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3.2《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3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导学案【梳理归纳】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河流开发的原则:既要考虑河流的,更要考虑流域的特征,进行综合开发2.自然背景的作用:决定了河流的和流域的[答案]特点整体性利用方式开发方向3.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1)概况①位置:位于美国的②发源地:A 山的西坡③地位:是密西西比河支流B 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2)地形:流域内,地形(3)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4)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大部分可通航,但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5)矿产资源:主要有、、铜、磷、锌、云母等[答案]东南部阿巴拉契亚俄亥俄河多山起伏大温暖湿润水量丰富很不稳定煤铁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历史上状况:开发早,形成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马铃薯和后果:人口较少,影响不大2.19世纪后期状况:流域内,对流域内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后果:带来、植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答案]棉花蔬菜人口激增掠夺式土地退化环境污染三、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效果1.流域开发的目标(1)核心是河流的(2)结合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3)对流域的进行恢复和治理2.具体措施:修建3.效果:(1)在、航运、、提高水质、旅游、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与管理(2)农林牧渔业、和得到迅速发展,明显改善[答案]梯级开发梯级开发生态环境水坝防洪发电土地利用工业旅游业生态环境【注意提示】田纳西河流域的梯级开发(1)梯级开发分段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段水位相对平衡,利于通航(2)水库建成之后,可以抵御洪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电力充足用于冶金工业,既保护了森林,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3)水源充足,小气候得以改善,地力和植被都可以得到恢复反过来,植被得到恢复,又可以改善不稳定径流(4)水库储存的水源,可以解决农业灌溉所需,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思考导读】1.想一想:田纳西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2.想一想:什么是梯级开发?3.分析:下图修建水库后,大坝上、下游河流水文特征可能发生哪些变化?4 从开发的角度分析,河流对流域内人类生活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5 对河流的治理一般从哪些方面分析?6 河流的梯级开发有哪些优势?【参考答案】1.流量很不稳定,冬春多,夏秋少,不利于航运2.一种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利资源的方式因自上游至下游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特点是把河流分为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逐段地利用该河流的水利资源3.大坝上游:受水库影响,河流水位明显上升,河流流速较修筑大坝前慢;下游:受水库的调节作用,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修筑大坝前平缓4 供水:包括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从河流流量大小及季节分配情况和水质方面分析航运:从河床坡度、流量大小两方面说明,一般情况下,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缓利于航运;同时需考虑流域内经济发展状况发电:从河流流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说明,河流水量大且地势落差大更有利于发电水产养殖:重点考虑水域面积及水质状况旅游:与河流和周边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组合状况有很大关系5 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而对航运的有利影响是通过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平缓且季节流量变化小而实现的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6 梯级开发分段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通航;水库建成之后,可以抵御洪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电力充足用于冶金工业,既保护了森林,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水源充足,小气候得以改善,地力和植被都可以得到恢复,反过来,植被得到恢复,又可以改善不稳定径流;水库储存的水源,可以解决农业灌溉所需,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尝试练习】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1~2题1.图中甲河为( )A.汉江 B.闽江 C.西江 D.渭河2.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A.流程长,较稀疏 B.流经地区坡度较大C.水质清,无结冰期 D.流经地区多是红壤【解析】第1题,根据河流所处地区的经纬度和河流的水系特征,可以判断出甲河为渭河。
学案10:3.2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2)TVA将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3)1933年以后,TVA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6个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3.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坝的作用
(1)防洪(2)航运:(3)发电:
(4)提高水质:(5)旅游:(6)土地利用:
二、新知应用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
2、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表现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
土地退化为老棉花带,棉花是一种对地力消
耗较大的作物
老棉花带衰落
植被破坏矿山开采破坏地表植被。
为了扩大
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
片森林被砍伐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
恶化
环境污染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
化硫,形成酸雨。
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
体,使许多生物消失
绝迹。
3、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的综合开发总体构想
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流域的开发河流的利用与治理-----核心----梯级开发
结合资源条件------综合开发
(2)流域综合开发的实施
水库修建、流域环境改善-----带动旅游业
防洪、航运、合理利用土地、发电、火电。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导学案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左传—宣公十二年》编号:gswhdlbx-012文华高中高二地理必修3《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导学案班级小组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重点难点: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开发的现状;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河流与人类的关系①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域:。
②大河两岸多是稠密地区。
2.流域和水系:①流域(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集水区。
②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③水系(河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④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支流;三级支流——注入支流。
3.流域的特性①特殊性:每个流域的特征各不相同,有的流域适宜人类生存,先形成了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②整体性: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流域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经济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殊性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1).流域的自然背景及开发原则(2).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①概况⎩⎪⎨⎪⎧位置:位于美国的东南部源地: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流域地位: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②自然背景:实例分析(以田纳西河为例)3.思考:①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学案8:3.2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习目标: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学习重点: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开发的现状;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
