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四水文学原理
水文学原理简答题

1、什么叫水文循环?为什么会发生水文循环?2、水文循环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降雨量累积过程线与降雨强度过程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试从公式上说明与分析)4、综合分析影响降雨的因素。
5、试比较流域平均降雨量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6、下渗过程中土壤水分剖面的变化如何?7、综合分析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
8、简述土壤蒸散发规律。
9、综合分析各因素对土壤蒸散发的影响。
10、综合分析影响植物蒸散发的因素。
11、简述流域蒸散发规律。
12、包气带水分可分为几个水分带?怎样反映包气带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13、何谓产流面积?怎样表示流域产流面积的发展过程?14、洪水波为什么在传播中要变形?15、研究洪水波在河段中传播的基本方程是什么?16、槽蓄曲线有哪几种类型?怎样获得槽蓄量与泄流量的单值关系?17、径流有哪几种主要成分?每一种径流成分产流的条件是什么?18、蓄满产流中“蓄满”的标准是什么?蓄满产流的特点是什么?19、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断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20.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21.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22.一个地点的土壤蒸发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蒸发率的变化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23.充分湿润下的土壤其干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土壤蒸发有何特点?24.简述土壤下渗各阶段的特点。
25.一场降雨洪水的净雨和径流在数量上相等,但有何区别?26.一次降雨过程中,下渗是否总按下渗能力进行?为什么?27.大面积灌溉对径流有哪些影响?同时产生哪些水文效应?28.河川径流是由流域降雨形成的,为什么久晴不雨河水仍然川流不息?29.同样暴雨情况下,为什么流域城市化后的洪水比天然流域的显著增大?。
水文学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理工大学

水文学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学习水文学原理课程,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水文现象的一般性了解,而应在水文气象学、自然地理学、水力学等课程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水文现象的(),并能用水文专业术语加以阐述和分析。
A:成因B:机理C:成因和机理D:过程答案:成因;机理2.地球上的海洋、湖泊、沼泽、河流,以及地球上空的大气水、地表以下的地下水等等,都称之为()。
A:水体B:水文现象C:陆地水和大气水D: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答案:水体3.存在于地球表面的河流、湖泊、湿地、海洋、冰川等水体中的水称为()。
A:水体B:地表水C:地下水D:大气水答案:地表水4.降水与蒸发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只是在水文领域里,将其统一归类为()。
A:自然现象B:水文现象C:水文要素D:水文循环答案:水文现象5.我国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从水文现象特点角度分析诗句“八月十八钱塘时,潮头搅海雷怒飞”反映了潮汐现象具有()。
A:确定性B:随机性C:周期性D:地区性答案:周期性6.大江大河的洪水主要是由暴雨形成,暴雨越大,洪水越大。
这种现象反映的是水文现象的()规律。
A:周期性B:随机性C:地区性D:确定性答案:确定性7.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的规律,可以用水文现象的()规律解释。
A:确定性B:随机性C:地区性D:周期性答案:地区性8.对于水文循环认识,有据可考的最早的出处是()。
A:希腊哲学家,公元前450年前B:《吕氏春秋》,公元前239年C:安阳甲骨文,公元前1200年前D:意大利科学家,1452~1519年答案:安阳甲骨文,公元前1200年前9.地球上的水体,根据存在的空间位置不同,可以分为()。
A:地表水B:地下水C:大气水D:海洋水答案: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10.水文学不仅要研究地球上水体的存在、运动、循环和分布,还要研究水体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也要研究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水文学的基本原理?A. 水的循环。
B. 水的地质作用。
C. 水的生态环境。
D. 水的地表流动。
答案,B。
2. 水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地表水。
B. 地下水。
C. 海洋水。
D. 所有水体。
答案,D。
3. 水文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水资源调查。
B. 水文地质。
C. 洪水预测。
D. 所有选项。
答案,D。
4. 以下哪个不是水文学的研究方法?A. 地质勘探。
B. 水文调查。
C. 水文模型。
D. 数值模拟。
答案,A。
5. 水文学原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水资源的分布。
B. 防洪减灾。
C. 保护水环境。
D.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答案,D。
二、填空题。
1.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表层水循环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 水文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水。
3.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水文调查、水文模型和数值模拟。
4. 水文学原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水文学原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地质、水文地貌和水文气象等方面。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水文学的基本原理。
水文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水的循环、水的地表流动和水的地下流动。
水的循环是指地球表层水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融化和蒸发等环节。
水的地表流动是指地表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水的地下流动是指地下水在地下流动的过程,包括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动力等。
2. 请简要介绍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水,主要研究水的分布、变化和运动规律。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水文调查、水文模型和数值模拟,通过对水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数值模拟,来研究水文学的规律和特点。
四、综合题。
1. 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水文学原理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水文学原理在水资源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水文学原理的研究,可以预测水资源的分布、变化和利用情况,从而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1. 试题:描述水文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水文学原理是研究水的循环过程以及水在地球中的分布、流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水文学原理涉及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是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球系统中,水文学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描述水的循环过程,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气候变化、水文灾害和地表水资源等问题。
