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版1月中医大《病理生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病理生理学(p a t h op h y s i o l og y):答案: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在医学教育中,它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
它的任务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基本病理过程(p a t h o l og i c a l p r o c e ss):答案: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如: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发热、休克等。
二.单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A.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学科。
B.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学科。
D.描述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的学科。
答案:(B).2.病理生理学的最根本任务是A.观察疾病时机体的代偿与失代偿过程。
B.研究各种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D.描述疾病的表现。
答案:(C).三.多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A.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B.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D.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答案:(A、B、C、D)2.基本病理过程是A.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中的相同反应。
B.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C.可以在某一疾病中出现多种。
D.指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答案:(A、C)四.判断题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明确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
答案:(×)2.基本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答案:(×)五.问答题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并成功用于临床实践?答案要点:病理生理学与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医学基础学科密切相关。
基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病理生理学的发展。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库与答案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96题,每题1分,共96分)1.关于“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A、等渗性脱水B、继发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渗性脱水正确答案:E2.下列哪项不是肺性脑病发病的主要机制A、缺氧B、高碳酸血症C、脑血管痉挛,通透性增加D、Na+--Ca2+交换体功能失灵E、酸中毒正确答案:D3.患者,男,58岁,患胃溃疡病约10年。
近因胃疼加重、嗳气、反胃、进食即呕吐而入院,抽血做血气分析,初步诊断为代谢性碱中.毒。
试问该患者可能出现下列哪组血气参数改变A、HCO3-正常、B、HCO3-↑、C、HCO3-↑、D、HCO3-↑、PaCO2正常E、HCO3-↓、PaCO2↑正确答案:B4.脑死亡的标准不包括A、心跳停止B、瞳孔散大或固定C、自主呼吸停止D、不可逆性深昏迷E、脑干神经反射消失正确答案:A5.下列哪种血液疾病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高A、白血病B、镰刀型贫血C、遇传性红细胞增多症D、再生障碍性贫血E、DIC正确答案:C6.羟苯乙醇胺生成过程是A、酪氨酸经过脱羧B、酪氨酸先经羧化,再经过羟化C、酪氨酸经过羧化D、苯丙氨酸先经脱羧,再经过羟化E、酪氨酸先经脱羧,再经过羟化正确答案:E7.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诱发DIC的原因是A、组织凝血活酶大量入血B、血管内皮细胞广泛受损C、增加溶酶体膜稳定性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抑制E、肝素的抗凝活性减弱正确答案:D8.严重慢性贫血患者发生急性支气管炎时,血氧指标不会出现A、P50降低B、血氧容量减少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E、动脉血氧含量降低正确答案:A9.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始动环节是A、心律失常B、心肌收缩力降低C、回心血量减少D、心输出量迅速减少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正确答案:D10.神经源性休克的治疗可首选A、扩血管药B、普萘洛尔.C、输液输血D、盐皮质激素E、缩血管药正确答案:E11.单位压力变化引|起的心室容积改变的倒数反映的是A、心肌收缩性B、心肌传导性C、心肌自律性D、心室僵硬度E、心室顺应性F、钙离子复位延缓G、心肌细胞凋亡、坏死H、胞外钙内流障碍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下列哪项与心衰时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有关12.患者,男,38岁,因为车祸入急诊室,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唇发绀,四肢湿冷,出冷汗,脉搏为125次/分,血压为73/30mmHg。
《病理生理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课程练习册答案第一章疾病绪论、概论一、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2.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条件因素即为疾病的诱因3.下列哪项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应激反应4.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性永久性停止5.脑死亡发生于: 临床死亡期6.脑死亡判断标准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脑干神经反射存在二、名词解释1.脑死亡全脑功能(包括大脑半球、间脑和脑干各部分)的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
