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MSDS

苯酚MSDS
苯酚MSDS

溴甲酚绿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溴甲酚绿 化学品英文名称:Bromocresol green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溴甲酚绿 化学品分子式:C21H14Br4O5S 分子量:6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号溴甲酚绿≥95.0% 76-60-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食入有害。对皮肤有刺激性,有对眼睛损伤的危险性。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用大量水,催吐,如有需要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待在危险区。喷水以降低蒸汽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物质。避免产生其灰尘。勿吸入其蒸汽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严禁进入排水系统 泄露: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殊要求。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保持在5-30℃,应与强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立即更换受污染衣物。涂上护肤膏。工作后清洗脸部和手。勿吸入其蒸汽。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衣 手防护:戴化学品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或棕色粉末。pH值:无资料

苯酚MSDS

苯酚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苯酚;石炭酸 化学品英文名:phenol;carbolic acid 分子式:C6H6O相对分子质量:94.12 供应商名称:南通润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南通市青年东路81号南通大饭店财富中心大厦11楼1104-1105室 联系电话:05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苯酚108-95-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报道。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冲洗后即用浸过30~50%酒精的棉花反复擦拭创面至无酚味为止(注意不能将患部浸泡于酒精溶液中),再继用4%~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创面2~4h。也可用浸过聚乙二醇-300或聚乙二醇和变性酒精混合液(2:1)的棉花擦拭创面,然后用水彻底清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口服活性炭,导泻。就医。不能使用石蜡油或酒精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

几种常用指示剂配置方法

常用指示剂配置方法 1. 1%酚酞 配制方法:称取1g酚酞,用100mL无水乙醇溶,变色范围pH8.3~10.0(无色→红)。2. 甲基红指示剂 用途:配制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配制方法:称取1g甲基红,用1000mL无水乙醇溶解 3. 0.1%溴甲酚绿 用途:配制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配制方法:称取1g溴甲酚绿,用1000mL无水乙醇溶解,变色范围pH3.6~5.2(黄→蓝)。 4.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用途:测蛋白质用指示剂 配制方法:临用时按0.1%甲基红:0.1%溴甲酚绿=1:5体积比混合而成 5. 淀粉指示液 配制方法: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5ml搅匀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2分钟,放冷,倾取上层清液,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6. 溴百里香酚蓝(溴麝香草酚蓝) 配制方法:0.10g溶于8.0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黄6.0--7.6蓝7.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加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摇匀,即得。 8. 甲基橙指示液 配制方法:取甲基橙0.1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变色范围pH3.2~4.4(红→黄)。 9. 铬黑T指示剂 配制方法:取铬黑T 0.1g,加氯化钠10g,研磨均匀,即得。 10. 碘化钾淀粉指示液 配制方法:取碘化钾0.2g,加新制的淀粉指示液100ml使溶解 11. 1,10-菲罗啉-硫酸亚铁铵混合指示液 配制方法:称取1.6g1,10-菲罗啉及1g硫酸亚铁铵(或0.7g硫酸亚铁),溶于100mL水中,贮存于棕色瓶中。

辛基酚调研报告

辛基酚 1概述 辛基酚是烷基酚的主要产品之一,主要品种有仲辛基酚和叔辛基酚,通常说的辛基酚指的是叔辛基酚,是重要的专用化学品,广泛应用于表面活性剂、抗氧剂、树脂稳定剂和润滑油添加剂等,它是异丁烯后加工产品中产量较大的品种之一。其物性数据见表1。 表1 辛基酚的物性数据表 辛基酚的主要用途有: (1)表面活性剂。辛基酚与环氧乙烷制得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是优良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到目前为止,在表面活性剂中仍属性能最好的一种,可用作工业及家庭用的洗涤剂及纺织业的匀染剂、农药乳化剂、水性涂料的乳化剂等,市场需求大,所需的辛基酚全部进口。 (2)稳定剂和抗氧剂。辛基酚基酚是橡胶、塑料、燃料油等的抗氧化剂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极好的不变色性和不污染性。 (3)酚醛树脂。辛基酚与甲醛缩聚生成的对叔基酚甲醛树脂(即202树脂、

