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多样性

合集下载

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多样性不仅指海洋中各类生物的种类丰富程度,还包括它们的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通过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海洋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于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首先,海洋中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包括鱼类、无脊椎动物、海藻等各类生物。

其中许多物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如海洋渔业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营养。

而且,海洋生物多样性还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着其他行业,如旅游业和生物医药业。

其次,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

每个物种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过程,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如果某些物种数量减少或消失,将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和不稳定。

最后,海洋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通过研究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过程,人们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为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然而,目前,海洋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其中最主要的威胁之一是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会导致一些重要的渔业资源减少甚至灭绝,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不规范的捕捞方式,如底拖网捕捞,还会对海底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另外,污染也是威胁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业废水、农业排泄物和海洋交通等都会导致海洋水体的污染,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特别是河口和沿海地区,由于陆地活动的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更容易受到破坏。

气候变化也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温度上升,海洋生物的分布范围和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这可能导致一些物种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三、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至关重要。

小学生物教案:《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

小学生物教案:《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

小学生物教案:《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引言:海洋是地球上覆盖最广阔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我们需要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措施。

本教案将帮助小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重要性,并介绍一些保护海洋生物的方法。

一、海洋生物的多样性1.1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海洋生物多样性指的是海洋中各类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的丰富程度。

海洋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1.2 海洋生物的种类海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包括鱼类、贝类、海藻、水母、海龟等等。

每一类生物都在不同的海洋区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1.3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都至关重要。

首先,海洋生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例如鱼类、贝类等,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

其次,海洋生物在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增加了海洋生态旅游的价值,对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

二、海洋生物的保护2.1 保护海洋生物的重要性保护海洋生物既是为了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也是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保护海洋生物,它们将面临绝种的风险,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难以逆转的危害。

2.2 垃圾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垃圾污染对海洋生物构成了巨大威胁。

塑料垃圾、化学废物和油污等污染物会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造成中毒和窒息。

例如,海洋中常见的海龟和海鸟会误食塑料袋,导致肠道堵塞而死亡。

2.3 过度捕捞对海洋生物的威胁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物的种群结构和食物链平衡,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绝种。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我们需要控制捕捞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管理制度。

2.4 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建立海洋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生物的一种重要措施。

海洋保护区可以提供生物栖息和繁殖的安全环境,保护濒危物种,避免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造成的破坏。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指海洋中各种生物物种的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保护全球生态环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施有效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建立保护区、加强监测与管理、推动法律法规的制定等。

下面将介绍几项重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一、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是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划定特定区域作为海洋保护区,禁止或限制不合法的捕捞和开发活动,可以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此外,海洋保护区也为稀有和濒临灭绝物种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并促进了各类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

二、加强监测与管理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管理也是保护措施的关键。

通过对各类海洋生物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栖息地、迁徙路径等进行系统的监测和研究,可以及时了解各类物种的生态状况和面临的威胁,为制定有效的保护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与此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捕捞活动、底质沉积、海洋污染等的监管,对于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社会应加强信息共享,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共同制定海洋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国际合作与协调机制的建立。

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实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全球有效实施,共同维护海洋生态的健康状况。

四、推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至关重要。

各国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制定符合国情和国际标准的法规,明确各类海洋生物的保护责任和义务,规范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限制。

此外,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的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合法权益。

总结: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演化

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演化

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演化地球上71%的面积被水覆盖,其中97%是海洋。

海洋作为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生态系统的演化也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包括鱼类、海藻、海洋哺乳动物、虾、螃蟹、珊瑚、贝类、海星等众多物种。

这些物种分布在不同深度的水域中,从浅海到深海,从水表面到海底深处,各具特色。

同时,随着人类对海洋深度和海域面积的探索,越来越多的物种得以发现和记录。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与海洋环境有密切关系。

海洋条件的复杂性导致海洋生物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也很强。

在浅海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和动物、海藻、珊瑚和浅海鱼类占主导地位。

海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提供了生境和食物,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建设者。

进入深海环境后,生物多样性也在相应地变得更加复杂。

这里的生物通常比浅海生物更稀有和独特。

例如,在深海中发现的生物种类,如大型螃蟹、温泉生物、水母等,它们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适应性。

其中,深海角蝎、深海鱼和水母等海洋生物,可以适应各种极端环境条件,甚至可以生存于黑暗、极度寒冷和高压等恶劣环境中。

二、海洋生态系统演化生态系统是指某一地区内生态群体以及与之相互作用的非生物性环境因素的总体。

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包括生命周期的变化和生物协同演化的动态变化。

1.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变化海洋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变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水域的演变:水域的演变将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和变化速率。