三、问答题1.脑死亡与植物人存在哪些方面的区别?参考答案:脑死亡指全脑功能不可逆地永久性丧失,标志机体已经死亡。
植物状态指大脑因受损而功能停止,意识及脑电波消失,病人处于持续深昏迷状态,但植物人脑干功能尚存在,故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仍存在。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一、选择题1.体液是指: 体内的水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2.正常成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60%3.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 Na+4.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是:cl-5.血浆和组织间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Na+、Cl-和HCO3-6.决定血浆渗透压高低的最主要离子的是: Na+7.血浆和组织间液所含溶质的主要区别在于: 蛋白质8.机体正常的排水途径不包括:生殖道9.体液中各部分渗透压的关系是: 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10.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高于: 150 mmol/L1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称为: 低渗性脱水12.低渗性脱水的特点不包括: 细胞内液量增加13.低渗性脱水的婴儿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囟门下陷主要是由于: 组织间液量减少14.昏迷病人最易出现的脱水类型是: 高渗性脱水15.下列有关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哪项是错误的?肾外因素所致失钠者,尿Na+含量高;肾性因素所致失钠者,尿Na+含量减少16.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细胞内液无明显丢失,细胞外液明显丢失17.下列关于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维持不变18.尿崩症患者易引起: 高渗性脱水19.高渗性脱水时体液容量的变化为:细胞内液量↓↓,细胞外液量↓20.下列关于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哪项是错误的? 细胞外液量增加21.低渗性脱水对机体最严重的影响是:外周循环衰竭22.高热病人容易发生:高渗性脱水23.下列哪一类型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更易发生休克? 低渗性脱水24.患者口渴,尿少,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明显减少,血钠浓度>150mmol/L,其水电解质紊乱的类型是: 高渗性脱水25.产生脱水热的主要原因是: 散热减少26.有关等渗性脱水的描述,下面哪项错误?等渗液大量丢失只引发等渗性脱水27.等渗性脱水时体液容量的变化为: 细胞内液量变化不大, 细胞外液量↓28.等渗性脱水如未得到任何处理,易转变为:高渗性脱水29.高渗性脱水的补液原则是: 补水为主,适当补钠30.低渗性脱水的补液原则是: 补充等渗液31.等渗性脱水的补液原则是: 补偏低渗(1/2或2/3张)液32.细胞内、外液均增多并有低钠血症,说明有:水中毒33.水中毒最常发生于: 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而又补液过多时34.下列有关水中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低渗性液体主要在细胞外液潴留35.水肿液在组织间隙以游离状态存在,说明存在: 显性水肿36.水肿是指: 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液体过多37.下列有关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发生机制中,哪项是错误的?球-管失衡38.下列哪项不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低渗性脱水39.水肿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的主要机制是: 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大40.钠水潴留的发生机制中,下面哪项是错误的?肾血流重分布(较大量的血流转入皮质肾单位,而近髓肾单位血流量↓↓)41.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提示发生了: 心性水肿42.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的主要依据是水肿液的: 蛋白质含量43.下述哪项不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 肾小球囊内压下降44.下列有关钾跨细胞转移因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升高可直接抑制Na+-K+-ATP酶活性45.下述哪项不是高钾血症的原因: 胰岛素过量使用46.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 5.5mmol/L47.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 代谢性酸中毒48.引起低钾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 钾丢失过多49.某手术患者术后禁食7天,仅从静脉输入大量的5%葡萄糖维持机体需要,此患者最易发生:低钾血症50.下面关于肾外途径过度失钾的原因,哪一项是错误的?长时间使用速尿等利尿剂51.过量使用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跨细胞转移,细胞摄钾增多52.低钾血症时,血清钾浓度低于: 3.5mmol/L53.高钾血症对机体最危险的影响是: 心室纤颤54.碱中毒患者尿液呈酸性,提示存在: 低钾血症55.急性轻度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是: 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无力56.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是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B. ↑ ↓ ↑ ↑或↓(严重缺钾)57.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不包括:去极化阻滞58.引发高钾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 肾排钾障碍59.高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是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C. 轻症↑,重症↓ ↓ ↓ ↓60.高钾血症患者尿液为: 反常性碱性尿二、名词解释1.低渗性性脱水其特点是:失H2O<失Na+ ;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无明显减少。
