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建设发展情况及展望

合集下载

珠江新城的发展趋势

珠江新城的发展趋势

珠江新城的发展趋势
1.城市化趋势:珠江新城作为广州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珠三角地区的新型城市中心,未来将继续加强城市发展建设,增强城市化和国际化特色。

2.经济发展:珠江新城区域内有许多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文化创意产业等重要产业,未来将进一步发展创新型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3.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国内外资金和技术的持续投入,珠江新城将逐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教育、交通、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4.绿化建设:珠江新城将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建设,增加绿化覆盖率,提高生态环保水平。

5.人文氛围:珠江新城将梳理和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增强区域的文化氛围,打造具有时代气息、活力和文化底蕴的新城区。

广州金融中心建设发展实践

广州金融中心建设发展实践

广州金融中心建设发展实践1999年,广州市市长林树森在《广州日报》撰文提出,广州要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并且把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做广州市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

为了加快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广州市政府继2005年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广州金融业的意见》后,2006年成立以张广宁市长为组长的市政府金融业发展领导小组,并于3月20日出台《广州市支持金融业发展意见的若干实施细则》。

根据细则意见,广州设立“广州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从2005年开始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扶持广州金融业发展。

在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设立金融机构总部或地区总部的,分别一次性奖励500万元、200万元;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将给予住房补贴及科研、出国、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便利措施。

2007年8月,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提出,广州到2020年要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水平,初步形成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功能互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是要搞好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重组,逐步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金融风险问题。

第二步,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连通港澳、影响东南亚并与国际接轨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到2010年,全市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7%和14%左右。

第三步,到2020年,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水平,初步形成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功能互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在“十一五”期间,广州通过重点加强与泛珠三角金融合作,逐步形成并确立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在泛珠三角地区的重要地位。

主要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强穗港澳金融合作,通过承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引进香港的金融机构、人才、技术、管理等,同时加强与东南亚、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

二是加强广州与泛珠三角各中心城市的金融合作,发挥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辐射功能,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和跨区经营活动,推动金融机构间开展相互持股、业务合作、人才交流。

广州珠江新城写字楼及公寓市场分析报告

广州珠江新城写字楼及公寓市场分析报告

广州珠江新城写字楼及公寓市场分析报告本报告为截止至2006年底在珠江新城的商业项目,分别为写字楼及公寓的市场状况,以及未来即将上市及规划待建的商业项目分析。

第一部分写字楼市场一、写字楼区域分布⏹写字楼主要集中在珠江新城的西、北侧和中部从珠江新城的整体规划看,西北侧为商务为主的区域,而东面则为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

珠江新城的写字楼多集中在靠广州大道的西南侧,邻近黄埔大道的北侧以及珠江新城的中部。

如西侧的华普广场、星汇国际、双城国际、以及碧海湾、发展中心大厦、浩瀚华轩等,中部有珠江投资大厦、合景泰富中心、富力中心等,而北部接壤黄埔大道的有富力科讯大厦、联通新时空广场、勤建商务大厦等写字楼。

二、写字楼供应量⏹写字楼供应量空前激增,潜量为广州十区之首无论是在售写字楼面积还是在建工地或规划写字楼用地,珠江新城的写字楼供应量都是全广州最大的区域。

据数据统计,珠江新城目前在建写字楼总建筑面积约为94.8万㎡,据统计06年全年可售的写字楼总面积达30多万㎡。

⏹2006年大量全新甲级写字楼投入使用,CBD核心商务地位显现2006年期间,富力科讯大厦、珠江投资大厦、保利大厦、新世界商务大厦、广东全球通大厦、联通新时空广场、珠江新城电信中心和广州信合大厦等写字楼项目经已在相继投入使用,富力集团在2007年初即将全面进驻富力中心。

此外,恒大集团、城启集团、侨鑫集团、高盛集团、合景盈富等地产商在珠江新城都将建总部物业。

⏹稳坐未来广州写字楼的霸主地位据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珠江新城将有近30幢新建商用物业落成。

到2011年,珠江新城写字楼将增加约220万㎡的物业面积。

而且珠江新城区域的写字楼比广州其他区域的目标客户更具国际性,以吸引世界企业500强的落户为目标。

可见珠江新城将在未来两三年保持广州写字楼供应大户的地位。

三、写字楼项目状况(一)写字楼概况近年珠江新城的商业写字楼项目如下表:从以上项目的数据统计,珠江新城至今的写字楼供应量(按建筑面积计算)约为85万㎡。

珠江新城,二十年成就“一张蓝图”

珠江新城,二十年成就“一张蓝图”

