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媒体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品牌化战略——从凤凰卫视“主持人明星制”说起

■
电视节 日主 持人的品牌化战略
从 凤 凰 卫 视 “ 持 人 明 星 制 ” 起 主 说
◎ 张志 远 ( 南阳人民广播电台 43 0 ) 70 0
【 要】随着我 国电视 业竞争的 日益激烈 , 摘 中国电视 已进入 品牌竞争 时代 。主持人 作为 电
视 品 牌 的 重 要 支柱 . 重要 性 不 言 而喻 。 本 文 在借 鉴 凤 凰 卫 视 “ 持 人 明 星 制 ” 国 内外成 功 其 主 和
就 体 现 存 这里 。《 事 开 讲 》 资深 评 时 的
论 员 曹景 行 也 曾说 过 一 句颇 为耐 人 寻
头 让 主 播 与 观 众 接 近 , 现 主 播 的 个 表
性 化 语 言 甚 至个 性 化 观 点 , 别 是 让 特 主 播 在 节 目现 场 表 现 得 如 同 他 一 个 人 在现场 机智沉着 地控制 着全局一 样 。 这 些 招式 后来 成 为 典 型 的美 国式 制 造
风 凰 卫 视 在 建 台 之 初 ,就 其 人 员
规 模 、 公 场 地 和 资 金 实 力 来 说 , 相 办 仅 当 于 内 地 一 个 “ 级 台 ” 水 平 。 可 仅 市 的
程
这 样 ,主 持人 对新 闻事 件 的理 解
就 会 更 深 刎 一 些 . 凰 新 闻 的 含 金 量 凤
星 不 是 在 探 索 的 过 程 中 才 逐 步 摸 索 出 的 一 条 路 ”凤 凰 卫 视 控 股 公 司 董 事 .
局 主席兼 行政 总裁刘长 乐坦诚地说 :
略 运作 模 式 , 就 是 品 牌 战 略 。 也
一
、
主 持 人 明 星 制 的 起 源
电视 新 闻 明 星 传 播 器 中 的一 环 。 明星
电视品牌栏目的打造与创新

试论电视品牌栏目的打造与创新摘要:中国电视已经进入竞争激烈的时代,只要我们打开电视,便可收看到几十个频道,电视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形,必须实施名牌战略,要用精品保名牌,用宣传包装名牌,用服务维护名牌。
关键词:电视品牌栏目品牌意识服务意识1.增强品牌意识,提高社会知名度如果你想去超市买化妆品,有几十个品牌摆在你面前,你会选择哪一种?这时候品牌的概念会左右你的决定。
电视作品也是如此。
同一播出的时刻,有众多的电视节目可以选择,你为什么会锁定《实话实说》或者《今日说法》?这是因为品牌的吸引。
在名牌就是效益的今天,电视的品牌栏目已经成为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的支柱。
那么,对于电视台来说,如何才能创出名牌,争得市场,赢得观众呢?1.1抓质量、做精品。
这里的精品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精品栏目。
在同一地区,观众每天都要在几十个频道的冲击下作出选择。
这就把创立品牌、打造品牌的新课题摆在电视人面前。
对于地方台来说,基于其资金实力、制播水平、人才状况和覆盖面等因素,要把每一个栏目都办成精品,这是很难做到的。
但是,创办一个或几个地方性的精品栏目,不仅可以做到而且能收到以一当十的功效。
二是指精品报道。
轰动大、影响大的重大新闻无疑会大大提高本台的知名度,自然应算精品,而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与感染力的深度报道更是精品中的上品,因为前者所产生的多为一时的轰动效应,时效性强、延存期短,而后者多为深思细挖所得,以视角新颖,发人深省,对观众产生心灵的震撼,所以更富有教育性、启迪性,意义更深刻,影响也更深远。
1.2抓宣传、搞推销。
由于早期的电视媒体行业台少、节目少,缺乏竞争环境,致使电视从业人员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主的思维定式,总以为酒好酒孬一样卖,不注重树立自身的社会形象,不主动推销自己的电视作品,只知道为别人做广告,赚取广告费,而不知道或不愿意花钱为自己做广告。