病理生理学总习题+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总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以下哪一项不会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A、弹性阻力增大B、气道口径减少C、气胸D、呼吸中枢抑制E、呼吸肌收缩无力正确答案:B2、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始动环节是A、心肌收缩力降低B、心律失常C、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D、回心血量减少E、心输出量迅速减少正确答案:E3、缺血性缺氧期血流主要通过A、直捷通路B、真毛细血管C、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D、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E、真毛细血管、动-静脉短路.正确答案:C4、下列哪项对死亡的描述最准确A、包括濒死期至生物学死亡期的过程B、呼吸、心跳停止,反射消失C、组织细胞代谢完全停止之时D、大脑的功能丧失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正确答案:E5、肝性脑病时脑组织乙酰胆碱的变化是A、乙酰胆碱分解减少而使其增多B、血氨升高抑制乙酰胆碱合成而使其减少C、分解与合成均减少而使其含量正常D、乙酰胆碱分解加速而使其含量减少E、分解与合成均增加而使其含量正常正确答案:B6、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衰竭发病的基本机制A、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B、肺通气功能严重障碍C、肺内真性分流增加D、组织利用氧障碍E、弥散障碍正确答案:D7、严重脂肪酸缺乏可引起A、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B、心肌能量利用障碍C、心肌能量生成障碍D、心肌结构破坏E、心肌能量储存障碍正确答案:C8、维生素B.缺乏弓|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A、兴奋-收缩偶联障碍B、心肌能量储存障碍C、心肌能量生成障碍D、心肌能量利用障碍E、心肌收缩蛋白破坏正确答案:C9、患者,男,61岁,肝硬化20余年,聚会食大量肉及蛋白质,最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高血糖B、高蛋白血症C、昏迷D、尿内出现蛋白E、脂肪肝正确答案:C10、色氨酸在脑内形成能导致肝性脑病的假性递质是A、苯乙醇胺B、羟苯乙醇胺C、苯乙胺D、5-羟色胺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苯乙醇11、患儿,女,6个月,因腹泻3天入院。
病理生理学习题答案

病理生理学习题参考答案一、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一、选择题(一)【A型题】1.C2.D3.C4.A5.B6.C7.C8.D9.B 10.E 11.E 12.C 13D 14.A 15.A 16E 17.E 18.D 19.E 20.B 21.D 22.B 23.A 24.C 25.B 26.E 27.D 28.D 29.C 30.E 31.B 32.C 33.B 34.C 35.C 36.D 37.C 38.C(二)【X型题】1. ABCD2.ABCD3.BD4.ABD5.ABCD6.ABD 7AB 8.CD 9.ABCD 10.AB 11.ABCD 12.ABD 13.AC 14.ACD 15.ABC二名词解释1.跨细胞液为细胞外液一部分,约占体重2%,由细胞内分泌出来时需耗能。
它包括消化液、汗液、尿液、脑脊液和关节囊液等。
它们又称第三间隙液。
2.心房钠尿肽(ANP)是一组主要由心房产生的多肽,约由21~33个氨基酸组成。
ANP释放入血后,①强大的利钠利尿作用;②拮抗肾素一醛固酮系统的作用;③抑制ADH的分泌,拮抗ADH的作用。
3.低渗性脱水又称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其特征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 mmol/L,血浆渗透压<280 mOsm/L。
4.高渗性脱水又称高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 mOsm/L。
5.水中毒又称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增多,其特征为细胞外液量过多而有稀释性低血钠,因细胞内液相对高渗,故一部分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液也增多,其血清钠浓度<130 mmol/L。
6.SIADH又称ADH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有明显低钠血症,但细胞外液容量基本正常,血浆ADH水平升高,其升高与正常时刺激ADH释放的因素渗透压或血容量改变无关,而由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肺疾患引起,它们有的本身可合成并分泌ADH或ADH样物质,有的直接刺激中枢合成和释放ADH。
《病理生理学》试卷习题及答案

