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如何运用语气技巧
播音主持朗读技巧——语气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播音主持朗读技巧——语气语气,给人的感觉就是态度。
“你这是什么语气?”,说的就是态度。
播音主持朗读技巧中,关于语气,有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语气,包含了个人内心对人、事、物的理解、看法和态度,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看法和态度决定了朗读可问的语气。
语气包括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和祈使语气。
在播音主持培训中,这些语气都有具体的训练方法。
(1)陈述语气,指客观叙述、描写、判断、说明特定事实的语气,如“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朗读陈述句时,可以运用平直调:全句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从头至尾,句调平直舒缓;气息运用上均匀、平稳;常用于叙述、说明和解释的语气,表示冷淡、迟疑、思索、严肃的感情。
(2)疑问语气包括:①询问语气,如“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②反诘语气,如“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③揣度语气,如“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朗读疑问句时,可以运用高升调:全句调子由低到高,在句末有明显的上扬,气息多呈短促状态;常用来表现惊讶、疑问、号召、命令、鼓动的语气。
(3)感叹语气是表示喜怒哀乐等强烈的感情,句末常用感叹号。
朗读感叹句时,可以运用曲折调;句调变化多样,或者前升后降(\),或者前降后升(/),或者两头低中间高(/\),或者两头高中间低,音波像“U”形;气息呈深浅、长短、缓急、粗细等复杂状态;常用于表示感叹、讽刺、愤怒、怀疑的语气,同样的感叹语气,因为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朗读的语气就不一样。
比如《凡卡》,朗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就要用较快的语速和既强又高昂的语气,语调趋于上升,表示欢快的心情;朗读“要不,我就要死了!”表示悲痛、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哀惋的语句时,则要用较慢的语速和下降、低沉的语气,语调趋于下滑,表示沉痛悲悯的心情。
学生在播音主持培训中,老师会针对多样的感叹语气做指导训练。
(4)祈使语气是表示请求、命令或让某人做某事的语气,如“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朗读祈使句时,可以运用降抑调:由高至低,句末有明显下降;气息一般呈缓慢、深长的状态;多用于表示肯定、感叹、请求的语气。
主持人的话术技巧与表达方式

主持人的话术技巧与表达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活动和节目的举办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主持人。
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中心人物,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话术技巧,还要有流畅、准确、生动的表达方式,以吸引观众的兴趣并传递信息。
本文将探讨主持人的话术技巧和表达方式,帮助广大主持人提升自己的主持水平。
一、言语表达的技巧1. 温和亲切的语气主持人应该用亲切、温和的语气与观众交流,给人以友好的感觉。
不论是对嘉宾还是对观众,都应以和善的态度对待,用亲切的声音传达出自己对节目内容的热情和关注。
2. 简洁明了的语言主持人应该用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介绍节目内容,避免口号化、废话连篇。
语言简洁明了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3. 语速和音调的掌控主持人要注意掌握语速和音调的平衡。
语速过快会让观众听不清,语速过慢会让观众产生无聊感。
此外,音调的变化也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激发观众的注意力。
4. 用词准确得体主持人应注意用词准确得体,不要使用生僻和晦涩难懂的词语,同时也要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或低俗的词汇。
用词得体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度和形象。
二、肢体语言的运用1. 肢体语言的作用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可以起到补充和丰富语言表达的作用,充分展示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动作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情感共鸣。
2. 面部表情的运用面部表情是主持人与观众产生情感联系的重要方式。
主持人要学会活用自己的面部表情,例如微笑、眉头紧皱、眼神交流等,以增加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和共鸣。
3. 手势的运用适度运用手势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主持人可以用手势来强调重点内容或表达自己的情绪,但要注意手势的节奏和力度,避免过于夸张或单调。
