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珠江三角洲

合集下载

珠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珠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1、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联系密切,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本区的温度带是亚热带,干湿地区是湿润地区,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熟制是一年三熟。

3、深圳和珠海分别与香港和澳门相邻。

4、这里因物产丰富的美称有“鱼米之乡”,“桑蚕之乡”,“蔗糖之乡”,“果蔬花木之乡”。

5、我国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其中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深圳、珠海6、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自然因素有:①位置毗邻港澳,与东南亚联系密切;②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③气候是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④水资源丰富。

人为因素有:①政策具有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②是我国侨乡之一,利于吸引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的投资;③本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充足。

7、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港澳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

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两者的关系是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实现经济共同发展。

8、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企业,发展外向型的经济。

9、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吸纳了数百万外地劳动力。

10、外向型经济存在的问题:利润低,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11、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三来一补”的生产模式:来料加工,来样制作,来件装配,补偿贸易。

【配套K12】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配套K12】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与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一、自然概况:.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高温多雨,冬温暖湿润)利于农业生产,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甘蔗);农业生产特色——基塘农业。

3.地形:较低平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4.河流:珠江为主,由东、北、西向南边流5.自然灾害:夏季多台风、暴雨、洪涝;冬季容易出现咸潮6.对外开放的前沿:①区位因素:毗邻港澳、近东南亚;沿海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

②人文因素:多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实行“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为主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初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后期:极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品消费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发展的的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劳动力充足。

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本区和港澳地区各自发展经济的优势是什么?珠江三角洲:资源、劳动力、较低的地租(但此优势将会随着本区经济发展而消失,故必须要进行调整,努力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如IT业等)港澳:资金、技术、人才、对外贸易型经济(特别是香港为自由贸易港)产品出口地区:(大洲)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国家)美国、台湾、香港等三、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

中考地理复习重点:珠江三角洲

中考地理复习重点:珠江三角洲

中考地理复习重点:珠江三角洲
中考地理复习重点:珠江三角洲
1.珠江的主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乌蒙山地,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全长2214千米主要支流有北江和东江,流域总面积45.369万平方千米。

(“三江汇合,八口分流”是珠江独特景观)
2.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多雨,农作物一年三熟。

地形:以平原为主,其中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面濒临南海。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最发达的、人民最富裕的地区,堪称广东的“黄金三角”,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广州又称“羊城”,简称“穗”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城市,又是广东省的省会。

是西汉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上曾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和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

是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城市。

著名的侨乡---五邑(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市及新会区)。

八年级地理珠三角的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珠三角的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珠三角的知识点珠三角是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它包括珠江三角洲的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城市。

以下是八年级地理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珠三角知识点。

一、珠三角的地理位置珠三角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中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东临福建,南接广西,西邻贵州和湖南,北部与江西相接。

同时,它还紧邻南海,与东南亚各国相连,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主要枢纽地区。

二、珠三角的气候特点珠三角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特点。

夏季炎热潮湿,多雨;冬季凉爽干燥,雨量较少。

在珠三角的各座城市中,广东省的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的气候比较类似,而广州城市的气候则略有不同。

三、珠三角的人文特色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它拥有较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其中包括广东省的岭南文化、澳门和香港的殖民文化、中山的孙中山文化、深圳的改革开放文化等。

四、珠三角的产业特色珠三角地区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大量的世界知名品牌都是产自珠三角地区的。

它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学制品等产业为支柱,同时珠三角地区近年来还涌现出很多互联网电商企业。

五、珠三角的交通特点珠三角地区是全国交通重要的枢纽地区,交通条件丰富便捷。

其中包括陆路交通、水路交通以及航空交通。

通过珠三角地区,可以轻松到达中国其他地区以及世界各地。

六、珠三角的环境特点珠三角的城市经历了高速发展,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土地资源短缺等,同时也带来了水源、垃圾治理等问题。

因此,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进行珠三角的环境治理和保护。

结语:以上就是八年级地理必须掌握的珠三角知识点。

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它拥有丰富的人文和产业资源,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等问题。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珠三角的知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地区,为珠三角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红书里面的七下地理珠江三角洲笔记

小红书里面的七下地理珠江三角洲笔记

小红书里面的七下地理珠江三角洲笔记1、请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陆位置。

广东省东南部,珠江的下游,毗邻港澳,南临南海,祖国南大门。

2、这样的海陆位置,有何益处?廉价便利的海洋运输。

便于对外贸易往来、利于与港澳、东南亚等地区的交流、交往、联系合作、友好往来等。

发展海上军事等。

海洋资源丰富!3、描述珠三角的纬度位置特征及其优越性:纬度位置:亚热带,纬度低,热量充足,长夏无冬。

4、珠江三角州工业基地:中国南方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

自然因素(为城市人口分布奠定基础):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2)、地形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相对平坦;3)、临近太平洋,位于珠江流域,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1)、靠近港、澳、台等发达地区,是著名侨乡,利于经济补给、技术引进;2)、交通网周密,运输方式多样化;3)、有北煤南运、西电东送工程改善能源条件;5)、政策优惠,是改革开放最早地区;6)、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国内;7)、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不利因素:1)、工业多为出口加工业,技术含量低,能源资源不足;2)、重要工业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3)、发展方向: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汽车制造、核电、旅游、石化、文化、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