[ UED ] 115 | 10 | 2018珠江新城,二十年成就“一张蓝图”The Achievement in Twenty years of Zhujiang New Town文_袁奇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珠江新城规划始于1993年的国际城市规划设计竞赛,成形于2003年的规划检讨。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建设期,它首先熬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写字楼市场六年冰封,又巧妙应对了来自体制内的杂音,终于坚守到2003年的市场重新繁荣,引导了2008年之后爆炸式的增长。

1993年美国托马斯设计公司方案为广州而设计 DEsign for gUangzhoU1840年起于广州的鸦片战争,打碎了国人闭关自守的天朝大梦,把中国拉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竞赛。

落后就要挨打,救亡图强从此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话语。

而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让国人进一步相信,只有向西方学习,加入世界工业化的潮流,才能富国强兵。

虽然历史的进程跌宕起伏、迂回婉转,但是中国社会的总体发展方向就此定下——要推动国家的现代化!1918年10月,广州诞生了第一个市政建设官方机构——广州市政公所。

随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拆城墙、筑马路、辟公园、架路灯、建设骑楼商业街⋯⋯标志着广州城正式开始了现代化之路。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

至今,广州城市建设有过两个黄金时代:其一,是1918年到1937年。

广州市政府致力于打造民国“模范城市”,探索通过拆除城墙、改造旧城、开办大学推动城市现代化。

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illam Merphy)帮广州做了旧城中轴线的规划,重构了广州城的城市结构,建设了从越秀山中山纪念塔、中山纪念堂、市政府、中央公园、维新路到海珠桥的近代城市中轴线,取得了“在旧城市中建设新城市”的巨大成功。

始建于1933年,位于五山的国立中山大学校区见证了“民国黄金十年”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广州珠江新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广州珠江新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 图 分 类 号 :T U 9 8 4
文 献标 识 码 :A

并 出现 了 专 业 化 的倾 向


广 州通 过 提 高土 地 利用 价值 调 整 中心
、 、
2
如 C B D 的兴 起


但广 州城 市 中心 区 本质 上

结构 改善 交通 条件 改善 中心 环 境 等措施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广 州 珠 江 新城 规 划 土 地 利 用 规 划调 整 分 析 图

作者简 介 :王 茂 ( 1 9 8 0 ) 男 重 庆 市 人 信 息 产 业 部 电子 第 十 设 计 研 究 院有 限 公 司 规 划 景 观 院 工 程 师 东 南 大 学 建 筑 学 院 硕 士 研 究 生 ;欧 晓 斌 男 建 筑 师 东 南 大 学 建筑 系 建筑 设 计 及 其 理 论 专 业 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是 新 城 规 划 及 高 层 建 筑 设 计


信 息 服 务职 能 生

、 、
现 状 及 出 现 的 问题 , 分 析 了 问 题 的 根 源 提 出 了 解
广 州 市 的 中 心 区 主 要 集 中在 流 花 地 区
环 市路 东风 路 沿 线
, , ,
活 服 务职 能 社会 服 务 职 能 专业 市 场 行 政
决 对 策 并 阐 述 了 新 城 开 发 建 设 需 要 注 意 的 问题

0 4 2 2 (2 0 0 8 )0 8
0 1 OO 0 4

仍是

个 功 能 混 合 的地 区
广 州 城 市 中心 区

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建设发展规划

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建设发展规划

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建设发展规划发布日期:2011-04-08 00:00:00 来源:发改委网站一、建设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的意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广州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已形成雄厚的第二产业实力,并因此支撑了开发区的经济增长和税收贡献,为发展金融业准备了良好的基础。

金融创新是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依托广州开发区的良好条件和创新优势建设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推动和促进开发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开发区更好更快发展有赖于产业转型和升级。

产业转型和升级需要从两个方面推进:第一,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开发区第二产业已有长足发展,但第三产业则明显滞后,而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大。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是一个高端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金融业既可以提升第三产业的层次,又可以促进第二产业的优化发展。

第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开发区第二产业今后的发展重点应是高新技术产业,从国际经验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因此,发展金融业可以有效推动和支持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塑造和完善开发区的城市功能迄今为止,开发区基本上还只是一个工业聚集区,还不具有一个城市区域的形象和功能。

随着开发区政策优势的逐步淡化和萝岗区今后发展的需要,一个以科学城为核心的萝岗新城将迅速崛起。

作为一个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萝岗新城显然不应当只是开发区的一个简单替代。

因此,萝岗新城未来发展的核心在于尽快塑造和完善它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功能。

作为一个城区(市),支撑它的显然不应当仅是一个个工厂的存在和一座座办公楼的矗立,更重要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并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和增强城市的吸纳力和辐射力。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既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又与所有的经济活动密不可分。

