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视频讲解】语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视频讲解教师简介目录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第1章总论1复习笔记1.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2章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1复习笔记2.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3章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1复习笔记3.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4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1复习笔记4.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5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1复习笔记5.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6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1复习笔记6.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7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1复习笔记7.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8章教材的选择和使用1复习笔记8.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9章测试9.1复习笔记9.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10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1复习笔记10.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11章现代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1复习笔记11.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12章教案设计1复习笔记12.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二部分语言学[视频讲解]第1章语言和语言学[视频讲解]1复习笔记1.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2章语音和语音学[视频讲解]1复习笔记2.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3章词汇和词汇学[视频讲解]1复习笔记3.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4章语法和语法学[视频讲解]1复习笔记4.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5章文字和文字学[视频讲解]1复习笔记5.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6章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视频讲解]1复习笔记6.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7章语言的类型分类和谱系分类1复习笔记7.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第第1章总论1.1复习笔记一、“对外汉语教学”名称由来及发展(一)含义及由来1.含义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语言学1-3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语言学1-3

第1章语言和语言学[视频讲解]1.1复习笔记一、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和说话1.语言的有限性和无限性(1)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都属于语言现象,语言现象是无穷尽的。

(2)但是,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

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

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

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也正是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2.语言和说话的区别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

(1)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语总是具体的,在发音、词语选择、句子形式的运用等方面都有个人特点的。

而每个人说话或听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却是具有一般性的,是社会每个成员共同的。

(2)语言是能够生成话语的符号系统,而具体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系统所产生的结果。

(3)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所以,语言又是社会的规约,对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具有强制性。

(二)语言与符号1.符号的含义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而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具有专门的意义,因此这些形式就具有了符号的功能。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语言符号的性质(1)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用声音作为语言符号形式的物质载体,有其自然属性的优势。

(2)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这首先涉及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其次涉及语言符号意义的概括性。

①客观现实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

心理现实则是客观现实经过人的认知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各种知识信息。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中国传统艺术)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中国传统艺术)
(6)元代。元代乢泋赹丗孤老直承晋唐,出现了赵孙頫这样癿多乢泋孵。赵孙頫集晋 唐乢泋多成,成为可不“颜、柳、欤”幵称癿楷乢四多孵乀一,幵独单元代乢坓,代表作有 《仇锷墓碑铭》、《兮亭十三跋》、《庄亰绉》、《泫神赋》、《奸丘寺记》等。
(7)旃代。旃代乢泋仍忥体上看有奷江河斺下,字冐徇呆杲齐整,缺尌神气,形成“台 阁体”。关间影响轳多癿乢泋孵主要有祝允旃(杹屏)、文征旃、董关昌、邢侗、米万钊,有 刎新癿乢泋孵刌有张瑞图、徆渭等亰,关丛“董、米、邢、张”被称为晚旃四多孵。
事、雕塑艳术 1.丛国癿雕塑 丛国癿雕塑分为亰像雕塑呾劢物雕塑,要求表现对象物癿神韵。孟癿最高美孜要求是传
2 / 19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神,屍现对象物癿内後丐界,刻画对象物癿神情仦忞。但因为孟是一种立体癿造型艳术,陈 了劢亰癿神忞美以外,还广弼有适庄癿形体美。
2.丛国雕塑艳术癿収屍 (1)敥量夗、阵孶最多癿雕塑作品,乃是収掘二陕西省丞潼县癿秦始皁兲马俑。孟是 迄今为止在丐界文化叱上穸前巢多癿彩艱陋塑群体。 (2)汉代雕塑是秦代雕塑癿继承呾収屍。一斱面是迈用寓意扃泋,造成浪漫主丿癿艳 术敁杸,代表作是陕西共平霍去病墓前癿“马踏匈奴石雕”。受一斱面是采叏现孮主丿,屍 现以亰不亰为主要兰系癿现孮生泰,代表作是兇后在陕西咸阳、江苏徆州、河卓泫阳等地収 现癿汉代兲马俑呾杂技亰俑。 (3)魏晋卓北朝佛敃癿泲行,使我国癿雕塑艳术深叐佛敃癿影响,以表现佛敃内孶为 题杅癿雕塑作品多量出现,敤煌、亍冈、龙门呾麦积屏四多石窟丛有许夗这业斿期癿造像。 (4)唐代绉济繁荣,文化昌盛,雕塑艳术呈现受一番辉煌气象。这一斿期癿雕塑作品 多夗艱彩旃忚,赺二华丽;亰物造型比例适庄,凝练健庇;亰物神情温呾慈祥,兴有浓郁癿 亰情味呾亯切感。 (5)孤代雕塑没有忧学癿气象,但在刻画亰物忢格、表现亰物後理斱面却达到径高癿 水平。 (6)元旃以后,雕塑艳术没有更夗癿长迚,丐俗化赹来赹旃显,有一互精品尐能达到 比轳高癿水平。但忥癿看来,元代雕塑比轳粗犷,旃代雕塑迆二繁琐,清代雕塑丌兊康俗, 这都同一业斿代癿精神面貌有兰。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现代汉语篇语音【圣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现代汉语篇语音【圣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英语中大体是一类词充当一类成分;汉语里同一类词 可以充当多种成分,词在语法方面呈现出多功能性。反之,同一种句法成分又可以由几类词 充当。所以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像印欧语那样简单,因此汉语的兼类词(同 形异类词)比较多。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数词和名词结合时一般需要在数词后加个量词,而量词 又随它后面的名词而不同。语气词常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现代汉语篇[视频讲解]
第 1 章 语音[视频讲解]
1.1 复习笔记
一、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语释义 1.现代汉语的定义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 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分类 (1)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形式 ①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
4.文字方面 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几千年来一直使用表意文字的语言,表示语素意义的汉字字符数以 万计。它们具有在书面上区别汉语众多同音词和同音语素的重要作用。汉字还具有超时空性, 它能记录语音上差别极大的古今汉语(含各种方言)乃至记录不同语系的外族语言。 (五)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无论过去或现在,汉语在国内外 都有很大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1.在国内,汉语已经成了我国各民族间的交际语,并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协作 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在国际上,汉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汉语对国外许多民族的语言 都产生过影响。汉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中国古代教育)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中国古代教育)
2 / 36
圣才电子书

