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海洋赤潮、保护生物多样性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PPT优秀课件

生物多样性
物种的多样性:专家估计,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大约有 870万种,已发现和命名的有200多万种。
遗传的多样性:每个生物体都包含了自身特有 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既能保护自身物种的繁衍, 又能使每个个体表现出差异。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构成了各种各样 的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原因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森林的过渡砍伐、草 原的过度放牧以及围湖造田等人为因素) 2.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入侵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滥砍乱伐
2.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
滥捕乱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入侵
水葫芦
食人鲳 巴西龟
小龙虾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
2.下列事例中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有( B )
①外来物种的入侵 ②有计划地间伐毛竹林中的毛竹
③海域污染导致赤潮 ④退耕还林还草
⑤全球气候变暖
⑥发展生态农业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谢谢
自然状态下
平均2000年有一种鸟类灭绝 平均8000年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
现在,在人类活动影响下
平均2年有一种鸟类灭绝 平均1.2年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 平均1天有一种动物灭绝 平均1分钟有一种植物灭绝
1.森林大面积减少对生物多样性有哪些影响? 2.是什么原因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你身边是否有类似 的现象发生? 3.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为什么导致水生动物种类减少? 4.水葫芦的疯长为什么会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你 生活的地方是否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5.除以上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造成生物多样性 锐减?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摘要】本文从解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引出海洋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并着重阐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对其保护的对策,进而表述个人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及建议。
【关键词】海洋生物多样性,概念,严峻形势,影响,重要性,对策,保护,认识,建议观察卫星拍到的地球全貌,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美丽的地球像一个蓝色的“水球”,地球上一大片的蓝色区域是覆盖着地球表面的海洋,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陆地是一座座“漂浮”在浩淼无边的海洋上的岛屿。
浩瀚的海洋存在着许多我们熟悉的生物,也生活着许多尚没被发现的生物,海洋就是资源的宝库。
从海面的洋底,生活着五彩缤纷的海藻、搏击长空的海鸟、硕大无比的巨鲸、五光十色的海贝、千姿百态的鱼类……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
对于生物多样性,不同的学者所下的定义是不同的。
例如noose et al.(1986)认为,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多个层次上。
而Wilson等人认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形式的多样性(Wilson & Peter, 1988; Wilson, 1992)。
孙儒泳(2001)认为,生物多样性一般是指"地球上生命的所有变异"。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里,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是"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在《保护生物学》一书中,蒋志刚等(1997)给生物多样性所下的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
综合以上各观点,我们得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栖息在一定环境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每个物种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所形成的生态系统总称。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与方法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与方法海洋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且最丰富的生命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张和增强,海洋生物的生存状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环保问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介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与方法,希望能够引起我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关注。
一、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对于许多海洋生物而言,海洋生物保护区(Marine Protected Areas,MPA)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建立海洋生物保护区的相关法案和计划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加强。
这些保护区不仅是人类活动的限制区域,同时还保护着近海和深海的完整生态系统,保护这些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科学家们认为,一天如果没有68%的海洋生物受到保护,那么人们将无法在未来数十年内继续享受到海洋生态系统所带来的资源。
因此,应该加强对海洋生物保护区建设的努力和投资,制定更多具有科学根据的管理计划,这些计划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海洋生态系统。
二、实行渔业保护计划过度渔捞是威胁海洋生物增长和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
实行渔业保护计划,建立可持续的捕捞模式,严格控制渔业捕捞量和工具的规定等管理措施,可保证海洋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保证生物多样性。
根据一项研究,如果对全球渔业实行有效的管理计划,相信可以让近四分之三的过度渔捞区回到正常水平。
渔业管理措施也应该鼓励渔民采用新技术和捕捞方法,促进渔业技术的更新和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兼顾海洋生态的平衡。
三、建立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库为了更好地实现海洋生物的保护,一个全球性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将最终成为必要的。
这一数据库将提供可靠的生物信息,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系统。
收集数据将包括海洋生物物种的位置,生活史和繁殖信息,甚至包括海洋性微生物等尺度的生物。
创建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意味着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海洋生物的分布、生殖和生长特性等其他比数据量更大的信息,进而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方面推进我们的工作。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
生物多样性还具有美学价值。
如大千世界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与名山大川相配合才构成赏心悦目的美景。
还激发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无论哪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野生生物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他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还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的使用价值。
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这些资源,保护我们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价值,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就是保护了我们的切身利益,同时也能够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因为这个地球是有各种生物组成的,而我们人类处于其中,只有大的环境好了,小的环境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
生物多样性,既为人类提供食品、能源等多种生产生活必需品,又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特别是净化空气、保证水质、保持土壤肥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海洋生物多样性是维系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由于污染、气候变化和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负面影响,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几种重要的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一、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步骤之一。
海洋保护区是指为特定的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群体设立的特殊管理区域,旨在限制人类活动、减少捕捞、保护栖息地和物种多样性。
通过建立一系列相互补充的海洋保护区,我们可以实现对不同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的全面保护。
这些保护区应该涵盖各种不同类型的栖息地,包括珊瑚礁、海草床、沿海湿地等,并且应该设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以确保保护区内的生物群体得以自然繁衍和生长。