207树脂等),可用于橡胶硫化剂、印刷油墨、涂料等,该树脂与叔辛基酚醛增粘剂都是子午胎必须的配套加工助剂。近年来,我国子午胎产量增长很快,达到700万套/a的规模,需要上述助剂约7万吨。 (4)对—辛基酚是工业纤维的稳定剂,可以改善纤维素的热稳定性和紫外线照射稳定性,它是有机金属盐类、亚磷酸酯、多元醇、溶剂等多组分的复合物,可配制液体复合稳定剂。这些稳定剂与聚氯乙烯树脂的增塑剂相溶性好,具有透明度高、用量少的优点。 辛基酚在其它方面的应用有香料中间体、杀菌剂、防腐剂、光稳定剂、除草剂,等等。 2 国内外生产技术概况 2.1国内外生产技术概况 1986年辽阳市综合利用研究所开发成功烷基酚生产工艺,并在辽阳耐酸件厂建成240t/a的中试装置,后因原料来源等原因未建成生产装置。这是我国最早的壬基酚开发报导。 1986年国家经委将壬基酚的合成研究列为“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由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承担。该院提供了壬基酚生产的两条工艺路线:白土法和树脂法,并通过了石化总公司的技术鉴定。该院开发的T-49磷酸盐催化剂,综合性能超过了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美国UOP公司的SPA-1型固体催化剂。T-49磷酸盐催化剂已于1998年通过中石化基公司的技术鉴定,在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已完全替代进口催化剂用于丙烯齐聚。 兰州炼化总厂三叶公司的壬基酚装置采用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苯酚烷基化工艺。苯酚和壬烯在90~140℃反应温度下,在活性白土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烷基化反应,反应后物料进行热过滤以除去废白土催化剂;滤后物料在减压下分馏得到壬基酚、混合辛基酚及二壬基酚;分离出的未反应的壬烯、苯酚循环使用。 大连石油添加剂厂的烷基酚装置采用大连理工大学的生产技术,催化剂为台湾量子公司提供的QA-116S树脂,粗烷基酚采用双塔蒸馏技术。反应装填预先干燥合格的树脂催化剂,原料分别按配比加入配料罐,提温搅拌到规定温度恒温,

MSDS-苯酚磺酸 2014.12.9修订版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苯酚磺酸 化学品英文名:Phenol-4-sulfonic Acid Solution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邮箱: 企业应急电话:xxx-xxxx xxxx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已签委托协议):0086-532-83889090(24h)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树脂固化,酸性镀锡工艺中最主要的添加剂,同时也具有酸性树脂发泡的作用,用于有机中间体。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红棕色液体。对身体各组织有强烈腐蚀作用,对眼和皮肤和强烈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 金属腐蚀物类别1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C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可腐蚀金属,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保持容器密闭。 ——只能存放于原装容器内。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禁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 ——如食入,立即漱口,不要催吐。就医。 ——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水清洗皮肤或淋浴。受污染的衣着在重新穿着前应彻底清洗。 ——如与眼睛接触,应立即用水缓慢温和地清洗若干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取出,应将其取出,继续清洗。

——收集泄漏物。 ?安全储存: ——在阴凉、通风处良好储存。 ——储存处上锁保管。 ?废弃处置: ——本品或其容器须交由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物理和化学危险:腐蚀性液体,对金属具有腐蚀作用。 健康危害:对身体各组织有强烈腐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中毒的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气短、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皮肤接触可能会产生刺激。眼睛接触可能会对眼睛产生刺激,造成损伤。 环境危害:无资料。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质量分数,%)CAS No. 苯酚磺酸65% 98-67-9 水35% 7732-18-5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食入:误服,立即漱口,不要催吐。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15分钟。如果发生刺激,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最重要的症状和健康影响:无资料。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无资料。 第5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进行灭火。 特别危险性: 在火场中,容器有可能内压增大有开裂的危险。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消防人员须佩戴呼吸罩,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第6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理程序: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罩,穿防酸碱服,戴耐酸碱橡胶手套。