2014 级临床本科《病理生理学》试卷姓名:学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1.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最能反应肾功能的指标是()( A)血浆尿素氮(B)血浆尿酸氮(C)血浆肌酐( D)高血钾程度(E)内生肌酐消除率2.使肾动脉灌输压降落的浑身血压是()( A)低于 40mmHg(B)低于50mmHg(C)低于70mmHg ( D)低于 80mmHg(E)低于90mmHg3.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代谢性酸中毒(B)水中毒(C)氮质血症( D)高镁血症(E)高钾血症4.肝性脑病常有的诱因是()( A)胃肠内含氮物质增加(B)糖类摄取增加(C)脂肪摄取增加( D)上消化道大出血(E)肠道内细菌活动增加5.血氨高升惹起肝性脑病的主要体制是()( A)影响大脑皮质的喜悦性及传导功能(B)使乙酰胆碱产生过多( C)使脑干网状构造不可以正常活动(D)使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减弱( E)扰乱脑细胞的能量代谢6.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A)酸中毒(B)氮质血症(C)循环衰竭( D)脑出血(E)神经系统功能阻碍7.低钾血症时可出现()( A)正常性酸性尿(B)正常性碱性尿(C)失常性酸性尿( D)失常性碱性尿(E)中性尿8.临床上对有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患者原则上赐予()( A)高渗氯化钠(B)10%葡萄糖液(C)低渗氯化钠( D)50%葡萄糖液(E)等渗氯化钠9.过度的胰岛素惹起低血钾的体制是()(A)醛固酮分泌过多,促进肾排钾增加(B)肾小管远端流速增加,使肾重汲取钾减少(C)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D)钾摄取不足(E)腹泻以致失钾过多0.水肿时产生水钠潴留的基本体制是()(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添(B)有效胶体浸透压降落(C)淋巴回流阻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高升(E)肾小球-肾小管失均衡1.某患者术后禁食三天,仅从静脉输入大批的5%的葡萄糖液保持机体需要,此患者最简单发生()( A)高血钾( B)低血钾(C)高血钠(D)低血钠(E)低血钙2.缺血 -再灌输伤害最常有于()( A)心肌(B)脑(C)肾(D)肠(E)肝3.心肌顿抑的最基本特点是缺血-再灌输后()( A)心肌细胞坏死(B)代谢延缓恢复(C)不行逆性构造损伤( D)缩短功能延缓恢复(E)心功能立刻恢复4.休克初期微循环的变化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 A)微动脉缩短(B)微静脉缩短(C)后微静脉缩短( D)动静脉符合支缩短(E)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缩短5.有关发热的观点以下哪项正确:()( A)体温超出正常值(B)由体温调理中枢调定点上移惹起( C)是临床常有疾病(D)由体温调理中枢功能阻碍以致( E)发热和过热意思同样6.以下哪项要素参加了应激性溃疡的发病?()( A)高容量性高钠血症(B)水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E)以上都对7.血液中缓冲挥发酸最强的缓冲系统是()(A) HCO3-/H2CO3 (B)Pr-/HPr (C)HPO42-/H2PO4-( D) Hb- /HHb 和 HbO2-/HHbO2(E)有机磷酸盐8.肾衰竭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机遇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 A)细胞外液缓冲(B)呼吸代偿(C)细胞内液缓冲( D)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9.受体异样参加了以下那种疾病的发生?()(A)肢端肥大症( B)重症肌无力(C)霍乱(D)巨人症(E)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0.某溃疡病并发幽门阻塞患者,因频频呕吐住院,血气剖析结果以下:pH 7.49,PaCO2 48mmHg, HCO3- 36mmol/L ,该病人酸碱失衡的种类是()(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E)混淆性碱中毒1.发生 MODS时,机体最早受累的器官是()( A)肺脏(B)肝脏(C)肾脏(D)心脏(E)脾脏2.在 DIC的诊疗中,对于D-二聚体的表述,哪一条是错误的:()DIC诊疗的重要指标D-二聚体是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的产物D-二聚体是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原的产物在原发性纤溶亢进时,血中FDP增高,但 D-二聚体其实不增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时,血中D-二聚体增高23. DIC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是:()( A)大批微血栓形成(B)凝血物质大批被耗费( C)纤溶过程增添(D)溶血性贫血(E)凝血功能失态4.以下哪一种基因的激活能克制凋亡()( A)野生型 p53(B)Bcl-2(C)Fas(D)ICE(E)Bax5.心力弱竭最特点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A)肺动脉循环充血(B)动脉血压降落(C)心输出量降低(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 E)体循环静脉淤血6.以下哪一种疾病可惹起左室后负荷增大()( A)甲亢(B)严重贫血(C)心肌炎(D)心肌堵塞(E)高血压病7.以下哪一种疾病惹起的心衰不属于低输出性心衰()( A)冠芥蒂(B)心肌炎(C)二尖瓣狭小( D)甲亢(E)主动脉瓣狭小8.以下哪项与心衰时心肌舒张功能阻碍有关()( A)肌钙蛋白与 Ca2+联合阻碍(B)心肌细胞凋亡、坏死( C)胞外钙内流阻碍(D )钙离子复位延缓( E)肌浆网 Ca2+开释量降落9.呼吸衰竭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最重要体制是()( A)缺氧直接伤害肾脏功能(B)反射性肾血管缩短( C)并发心功能不全(D)并发 DIC (E)并发休克0.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发活力制是()使劲呼气使胸内压高升,影响心脏舒张功能使劲吸气使胸内压降低,使心脏外负压增添,影响心脏缩短功能缺氧、酸中毒以致肺小动脉缩短( D)血液黏度增添(E)肺毛细血管床大批损坏。
病理生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B.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C. 疾病的诊断D. 疾病的流行病学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病因学B. 发病机制C. 病理变化D. 疾病治疗答案:D3. 病理生理学中的“病理”指的是什么?A. 疾病B. 疾病发生的原因C. 疾病过程中的异常生命活动D. 疾病的预防答案:C4.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疾病类型包括:A. 传染病B. 非传染病C. 遗传病D. 所有上述类型答案:D5.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A. 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B. 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C. 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D. 所有上述目的答案:D二、填空题6. 病理生理学中的“生理”是指_______。
