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发电厂例题(回热系统100MW300MW
热力发电厂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热力发电厂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止回阀的作用是()。
A、防止管道中的流体倒流B、调节管道中的流量C、调节管道中的流量及压力D、可作为截止门起保护设备安全的作用正确答案:A2、凡是使高压抽汽量增加,低压抽汽量减少的因素,会使机组的热经济性()。
A、不能确定B、降低C、升高D、不变正确答案:B3、下列热交换器中,属于混合式加热器的是()。
A、除氧器B、低压加热器C、高压加热器D、省煤器正确答案:A4、阀门第一单元型号Y表示为()。
A、减压阀B、闸阀C、球阀D、截止阀正确答案:A5、疏放水阀门泄漏率是指内漏和外漏的阀门数量占全部疏放水阀门数量的百分数。
对各疏放水阀门至少()检查一次,疏放水阀门泄漏率不大于()%。
A、每天,3B、每月,3C、每月,2D、每天,2正确答案:B6、疏水冷却器是为了减少()自流进入()级加热器中所产生的排挤现象。
A、疏水上一级B、凝结水上一级C、凝结水下一级D、疏水下一级正确答案:D7、在机组启动过程中排出暖管、暖机的凝结水称为()。
A、经常疏水B、放水C、自由疏水D、启动疏水正确答案:D8、在泵的启动过程中,下列泵中()应该进行暖泵。
A、凝结水泵B、水泵C、给水泵D、循环水泵正确答案:C9、加热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A、加热器、除氧器B、表面式加热器、混合式加热器C、螺旋管式加热器、卧式加热器D、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正确答案:B10、汽轮机高压旁路系统是指新蒸汽绕过高压缸,经减温减压后进入()。
A、再热冷段B、凝汽器C、高压加热器D、除氧器正确答案:A11、除氧器滑压运行时,当机组负荷突然降低,将引起除氧给水的含氧A、波动B、不变C、减小D、增大正确答案:C12、改善负荷骤升时除氧效果恶化的措施是()。
A、在除氧水箱中设置再沸腾管B、提高除氧器的安装高度C、给水泵前设置前置泵D、增加下水管的压降正确答案:A13、给水泵停运检修,进行安全布置,在关闭入口阀时,要特别注意入口压力的变化,防止出口阀不严()。
300mw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300m w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已知:1、汽轮发电机组型号:N300-16.8/550/550 实际功率:300MW初参数:16.18Mpa,550℃;再热汽参数:(3.46Mpa,328℃)/(3.12 Mpa 550℃)排汽参数:0.005 Mpa x=9%给水泵出口压力: 17.6 Mpa,给水泵效率:ηa=0.85凝结水泵出口压力:1.18 Mpa除氧器工作压力: 0.588 Mpa机组效率:ηmηg=0.98*0.99=0.9702不考虑回热系统的散热损失,忽略凝结水泵焓升。
2、锅炉型号:SG1000-16.77/555/555锅炉效率:ηb=0.925 管道效率:ηp=0.983、全厂汽水损失:D l=0.01D B (D B为锅炉蒸发量)轴封漏汽量:Dsg=1.01Do (Do为汽轮机新汽量)轴封漏汽焓:h sg=3049kJ/kg轴封加热器压力:Psg=0.095 Mpa汽轮机进汽节流损失为:4%中压联合汽门压损:2%各抽汽管道压损:6%小汽机机械效率:ηml=0.98设计:根据已知数据,及水蒸汽焓熵图,查出各抽汽点焓值后,作出水蒸汽的汽态膨胀线图如下:二、计算新汽流量及各处汽水流量1、给水泵焓升:(假设除氧器标高为35m)△hpu=1000(P入-P出)V/ηa=1000[17.6-(0.588+0.35)]*0.011/0.85=21.56(kJ/kg)给水泵出口焓值h=h入+△hpu=667.2+21.56=688.8(kJ/kg)2、大机及小机排汽焓:h c=xh¹+(1-x)h¹¹=0.09*137.72+(1-0.09)*2560.55=2342.295(kJ/kg)3、根据所知参数知道,#1、2、3GJ疏水为未饱和水除氧器内为饱和水,#1、2、3、4DJ疏水为饱和水轴加、凝结器内为饱和水。
《热力发电厂》习题解答

