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 等值线图的判读习题含答案解析
《等值线的判读》专项测试题

《等值线的判读》专项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右图阴影部分为世界某大洲的局部某月(1月或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该处为高原地形,a、b为两条等温线,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哪种现象可能出现A.圭亚那高原的北部正值一年中的湿季B.此时正值华北平原小麦旺盛的生长季节C.此时正值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的收割季节D.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2.图中a、b等温线向北延伸的主要成因A.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B.洋流的影响C.山脉的分布D.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3~4题。
3.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A.3条B.4条C.5条D.6条4.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A.海岭B.海沟C.海盆D.大陆架读“某地区某日平均气温分布和M地全年降水和昼夜情况示意图”。
完成5~6题。
5.图中,可用于判断M地位于北半球或是南半球的主要信息有()①山地走向②昼夜长短的变化③纬度分布④降水量季节变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该地区()A.分布在中纬度大陆东岸B.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C.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D.白昼最长时降水量最多读右图,等值线a<b<c,据此完成7~8题。
7.如果甲为陆地,乙为海洋,a、b、c为等温线。
则图示区域为A.南半球7月等温线图B.北半球1月等温线图C.北半球7月等温线图D.南半球1月等温线图8.如果a、b、c为等压线,则甲地天气最可能是A.阴雨B.晴朗C.暴雨D.偏北风读某海城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回答9~10题。
9.甲处海底地形属()A.大陆架B.大陆坡C.海岭D.海沟10.乙处洋流可能是()A.加那利寒流B.西澳大利亚寒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D.千岛寒流下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读后回答11~12题。
11.该地区()A.位于南半球B.该日昼长夜短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2.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A.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B.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C.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D.中国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7月份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3~15题。
高考地理中图一轮总复习配套题库:微专题1 等值线图的判读含答案解析

微专题1等值线图的判读(2013·课标Ⅱ,6~7)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下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解析第1题,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及有关的区域地理知识。
读图可知,该区域为我国台湾,其东部为台湾山脉,西部为平原,从等温线的分布看东部气温低,呈闭合状,西部气温高,故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C项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①地位于沿海,台湾山脉西侧,夏季风的背风坡,夏季降水少;冬季由于地势低平,抬升冷却不够,降水少于②、④两地,故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应是①地,故A项正确。
答案 1.C 2.A(2013·福建文综,6~8)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24°C、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 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a B.bC.c D.e4.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风带C.地形D.河流5.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3、4B.5、6C.7、8D.9、10解析第3题,题干中d为一般区,则在d以北的e、a平均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故不可能是最舒适区;与b相比,c地处长江沿岸,空气较湿润,相对湿度较适宜,c两侧为丘陵地形,风速较适宜,故C项正确。
第4题,从图中可以读出,甲地等高线较密集,地形崎岖不平,会使平均气温降低,气压变化幅度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风速随之变大,故地形是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下降的原因。
第5题,3、4月份雨带还未推移到该地区,相对湿度达不到70%;7、8月天气炎热,且有伏旱现象,相对湿度下降;9、10月份雨带南退速度很快,降水不明显,相对湿度变小,同时冬季风实力增强,风速增大。
人教版高考地理复习1.2《微专题——等值线图的判读》

流,可以在大陆的东岸,也可以在西岸;③为南半球的
冷锋,降水在锋后;④地等值线向北数值减小。
答案:1.D 2.C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12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016·太原质检)降雨侵 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 侵蚀的潜在能力,是一项评 价由降雨所引起土壤分离 和搬运的动力指标。读西南 山区降雨侵蚀力等值线的 空间分布图,完成 3~4 题。
步骤
说明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是哪种地理事物 一看图名
的分布与变化
看最大值和最小值;看数值的递变规律;计算差
二看数值特 值等。如等值线数值增大方向,在等高线图中为
征
向山顶方向;在等压线中则为高压所在区域;在
等温线图中为向较低纬度(海拔)的方向
同一幅图中,等值线密说明变化大,等值线疏说
三看疏密 明变化小,如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
解析:第 3 题,根据等值线的变化可知,雅安在 7 000 的等值线上,昆明小于 3 000,两地差异最明显。第 4 题,西北部为山区,植被覆盖率高,因而降水侵蚀力小。
答案:3.D 4.B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15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主题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
核心突破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16
பைடு நூலகம்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合分析 综合分析。如在等压线图中可判断风向、风速、天气系
应用
统、季节等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19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对点演练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 6 月份某时刻等压线分 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20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1.此时,E、F 两地天气现象的共同点是( )
高考地理高频题型专项训练等值线图的判读(1)作业(通用版)

