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俗世奇人》课外阅读竞赛

合集下载

语文版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

语文版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

语文版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

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

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

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

每一次,父亲都不惧风雪,护送弟弟,坚持治疗。

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

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②还是一个冬季。

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

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

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

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我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③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

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

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

”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

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

父亲临走前,抚着我的头,叮嘱道:“娃儿,好好念书,冬天快过去了。

”④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

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让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⑤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

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

感谢你,父亲。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拮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文列举了父亲的两件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第①自然段中的“不惧风雪”一词概括了父亲面对风雪护送弟弟时的表现,请将这一情景进行具体描写。

《俗世奇人》名著导读及测试题

《俗世奇人》名著导读及测试题

《俗世奇人》名著导读及测试题《俗世奇人》: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作者简介】冯骥才,男,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慈溪。

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

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绘画作品,并有多篇文章选入中小学、大学课本。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

2004年冯骥才成立了“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旨在通过“民间自救”的方式,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汇聚民间的仁人志士,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与发展中华文化。

【作品概述】《俗世奇人》由18篇短篇小说连缀而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

书中所讲述的故事、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

这些人物空前绝后,然而都是俗世里的俗人;这些事情匪夷所思,却都是真人真事。

有的令人拍案叫绝,有的令人忍俊不禁,有的则引人深思……全书包括:【苏七块】【刷子李】【酒婆】【死鸟】【张大力】【冯五爷】【蓝眼】【好嘴杨巴】【蔡二少爷】【背头杨】【认牙】【青云楼主】【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泥人张】【绝盗】【小达子】【大回】【刘道元活出殡】,每篇记述一个奇人趣事,各自独立,内容虽互不相关,但读起来正好是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

一本几乎不用一个小时就能读完的小说,却能激起内心的层层涟漪。

冯骥才在《俗世奇人》序言中说:“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

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余闻者甚夥,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采纳。

《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课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课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课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为载体,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课程内容围绕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特色展开,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理解文本内涵,提高阅读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析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语言运用、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

1. 语言运用:通过阅读《俗世奇人》,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文本中的语言,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思维品质:通过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思维品质。

3. 文化意识:通过阅读小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人”现象,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文化意识。

4. 学习能力: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情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生层次、知识能力素质、行为习惯以及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 学生层次: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小说阅读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他们在语言运用、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但仍有待提高。

2. 知识能力素质:学生在阅读《俗世奇人》时,需要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他们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分析文本,培养思维品质。

此外,学生需要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人”现象,增强文化意识。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3. 行为习惯:五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重要影响。

他们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定时阅读、认真笔记等。

同时,他们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快手刘(节选)冯骥才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

胡乱挥霍也使不尽。

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 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

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

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

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

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 。

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妙莫测。

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 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了?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子,西吹一口气,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一圈人,人们的视线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

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忍不住大叫: “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 ”“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球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

“不会吧! 你可得说准了。

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 我说准了! ”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 “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

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 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 ”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在碗里边。

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

五年级下册《俗世奇人》课外阅读获奖课件

五年级下册《俗世奇人》课外阅读获奖课件
冯骥才的这组故事,写出生活在天津 的诸般奇人妙事。书中正骨医生“苏七块 ”,看病前必先收七块银洋;粉刷匠“刷 子李”干完活全身不沾一个白点;泥人张 从鞋底上取下一块泥巴便单手捏出活人嘴 脸;造假画的黄三爷以假乱真耍得行家丢 了饭碗等等,皆是些听起来神乎其神,实 际上存在过的人物。
天津特色方言的词语:
冯骥才散文 《冯骥才散文自选集》《乡土小说》《 花脸》(被选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材
赛 嘛 傲气---牛 办法---辙 失败----出丑
天津特色方言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 放,,只讲冲劲,进嘴赛镪 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嘴巴 牙花嗓子眼儿。
天津方言特色
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 酒馆,衣衫破烂,赛叫花子;头发 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嘛长相, 更没人知道她姓嘛叫嘛,却都知道 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 婆。 浓郁的天津风味,语句短小精悍 ,幽默传神。阅读冯骥才作品,仿 佛坐在茶馆里,听一个故事娓娓道 来,会强烈地感受到老天津的普通 人的生活习惯。
品读奇人肖像 要求:(1)、自读肖像描写片段,判断这 是《俗世奇人》中的哪一形象? (2)、利用批注细阅读进行肖像品读,请同 学们抓住展现这个人物形象的段落、句子、词语 多读几遍,用笔划一划,也可以在旁边写下你对 这个人物的理解。 (3)、小组交流,尝试总结冯骥才肖像描写 的语言特色
《画外话丛书 冯骥才卷》《逆光的风 景》《摸书》

五年级下册课外拓展试题5张

五年级下册课外拓展试题5张

五年级下册课外拓展试题5张1.《草原》作者是(),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代表作《》《》《》等。

2.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的( ),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开拓了(),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往西一直延伸到(),在这条漫漫长路中,以产自我国的()最具有代表性。

投笔从戎的(),西天取经的()也曾经过丝绸之路。

3.()的《白杨》,茅盾的《》,杨朔的《》,陶铸的《》等文章,都采用了()的写作方法。

4.()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在藏文中为(“”)或(“”)之意。

被人们称为“天路”的()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6.《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是(),我们曾学过她关于读书方面的文章《》,她的代表作是《》。