《热力发电厂》习题解答第一章发电厂热力过程的理论基础思考题及习题1.对发电厂热功转换效果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为什么必须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基础之上?答: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从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来评价循环的热经济性;它可对各种理想循环进行分析,而实际的各种热力循环中都存在原因不同的不可逆损失,找出这些损失的部件、大小、原因、及其数量关系,提出减少这些不可逆损失的措施,以提高实际循环热效率就应采用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方法来完成。
因此对发电厂热功转换效果作出全面的评价,必须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础之上。
2.评价实际热力循环的方法有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评价实际热力循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热量法(既热效率法),另一种是火用(或熵)方法。
热量法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
用能量的基本特性提出热力循环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的指标,着眼于能量数量上的平衡分析,它主要通过计算各种设备及全厂的热效率来评价实际循环的优劣。
这种评价方法的实质是能量的数量平衡。
火用方法是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依据,不仅考虑能量的数量平衡关系,也考虑循环中不可逆性引起作功能力损失的程度。
它是一种具有特定条件的能量平衡法,其评价的指标是火用效率,这种评价方法实质是作功能力的平衡。
两种方法之间的区别:热量法考虑热的数量平衡关系,而火用方法不仅考虑热的量,而且也研究其质的数量关系,即热的可用性与它的贬值问题。
因此,两种方法所揭示出来的实际动力装置不完善性的部位、大小、原因是不同的。
3.热量火用和工质火用的含义和区别?为什么说火用可作为一个状态参数?答:温度为T的恒温热源释放热量q,则q在热源温度T和环境温度T en之间实现卡诺循环时所做的最大技术功,称为热量火用。
在发电厂的绝大部分热力设备中,工质都是在稳定流动中,流体由状态(p1,t1)可逆的变到与环境状态(p en,t en)时所做的最大技术功,称为工质火用,而两者均以环境状态为变化的基础,而只是热源的性质不同。
热力发电厂试卷习题及答案

降低加热蒸汽的过热度
对作过功的部分蒸汽进行再热
减小对相邻加热器加热蒸汽的排挤
保证回热抽气等温升分配
15、在给水泵连接系统中,往往采用前置泵,其作用是:()
增大电动给水泵的总压头
避免主给水泵入口水汽化
可以和主给水泵的互为备用
增大主给水泵的流量
提高主给水泵的负荷适应性
16、回热加热器端差增大表明加热器运行经济性()。
19、在主蒸汽管道系统中,为防止发生蒸汽温度偏差过大现象,可采用以下措施:()
A、采用喷水减温的方法
B、采用回热加热的方法
C、采用中间联络管的方法
D、采用表面减温器的方法
20、高压加热器应采用的疏水装置是()
U型水封管
浮子式疏水器
疏水调节阀
21、再热机组高压旁路的作用是()
保护过热器
保护再热器
回收工质消除噪音
18、锅炉热负荷与全厂热耗量的比值称为效率。
A、100MW
B、200MW
C、300MW
D、600MW
49、关于按实际焓降法分配热电厂总热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供热部分没有分担热功转换过程中的冷源损失和不可逆损失
B、好处归电
C、考虑热能质上的差别
D、可鼓励热用户降低用热参数
50、过热器减温水一般来自于()
A、给水泵入口
B、给水泵中间抽头
C、给水泵出口
C、循环水泵出口
D、给水泵出口
35、锅炉排污扩容器的压力越高()
A、扩容蒸汽量越多
B、扩容蒸汽量越少
C、扩容蒸汽的品质越低
D、机组热经济性越高
36、当机组负荷骤升时,滑压运行的除氧器()
热力发电厂-试题及答案- 热力发电厂试卷(课程代码2266).