随着各电视媒体之间及电视媒体与其他传媒之间的竞争的日益激烈,电视作品也逐渐进入了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时代。
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竞争

就如同皓蓄的户头 ,当 你不断用广 告累积其价
商品 并把他们 同竞
争对手区别开来 :作为 市场经 济发 展的 产物 , 品牌 使商品 的竞争告别 重复的低水平阶段进^
个性化 的更 为高级的阶 段 。就 中国电视新 闻节
值 ,便 可 享尽 其 利 息
( 马克 斯韦尔 - 利浦 ・ 菲 奠里斯1 。
面前展示 自己鲜明的形
象。 就像 “ 点访谈 ” 焦
的大眼睛一样 ,构建电 视新 闻节 目要精心设计
自己节 目的片头 、片尾 及配乐 ,要用品牌策略 来 统 一 这 些 设 计 的 风 格 .凸现 品牌个性。品 牌形象包装应是品牌 定 位 、理念 、内容的外 化 和形象化。 通过 由内到外 的精
维普资讯
时 .必须充分 善虑到这
光是一般的出行情况介 绍 ,而应针对某一旅游 电视 新 闻节 目是 景点和 某一旅 游活 动 . 特 殊 的 商 品 :随 着 国 来详细地介绍景点 的住 内电视 产 业化 的深入 , 宿环境 ,不同的价格标 作为 商 品 的 电 视 新 闻 准.不同的到达方式 节 目与 “ 品牌 ”这 一 多种的服务 内容 .这方 过 去 市 场 营销 才使 用 面要做到针对性越强越
定 的大量的受众 ,而且 能昭带来可观的广告收
心第 运 作 使 电视新 d
闻节 目品 牌 更 具 独 特
目而言 .品牌竞争 的引
入也是这一行业发展 的
牢 占领 .是电视新闻节
目品 牌 定 位 的 摹 本 要
四 、电视新 闻节 目
称 、术语 、标记 、符 号 等 ,或是他们 的组 合运 用。品牌使消费者能够 从众多 的商品中辩识某
一
展 具有重要意 名牌是企业发展 的 最大资产 ,企业的牌 子
浅析成熟品牌栏目的稳定性维护

电 视 台 的栏 目《 村 戏 院 》 说 , 个 栏 乡 来 这 就 是 为受 众 提 供 二 人 转 和 小 品 等娱 乐节 目, 由于 在 当 时 . 的 电 视 栏 目很 少 涉 及 别 二 人 转 资 源 ,所 以 节 目一 开播 就 受 到 的
会 最 重 要 的 特 征 。很 多 电视 台在 创 建 品
一
以 良好 的愿 望 代 替 现 实 的 调查 ,在 改 版
前 就应 该 充 分 征询 观 众 的 意见 。
4成 熟 电视 品 牌 栏 目的 雏 护 . 拒 . 要
些 内 容 和 形式 上 的创 新 。就 拿 黑 龙 江 目创 立 于2 0 年 .创 立 之 初 节 目的 定位 06
绝“ 收视 率 ” 向 。优 胜 劣 汰 是 经 济 社 唯 取
它享 有 较 高 的 知 名 度 、 誉 度 和 忠 诚 度 。 美 “ 名 度 ”是 指 栏 目 的影 响 力 和覆 盖 范 知
围 :美誉 度 ”体 现 为业 界 评 价 和 受 众 I “ : 1
碑 : 忠诚 度 ”则 外 化 为 栏 目稳 定 的 收 视 “
的说 口 , 以满 足 受众 的需 求 。 在节 目风 格 上 , 是延续 了以往的轻松 、 笑 风格 . 还 搞 并 没 有 做很 大 的颠 覆 , 而保 证 了 《 村 从 乡 戏 院 》 这一 成 熟 品牌 的收 视 率 和 可 持 续
为正 义 的 化身 、 会 的脊 梁 。 社 而黑 龙 江 电
视 台 的 品 牌 栏 目《 闻夜 航 》 也 被 龙 江 新 , 观 众 誉 为 咱老 百 姓 自己的 节 目。 一 个 电
视 栏 目. 够 获 得 这样 的社 会 认 可 , 见 能 足 媒 体 品牌 的 巨大 魔 力 。 成 熟 的 电视 品牌 栏 目区别 于一 般 媒 体栏 目的特 点 .在 于
电视媒介品牌传播谈

么 ” 一 问题 。 因 此 , 目所 传 达 的 信 这 节 息 内容 非 常 重 要 。 节 目必 须 带 给 观 众
实 际的利益满足 。
和适 当 扩 张 的广 告 收 入 。 同 时 。电 视
媒 介 品 牌 也 是 媒 介 的 品 质 、 性 和 价 个
3时 间 定 位 。 这 是 指 某 ~ 电视 节 . 目在 特 定 时 间 段 播 出 为 最 佳 的 选 择 。 4受 众 定 位 。 就 是 将 某 一 节 目定 .