学习难点:根据流域的自然背景,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及意义。
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自主学习:1、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域的______________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3、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_______________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附近注入_____________。
4、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5、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在利用过程中要。
6、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因此是的重点。
7、田纳西河流域内,地形,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交通不便,作用十分突出。
8、田纳西河位于地区,气候_______,降水。
(________多降水,_______降水少)9、田纳西河水系,支流,水量丰富,通过可通过全国大部分地区;不利条件:,。
10、流域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等。
11、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结果:(1)18世纪下半叶开发较早,盛产_______________,是美国重要的带。
(2)19,造成:A、_____________,原因:,后果:。
B、____________ ,原因:世纪后期开始掠夺性的开发扩大获取炼铜的,大片森林被破坏;矿山开采破坏,后果:生态环境恶化。
第三章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 导学案

高二地理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某流域综合开发的条件。
2.了解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3.了解流域综合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措施。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根据[自主预习]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知识点并作适当标注。
2.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标出填入“我的疑问”处。
【自主预习】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流域概况: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西坡,是____________支流俄亥俄河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地形:起伏较大,______资源丰富。
陆路交通不便,______作用突出。
(2)气候: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降水多,夏秋季降水少,对农业生产不利。
(3)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河流______大,流量很不稳定(冬春多,夏秋少),不利于航运。
(4)矿产资源:主要有____、铁、____、磷、锌、云母等。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开发早期,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对流域内资源进行大规模掠夺式开发,带来__________、植被破坏、__________等一系列问题。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效果 1.流域开发的目标把河流的____________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内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2.具体措施:在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在________、发电、______、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与管理。
3.效果:根治了____________,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________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流域的综合开发导学案

3.2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导学案-任传芝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流域的概念;归纳流域开发和治理的一般方法,并能简单设计出和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地理条件的分析探讨,概括田纳西河流域优势、劣势,推断田纳西河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
一、获取信息读图3.12,了解基本概念1、 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域.2、 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水系.3、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的大小、汛期、水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以及有无结冰期等。
4、水系(河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
河流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发源地、流向、长度、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形态(如树枝状、扇形等)、河道的宽窄曲直等。
5、流域的特性——特殊性、整体性。
流域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经济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1、阅读书本P49-50,填一填:用文字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和影响2、.根据教材P51及以下材料,归纳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前的主要的人文地理条件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见下图),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
分析以下关系图,将下字母代号填入空框中:A、砍伐森林 B、形成酸雨 C、水土流失 D、洪水泛滥 E、土地退化 F、环境污染活动:阅读P57-58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流域的综合开发 导学案

吴堡中学“6+1”高效课堂导学案
【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9内容,了解田纳西河的地理位置概况及流域开发的整体性。
2、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51内容,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情况以及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合作探究】
活动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50内容以及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条件,完成下面表格。
材料:田纳西河是美国第八大河,全长1043公里,流经七个州,流域面积10.4万平方公里。
源出阿巴拉契亚山地西坡,大部流经阿巴拉契亚山区,上中游河谷狭窄,落差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
仅能通行小汽轮。
下游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
流域内的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温暖湿润,但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多暴雨,易造成洪水泛滥。
河流的主汛期是12月—次年4月中旬,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不稳定,通航受到一定影响,下游易诱发洪灾。
【课后作业】
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农民代表、生态学者、TVA特派员、电力部门,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资料。
地理必修三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导学案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一.学习目标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二.活动方案第一课时一、背景知识活动一:看图3.14流域和水系,理解图中的几个概念:流域——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一个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就适宜发展农业;而科罗拉多河,河道狭窄、落差大,就适宜开发水利资源,对于田纳西河来说,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环境,是避免盲目开发的首要条件。
