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民俗论文
家乡民俗文化2000字论文河南

家乡民俗文化2000字论文河南写下这个题目时,是多么的自豪!看吧,着就是我们的河南,她是绽放在中原大地上如此耀眼的一颗明珠。
河南文化之历史悠久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原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商周……20多个朝代都在中国定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
河南不仅被称为“中原”和“中州”,在历史上还被称为“中国”和“中土”,今天的“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但历史上最早的“中国”却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一带,这是历史学界的常识。
河南文化之历史名人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从古至今孕育了残弱繁星的有各种影响力的名人,固有人类“开天鼻祖“-伏羲,治水神工大禹,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现有吉鸿昌、杨靖宇,使他们在河南文化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是他们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他们成为我们河南永恒的骄傲。
河南文化之民风民俗河南的民风民俗可谓是色彩浓郁,丰富独特。
祭龙抬头的“龙抬头”,民间认为这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故称“龙抬头节”或“清龙节”;三门峡市的“百佛顶灯”以高、难、险著称,主要靠眼力,劲力,动静结合,讲究一个“稳”字;开封盘鼓击之如雷,动之如涛”,是开封盘鼓的特点,他让更多人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河南文化,以其博大精深,源源流长的历史底蕴,五彩斑斓,丰富生动的艺术内涵,古乡古韵,悠久绵长的文学价值,为中华大地塑造了最美丽的风景。
河南人,过年时的风俗非常传统处处体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悠久文化。
一般,我们腊月二十三便开始准备去了。
二十三,我们便打扫房子,把各个房子里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来,开始洗洗刷刷,然后把屋子里积了一年的灰尘全都打扫干净,再把洗好的件件东西搬回屋里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议论文(精选5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议论文(精选5篇)家乡的风俗作文议论文篇1溧阳,春秋时代已有其名。
秦建县制度,悠久的历史蕴育出璀璨的文明。
秀美的山水养育了万物生灵,更孕育了溧阳的地方民俗文化。
跳马灯是是我们溧阳民俗文化之一,已被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观看跳马灯是我们们过春节必看的传统节目。
今年却是个例外。
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当时地方发生瘟疫,无良药可救,百姓为驱邪避灾,送走瘟神,便扎起纸人纸马,扮成各种神灵,嘴里念念有词,跳出各种障法,以祈福消灾。
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驱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马灯有毛竹编制成框架,用涂上鲜艳颜色的纸裹起来,神态兼备,栩栩如生。
十匹马是神马,配有神将,马童,护卫者,旗鼓铳手等相应的角色,十位神将身披战袍,头戴木雕面具,其余的身着黄裳。
马灯表演分上下两场,场面壮观。
上半场表现杨家将率众抗击敌军,令旗指挥十匹神马,首先是包围敌军,十匹神马踩着鼓点依次围场转圈,有小圈变大圈,先慢走再快跑,越跑越快,奔跑跳跃,象征正在包围一座城池,分头作战,几个回合,人喊马嘶,刀光剑影,杀声震天。
锦旗迎风猎猎,时而高举,时而舞动。
锣鼓时而奏出高昂激越,时而奏出急急风。
十匹神马兴高采烈,十位战将欢欣鼓舞,逐渐排列出‘天下太平’阵图。
下半场表演军民共庆胜利,祝福万民安居乐业,逐渐排列出‘五谷丰登’阵图。
在锣鼓的催促下,在村民的喝彩中,边穿梭边变换,边跳跃边奔腾,这充满着乡土气息的马与灯,人与马之舞,让人心动,让人难以忘怀。
跳马灯,作为我们溧阳的一种地方民间习俗文化,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给一年一度的佳节带来喜庆的气氛。
家乡的风俗作文议论文篇2新兴,一个人杰地灵的圣地,也是六祖慧能出生、成长、成佛之地,在古代,新兴被称为新州,且为历代朝廷或流放贬滴官员之地,因此,也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融会贯通较早较多的地区之一,这就是我的家乡。
新兴有着优厚的历史,是一个具有2000多历史的岭南古都,长久以来,新兴的先民们用自己的智慧与行动去创造了无数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山西家乡民俗文化论文20xx字

山西家乡民俗文化论文20xx字篇一:山西文化论文山西文化最闪亮的星——晋商文化班级 13270941姓名寇钉学号 1327094162山西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有丰富的内涵,在山西的发展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具有重要地位。