二、减少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是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海洋污染的产生和扩散。
首先,应该加强监管措施,防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海洋中。
其次,要加强对海洋油污染的监测和应对,设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理各类海洋事故。
此外,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倡导环保行为,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等。
三、合理管理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是威胁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严格的渔业管理政策和措施。
首先,应该建立渔业捕捞的限额制度,限制渔民的捕捞数量和方式,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可以采取生态渔业的管理手段,推广选择性捕捞和回避不成熟的物种的方式,以减少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损害。
此外,还可以强化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渔民的合法权益,减少非法渔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四、推动全球合作和信息共享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有效的海洋保护政策和措施。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指海洋中各种生物物种的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保护全球生态环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施有效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建立保护区、加强监测与管理、推动法律法规的制定等。
下面将介绍几项重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一、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是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划定特定区域作为海洋保护区,禁止或限制不合法的捕捞和开发活动,可以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此外,海洋保护区也为稀有和濒临灭绝物种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并促进了各类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
二、加强监测与管理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管理也是保护措施的关键。
通过对各类海洋生物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栖息地、迁徙路径等进行系统的监测和研究,可以及时了解各类物种的生态状况和面临的威胁,为制定有效的保护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与此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捕捞活动、底质沉积、海洋污染等的监管,对于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社会应加强信息共享,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共同制定海洋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国际合作与协调机制的建立。
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实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全球有效实施,共同维护海洋生态的健康状况。
四、推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至关重要。
各国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制定符合国情和国际标准的法规,明确各类海洋生物的保护责任和义务,规范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限制。
此外,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的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合法权益。
总结: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海洋生物多样性为什么保护海洋物种至关重要

海洋生物多样性为什么保护海洋物种至关重要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指海洋中存在的各类海洋生物物种的数量和丰富程度。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全球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重要性。
本文将就为什么保护海洋物种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与生态平衡的维持息息相关1.1 控制海洋食物链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于控制海洋食物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洋食物链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种海洋生物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当某种物种数量减少或灭绝时,会导致食物链中断,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保护海洋物种可以有效维持海洋食物链的稳定,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1.2 调节气候变化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于调节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同时,海洋生物还能吸收和存储大量的碳元素,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保护海洋物种有助于保持海洋生物多样性,进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2.1 提供食物资源海洋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海洋中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都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对于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而言,海洋生物资源是他们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撑。
2.2 维持药物研发海洋中许多生物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包括各类化学物质和生物产物。
这些物质具备很高的医药、化妆品和生物技术开发潜力。
保护海洋物种和海洋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保护这些潜在的药物资源,为药物研发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促进经济发展3.1 旅游和观光业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发展旅游和观光业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人喜欢参观沿海的海洋公园、水族馆等地,欣赏独特的海洋生物,观赏美丽的海底景观。
因此,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不仅能带动旅游经济,还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3.2 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也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如何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引言海洋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的必要条件,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如何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是重要的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手段之一。
生态系统保护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具体来说,需要制定有关海洋保护区的政策和法规,划定合理的保护区域和保护区内的管理措施,实现政策和法规的有效执行。
此外,应该推广生态旅游、海洋科普等活动,以增强公众对生态系统保护的意识和理解。
海洋污染治理海洋污染是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海洋污染主要包括各种人类活动带来的油污染、塑料垃圾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视海洋污染治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海洋污染。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立法工作、推广清洁能源、控制海洋运输的污染等方法。
保护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原因,珊瑚礁面临着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珊瑚礁,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包括控制水温、减少海洋酸化、防止过度捕捞等。
珊瑚礁保护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了解珊瑚礁的生态特征,制定更为科学的保护措施。
推广可持续渔业渔业对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许多重要的渔业资源已经面临了枯竭的局面。
为了保证海洋生物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推广可持续渔业,采取灵活有效的渔业管理措施,支持农民钓鱼,推广深海养殖等方法。
科学立法对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科学立法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制定有关海洋保护、海洋资源利用、海洋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全面、科学、合理的法规和政策,然后实现政策和法规的切实执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适时更新和完善政策和法规,以适应不同阶段和不同发展需要。
结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
种类
Skeletomema costatum Ceratium furca
每天分裂次数 2.3 2~4 1.4 0.9~1.3 0.9 0.7
加倍时间(天) 0.43 0.25~0.5 0.74 0.75~1.11 1.07 1.04
Heterosigma sp.
Gymnodinium 65年型种 Hornellia sp.