金融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高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与推动力量,金融业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区(市)的辐射力与城市品味,决定了城市功能所能达到的完善程度。

珠江新城住宅、商铺、写字楼市场分析

珠江新城住宅、商铺、写字楼市场分析

珠江新城住宅、商铺、写字楼市场分析一、珠江新城概况 (3)(一)总体概况 (3)(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特征 (3)1、西区A、E、I区 (3)2、中轴线区B、F、J区 (4)3、东1区C、G、K区 (4)4、东2区D、H、L区 (5)5、东3区M、N区 (5)(三)各项配套设施现状 (5)1、文化教育设施配套 (5)2、金融配套 (5)3、饮食配套 (6)4、商业配套 (6)(四)交通组织现状及规划 (6)1、交通现状 (6)2、交通规划 (6)(五)大型建筑工程 (7)1、广州图书馆新馆 (7)2、广东省博物馆新馆 (8)3、广州市第二青年宫 (8)4、广州歌剧院 (8)5、电视观光塔 (8)6、双子塔 (9)(六)SWOT分析 (9)1、优势分析(S) (9)2、劣势分析(W) (9)3、机会分析(O) (9)4、威胁分析(T) (9)二、住宅市场分析 (10)1、已售住宅项目 (10)2、在售住宅项目 (11)3、潜在供应住宅项目 (11)(二)住宅产品及价格特征分析 (12)1、住宅使用用地现状 (12)2、住宅开发情况 (13)3、住宅产品分析 (13)4、住宅价格分析 (15)5、住宅二手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16)(三)竞争区域比较分析 (17)1、天河北板块 (17)2、东风东板块 (18)3、滨江东板块 (19)三、珠江新城商铺市场分析 (23)(二)分布特点 (23)(三)商铺类型及经营特点分析 (23)1、专业市场 (23)2、裙楼商场 (25)(四)商铺面积及租售价格分析 (27)1、裙楼商场 (27)2、专业市场 (28)(五)裙楼商场经营定位建议 (30)(六)投资风险提示 (30)(七)前景展望 (31)四、珠江新城写字楼市场分析 (34)(一)写字楼供应量分析 (34)1、2004年前珠江新城竣工写字楼项目 (34)2、2005年珠江新城竣工写字楼项目 (35)3、2006--2007年竣工的写字楼项目 (37)4、初步可能2008年-2010年竣工的写字楼项目 .. 39(二)写字楼产品特征分析 (41)(三)价格特征分析 (45)(四)客户群分析 (45)(五)竞争区域比较分析 (47)1、天河北-体育中心商务区 (47)2、琶洲商务区 (50)二零零五年七月一、珠江新城概况(一)总体概况珠江新城,位于天河区西部,广州新都市中轴线上,东起华南大道,西至广州大道,南临珠江,北达黄埔大道。

广州 珠江新城总结

广州 珠江新城总结

珠江新城已有研究总结报告戚路辉发展历程简述:作为广州CBD的珠江新城,1992年广州市政府委托美国托马斯夫人就珠江新城进行规划,1993年批准实施《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但在1996年上报国务院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没有提及中央商务区(CBD)的概念。

2002年4月实施《珠江新城规划检讨》,直到2003版广州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广州21世纪城市中央商务区区的基本结构是“以体育中心四周和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商务办公区为硬核,以天河中心区和东风路、环市东路沿线地民为核缘,以新城市中轴线南延地区为发展用地储备,以广州大道、江海大道(暂名)为内部交通轴的CBD”。

有论文说是中国通过审批的三个中央商务区之一。

(还待考证)建设问题总结: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市政府曾设想用5到10年时间,把珠江新城打造成一个现代化金融商务中心,但10年过去了,珠江新城仍未能形成设想中的商务环境。

在卖出去的地块中,有2 /3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开发,然而近几年来珠江新城的开发掀起了一股热潮。

广州CBD的发展,主要在于没有考虑市场因素。

CBD不是规划出来的,它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自然产物,只有顺应市场,CBD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