俗话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 五千年时光的沉淀,成就了山西独有的文化特色,她时而厚重,时而婉约,时而悲怆,时而诙谐。
各成一体,各具特色。
那么,先说说山西的文化根基。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孝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主线,当然,很多人会以为这样说很落伍,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是君臣父子家国这些维系了中国千年的历史。
其中的晋商文化成为山西的宝贵财富,也融进了现代山西人的骨髓里。
其次,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山西的饮食文化别有一番风味。
香甜的陈醋,甘醇的汾酒,各色的面食加上独到的小吃,每一个都让人难以忘怀。
再次,便是不得不提的浸淫中华五千年的民俗文化,山西人的血液里流淌着的山西特有的精神,展现着山西人特有的风貌。
如果说对山西文化的最深刻影响的话,当数晋商文化晋商的辉煌刚过去不到百年,人们就对其知之甚少了。
甚至有人对晋商这一概念竟是完全没有的。
直至《乔家大院》的演出,人们才通过乔致庸这个叱咤商场、经营天下的人物,才升腾起对晋商人的崇敬,由心底生出一些了解晋商的冲动。
人们对晋商的了解都是从电视开始的,从《白银谷》、《龙票》、《昌晋源票号》再到《乔家大院》,人们在电视中感受到了晋商横空出世的雄壮和经营天下的豪气,那些古老的当铺、钱庄、票号、商号,是晋商留在历史上的符号和印记。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人,晋商文化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而我也希望晋商文化能够得到更多的人的了解,晋商精神也能够被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晋商文化,山西晋中地区历史上以物阜天成、人杰地灵而著称,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晋商令国人瞩目,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
家乡文化生活作文1000字高中议论文

家乡文化生活作文1000字高中议论文家乡习俗——庙会我的家乡是河北省邢台市开发区留村乡青界村,每年农历二月十八是我们村一年一度的庙会,每年的庙会算下来大概要2~3天,会前两天便开始搭起戏台唱戏了,会当天过去后第二天还会有“会尾巴”,大街上仍有摆摊卖东西的,当天没顾上来走亲戚的人仍然可以来串亲戚吃大锅菜。
过会是小时候我最向往的活动,没有之一。
上小学时,学校每年还会在过会的那一天专门放假一天,那真是开心玩耍的好时光。
过会时村里会在大队院里搭个棚子,叫做“醮棚”,用来盛放神像和摆放供品,大概在二月十六下午就搭好了,二月十七那天,大队院里就会热闹起来,上午会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叫“请神”,就是把各方神灵的神位和神像请到醮棚里,请神完毕后人们争相把贡品放到神案前,烧香祭拜,香烟缭绕,好不热闹,虽然是封建迷信,但可能也是老一代人的某种心灵寄托吧。
晚上,戏班子在广场上唱戏,锣鼓笙箫,生旦净末,吸引了好多的老爷爷和老奶奶看戏,我们则在台前台后不知所以的钻来钻去。
以前还会放烟花,但这几年因为环保需求,,绚烂的烟花看不到了,但大家都能理解。
这些庆祝活动一直会进行到深夜。
二月十八那天是正式的日子,一夜激动的我早早的起床,去街上看小摊摆了多少,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到了半晌,我会和爷爷奶奶会上看看,这时也有各种社火表演,广场舞、舞龙舞狮、踩高跷、武术表演、抬黄杠等等。
看完这些,就要回家准备迎亲友了,家里总会提前准备几桌酒菜,等着亲友来做客,满屋子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等吃完午饭时,街上就更热闹了,到处人来人往,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可谓“车毂及,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啊。
我也拿上爷爷奶奶给的零花钱就去街上耍去了,弄个小零食,淘个小玩具,乐此不疲。
那些摊贩很晚才收摊,你可能认为这就结束了,不,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送神,大半个村的人都会参与,颇有仪式感。
百度上讲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也是中国集市贸易之一,形成与发展和寺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相关节日或规定的日期内举行,多设在庙门及寺庙附近。
家乡的春节作文议论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议论文家乡的春节作文议论文篇1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最期盼的节日,也是全世界迁徙人群数量最多的活动。
对我们小学生而言,春节更是一个可以远离作业、放松身心的日子。
每年将近春节,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停下手头的工作,往同一个目的地走去,那就是家。
今年,爷爷奶奶和叔叔一家早早约好了来我们家过年,为此,我们精心准备了丰盛的美酒佳肴,等待他们的到来。
平时,虽然我们路途相距并非遥远,但是也难得一聚,相聚对我们来说实属不易。
大年三十早上,我们每个人都按照分工,开始忙碌起来。
有的打扫卫生,把往日的尘埃一扫而尽;有的在厨房里演奏起了“厨房交响曲”,蒸炒煎炖样样精通;有的写对联,把门窗贴得红红火火……团结的力量真是大,不一会儿,我们就完成了劳动。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最神圣的一个环节,就是要祭拜祖宗,我们把满满的一桌菜肴放在大门口,摆上了祭拜用的香,我们一家人按照辈分的大小,排成队,恭恭敬敬地拜起来,心中默默地许愿,希望祖宗能保佑我们,让我们在20_年里,一切都能顺顺利利。