Dinophysis fortii
在最适宜的自然条件下,赤潮生物的最大生长速度可能比上表 列出的高。例如,骨条藻每天分裂可达5.9次。总体来看,硅 藻比甲藻类增殖速度高。
7、赤潮的危害
赤潮是一种自然生态现象,相当一部分赤潮是无 害的,它们自生自灭,然而,近年来赤潮频繁发生和 规模不断扩大,其危害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 ①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覆盖海面或堵塞鱼、贝类等海洋 生物呼吸器官,使之不能执行正常的呼吸功能; • ②赤潮生物大量繁殖和死亡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导 致环境严重缺氧,引起海洋生物的窒息死亡; • ③某些赤潮生物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引起鱼、贝类 中毒死亡; • ④居民通过摄食中毒的海洋动物而中毒。 • ⑤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 成为死海 。
• 指一个地区内物种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是 生命有机体的多样化。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 统的基本组分,也是基因和染色体的载体。 在三个基本层次中,物种多样性是最明显和
最直观的一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主要从分类学、系统学和生 物地理学角度对区域内物种的状况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 物种多样性的现状 • 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 物种多样性的演化 • 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
思考题:赤潮爆发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一、生物多样性概述
1、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内涵 生物多样性: •
是栖息于一定环境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
物物种,以及每个物种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它们
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生物多样
性一般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
统多样性三个基本层次。
⑴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
2、赤潮的判断标准
• 日本学者安达六郎(1973)提出以不同生物体 长的赤潮生物密度作为判断赤潮的标准,
赤潮生物体长/µm <10 10~29 30~99 100~299 300~1000
赤潮生物密度/(个/L) >107 >106 >3×105 >104 >3×103
3、赤潮生物类别
• 能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称为赤潮生物。包 括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 • 全世界记录的赤潮生物有300种左右,隶属 于10个门类。 • 我国沿海已发生赤潮的赤潮生物:有30多 种,主要是甲藻类(15种),其次是硅藻 类(7种)和蓝藻类(4种)
赤 潮 颜 色
⑵赤潮种类 • 单相型赤潮:赤潮发生时,只有一个种占绝对的 优势称为单相型赤潮; • 双相型赤潮:赤潮发生时,有两种共存的赤潮生 物占优势,称为双相型赤潮。 ⑶赤潮生物的分布: 外海:赤潮生物种类较少; 代表性种类:蓝藻门的束毛藻; 近岸、内湾和河口:赤潮生物种类多; 主要是甲藻类和硅藻类。 例如,夜光藻、骨条藻,其次是原甲藻属和 裸甲藻属的一些种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 1.生境的破坏或片断化; 2.生态系统功能遭受严重破坏或丧失; 3.基因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绝灭; 4.物种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绝灭; 5.景观遭受严重破坏、消失。
• ⑶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主要原因 • 1.大面积森林采伐、火烧和开垦导致 生境的破坏或者片断化; • 2.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 • 3.生物资源的过分利用; • 4.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 5.外来物种的引入或入侵; • 6.无控制的旅游影响; • 7.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
• • • • • • • • • •
2、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⑴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 ①为人类提供适意的生活环境; ②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 ③提供医药原材料; ④提供工农业原料; ⑤巨大的基因宝库; ⑥维持地球环境的稳定; ⑦提供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⑧丰富人类的思维和精神生活;
• • • • • •
4、赤潮毒素及其分类
• 赤潮毒素(Biotoxin): 是由藻类产生的一
类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 ,其主要来源于海洋
中的浮游植物(也有人认为是附着或共生的海 洋细菌),由于人们开始时不了解毒素的真正 来源,往往根据引起人们中毒的海洋生物称它 们为贝毒或鱼毒而不是赤潮毒素。目前,赤潮 生物毒素所造成的环境公害已得到深入的研究 和高度的重视。
⑴赤潮颜色 赤潮的颜色:可因形成赤潮的生物种类不同而呈现 出不同的颜色。 红色、粉红色赤潮:夜光虫、红海束毛藻、 中缢虫、红硫菌等; 黄色、茶色、茶褐色赤潮:裸甲藻; 绿色赤潮:绿色鞭毛藻; 土黄、黄褐色、灰褐色赤潮:硅藻类。 • 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梨甲 藻等)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 的颜色。
基本状况:
①无论陆地或海洋,不同门类的种类和数量有很大差别,如 海洋动物种类远多于植物,小型远多于大型。 ②多样性水平在纬度分布上有很大差异,热带比较高。 ③由于人为因素,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远大于物种形成的 速度。
⑵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 广义:蕴藏于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机体中的遗传信 息的总和;
⑶生态系统多样性
• 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 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生态 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高层次 • 生境多样性:主要指无机环境,如地貌、气候、土壤、 水文等。生境的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甚至是整个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 • 生物群落多样性:主要指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方 面的多样化。 • 生态过程多样性:主要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 能在时间上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之间及其 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关系。
• 狭义: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一个种群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 遗传变异的总和。
• “广义”和“狭义”的差别在于后者只涉及种内。
• 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通常在基因上互有差异,即所谓的等 位基因。
• 每个个体的特性,即个体表现型代表了其形态和生理上的 特征,而表现型是受等位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共同作用所决 定的。 • 一个物种的遗传变异越丰富,则它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就 越强。
第七章 海洋赤潮、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赤潮和赤潮生物
1、赤潮的定义
• 赤潮(red tide):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 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爆发性增殖而引起海水 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通常水 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 黄、绿和褐等。 有害藻类水华(HAB: harmful algal blo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