当物种适应改变的水文条件时,海洋生态系统会进入一个新的状态,包括营养状态、水质和海底的拓扑结构;(2)物种的演变:海洋生物对其生境的适应性使其有望实现更好的空间分布或建立新的生态关系。

这意味着有些物种能够更好地适应水文条件的变化并定居在具有更高尺度空间分布的区域,同时新的物种也会进入生态系统;(3)生态系统的演化: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也涉及其交互行为和空间关系,包括生物分布和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

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不仅孕育了无数种生命形式,而且对全球气候、水循环和人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海洋生物多样性,即海洋生物的种类丰富程度和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我们应如何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它确保了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生物来扮演角色,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巨大的鲸鱼,每一种生物都在其生态位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许多海洋生物还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物和其他资源。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尽管海洋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但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等问题正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下降。

一些物种的数量已经减少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而珊瑚礁等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也在遭受破坏。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和扩大海洋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其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也是必要的。

此外,加强法律法规,禁止非法捕捞和贸易,以及推广可持续的渔业实践也非常重要。

结论海洋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保护它不仅是为了海洋生物本身,也是为了维护整个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福祉。

通过国际合作、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我们可以提高人们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行动来保护它。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共有的蓝色家园。

科普海洋生态探索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科普海洋生态探索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科普海洋生态探索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科普海洋生态学中关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一、什么是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多样性指的是海洋中物种的种类丰富程度以及物种之间的多样性。

它涵盖了从微观的微生物到宏观的鱼类、鲸豚等大型生物的多样性。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不同物种的数量、分布、功能和遗传多样性的调查。

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义1. 维护生态平衡: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可以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不同物种在海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减缓寄生物和病毒的传播,有效控制海洋中某些物种的数量,保持生态平衡。

2. 提供生物资源: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基础。

海洋中的各类鱼类、甲壳类动物和贝类等不仅是我们的食物来源,也是药物和化妆品的重要原料。

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持人类的健康发展。

3. 促进科学研究:海洋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物种适应海洋环境的机制,为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三、探索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方法科学家们通过多种方法来探索和研究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1. 生物调查:通过海洋考察和样本采集,科学家们可以了解不同海域的生物多样性情况。

定期的海洋调查能够获取实时的海洋生物数据,掌握物种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变化趋势。

2. 分子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是研究基因组水平的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方法。

通过分析物种的遗传信息,可以揭示物种的亲缘关系和迁移历史,为海洋生物的分类、进化和保护提供依据。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或飞机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手段。

通过卫星图像等遥感数据,科学家们可以分析海洋中不同植物和浮游生物的分布情况,研究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

海洋生物多样性与海洋生态系统功能

海洋生物多样性与海洋生态系统功能

海洋生物多样性与海洋生态系统功能海洋生物多样性(Marine Biodiversity)是指海洋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遗传信息的丰富程度。

海洋生态系统功能(Marine Ecosystem Functioning)则是指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海洋生物多样性与海洋生态系统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维持和调节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与海洋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

一、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态服务功能。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保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物质循环。

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使得海洋生物多样性发挥着调节能力。

首先,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海洋食物链的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不同种类的生物在海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的是食物链的上层消费者,有的是中间环节的捕食者,还有的是底层营养者。

这些不同的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复杂而稳定的海洋食物链。

如果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食物链会受到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崩溃。

其次,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着重要影响。

海洋中的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着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过程。

其中,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起到了调节海洋中碳平衡的重要作用。

同时,底层生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并吸收氧气,参与了海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调节。

如果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些关键的物质循环过程将受到干扰,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

二、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功能指的是海洋生物多样性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海洋生物多样性通过其丰富性、多样性和遗传差异性等方面的特点,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是指海洋中存在的各类生物的种类丰富程度。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不仅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而且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1.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相互依赖和影响。

其中,一些物种在食物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例如浮游植物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而大型海洋哺乳动物则是食物链的顶端捕食者。

其次,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当某个物种受到捕捞、污染等干扰时,其他物种可以通过填补空缺和适应环境变化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常见的方法包括生物样品采集与鉴定、海洋生物学调查和遥感技术等。

生物样品采集与鉴定是通过在不同的海域和深度采集生物样本,进一步鉴定和分类其中的物种。

海洋生物学调查则是通过对海洋生物群落的数量和分布进行调查,了解各种生物的生态特征和相互关系。

遥感技术则是利用航空器或卫星对海洋的物理参数和光学特性进行监测和测量,从而推测海洋生物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3.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与保护尽管海洋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但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威胁。

