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政治哲学家 英文共20页

合集下载

西方主要哲学家一览表

西方主要哲学家一览表

西方主要哲学家一览表(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1、泰勒斯(Thales,盛年约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被尊为西方哲学的始祖。

2、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古希腊哲学家,辩证法的创始人之一。

3、巴门尼德(Parmenides,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古希腊哲学家,存在论(本体论)的奠基人。

4、德谟克里特(Demokritos,盛年约在公元前420年),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

5、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8-399年),古希腊哲学家,与耶酥、孔子和释迦牟尼一同被尊为人类的导师。

6、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347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著有《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巴门尼德》、《智者》等对话体著作。

7、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柏拉图的学生,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许多学科的创始人,代表作《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8、伊壁鸠鲁(Epikouros,约公元前341-270年),古希腊哲学家,幸福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9、皮浪(Pyrrhon,约公元前360-270年),古希腊哲学家,怀疑主义的创始人。

10、普洛提诺(Plotinos,约公元205-270年),晚期希腊哲学家,埃及人,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代表,著有《九章集》。

11、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430年),中世纪教父哲学的最大代表,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

12、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最大代表,著有《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13、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英国经验论的始祖,著有《新工具》等。

西方哲学家年表大全

西方哲学家年表大全

西方哲学家年表大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七世纪——公元前二世纪泰勒斯(Thales,约前624-约前547,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创始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被尊为西方哲学的始祖)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约前610-前546,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唯物主义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前588-约前525,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唯物主义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约前500,古希腊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色诺芬尼(Xenophanes,约前565-约前473,古希腊哲学家,埃利亚学派第一个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约前540-约前480与470之间,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爱非斯学派创始人,辩证法的创始人之一)克拉底鲁(Kratylos,前五世纪,古希腊爱非斯学派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前六世纪末-约前五世纪中叶之后,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古希腊埃利亚学派唯心主义哲学家,存在论(本体论)的奠基人)留基波(Leukippos,约前500-约前440,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说奠基人之一)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约前500-约前428,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芝诺(埃利亚的)(ZenonEleates,约前490-约前436,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学生)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约前490-约前430,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修辞学创始人)高尔吉亚(Gorgias,约前483-约前375,古希腊智者派哲学家)普罗泰哥拉(Protagoras,前481-约前411,古希腊智者派哲学家)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前399,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与耶酥、孔子和释迦牟尼一同被尊为人类的导师)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前460-前370,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与留基波并称原子说创始人)安提西尼(Antisthenes,约前435-约前370,古希腊哲学家,犬儒学派创始人)亚里斯提卜(Aristippos,约前435-前360?