8.隋唐旪期癿教育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隋唐一统天下,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癿控制。
(1)隋文帝为了振兴学校教育,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
(2)隋炀帝旪又改国子寺为“国子监”。
(3)唐代承袭隋代癿制度,学校体系更加完备。中夬设立癿学校分直系呾旁系两类,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6 章 中国古代教育
6.1 复习笔记
一、古代癿学校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癿发展历程: 1.古代教育癿起源 我国癿古代教育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人仧主要仍亊渔猎呾农耕等生产活劢,原始 状态癿教育融在生产实践乀中,教育内容是传授如何制造呾使用工具及其他生产绊验。 2.奴隶社会癿教育 奴隶社会以后,由二生产力癿发展呾社会分工癿扩大,社会文化亊业比原始社会大为繁 荣,出现了与门仍亊脑力劳劢癿知识分子,向奴隶主贵族子弟单独传授礼乐呾御射,教育廹 始仍生产劳劢中分离出来,幵丏被奴隶主贵族垄断,形成了奴隶社会癿教育。 3.夏商癿学校教育 文字记载显示,我国在夏代已绊有了正式癿学校。有文物佐证癿学校,迄今所知最早癿 旪代是在商代。 4.周代癿学校教育 周代,随着宎法制度癿逐步确立,为巩固宎法制度耄廸立癿学校教育有了迚一步癿发展, 教育制度较前代更为完善,学校癿结构也更为完备。 (1)西周学校分作“国学”呾“乡学”两种 国学包拪德、行、艺、仦四个方面,具体内容为六艺:礼(觃章仦式)、乐(音乐舞蹈)、
通称为“六学事馆”。由二唐代癿学校教育体系完备,在入学分科耂试等方面,都有严格癿
制度。
事、明清旪代癿国子监 1.国子监 国子监最刜是管理教育癿行政机关,在发展演变中不国子学吅一,到明代已取代国子学, 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呾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癿东西。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唯一癿最高学 府。现在,我仧所看到癿北京国子监,就是元、明、清三代沿用癿最高学府。 2.国子监癿最高领导人 国子监癿最高领导人为祭酒,习惯上称作“国子祭酒”。北京国子监癿第一仸祭酒是元 代著名学考姚燧。 3.国子监癿学习内容 入国子监学习癿人称作“监生”。监生学习癿主要课程是程朱学派注释癿《四乢》、《亏 绊》以及《资治通鉴》等;八股文是必修课程。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视频讲解】语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视频讲解】语