答案:正常生命活动7.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疾病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8. 病理生理学与病理学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
答案:病理学侧重于形态学改变,而病理生理学侧重于功能和代谢的改变9. 病理生理学中的“转归”指的是_______。
答案:疾病的结局或预后10.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疾病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内因、外因、内外因相互作用三、简答题11. 简述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基本步骤。
答案: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病因、分析发病机制、描述病理变化、探讨转归和预防治疗策略。
12. 解释病理生理学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区别。
答案: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可以是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或心理的。
发病机制则是指这些因素如何导致疾病发生的具体生物学过程,包括病理生理过程和病理变化。
四、论述题13. 论述病理生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病理生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识别疾病。
国开《病理生理学》自测答案

国开《病理生理学》自测答案题目如为随机抽题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正确答案是: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下述属于基本病理过程的是()。
正确答案是:酸中毒死亡是指()。
正确答案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能够加速或延缓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正确答案是:疾病发生的条件导致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正确答案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正确答案是:脑死亡下列不宜作为脑死亡的判断标准的是()。
正确答案是:心跳停止请根据描述选择相应的名词术语。
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答案1选择...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的症状、体征或行为异常消失,但体内遗留有某些基本病理变化,需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答案2选择...致病因素已经清除或不起作用;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各种症状和体征消失,机体的功能和代谢改变恢复;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社会行为包括劳动力也完全恢复正常。
答案3选择...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答案4选择...正确答案是: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脑死亡, 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的症状、体征或行为异常消失,但体内遗留有某些基本病理变化,需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不完全康复, 致病因素已经清除或不起作用;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各种症状和体征消失,机体的功能和代谢改变恢复;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社会行为包括劳动力也完全恢复正常。
→完全康复, 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疾病请将下面大失血时的因果交替示意图拼放正确。
正确答案是:(1)心输出量↓;(2)心输出量↑, (3)微循环障碍;(4)维持动脉血压高烧患者出汗多、呼吸增快易出现()。
正确答案是:高渗性脱水下列可引起低钾血症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1月中医大《病理生理学》在线作业答案1. 80%肝性脑病患者,其血液及脑脊液中升高的物质是A. 氨B. 尿素氮C. GABAD. 去甲肾上腺素E. 芳香族氨基酸满分:1 分2. 下列哪项不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A. 慢性肾小球肾炎B. 失血性休克C. 高血压D. 糖尿病E. 肾小动脉硬化症满分:1 分3. 体温每升高1°C,基础代谢率约增高A. 5%B. 10%C. 13%D. 20%E. 23%满分:1 分4. 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 急性心肌梗塞B. 甲状腺功能亢进C. 心肌炎D. 高血压E. 心瓣膜病满分:1 分5. 功能性分流可见于A. 肺动脉炎B. 肺血管收缩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 慢性支气管炎E. 肺动脉栓塞满分:1 分6. 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D. 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满分:1 分7. 关于发热正确的是A. 体温超过正常值0.5℃均属发热B. 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C. 可由皮肤散热缺陷引起D. 甲亢引起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E. 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满分:1 分8. 下述哪种物质属内生致热原A. 本胆烷醇醇B. IL-6C. 外毒素D. 抗原抗体复合物E. 内毒素满分:1 分9. 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下列哪一因素不存在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 血浆晶体渗透压C. 血浆胶体渗透压D. 微血管壁通透性E. 淋巴回流满分:1 分10. 引起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A. 急性肾小球肾炎B. 汞中毒C. 急性间质性肾炎D. 输尿管结石E. 肾结核满分:1 分11.