二 二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热力发电厂试卷(课程代码2266)(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三用阀旁路系统实质上为___________________旁路系统。
2.热量法与火用方法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氧器排汽量过大,产生水击会引起除氧器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热电厂供热节省燃料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蒸汽的初温度愈高,则最有利的蒸汽初压__________________。
6.在朗肯循环基础上,采用____________加热所形成的循环,称为给水回热循环。
7.表面式加热器疏水回收系统,采用疏水泵方式时热经济性___________________。
8.锅炉与汽轮机之间的蒸汽管道及其母管与通往用新汽处的支管称为发电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背压式供热机组发出的电功率取决于热负荷的大小,而热负荷是随热用户的需要而变,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当汽轮机的容量已定时,可认为其蒸汽的容积流量只与_____________有关。
11.表面式加热器的回热系统中两种介质混合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增大加热器受热面面积,加热器端差____________________。
13.确定管子内径时,应根据允许的最大压力损失和运行中介质的最大_____________计算。
14.实际焓降法分配总热耗量时,采用的是供热抽汽的________________与新蒸汽实际焓降的比值。
15.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热效率随着初温的提高而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烈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

1650t/h; 23.54MPa; 540℃ 3.56MPa, 540℃
B
HPC 12
65 43
3
IPC 4 56
7 8 C
2LPC 7 8 C
M
3.98MPa; 293℃
H1
5.72MPa; 340℃
1.79MPa; 464℃
pc1
pc2
H2
1.14MPa; 385℃ BH2
C
Pe=505MW
图7-2为引进美国技术 国产的N600-16.7/537/ 537型机组,配HG2008/186M强制循环汽 包炉的发电厂原则性热 力系统图。与图7-1对 比,仅指出其不同之处: 汽轮机组为单轴四缸四 排汽反动式汽轮机,额 定工况时机组热耗率为 8024.03 kJ/(kWh)。
图7-2 N600-16.7/537/537型机组的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
第七章 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
本章先介绍拟定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基本方法,并列举国 内外大容量发电机组中具有代表性的火电、核电、燃气-蒸汽 联合循环发电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并兼顾了凝汽式、供热式两 类机组的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同时介绍了发电厂原则性热 力系统的计算方法,并以常规热量法的额定工况计算为例进行 介绍。本章最后附有亚临界600MW机组、超临界800MW机组 和双抽汽式供热机组的火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计算实例。
(二)选择汽轮机 凝汽式发电厂选用凝汽式机组,其单位容量应根据系统规划容量、负荷增长速度 和电网结构等因素进行选择。各汽轮机制造厂生产的汽轮机型式、单机容量及其 蒸汽参数,是通过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或优化确定的。
(三)绘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汽轮机型式和单机容量确定后,即可根据汽轮机制造厂提供的该机组本体汽水系 统,和选定的锅炉型式来绘制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热力发电厂》习题解答

《热力发电厂》习题解答第一章 发电厂热力过程的理论基础思考题及习题1. 对发电厂热功转换效果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为什么必须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基础之上?答: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从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来评价循环的热经济性;它可对各种理想循环进行分析,而实际的各种热力循环中都存在原因不同的不可逆损失,找出这些损失的部件、大小、原因、及其数量关系,提出减少这些不可逆损失的措施,以提高实际循环热效率就应采用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方法来完成。
因此对发电厂热功转换效果作出全面的评价,必须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的基础之上。