5、第一次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利: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弊:造成环境污染;大量人口迁入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堵、治安管理难度加大等社会问题。

6、第二次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利: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利于环境保护。

弊: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数增加。

7、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原因: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

工业化是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原因是:(1)城市有较高的收人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2)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

珠江地理知识点总结

珠江地理知识点总结

珠江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形地貌珠江流域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多样。

流域中部有广西龙洞、贵州梅花山、海南岛等山地地形;南部是岭南丘陵地区,以连绵不断的岭南丘陵为主;北部是鄂北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一部分。

整个流域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地和丘陵地势逐渐向平原过渡。

珠江流域地形地貌特点为多山、多水、多盆地,是中国南方著名的丘陵盆地区。

气候特点珠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气温变化不大,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雨量充沛。

气候类型主要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南部山区气候多变,通常表现为冬暖夏凉,高山地区冬季较凉,夏季较热;而北部平原气候温和,夏季雨水充沛,冬季干燥。

整个流域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发展。

生物资源珠江流域生物资源丰富,拥有高度多样的生物物种。

珠江流域以热带森林、亚热带森林和针叶林为主要植被类型,其间分布有大量的草原、特色植物、珍稀濒危物种和特色树种。

不仅如此,流域内还分布有多种动植物资源,在珠江流域地区内可观察到大量物种,如白鹤、大鲵、羚牛等野生动物资源。

而在珠江主要支流——西江流域的岭南地区,可碰到富含物种多样性的热带雨林。

水文特征珠江流域水文特征兼具多样性和重要性。

珠江流域水文特点主要有: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

根据相关数据,珠江截流量大,年均径流总量为4500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丰富,是广东省主要的水源地之一,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总得来看,珠江流域地理知识点非常丰富。

从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物资源到水文特征,都显示出这片土地的独特之处。

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些丰富的地理资源将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八年级地理下册-7.3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下册-7.3珠江三角洲

来实现
5、广州别称 首位。广州是
,是著名的
,华侨人数居全国
文化的中心地,蜚声海外的有 。
6、深圳紧邻香港是中国第一批

7、珠江三角洲为了发展经济采取的措施有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 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 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 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据图说一说珠江三角洲的 地理位置特征。
珠江三角洲
(1)A是___香__港___特别行政区, 与其毗邻的B是__深__圳____。 (2)C是 珠海 。 (3)D是____京__九____铁路。 (4)广州别称“___羊__城____”,它 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举两例典 型文化代表:__粤__剧___、岭___南__画__派。
当堂训练: 课课练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出口额 (亿美元)
0.39
0.72
1.75
5.68 77.99 171.59 409.29 696.00
粤菜
粤剧
岭南画派
岭南建筑
岭南园林
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
读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广州
深圳
珠海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习目标:1、叙述一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征 3、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
独学:
1、珠江三角洲属于
气候,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
国的 。是
的先行区。
2、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有 3、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从境外引进 了该地区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
。 促进
4、珠江三角洲生产总值的一半是通过 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 。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 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中国 的“南大门”;大部分位于北回 归线以南。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
contents
目录
•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 珠江三角洲的气候和环境 • 珠江三角洲的历史和文化 •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 珠江三角洲的旅游资源
01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 特点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 珠江下游,毗邻港澳。
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是中国对 外开放的重要门Fra bibliotek。空气污染
该地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加上机动车 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水污染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 江三角洲面临严重的工业废水和生 活污水排放问题,导致水体污染严
重。
A
B
C
D
噪声污染
城市交通和工业生产产生的噪声影响居民 生活。
土壤污染
部分地区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 污染和生态破坏。
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地理、文化和历史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 旅游产品。
加强区域合作
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旅游线路和品牌,实现资源共享 和互利共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文化特色
01
02
03
岭南文化
珠江三角洲是岭南文化的 发源地之一,具有独特的 地域文化特色。
侨乡文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 侨乡,许多居民移居海外, 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
现代都市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 角洲地区形成了具有现代 都市特色的文化氛围。
文化遗产
古建筑
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具 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如 广州的陈家祠、佛山祖庙 等。
02 珠江三角洲的气候和环境
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珠江三角洲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对外开放的前沿(P50中的图7.1)
⑴位置: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⑵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道众多。

⑶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⑷条件:
①区位因素(地利)——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产品大量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②人文因素(人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又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法。

③政策因素(天时)——国家制定了特殊的经济政策。

2、外向型的经济
⑴贸易:产品通过港澳贸易管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⑵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分工合作模式——“前店后厂”。

⑴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

这些非农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⑵城镇化的主要表现:
①非农业人口的增长;
②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⑶土地的利用特色: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初中地理第 1 页共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