最新对羟基苯甲醚MSDS

标识中文名:对羟基苯甲醚;甲氧基苯酚英文名:4-Methoxyphenol 分子式:C7H8O2 分子量:124.14 C A S号:150-76-5 ?RTECS号:SL7700000?U N编号:2920 ?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片状结晶,溶于醇、苯、醚 主要用途:用于生产UV单体、树脂、丙烯腈、丙烯酸及其酯,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等烯基单体的阻聚剂。其优点是使用时,不需将本品除去,它能直接参与聚合。它还用作防老剂、增塑剂及食品添加(BHA) 等的合成。 凝固点(℃):55-57相对密度(水=1):1.55 沸点(℃):243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4.3 饱和蒸汽压(kpa):10.40(25℃)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醚、丙酮、苯和乙酸乙酯,微溶于水。 临界温度(℃):不适用临界压力(Mpa):不适用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建规火险等级:无相关资料 闪点(℃):>110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自燃温度(℃):320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危险特性:引起眼睛刺激;皮肤接触有害。与氧化剂反应。加热分解发出刺鼻的浓烟和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正常环境温度下储存和使用,稳定避免接触条件:静电放电、热、潮湿等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碱类、酰基氯、酸酐、氧化剂。 灭火方法:遇到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防止与热分 解产物接触。 灭火剂: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包装与存危险性类别:22-36-43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Xn有害且不可混存包装类别: II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烷基酚和双酚A的性质及用途资料

烷基酚和双酚A的性质及用途 烷基酚(Alkylphenol)是一类由酚烷基化后产生的化合物,一般用来表示有商业价值的丙基酚、丁基酚、戊基酚、庚基酚、辛基酚、壬基酚、癸基酚及相关的长链烷基酚(LCAP)。烷基酚是苯酚芳环上的氢原子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烷基取代而得的化合物。具有苯酚的特性。纯品一般是无色液体或低熔点结晶,放置时间长后色泽逐渐变深。能进行氯化、溴化、磺化、硝化、取代以及醚化、酚醛缩合、氧化、加氢等反应。许多烷基酚能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如香精油、煤焦油等。工业上烷基酚大都由苯酚、甲酚和二甲酚与烯烃经烷基化反应得到,用于制酚醛树脂、橡胶防老剂和塑料的抗氧化剂,也是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原料,烷基酚的用途十分广泛。 双酚A(BPA)是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EC),是生产PC树脂及环氧树脂的主要原料,也可以作为酚醛树脂、可塑性聚酯、抗氧剂及聚氯乙烯的稳定剂。其化学制品被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的包装、金属材料的涂层和供水管等。随着烷基酚和双酚A的生产和使用量大增,导致其最终_由各种途径进入环境,并对环境造成危害。 1.壬基酚性质及用途 壬基酚英文名称为Nonyl Phenol,简称NP,结构式为C9H19C6H4OH,是多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是对壬基酚。壬基酚相对分子质量为220.24,CAS号25154—52—3。壬基酚为无色至淡黄色黏稠液体,略有苯酚气味。密度0.94~0.95g /cm3,沸点(95%)283~302℃,折射率为1.512~1.5140,不溶于水,略溶于石油醚,溶于丙酮、四氯化碳、乙醇和氯仿。壬基酚分子结构如图2—1所示。