。
婺
擘来 界募
; _
电 视 媒 介 Ⅱ 传 播 谈 n 口牌
◎谭 文 姬 ( 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武汉 407) 304
中 国 的 电视 媒 体 已 经 进 入 到 品牌 竞 争 时 代 , 牌 的 塑 造 正 在 成 为 学 界 品
和 业 界 日益 关 注 的话 题 。 所 谓 电 视 媒 介 品牌 , 指 品 质 、 是 服 1特 色 定 位 。 众 需 求 不 同 , 节 . 观 对 目 的 要 求 就 有 所 不 同 , 此 , 介 市 因 媒 象 。品 牌 形 象 战 略 .是 指 企 业 以 品牌
位 成 对 某 些 特 定 收 视 人 群 而 言 是 最 优 选 择 。 “ 话 ” 目是 一 档 演 播 室 谈 话 对 栏 节 目 , 将 目标 受 众 锁 定 在 受 过 良好 它 教 育 、 注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和 活 跃 在 社 关 会 经 济 领 域 的 知 识 群 体 。 事 实 上 ,对 “ 话 ” 为 一 档 成 功 的严 肃 谈 话 节 目 , 作 之 所 以 受 到 青 睐 , 是 因 为 它 采 取 了 先 就
媒体 的重要标志 。
浅论电视媒体的品牌战略

一
、
品 牌 塑 造
化 有 利 于 电 视 资 源 配 置 , 少 浪 费 ; 利 减 有
胜 的法 宝 之 一 。 而 我 国的 电 视 媒体 品牌 然
随着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发 展 , 际 品 牌 将 国 触 角延 伸 到 全 球 市 场 , 个 品牌 消 费 与 品 一
经 营 方 略
■ -
浅谂电视媒体 的品牌战略
■张 弘
【 摘要 】 随国内电视产 业化 步伐 的加快 , 伴 电视频道数 目的增加 , 电视市 场的竞争也 日益激烈。 电视媒体品牌化将成为我 国电视 业发展 的趋 势, 本文 从品牌塑造 、 品牌经营 、 品牌维护三个方面对电视媒体 的品牌 战略进行探讨 。
栏 目还 策 划 了 许 多 大 型 活 动 , 创 业 规 划 电 视 大பைடு நூலகம்赛 、 乐 宝 贝选 如 快 拔 大 赛 、 记 者 夏 令 营 等 等 , 得 了 可 观 的 经 济 效 益 。可 以说 依 小 取
托 栏 目运 作 大 型 活 动 , 营 造 大 型 活 动 的 品 牌 效应 有较 大 帮 助 。 对
变革 的新 力 量 。
1 打造 品牌 的必要性 、
回顾 我 国 电视 发 展 的 历 程 , 电视 节 目 经 历 了 从 无 到 有 , 少 到 多 的过 程 , 在 从 现 正 在 发 生 从 单 纯 追 求 节 目 数 量 到数 量 与
体 的品 牌 发 展 具 有 现 实 的可 行 性 。 2 如何 塑造 品牌 、 当今 电 视 媒 体 已 经 进 入 品 牌 竞 争 时 代 , 道 品牌 的塑 造 是激 烈 市 场 竞 争 中 制 频
电视媒体竞争中的品牌战略研究

视媒体提 高 自身 品牌 核心竞争力 的必要 平 台越 高 ,广告越 好 。打造 品牌和平 台 在 日益激烈 的竞争 中 ,各地方 台在 手 段 。 是 电视 媒体首先要 做的事 ,只有 品牌平 节 目的研 发和创新 上开始摒 弃直接抄袭 媒体 品牌要 坚持市场化运 营。在现 台影 响力 大了 ,广告商才愿意来投放 。
品牌 的定 位 。 品牌定 位 是 指建 立
视之 间的竞 争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 院 通过统一 的形式 、包装 、宣传把我们 生 或重新塑造一个 与 目标 市场有关的 品牌 院长黄 升民说 : “ 市场角度 ,竞争 是 活 中有趣 的事 、琐碎 的事 、幸福 的事 串 形象的过程与结果 。媒 体品牌定位首先 从
等等各大卫视都借着娱乐的新花样 , 掀起 道 、媒体 的竞争 中脱颖而 出 ,品牌战略 江苏卫视 情感 、海南卫视旅游 ,有了 自