借此,我也许下了愿望,就是要在来年的升学考试中考上心仪的宁外。
拜完祖宗,我们开始吃年夜饭。
哇!好多菜呀!爸爸还给我们开放了政策,今晚可以喝点香槟酒,庆祝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大文学家林语堂说过:“什么是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家人叙述家常,四是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我感觉,这一刻,所谓的幸福就在我眼前。
吃完年夜饭,爷爷奶奶给我们发了大大的红包,我们心里美滋滋的,因为妈妈说,压岁钱是可以不用“上交充公”的!美食用罢,已经到了八点,央视给我们准备的春晚也要开始了,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因为每一个节目都是全国的明星演员花费了好几个月推敲琢磨出来的,每一句台词都是为了让我们轻轻松松过个好年。
我们津津有味地欣赏着精彩纷呈的节目,直到歌曲“难忘今宵”再一次响起,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关掉了电视。
春节,真好!家乡的春节作文议论文篇2春节在我的千呼万唤中款款而来,正如《小小孩的春天》里头写的“年是给小孩过的。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范文(通用6篇)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范文(通用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1元宵节,是一个温馨,充满爱的节日。
元宵节在我的家乡有些特别的习俗,这也要从一个传说说起……正月十五是农历的元月,古人把“夜”称之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在元宵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说吃汤圆、赏灯、猜灯谜等许多习俗。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做汤圆是元宵节最让人兴奋的事情了吧!开始,我认为做汤圆太容易了,后来才发现其实还挺难的。
让我来说一下我们是如何做的吧!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糯米粉,些许芝麻,一点面粉,适量的水,还有猪油。
首先,把黑芝麻在小石磨里磨成芝麻粉,加少许糖,再把大块的猪油放入慢慢搅拌均匀。
真没想到,磨了十分钟,我就感觉手臂酸得就快断了。
接下来,在糯米粉中加入水,揉成一个大大的球,再发酵30分钟……哈哈,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要开始最关键的包汤圆的环节!这可是最难,并且最重要的一步啊!我们把芝麻馅放入摊平的汤圆皮上,一边转一边将汤圆皮裹起来,最后变成了一个圆子。
我连试了三次,都失败了。
我问奶奶怎么办?奶奶说:“是你包的芝麻馅太大了,而你的皮太小了。
只需要控制好比例就没问题啦!”我恍然大悟。
看来奶奶做汤圆的经验已经炉火纯青了。
这下子我连续成功做了五个,一个个堪称完美。
最后,我们把做完的汤圆放到锅子里煮十分钟。
煮熟后,我们一起开心地品尝起来,真的太美味了啊!这就我们家乡的元宵风俗。
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但让我学习到了制作手工食品的经验,也让我们一家人在元宵佳节,其乐融融,欢聚一堂。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也会有不同的习俗。
你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吗?别急别急,君情听我慢慢道来……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
2023年家乡传统文化议论文 有关家乡文化的议论文(3篇)

2023年家乡传统文化议论文有关家乡文化的议论文(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方案大全、心得体会、祝福语、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rehensive report,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s, experiences, blessing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年家乡传统文化议论文有关家乡文化的议论文(3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综合实践家乡文化论文

摘要:家乡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
本文以XX县为例,对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分析家乡文化在当代社会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引言家乡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家乡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本文以XX县为例,对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XX县家乡文化概述XX县位于我国XX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XX县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文化:XX县历史悠久,曾是古代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县城内有多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XX古城、XX古墓群等。
