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正确地做事情和做正确的事情
做正确事和正确做事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这两个主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做正确的事”是指我们做的事情是符合道德、伦理和法律标准的。
它涉及到我们的价值观、信仰和责任感等方面。
在做正确的事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违背良心和道德底线。
而“正确地做事”则是指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和方式去做事情,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它涉及到我们的能力、经验和思维方式等方面。
正确地做事需要我们具备高效、精准和创新的思维,以便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呢?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
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我们才能做出符合道德、伦理和法律标准的事情。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其次,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在做事情时,我们要认真分析问题、权衡利弊、评估风险和后果,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我们也要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思维,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再次,我们要注重细节和质量。
在做事情时,我们要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和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
在做事情时,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
各位听众,无论是“做正确的事”还是“正确地做事”,都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执行力。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想引用一句话来总结今天的演讲:“做正确的事是价值观,正确地做事是方法论。
”希望我们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谢谢大家!。
如何理解“做正确的事情”与“正确地做事情”[推荐5篇]
![如何理解“做正确的事情”与“正确地做事情”[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f682d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9.png)
如何理解“做正确的事情”与“正确地做事情”[推荐5篇]第一篇:如何理解“做正确的事情”与“正确地做事情”如何理解做正确的事情与正确地做事情? 在《领导者》一书中,本尼斯曾简明扼要地概括出这句著名的话:领导者做正确的事,管理者正确地做事。
领导者是企业的核心关键,引导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如何进行引导是决定整个组织是否能持续不断发展的两条轨道。
做正确的事是目标,正确地做事是方法。
只有在我们拥有坚定的目标,并且运用正确的方法的时候才能达成我们的愿望。
做正确的事是一切的前提,一旦选错了方向,即使前进的再快我们也不过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其次才是正确地做事。
对于企业来说,做正确的事比一切都重要的多。
一家前几年看上去势头不错的防病毒卡公司,在其被杀毒软件逐出市场之后,仍然对自己的产品深信不疑,不进行任何技术上的改变。
三年之后,这家公司才惊醒过来,然而这时服务于不同细分市场的同类产品已经挤满了市场,再想追赶为时已晚。
所以,企业想要长久地发展,就必须要做正确的事,看清市场,认清自己,制定正确的目标,以取得长远的、实质性的绩效。
美国著名企业ABB的原董事长巴尼维克有一个观点:一个企业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
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横向扩展到一定程度时,这95%的执行是尤为重要的。
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个人的话,决策者是脑袋,要去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传导到四肢,并组织四肢实施,四肢也就是基层员工。
因此,可以说,中层和基层员工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做的传法、执行决策的过程,也就是正确地做事的过程。
空有一个正确的目标,而没有去执行的行动,是永远无法发展的。
在传统观点中,领导是管理的一部分。
而举世闻名的领导力专家,世界顶级企业领导与变革领域最权威的代言人约翰?科特却认为:领导不是管理过程的一部分。
管理的过程是计划、组织和控制,领导也有相应的三个过程:确定组织的经营方向,联合群众,激励与鼓舞。
【职场经验】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

【职场经验】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所以他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