4. 肢体动作的运用适度的肢体动作可以增加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亲和力和互动性。
主持人可以通过适当的身体动作来增加自己在舞台上的存在感,例如行走、转身、姿势调整等。
三、与嘉宾和观众的互动1. 善于倾听作为主持人,善于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各种语气带来的主持效果

各种语气带来的主持效果各种语气带来的主持效果咱们中国有多少主持人呢,这个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字,但凡做主持的,就有自己的风格,就有自己不同与别人的声音,也就是说一个主持人一个风格,一种声音。
那做为主持人要了解一下声音的知识,才能在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声音。
1.和声细气这种声和气宛如柔和的月光和涓涓的泉水,由人心底流出,轻松自然,和蔼亲切,不紧不慢,能给听者以舒适、安逸、细腻、亲密、友好、温馨的感觉。
人们在请求、询问、安慰、陈述意见时常使用这种声和气。
它可以弘扬男性的文雅大度和女性的阴柔之美。
尤其是在抒发情感时,这种声和气的运用更具有一种迷人的魅力。
2.轻声小气它可以表现说话者的尊敬、谦恭、谨慎和文雅。
在和别人交谈时,使用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密切双方之间的关系。
有时,它还能避免一些可能会招致的麻烦。
当然,用它来公开坚持意见、反驳别人、维护正义和尊严或表示强调是不可取的。
3.嗲声嗲气被宠爱者(通常女子可儿童)对宠爱者说起话来嗲声嗲气,仅能恰当好处地表现自己娇滴滴的秀气,更能博得和激发宠爱者的爱心和情感。
可见,这种嗲声嗲气实际上是爱的生命的律动。
4.大声吼气铁人王进喜曾有一句名言:“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可见,大声吼气可以表现说话者的英勇精神、坚强意志和刚毅决心。
此外,它可以表现威胁、指责、气怒,宣泄等意思,并能起到强化意识、渲染气氛、深化表现力度等作用。
5.高声大气这是人们用来召唤、鼓动、说理、强调和表达自己激动心情的声和气。
它可以表现说话者的激情和粗犷豪放的气质。
虽然它和大声吼气都属于高音频和高调值。
但是,它和大气吼气却有所不同。
它通常是用来表示极度的欢喜或慷慨激昂。
6.粗声粗气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麻烦或苦恼。
于是,粗声粗气地说它一通便成了一种自我排忧解愁的好方法。
不过,听者习惯把粗声粗气与指责、反驳、训斥、顶撞、反感、抱怨内涵联系在一起。
因此,使用这种声和气时,应谨慎小心。
演讲中的语气和语调运用技巧

演讲中的语气和语调运用技巧演讲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语气和语调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强演讲者的表达力,还能够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共鸣和兴趣。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演讲中的语气和语调运用技巧,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掌握这一艺术。
一、语气运用技巧1. 抑扬顿挫:演讲时的语气应该充满变化,通过调整音量、速度和音调的高低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可以使用抑扬顿挫的技巧,即在表达重要观点和感情时加强语气,通过声音的起伏变化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2. 律动感:演讲中适当运用律动感的语气,将自己的演讲内容组织成有节奏感的句子或段落,增强听众的听觉享受。
可以通过变换语速、停顿和重复利用声音的重复效果来产生律动感。
3. 自然真实:演讲时的语气应该自然真实,表现出演讲者真诚的态度和情感。
演讲者可以通过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与听众建立情感连接,使演讲更具亲和力。
二、语调运用技巧1. 强调词语:通过调整语调的高低,重读或延长某个词语来强调其重要性。
例如,在演讲中,可以通过提高音调、加重声音的力度等方式来强调重要观点或关键词语,使听众更加关注。
2. 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演讲者可以通过转换语调来引导听众的思考。
在陈述句后加上升调变成问句,或者在问句后调低音调变成陈述句,从而引起听众的思考和共鸣。
3. 情感渲染:演讲时适当运用语调来表达情感,使演讲更富有感染力。
可以通过调整语调的轻重和频率,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三、语气和语调的配合运用技巧1. 节奏感的配合:在演讲中,语气和语调的配合运用可以增强演讲的节奏感。
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气的起伏等来营造出有力的节奏感,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2. 画面感的配合:语气和语调的运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感,将演讲内容具象化,增强听众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叙述一个具体的故事或事例时,可以通过调整语气和语调,让听众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3. 强弱对比的配合:语气和语调的强弱对比,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表达观点和情感。