古希腊哲学家,昔勒尼学派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弟子,著有《希腊哲学史》《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学园派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著有《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巴门尼德》、《智者》等对话体著作)第欧根尼(锡诺帕的)(DiogenesoSinopeus,约前404-约前323,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逍遥学派创始人,代表作《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安德罗尼柯(AndronicusRhodius,前1世纪,古希腊逍遥派,因编纂亚里士多德著作而著称)皮浪(Pyrrhon,约前365-约前275,古希腊哲学家,怀疑主义的创始人)伊壁鸠鲁(Epikouros,前341-前270,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幸福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芝诺(季蒂昂的)(ZenonKitieus,约前336-约前264,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创始人,巴门尼德的学生)罗马时期:公元前二世纪——公元五世纪西塞罗(MarcusTulliusCicero,前106-前43,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哲学家,折衷主义的代表)卢克莱修(TitusLucretiusCarus,约前99-约前55,古罗马诗人、唯物主义哲学家,《物性论》)安德罗尼柯(AndronicusRhodius,约前一世纪,古希腊逍遥派哲学家,因编纂亚里士多德著作而著称)埃奈西德穆(Aenesidemus,公元前一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怀疑论者,皮浪的思想继承者)斐洛(PhiloJudaeus,约前30-约后45,古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塞涅卡(LuciusAnnaeusSeneca,约前4-后65,古罗马哲学家、戏剧家,新斯多葛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爱比克泰德(Epiktetos,约66-?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马可.奥勒留(MarcusAureliusAntoninus,121-180,古罗马皇帝[161-180],新斯多葛派哲学家)琉善(Loukianos,约125-约192,一译卢奇安,古希腊散文作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塞克斯都.恩披里柯(SextusEmpiricus,约二世纪中叶,古罗马哲学家,怀疑论者)德尔图良(Tertullianus,150-160年之间-约222,基督教教父之一)奥利金(Origenes,约185-约254,基督教神学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sLaërtius,约200-约250,古希腊哲学史料《名哲言行录》的编纂者)普罗提诺(Plotinos,约204-约270,古罗马时期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的最重要代表,著有《九章集》)波菲利(Porphyrios,233或234-约305,古罗马时期生于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的门徒)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430,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忏悔录》《上帝之城》)希帕蒂亚(Hypatia,约370-约415,罗马帝国女数学家、天文学家,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波伊提乌(AniciusManliusSeverinusBoethius,约480-524或525,古罗马晚期唯心主义哲学家)波爱修(波伊提乌)(Boethius,约480-525):古罗马晚期唯心哲学家《哲学的慰藉》中世纪时期:公元五世纪——十四世纪末爱留根纳(Eriugena,约800-877):《论神的预定》、《论自然的区分》埃里金纳(JohannesScotusErigena,约810-877,欧洲中世纪前期经院哲学家)安瑟伦(安瑟尔谟)(Anselmus,1033-1109,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实在论主要代表,有“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之称,《独白》、《宣讲》、《斥愚人书》)洛色林(Roscellinus,约1050-约1112,中世纪法兰西经院哲学家,唯名论者)香浦(GuillaumedeChampeaux,约1070-1121,中世纪法兰西经院哲学家,实在论者)阿伯拉尔(PetrusAbailardus,1079-1142,中世纪法兰西经院哲学家,“概念论”者)大阿尔伯特(AlbertusMagnus,1193或1206或1207-1280,中世纪德意志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天主教多明我会僧侣)罗吉尔·培根(RogerBacon,约1214-约1292,英国思想家,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6-1274,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天主教多明我会会士,著有《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西格尔(SigerusdeBrantia,约1240-1281至1284,尼德兰哲学家,阿威罗伊主义者)爱克哈特(MeisterJohannesEckhart,约1260-1327,中世纪德意志神学家和神秘主义哲学家)邓斯·司各脱(JohannesDunsScotus,约1265-1308,中世纪苏格兰经院哲学家,唯名论者,《牛津论著》、《巴黎论著》)但丁(DanteAlighièri,1265-1321,意大利诗人,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罗吉邓斯·司各脱(DunsScotus,1270-1308):《牛津论著》、《巴黎论著》奥卡姆(WilliamofOccam[或Ockham],约1300-约1350,中世纪苏国经院哲学家,唯名论者)文艺复兴时期:十五世纪初——十六世纪末彼特拉克(FrancescoPetrarch,1304-1374,意大利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先驱之一)薄伽丘(GeovanniBoccàccio,1313-1375,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家,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保尔(JohnBall,?-1381,英国民间传教士,瓦特?泰勒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威克里夫(JohnWycliffe,约1320-1384,英国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行者)胡斯(JanHus,约1369-1415,捷克爱国者和宗教改革家)库萨·尼古拉 (NicolausCusanus,1401-1464,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哲学家,枢机主教,泛神论者,《有学识的无知》)达.