壬基酚由苯酚和三聚丙烯(壬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烷基化制得。主要用于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滑油添加剂、油溶性酚醛树脂及绝缘材料、纺织印染、造纸助剂、橡胶、塑胶的防老抗氧剂、石油制品洁净分散剂和铜矿及稀有金属浮选择剂,也用于纺织印染助剂、润滑油添加剂、农药乳化剂、树脂改性剂、树脂及橡胶稳定剂,还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洗涤剂、乳化剂、分散剂、湿润剂等。壬基酚进一步加工可制成硫酸酯和磷酸酯,制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 4-叔丁基酚性质及用途 4-叔丁基酚英文名称为4-tert Butylphenol,结构式为C10H14O。4-叔丁基酚相对分子质量为150.22,CAS号98一54—4。4-叔丁基酚为白色结晶,具有轻微的苯酚臭味。密度O.908g/mL.沸点(95%)为236~238℃,折射率为1.4787,溶于丙酮、苯、甲苯。微溶于水。 4-叔丁基酚广泛应用于紫外线吸收剂,农药,橡胶、涂料等防龟裂剂,抗氧剂、分散剂、润滑剂、洗涤剂、助燃剂以及苯乙烯的稳定剂、染料与油漆的添加剂。4-叔丁基酚在农药上用于杀螨剂炔螨特的合成,是很多杀虫剂驱虫剂的原料。它具有抗氧化性质,可用于橡胶、肥皂、氯代烃和硝化纤维的稳定剂。4-叔丁基酚分子结构如图2-2所示。 3. 4-正丁基酚性质及用途 4-正丁基酚英文名称为4一Butyrlphencol,结构式为C10H14O。4一正丁基酚相对分子质量为150.22,CAS号1638—22—8。密度0.98g/mL,沸点(95%)

对特辛基苯酚MSDS

对特辛基苯酚 4-tert-octylphenol 分子式(Formula): C14H22O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206.32 CAS No.: 140-66-9 质量指标(Specification) 外观(Appearance ): 白色片状固体 含量(Purity ): 98% 包装(Package ): 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中,每袋净重25公斤 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熔点83.5-84℃,凝固点80-83℃,沸点276℃,闪点(开杯)138℃, 表观密度0.341克/毫升。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储运(Storeage) 贮存于干燥、清洁、通风的室内。贮存期为一年,超过贮存期,经检验合格仍可使用。 用途(Useage) 广泛用于制造油溶性辛基酚醛树脂、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添加剂、粘合剂以及油墨固着剂等。 苯酚类危险品原则意义上属于6.1类危险品,属于有毒物质 4-(1,1,3,3-Tetramethylbutyl)phenol(140-66-9) Product Identifica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First Aid Measures Handling and Storage Hazards Identification 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 Fire Fighting Measures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2,6-二叔丁基苯酚msds

2,6-二叔丁基苯酚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2,6-二叔丁基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2,6-Di-tert-butyl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分子式:C14H22O 分子量:206.3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 CAS No.:128-3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有毒。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中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

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酐、酰基氯、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油状液体。 熔点(℃):-7 沸点(℃):221~224 相对密度(水=1):0.9783 饱和蒸气压(kPa):0.067(20℃) 闪点(℃):110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甲苯、乙醇。 主要用途:用作抗氧剂及用于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酸酐、酰基氯、碱类。 第十一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控制焚烧法或安全掩埋法处置。若可能,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CH3(CH2)xC6H4(OC2H4)yOH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CH3(CH2)8C6H4(OC2H4)yOH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CH3(CH2)7C6H4(OC2H4)yOH y=1-150 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是OP类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名统称。壬基和辛基的区别是壬基比辛基亲油端亲油能力更强,就是HLB要更低一点。当然,这是在氧乙烯链节相同的情况下。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区别在于其苯环上连接的烷基碳链长不同。OP-4, OP-7中的数字代表聚氧乙烯链长的平均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是统称壬基的是9碳辛基的是8碳他们的结构是不一样的 4 7是代表氧乙烯链长的 现在市面上所谓的烷基酚类聚氧乙烯醚共分为三种代号NP,OP和TX系列,其中NP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它是由壬基苯酚与环氧乙烷制备的;OP是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它是由辛基苯酚与环氧乙烷制备的;而TX是属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它是由壬基苯酚和辛基苯酚混合物与环氧乙烷制备的。后面的数字代表了环氧乙烷的数量,也就是聚合度。现在国内市场比较混乱,尤其是一些代理商,总是混淆,导致很多人分不出。在实际应用上来说,他们性质相差不多,有时候可以替代,对于体系没有影响。有时会有变化,最主要的功能基团是聚氧乙烯,环氧乙烯数目的不同,表现的性质也不同。 乳化剂OP-10 产品英文名Emulsifier (OP-10) 产品别名聚氧乙烯仲辛酚醚-10;仲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分子式C8H17C6H4O(CH2CH2O)10H 产品用途用于纺织工业 净洗剂TX-10 产品英文名Detergent (TX-10) 产品别名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X-10;TX-10 分子式 产品用途对织物具有良好的净洗力, 乳化力, 去油力和去污力 TX-10和NP-10是同一种产品,都是壬基酚接10个EO,OP-10是辛基酚接10个EO