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贫血跟下列哪项机制无关A. EPO生成减少B. 红细胞破坏增加C. 骨髓造血抑制D. 造血原料减少E. 血尿满分:1 分12. 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右室后负荷增大A.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B. 二尖瓣关闭不全C.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D. 肺动脉瓣狭窄E. 主动脉瓣狭窄满分:1 分13. 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中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A. 氧容量降低B. 氧分压降低C. 氧含量降低D. 氧饱和度降低E. 氧离曲线右移满分:1 分14. 肝性脑病患者应用抗生素的主要目的是A. 抑制肠道细菌,减少氨产生和释放B. 防止胃肠道感染C. 防止腹水感染D. 防止肝胆道感染E. 抑制肠道对氨的吸收满分:1 分15. 反映总肺泡通气量变化的最佳指标是A. PaCO2B. PaO2C. PACO2D. VCO2E. VO2满分:1 分16.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中枢位点位于A. 蓝斑B.黑质C. 海马D. 室旁核E. 杏仁体满分:1 分17. 下列哪项通常不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A. 低氧血症B. 呕吐C. 疼痛D. 发热E. 水杨酸中毒满分:1 分18. 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A. 血氧容量正常B.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 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 静脉血氧含量升高E.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满分:1 分19. 下列哪种药物可增强心肌的收缩功能A. ACEIB. 钙拮抗剂C. 利尿剂D. β受体阻滞剂E. 地高辛满分:1 分20. 下列哪种情况通常不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A. 过量摄入阿司匹林B. 休克C. 呕吐D. 酒精中毒E. 严重肾功能衰竭、简答题(共4 道试题,共20 分。
)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答:是一个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在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导致循环功能和其他内脏功能障碍,消耗性凝血病,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产生休克、出血、栓塞、溶血等临床表现。
过去曾称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消耗性凝血病,最近有人认为以消耗性血栓出血性疾病为妥,但最常用的仍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满分:5 分2. 呼吸衰竭当外呼吸功能发生严重障碍,以致在海平面静息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O2低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于50mmHg的病理过程,称为呼吸衰竭满分:5 分3.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反应满分:5 分4. 急性期反应在感染、炎症、组织损伤等应激原作用于机体后的短时间(数小时至数日)内,即可出现血清成分的某些变化,称为急性期反应满分:5 分、主观填空题(共3 道试题,共10 分。
)1. ARF的病**可分为,和。
ARF的病因可分为(),()和()。
(分值:6分)肾前性、肾性、肾后性试题满分:3 分第1 空、满分:1 分第2 空、满分:1 分第3 空、满分:1 分2. 肺换气功能障碍包括,和。
答:弥散障碍),(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和(解剖分流增加试题满分:3 分第1 空、满分:1 分第2 空、满分:1 分第3 空、满分:1 分3.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和四期。
(肾功能代偿期),(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试题满分:4 分第1 空、满分:1 分第2 空、满分:1 分第3 空、满分:1 分第4 空、满分:1 分、论述题(共5 道试题,共50 分。
)1. 简述应激时蓝斑-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具有的防御意义。
(1)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外周总阻力增加:有利于提高心脏每搏和每分钟输出量,提高血压。
(2)血液的重分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时,皮肤、腹腔内脏;肾等的血管收缩,脑血管口径无明显变化,冠状血管反而扩张,骨骼肌的血管也扩张(参阅休克章),从而保证了心、脑和骨骼肌的血液供应,这对于调节和维持各器官的功能,保证骨骼肌在应付紧急情况时的加强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3)支气管舒张:有利于改善肺泡通气,向血液提供更多的氧。
(4)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使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增加,从而保证了应激时机体对能量需求的增加。
(5)儿茶酚胺对许多激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儿茶酚胺分泌增多是引起应激时多种激素变化的重要原因。
满分:10 分2. 简述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氨中毒学说。
1. 氨中毒学说:肝性脑病患者常有动脉血氨升高,其原因是肝脏对氨的清除减少,肠道产氨和吸收增多。
单纯的氨中毒并不直接引起昏迷,它产生中枢神经兴奋反应,表现为过度的运动和抽搐前状态,最后才导致昏迷。
2.氨基酸代谢异常和假性神经递质形成。
满分:10 分3. 简述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
答: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发病机制和病理]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的因素很多,但先决条件是肺的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