节 目 “ 新 ”潮 时 ,北 京卫 视 我 自岿然 不 势 在必行 ,似乎也 只有把 自己品牌的个 己的个性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地方 台 上 动 。北京卫视节 目中心主任徐滔说 ,置身 性 工作推到一个有 着竞争实力 的地位 , 来说 ,可 以通过个性化 的节 目和富有 个 竞 争期间 ,持续 的增长才是 常态 ,不增 电视媒 体才能在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 性化 的记 者 、主持人来实现这种个性 化
的状态 ,电视媒体 的发展也 强调核心竞 变化 ,惊觉 有时候 固有 的经验未必 是正 广 告 投 资 商各 方 资 源 ,最 后 通 过 电 视 争力 ,而它 的发展 同样遵循 着企业 品牌 确的 。国外 做节 目的先 进不是体 现在硬 手 段 形 成 一 种 良性 循 环 。 的核心竞 争力规律 。那么 电视媒体需要 件上 ,更 多地体现 的是 软实力 和品牌实 从某 种意义上说 ,电视媒体 的收益 “ 以其 主体业务 为核心形成 的能够赢得 力上 。借助 外部 的品牌 、资源首先 赢得 从 哪里来?从 电视 广告 中来 。但是 ,归
创意:打造电视传媒品牌的驱动力

当今 的 电视 传媒 ,进 入 了一个充满 竞争 的时代 。在 我 化 产业 司司长刘 玉珠 ) ,创 意从狭 义上名 词解释 讲 ,指“ 有
打 造的 《 非诚 勿扰 》综艺类 品牌栏 目,收视率 同类 节 目全 实 际情况 ,加 以创 意打造 出 自己的品牌栏 目,不 失是一种 国排 名长久第 一 ,全 年广告 创收竞达 到 4个 多亿 ,上海 东 快捷 ,立竿 见影 的方 法 ,在 其打造 品牌 的起 步阶段 ,也是
台 卫 视 2 1 推 出 的 《 国达 人 秀 》季 度 品 牌 节 目 ,更 是 在 所 难 免 的 ,如 上 海 东 方 卫 视 2 1 0 0年 中 0 0年 ,推 出 的 《 国 达 人 中
效 果 , 但 这 条 路 已越 走 越 窄 , 根 基 不 稳 。有 可 能 丧 失 自我 生 品 牌 的 独 特 性 ,新 颖 性 , 知 名 度 、 影 响 力 。 价 值 体 现 品
造血 , 自我创 新的 能力 。于是 有眼界 的 电视 台,早几 年 已 牌应有 的人 文价 值和 巨大 经济效益 。 把研究 与打造 电视传媒 频品牌 作为战 略转移 的方 向,并取 那么 ,如何通 过创 意打造 电视媒体 的 品牌 栏 目? 目前
今传媒
2 1年 第 6 01 期
媒介经 营
创 意 打 造 电视 传媒 品牌 的驱 动 力
李 晓 星
( 南 电 视 台 云 数 传 媒 节 目制 作 部 , 云 南 昆 明 6 0 3 ) 云 5 0 1
摘 要 :在 当今 电视 传媒 的竞 争时代 ,一个 电视 媒体要形 成 自己的核 心竞 争力 ,必须全力 打造 品牌 ,实施 品牌 战略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05SHANGHAIJOURNALISMREVIEW新闻记者中国的电视由千人一面、大同小异的同质化竞争进入差异化个性定位竞争,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电视生态环境发展的必然。
东方卫视的“时尚化”定位的成功便是明证。
2003年10月23日由上海卫视整合而成的东方卫视,在成立之初,就根据地域特征和自身的核心优势确立了自己的定位:“现代、国际、青春、海派”,简而言之,即“时尚化”。
这一贴切的定位使这个年轻的卫星频道在仅仅4年的时间里,由一个省级中游电视台上升为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卫星媒体之一,覆盖了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地区,以及北美、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海外地区,在全球覆盖6亿多观众。
2006年3月,东方卫视被《传媒》杂志评为中国十大创新传媒,并多次被评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广播电视品牌。
从东方卫视的快速崛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品牌定位的魅力,而“时尚化”便是这个魅力之魂。