REACH最新_SCHV_86项清单

REACH最新SVHC 86项清单 REACH 第一批15 项 1、二氯化钴(Cobalt dichloride) 2、重铬酸钠(Sodium dichromate) 3、五氧化二砷(Diarsenic pentaoxide) 4、三氧化二砷(Diarsenic trioxide) 5、砷酸氢铅(Lead hydrogen arsenate) 6、三乙基砷酸酯(Triethyl arsenate) 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ibutyl phthalate) 8、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Bis (2-ethyl(hexyl)phthalate) 9、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enzyl butyl phthalate) 10、蒽(Anthracene) 11、氧化双三丁基锡(Bis(tributyltin)oxide) 12、二甲苯麝香(Musk xylene) 13、六溴环十二烷(HBCDD) 14、短链氯化石蜡(SCCP) 15、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 Diaminodiphenylmethane) REACH 第二批15 项 1、硅酸铝,耐火陶瓷纤维(RCF)(Aluminosilicate Refractory Ceramic Fibres) 2、氧化锆硅酸铝,耐火陶瓷纤维(RCF)(Zirconia Aluminosilicate, Refractory Ceramic Fibres) 3、铬酸铅(Lead chromate) 4、钼铬红(C.I.颜料红104)(Lead chromate molybdate sulphate red (C.I. Pigment Red 104)) 5、铅铬黄(C.I.颜料黄34)(Lead sulfochromate yellow (C.I. Pigment Yellow 34)) 6、磷酸三(2-氯乙基)酯(tris(2-chloroethyl)phosphate) 7、蒽油(Anthracene oil) 8、蒽油,蒽糊,轻油(Anthracene oil, anthracene paste, distn. Lights) 9、蒽油,蒽糊,蒽馏分(Anthracene oil, anthracene paste, anthracene fraction) 10、蒽油,低含蒽量(Anthracene oil, anthracene-low) 11、蒽油,蒽糊(Anthracene oil, anthracene paste) 12、沥青,煤焦油,高温(Pitch, coal tar, high temp) 13、2,4-二硝基甲苯(2,4-Dinitrotoluene) 1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 15、丙烯酰胺(Acrylamide) REACH 第三批8 项 1、硼酸(Boric acid) 2、无水四硼酸钠(Disodium tetraborate, anhydrous) 3、七水合四硼酸钠(Tetraboron disodium heptaoxide, hydrate) 4、铬酸钠(Sodium chromate) 5、铬酸钾(Potassium chromate)

对氨基苯酚安全资料表MSDS

对氨基苯酚安全资料表MSDS 标识中文名:对氨基苯酚;4-氨基苯酚英文名:4-aminophenol;p-aminophenol 分子式:C6H7NO分子量:109.12CAS号:123-30-8危规号:61720 理化性质性状:白色至灰褐色结晶。 溶解性:微溶于水、醇、醚。 熔点(℃):184℃沸点(℃):150(0.4kPa)相对密度(水=1):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相对密度(空气=1): 燃烧热(KJ/mol):最小点火能(mJ):饱和蒸汽压(KPa):0.4(150℃)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闪点(℃):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下限(%):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最大爆炸压力(MPa): 引燃温度(℃):禁忌物:酸类、酰基氨、酸酐、氯仿、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氨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灭火方法: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毒性 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吸入过量的本品粉尘,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致敏作用,能引起支气管哮嘬、接触性变应性皮炎。本品不易经皮肤吸收。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工程防护: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人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贮运包装标志:14UN编号:2512包装分类:Ⅲ 包装方法:塑料袋、多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外木板箱;耐酸坛、陶瓷罐外木板箱或半花格箱;塑料瓶、镀锡薄钢板桶外满底花格箱。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REACH-ROHS-CA65-三对标准对照