2. 民俗文化:XX县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曲等。
其中,XX舞、XX戏曲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3. 非物质文化遗产:XX县拥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XX剪纸、XX刺绣、XX编织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XX县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 地方饮食文化:XX县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以辣、麻、鲜、香著称,如XX火锅、XX腊肉等。
三、XX县家乡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1. 文化传承断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逐渐消失,年轻一代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逐渐减弱。
2. 文化保护力度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
3. 文化产业发展滞后:XX县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产业支撑,导致家乡文化传承与发展受到制约。
4. 文化创新能力不足:在现代社会,家乡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但XX县在文化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
四、XX县家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1. 加强文化传承教育:从学校教育入手,将家乡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提高青少年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家乡民俗
高微200710600002 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通过对我的家乡乐亭的民俗的描述,论述了重视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民俗乐亭大鼓婚庆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各个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
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说道民俗,能然我侃侃而谈的要数我的家乡乐亭了! 首先要从民俗气氛来说非常的浓厚,比如说乐亭大鼓,秧歌等,其次是历史文化习俗,如家庭礼仪、衣食住行、节庆等古老的民俗事项。
再次民俗旅游还有一些民间工艺品,如刺绣、剪纸、年画等。
民俗文化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此民俗旅游也就显得丰富多彩。
民俗旅游的开发虽然有一定的模式,但因其自身的特征,它的内容选择和开发都应讲究一定的原则,那就是坚持民俗的独特性,只有保持各民俗旅游的独特性,所开发的民俗资源才是可游的,其旅游发展才是可持续的!比如说乐亭大鼓。
据记载,乐亭大鼓这一名牌,有其偶然的来历。
清朝建立以后,开始为旗人分封土地。
被分封在乐亭的崔佑文的前辈们在乐亭县扎下了根,被称为"京东第一皇庄"。
崔佑文的把兄弟中状元之后,使崔家更加财大气粗,可直通五府六部,结交于皇亲国戚。
崔家酷爱民间艺术,他不但组建皮影班社、梆子班社、莲花落班社,还有很多大鼓艺人在崔家演唱。
崔家也常年供养这些人。
一次,崔佑文进京贡奉,带着大鼓艺人到恭亲王府献艺,艺人们的技艺深得王爷的欢欣,并确定了"乐亭大鼓" 之名。
这个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这就是乐亭大鼓名称的来历。
它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曲种之一,发源于乐亭县,靡声于京、津、冀东及东北三省广大地区。
乐亭大鼓是历史文化的时代产物,是说唱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乐亭大鼓的产生,是在继承古代多种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唱实践逐步发展和
成熟起来的。
据记载,乐亭大鼓的成熟应在明代中晚期,是吸取乐亭民颜、民谣的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相传乐亭一带的人都有能歌善舞的习俗,逢年过节,都举办群众性歌舞活动和说唱活动。
同时乐亭方言本身就有自然的旋律性,字声都带唱音,尾音细长回旋。
因此,外地听了乐亭口音,都觉得像唱歌。
如果稍微把语音拉长,再加上鼓板,进行提炼升华,即能成为具有乡土气息的优美曲调。
乐亭大鼓即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乐亭大鼓的唱腔,自成体系,独具一格。
固定的唱腔是九腔十八调,有的抒情,有的激昂,有的悲沉,有的诙谐,用这些唱腔来表现不同的场景、意境、情感和情绪。
总之,唱腔优美、丰富是乐亭大鼓的一大特点。
乐亭大鼓的又一个特点是说唱兼而有之,唱时就是九腔十八调,而说时就如同其它剧种的宾白,更与评书相似。
