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静物油画发展述评

合集下载

中国油画艺术发展分析

中国油画艺术发展分析

中国油画艺术发展分析1、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作为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被引进中国之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衍变之路,展现了中国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完成了从西方艺术向中国本土化艺术形式的顺利转型。

明朝万历年间油画被西方传教士带到中国,开始了油画在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中的开拓之路,早期的宫廷艺术家为满足帝王的审美需要,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的绘画技法,是最早对西方艺术进行的创新改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开始派遣有关人员到海外进行学习,他们将西方的绘画创作理念带回国内,在国内开始进行油画艺术教育,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通过教育学习,在这一时期中国产生了一系列的油画创作者,中国油画艺术进入“百家争鸣”的活跃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文化发展政策,中的油画艺术开始展现出新的艺术风格,这一时期,苏联写实主义的油画绘画风格严重影响到中国油画艺术的创作,油画创作者逐渐将作品的创作融入一体化的理念当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油画艺术迎来了新的创作高峰,各种形式的油画表现方法不断涌现,并与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相融合,推动了油画艺术的较快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展现了不同时期中国的社会现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意义。

2、艺术市场化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中国油画艺术的市场化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是年代初,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追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水平的提高,而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画廊、艺术品拍卖、私人收藏、艺术展览等多种形式陆续涌现,艺术追求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生活领域中的一部分,而这些现状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油画艺术的市场化,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为金钱而创作,一方面推动了中国油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油画创作产生了很多问题。

艺术作品的市场化,使得艺术创作逐渐演变成艺术生产,艺术品演变为商品,削弱了油画艺术的鉴赏价值,提升了商品价值。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目前中国油画的艺术水平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中国油画家们积极学习和借鉴西
方油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同时兼顾所处的中国文化背景,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中国油画家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表达也在不断深化,一些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东方审美。

未来,中国油画面临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欣赏和收藏艺术作品,对于油画的需求将
会不断增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自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

对于油画家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展示和推广自己的作品,与更多人进
行交流和互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实现中国油画的未来发展前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培养优秀的油
画人才。

政府可以加大对于艺术教育和艺术市场的投入,为油画家提供更为广阔的创作和
展示空间;艺术院校和画廊也可以加强与国外顶尖艺术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引进更多的优
秀艺术家和作品,提高国内油画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油画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美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代表着中国当代艺
术的创作力和创新力。

相信未来的中国油画将会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中国文化艺术的
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代中国静物油画的观念性特征和视觉上的反美学特征

当代中国静物油画的观念性特征和视觉上的反美学特征

入 中 国 ,0 纪 9 年 代 , 物 油 画 在 中 国 油 画 史 味器物 ‘ 2世 0 静 存在 ’ 于静物 画的文化哲学价值。 定 对 象 的界 定 或 是 为 艺 术 所 下 的定 义 。 把 ” 上 达 到 空 前 的繁 荣 , 艺术 家在材 质 、 色彩 、 成 、 构 形
式等方面不断探 索、 富油画的艺术表现语言 , 丰 形
至 上 , 深 刻 地 表 达 当代 人 普 遍 的 生 存 体 和 工业 文 明使 人在 成为 世界 主宰 的 同时 , 言” 而 的特质 , 以少胜 多、 以无胜有 , 用无语 的 验 。从美 学 的角度 而言 , 它传 达 的语境 和 也 逐 渐 失 去 了原 本 属 于 自己 的 永 恒 寓 所 和 描绘来化解现实 的喧嚣。
[] 1席跃 良. 色彩与设 计色彩. 清华大学出版
社 .06 2 0.
化本质。
引言
静物 画, 顾名 思义 , 是把静 态之物作 就
视 觉 的角度 介 入现 实、 思现 实 、 判现 反 批
传统认 识论 导致 的“ 二元对 立” 中体 实 , 为 艺术 家 表 达 自我 意识 的载 体 。 集 成
艺 术 家 季 大 纯 的 静 物 画作 品 蕴 含 着 独 为绘 画对 象 的一种 艺术形 式 , 它通 过对 现 现在 当今 的现代技术 文明与人 的生存 困境 技 在他 的作 品 中, 有的人和物 所 实生活 中常见事物 的描绘 表达对 艺术的见 这 一矛 盾上 。 当今社 会 , 术 的力量似 乎 特 的观念性 ,
物质 的实用价值 急剧增长 导 仿佛存 在 于另 一个世界 , 所有 的涂 画修 改 解 、 生活 的感 悟、 情怀 的宣泄和 对世界 征服 了 自然 , 对 对 人们逐 渐发 现 自己 都 与精 神 意 识 有 关 , 品 的 主 题 和 现 实 的 作 的理解 , 具有 审美价 值 、 赏价值和 人文力 致人 的 物欲 越 来越 强 , 欣