REACH ROHS CA65 对比 ROHS 欧盟议会及欧盟委员会于 2003 年 2 月 13 日在其《官方公报》上发布了《废旧电子电气设备指令》 (简称《 WEEE 指令》)和《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简称《 RoHS 指令》) 2008 年 12 月 3 日,欧盟发布了 WEEE 指令( 2002/96/EC )和 RoHS 指令( 2002/95/EC )的修订提案。本次提案的目的是创造更好的法规环境,即简单、易懂、有效和可执行的法规。 RoHS 指 令修订,限制的六种有害物质没有变化,但四种物质 —— 六溴环十二烷( HBCDD )、邻苯二甲酸( 2-乙基己基酯)( DEHP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BBP )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 要求进行 优先评估,以便考察将来是否纳入限制物 质的范畴 ROHS 仅对于 2006 年 7 月 1 日起投放市场 的新产品。 1. 镉( Cd ) 使用该物质的例子:开关、弹簧、连接器、外壳和 PCB 、触头、电池,含量要求 小于 100ppm ; 2. 铅( Pb ) 使用该物质的例子:焊料、玻璃、 PVC 稳定剂;含量要求 小于 1000ppm ; 3. 汞( Hg )(水银)使用该物质的例子:温控器、传感器、开关和继电器、灯泡,含量要求 小于 1000ppm ; 4. 六价铬( Cr 6+ ) 使用该物质的例子:金属防腐蚀涂层,含量要求 小于 1000ppm ; 5. 多溴联苯( PBB ) 使用该物质的例子:阻燃剂, PCB 、连接器、塑料外壳,含量要求 小于 1000ppm ; 6. 多溴联苯醚( PBDE ) 使用该物质的例子:阻燃剂, PCB 、连接器、塑料外壳,含量要求 小于 1000ppm ; CA65 加利福尼亚州 65 号提案(安全饮用水和有毒物质强制法令)于 1986 年 11 月颁布实 施 该提案目的: 保护加州公民以及保护加州饮用水资源免受以知的具有致癌、 致生出缺陷或其它生殖毒性的化学物质的污染; 告知加州公民有关暴露在他们所购买的物品、 家里或工作场所中的化学物质或释 放进入 环境的化学物质的危害。 提案的核心要求: 1) 不容许将提案列明的危险物质排放到引用水里。 2) 提供清晰且合理的警告(对列明的物质,必须警告,除非暴露含量特低, 不会造成风险) 。 2008 年 8 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针对铅和邻苯二甲酸盐对使用或操作玩具或其它儿童产品的使用者的暴露达成协议裁决。裁决规定,制造商在加州销 售的特定产品不得含有铅和邻苯 二甲酸盐。 “不含邻苯二甲酸盐 ”是指,特定产品中邻苯二甲酸盐 DEHP ( 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 )己酯 )、BBP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 ) 、DBP (邻苯二甲酸二丁 酯 ) 、DIDP (邻苯二甲酸二异葵酯 )和 DnHP (邻 苯二甲酸二正己酯 )每种的 含量不超过 0.1%(1,000ppm) 。 “不含铅 ”是指,特定产品中: (i) PVC 部件的铅含量小于 0.02%(200pp m) ;并且 (ii) 可接触到的非 PVC 部件铅含量小于 0.06%(600ppm) 。 “特定产品 ”包括: (i) 为 6 岁以下儿童设计,或在 合理 情况下被 6 岁以下儿童使用的 “玩为 岁以下儿童设计,或在合理情况下用于促进岁以下儿童睡眠、放松、修饰、卫生、喂 3 岁以下儿童吮吸或磨“儿童护理品 ”。