2. 评价实际热力循环的方法有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评价实际热力循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热量法(既热效律法),另一种是火用 ( 或熵)方法。
热量法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
用能量的基本特性提出热力循环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的指标,着眼于能量数量上的平衡分析,它主要通过计算各种设备及全厂的热效率来评价实际循环的优劣。
这种评价方法的实质是能量的数量平衡。
火用方法是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依据,不仅考虑能量的数量平衡关系,也考虑循环中不可逆性引起作功 能力的损失的程度 。
它是一种具有特定条件的能量平衡法,其评价的指标是火用效率,这种评价方法实质是作功能力的平衡。
两种方法之间的区别:热量着重法考虑热的数量平衡关系,而火用方法不仅考虑热的量,而且也研究其质的数量关系,即热的可用性与它的贬值问题。
因此,两种方法所揭示出来的实际动力装置不完善性的部位、大小、原因是不同的。
3. 热量火用和工质火用的含义和区别?为什么说火用可作为一个状态参数?答: 温度为T 的恒温热源释放热量q,则q 在热源温度T 和环境温度T en 之间实现卡诺 循环时所做的最大技术功,称为热量火用。
在发电厂的绝大部分热力设备中,工质都是在稳定流动中,流体由状态(p 1,t 1)可逆的变到与环境状态(p en,t en )相同时所做的最大技术功,称为工质火用,而两者均以环境状态为变化的基础,而只是热源的性质不同。
热力发电厂练习题库+答案

热力发电厂练习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对于采用给水回热加热的机组,抽汽量减少,会使冷源热损失()。
A、减少B、无法确定C、不变D、增加正确答案:D2、对于自密封轴封蒸汽系统,在机组正常运行时,低压缸轴封用汽来自()。
A、主蒸汽系统B、除氧器C、辅助蒸汽D、高、中压缸轴端内档漏汽正确答案:D3、回热加热器按传热方式可以分为()。
A、表面式加热器和混合式加热器B、高压加热器和低压加热器C、立式加热器和卧式加热器正确答案:A4、当高压加热器的传热面分为三部分时,疏水冷却段布置在()。
A、任意位置B、中间部分C、给水出口流程侧D、给水进口流程侧正确答案:D5、碳素钢管道的公称压力是碳素钢指管道和附件在()℃及以下的工作压力。
A、250B、200C、150D、100正确答案:B6、下面哪种情况将使给水泵入口汽化()。
A、汽轮机突然增负荷B、除氧器突然升负荷C、高压加热器未投入D、汽轮机突然降负荷正确答案:D7、除氧器的进水管道中,进水量最大的是()。
A、主凝结水B、锅炉暖风器疏水C、高加疏水D、除氧器再循环正确答案:A8、国际电工协会规定,允许的最大持久性汽温偏差为()。
A、72℃B、42℃C、15℃D、50℃正确答案:C9、全面性热力系统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表明全厂性的()的总系统图。
A、回热设备及其汽水管道B、给水设备及其汽水管道C、除氧设备及其汽水管道D、所有热力设备及其汽水管道正确答案:D10、在给水泵连接系统中,往往采用前置泵,其作用是()。
A、调节给水的流量B、可以和主给水泵互为备用C、避免主给水泵发生汽蚀D、增大主给水泵的流量正确答案:C11、国际电工协会规定,允许的最大瞬时过热汽温偏差为()。
A、72℃B、50℃C、42℃D、15℃正确答案:C12、大气式除氧器给水可加热到()℃。
A、130B、160C、104D、98正确答案:C13、电厂实际生产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在数值上最低的效率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某100 MW 机组,热力系统如图所示,试计算其热经济性指标。
已知:P 0=8.83 MPa ,t 0=5350℃,Pc =5 kPa , P 1=
2.86MPa ,h 1=3226kJ/kg ,P 2=0.588MPa ,h 2=2973kJ/kg ,P 3=0.196MPa ,h 3=2880kJ/kg ,P 4=0.037MPa ,h3=2473 kJ/kg ,所有表面式加热器上端差均为2℃,高加设疏水冷却器,下
端差为8℃,0.98=mg 0.87,
=,85.0ri p b ηηηη ,不计给水泵焓升、汽水损失和加热器损失。
解:(1) 由已知条件,查水蒸气表得h 0=3476kJ/kg ,s 0=6.780457 kJ/(kg.K);其它参数根据所给条件查得计算数据见表1: 表1 不同压力时的数据
(2) 汽轮机实际排气焓值hc
在等熵条件下,由p c = 5 kPa ,查得理想状态焓值hca=2066 kJ/kg , 由于85.000=--=
ca
c
ri h h h h η 得hc=2277.5 kJ/kg (3) hwc 、hw1、hw2、hw3和hw4的求取
由于冷凝器所进行的是等温过程,由水蒸汽表可查得hwc=138.2 kJ/kg , 表2加热器参数
计算所需的数据整理如表3: 表3:计算数据表
抽汽系数的计算:
14314.01
1
1==
q τα
057863
.02
2
122=-=q r ατα
由于#3加热器的入口水焓未知,#3和#4加热器的给水焓升与表中列出的不一样,因此,计算需要多增加一个变量,该变量的增加可以通过多列一个#4加热器疏水泵入凝结水管道的入口点的热平衡解决,但该方法方程烦琐,求解容易出错,因此工程上的近似计算方法为:假设#4加热器的疏水打入凝结水管道后使管道内凝结水的温度提高了0.5度,也即2kJ/kg ,这样就可以用通用公式了。
但使用该方法求解完成后,需要对疏水入口点进行热平衡校验,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就正确了。
使用该方法:
假设kg kJ w h /31223103'=+=
063728.0')
1(3
3
213=--=q τααα 058895.0'')
1(4
4
214=--=q τααα
67637.012121=----=αααααc