播音主持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128页PPT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播音主持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语气和语感的朗诵技巧

语气和语感的朗诵技巧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那么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语气和语感的朗诵技巧,欢迎借鉴参考。
一、语气语气,是用不同的声音和气息表达不同的语意和感情的技巧,即“声气传情”的技巧。
音随意转,气随情动,因情用气,以情带声;不但以气托声,而且以声、气传情。
在朗读中,总的色彩体现在基调中,具体的色彩体现在语气中。
常见的语气色彩如下:“爱”的语气一般是“气徐声柔”的,给人以温和感。
发音器官宽松,用声自如,气息深长,出语轻软。
“恨”的语气一般是“气足声硬”的。
发音器官紧,气猛而多阻塞,似忍无可忍,咬牙切齿,给人以挤压感。
“悲”的语气一般是“气沉声缓”的。
发音器官欲紧又松,气息于先,出声于后。
郁闷沉静,欲言又止,给人迟滞感。
“喜”的语气一般是“气满声高”的。
发音器官松弛。
似千里轻舟,气息顺畅,激情洋溢,给人以兴奋感。
“欲”的语气一般是“气多声放”的发音器官积极敞开,气息力求顺达,似不竭之江流,给人以伸张感。
“惧”“气提声凝”。
发音器官迟钝,气息似积存于胸,出气强弱不匀。
像冰封,出语不顺,像倒流,给人以“衰竭感”。
“急”“气短声促”。
吐字弹射有力,气息急迫如穿梭,出语间隙停顿短暂,给人催逼感。
“冷”“气少声单”发音器官松,气息微弱,给人以冷寂感。
“怒”“气粗声重”发音器官力度加大,气息纵放不收,语势迅猛不可遏制,给人以震动感。
“疑”“气细声黏”,发音器官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吐字夸张韵腹,给人踌躇感。
以上综合运用又有主次之分。
语气切忌一味浓墨重彩的渲染。
二、语调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
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
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
语调可分为句末语调和整句语调两种。
1、句末语调一句话的高低升降常常表现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句末如果是语气词或轻声字,就表现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一般可分为平、升、降、曲四类。
播音主持吐字归音学习:选择语气的技巧

播音主持吐字归音学习:选择语气的技巧语气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它具有多姿多彩的复杂形态。
下面店铺了播音主持发声技巧之吐字归音训练,供你参考。
播音主持吐字归音学习选择语气的技巧:语气,即说话的口气。
它既存在于书面语言之中,更存在于口头语言之中。
在书面语言里,作者语气要通过读者的视觉引起思维才能感受,认识,体会。
而口语表达中的语气,将句式、语调、理性、词采、音色、立场、态度、个性、情感等融为一体,由朗诵者直接诉诸于听众的听觉,听众当即就可直观的感受到,因而,它对口语表达的效果产生直接的、立竿见影的影响。
语气之强弱、长短、清浊、粗细、宽窄、卑亢等变化,均能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
语气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它具有多姿多彩的复杂形态。
语气的多样性是语言本身丰富性的反映,也是语言能力强的一个表现。
语气不同,表情达意也就有不同。
其中尤其以声音和气息状态至为重要。
朗诵者必须通过声音和气息将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而不同的声音和气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请看下表:气息声音给听众的感觉表达的思想感情气徐声柔温和的感觉爱的感情气促声硬挤压的感觉憎的感情气沉声缓迟滞的感觉悲的感情气满声高跳跃的感觉喜的感情气提声凝紧缩的感觉惧的感情气短声促紧迫的感觉急的感情气粗声重震动的感觉怒的感情气细声粘踌躇的感觉疑的感情气少声平沉着的感觉稳的感情气多声撇烦躁的感觉焦的感情可以主义说,有了恰当的语气,才能使朗诵者具有形象色彩、感情色彩、理性色彩、语体色彩、风格色彩;有了恰当的语气,才能增强语言的魅力,才能恰当的表达思想感情。
才能调动听众的情绪,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语气是多种多样的,无论从表达主体和听众的关系来看,还是从表达主体的心境和思想感情来看,或者从表述内容和方式来看,它都是丰富多彩的,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不同,变化多端,气象万千。
在朗诵过程中,语气永远不会是单一的,常常出现几种语气交替出现或结伴而行的现象。
不过,在综合运用多种语气的过程中,还是有主次之分的,主要的感情色彩造成主要的语气色彩,即语气的基调。
播音主持基础之语气的“形”——语势

播音主持基础之语气的“形”——语势
丰富的思想感情只有透过变化多样的声音形式,即语势的变化才能让人直觉到,刻板、单调、以不变应万变的声音形式只会使本来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褪色,甚至变味,所以说,语气是语句“神”与“形”的结合体。