危化品MSDS 硝酸银

硝酸银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硝酸银 化学品英文名称:silver nitrate 英文名称2:lunar caustic 主要用途:用于照相乳剂、镀银、制镜、印刷、医药、染毛发等,也用于电子工业。 2.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氧化剂、易制爆。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口服会中毒,皮肤灼伤、眼灼伤。呼吸道刺激。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助燃。与可燃物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 硝酸银7761-88-8 4.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误服硝酸银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血便,甚至发生胃肠道穿孔。可造成皮服和眼灼伤。 长期接触本品的工人会出现全身性银质沉着症。表现包括:全身皮肤广泛的色素沉着,呈灰蓝黑色或浅石板色;眼部银质沉呼吸道银质沉着造成慢性支气管炎等。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着造成眼损害; 5.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遇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6. 泄漏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大量泄漏:收后,用水冲洗泄漏区。 7

溴百里香酚蓝安全技术说明书

溴百里香酚蓝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 化学品中文名称:溴百里香酚蓝 化学品英文名称:Bromothmol blue CAS No.:76-59-5 分子式:C27H28 Br2O5S 分子量:624.38 二、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溴百里香酚蓝 CAS No.:76-59-5 三、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无资料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资料 有害燃烧产物:无资料 灭火方法:泡沫、水、二氧化碳、干粉。 六、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避免直接接触物质。避免产生其灰尘。勿吸入其蒸汽。化学品未经处理不允许向环境排放。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殊要求。 储存注意事项:密封,保持干燥。储存温度没有限制。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立即更换受污染衣物。涂上护肤膏。工作后清洗脸部和手。 勿吸入其蒸汽。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化学品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九、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近白色或乳色结晶。 熔点(℃):240 溶解性:溶于乙醇、乙醚、甲醇和稀氢氧化碱溶液,略溶于苯、甲苯和二甲苯,微溶于水,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主要用途:酸碱指示剂,吸附指示剂,色谱分析。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常温下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十一、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十二、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谨慎处理泄漏物不会对生态产生危害。 十三、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无资料 废弃处置方法:参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十四、运输信息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十五、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MSDS-对硝基苯酚钠-CAS 824-78-2

对硝基苯酚钠 第一部分化学品标识 中文名: 对硝基苯酚钠; 4-硝基酚钠 英文名: p-nitrophenol sodium salt; sodium 4-nitrophenoxide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 含量:10.5-12%,以钠计。 CAS 号: 824-78-2 相对分子质量: 161.09 分子式: C6H4NO3·Na 化学类别: 硝基芳香化合物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毒害品 危险性综述: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人体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燃烧性: 可燃 闪点(℃): 90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 无资料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暴露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美国TLV-TWA: 未制定标准 美国TLV-STEL: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辛基苯酚企业标准

Q/LHY 淄博市临淄区浩源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HY004-2009 ———————————————————————————— 对-特辛基苯酚 2009-07-01发布2009-07-01实施————————————————————— 淄博市临淄区浩源实业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对—特辛基苯酚目前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检验的依据。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于2003年3月首次发布并实施。2006年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现为第三次修订,有效期限三年,到期应复审。 本标准由淄博市临淄区浩源实业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淄博市临淄区浩源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富国、刘光林、石银。

对-特辛基苯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特辛基苯酚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苯酚与特辛醇为原料,经反应、水洗、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后制得的对-特辛基苯酚。该产品主要用作合成抗氧剂,也可用作橡胶、硝化纤维的稳定剂等。 分子式:C14H22O 分子量:206.3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678-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79-2003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9722-1988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 6283 化工产品水分测定卡尔费休法 3 要求 对特辛基苯酚产品的控制项目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4试验方法 4.1 鉴别试验 鉴别试验与质量分数的试验同时进行,试样中与标样中对—特辛基苯酚的保留时间相对差值不大于1.5%。 4.2 外观的测定 将试样置于玻璃表面皿中,目测。 4.3 对-特辛基苯酚质量分数的测定 4.3.1 方法提要 气相色谱法:试样用甲醇溶解,用毛细管和FID检测器,对试样中的对-特辛基苯酚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用带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法进行计算。 4.3.2试剂与材料 -对—特辛基苯酚标样:已知准确含量,≥99.0%; -氮气:纯度大于99.99%; -氢气:纯度大于9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