题型一等值线图的判读(1)——2023届高考地理高频题型专项训练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P~Q”一线()A.经过两个鞍部B.最低处海拔为30米地处于谷地之中 D.高差最大可达300米2.在a、b、c、d四地观察()地能看到b地地能看到c地地能看到c地地能看到d地海水透明度是表示海水能见程度的一个量度,影响透明度分布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海水的光学性质、水中的悬浮物质等,下图为局部海域6月和10月等透明度线分布图(单位: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透明度线与等深线的分布比较接近B.夏季渤海海域透明度低于秋季C.夏季东海近岸与外海透明度差异较大D.近岸海区较外海的能见程度好4.10月份甲地等透明度线形成向外海突出的“水舌”,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B.地表径流C.海底地形D.人类活动下图为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单位:℃)等温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地区常见的小尺度环流是()A.锋面气旋B.山谷风C.湖陆风D.暖性高压6.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易出现大气逆温层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南半球某地等压线(单位:百帕)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7.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8.④处的风向为()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影响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10.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最可能是()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此图若为北半球等温线图,且甲、丙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气温数值()A.d>b>c>aB.c>d>a>bC.c>a>d>bD.d>b>c>a12.若此图为等高线,则()A.沿a、c线能发育河流B.沿b、d线成为河流的分水岭C.该区域的地势起伏不大、c两地的气温差与b、d两地的气温差接近13.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2高考地理专题:等值线图的判读(真题展示+方法指导+提升训练)

2022高考地理专题:等值线图的判读(真题展示+方法指导+提升训练)【真题展示】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M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A.山峰B.山谷C.陡崖D.鞍部(2)符合图中信息的是()A.图中最高山峰南坡比北坡陡B.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C.EF段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D.两座山峰的实际距离是150米【方法指导】(1)图中M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应该是鞍部。
(2)图示最高山峰海拔为720米,该山峰南坡等高线较北坡稠密,则南坡坡度大于北坡,故A正确;通过计算可知,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210米,故B错误;图中河流EF段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故C错误;两座山峰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实际距离要大于图上比例尺反映的距离,故D错误。
答案:(1)D (2)A【建立模板】常见等值线主要有等高(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其中等高线是等值线的基础,其他等值线都是由其演化来的。
1.共同特征(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全图等距:相邻两线相差一个等值距或数值相等。
(3)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在图幅有限范围内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值线不能相交(等高线图中的陡崖处除外)。
(5)等值线疏密反映表达要素数值变化的快慢。
(6)局部闭合:两等值线间的局部闭合等值线,其数值“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判读方法内容判读要领数值同线等值,全图等距(等值距):相邻两线相差一个等值距或数值相等;极大值、极小值及其位置;看数值的递变规律延伸方向等值线的延伸方向表明等值线数值变化的大致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如等高线走向受地形、地势影响,等温线走向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等因素影响弯曲状况凸高为低——等值线向高值一侧凸,数值小;凸低为高——等值线向低值一侧凸,数值大。
可添加辅助线(垂线法、切线法)判断等值线弯曲处数值的大小。
平直——影响因素相对简单;弯曲——影响因素相对复杂疏密程度线密差值大,线疏差值小局部闭合介于两等值线间的异常区域,其数值“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即如果闭合等值线与相邻两线中的较小数值相等,则闭合区域低于较小数值;闭合等值线与相邻两线中的较大数值相等,则闭合区域高于较大数值分析成因等值线的延伸、弯曲、疏密、闭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根据等值线表达要素的特点,调用相关原理分析其成因3.等值线弯曲处数值大小的判读值线中心点高于两侧点,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中心点低于两侧点,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等压线脊线(高压脊) 槽线(低压槽)等高线山脊(分水线) 山谷(汇水线)等温线气温比两侧高,可能位于山谷处气温比两侧低,可能位于山脊处等降降水比附近地区多降水比附近地区少水量线等水温暖流流经寒流流经线等盐度比附近海域盐度高比附近海域盐度低线【提升训练】如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
等值线图判读专题训练