为什么把说叫宾白呢?从字面上可以理解,"宾"不是主要的,而是辅助的,就如同主人与客人一样。
"白"即是白话,既不是唱,也不押韵。
宾白就是一种乐亭大鼓唱腔的辅助手段。
乐亭大鼓的宾白,全部使用乐亭的地方语言,如果不说乐亭话就缺乏了乐亭大鼓的韵味。
所以外地人学唱乐亭大鼓,都拜乐亭艺人为师,先学乐亭话。
这在乐亭大鼓艺人收徒中叫"正口"。
就是纠正原来的发音和声调,使其与乐亭地方话相一致。
乐亭大鼓走到今天,已经有很多剧目了,
有传统剧目,有现代剧目。
有长篇、中篇和短篇。
《东汉》、《隋唐》、《三侠五义》、《呼延庆打擂》、《金陵府》、《小上坟》、《蓝桥会》、《古城会》、《玉堂春》、《长生殿》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现在保存下来和有据可查的中长篇书词有200 多部,这些剧目大多是根据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由作者进行再创作的,更多融入了乐亭的地方语言,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鼓剧目。
乐亭大鼓以其丰富的板腔、完整的曲式、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受北方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
1950 年,乐亭县成立了大鼓曲艺队,使乐亭大鼓的艺人们第一次有了政府认同的自己的组织。
并在政府支持下连续培养了众多的大鼓人才。
直到今天,乐亭县仍然有大鼓曲艺队,乐亭人仍然喜爱大鼓。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 年5 月20 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凡是来乐亭旅游的外地人都要去看看乐亭大鼓的演出,有的甚至购买大鼓的光
盘回去作纪念。
另外娱乐旧时夕每到正月夕县城乡镇多演办秧歌、高跷飞狮子老填仓为止。
还有乐亭皮影戏等。
乐亭皮影:以驴皮静膜剪刻人物、器具飞花木房舍、车马刀枪等,并敷之五彩夕缀以签丝,起台架布棚夕张纸脸,燃灯头于内夕幕内演员按影卷(剧本)演唱。
影卷内容多为劝善怨恶夕有利社会教育。
乐亭皮影已盛行于京津唐和东北。
如果人们到自己居住地以外的异地旅游,便会感受到一种与自己居住地不同的风土人情,那风味迥异的民俗,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
没有一种旅游行为能脱离开所到地区或民族的民俗文化。
因此,民俗与旅游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
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民俗旅游有四大主要文化功能,即民俗旅游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传承,民俗
旅游有助于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民俗旅游可以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俗旅游能够增传统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
民俗包括风情民俗、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宗教仪式、建筑风格、民间歌舞等。
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比较接近生活中自然形态的东西。
说道婚庆这个民俗,我的家乡乐亭有一套独特的风味,在旧时代,代,乐亭县男女婚嫁向以“门当户对、贫富相宜”为传统。
议亲不用婚书,一言为定。
媒人根据两家经济状况相当,属相相合,进行提亲。
男女双方父母同意,则邀媒为证,互相宴请,名曰“会亲”。
八十年代、风气有所转变、男女双方选择对象注重志向与兴趣相投。
进行方式,多为介绍人牵线,然后男女见面商谈,也有男女自由恋爱、争得家长同意即可定婚,结婚。
在彩礼上,除少数人还要高价彩礼外,大多是男女双方互赠纪念品。
结婚时,男方或双方出钱买些常用家具。
结婚仪式也剔除了一些封建糟粕。
从凤冠、花轿、跨火盆、拜天地、入洞房,到如今的婚纱、名车、酒席、旅游,婚庆文化随着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文化积淀和历史演变形
成了一个特色的婚庆文化。
我国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源头、根基和底层,是各族人民性格、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国情、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俗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创造成果,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为应付各种环境、满足各种需要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一种社会创造物,是没有个人版权所有的群众文化积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品格、原始文化品格、生活属性品格、动态积累品格、历史传承品格和地域变异、阶级阶层变异等多重品格.是一种始终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重视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民俗对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乐亭大鼓>
<民俗旅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