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公司的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案例分析报告
五粮液公司的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

五粮液公司的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摘要:股东财富最大化是西方企业的理财目标,“为股东创造价值”也往往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而在实际操作中理财目标往往被异化为“实际控制人利益最大化”。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通过关联交易向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输送利益,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
2009年4月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与小股东之间的矛盾激化,四名上海小股东以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年报造假和2006—2008年涉嫌偷税漏税19.51亿元为由,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此案最终因起诉认人未提供“行政处罚决定或公告”未被法院受理而告终。
2009年9月9日,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同年9月23日,证监会发出正式通报,称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三宗罪”:⑴涉嫌存在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证券投资行为及较大投资损失。
⑵未如实披露重大证券投资损失。
⑶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存在差错。
证监会将依法按程序作出行政处罚。
至此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与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的关联利益交易链浮出水面。
关键概念:五粮液:五粮液为大曲浓香型白酒,产于四川宜宾市,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5种粮食发酵酿制而成,在中国浓香型酒中独树一帜。
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宜宾姚氏家族私坊酿制,采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酿造的“姚子雪曲”是五粮液最成熟的雏形。
到了公元1368年,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总结出陈氏秘方,时称“杂粮酒”,后由晚清举人杨惠泉改名为“五粮液”。
目前由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生产并销售。
五粮液酒厂:由50年代初几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
1997年8月1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发(1997)295号文批准,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所持资产折合为24000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75%,同时发行8000万股流通股,发行价格每股14.77元,筹得资金11.816亿元。
五粮液案例 (最新)

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股利政策案例研究一、公司概况五粮液是中国高端白酒著名品牌、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五粮液股份的主营业务为五粮液系列白酒的生产销售与此同时在金融投资、化工医药、电子器件产业服装纺织、柴油发动机等行业都有所涉猎。
多年以来“五粮液”品牌多次被评为中国制造业和白酒行业中“最有价值品牌”,多年蝉联食品行业最具价值品牌。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50年代初8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1997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四川省宜宾酒厂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成立。
1998年改制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白酒的生产与销售,注册资本379596.72万元。
五粮液于1998年3月27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网定价发行人民币普通股8000万股。
股权结构:虽然五粮液的大股东是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但其实际控制人却是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对五粮液集团来说,设立五粮液股份公司,并将最具市场价值的品牌“五粮液”注入上市公司,一定会要求有所回报。
五粮液集团公司,正是通过各种方式,从上市公司获得了大量的利益输送。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图二、事件回顾五粮液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维持了较高的利润水平,盈利稳步增长,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2.01亿元,增长33.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35亿元,增长61.35%。
2013年五粮液实现营业总收入247.19亿元,同比下降9.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3亿元,同比下降19.75%;拟采取10股派现7元(含税)的利润分配预案。
这是因为2013年国内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在中国经济转型调整的大环境和市场消费回归理性的大背景下,白酒行业发展步入深度调整期,这也是白酒类行业多年高速发展后的理性调整,体现市场发展规律。
案例之三:五粮液的关联交易

五粮液的关联交易一、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概述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五粮液,000858)地处天府之国之南,扼川、滇、黔三省要冲,锁金、岷、长三江咽喉。
有利的地理和环境因素使五粮液酝酿出名震四海,老少皆知的五粮液甘醇。
然而,五粮液的公司治理问题一直广受诟病,其控制权以及利益输送问题自其199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以来就倍受媒体关注,更有相关学者做出了深入透彻的研究。
分析五粮液利益输送机制不仅有助了解其公司治理问题,更能管中窥豹,为了解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提高一个良好的例证和契机。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独家发起设立,发起人所持资产折合为24000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75%,占有绝对控股地位;另外,流通在外股份为8000万股,发行价格每股14.77元,筹得11.816亿元资金按照招股说明书及历年公司年报,第一大股东均为宜宾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后改为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但实际控制人为五粮液集团(下称“五粮液集团”)。
图1为五粮液集团的组织结构图。
五粮液集团作为五粮液的实际控制人,旗下拥有相当数量的控股子公司。
而五粮液在其领导下,上市后似乎不负众望,实现了招股说明中的一系列盈利目标。
表1为五粮液上市以来近五年利润及分配情况。
表1:粮液历年盈利及分配一览表然而,对五粮液集团来说,设立五粮液股份公司,将集团最具市场号召力的“五粮液”品牌注人上市公司,塑造了一个利润不断成长的绩优股形象,表面看来没有相应的其他回报。
这一大股东充当着证券市场中的“老好人”,并且已经“好”到让人无法不质疑的程度。
二、控股集团与上市公司的秘密通道会计报表上的数字显示五粮液盈利颇丰,然而深入分析投资情况就可略见端倪。
根据其1998年上市招股说明书,五粮液投资约50亿建设两阶段的各子项目,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新增收入35亿元,新增利润2亿元。
如果这些投资全部如预期的发挥效益,那在1998年31亿收入、5.5亿利润的基础上,2005年五粮液的收入和净利润就应增长到89亿元和14亿元。
《2024年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范文