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哲学家)彭波那齐(PietroPomponazzi,1462-1524或1525,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伊拉斯谟(DesideriusErasmus,约1469-1536,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人文主义者,原名盖哈尔脱?盖哈尔兹(GerhardGerhards),生于荷兰鹿特丹)莫尔(ThomasMore,1478-1535,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创始人)闵采尔(ThomasMünzer,约1490-1525,1524-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的领袖,德意志农民和城市平民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JeanCalvin,1509-1564,法国人,欧洲宗教改革家,基督教加尔文宗的创始者,《论仁慈》、《基督教要义》、《信仰指南》《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集》、《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西欧中世纪哲学史纲》)特勒肖(BernardinoTelesio,1509-158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蒙田(MichelEyquemdeMontaigne,1533-1592,一译蒙台涅,文艺复兴时期法兰西思想家和散文作家)沙朗(PierreCharron,1541-1603,文艺复兴时期法兰西哲学家)布鲁诺(GiordanoBruno,1548-1600,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论原因、本原和太一》、《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论英雄热情》)近代哲学时期:十七世纪初——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新工具》1620《崇学论》、《培根论说文集》、《新大西岛》《学术的进步》1605)康帕内拉(TommasoCampanella,1568-1639,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空想共产主义者)伯麦(JakobBöhme,1575-1624,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神秘主义哲学家)格劳修斯(HugoGrotius,1583-1645,荷兰资产阶级法学家,自然法学派早期理论家,对法学、神学、历史、文学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以国际法研究著称)瓦尼尼(LucilioVanini,1584-1619,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1679,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利维坦》1651、《论物体》、《论人》、《关于自由、必然和偶然》)伽桑狄(PierreGassendi,1592-1655,一译伽森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笛卡尔(RenéDescartes,1596-1650,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方法谈》、《第一哲学沉思集》、《哲学原理》1644《论灵魂的激情》《形而上学沉思录》1641.\《论情欲》1650.《人性论》1662)勒卢阿(HendrikvanRoy,法文名HenriLeRoy,拉丁名HenricusRegius,1598-1679,荷兰医生,哲学家,早期机械唯物主义代表人物)温斯坦莱(GerrardWinstanley,约1609-约165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掘土派运动领袖,空想共产主义者)李尔本(JohnLilburne,约1614-165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平均派领袖)海林克斯(ArnoldGeulincx,1625-1669,荷兰笛卡尔派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和马勒伯朗士并称为偶因论者)斯宾诺莎(Baruch[后改名为Benedictus]Spinoza,1632-1677,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著有《伦理学》1667《知性改进论》1677、《神学政治论》、《笛卡尔哲学原理》1663)洛克(JohnLocke,1632-1704,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著有《人类理智论》1690《人类理解论》、《论政府》、《基督教的合理性》)马勒伯朗士(NicolasMalebranche,1638-1715,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真理的探求》、《关于形而上学的对话》)莱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1646-1716,德国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著有《单子论》1714、《神正论》、《人类理智新论》1704、《形而上学谈话》)培尔(PierreBayle,1647-1706,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关于彗星的信》、《对曼布尔大人的〈加尔文主义史〉的一般批判》、《历史批判辞典》)考尔德(WilliamCoward,1656-1725,英国自然神论者)梅叶(JeanMeslier,1664-1729,法国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空想共产主义者)维科(GiovanniBattistaVico,1668-1744,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托兰德(JohnToland,1670-1722,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舍夫茨别利(AnthonyAshleyCooperShaftesbury,1671-1713,英国自然神论者)柯林斯(AnthonyCollins,1676-1729,英国自然神论者)博林布罗克(HenrySt.JohnBolingbroke,1678-1751,英国自然神论者)沃尔弗(ChristianWolff,1679-175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是莱布尼茨唯心哲学的直接继承人和近代官能心理学的系统化者.《关于人类理解能力的理性思》1712.《关于上帝.宇宙和灵魂的理性思想》1719.《经验心理学》1732.《理性心理学》1734.贝克莱(GeorgeBerkeley,1685-1753,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著有《人类知识原理》1710.《视觉新论》1709.)孟德斯鸠(CharlesLouisdeSecondatMontesquieu,1689-1755,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