首先,过度捕捞导致了一些海洋物种的数量锐减,甚至灭绝。

其次,海洋污染也成为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废弃物的排放和海洋酸化等。

此外,气候变化也对海洋生物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海洋温度升高和海洋风暴增多。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限制捕捞和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等。

4. 海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海洋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获得海洋生物资源的基础,如渔业和药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生物多样性姓名:臧一达学号:2016123401——(蓝色海洋与人类健康)结课论文摘要: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海洋生物多样性其实远比陆地上的来的更为丰富珍贵,而气候变化是引起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因素。

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全球之渔产量早已在迅速衰退,各大洋早在十几年前起即每况愈下,在我国,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海洋及海岸带地区受到的压力不断加深。

我国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当重视,近年来,一系列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相关的重大项目纷纷付诸实施。

一、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海洋是生命的诞生和孕育之地,它不但占了地球表面71%面积,生物栖地体积的99%,同时更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她不但提供人类食物、交通运输,也同时主宰着地球的气候变化、物质循环及整个生态系正常的运作,如果海洋受到污染破坏,陆地上的生命也就会跟着灭亡。

但不幸地因为人类为陆生动物,不认识、不关心海洋,对海洋生物的了解约只有陆地生物的1/7,且不认为海洋生物(小型) 为野生动物需要保护。

所以「海」一直被误认为有广大的涵容能力,可倾倒废弃物。

且资源丰富,可以予取予求,因而肆意破坏,巧取豪夺。

有关海洋保育的研究更是远远落后陆地达20-40年之久。

从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来看,也很少人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其实远比陆地上的来的更为丰富珍贵。

如目前所发现的34个动物门中,海洋其实就占了33个门,而且其中有15个门的动物只能生活在海洋的环境。

相反的,34个动物门里只有13个门可以栖居陆地,而其中只有一个有爪动物门是只分布在陆地上。

这个悬殊的比例显示其实海洋才是保存了地球上绝大部份生物多样性的地方。

它所能提供人类未来探索学习的机会,和利用这些多样性的潜力,要远比陆地上的生物多样性来的更大。

这是因为血缘关系愈远的生物,它们彼此间基因的歧异度和生物的特性差异就会更大的缘故。

这些经长期演化而来,丰富多样化的海洋生物不但提供人类食物、医药与休憩等多功能的需求,也藉由保护海岸、分解废弃物、调节气候、提供新鲜空气等等,成为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维生系统。

这些多样性极高的海洋生物大多分布在俗称「海中热带雨林」的珊瑚礁或是红树林、陆棚、海草床及河口等沿岸地带,而这狭窄的沿岸地区,却又最容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与破坏。

据估计到2020年人类对沿岸及海洋环境之需求,包括再生性资源、废弃物处理,生活空间及农工业之发展等更会达到目前的两倍。

因此维护海洋生态已是目前各国皆有的共识。

二、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气候变化是引起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特别是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时空分布与环境特征息息相关。

许多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海洋生物会在纬度和水深层面上作出适应,这将导致特定水域的某些物种消失,而另些物种得以成功入侵,进而改变该水域的物种丰富度。

例如,全球变暖造成2006年北海水域鱼类丰富度比1985年显著提高。

就整体而言,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改变将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影响正常的渔业生产。

本文所讲的区域性灭绝是指某些物种在特定水域的消失,而在其他水域仍有分布。

物种入侵是指某些物种大量进入某些以前没有分布的水域。

高纬度海域的生物多样性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从生物多样性的纬度分布上看,北纬40°至南纬30°间为生物多样性高的水域,生物多样性由此向两极水域递减。

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各海洋生态区系均有向极地方向移动的趋势,这致使高纬度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明显升高。

极地水域的本地种对于水温变化更为敏感。

一般而言,寒带水域生物的生态幅比低温度水域的低2倍~4倍。

故本模型预测:温度升高将使极地水域生物的生存空间大幅度缩小,同时,亚寒带型生物将大幅进入极地水域。

热带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将受到大量种类区域性灭绝的影响。

水温变暖使热带水域温度增加到许多变温动物温度适应的上限,促使其种群在热带水域消失,向温度较低的高纬度地区移动。

不同水域的地理学特征和物种扩散形式的交互作用会明显影响预测结果。

在半封闭水域,物种种群扩散将受到沿岸边界的限制。

此外,半封闭水域低温、低盐的升高速率明显高于与之比邻的开阔水域,因此半封闭水域生物群落所受温度升高影响的程度将会更高。

三、海洋生态系遭受破坏的原因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全球之渔产量早已在迅速衰退,惟印度洋区因开发较迟,仍有略为增加,其它各大洋早在十几年前起即每况愈下。