《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本文以五粮液为例,深入探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公司治理结构、业绩表现及利益输送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五粮液在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五粮液公司概况五粮液是中国著名的白酒生产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公司治理结构相对完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
近年来,五粮液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色,业绩稳步增长。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拓展,公司治理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
三、控制权分析(一)股权结构五粮液的股权结构相对集中,主要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具有较大影响。
这种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司决策的效率和稳定性,但也可能导致决策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二)董事会与高管层五粮液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公司的运营和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有时候董事会和高管层在利益输送等问题上可能存在不当行为,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监督。
四、业绩分析五粮液在过去的几年中,业绩表现稳定,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均保持在行业前列。
这得益于公司有效的市场策略、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的产品质量。
然而,业绩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一些问题,如过度依赖单一产品、市场拓展策略的局限性等。
这些问题可能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五、利益输送问题(一)关联交易五粮液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关联交易现象,这可能导致利益输送问题。
例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商品采购、销售、资金往来等交易可能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损害了其他股东和消费者的利益。
(二)内部人控制问题五粮液的高级管理层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自利行为,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
这表现为管理层在决策时更多地考虑自身利益,而非公司整体利益和股东利益。
财务案例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攀枝花市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牟飞
2
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通过哪些理财行为实现的? 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通过哪些理财行为实现的?
理财行为: 五粮液与五粮液集团之间的巨额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原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资产置 换以及由五粮液向五粮液集团支付商标使用 费等各种费用。
攀枝花市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牟飞
5
要使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回归至最优理 财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财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1)建立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 (2)弥补法律空白,从立法角度将强队中小股东的保 弥补法律空白, 完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 护,完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 (3)改善资本市场的总体制度环境,通过市场机制约 改善资本市场的总体制度环境, 束来限制大股东的侵占行为。 束来限制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加强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及资本市场的总体走势 (4)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充分履行监管职 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加强媒体监督, 能;加强媒体监督,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五粮液公司的关联交易与 实际理财目标
攀枝花市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牟飞
1
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什么?有何依据 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什么?有何依据?
目的: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实际控制人 (五粮液集团)利益最大化 依据一:五粮液股权结构
地方政府已经把五粮液托给五粮液集团,五粮 液集团取得了对五粮液的实际控制权
4.外部监管层面的问题 4.外部监管层面的问题
5.我国资本市场的总体制度环境。 5.我国资本市场的总体制度环境。 我国资本市场的总体制度环境 攀枝花市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牟飞
五粮液的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

2016年9期总第816期逝去的时间一去不复返,转眼间我们迎来了毕业季,而我们在毕业前还有一份作业要做。
那就是论文,这里面包含了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还有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职场菜鸟在第一份工作上的所付出汗水和在前辈们身上得到的经验与成果。
现就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来研究。
它号称“中国酒王”,是著名的白酒类上市公司,从1994年至2005年,五粮液连续11年蝉联中国酿酒行业头把交椅,规模经济均居同行业之首。
长期以来,五粮液也一直中国资本市场绩优股的代词。
然而,在五粮液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我们看到了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一是上市公司将本已供不应求的五粮液酒的销售权让渡权给了五粮液集团下的销售公司,还名曰“销售环节受淡季影响是有风险的,我们不想承担这样的风险”;二是五粮液尽管每年均有丰厚的红利,但是它的投资者却很少能够从中获得分红,即使在股东大会是很多小股东强烈要求分红,上市公司却丝毫不为之所动。
一、关联交易的理论1.关联交易的定义关联交易是指关联方直接转移资源,劳务或意义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关联交易是公司运作中频繁出现的而又容易发生在不公平结果的交易。
关联交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好的角度分析,交易关系方由于存在关联关系,因此缩小许多商业谈判等方面的供应成本与销售成本,并可运用官方的力量合理保证经济合同的最先执行,来提高工作效率。
从不好的角度分析,由于关联交易方可以运用官方力量撮合交易的进行,这样就及其容易使交易的方式、价格、工具等在非竞争的条件下出现不公平情况,导致对股东或部分股东权益的侵犯,也非常导致一些债权人的利益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2.关联交易的常见类型及特点常见类型如下:购买和销售商品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或抵押;提供资金;代理;租赁;管理方面的合同;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
(1)关联交易的主体地位平等公司与公司的经济交易常常以合同的书面形式形成,当然关联交易也是如此。
五粮液案例分析: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是1997年8月 1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1997)295 号文批准,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有限 公司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 有限公司。
1、案例分析目的:了解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的行 为,正确把握公司的实际理财目标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
五粮液公司的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
第
小组
集团简介
〄 兰台抒写春秋,历史见证价值 前身是50年
代初8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 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 宾五粮液酒厂”,1998年改制为“四川省宜宾五 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 创新求进、永争第一 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
3.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通过关联交易等理财 行为向五粮液集团输送利益实现的。 具体方式有: 〄 (1)提高采购价格及降低产品销售价格,实现
利润转移; 〄 (2)通过租赁、商标使用权等方式支付巨额费
用; 〄 (3)通过提高换入资产评估价值实现利益侵占。
二.中国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应当是什么? 中国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应当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 股东财富最大化。这里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尤其应当 强调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没有中小股东的利益保 护就不会有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也不会有整个资 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2、案例思考题 ➢ 一.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什么?有何依据?五粮液的实际理财
目标是通过哪些理财行为实现的? ➢ 二.中国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应当是什么? ➢ 三.为何五粮液的理财目标发生了异化?这种异化带来的后果是什
么? ➢ 四.要使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回归至最优理财目标,需要采取哪
些具体措施?
一.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什么?有何依据?五粮液的实际理财目标是通过哪些理财 行为实现的?
《财务管理》实训案例资料