试析中国油画的发展

试析中国油画的发展

试析中国油画的发展油画是中国向西方学来的外来艺术,在中国经历了清朝、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动荡时期,阶段性的将中国本土艺术和外来艺术相融合,使其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精神,并逐步发展成现代艺术的一部分。

本文意在从中国油画的发展历史展开,了解其在主题选择、写实写意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中国油画发展史油画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表现形式,传入到我国已近400年的历史了,但这并不能真正的证明中国此前绝无油画这一种绘画方式。

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早已学会用“油”作画,只因这项技艺多用于建筑或是工艺品的点缀,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画种在我国流传开来,导致国人对其感到陌生,油画艺术的诞生地点便落在了欧洲,直到19世纪中后期才传入到中国,进入国人的视线。

而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其可谓是一波三折,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学习西方的油画艺术,由传教士利玛窦、郎世宁等人逐步将油画带向中国宫廷,从而把西方的油画技巧向中国艺术蔓延开来,乾隆年间更是派人去学习油画技艺,在宫廷中油画逐渐盛行起来,在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文化大量融入中国,油画在中国民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新兴了许多画坊,从宫廷技艺流向民间,中国的第一批油画师如潘玉良等人将中国当时的油画技艺学习成果表现的淋漓尽致。

20世纪20年代,中国油画在战争的动荡不安中也在缓慢的发展着,油画的爱好者们先后向英法、日本、欧洲各国家学习油画技艺,等到20世纪50年代,受到来自中国的政治因素影响,油画师们又积极的向苏联的油画靠拢学习,中国油画受到苏联的写实主义影响深重。

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不论是主题和选材,还是写实与写意的变化,都充分的反映出了油画是怎样一步步曲折的融入到东方的艺术国度,与中国的水墨画、民族文化和政治宗教文化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并逐步发展壮大,构成现代基本的中国式油画的雏形。

主题的转变谈及中国油画的发展变化历程,关于主题及体裁的选择无疑不是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最初的只有在宫廷作画扩展到现代各种类型的优秀民间油画艺术大师,油画体裁的改变紧跟着时代变化的步伐前进。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中国油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历史悠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以来在绘画艺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绘画艺术的多元化,中国油画的现状和未来前景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油画的现状及未来前景进行分析。

一、中国油画现状中国油画在20世纪初期引入中国,并在中国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的中国油画主要是西方绘画风格的引进和模仿,以传达文化交融、时代变迁等主题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油画逐渐独立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同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油画。

目前,中国油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中国油画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新技术、新理念,形成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新风格,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国油画在创作内容上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人物、风景画扩展到抽象、当代、民族、社会主题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作品类型,丰富了中国油画的艺术内涵。

但与此中国油画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市场萎缩。

由于当前文化市场需求疲软,中国油画的销售并不乐观,导致一些优秀的油画作品难以在市场中获得应有的价值。

其次是技术水平不足。

虽然中国油画在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还存在差距,一些创作会受到技术问题的困扰。

再次是创新不足。

一些油画作品的创新性不足,缺乏新颖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使得观众对中国油画的认可度和关注度有所下降。

二、中国油画未来前景对于中国油画的未来前景,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市场前景。

尽管当前市场需求不足,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中国油画的市场将会有所改观。

特别是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油画将有更多机会融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技术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绘画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油画的技术水平将会得到提升,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也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静物油画形式美及其价值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静物油画形式美及其价值

摘要:在日常美术教研中,中国静物油画是一个主要教学内容,它的形式美价值有别于西方静物油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静物油画快速发展,油画的形式美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下日益完善。

关键词:中国静物油画 形式美 特征 价值静物油画自17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以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沉淀,其逐渐以描绘日常物质世界的题材为主。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静物油画依然是油画不可或缺的类型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静物油画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其外部形式和内部规律方面,有着独特的审美特性。