等值线图判读专题训练17【解析】(1)地形特征的描述主要描述地势特征和地形类型以及主要地形类型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是中间低,四周高,以盆地为主;四周高,中部低。
(2)本题主要考查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图中①处是陡崖,只要能计算出陡崖崖顶到崖底的相对高度,即可推出最短的绳长。
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 <(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图中的n是2,d是10,故陡崖的相对高度是10≤△H <30,故绳长最短需要10米。
(3)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处位于②处的下游,处于河流的交汇处,因为③处汇集了来自东北地区河流的水量,流域面积广;海拔较低,可能还有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导致水量大。
故③处大于②处。
(4)作为养马基地,要从饲料来源、水源、马群管理等方面分析。
当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草类茂盛;盆地地形,相对封闭,便于对马群看管;河湖众多,河漫滩等湿地多,方便马群饮水等。
【答案】(1)以盆地为主;四周高,中部低。
(2)10米。
(3)③处大于②处。
理由:③处汇集了来自东北地区河流的水量,流域面积广;海拔较低,可能还有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导致水量大。
(若从②处回答亦可)(4)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草类茂盛;盆地地形,相对封闭,便于对马群看管;河湖众多,河漫滩等湿地多,方便马群饮水等。
1.C.D;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此时图中海洋气温高于同纬度的陆地,应该在夜晚,故选项A正确。
2.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的分布,陆地与海洋上的温度差异是由于海陆分布不同造成的;在图中39°纬线的西部,等温线发生呈半封闭状,愈向中心,温度愈低,如下图,说明地势愈高,故选项B正确。
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该地区是台湾岛。
台湾山脉纵列中东部,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随着地势升高而降低。
2.高考复习——等值线的判读 练习10题(含答案解析)

等值线的判读练习1.阅读下列等高线示意图,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沙丘的地貌最常见的新月型,而通过读等高线图,呈新月型的只有A。
2.如下图,若是等高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QP处不可能为鞍部B.QP处为山谷C.QP处为集水分界线D.QP处为分水岭【答案】B【解析】图中等值线a>b>c,过P点作一直线垂直于QP,且与同一等高线交于QP的两侧,得到两个交点。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两个交点的高度高于P点,说明QP一线低于两侧,为山谷。
3.右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貌等高线地形图,P、Q、R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A.713、714、715 B.711、712、713C.715、713、714 D.714、711、713【答案】C【解析】图中虚线往往是由于存在上覆山体。
图中等高线P、R皆为实线,其他等高线都存在部分虚线或全部为虚线,这说明P、R为上覆山体的等高线,海拔较高,存在虚线的部分山体海拔较低。
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海拔较低山体中Q等高线海拔较高,为713米;上覆山体中,R等高线较低,为714米,P等高线为715米。
4.O、P两点的温差可能为()A.4℃B.5℃C.2℃D.1℃【答案】A【解析】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可知,P点气温在29℃~30℃之间,O点气温在25℃~26℃之间,由此可计算出两点的温差范围。
5.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答案】B【解析】等高线向海拔低值凸出为山脊。
山脊一般是河流的分水线。
故甲河与乙河分水线是KMOP线。
6.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答案】D【解析】题目中告知2010年5月初,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严重洪灾。
微专题专练卷(一) 等值线图的判读