7.《祖父的园子》节选自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的《》。

8.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9.《杨氏之子》选自南朝()的《》,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的小说。

10.《晏子使楚》选自《》一书。

11.剧本是一种(),它主要通过()来(),()。

12.相声是一种()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

可分为三种:()相声,()相声,()相声。

13.《再见了,亲人》为(),作者()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

14.《金色的鱼钩》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

15.《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2套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2套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祖父的园子(节选)(19分)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3分)2.这段话是围绕()两句话来写的。

(2分)A.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B.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3.在作者心中,园子里的倭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自由快乐、不受拘束的。

(3分) 4.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6分)树绿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叫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鹊飞来了,就像______________。

5.在“我”的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这是因为()(2分)A.蝴蝶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园子里的植物却按照时令生长。

B.“我”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感觉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也都是自由的。

6.用“愿意……就……”写一写“我”在园子里自由的生活。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景阳冈(节选)(18分)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俗世奇人》阅读竞赛卷

《俗世奇人》阅读竞赛卷

《俗世奇人》阅读竞赛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每组有一项是错误的,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①A、吃荤(hūn)B、发蔫(niān)C、名角(jiǎo)()②A、擅长(shàn)B、绰号(chuō)C、蘸浆(zhàn)()③A、难堪(kān)B、撂高(liào)C、发怔(zhēng)()④A、侵犯(qǐn)B、悠然(yōu)C、衔接(xián)()2.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A.横样()赚钱()背影()戳()B.发蔫()绰号()愣说()醮浆()C.瞅着()发怵()捏泥人()瓢()D.清爽()衔接()露馅()发怔()3.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它地地道道(实实在在的)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B.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得上的某项技能)。

C.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硬;不管行得通行不通)说不信。

D.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超过)升天一般美。

4.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使用是表话题转换的一句是()。

A.“……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

傻小于,你再细瞧瞧吧——”B.筷子头一扎下去,吱一一红油就冒出来了。

C.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D.“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5.下列加黑的字表示朗读时需要加强语气,其中不当的一项是()。

A.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

B.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

C.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

D.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

6.“可是”“但是”“但”“可”,通常表上下意思转折,但不尽然。

下列句子中不表示转折的一项是()。

A.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浆……B.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但这是传说。

人信也不会全信。

C.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

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俗世奇人》课外阅读竞赛
姓名:班级:得分:
一、填空题。

(31分)
1、《俗世奇人》作者是(),这本书又名()写的是()(地名)的奇人奇事。

2、“贱卖海张五”是()打的招牌。

3、“酒婆”爱喝的酒叫()。

4、《绝盗》一文中,小偷谎称自己是主人的()与()。

5、蓝眼认错了图名为()。

6、贺道台的外号是(),他有两种能耐,一是(),二是()。

7、候家后一家卖石材,门口的千斤大锁是用()做的。

8、张大力举起的青石大锁上写着两行字:凡是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9、()工作时总是穿一身黑衣。

二、选择题。

(39分)
1、()不属于码头上身怀绝技的人。

A.风筝魏
B.醉拳刘
C.机器王
2、刘道元是个()。

A.绝盗
B.看假画的
C.文混混儿
3、“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中的“赛”的意思是()。

A.好像;似
B.比过;赛过
C.语气词
4、贺道台的八哥学会的第一句话是()。

A.太太起痱子了吧
B.笨鸟
C.给大人请安
5、好嘴杨巴是指()的嘴巴好
A.杨小巴
B.杨七
C.不能确定
6、蔡二少年的能耐特别——()
A.卖糖葫芦
B.卖家产
C.没有能耐
7、()认牙不认人。

A.苏大夫
B.华大夫
C.余大夫
8、苏七块的本名叫()
A.苏金珍
B.苏金散
C.苏金珠
9、刷子李的徒弟叫()
A.曹小三
B.李小四
C.王小五
10、刷子李第一次带徒弟去刷浆,在休息期间,徒弟发现师傅裤子上的白点是()
A.粉刷落上去了
B.抽烟时不小心烧的
C.不能确定
11、“酒婆”为什么叫“酒婆”?()
A.因为她是卖酒的
B.因为她是善街小酒馆的酒鬼
C.因为是她卖的,而且喜欢喝酒
12、张大力原名为()
A.张金碧
B.张金比
C. 张金壁
13、“冯五爷”的故事中,最能体现出胖厨子偷技高的是()
A.他把鸡蛋裹在毛巾里
B.他把灯座换成冻肉
C. 他把鱼肉藏在被衩里
三、判断题。

(30分)
1、大回爱钓鱼,最后在江边被活活冻死了。

…………………………………()
2、大回用江南翠鸟的羽毛做渔漂。

…………………………………………()
3、背头杨是女的,生性好动,好时髦。

……………………………………()
4、酒婆的名字叫花子。

…………………………………………………………()
5、死鸟是指一只已经死去的鸟。

……………………………………………()
6、张大力举起青石大锁后,得到了百两银。

………………………………()
7、冯家出两种人,一念书,一经商。

……………………………………………()
8、冯五爷第五天就把状元楼关了。

…………………………………………()
9、蓝眼买了两幅假画。

………………………………………………………()
10、好嘴杨巴的故事中,店名“杨家茶汤”被人们改成了杨巴茶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