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邻联甲苯胺溶液
指示剂配置方法

1%酚酞所需药品:酚酞用途:酸碱指示剂配制方法:称取1g酚酞,用100mL无水乙醇溶解0.1%甲基红所需药品:甲基红用途:配制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配制方法:称取1g甲基红,用1000mL无水乙醇溶解0.1%溴甲酚绿所需药品:溴甲酚绿用途:配制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配制方法:称取1g溴甲酚绿,用1000mL无水乙醇溶解用途:测蛋白质用指示剂配制方法:临用时按0.1%甲基红:0.1%溴甲酚绿=1:5体积比混合而成1%淀粉指示剂所需药品:可溶性淀粉用途:活性氯测定指示剂配制方法:称取1.0g可溶性淀粉,加少量RO水搅匀,随后一面搅拌一面加入热水约60mL再将此溶液煮沸2-3min,静置冷却,加NaCl20g,溶解后再加RO水至100mL(可冷藏备用)3%硼酸溶液所需药品:硼酸用途:测定蛋白质配制方法:称取3.0g硼酸,用RO水溶解并定溶至100mL40%NaOH溶液所需药品:NaOH用途:测定蛋白质配制方法:称取416.7g NaOH,溶解于583.3g RO水中邻联甲苯胺溶液所需药品:分析纯Hcl、邻联甲苯胺用途:检测水中余氯配制方法:量取150mL浓盐酸用RO水稀释至500mL。
称取1.00g邻联甲苯胺(或1.35g邻联甲苯胺盐酸盐),并吸取5mL配制好的盐酸一同放入玻璃研钵器中研成糊状。
然后置入1000mL的容器中加150mL蒸馏水稀释,同时加入495mL稀盐酸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0.1mol/L NaOH标准溶液配制:称取4.17gNaOH(纯度96%),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标定:精确称取0.2g在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50mL 新煮沸过的冷水中,加2滴酚酞指标剂,用配制好的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
同时作空白试验。
结果表示C(NaOH)=式中: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物质的量浓度,mol/Lm:邻苯二甲酸氢钾之质量,gV1:氢氧化钠溶液之用量,mLV2: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溶液之用量,mL0.2042:与1.00mL NaOH标准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0.1mol/L HCl标准溶液配制量取9mLHCl,加适量水并稀释至1000mL。
水质检验工初级(理论知识)模拟试卷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水质检验工初级(理论知识)模拟试卷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2. 简答题 3. 计算题1.采用邻联甲苯胺一亚砷酸盐比色法测定余氯时,不能除去假色的干扰。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邻联甲苯胺一亚砷酸盐比色法测定余氯时,能除去假色的干扰。
2.采用邻联甲苯胺比色法测定余氯时,可用离心法除水中含有的悬浮物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邻联甲苯胺比色法测定余氯时配制的邻联甲苯胺溶液,室温下保存,最多可使用6个月。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水样的余氯项目不必当场测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水样的余氯项目必须当场测定。
5.天然水中的杂质可按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分为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三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悬浮物的主要特性是在静电水中常呈悬浮状态,但在动水中可以分离出来。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悬浮物的主要特性是在动水中常呈悬浮状态,但在静水中可以分离出来。
7.天然水中的胶体颗粒被光线照射时即被散射而使水呈浑浊现象。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如水质已符合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也不可直接作为饮用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如水质已符合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可以直接作为饮用水。
9.为使水中胶体颗粒絮凝生成绒体下降,关键是要使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在混凝过程中,采用的混凝剂必须对人体健康无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澄清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和沉淀。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澄清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和过滤。
12.快滤池就是利用具有孔隙的粒状滤料截留水中细小杂质使水净化,它常置于混凝和沉淀工艺之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快滤池就是利用具有孔隙的粒状滤料截留水中细小杂质使水净化,它常置于混凝和沉淀工艺之后。
水中余氯的检测方法