19——20世纪西方著名哲学家

19——20世纪西方著名哲学家

一、唯意志主义:1、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2、费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eitzche,1844-1900)二、新康德主义:1、费里德里希.阿尔波特.朗格(Friedrich Albert Lange,1828-1875)2、维尔何姆.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9-1915)3、海尔曼.柯亨(Hermann Cohen,1842-1918)三、新黑格尔主义:1、弗朗西斯.布拉德雷(Francis Herbert Bradley 1846-1924)2、贝尼戴托.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3、布兰德.布兰夏尔德(Brand Blanshard 1892-)四、实用主义:1、查理.桑德尔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2、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3、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4、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5、克拉伦斯.埃尔文.刘易斯(Clarence Irving Lewis,1883-1964)6、查理.莫里斯(Charles Morris,1901-)五、过程哲学: 1、阿尔弗莱德.诺尔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六、新实在论:1、拉尔夫.巴顿.佩里(Ralph Barton Perry,1976-1957)2、威廉.蒙塔古(Willame Pepperell Montague,1873-1953)3、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1863-1953)七、现象学:1、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2、马克斯.舍勒(Marx Scheler,1874-1928)八、精神分析学:1、西格蒙.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2、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3、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九、存在主义:1、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2、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3、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4、阿尔贝特.加缪(Albert.Camus,1913-1960)5、哥不日尔.马塞尔(Gabriel Marcel,1889-1973)十、新托马斯主义:1、雅克.马里坦(Jacgues Maritain,1882-1973)2、埃齐厄纳.日尔松(Etienne Gilson,1884-1978)十一、逻辑实证主义:1、莫里茨.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2、鲁道夫.卡尔那普(Rudolf Carnap,1891-1970)3、奥托.纽拉特(Otto Neurath,1882-1945)4、卡尔.古斯塔夫.亨普尔(Carl Gustav Hempel,1905)4、阿尔弗雷德.朱尔斯.埃耶尔(Alfred Jules Ayer,1910-)十二、结构主义:1、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2、路易.阿尔杜塞(Louis Althusser,1918-)3、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4、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826-1984)十三、语言分析哲学:1、乔治.埃德华.摩尔(George Edward Moore,1873-1953)2、哥特罗布.佛雷格(Gottlob Frege 1848-1925)3、贝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4、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u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1951)十四、日常语言哲学:1、吉尔伯特.赖尔(Gilbert Ryle,1900-1976)2、约翰.朗肖.奥斯丁(John Langshaw Austin,1911-1960)3、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劳逊(Peter Frederick Strawson,1919-)4、约翰.罗杰斯.塞尔(John Rogers Searle 1932-)十五、普通语义学:1、阿尔弗莱德.柯日布斯基(Alfred Korzybski,1879-1950)2、斯图加特.切斯(Stuart Chase,1888-)十六、逻辑哲学:1、阿尔弗莱德.塔尔斯基(Alfred Tarski,1902-)2、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3、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1926-)4、索尔.克里普克(Saul A Kripke,1940-)十七、科学哲学:1、卡尔.莱芒德.波普(Karl Raimand Popper,1902-)2、托马斯.萨缪尔.库恩(Thomas Samuel Kuhn ,1922-)3、伊姆雷.拉卡托斯(Ime Lakatos,1922-1974)4、保尔.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4-)十八、生命哲学:1、乔治.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0)2、亨利.伯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十九、法兰克福学派:1、迈克斯.霍尔海默(Max Horkheimer,1895-1973)2、泰欧多.阿多尔诺(Theode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3、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4、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5、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1929-)二十、新自由主义:美国哈佛大学两位教授罗尔斯(John Rawls)和诺齐克(Robert Nozick)二十一、后现代主义哲学:1、美国哲学家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2、法国哲学家密西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世界前100名著名哲学家排名

世界前100名著名哲学家排名

世界前100名著名哲学家排名以下是世界前100名著名哲学家的排名(按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1.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2. 托马斯·阿奎纳斯(Thomas Aquinas)3.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4. 列奥纳多·笛卡尔(René Descartes)5. 孟子(Mencius)6. 约翰·洛克(John Locke)7.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8.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9.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0. 亚瑟·舍斯特·克拉克(Arthur Schopenhauer)11.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2. 大卫·休谟(David Hume)13. 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14.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5. 柏拉图(Plato)16. 伊壁鸠鲁(Epicurus)17.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20.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21. 托马斯·阿奎纳斯(Thomas Aquinas)22. 约翰·洛克(John Locke)23.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24.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25.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26. 恩斯特·卡塞勒(Ernst Cassirer)27.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28. 大卫·休谟(David Hume)29.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30.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1. 亚瑟·舍斯特·克拉克(Arthur Schopenhauer)32. 伏尔泰(Voltaire)33.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34. 康德(Immanuel Kant)35.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36. 唐纳德·戈尔曼(Donald Davidson)37.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38. 乔治·伯克利(George Berkeley)39.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40. 康德(Immanuel Kant)41.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42. 唐纳德·戈尔曼(Donald Davidson)43.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44. 乔治·伯克利(George Berkeley)45.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46.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47. 托马斯·阿奎纳斯(Thomas Aquinas)48.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49. 列奥纳多·笛卡尔(René Descartes)50. 孟子(Mencius)51. 约翰·洛克(John Locke)52.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53.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54.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55. 亚瑟·舍斯特·克拉克(Arthur Schopenhauer)56.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57. 大卫·休谟(David Hume)58. 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59.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60. 柏拉图(Plato)61. 伊壁鸠鲁(Epicurus)62.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63.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64.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65.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66. 托马斯·阿奎纳斯(Thomas Aquinas)67. 约翰·洛克(John Locke)68.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69.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70.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71. 恩斯特·卡塞勒(Ernst Cassirer)72.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73. 大卫·休谟(David Hume)74.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75.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76. 亚瑟·舍斯特·克拉克(Arthur Schopenhauer)77. 伏尔泰(Voltaire)78.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79. 康德(Immanuel Kant)80.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81. 唐纳德·戈尔曼(Donald Davidson)82.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83. 乔治·伯克利(George Berkeley)84.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85. 康德(Immanuel Kant)86.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87. 唐纳德·戈尔曼(Donald Davidson)88.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89. 乔治·伯克利(George Berkeley)90.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91.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92. 托马斯·阿奎纳斯(Thomas Aquinas)93.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94. 列奥纳多·笛卡尔(René Descartes)95. 孟子(Mencius)96. 约翰·洛克(John Locke)97.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98.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99.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00. 亚瑟·舍斯特·克拉克(Arthur Schopenhauer)。