第6章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视频讲解]6.1 复习笔记一、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一)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1.社会对语言演变的影响(1)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事物、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观念,旧技术、旧事物、旧生活方式和旧观念往往被替代而消失。

与之相应,语言中的词汇也会逐渐更替。

(2)同一个社会在历史的进程中有可能会分化为不同的社团或社会,不同的社团或社会在历史的进程中又有可能彼此接触以致统一;社会的分化、接触、统一会相应的引起语言的分化、接触和统一。

2.人际交流对语言演变的影响(1)人们在用语言交际的时候,为了引起对方更多的注意,常常换用一些“新鲜”说法,由此而引发词汇或用法的变化。

(2)发音省力则是引发语音变化的重要动因,比如总是挨在一起出现的音会同化,频率特别高的虚词在语音上会弱化等等。

(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演变1.社会和交际是语言演变的最基本的条件,但是语言究竟如何变化,还是取决于语言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它决定着每一个语言演变的特殊方向。

2.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种因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

如果其中某一种因素因为要满足新的表达要求,或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或由于孩子学话的偏离,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而发生变化,破坏了原有的平衡,那么系统内的有关部分就会重新调整相互间的关系,达到新的平衡。

3.语言中语音、词义、语法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以及这些系统彼此之间,都有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关系,局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三)语言演变的特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性质决定它的变化只能是渐变的,而且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

1.渐变性(1)交际要求语言保持稳定的状态,不允许它一下子发生大的变化;(2)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不断地促使语言发生变化。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视频讲解】对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视频讲解】对

第6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6.1 复习笔记一、认知派与经验派教学法(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1.定义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2.语言学基础语言学基础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词汇的语音和书写形式。

因此通过两种语言词汇的互译和语法关系的替换,就能掌握另一种语言。

3.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是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其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沃尔夫(C.Wolff)。

他认为心灵虽然是统一的,但能划分为不同的官能或能力,如认识、情感、意志等,各种不同的官能可以分别加以专门的训练,以促进其发展。

4.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5.教学过程一般从讲词法开始,然后讲句法,用演绎法讲授语法规则,并通过语法练习主要是翻译练习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最后对课文进行逐句的讲解并要求学生能记住。

6.优点(1)语法翻译法是第二语言教学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它强调对语法规则的掌握,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能较好地培养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体现了理性派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2)该法历史最久,有很强的生命力,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的一百年间一直在欧洲第二语言教学中居统治地位,对我国的外语教学及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精读课,也有较大影响。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视频讲解】对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视频讲解】对

第7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7.1 复习笔记一、汉语语音与语音教学(一)语音系统与语音变化1.语音学的几个基本概念(1)语音: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各个语言系统最外在的形式特征所在。

具有物理的、生理的、社会的三重属性。

(2)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受到阻碍的那一部分称作发音部位,阻碍气流的主要部分称作“收紧点”和“阻碍点”。

(3)发音方法:指发音时发音器官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阻碍气流通道以及发音的动作过程。

它体现在四个方面:口腔内收紧点的收缩程度和对气流的控制方式,气流的延长和强弱,带音(浊音)和不带音(清音)等。

(4)音素: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5)元音:元音是由声带颤动而产生的乐音。

(6)辅音:辅音是声腔中的气流通路受到阻碍时所发出的噪音。

(7)声调:指由声带颤动的快慢所造成的音高。

声带颤动越快,音调越高,也就是频率的数目越大。

(8)音节: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在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

简单来说,在现代汉语中,声母和韵母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就是音节。

2.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1)声母①定义:声母是指汉语音节中开头部分的辅音。

②汉语普通话音节中的21个辅音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③零声母音节:汉语普通话中也有少量的音节没有声母,但为了音节系统的整齐和音节界限的分明,可以用拼音字母y或w来表示部分零声母音节。

④声母的分类可以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把汉语的声母分成7类:(2)韵母①定义:韵母是指汉语音节中在声母后面的部分,普通话里有38个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少数元音里包含n和ng这两个鼻辅音。

②韵母的分类根据韵母的构成成分,可以把韵母分为三类:a.单元音韵母(9个):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又称单韵母。

分别是舌面元音a、o、e、i、u、ü,舌尖前元音-i,舌尖后元音-i,儿韵母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语法和语法学[视频讲解]
4.1 复习笔记
一、语法和语法单位
(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
句子的意义不是单个符号意义的简单相加,要表达或理解一个句子的信息,不仅要掌握单个符号的意义,还要知道句子中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体现。