《中级财务管理》实训资料第一篇:财务管理目标案例一:五粮液公司的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一、案例资料(一)公司整体情况中国高档白酒的市场集中度一直较高,茅台、五粮液两大名酒占据75%的市场份额。
五粮液被誉为中国的“酒业大王",是中国高端白酒著名品牌,浓香型白酒的代表。
多年以来“五粮液”品牌多次被评为中国制造业和白酒行业中“最有价值品牌”,多年蝉联食品行业最具价值品牌,在2013年《食品界月刊》的价值评估中,五粮液品牌价值被评估达692亿元。
公司获得“全国质量奖开展十周年(2001-2010年)卓越组织奖”、“中国食品安全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等多项大奖,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6项、市级3项。
公司热心参与公益事业,获得“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财经风云榜十大公益企业”奖。
公司运作进一步规范,赢得资本市场认同,获得“中国证券20年20家最具持续成长能力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金牛百强”等多项荣誉。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口号的提出,其“霸势”己成气候。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其前身由20世纪50年代初几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1997年8月1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函(1997)295号文批准,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白酒的生产和销售,注册资本379,596.672万元,注册地址:四川省宜宾市岷江西路150号。
五粮液于1998年3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网定价发行人民币普通股8,000万股,股票简称:五粮液,股票代码:000858。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37.95亿股,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国有法人股21.28亿股(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全部为无限售条件的股份),占总股本56.07%,其他股东持有1,667,595,357股,占总股本43.9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粮液公司的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案例分析报告摘要:股东财富最大化是西方企业的理财目标,“为股东创造价值”也往往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而在实际操作中理财目标往往被异化为“实际控制人利益最大化”。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通过关联交易向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输送利益,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
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证监将依法按程序对五粮液公司的“三宗罪”作出行政处罚。
至此五粮液股。
这
然成为问题。
在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的制度背景下,政府对股份制公司尤其是上市的股份公司的管理与指导处在尝试阶段,同时资本市场对普通股民开放也处于尝试阶段,因此政府、企业与中小股民之间因误解而摩擦不断。
长期以来,五粮液这只股票一直是中国资本市场绩优股的代名词,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与五粮液(代码:000858)利益相关联的中小股东都对其抱有较高期望。
由于当时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还未对另一控股子公司五粮液供销有限公司进行控股,在五粮
液股份有限公司和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管理中,为了躲避经营风险,经营者将五粮液酒的销售权让渡给了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公司,使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库存量降至最低,这个现在看来寻常且必要的决策在当时被看成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
五粮液酿酒时将酒坛密封发酵15年是五粮液酒考究的酿制工艺中的重要环节。
五粮液的酿造特点导致了这是跨越15年的长期投资,与中小投资者购买股票寻求快速致富的心理相矛盾,于是在中小股东强烈要求分
证
司随后申报债权;2008年8月1日,中科证券清算组将第一次破产财产分配资金458.81万元划给五粮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五粮液在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中均将上述资金作为正常的货币资金予以反映,并未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涉嫌虚增利润。
3.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存在差错:2007年度,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四川省宜宾五粮液供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725066.15万元,但五
粮液在其2007年年度报告中披露该子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为825066.15万元、合并报表后的主营业务收入为732855.58万元,由此导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符,但五粮液并未对上述重大差错予以及时更正公告。
事实上,股权托管带来的关联交易五粮液早有预料。
在招股说明书的风险中提到,由于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五粮液酒厂的优质资产剥离而成,导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