在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静物油画依然凭借着其独特的形式美,焕发着青春活力。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静物油画形式美概述形式美是对艺术规律的总结,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普遍存在于各种艺术中,其中中国的静物油画形式美别具特色。

静物油画形式美画面效果变化与统一,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画面形式之间的构成规律,另一部分是画面形式美的构成元素。

笔者从实践经验出发,综合论述二者共性与特色,试图化解静物油画创作中主题、形式、内容、题材之间的矛盾。

在众多艺术实践中“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们对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喜爱是本能的。

”[1]静物画的形式美重点在于表现艺术家的非理性艺术思想,这种绘画形式美是一种抽象艺术语言。

当代中国的静物油画,虽然无法像政治意味浓厚的主题性油画那样影响深远,但已经不再是画家平时练习、练笔或者单纯以小品形式表现客观事物的作品了,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对美的独特的表现形式也在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在表现形式方面,除了沿袭西方的传统,其也在不断吸收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中国元素,借物抒情,逐渐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审美的个性化特征和内涵,涌现出一批在当代静物油画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如李士进、田力勇等。

在中国油画近百年的发展史中,油画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即经历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良性化的丰富和发展,也经历过“文革”时期的单一化的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艺术思潮不断传入国内,中国与外国的艺术交流频繁,静物油画艺术处于一个多元化时代,在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等方面也重新与国际接轨。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中国油画自20世纪初引进开始,一直在中国的美术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油画通过西方现代艺术的引进和吸收,逐渐在中国艺术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与传统中国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美术的多元化格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油画在受到西方艺术影响的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对中国油画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前景。

一、中国油画现状目前,中国油画艺术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当代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在中国的美术馆、画廊、艺术展览等多个平台上,中国油画的作品层出不穷,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在这一领域的独特魅力和创作成果。

中国油画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内艺术界的瞩目,还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关注和认可,一些中国油画艺术家的作品也在国际上展出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中国油画的发展也得益于国内外的艺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与西方油画艺术家的交流学习,中国油画艺术家们在技法和创作理念方面不断吸收借鉴,使得中国油画在表现形式和题材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展现出更具创造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中国油画也在保留传统文化特色的融合了当代社会的现实主题和审美观念,使得中国油画更具时代感和活力。

二、中国油画未来前景分析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油画在未来将会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发展前景。

中国油画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将会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加深,中国油画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通过各种国际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油画的风采和艺术魅力。

中国油画也将吸引更多的国际艺术家来到中国进行交流合作,进一步丰富中国油画的创作和表现形式。

中国油画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对高品质的艺术作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国油画作为中国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受到更多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其市场表现也将会更加活跃。

浅析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

浅析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

浅析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写实主义风格油画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写照的绘画艺术形式。

它最早出现在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受到了当时艺术家对于现实主义和光影效果的追求。

其后,写实主义风格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而在中国,写实主义风格的油画艺术则是在20世纪初引入中国,逐渐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

一、写实主义风格油画在中国的引入及发展中国的写实主义风格油画最早可以追溯到近代的中国美术史,当时在中国传教士和外国画家的传教下,一些中国画家开始学习西方绘画技巧,逐渐产生了一些写实主义作品。

此后,一些留学归来的中国画家也受到了西方写实主义风格的影响,开始在中国推广写实主义风格的油画艺术。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写实主义风格油画开始逐渐进入艺术家的视野,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以写实主义风格来表现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

在这一时期,一些中国美术院校开始引进写实主义风格的绘画课程,为中国写实主义风格的油画艺术奠定了基础。

随着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国内美术院校的不断完善,中国的写实主义风格油画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

现在的中国写实主义风格油画作品涵盖了从静物、风景到人物等各个方面,艺术家们通过真实的绘画技法和精湛的技艺,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

中国的写实主义风格油画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和关注,一些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家通过国际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将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作品展现给世界各地的观众,取得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在中国,写实主义风格油画的发展依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写实主义风格油画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探索,以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写实主义风格的油画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包括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对写实主义艺术家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对写实主义艺术作品的推广和宣传。

写实主义风格油画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家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造,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写实主义风格的油画艺术,为中国的艺术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静物油画发展述评
摘要:静物油画艺术传入中国,至今不过百年的历史。