从1992年至2001年底,珠江新城卖地99宗,其中,已建成19宗,在建11宗,没有开发的达69宗,占2/3还多。

珠江新城合同出让地价共102亿元。

广州市原本指望珠江新城土地能为地铁“生财”80-100亿元,但政府急于启动珠江新城开发。

以每平方米2300元的拍卖底价出让,直到2001年底真正到手的仅45亿元。

珠江新城不但没有如期建成广州市的“中央商务区”,而且还成为广州市最大的闲置地。

2002年后建设逐步复苏,2005年商务用地的楼面地价2700多元/平方米(越秀城建),2005年3月,珠江新城住宅用地拍出3348元/平方米。

2006年广州市新出台的“双核心”规划,当年4月12日起,对于在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新设立金融机构总部的,广州政府将一次性奖励500万元,以及预计珠江新城大型配套设施2009年基本投入使用后的刺激,2006年进入发力期;2006年商务用地的楼面地价达到4308元/平方米(富力),2007年楼面地价8357元/平方米的新地王(永恒投资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
建设发展情况及展望
广州市金融服务办公室
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建设办公室
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建设办公室近年来,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的建设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入驻或计划在近期内进驻,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的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一、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规划建设情况
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坐落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东起冼村路,西至华穗路,北接黄埔大道,南临珠江,面积1.2平方公里,珠江投资大厦、信合大厦、发展中心大厦、盈隆广场等8个商务金融写字楼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

富力丽思·卡尔顿及富力君悦两家五星级酒店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开业。

其他地块建筑正在加紧建设或进行规划设计。

珠江新城双子塔之一的西塔坐落于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中央地段,项目占地面积310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由高432米(103层)的主塔楼和配套空间组成,是集顶级写字楼、超五星级酒店、高档商场、高端服务式公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务大楼。

西塔项目2005年开始动工建设,预计200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成为广州珠江新城CBD的核心地标。

珠江新城另一地标建筑东塔的规划建设今年也已启动,预计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随着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规划建设的不断深入,区内的交通设施建设也得到很大改善。

南北走向的地铁3号线已开通,东西走向的地铁5号线、跨越珠江的猎德大桥、连接新电视塔和林和西路的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10年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金融机构进驻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发展情况
为加快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建设发展,推动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吸引金融机构进驻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设立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进驻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补贴金融机构在金融商务区购置、自建或租赁办公用房。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珠江新城建设的推进,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2006年10月市政府举行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颁发仪式,对正式进驻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的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深圳发展银行广州分行、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和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共7家金融机构进行奖励和补贴。

随后民安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珠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也相继落户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再加上中国银行珠江支行,目前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已经有12家金融机构。

还有不少金融机构计划在近期内进驻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

三、2007年展望
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将进入内地开展业务。

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必须把握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开发力度,加强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到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发展,实现共赢。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流的硬件环境
珠江新城作为广州市城建行业“十一五”期间十二个重点建设区域之一,未来要加快珠江新城的开发建设,完善珠江新城外部交通联络通道,建设花城大道、临江大道东延长线、猎德大桥和集运系统等一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确保珠江新城进出交通畅顺,完善珠江新城内部交通网络,建设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工程,整合区内各种设施和建筑,形成有机统一的公共空间体系,建立人行、车行和地下轨道交通等多层次立体交通体系,实现人、车分流,过境交通、内部交通不交织,确保内部交通顺畅。

加快珠江新城地面建筑建设,力争2010年前将珠江新城建
设成为集行政、金融、贸易、商业和文娱等功能于一体的广州21世纪中央商务区。

按照“统一规划、协调建设、分项实施、综合配套、资源共享、高效管理”的原则统筹协调推进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内的各项建设工作,做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打造环保现代化的广州城市客厅。

(二)完善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到金融商务区聚集发展
一是突出重点,争取“一行三局”等监管部门进驻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

一方面,通过“一行三局”的进驻,使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管理中枢,另一方面,以“一行三局”的进驻带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进驻,由此形成良好的聚集效应。

建议通过采取财政补贴、房产置换等方式为监管机构进驻金融商务区提供便利。

二是加快建设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标志性建筑。

建议将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珠江新城双子塔命名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使其成为金融机构总部或地区总部所在地,进一步提升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为金融机构进驻金融商务区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招商推介、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金融商务区的宣传力度,及时将金融商务区内土地开发、写字楼租售等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金融机构,积极推动市内现有金融机构进驻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的同时,努力争取来穗新设立的金融机构落户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

继续贯彻落实市政府的有关精神,对进驻金融商务区的机构进行奖励和补贴,并利用经济或行政手段,避免进驻金融商务区费用过快增长。

目前,一批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期货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及相关后台服务中心已经明确表示近期内将通过买地自建、购置或租赁办公楼等方式进驻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要加强与这些金融机构的联系并为其办理工商登记等手续提供便利,促成他们早日进驻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

此外,要加强服务,协调人民银行、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共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加大保护金融债权和打击金融犯罪行为的力度,完善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法律教育,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创新
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管理方式,采取社区化、信息化管理,为进驻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的金融机构提供舒适便捷的综合服务。

四是大力引进相关中介机构到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发展。

大力支持国内外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资产评估、保险代理、信用评级等中介服务机构到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发展,为中介服务机构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支持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业务、产品和服务创新活动,为金融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