一、东方卫视的“时尚化”定位的理由品牌定位的创始人J.Trent和A.Ries就提出,品牌定位是要显示和凸出品牌之间的档次和风格区别,使之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
东方卫视要建立这样的定位,就应根据内外的生态环境因素的特定来制定独特的差异个性。
1.外部生态环境因素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上海就是中国最摩登的城市,它蕴含的时尚气息是中国其他任何一座城市都无法媲美的。
“上海滩”、“夜上海”就一直是人们口中的时尚代名词,上海所代表的东方的时尚性就如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刻在世界的时尚版图上,也储存在人们的心里。
“上海所代表的文化特征和所承载的东西是和都市密切相关的,上海需要一个都市化的媒体去宣传自己的形象”。
①这一特殊的地域特征无疑成为东方卫视确定自己定位的最好条件,用文广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的话说,就是“要把卫视从后卫调整到前锋位置,要去代表上海市的形象。
”在媒体品牌定位外部生态环境中,目标受众同样也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吸引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这一大批人才的到来,不仅带动了上海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时尚的文化,成为追逐时尚的新生力军。
上海紧跟时代潮流,充满时尚气息,东方卫视作为这座国际性大都市的形象窗口,毫无疑问应高举其独有的时尚风范。
时尚的上海造就了时尚的东方卫视,时尚的东方卫视也辉映着时尚的上海。
2.内部生态环境因素品牌定位在考虑外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评估自己的核心优势,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定位,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东方卫视背靠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为东方卫视各种的资源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东方卫视成立之初,就实现了与集团内部其它媒体的合作。
东方卫视开播后,集团便对这些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利用,一批带有时尚性的节目纷纷快速亮相东方卫视:东方卫视播出的《第一财经》和《中国经济报道》来自第一财经频道;体育频道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赛事直播,还为东方卫视量身定制了《体育新闻精选》;在与新闻娱乐频道的《娱乐在线》重新整合后,东方卫视推出了《娱乐新天地》。
这为东方卫视的“时尚化”定位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电视媒体的定位是从节目风格中表现出来的,而主掌这种风格的就是节目主持人及其制作人。
一个再有个性的节目,如果没有与之相配的主持人和制作人,其独特风格也无法很好张扬。
东方卫视从创台之初就中国电视媒体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东方卫视“时尚化”定位的启示□薛可余明阳媒体品牌天地SHANGHAIJOURNALISMREVIEW2007.05新闻记者致力于培养与频道定位相符合的主持人SHOW1.2.频道满意度在朱雯、李幸的调查中发现,平均55%的被访者认为东方卫视比原上海卫视办得好。
被访者给出的两者综合平均分为:原上海卫视77.9,东方卫视82.9,高出原上海卫视5分。
在多数被访者心目中,东方卫视青春、时尚、现代、开放,具有大台风范,却比央视更为亲切。
而且其时尚性是最被受众认可和满意的指标(见下图)。
