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课件
人文地理学导论-75页PPT资料

主
trade)
主 讲:
绪论:什么是人文地理学
刘
云
刚
人
系统的复杂性与阶层
文
地
理 学
基于系统复杂性的阶层划分
导
复杂水平 系统名称
举例
论
第 1层 次
frameworks
人的解剖图
主
第 2层 次
clockworks
讲:
第 3层 次
control systems
刘
云
第 4层 次
open systems
刚
第 5层 次
blueprinted growth systems
导 第二节 产业集聚
论 第三节 新产业空间
第四节 区域政策
主
讲: 第八章 区域化的世界(8学时)
刘 第一节 全球化
云
第二节 全球城市
刚
第三节 全球竞争与地方性力量
第四节 全球化与地方化的格局
第九章 人文地理学的新课题(8学时)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地理世界的扩展 第二节 全球化中的”国家”地理 第三节 作为政策科学的人文地理学
云
国地理学会会员;
刚
2019年6月回国,中山大学地理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
授。
E-mail:ygliujp163
讲授内容
人
文地 理
第一章 绪论(3学时) 第一节 地理学
学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
导 第三节 现代人文地理学
论
第二章 人类与环境(6学时)
主 第一节 人地关系与地理学
讲: 第二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讲: 5、Agnew John (eds.) Human Geography: An Essential Anthology, Blackwell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课件.ppt

人口地理学 聚落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政治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宗教地理学 语言地理学
军事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示意
人文地理学
第 一 节 人 文 地 理 学 的 研 究 对 象 和 任 务
区域人文地理学
部门人文地理学
理论人文地理学
经 济 地 理 学
政 治 地 理 学
军 事 地 理 学
社 会 地 理 学
第 一 节 人 文 地 理 学 的 研 究 对 象 和 任 务
地球表层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 物圈和人类圈(智慧圈)组成的,是地球的这 几个层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各个圈层之间是相 互渗透、密切联系,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结成了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厚度。
2、地球表层的特征
1)地球表层是由五个同心圈层组成的整体,它们分 别是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 2)地球表层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区 域分异。
2. 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1)保尔•维达尔•德•拉•白兰士
(Paul Vidal de la Blache,1845—1918) 第 二 节 人 文 地 理 学 的 发 展
法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奠基人
著作《人生地理学》 思想和贡献: 提出人地关系理论----或然论或可能论; 主张小区域研究。
(2)让•白吕纳(Jean Brannes, 1869—1930)
第一章
主要内容:
主 要 内 容
绪
论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 一 节 人 文 地 理 学 的 研 究 对 象 和 任 务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课件

(一)、代表人物及著作 中期:公元5-15世纪 1、欧洲:相对衰落 2、阿拉伯:非常发达
(一)、代表人物及著作
后期:15-19世纪下半叶 地理大发现 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492年 2、麦哲伦环球远航 1519年-1522年 3、伽马到达印度 1498年 4、白令穿越白令海峡 1728年
(二)、主要特征
(三)标志(科学地理学形成的标志)
1、地理学三原则的提出:
因果原则
综合原则
洪堡: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文物 学家,研究地质。
范围原则:李希霍芬、拉采尔
2、有了科学的研究定义和研究对象 洪堡:地理学是研究地表各种现象的分 布或排列 李特尔:地理学是科学的一个部门,他 把地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 研究它所有的特征、现象和关 系,并说明这个统一的整体与 人及人的创造者的关系。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2、新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科学方法论:程序能够公开; 定义精确; 搜集材料的方法客观; 发现的事实可以再现; 利用接近法; 目的是为了理解、说明、预测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2、新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2)新科学技术手段的利用
3)计量革命和数学方法 4)行为革命 5)重视环境研究 6)科学预测
、形式:人文地理还没独立,溶于自然科学、 哲学、政治之中 3、实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是记述的人 文地理学 4、意义:为科学的人文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 基础
二、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时间:资本主义的出现――二战的爆发 200年间
(二)背景:资本主义瓜分海外市场、瓜分殖民地
1、新地理学:现代化的新地理学与传统地理学比 较,有焕然一新之处。其核心就是基于现代科学技 术手段,对地理客体进行理论论证、检验分析和科 学预测。主要标志就是不作单纯的记述或对比区域 地理,不作某些地理要素的罗列。而是从空间的角 度对地理客体进行综合论述,从中找出它的规律和 原理,对地理客体的进一步发展和对问题进行科学 预测
人文地理学课件第四章

学习目标
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意义。 掌握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理论框架和基本理论。
能够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定义与特 点密切相关。
详细描述
人文地理学主要关注人类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影响,强调人类行为与空间的关系。它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特点, 旨在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
文化区的特点与识别
总结词
文化区的特点主要包括内部相似性和外部差异性,其 识别方法主要包括语言、宗教、习俗、社会组织等方 面的分析。
详细描述
文化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内部相似性和外部差异性。内 部相似性是指文化区内的人群在语言、宗教、习俗、艺 术、社会组织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外部差异性则 表现为不同文化区之间在这些方面的差异。这些特点可 以通过对语言、宗教、习俗、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分析进 行识别。此外,还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 代技术手段对文化区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以便 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文化区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人文地理学课件第四章
目 录
• 引言 •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 文化地理学概述 • 文化景观 • 文化区 • 文化扩散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章节概述
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发 展历程,以及其在地 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简要介绍本章的主要 内容和学习重点。
阐述人文地理学的研 究对象和方法,以及 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
化区;根据文化的起源,可以分为原生文化区和次生文化区。
文化区的形成与演变
总结词
文化区的形成与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社会经济条件 等。
人文地理学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ppt课件