结果第二天他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五十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个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显然,动物园的管理员开了一个错误的会,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拿错了钥匙,没有“做正确的事”,也就当然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作者彼德,杜克对效率和效果两者的区别是这样解释的:效率是指正确地做事,效果是指做正确的事。
如果我们做的是不正确的事情,那么不管花多少时间去“正确地”做它,都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的。
01做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事首先是明确对的方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因为人与人之间毕竟在能力、个性或者专业等各个方面存在差距,忽略这些差距的存在很有可能会被撞得头破血流,穴鸟模仿老鹰抓羊,最后却被猎人所捕就是这个道理。
理想要与实际相结合,了解自己,认清环境很重要,只有把自身因素和外界条件做最大程度的契合,才能在现实中避害趋利,使目标计划更具实际意义。
02正确地做事明确做正确的事之后,就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做事,否则,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正确地做事就是要讲究方法和效率。
在多种决定成败的因素中,态度往往比能力更重要。
以做事业的态度去做事可以让我们把工作变成一种责任,也可以让我们把工作变成一种兴趣。
责任保证我们能把事情做完,而兴趣则让我们将事情做得更好。
正确地做事还有一点关键因素是时间的合理管理和规划,每个人每天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却是不同的。
正确地做事必须善于利用自己的工作时间。
唯物主义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

唯物主义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从唯物主义角度思考,前者是侧重于做事,后者侧重于所做的事情的正确性。
我认为正确的做事和正确的做事中都包含一点:做事的方式和做事的内容要符合我们所在社会中的普遍的认识。
正确的做事只是强调我们做事的方式,而做的事情的是否符合我们现阶段的价值观是没有限制的。
做正确的事是说我们所做的事情应该是对社会有价值的,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的。
从这方面讲似乎做正确的事对社会的价值更大一点。
因为有一句话是:可怕的不是知识的本身,而是知识运用于什么方面,也就是说知识应用于正确的事情才会产生积极地作用。
具体的提纲可以从以下来罗列:
1.我们认识事物正确性的标准是:他符合我们社会总体的价值倾向。
2.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情两者之间的侧重点做具体的论述。
3.在论述的基础上阐明自己的倾向,并作具体的说明。
其中可以包括论述反对的那一面的局限性所在。
4.总结自己的论述,鲜明的亮出自己的观点。
你如何理解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情更为重要

你如何理解"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情"更为重要?教师如何实现"做正确的事情",同时又"正确地做事情"?中国曾经出现多次教育改革,其中很多教育改革实际上只是“教学改革”,也就是“教学方法改革”。
1979年前后,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大量的“教学实验”,其中很多实验也主要只是“教学实验”,比如“自学辅导教学法”实验、“尝试教学法”实验、“目标教学法”实验,等等。
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验是重要的,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验抵达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遭遇一个障碍:原有的“教材”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旧教材成为新教学方法的瓶颈。
于是,真实的“教学改革”总会引起“教材改革”以及相关的“课程改革”的渴望。
或者说,有效的“教学改革”原本应该是“课程改革”,应该使教材和教学方法同时发生改变。
否则,教师就只能在教学方法上做一些微调,而不能使教育发生整体的转换。
2000年前后中国教育界出现的“教育改革”称为“课程改革”、“新课程”,而不是单一的“教学改革”、“新教学”,这是有道理的。
从“教学改革”转向“教材”或“课程改革”,这里面隐含了一个重要的转变。
对教师来说,以往的教育改革常常显示为“教学方法”的调整,却不知道真正应该调整的首先是教材。
如果教材错了,教学方法无论如何调整,终归是一种微调,甚至会“助纣为虐”。
也可以说,如果只改变教学方法而不改变教材,至多只有“正确地做事”的效应,而且很可能是正确地做错误的事情。
方法是对的,方向却错了。
我认为,方向比方法更重要。
举个通俗的例子:《麦兜故事》大家都看过。
麦兜想要出人头地,就去找最好的师父学艺。
他学得很好,师父教得也是真本事。
可是他学的是什么呢?是早就不存在的“抢包山”比赛。
他可能是冠军的水平,可是根本不会再有这种比赛了。
这就是说,他正确地认真学习,找最好师父。
可是没有选对方向。
如果你做没有意义的事,就不如放弃,反而如果你做的事有意义,哪怕做得不好,也胜过做无功之劳。
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

三、怎样才能“正确地做事”
• “正确地做事”需要方法和技巧。很多人凡事只从 个人的判断和理解出发,通过个人标准去评价事物, 显然这是不对的。怎样才能“正确地做事”呢?