3.频道忠诚度与美誉度从下表1—1、表1—2中可知,在对全国12个省级卫视台的忠诚度调查、11个省级卫视台的美誉度调查中,东方卫视在受众心目中拥有极高的声誉和忠诚度。
这两项指标均排第一。
媒体品牌天地频道形象满意度,叶惠贤、曹可凡等著名主持人延续了其魅力四射的“上海风”;劳春燕、袁鸣、叶蓉等在经过重新包装后,带着其清新亮丽的时代形象走入观众视野。
此外,东方卫视还广纳贤才,引进了知名主持人方宏进、骆新;挖掘出了如曹启泰等独具个性的主持人;还以合作节目的形式使杨澜、刘仪伟等有很高知名度的主持人出现在东方卫视的屏幕上。
这些与时尚风格相吻合的主持人,为东方卫视定位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看东方》、《东方夜新闻》、《深度105》、《东方夜谭》、《相约星期六》、《我型我》、《加油!好男儿》和《舞林大会》等各种节目形式就是通过主持人、制作人恰到好处的诠释,张扬了东方卫视的时尚风格。
没有深厚的资源基础,东方卫视的内容定位将流于形式,而名不副实的节目也必将导致观众对品牌的模糊不清。
东方卫视利用自身地缘与经济优势,结合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优势,以上海为轴心,在全国产生了相当大的时尚辐射力。
二、东方卫视“时尚化”定位的效果品牌形象是品牌定位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它是品牌在受众心中感受和认知的综合表现,包括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忠诚度等。
根据朱雯、李幸《东方卫视在长三角地区影响力评估》调研报告②,可以从长三角地区受众对东方卫视的评价程度来评估东方卫视的定位效果。
频道知名度对于东方卫视的知名度,92%的被访者曾经与他人谈论过东方卫视,受访者对频道印象比较集中在“漂亮、时尚,风格接近港台频道,特别是凤凰卫视;娱乐和新闻节目好看,节目形式新颖,与时代合拍”等方面。
2003年在省级卫视的收视率排名中,原上海卫视排在10名以外,而东方卫视从2004年起在全国23个城市的到达率和收视率,就分别排在了省级卫视的第2位和第4位,这对于开播仅半年的东方卫视来说实属不易。
从华东地区12个城市的监测数据可以发现,东方卫视在华东地区独占鳌头,在全国上星频道中,东方卫视在到达率、收视率方面都位居前五位,而在省级卫视中更是遥遥领先。
这说明它在华东地区不但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其观众也有相当高的收视忠诚度。
根据2006年央视—索福瑞的全国35个中心城市收视监测数据分析,东方卫视收视率增长迅猛(见下图)。
表1—1卫视忠诚度比较表(%)东方卫视江西卫视东南卫视旅游卫视北京卫视广告卫视山东卫视安徽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0.81.63.94.67.68.210.920.834.847.353.258.1东方卫视全国收视排名走势2007.05SHANGHAIJOURNALISMREVIEW新闻记者表1—2卫视美誉度比较(%)广西卫视江西卫视东南卫视北京卫视广东卫视山东卫视安徽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0.242.464.109.4910.668.089.2556.6841.8149.0769.014.频道的个性化在频道的个性化方面,46.5%的观众认为东方卫视是没有性别的,39.6%的观众认为它是女性,另有10.1%的观众认为它是男性;84.2%的观众认为东方卫视是14~35岁的年轻人;58.4%的观众认为东方卫视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46.3%的观众认为东方卫视是他们的朋友;88%的观众认为东方卫视生活在城市,受访者们认为东方卫视最明显的性格特征是思维活跃、时尚,其次是风趣幽默、热爱生活。
通过观众一系列联想和概括,东方卫视的形象跃然纸上:它比较年轻,35岁不到;生活在都市,思维活跃、现代;谈吐风趣幽默并且热爱生活;它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大学文化;它个性非常随和,大多数人都能成为它的朋友。