二十世纪著名政治哲学家 -- 哈耶克

二十世纪著名政治哲学家 -- 哈耶克
• 第十四章 • 第1节 哈耶克的自由政治哲学 节
一、生平与著作
• (一)生平: 生平: 生平
• 哈耶克(1899-1992)Hayek,Friedrich August奥 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 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 他的父亲在政府的社会福利系统里担任医生,还 发表过植物学论文。 • 1921年和1923年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科 学博士学位。 • 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 • 先后任维也纳大学讲师、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 所长、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德国弗莱堡大学 教授等。
• (二)哈耶克的社会福利观的主要内容: • 1、他认为市场带来的资源分配和财务分配 是公正和有效的,而任何人为的财务分配 要求都会导致社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平等 只是机会平等,而非财务分配上的平等。 基于这些理论前提,哈耶克在其《通往奴 役之路》一书中提出了“有限度的保障和 绝对的保障”的概念。
• 2、哈耶克认为社会保障是个相对概念,不 能在过于绝对的意义上理解社会保障,因 而他将社会保障分为两种, • 一种是有限度的保障,它是大家都可获得 的,是维持生计的最低收入保障,存在于 市场之外; • 另一种是绝对的保障,这种保障不是大家 都能获得的,是某种生活水准的保障,只 有控制市场才能得到。
• 4、哈耶克对通过干预来实现收入和财富相对均等 的“正义论”的批判: • (1)“正义”只能用于评价主体行为,不能指某 一事态。 • (2)在市场体系里,社会正义的要求也是不道德 的、徒劳的。 • (3)任何分配正义的原则都是通过集中管理来干 预市场以实现相对平等,而如果政府为了减少不 平等的程度运用强制性力量促进平等的话,必然 招致有些人的不快的经济或政治的后果。
七、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
• 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可以说更多的是体 现在他对福利国家批评上,通过对福利国 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制度本身设计以及制度所能真正起到的效 用的批评来论述自己的社会福利思想。 • 下面我们就结合他对福利国家的批评来谈 谈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

世界最著名的60位哲学家简介

世界最著名的60位哲学家简介
22.安瑟伦(Anselm,Canterbury,1033—1109)意大利中世纪佛兰西斯派神学家、经院哲学的重要代表,极端的唯实论者,人称“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他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认为理性服从信仰,“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因为我相信,除非我信仰了,我决不会理解”。代表作有《论道篇》、《独白篇》、《上帝为何化身为人》等。
4.释迦牟尼(Sakyamuni,公元前565—前485)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意译“义成就者”,尊称释迦牟尼。印度人。佛陀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一定阶层的利益和看法。主要学说有:四谛说、缘起说、无常、无我论、业报轮回论和涅磐论。生前并无著作,死后他的言行由弟子们记录整理汇编为经、律、论三藏。
5.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以“仁”为核心,崇尚“忠恕”之道,又以孝悌为仁之本。他相信天命,又重视人为;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符其名;提倡德治和教化。主要著作有《论语》。
26.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农民家庭,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动者,代表作有《九十五条纲领》、《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教的自由》,提出“因信称义”说。
27.达·芬奇(Da Vinci,Leonardo,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和哲学家。绘画作品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著作有《绘画论》。
14.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其思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因素,同时又有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倾向。庄子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著作有《庄子》。