一、邻联甲苯胺比色法1、概念和意义氯是一种高效常用的杀菌剂,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中常用的加氯方式包括投加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
加氯处理后水中有效氯的含量称之为余氯。
余氯根据形式和消毒活性分为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
1.1 游离余氯:也称自由氯,水溶液中的Cl2,HClO,OCl-等均为游离余氯,是水中杀毒效果较好,氧化性较强的一种余氯成份,水质控制时一般用游离余氯来衡量水质余氯是否达标。
1.2 化合余氯:当水中有铵(胺,氨)存在时,氯会同铵反应,生产氯胺(一氯胺、二氯胺、三氯胺)。
氯胺的杀菌效果远弱于次氯酸,而且具有异味。
但由于氯胺的稳定性要远强于游离余氯,在以实现长效杀菌作用,所以在自来水供水系统中有一定氯胺是有积极作用的。
1.3 总余氯: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的总称。
1.4 对水中加入氯进行消毒反应,要求在经过规定的接触时间后,水中仍存在尚未用完的一定浓度的剩余消毒剂。
此条件可以确保消毒反应进行完全,获得满意的消毒效果。
为了防止残余微生物在供水系统中再度繁殖,自来水的管网水也必须保持一定的剩余消毒剂。
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馚和其他有机物产生的臭和味,甚至可能生成氯仿等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氯与水接触时间大于30min,出厂水的游余氯限值不得大于4mg/L,余量不应低于0.3mg/L。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不应低于0.05mg/L。
接触时间大于120min,总氯限值不得大于3 mg/L,余量不应低于0.5mg/L。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不应低于0.05mg/L。
1.5 生活饮用水中余氯是评判水质好坏的重要参数,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
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次污染。
测定水中余氯含量和存在状态,对做好生活饮用水消毒工作和保证用水安全极为重要。
本指导书提供用邻联甲苯胺比色法测定生活饮用水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也可以使用美国哈希公司生产的便携式余氯仪来测定。
2、检测方法邻联甲苯胺比色法3、应用范围3.1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余氯的测定

余氯的测定目视比色法1.范围和测定领域水样中游离氯与邻联苯甲苯胺作用,生成黄色(或桔红色)的二盐酸醌式的邻联甲苯胺。
此颜色的色度决定于水样中残余氯的含量。
水样中的Fe2+不影响测定,NO3-干扰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不含硝酸根离子的水样测定,余氯测定范围为0.01-1.0mg/L。
2.安全2.1邻联甲苯胺2.2磷酸氢二钠2.3重铬酸钾2.4磷酸二氢钠2.5铬酸钾3.试剂3.1邻联甲苯胺溶液:称取1g邻联甲苯胺,加入5mL盐酸(1+1)中。
在研钵中研成糊状,加入150-200mL水,使其完全溶解。
放入1L量筒中,补加水到505mL,最后加入1+4的盐酸至1L,贮于棕色瓶中。
(注:溶液如有色,可在加入1g未状性碳,加热煮沸搅拌,取下后在室温下放置过滤,过滤后使用)3.2磷酸盐缓冲溶液:称取22.86g在105-110℃干燥2h的无水磷酸氢二钠和46.14g在105-110℃干燥2h的磷酸二氢钾于水中,稀释至1L,静置4天后过滤,取滤液备用。
3.3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的配置:称取0.1550g在105-110℃干燥至恒重的铬酸钾和0.4650g在105-110℃干燥至恒重的铬酸钾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使其溶解,转移到1L容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至刻度,此有色溶液的颜色相当于1.0mg/L余氯与邻联甲苯胺所产生的颜色。
3.4脱盐水4.仪器4.1滴定管;25mL4.2锥形瓶;250mL5.测定吸取水样50mL(或100mL),移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2-4滴铬黑T指示剂(或者说0.1g指示剂干粉),用0.01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6.计算水样中总硬度含量X(毫克/升,以CaCO3计),按下式计算:V×M×100.08X=-------------------×1000V W式中:V--------滴定时EDTA标准溶液消耗体积,毫升M--------EDTA标准溶液浓度,摩尔/升V W-------水样体积,毫升100.08----碳酸钙摩尔质量,克/摩尔允许差:水中硬度在300mg/L(以CaCO3计)时,平行测定量结果差不大于3.5mg/L。
邻联甲苯胺的配制方法

邻联甲苯胺的配制方法
邻联甲苯胺的配制方法有多种途径,下面列举其中一种常用方法:
材料:苯,甲胺,氯化亚铁(FeCl2),酸(如盐酸)和碱(如氢氧化钠)。
步骤:
1. 将苯和甲胺混合,保持混合液的温度低于10。
2. 在低温下,将FeCl2逐渐加入混合液中,搅拌混合。
3. 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少量酸,反应液会发生变色,产生邻联甲苯胺。
此过程可通过pH改变来控制反应速率和产率。
4. 清除混合液中的FeCl2残留物,可以使用酸或碱进行中和。
5. 最后,通过蒸馏或其他提取方法,从反应混合物中纯化和分离邻联甲苯胺。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条件进行调整。
同时,在使用任何化学试剂和操作过程中,请务必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
配置邻联甲苯胺溶液