微专题专练卷(一)等值线图的判读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5·西安模拟)下图是福建省2013年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读图完成第1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邵武市位于山脊,南平市位于高原B.永定与福州气温均高于10 ℃C.福建省的河流大多是自西北流向东南D.武夷山市与泉州市两地的经济结构基本相同(2015·南昌模拟)读我国某年12月上旬气温距平图(气温距平值=当年平均气温-常年平均气温),完成2~3题。
2.关于该年12月上旬我国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最低处位于内蒙古东部B.南北最大温差为4~6 ℃C.南方地区气温均高于常年同期D.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低2~4 ℃3.由图可知()A.全国1月0 ℃等温线在长江沿线以南B.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的路径多是自东北向西南C.江汉地区、长江北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初霜冻D.新疆北部暴雪要少于常年同期(2015·杭州质检)如图是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
读图,完成4~5题。
4.甲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A.29米B.31米C.39米D.41米5.图示区域内,进行新农村建设最合理的区位是()A.甲B.乙C.丙D.丁(2015·舟山质检)如图为某流域某季节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降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降水由南向北逐渐减少B.降水南北多,中部少,西部最少C.水系密度大的区域,降水多D.东南部降水最多,西南部降水最少7.对该区域地形的推测,合理的是()A.东南部比北部地势起伏大B.甲地位于盛行风背风坡C.乙、丙两地海拔相同D.地势西高东低如图为某地一处完全淹没在海面下的珊瑚礁体的等深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有关该珊瑚礁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部较高,四周较低B.主要在内力作用下形成C.礁体南部的坡度较陡D.为淹没在海面下的洼地9.图中E、F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A.5米B.15米C.20米D.30米(2015·湖南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地示意图,右侧小图为此地B、C两点间地形剖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1等值线图的判读
(2013·课标Ⅱ,6~7)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下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
C.地形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解析第1题,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及有关的区域地理知识。
读图可知,该区域为我国台湾,其东部为台湾山脉,西部为平原,从等温线的分布看东部气温低,呈闭合状,西部气温高,故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C项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①地位于沿海,台湾山脉西侧,夏季风的背风坡,夏季降水少;冬季由于地势低平,抬升冷却不够,降水少于②、④两地,故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应是①地,故A项正确。
答案 1.C 2.A
(2013·福建文综,6~8)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24°C、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 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a B.b
C.c D.e
4.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风带
C.地形D.河流
5.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3、4B.5、6
C.7、8D.9、10
解析第3题,题干中d为一般区,则在d以北的e、a平均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故不可能是最舒适区;与b相比,c地处长江沿岸,空气较湿润,相对湿度较适宜,c两侧为丘陵地形,风速较适宜,故C项正确。
第4题,从图中可以读出,甲地等高线较密集,地形崎岖不平,会使平均气温降低,气压变化幅度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风速随之变大,故地形是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下降的原因。
第5题,3、4月份雨带还未推移到该地区,相对湿度达不到70%;7、8月天气炎热,且有伏旱现象,相对湿度下降;9、10月份雨带南退速度很快,降水不明显,相对湿度变小,同时冬季风实力增强,风速增大。
故选B项。
答案 3.C 4.C 5.B
(2013·全国大纲卷)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下图
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6~7题。
6.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H、R B.Q、R
C.Q、H D.H、K
7.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地区是()。
A.Q、R之间B.N、M之间
C.S、R之间D.S、K之间
解析第6题,H点外围等值线数值可能为180,也可能为200,如果是180,则H的取值范围是160<H<180,如果是200,则200<H<220;同理,K点外围等值线的数值可能为160,也可能为180,如果是160,则140<K<160,如果是180,则180<K<200。
据图中R、Q两点位置可知,160<R<180,180<Q<200。
综上可知A项正确。
第7题,从图中可知Q、R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变化不大,动物种密度不同,不符合题目要求;从图中可知S、R 两地位于不同纬度,两地之间纬度越高,平均气温越低,但种群密度也越大;从图中可知N、M两地位于不同纬度,两地之间,纬度越高,平均气温越低,种群密度也越小;从图中可知S、K两地纬度相当,但动物种密度不同,不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B。
答案 6.A7.B
8.(2010·上海地理,61~64)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油菜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
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淮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什么方向延伸?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东西延伸。
这种纬度地带性的原因应从气温的角度分析。
(2)黄淮流域是平原,春季气温回
升快;其东部是沿海地区,西部是山地,气温回升慢。
(3)等值线呈东北—西
南方向延伸,其原因应从水分条件分析。
(4)等值线呈半环状分布,其原因应从地势高低对气温的影响方面去分析。
答案(1)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开放);我国东南部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或太阳直射点位置由南向北推进,气温也随之由南向北逐渐上升)。
(2)该地区春天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
(3)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此时,全国普遍高温,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距海洋越近,水分越足,开花日期相对较早。
(4)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半环状分布,随海拔上升而推迟。
地势成为这里主要的制约因素。
地势低处气温高开花日期早,高处气温低开花日期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