疏水入口点进行热平衡的校验:
kg kJ h h w h d w c /1.3121)(3''2
14
434=--⨯++⨯=
ααααα
计算正确 i 、回热汽流做功:
()()()()()kg kJ h h h h h h h h w r /7.161404303202101=-+-+-+-=αααα
ii 、 凝汽流做功:
()()()()kg kJ h h h h w c c c c /64.8101043210=-----=-=ααααα
iii 、 回热做功比:
1663.0_3=+=
c
r r
w w w C Xr
iv 、 汽轮机内功:
()kg kJ w w w c r i /34.972=+=
经济性指标:
① 机组经济性指标:
%075.391
00=-==
w i
c i i h h w q w η %27.38=⨯=m g i e ηηη
h kw kJ H e
r ./94073600
==
η
h kw kg w d mg
i ./78.33600
0==
η ② 全厂经济性指标:
%295.33=⨯⨯=bp m g i cp ηηηη
h kw kJ H cp
cp ./108123600
==
η
h kg w P D mg i e
/37836000=⨯=
η h kw kg b cp
cp ./3695.0123
.0==
η
国产 N300 16.18(165)/550/550型,热力系统如图所示, Pc = 0.0051Mpa,额定功率为 300MW,P0 = 16.18MPa ,t0 = 550℃,trh = 550℃,有六级不调整抽
已知:#1高加上端差为1℃,疏水端差为6℃,#2高加上端差为3℃,疏水端差为9℃,低加上端差均为3℃,0.99=mg 0.89,=,88.0ri p b ηηηη ,不计给水泵焓升、工质流动压力损失、汽水损失和加热器损失。
试计算该系统额定工况下机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
解:(1) 由已知条件,查水蒸气表得h 0=3436kJ/kg ,s 0=6.475133455 kJ/(kg.K);,h rh =3563kJ/kg, h ca =1975kJ/kg 其它所差得数据见表1: 表1 不同压力时的数据
(2) 汽轮机实际排气焓值hc
在等熵条件下,由p c = 51 kPa ,查得理想状态焓值hca=1975 kJ/kg , 由于88.02020=-+--+-=
ca
rh a c
rh ri h h h h h h h h η 得hc=2277 kJ/kg
(3) hwc 、hw1~hw6的求取
由于冷凝器所进行的是等温过程,由水蒸汽表可查得hwc=140 kJ/kg , 表2加热器参数
(4) 再热量q rh 的求取
494'''=-=rh rh rh
h h q
计算所需的数据整理如表3: 表3:计算数据表
抽汽系数的计算:
054755
.01
1
1==q τα 13706.02
2
122=*-=
q γατα
808185
.0121=--=αααrh
02513
.0)(3
3
2133=*+-=
q γαατα 78305.0)13213=---=ααααc
07711
.04
4
3
4==q c ταα 采用工程上的近似计算方法为:假设#6加热器的疏水打入凝结水管
道后使管道内凝结水的温度提高了0.5度,也即2kJ/kg
假设kg kJ w h /22822266'=+=
04555
.02332
238
*07711.0)228382(*78305.0'5
5
4535=--=
-=q c γαταα
02396.02373
254
)05171.007711.0()140228(*78305.0)('6
6
54636=*+--=
+-=
q c γααταα
63644.01654321=------=αααααααc
疏水入口点进行热平衡的校验:
kg kJ h h w h c d w c /228)(6'3
4
656=⨯++⨯=
αααα
计算正确
i 、 汽轮机内功:
()kg kJ h h q h w c c j j j rh rh i /1321
6
1
0=--+=∑=ααα ii 、机组循环吸热量:
()kg kJ q h h q rh rh w /2677
100=*+-=α 经济性指标: ① 机组经济性指标:
%35.49100=*+-==
rh
rh w i
i i q h h w q w αη %86.48=⨯=m g i e ηηη
h kw kJ H e
r ./73693600
==
η
h kw kg w d mg
i ./753.23600
0==
η ② 全厂经济性指标:
%48.43=⨯⨯=bp m g i cp ηηηη
h kw kJ H cp
cp ./78003600
==
η
h t w P D mg i e
/8.82536000=⨯=
η h kw kg b cp
cp ./283.0123
.0==
η
反平衡计算:
%35.492677
)
1402277(*6344.0110
=--
=-
=q q c
c i αη
计算正确
作业:
N6再热机组热力系统如图1。
已知Pel=6000kW,h0=3304.0,hr=3338.8,
hc=2452.2,hwc=163.9,ηmg=0.95,ηbp=0.88,#1和#3加热器的端差分别为2℃和5℃,#3加热器的下端差为20℃,假设近似认为加热器出水焓、疏水焓以及饱和水焓是其对应温度4.2倍,求实际热力系统的出水焓和疏水焓。
求(1)机组热效率和热耗率(不计散热损失和泵焓升);(2)若#3加热器取消疏水冷却器,其疏水进入热井,计算其热耗率。
表1、加热器的抽汽焓与饱和水焓
1 某60万千瓦再热机组热力系统如图1。
已知Pel=6000kW,h0=3304.0,hr=3338.8,hc=2452.2, hwc=163.9,ηmg=0.95,ηbp=0.88,#1和#3加热器的端差分别为2℃和5℃,#3加热器的下端差为20℃,假设近似认为加热器出水焓、疏水焓以及饱和水焓是其对应温度4.2倍。
求:
(1)实际热力系统的出水焓和疏水焓
(2)全厂热效率、热耗率(不计散热损失和泵焓升);
(2)若#3加热器取消疏水冷却器,其疏水进入热井,计算其热耗率。
表1、加热器的抽汽焓与饱和水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