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活动二:在课本上找出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位置:发源地:流域范围:(在图上标出)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⑴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⑵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河流的主汛期是12月—次年4月中旬,以雨水补给为主,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降水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通航受到一定影响,下游易诱发洪灾。
活动三: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水量较少。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⑶水系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缺点: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
②水量很不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重难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方法指导】
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学习过程】
一、流域
1.几个基本概念
⑴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
流域
⑵流域的特性
①特殊性
每个流域的特征各不相同,有的流域适宜
人类生存,先形成了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大多
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
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②整体性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河流进行开发原则:要考虑河流的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
2.自然背景的作用:决定了河流的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3.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1)概况位置:位于美国的。
发源地:山的西坡。
流域的地位:是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2)地形:,地形起伏较大
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
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3)气候:。
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季降水相对较少。
(4)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但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水量很不稳定
(5)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铜、磷、锌、云母等。
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
2流域内煤,铜,锌等矿产资源丰富,这样的矿产资源在初期开发中会引起怎样的环境问题?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9世纪后期以来:农业发达,盛产。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1、核心:河流的。
并结合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开发,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2、综合开发与治理①;建设水库,形成统一有效的防洪高度系统
②:与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相通
③:大规模发展水电、火电和核电
④提高水质、游泳、土地利用等
3、效益:根治了洪灾,、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辞不达意效益的统一。
【当堂检测】
1.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
A.经济发达B.水土流失严重C.农业发达D.航运发达
2.田纳西河两岸能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D.全国最大的电力系统
(2010年启东中学检测)读下图,回答3~4题。
3.乙河流域主要位于( )
A.盆地地区B.平原地区
C.温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
4.下列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的流量比乙河丰富
B.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小
C.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
D.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C.避开鱼类的洄游期
D.此季节河流流量小,水量小便于施工
11.该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A.库区降水变率增大
B.库区水质变差
C.诱发大型的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生态环境恶化
12.今日的田纳西河流域旅游业发达,主要是因为( ) A.生态环境的改善B.工业的发展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航运业的便利
二、综合题
1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甲地气温偏低的主要因
素是________。
A.河流B.植被
C.地形D.太阳辐射
(2)描述图中所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
征。
(3)简述该区域发展小水电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及其环境意义。
14.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M河是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的N河是
________________。
(2)M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3)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____,分析此处水能资
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
(4)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对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
一、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D
解析:由图示经纬度可推知甲河为亚马孙河,乙河为刚果河,两河均处在热带雨林气候区,乙位于盆地地区,甲为广阔的平原,因而甲河流域面积大,水量丰富。
答案:3.A 4.A
解析:选A。
田纳西河是先汇入俄亥俄河后,通过俄亥俄河注入密西西比河,田纳西河应是俄亥俄河的支流,田纳西河流域大部分在阿巴拉契亚山区,下游小部分在密西西比平原,中下游地势平坦,支流很少。
解析:毁林扩耕、伐木烧炭、矿山开采都能破坏地表植被,而修建水库主要是在河流上进行,对植被破坏不大。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答案:6.B7.B
解析:选D。
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集中发展玉米、棉花、大豆等农作物种植;电厂附近,利用电厂发电后的余热,发展温室蔬菜生产等。
解析:本题组结合水电站建设考查影响流域开发的因素及开发的影响。
向家坝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该流域处于我国阶梯分界处,地质条件复杂,且区域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小,加之移民等使得水能开发较晚。
12月份该区降水较少,河流水量小,利于施工。
大坝截流后由于水流变缓水质可能变差,但是库区地质、气候和生态环境在合理开发的情况下,影响不大。
答案:9.B10.D11.B
解析:选A。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农业和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解析: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经纬网确定本区的位置。
本区位于我国闽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小型水电站建设不仅可利用本地优势水能资源,而且可以解决本区用能问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较大。
答案:(1)C(2)河流无结冰期,水量较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自然植被多样,河流含沙量较小。
(3)这里气候湿润,水量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适合建设小水电站。
发展小水电建设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可以减少农村因乱砍滥伐而导致的水土流失以及利用矿物能源而造成的大气污染。
答案:(1)田纳西河长江
(2)梯级开发①梯级开发分段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通航。
②水库建成之后,可以抵御洪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电力充足用于冶金工业,既保护了森林,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③水源充足,小气候得以改善,地力和植被都可以得到恢复。
反过来,植被得到恢复,又可以改善不稳定径流。
④水库储存的水源,可以解决农业灌溉所需,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3)长江三峡气候:巫山以上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
地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
水系:长江上游有众多源远流长的支流,水系庞大。
(4)①通过兴修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
③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