1、做事之前先沟通
• 多与上级领导沟通,了解上级领导的意图,这才 是正确做事的方式。当关羽离开曹操时,曹操内 心是一百个不愿意,但他尊重关羽是人才。默许 其离开。但曹操下属孔秀却没有领会曹操的意图, 结果落个不好的下场。日常工作中也一样,下属 不能想当然做事,要经常与上级沟通,这样才能 确保“正确地做事”。
正确地做事与角色定位,当你 是下属,面对你的上司时,你会怎么做事?角色 转换后,当你成为上司,面对你的下属时,你又 会怎么做事? • 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典故事很多人 都听过。当时关羽在“斩颜良,诛文丑”后拜辞 曹操后去寻找兄长刘备,尽管曹操默许,但曹将 却一路阻拦,其中有斩杀东岭关守将孔秀的情节, 孔秀要求关羽拿出曹操通行证才能通关,而关羽 没有,孔秀坚持,结果丢了性命。透过事例可以 引申“正确地做事”的重要性。
2、“正确地做事”是建立良好判断的基础上的
• 凡事有轻重、缓急、难易之分,因此做事之前要 对所做之事进行客观分析,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些人一根筋走到底,即使在环境发生动态变化 后仍然按照固有的思维做事,这是不可取的,也 不是“正确做事”的方法。
3、“正确地做事”需要注重人际资源
• 要想把事情正确地做好,那就要学会正确做人。 有些人自持业务能力强,忽视人际关系建设,殊 不知人是有对抗情绪的,结果劳心劳力反不讨好。
二、光顾着“做正确的事”,结果并不一定好
• “做正确的事”本身就没有错,但从孔秀被斩这个事 情上可以看出光顾着“做正确的事”的结果未必好, “做正确的事”就未必一定对。 • 那为什么“做正确的事”,其结果就不一定好呢?
1、你是怎样认识“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情”的?

1、你是怎样认识“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情”的?做“正确的事情”主要强调“做什么”,要做正确的事情,是一种出发点,相对是静态的;“做正确的事情”主张“怎样做”,强调做的过程,要做得合理得法、有效是核心,相对是动态的。
就好像一个人要有理想一样:“做正确的事情”相当于人要有什么样的理想?首先要符合自己的意愿,并不是来自于外在的压力。
二要必须是进步性质的理想,不应该是“旁门左道”的理想。
自己意愿中的科学家、航天员、教师、医生……有这样的理想则是做正确的事情。
自己意愿中的海盗、黑社会老大……有这样的理想,则是做不正确的事情。
三要符合自身实际,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即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以实现。
科学家、航天员……这样的理想能够实现,而如相当英国首相、智利总统则是通过努力也不能实现的目标,要去实现这样的目标就是在做不正确的事情。
“做正确的事情”,“事情”要求正确才能做,就能做。
“正确的做事情”则相当于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必须正确地做,理想才能得以实现,不正确地做,不能圆满地实现或不能够实现。
即使都是正确地做,实现理想没有捷径,因为做的方法有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经历和效果。
采取的方法科学,手段合理,行动策略有效,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理想能够实现,且相对轻松,愉悦,苦少乐多。
相对的另一种类型:日日劳累,夜夜辛苦,没有快乐。
因为方法不当、不佳,虽勤却事倍功半,不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正确地做事情”讲究做的过程中行动要有用、有趣、有效。
由“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情”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
一堂课中必须要落实三维目标,且要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这才是符合诸多要求之一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而三维目标落实到什么程度,整合到什么程度,取得怎样的学习效果,则取决于“怎样正确地教”。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只有得法”才能算得上是正确地教,在“得法”的课堂中,教师才是在“正确地做事情。
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