导致一系列的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
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一)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的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
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原因目前国内、外研究颇多,多从神经和体液因子方面进行观察,现认为体液因素在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中占重要地位。
特别受人重视的是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产物前列腺素和脂氧化酶产物白三烯。
前列腺素可分为收缩血管的如TXA2、PGF2a舒张血管的如PGI2、PGE1等两大类。
白三烯主要有收缩血管的作用。
缺氧时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增多,使肺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形成肺动脉高压。
此外尚有组胺、血管紧张素、血小板激活因子参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
最近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和内皮源性收缩因子(EDCF)在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中的作用特别引人重视,多数人认为缺氧时EDRF 的生成减少。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并非完全取决于某种缩血管物质的绝对量,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局部缩血管物质和扩血管物质的比例。
缺氧可直接使肺血管平滑肌收缩,其作用机制可能因缺氧使平滑肌细胞膜对Ca2+通透性增高,肌肉兴奋-收缩偶联效应增强,使肺血管收缩。
也有人提出ATP依赖性钾通道的开放可能是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基础。
高碳酸血症时PaCO2本身不能收缩血管,主要是PaCO2增高时,产生过多的H+,后者使血管对缺氧收缩敏感性增强,使肺动脉压增高。
(二)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解剖学因素系指肺血管解剖结构的改变形成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障碍。
主要原因是:1、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支及支气管周围炎可累及邻近的肺小动脉,引起血管炎,腔壁增厚,管腔狭窄或纤维化,甚至完全闭塞,使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
2、随肺气肿的加重,肺泡内压增高,压迫肺泡毛细血管,也造成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
3、肺泡壁的破裂造成毛细血管网的毁损,肺泡毛细血管床减损至超过70%时则肺循环阻力增大,促使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4、肺血管收缩与肺血管的重构。
慢性缺氧使血管收缩,管壁张力增高可直接刺激管壁增生。
(三)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慢性缺氧产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
红细胞压积超过55%-60%时,血液粘稠度就明显增加,血流阻力随之增高。
缺氧可使醛固酮增加,使水、钠潴留;缺氧使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减少也加重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
血液粘稠度增加和血容量增多,更使肺动脉压升高。
经临床研究证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的肺动脉高压,可表现为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肺动脉压均高于正常范围;也可表现为间歇怀肺动脉压增高。
这两种现象可能是肺心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临床表现,也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类型。
临床上测定肺动脉压,如在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67kPa(20mmHg),即为显性肺动脉高压;若静息肺动脉平均压<2.67kPa,而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4.0kPa(30mmHg)时,则为隐性肺动脉高压。
肺心病人多为轻、中度肺动脉高压。
二、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此外,由于①心肌缺氧、乳酸积累、高能磷酸键合成降低,使心功能受损;②反复肺部感染、细菌毒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③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等,均可影响心肌,促进心力衰竭。
满分:10 分4. 简述代谢性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答:轻度代谢性碱中毒患者通常缺乏特有的症状和体征,其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疾病所掩盖,但急性或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可有如下变化: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急性代谢性碱中毒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错乱,谵妄、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
2)对神经肌肉的影响,急性碱中毒患者可出现腱反射亢进,面部和肢体肌肉抽动,手足抽搦,惊厥等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的症状。
3)低钾血症。
4)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
满分:10 分5. 简述DIC引起休克的机制。
答:1. 微血栓广泛形成,造成微循环障碍和回心血量不足,冠脉血栓还会导致心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下降,加重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