的生长发育逐步增加,在拔节到成熟期吸收量最大,可占到总吸收量的60%以上。

二、冬小麦施肥技术具体施肥种类和数量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肥料试验结果而定。

667平方米产量水平在300~400千克时,可施纯氮12~14千克,五氧化二磷4~6千克,氧化钾3~5千克。

潮土地可不施氧化钾。

褐土地施3千克氧化钾即可。

1.基肥。

冬小麦基肥要重施有机肥,一般要求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特别是旱薄地、黏土地、沙土地等低产土壤以及晚茬麦更要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除土杂肥、栏圈肥、堆沤肥外,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亦是增加有机肥投入的有效措施。

磷肥、钾肥、微肥一般全部作基肥施用,即撒后耕翻。

磷肥在施用前与优质有机肥料混合堆沤后施用,可防止水溶性磷被固定,提高其肥效。

有水浇条件的高产地块,氮肥作基肥的量可占总施氮量的40%左右;中低产田可占50%~70%;无水浇条件的旱薄地氮肥可全部作基肥施用,以防止由于春旱而无法进行追肥。

2.种肥。

小麦种肥应施用优质有机肥或速效性化肥。

化肥作种肥时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每667平方米施用标准化肥5千克以下,以免影响小麦出苗。

施用方法是先将肥料耠入沟内再行播种,不提倡肥种混播。

用微量元素肥料进-行小麦浸种、拌种是施用微肥经济有效的方法。

3.追肥。

小麦追肥分秋冬追肥、春季追肥和后期追肥。

对于适期播种、基肥施用充足的中高产麦田,一般不需追肥。

基肥施用不足和播种偏晚,个体长势差、分蘖少的三类苗麦田需要追肥,追肥数量为应施基肥量与已施基肥的差值;弱苗根据苗情掌握追肥量。

浅谈冬小麦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浅谈冬小麦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不 正常 、 千粒 重减 少 ; 肥 不足 时 , 现为 分 , 也是 蛋 白质 和 叶绿素 的组成 部分 。 是 细胞 核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可 以促 进迅 速 生长 磷 它
伏, 抗旱 、 抗寒性 能降低 , 叶片失水 , 下转1 0 ( 3 页)
发 育 和提 早成 熟 。 能促 进 碳水 化合 物 的形 成 和转化 , 钾 促 使 茎秆 粗壮坚 韧 , 增强 抗倒伏 性 。 在冬小 麦生 育过程 中 , 对 氮、 、 磷 钾三要 素 的需 求量 很大 , 壤 中往 往满足 不 了其 生 土 长 需求 ; 它元素 需求 量较小 , 施用农 家肥 的情况 下 , 其 在 一
以上 。 羽毛 生长成 熟后 , 含硫 氨 酸 的需 求量可 以有 所下 降。 同时还 应满 足鸡 的其它 营养需 要 , 特别是 要满 足硫 、 、 锌 蛋 白质 等的需要 , 另外 还要掌握好其 它维生素 、 矿物质等元 素 之 间的营养平衡 , 确保饲料 营养 能全面满足鸡 只的需 要。
23 供 给充足清洁 的饮水 .
( 加 强鸡 舍清 洁卫生 , 1) 及时 清理鸡 粪 , 进行 发酵 处 并
理 ; 2 定期 给鸡 群驱虫 , 旦发 现有体 外寄 生时虫 寄生应 () 一 采取 的 防治 措施 为 : .%澳 氰 菊酯 以l40 0 释 , 鸡体 25 : 0 稀 对
进行 喷 雾 或药 浴 , 隔7 ~ ld 使 用 1 ; 以蝇 毒 磷 配成 O再 次 或
羽毛 的生 长发育伴 随着机体 的生长 发育和新 陈代谢 而
进行 , 与 口粮 中含 硫 氨基 酸 含量 密切 相关 。 毛生长 期 这 羽 间, 含硫 氨基酸应充 分满足 , 脱氨酸应 占含硫氨基 酸的5 % 4
2 保持 羽毛正常 生长的措施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 引言1.1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新疆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冬季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适应性广、品质好、产量稳定等特点。

而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尤为重要。

作为北方冬季主要作物之一,冬小麦也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技术提升,才能实现冬小麦的高产。

而新疆地处干旱、多风区域,气候条件独特,因此研究和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对新疆冬小麦的发展至关重要。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提升还可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上,更是关系到当地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

加强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1.2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现状新疆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产潜力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但是由于新疆地处高寒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土壤瘠薄,加之种子质量低劣和栽培管理不当,导致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低下,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和市场的需求。

目前,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种植结构不合理。

冬小麦的品种选择不尽合理,大部分地区仍在使用传统的低产品种,严重限制了产量的提高。

缺乏科学技术支持。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在新疆推广应用较少,许多农民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耕作管理模式,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

病虫害防治不力。

由于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冬小麦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加大了对该技术的支持力度,农民也逐渐意识到了科学种植和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相信新疆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1.3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小麦施肥技术要点
一、冬小麦的需肥规律
冬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它的一生需经历冬前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灌浆,直至成熟。

冬麦区是秋季播种,需经过冬季、春季低温干旱的天气,生育期长,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

另外,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量也不相同,冬前分蘖期吸收养分较多,越冬时吸收养分较少,返青后则需吸收大量养分,拔节到开花期是冬小麦吸收养分的高峰期。

二、施肥技术要点
1、施足底肥,培育壮苗
施足底肥,对促进壮苗早发和根系的生长,冬前有一定数量的健康分蘖,并为春后生长成穗、增粒、增重打下基础。

底肥一般在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施入,干旱地块,可以将肥料深施于犁底,然后翻垡盖土;土壤粘重地块,采用先撒肥,后耕翻,将肥料翻入土中。

高产田,一般亩施用春回大地45%复合肥40公斤左右或春回大地生物有机肥40公斤左右加45%复合肥15-20公斤,有条件的可以和农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

2、返青控制,防止倒伏
返青期小麦春季分蘖开始发生,此期的管理原则是,巩固冬前大分蘖,控制春季无效蘖,保持群体稳健发展。

对于旺长田块,一般不需要追肥,以控制和推迟春生分蘖发生和茎基部节间伸长,防止倒伏。

对于生长较弱的小麦,在返青、起身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亩施用春回大地45%复合肥15公斤左右或春回大地新型尿素10公斤,以增加有效分蘖,争取足够的亩穗数。

3、拔节重施,增加穗粒
拔节期是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时期,对养分需求量大,所以要重施拔节肥,以增加每穗粒数。

对于生长较壮的高产田,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春回大地45%复合肥20~25公斤,可以减少无效分蘖,促使茎杆健壮,提高小麦抗倒伏的能力,争取穗大粒饱、粒多粒重。

4、根外追肥,增加粒重
抽穗灌浆期是争取小麦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管理上的主攻目标是防止贪青、早衰,提高籽粒产量。

此期一般不再土壤施肥,以免造成贪青晚熟。

可结合小麦穗蚜防治,叶面喷施春回大地复合海藻精或植物高营养液,能有效地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千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