用什么样的形式体现符号之间什么样的结构关系,这是有规则的。

(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1.组合规则
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称作语法的组合规则。

2.聚合规则
聚合规则就是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3.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的关系
(1)组合规则的实现依托于聚合,而聚合类的归并也是源于具体的组合;
(2)从聚合中选出的单位如何组成句子,需要服从组合的规则;
(3)聚合规则是潜在的,它储存于人们的脑子中,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它存在于话语中;
(4)说话时组合规则提出要求,聚合规则提供可能。

对组合的各个位置上可能出现的词进行替换,就能造出新的句子。

(三)语法单位
1.语法单位的含义
语法单位存在于具体的语句中。

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2.语法单位的分类
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

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依次是词组、词、语素。

大单位都是由小单位依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

(1)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2)词
词是非常重要的一级语法单位,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分为两部分,词以上的规则称作句法,词以下的规则称作词法。

①词的定义
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a.“自由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

b.“最小的”是说词是不能扩展的,即在词中间一般不能再插入别的成分。

词是比语素大一级的单位,词由一个或多个语素组成。

判定一个成分是否是词,取决于它是否是造句时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而不在于它含有几个语素。

②词的分类
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a.实词有实在的意义,它储存着人们对现实现象的认识成果。

语言里面绝大多数的词都是实词。

实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有许多还能够单说,单独回答问题。

b.虚词是意义比较虚的词,它能帮助造句,但一般不能单说,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

它们为数不多,但是出现的频率高,起着非常重要的语法作用。

(3)词组
词组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词组由词构成,而词组和词组也可以构成新的词组。

词组分为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
①句子里的绝大部分词组都是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作出的组合,这种词组叫自由词组。

②语言中也有不少必须完整地记住的词的固定组合,这类词组称作固定词组。

成语是固定词组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固定词组中的成分一般不能更换、增删,次序不能颠倒,它在语法结构中的作用与词完全一样。

(4)句子
①句子的定义
句子是最大的语法单位,也是语言用于交际时最小的使用单位。

交际中用来对话的一个
单说的片段,不管多么短,都是一个句子。

②句子的类型
句子按表达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的类型,简称句型。

a.陈述句是客观地叙述一件事情
b.祈使句是向对方发出请求或命令
c.疑问句是对所述的事情表示疑问
d.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

③句子的特点
a.从语音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一般前后都有停顿并有一个完整的语调。

一般说来,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语调在句末是下降的,而疑问句的语调则是上升的。

b.词序或虚词等其他形式也可以用来表示不同语气的句型。

c.在语法结构上,句子也往往有特定的组配要求。

二、组合规则
(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1.语素的分类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词根和词缀。

(1)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

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也可以和词缀一起构成词。

(2)词缀是只能黏附在词根上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2.词缀的分类
(1)词缀按与词根语素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
①黏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
②黏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
③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

(2)词缀按其功能可以分为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两类词缀有如下重要区别:
①派生词缀黏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也即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

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

也即屈折词缀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且总是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

②派生词缀可以与哪些词根搭配,无法用语法条件来说明,因此只能用收录词典的方式一一列举。

屈折词缀可以搭配哪些词根,基本可以用语法条件来说明。

③如果一个词既有派生词缀又有屈折词缀,则屈折词缀一定出现在派生词缀之后。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把词根和派生词缀称作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称作变词语素。

3.词的分类
(1)由一个词根语素或一个词根语素加上屈折词缀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

①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称为复合词。

②由词根语素和派生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称为派生词。

(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1.词的五种基本组合关系
(1)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反映主体与主体的动作、状态、性质的关系。

主谓结构的语法形式主要是类的配列: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形态在组合上的配合变化也可以作为主谓关系的语法形式。

(2)述宾结构
述宾结构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作支配的事物(宾语)的关系。

述宾结构也由类的配列来体现:述语在前,宾语在后;述语几乎都是动性的,宾语大多是名性的。

形态或格助词也是常见的表达述宾关系的语法形式。

(3)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偏正结构也主要由类的配列来体现: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

偏正结构分为定中结构和状中结构:
①定中结构的中心语是名词性的,定语以名性为多;
②状中结构的中心语一定是动词性的,状语以副词为多。

形态的一致性配合也同样可以充当体现偏正结构(主要是定中结构)的语法形式。

(4)联合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