语气的感***彩和分量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所以其声音形式也一定是曲折起伏、不断变化的。
语势,“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
”语势,包含着气息、声音、口腔状态3方面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变化和多重组合,具有很强的技巧性。
这些方面的变化,既是语言发出时能够驾驭的,又是语言发出后可以从听感上辨别出来的。
气息方面,可有气息位置深浅的不同,气息量多少的差别,送气速度快慢的区分;声音方面,有高低、强弱、快慢及音色的精细变化;口腔状态方面,在每一个特定的音位里,都可以有口腔开度大小、控制松紧、舌位前后、高低的变化,另外还有吐字的力度差异,等等。
构成语势的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是互相渗透、融合在一起的,从而使语势呈现为立体的运动变化态势。
在表达具体的思想感情时,这些变化因素在一句话的句头、句腰、句尾应有不同的态势,只有曲折多样的语势才能成为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载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音主持如何运用语气技巧
一名播音主持,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熟练掌握播音方面的技巧,通
过正确地运用各种播音技巧,将最优的播音状态呈现给观众。
播音主持怎样运用语气技巧
语气就是说话的口气,就是语句在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下的声音形式。
有声语言的
魅力主要体现在复杂鲜活的语气上。
1语气的表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语气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一是语气的声音形式。
前者是语气的灵魂,后者是语气
的形象。
在灵魂的支配下,形象发生姿态万千的变化。
语气的感情色彩是指语句中包含的
态度倾向和感情情绪。
态度和倾向是建立在判断和分析墓础上的赞成、反对、歌颂、抨击、赞扬、批判等等;感情的分量就是程度、分寸、火候。
语气的感情色彩和分量的综合形成
稿件的基调。
在稿件的基调和目的的统领之下,不同语句自身的语气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体
现其特殊性,而具有特殊性的语气按照一定的联系融合、贯穿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
和谐的整体,最终体现基调,实现目的。
2语气的感情色彩和分量的确定,从宏观和共性的方面讲,要符合四个原则
第一,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和积极的精神理念;
第三,符合真、善、美的标准;
第四,符合大众传播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从具体和个体的角度来讲,要综合把握和融合以下要素:
一精心、细致、周到的理解和感受稿件的思想感情、内涵和意图;
二把稿件和节目的特点、风格统一起来,协调把握。
把稿件的特点尽量贴合到节目的
要求上来;三将播音员、主持人的真实情感、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特点融入到稿件和节目中,在三者的联系点、沟通点和融合点上做足文章,唯此,播音主持作品才有自己的特色、个性。
3对语气的感情色彩、分量的分析和把握不是仅仅停留在备稿的阶段,也不是在感受
的积累和酝酿阶段,而是蓄势待发,要通过声音形式表达出来。
因此,怎样体现感情色彩和分量是确定了色彩、分量之后更重要的工作,这就势必要
谈到语气的声音形式问题。
语气的声音形式必须在语流中来讨论。
这就涉及语势的概念。
简言之,语势就是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势或走向。
语势包括三个要素:气息、声音和口腔状
态。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它来自思想感情的运动。
思想感情的运动导致气息的运动,气息的运动使声音形式发生变化。
声音是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的综合。
此四者通常是协同发生改变,它们的变化也会导致声音形式的变化。
口腔状态指在思想感情的要求下,因吐字归音而导致的口腔的松紧、开闭等变化状态。
此三个要素中的一个发生改变,声音形式都会起变化,而往往是在三者配合下共同作用于语气的声音形式。
一般地,语势可总结成五种形态:波峰类、波谷类、上山类、下山类、半起类。
峰、谷、上、下、半的形成主要看语句的目的、感情色彩和分量,这些因素成为气息、口腔状态变化的依据。
当然,语句中词语的客观音色所引发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的控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昂扬”这个词的音色明亮、高亢,如果正好体现语句目的,就会作为重音存在,在语势形势上一定体现为波峰而不是波谷。
复杂鲜活的语气是体现有声语言的魅力的主要因素。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语气的体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气本身是播音主持外部技巧的一种,和其他内外部技巧一起影响有声语言表达效果的。
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具体分析综合运用播音主持的内外部技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