文化改变和建造景观:根据人类文化对景观的影响 程度分类--自然景观、管理景观和人工景观。
➢ 人为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干扰 ➢ 人为活动对管理景观的影响:改造 ➢ 人为活动对人工景观的影响:决定性的,构建 文化通过景观来表现 ➢ 中国的传统民居类型多样--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北
向四周不断地传递,所占据空间越来越大。 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
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 接触扩散,亦可称传染扩散(contagious diffusion) 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 刺激扩散(sitmulus diffusion)
25
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 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 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 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26
等级扩散
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 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 等级现象。
27
刺激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 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 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 传播。
➢ 边缘区:文化上的过渡带,在外围区向外的 边缘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特征,形成两种文 化相混现象。
21
(二)功能文化区
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 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 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 教区、一个学区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22
32
(二)文化决定论 (cultural determinism)
人文地理.pptx

THANKS.
全球环境变化与人文地理学的响应
关注全球环境变化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人文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推动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综合性的研究视角和 方法。
科技创新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关注科技创新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数据获取和分析等方面的影响,推动人文地理学的 创新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在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演 变中,需要注重区域协调 发展,避免区域发展不平 衡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及影响
1 2 3
交通运输网络构建
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 。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便捷程度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速 度和效率,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通达性等 。
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聚落发展
02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聚落会不断扩大规模,增
加数量,同时也会发生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聚落演变规律
03
聚落的演变往往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策导向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聚落类型与特点
城市聚落
城市聚落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集中分布的地区,具有人口密集 、建筑密集、交通便捷、设施齐全等特点。
民族构成和宗教信仰差异表现
民族构成
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在人口 比例、地域分布等方面存在差 异。
宗教信仰差异
不同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宗 教信仰和习俗,形成独特的文 化景观。
社会影响
民族和宗教信仰差异对社会稳 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 面产生深远影响。
人文地理课件

人文地理课件人文地理课件《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第1章绪论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拉采尔:(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
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7.施吕特尔:(1872-19520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8.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9.麦金德:(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腹地说”。
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10.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向。
--人文地理全PPT课件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在特定的地质 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利用价 值,呈固态、液态或气态产 出的出露于地表和埋藏于地 下的自然资源。是地球形成 以来的 46 亿年间,伴随着各 种地质作用逐渐形成的一种 不可再生资源。按其特点和 用途,通常分为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 类。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分布 ●特点: 1.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世界已知的160多种矿产资源在我 国均已找到,已探明一定储量的约有150种。其中,储量居世界首位的有 钨、锑、锡、钼,锌、钒、钛、稀土等。 2.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 3.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 4.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成考地理
肖秀云
目录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1
第二章 世界地理
2
第三章 中国地理
3
第四章人文地理
4
第四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十七章 自然资源及其保护
•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 土地资源 • 水资源 • 森林资源 • 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 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 源和矿产资源等。 分类
气候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 气候区。 (2)有利的区位因素: ① 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③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⑤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
南亚
东亚
东南亚
31
(3)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代表人物:白兰士 白吕纳 3)评价: A、研究的重心由自然转向了人类社会; B、对人地关系用心理因素来解释; C、把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同生物变化等同起来; D、基本上较客观的反映了人地关系,纠正了环 境决定论的错误。 E、过于强调人类的心理因素。
3、适应论、协调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①适应论(adjustment) :1924年 美国巴罗斯 ②协调论:30年代 英国 罗士培 ③和谐论:60年代,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以谋 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和谐为主要目的。 ④可持续发展理论:
2、人地相关论(可能论possibilism、或然论)
1)核心思想:人和地(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是 一种相互作用关系。世界并无必然,环境为 人类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可能论),他们是 否能为人类利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 因而,两者之间,人是积极因素。在不同时 间和地点,或者地对人有影响,或者人对地 有影响(或然论)。两者是互为因果关系, 但人是积极的因素。(人可以战胜自然)
二、主要的人地关系论 • (一)因果观的人地观 1、地理环境决定论 (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1)核心思想:自பைடு நூலகம்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 心理的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 展。 2)代表人物:蒙德斯鸠 黑格尔 拉采尔 辛普尔 亨丁顿
3)评价 A、肯定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先进性; B、反对神权、反对封建,具有进步性; C、混淆自然与人类的演化规律,有一定的盲目性; D、片面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E、否认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唯物的、因果 观的(必然观的)人地观; F、认为环境决定人类命运、社会的发展等,是错 误的。
第二节 人地关系的各种理论
一、人地关系论的形成
• 1、中国: 《周易》 仰以观於天文,伏以察於地理 《礼记 王制》 广谷大川异质,民生期间 异俗 《孟子 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 《齐民要术》 顺天地,量地利,则用力少 而成功多
• 2、国外 古希腊 希波革拉底 《论空气、水和地方》
(二)非因果观的人地观
• 1、二元论: • 2、生产关系决定论
三、人地关系的实质
1、人地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 2、人地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 3、人地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
思考题
1.人地关系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 2.简述你对环境决定论和人地相关论的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