著名人物英文名

著名人物英文名

凯撒Caesar荷马Homeros柏拉图Platon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培根Bacon莎士比亚Shakespeare萨克雷Thackeray狄更斯Dickens歌德Goehte卢梭Loescher巴尔扎克Balzac大仲马Dumas雨果Hugo乔治桑George Sand波德莱尔Baudelaire福楼拜Flaubert左拉Zola莫泊桑Maupassant霍夫曼Hoffman施托姆Storm海泽Heysen尼采Nietz伦茨Lenz弗里施Frisch迪伦马特Durrenm哈谢克Hasek米沃什Milosz西默农Simenon艾略特Eliot王尔德Wilder奥威尔Orwell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威尔逊Wilson默多克Murdoch艾米斯Amis梭罗Thoreau狄更生Dickinson马克·吐温Mark Twain欧·亨利O'Henry杰克·伦敦Jack London庞德Pound奥尼尔O'Neill福克纳Faulkner海明威Hemingway海勒Heller厄普代克Updike罗斯Roth博尔赫斯Borges罗瓦·阿特金森Rowan Atkinson布里吉特·巴多特Brigitte Bardot迪恩·凯恩Dean Cain朱尔·柯恩Joel Coen弗朗利斯·福特·柯博拉Francis Ford Coppola迈克尔·克瑞奇顿Michael Crichton多诺斯·德尔·罗伊Dolores Del Rio本尼休·德·托罗Benicio Del Toro居里Curie古腾堡(Johannes, 1400-1468, 德国活版印刷发明人)斯大林Stalin黑格尔Hegel尼采Nietzsche曼德拉Mandela毕加索Picasso 《格尔尼卡》(Guernica)17斯坦贝克,美国小说家,John Steinbeck18埃德加•爱伦•坡,美国作家,Edgar Allan Poe19 阿瑟•柯南•道尔,英国小说家,Sir Arthur Conan Doyle20西德尼.谢尔顿,美国小说家,Sidney Sheldon21 多斯•阳索斯,美国小说家,John Dos Passos22库珀,美国小说家,James Fenimore Cooper23梅尔维尔,美国小说家,Herman Melvill24哈特,美国小说家,Bret Harte25威廉•豪夫,德国童话作家,Wilhelm Hauff26豪威尔斯,美国小说家,William Dean Howells27欧•亨利,美国小说家,O. Henry28华伦,美国小说家,Robert Penn Warren29魏尔纳•冯•海登斯塔姆,瑞典诗人,Verner von Heidenstam 30比昂斯腾•比昂松,挪威戏剧家,Bjornstjerne Bjornson31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德国小说家,Erich Maria Remarque 32诺贝尔,瑞典的化学家,Alfred Bernhard Nobel33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画家,Centre Picasso34迪特里希•多纳,德国心理学家Dietrich Dorner35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Charles Robert Darwin36爱迪生,美国发明家,Thomas Alva Edison37爱因斯坦,德国发明家,Albert Einstein3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eles39马克•吐温,美国小说家,Mark Twain40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Platon(Plato)41丹尼尔笛福,英国作家,Daniel Defoe42约翰班扬,英国作家,John Bunyan43弗朗西斯霍齐森班内特,英国作家,Frances Hodgson Burnett44罗伯特彭斯,苏格兰诗人,Robert Burns45乔治拜伦,英国诗人,George Byron46霍尔凯恩,美国作家,Hall Caine47刘易斯卡罗尔,英国作家,Lewis Carrol48厄斯•儒略•凯撒,罗马政治军事家,Julius Ceaesar49米开朗基罗,古罗马画家,Michelangelo50弗朗西斯科•戈雅,西班牙画家,Francisco Goya51阿美迪奥•莫迪里阿尼,意大利画家,Amedeo Modigliani52迭戈•里维拉,拉美画家,Diego Rivera53安迪•沃霍尔,美国画家,Andy Warhol54埃尔•格列柯,希腊画家,El Greco55杰克逊•波洛克,美国画家,Jackson Pollock56文森特•凡•高,荷兰画家,Vincent van Gogh57杰克•伦敦,美国作家,Jack London58惠斯通,英国物理学家,CharlesWheatstone59牛顿,英国科学家,Newton60笛卡儿,法国科学家,Rene Descartes61伊萨克•毕克曼,荷兰物理学家,哲学家,Isace Beekman62拉格朗日,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Joseph-Louis Lagrange63 阿伏加德罗,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AmeldeoAvogardo,1776~1856 64帕斯卡,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Pascal,Blaise65莱布尼兹,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66赫兹,德国物理学家,Hertz,HeinrichRudolph67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Joseph John Thomson68多普勒•克里斯琴•约翰,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Doppler, Christian