简而言之,东方卫视就是一个时尚的都市人。
5.频道的广告价值频道广告价值的高低同样是对媒体品牌定位评价的指标之一。
对比东方卫视2006年与2007年广告价格,我们发现东方卫视2007年各广告段位价格普遍上调,尤其是周末真人秀,其广告价格的涨幅高达33.3%。
从以上的数据指标可以反映出东方卫视“时尚化”定位为频道带来了极高的品牌形象及良好的经济效应,这也证明了东方卫视“时尚化”品牌定位的有效性。
品牌定位是戴维·阿克(DavidAaker)创建强势品牌的十条准则之一。
凯文·莱恩·凯勒就说过,每个品牌都有一个品牌定位,它能为沟通方案的实施提供清晰的指导。
在竞争激烈的电视传媒行业,每一个电视台都必须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定位,才能在这个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中国的电视媒体早期的布局,是与当时计划经济时代中国行政区划的布局相一致的。
以往的三级电视台的结构是中央电视台拥有全国的信息资源,覆盖全国的受众网络,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电视台掌控该省、市、自治区的信息资源,覆盖该地区的受众网络。
地市县级电视台便拥有相应区域的信息资源,覆盖相关的受众网络,各同级和不同级电视台之间和平相处,几乎没有构成直接的竞争,这便是中国最早的电视媒体的生态结构。
随着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深圳、厦门等市级电视台的上星,以及数字传送技术的普及,中国的任何地区不但能收视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全国性电视传媒的信息,而且能接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星电视的信息,甚至能接收到凤凰卫视、阳光卫视、华娱卫视等在中国大陆落地的境外电视传媒的信息。
于是各卫星电视争夺收视率,继而争夺广告资源的竞争开始趋向白热化。
经过最初阶段的粗放型价格大战之后,各电视媒体在恶性残杀的惨痛教训中开始寻求光明的出路。
品牌个性定位便开始进入电视媒体经营者的视野之中。
最早选择品牌个性定位的应当是海南卫视,根据海南旅游大省的特点,海南卫视转身为旅游卫视,在中国同级电视台中找到了一条定位差异化之路。
此后,广东卫视着力于体育,湖南卫视专注娱乐、安徽卫视用心于电视剧,差异化竞争的格局初露端倪。
而上海卫视的角色却一直比较尴尬,与上海的城市影响力和长三角的经济当量很不相称。
经过资源整合,以频道化作为品牌特色的东方电视体系,与上海文广集团整体战略构思相吻合,开始显示出大台风范,而东方电视体系中的旗舰力量便是东方卫视。
东方卫视的发展立足上海又不局限于上海,辐射长三角又不局限于长三角,与政治中心北京的传媒定位于权威性相对应,作为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东方卫视定位于“时尚化”无疑是明智之举。
由于上海区域的独特性,东方卫视“时尚化”品牌定位不但给东方卫视和东方卫视体系打开了全新的局面,而且为中国电视生态的良性竞争和协调发展注入了活力,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电视媒体乃至所有媒体的个性化发展和品牌化生存提供了有益启示。
■(作者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品牌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三、东方卫视“时尚化”定位的启示媒体品牌天地注释:①吴非:《在新的定位中崛起———东方卫视的定位及发展》,《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②朱雯、李幸:《东方卫视在长三角地区影响力评估》,《现代传播》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