珠江水中余氯的探究胡公方、何江、黄雍相、钟琬婷、邓怡然、谢怡冰一、研究背景目前世界各地的饮用水一般都以加氯或加漂白粉进行消毒和除臭。
我国运用水生产过程中也普遍采用氯消毒。
在水厂的过滤后水中投加不同量的氯进行消毒时,由于水中含有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投氯后水会消耗一部分投氯量,水中尚存的氯是总余氯。
总余氯具有消毒的效应,而自由性余氯表示消毒作用己经完成并可防止二次污染的后患。
利用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物氯胺进行氯胺消毒具有消毒效果稳定和管网中余氯维持较长时间的优点,并可以防止产生氯酚臭味,因此,在实际制水过程中测定出厂水的自由性余氯的同时,测定总余氯具有一定的卫生学意义。
目前,我国有些城市供水已将总余氯列为必测项目。
另外,余氯的过量存在还可生成有机氯化物,对某些水生物产生有害作用。
有实验表明,当余氯为0.16 mg/L时,大型蚤24h存活率为100%,48h存活率为90%;当余氯达到0.32 mg/L 时,大型蚤48h存活率为30%。
在最小致死剂量(MLD=0.16mg/I)暴露下,40d慢性毒性结果显示水中余氯对大型蚤生长和生殖影响显著。
[1]当水中余氯为0.16 mg/L时,慢性毒性暴露中大型蚤的体长及生殖情况见表1。
表1 慢性毒性测试(40d暴露)中余氯对大型蚤注:P<0.01。
试验组余氯为0.16mg/L根据表1结果,对照组的大型蚤在40d暴露后存活率为90%以上,没有超出生物毒性测试中对照组死亡率<10%的规定[2],生长和生殖状况都明显好于暴露于0.16mg/L余氯的试验组。
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含0.16 mg/L余氯水中的大型蚤4Od后的体长平均缩短1 .18 mm,差异极显著(p<0.01)。
在生殖力指标中,从暴露开始到产下第一胎所用的时间从对照组的120h增加到449h,暴露期间所产幼蚤胎数从16胎降低到约4胎,40d内所生产的幼蚤数量则从近百只降低到约6只,反映试验动物暴露期受到水中余氯的严重影响,对其生殖生理系统产生相当程度的损伤。
联甲苯胺溶液(

联甲苯胺溶液(称取邻联甲苯胺0. 25 g,溶于冰乙酸90 mL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 mL.该溶液在冰箱可保存8周一12周,保存期中颜色会逐渐变暗,如颜色太深时,应重新),体积分数为1%的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体积分数为10%的乙酸溶液,血红蛋白(Hb)应用标准溶液Cp(Hb) = 0. 1 mg/I〕
E3操作步甄
E3.1样品制备
取经RF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的全血或红细胞悬液10 ml,在1 190 g^-1 200 g离心力下离心20 min,吸出上层血浆或上清液;取20 pL血浆或上清液置于塑料试管中,分别加人邻联甲苯胺溶液
1 mL,体积分数为1%的过氧化氢溶液1 mL,混合后静置10 min,再加人体积分数为10%的乙酸溶液
10 mL混合.平行操作3管.
E3.2空白液,标准液制备
取一塑料试管分别加人邻联甲苯胺溶液1 mL,体积分数为1肠的过氧化氢溶液1 mL,混合后静置
10 min,再加人体积分数为10%的乙酸溶液10 mL混合,制备成空白液.
另取3支塑料试管分别加人血红蛋白应用标准溶液〔p(Hb)=0. 1 mg/L)20 KL,邻联甲苯胺溶液
1 ml,体积分数为1%的过氧化氢溶液1 mL,混合后静置10 min,再加人体积分数为10%的乙酸溶液
10 MI.混合,制备成标准液.。
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邻联甲苯胺比色法操作规范(余氯)
1、取样时间:生活水泵开启后,同时投运411#加氯系统,半小
时或更长时间后,在107#生活泵房运行的生活泵取样阀上取水样。
2、取样步骤:首先开启生活泵取样阀排水1分钟以上,将比色皿
涮洗2-3遍后,各取10mL水样(即取样至皿上刻度处)
3、比色步骤:将取好水样的比色皿分别放入左右比色槽中。
左比
色皿代表空白值,在右比色皿中用滴管加入10滴邻联甲苯胺溶液,可轻微晃动右比色皿,以使显色均匀,然后立即进行比色,比色时应面对自然光,眼睛与视孔平行,观察视孔并转动圆盘,使左右比色槽颜色最为接近时,读取转盘上显示的数字,该数字即为水样余氯数值。
4、测量结束后,应将两个比色皿用洗涤剂涮洗后,再用清水反复
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注:邻联甲苯胺避光保存,并避免接触人体。
余氯相关知识了解
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氯投入水中后,除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