Johann 69昂利•贝可勒耳,法国物理学家,Henri Bacquerel70高斯,德国数学家,Carl Friedrich71摄尔修斯,瑞典物理学家,Anders Celsius72傅立叶,法国数学家及物理学家,Fourier,73库尔恰托夫,苏联物理学家,Kurchatov,Igori Vasilievich74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Paul Adrie Maurice Dirac75亨利•莫斯莱,英国数学家,Henry Gwyn Jeffreys Moseley76理查德•费曼,美国物理学家,Richard Feynman77玻耳兹曼,德裔奥地利物理学家,Ludwig Boltzmann78薛定谔,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Erwin Schrodinger79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物理学家,Stephen William Hawking80 大仲马,法国作家,Alexandre Dumas l802~187081比尔盖茨,微软公司软件设计师,William (Bill) H. Gates女性名人1居里夫人,法国国籍波兰科学家,Marie Curie(1867-1934)2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Helen keller3玛格丽特-米切尔,美国女作家,Mitchell, Margaret4艾米莉•勃朗特,英国女作家,Emily Bronte5夏洛蒂.勃朗特,英国女小说家,Charlotte Bronte,1816~18556安妮勃朗特,英国女小说家,Anne Bronte7 薇拉凯恩,美国女作家,Willa Cather8 简奥斯丁,英国女作家,Jane Austen9撒切尔夫人,英国保守党政治家,首相,Thatcher,Margaret Hilda10盖比勒.缪特, 德国女画家, Gabriele Munter11弗瑞达•卡洛,墨西哥女画家,Frida Kahlo12安妮.塞克斯顿,美国女诗人,anne sexton13西尔维亚•普拉斯,美国女诗人,Sivia pluen14勃郎宁夫人,英国著名女诗人,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15艾米莉.狄更生,美国诗人,Emily Dickinson16阿罗约,菲律宾女政治家,Arroyo Gloria17昂山素姬,缅甸女政治家,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Aung San Suu Kyi 18乔治亚娜•西加尔•琼斯,美国女科学家,试管婴儿之母,Jones19蕾切尔•卡逊,美国生态学家,Rachel Carson,20尼古拉耶娃,前苏联女钢琴家、作曲家,Tatiana Nidolayeva,21诺夫斯卡,波兰女作曲家,Tekla Badarzewska-Baranowska (1834 - 1861) 22苔克拉•芭达捷芙丝卡,波兰女作曲家,钢琴家,(Tekla Badarzewska,1834-1861),。

世界著名的政治哲学家 英文

世界著名的政治哲学家 英文

Niccolo Machiavelli – The Prince
“It is better to be feared than loved”
Man will cooperate with a King he loves as long as it is convenient, but will obey the King he fears and help overthrow the King he loves to protect his life.
Written c. 1505 published 1515 Translated by W. K. Marriott 1908
Niccolo Machiavelli – The Prince
Machiavelli defends an archaic belief that a King (Prince) has the right to do anything he wishes. (He’s writing to a King trying to get a position in the new gov’t) Most political philosophers disagreed with these ideas for hundreds of years, but Niccolo is trying to tell the king what he thinks the king wants to hear. (For the job) Machiavellian thought says “might makes right”, that if a leader has the capability to conquer another land and the desire to own its resources the leader should sacrifice the lives of his soldiers and use them to fight war. Machiavelli compares a Prince to a shepherd Machiavelli compares the citizens to a herd of sheep Shepherds do not keep sheep because of a love of animals; they use them for their own well-being (Profit/Power) A shepherd takes good care of his sheep so he maximizes profit, but a sick sheep will be destroyed before he infects the rest of the her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