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清中叶——20世纪是静物油画的引进阶段。

从20世纪初——1949年是静物油画在中国的起步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爱国青年出洋留学,学习西方传统的静物油画技法。

从1949年——1978年是静物油画在中国的准备时期,在这一时期留学生回中国传授西方油画技法,为油画在中国的开拓作基础准备。

从1978——2005年是中国静物油画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以郭润文、冷军、常青等人为代表,创作了如《沉浮》、《五角星》及一系列优秀作品。

关键词:静物油画;引入;发展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03-01
一、引进(清中叶——20世纪)
油画的东来,最早作为宣传天主教的传教工具由欧州传教士带入中国,据记载在中国福建省莆田县内发现的木板油画《木美人》(现藏于广东新生会县博物馆),所绘汉装西洋美女,约作于十五世纪中叶,可见油画技法于西方完善不久,已随传教士出现于中国境内。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能够发现的在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油画。

油画静物《游鱼》是我们现今看到保存较好的作品,作者意大利人郎世宁,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中国,随即入宫,在中国
从事绘画达50多年。

作品画在加厚高丽纸上,图中所绘两条游鱼,造型准确,结构严紧,色彩层次变化细腻,显现了画家较为深厚的素描功底。

这幅静物作品保留了欧洲古典油画造型的基本特点,同时也揉合糅和了中国画清晰、传神等特色而创造出一种新风格。

二、起步(20世纪初—1949年)
19世纪末,光绪帝接受了康有为等人的建议而兴起的那场维新变法运动,废科举,建学堂。

在一些官办的新式学堂中,如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北洋师范学堂都开办了图画手工科。

在此时更多的青年学子怀着振兴中华民族的理想,远渡重洋,最早的是1887年李铁夫留学英、美,此后较早的有1905年李叔同、曾孝谷留学日本,1907年李毅士留英,1915年之际台湾美术家黄土水、刘锦堂(王悦之)留日等。

20世纪初期的“美术革命”思潮,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思潮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重要内容。

它综合晚清以来追求变革的新派文人共有主张,把中国画的变革推向新的层次,对其后的中国画以及中国美术的创作,以西方美术为参照,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过渡。

三、准备(1949—1979)
50年代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与新中国油画事业和美术教育逐步进入正轨息息相关。

国家对油画艺术的扶植和指导,使油画人才的大规模成长,油画创作的数量和技术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严谨的
写实基本训练,培养出大批擅长描绘现实物象的画家。

但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油画发展的曲折时期,静物画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为画家的研究作品,没有太多的考虑到观画者的因素社会上的其它因素,充份的体现作者的个人审美和研究方向,带有明显的中国画味,如许幸之的《桃柿》,用色简练,近乎于中国画中的墨色,具体静物只有简单的明暗变化,用笔也近乎于中国画简练,肯定的用笔,作品更多的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没有太多的对桃柿型体色彩的刻画。

四、发展(1979年至今)
1979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艺术家在反思历史和反思艺术的基础上投身思想解放大潮,求新求变成为社会风尚。

静物油画艺术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由于对外交流的增多,大批油画家已把目光伸到了欧洲、美洲,随着大批油画家走出去,许多优秀油画展览走进中国,中国油画家在技巧、制作、风格上达到了相当的水准。

形成了静物油画的所有流派,比如以冷军,石冲为代表的写实的湖北画派,以郭润文为代表的写实画派,以赵大钧为代表的抽象静物画派等诸多学派,将中国静物油画在技巧、制作、风格各方面的发展带入了世界绘画的浪潮中。

广东艺术家郭润文以《永远的记忆》横空出世,其作品在“身体”语言的探索方面,更为偏重于表达身体的神秘意味,透露出怀
旧气息中抽象而又具体的深深怀念。

郭润文的作品打破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展示诗意般的世界,使过去和未来作为回忆或预感进入当下生存之中,以至与世间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不乏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

其代表作品有:《沉浮》、《永远的记忆》《封存的记忆》《对白》等。

纵观30年以来,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伴随着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中国静物油画艺术的发展也获得前所未有的良机。

静物油画的风格样式几乎涵盖了西方数百年来的全部风格,静物画的理念更是超过了静物画所能承受的容量。

今天中国油画的成就已经得到文化界高度肯定,亦令国际艺术家同行刮目相看。

参考文献:
[1]《木美人》,2003年06月01日,来源:北京青年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