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推荐文章请假条的正确格式及范本热度: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热度:特朗普针对奥兰多枪击案演讲:我拒绝政治正确热度:父母正确教育孩子事例有哪些热度: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具体是什么热度: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让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这是约翰•米勒先生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也许从这件事中你可以体会出“效能”的含义。
那是阳光明媚的一个中午,在明尼阿波利斯市区,米勒先生经过一家叫“石邸”的餐厅,想吃顿简单的午餐。
餐厅就餐的人非常多,赶时间的米勒先生,很庆幸找到了一张吧台旁边的凳子坐了下来。
几分钟后,有位年轻人端了满满一托盘要送到厨房清洗的脏碟子,匆匆地从他的身边经过。
年轻人用眼角余光注意到了米勒先生,于是停下来,回头说道,“先生,有人招呼您了吗? ” “还没有,”他说,“我赶时间,只是想来一份沙拉和两个面包圈。
”“我替您拿来,先生。
您想喝点什么? ”“麻烦来杯健怡可乐。
”“对不起,我们只卖百事可乐,可以吗? ”“啊,那就不用了,谢谢。
”米勒先生面带微笑,说道:“请给我一杯水加一片柠檬。
”“好的,先生,马上就来。
”他一溜烟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他为米勒先生送来了沙拉、面包圈和水,留下米勒先生用餐。
又过了一会儿,年轻人突然为米勒先生送来了一听冰凉的健怡可乐。
米勒先生一阵高兴,却又有疑问:“抱歉,我以为你们不卖健怡可乐。
”他说。
“没错,先生,我们不卖。
”“那这是从哪儿来的? ”“街角杂货店,先生。
”米勒先生惊讶极了。
“谁付的钱? ”他问。
“是我,才2块钱而已。
”听到这里,米勒先生不禁为年轻人专业的服务所折服,他原本想说的是:“你太棒了! ” 但实际却说:“少来了,你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去买呢? ”面带笑容的年轻人,在米勒先生眼前似乎变得更髙更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做正确的事情”与“正确地做事情”
姓名:许慧玲班级:纺织1301班学号:1090113114“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情”其实都讲究做事情,只不过因为
“正确”的位置不同,使得两句话的侧重点有了不同。
正如彼得.杜克在《有
成效的管理者》的一书中说道:效率是指正确地做事,效果是指做正确的事。
我觉得做好一件事情,效率和效果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
我们对两者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做正确的事情,也可以指确立正确的方向。
我想到“南辕北辙”这个成语:
一人打点好了一切要去楚国,可是他行进的却是一个错误的方向,虽然他有跑得
最快的骏马,装备最好的马车,技术最棒的车夫,可是最后的结果也只能离楚国
越来越远。
这个故事就可以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
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做
正确的事情亦是如此,如果我们没有确立好自己的目标,把握好自己的方向,只
知道一味的埋头苦干,那么结果便只能事倍功半。
正确地做事情,则是让我们的效率更高更好以达到我们满意的效果。
有一家
糖果商店,店里明明有许多营业员空闲,但顾客却宁愿挤在同一个柜台前买糖。
难道是其他营业员不热情或者短斤缺两?原来,受顾客一致欢迎的那个营业员每
一次抓糖果的时候,第一次一般都不会超过顾客所要的分量,然后,当着顾客的
面一点一点地加进去,直到分量足够为止。
顾客看到的是不停地加糖,心里觉得
很满意,当然也就愿意光顾这个营业员的柜台前了。
而其他的营业员呢,很多都
是第一次抓很多的糖果,然后再不停地减少,顾客们心里当然就很不舒服了。
同
样是卖糖果,同样的分量,因为方法不同,结果迥异。
以正确的方法做事,才能
一步步抵近完美,迈向巅峰。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只有认真去
做,不断地研究探索,经历了失败的痛苦或成功的喜悦,我们才能明白如何去
做才是对的,做怎样的事才是正确的。
尽管这样很消耗时间,可是人生没有一
条路是坦坦荡荡一路畅通的,是跌倒之后的疼痛教会了我们走路和奔跑,是迷
失之后的恐惧教会了我们探索和开辟,更是一次次失败之后的成功让我们体会到了令人震颤的喜悦并确定坚持走下去的正确的方向。
正确地做事情是一种态度,现在以及将来我们不管从事任何职业我们都应该有正确做好一件事情的态度;做正确的事情是一种智慧,我们在有了足够的经验和充分的计划后才能认定事情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