造成之原因已公认为:人为因素的(1) 过渔及误捕,(2) 栖地破坏,(3) 污染,(4) 外来种;以及自然因素之(5) 全球变迁。

在人为因素方面:(1) 过渔—新型渔法渔具不断发明,使鱼无所遁形,无法逃避,再加上误捕,浪费资源,使许多鱼种已商业性灭绝。

大型鱼已愈来愈少,濒临绝种(黑鲔、鲨….),未来可能只好吃那些又小又难吃的鱼种。

此外,非法毒、电炸鱼、违法底拖;过多的海钓人口,养鱼人口,吃鱼翅、海马、海龙等中药的不良风气。

(2) 栖地破坏—特别是近20-30年来海岸湿地次第沦陷,台湾自然海滩之「宝」岛,即将变成水泥人工化的「堡」岛。

海岸迅速消失。

(3) 优氧化、污染、有毒废弃物、油污…使台湾西海岸常发生鱼群、文蛤等之暴毙事件。

(4) 外来种引入—货柜轮压舱水,水产养殖外来种之不慎逸出。

在自然因素方面,海洋生物所可能遭受的危害除了全球变迁的温室效应所引起的水温上升,海流气候急遽变化,海平面上升,紫外线增加杀伤浮游幼生等因素外,又以台风对热带地区之沿岸,特别是珊瑚礁之破坏最烈。

此外还有赤潮、魔鬼海星大量繁生,El Nino 之效应等等,这些因素其实也可能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全球变迁有关。

四、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虽然我国具有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天然优势,然而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海洋及海岸带地区受到的压力不断加深。

海洋生物多样性持续受到威胁。

研究显示,截至2008年,全国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脆弱区,区内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目前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海洋环境污染等。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大多集中在沿海,随着城市化的逐渐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缺。

围填海日益成为区域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是造成我国海岸带生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湿地的开发利用、海洋及海岸工程或人工构造物的开发建设以及港口航运等活动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海洋生物栖息环境。

例如由于滩涂围垦,我国的红树林资源下降了约2/3,直接造成了国家级保护动物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绿海龟(Chelonia mydas)的栖息和繁殖场地遭到破坏,生存环境破碎与栖息地的丧失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构成直接的威胁。

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大量污染物排人海中,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同时引起赤潮等多种海洋环境灾害,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破坏。

我国2008年监测结果表明,约88.4%的人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

受监测的人海排污1:3污水排海总量约373亿吨,人海排污口排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约836万吨。

受监测的人海排污口排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约836万吨。

全国l8个生态监控区中,生态系统达到健康标准的只有3个,亚健康状态的有11个,不健康状态的有4个。

此外,养殖渔业的无序开展也是造成我国海洋环境退化、天然物种基因库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国,然而在养殖开发活动中,由于科学养殖技术和环境保护意识不够普及,存在大量不合理的养殖布局和养殖模式,破坏了海洋生境与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水养殖对海洋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改变水环境,来自于营养物质、养殖药物的投放以及底泥的污染物富集;另一方面是生物污染,逃逸的养殖物种可能污染野生种基因库、影响遗传多样性,此外单一品种的养殖模式更加剧了局部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五、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我国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岸带综合管理工作相当重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以改善海洋环境质量,维持海洋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近年来,一系列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相关的重大项目纷纷付诸实施,例如与联合国及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合作的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SCCBD)、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重点项目“基于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与示范”、以及908专项内相关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和评价子课题等。

我国目前已建立相应的海洋保护区制度。

按照我国《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的定义,广义上的海洋保护区大致可分为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两种形式。

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严格禁止了相关区域的绝大多数经济开发活动,在理论上能够起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养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片面强调了保护,而忽略了海洋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作用:强调了开发,但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再加上生态补偿以及替代生计工作的不重视,两者皆在事实上变相剥夺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权益,最终导致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得不到当地人民支持和遵守,保护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我国在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洋特别保护区的概念。

综上所述,我国在海洋保护区建设方面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已经基本确立了海洋特别保护区这一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区形式。

今后应在此基础上完善保护区的相关立法和规程制定,进~步开展海洋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工作,可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从社会、经济、生态、景观等多方面对保护生态系统健康、保护区管理效果、周边人类社会压力等方面进行更细致的评估,从保护尺度、时间以及保护程度等方面对保护区进行分级细化.因地制宜地进行保护区建设,以减少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冲突,维持人与自然的平衡,达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看我国海洋管理体制之完善张丽君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保护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郭境朱小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预测William W.L.Cheung 徐瑞永(译)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陈宝红周秋麟杨圣云从海岸带管理的角度看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赵鸣郑伟石洪华关丽娟陈小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