其次,水文学原理可以研究水的分布和流动规律,从而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管理和治理。
此外,水文学原理还可以提供基础数据和模型支持,用于预测和评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
综上所述,水文学原理对于地球系统的研究和水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试题:解释水文循环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答案: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动等环节。
水从地表蒸发转化为水蒸气,经大气凝结形成云和降水,然后降水输入到地球表面,形成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再通过地表径流或地下渗漏进入大洋,最终回到大气层重新参与循环。
水文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水的蒸发和凝结是地球上水汽的来源和去向,对大气湿度、云的形成和降水分布等气候要素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能够调节地表温度、地表能量平衡和地球辐射平衡等气候过程。
再次,水文循环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调控,对地表植被生长、土壤湿度和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等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产生重要影响。
总之,水文循环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变化和调控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影响深远。
3. 试题:描述降水形成和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
答案: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下降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水蒸气含量:降水的形成离不开充足的水蒸气供应,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降水的强弱和频率。
2) 大气层的稳定性:大气层的稳定性会影响降水产生和降水过程的特点。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水文学是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循环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以下不属于水文学研究范围的是:A) 水在地表的径流过程B) 水在土壤中的渗透过程C) 水在大气中的降水过程D) 水中的物理性质测量答案:D) 水中的物理性质测量2. 水的地表径流指的是:A) 水从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B) 水从地下渗透到地表的过程C)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D) 水从地表蒸发到大气的过程答案:C)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3. 下列哪个因素对水文循环没有直接的影响?A) 气温B) 大气压力C) 风速D) 地形答案:D) 地形4. 下列哪种环境因素可能导致土壤水分过剩?A) 高温B) 高湿度C) 高风速D) 高海拔答案:B) 高湿度5. 下列哪种降水类型属于辐合性降水?A) 对流降水B) 层状云降水C) 局地性暴雨D) 暴雨答案:A) 对流降水二、判断题1.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入渗。
答案:正确2. 水文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答案:正确3.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极为均匀,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充分利用。
答案:错误4. 对流降水是在辐合性天气系统作用下形成的,一般雨量较小。
答案:错误5. 雨水在地表流动时,会受到地形、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 解释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水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的水,包括水的分布、循环和变化规律。
水文学的研究对于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洪水预测和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文学原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水文过程,为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地下水和地表水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转化的过程?地下水指的是位于地下土壤和岩石孔隙中的水,主要补给源是通过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入渗。
地表水指的是位于地表的水,包括河流、湖泊、地表湿地等。
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过程,地下水可以通过泉眼、井等方式向地表流出,同时地表水也可以通过渗漏和倒灌等方式进入地下。
水文学原理第四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1.降水2.降水过程线3.降水累积曲线4.流域面积5.流域长度二、填空题1.描述降水时程变化特征的基本要素是指_____、 ______和 ______。
2.描述降水空间变化特征的基本要素是指_____和 ______。
3.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和 ______。
4.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暖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称为_______。
5.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冷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称为_______ 。
6.影响我国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______、 ______、 ______和 ______等。
7.我国年降雨量年际变化很大。
年降水量越少的地方,相对于多年平均情况来说,其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___________。
8.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9.降水量累积曲线上每个时段的平均坡度是_____________,某点的切线坡度则为_________________。
10.按照年降水量可以将我国大致划分为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和 ______五个不同类型的地带。
11.描述降水的最常用的三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降雨笼罩范围的水平投影面积称为____________。
13.从降雨开始至某时刻的降雨量与该时刻时间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
14.降雨强度与相应时间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
15.将区域面积除以区域内雨量站数目得每个雨量站平均代表的面积,称其为______。
16.将每个雨量站观测所得的同一时段的时段降雨量或一次降雨的降雨量点绘在各自的测站位置上,然后按降雨量相同的原则连成光滑线,该连接线称为_________。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因素对水文循环不起作用?A. 蒸发B. 降水C. 季节变化D. 地下水流动答案:C2. 水文循环的基本要素包括下列哪几个?A. 蒸发B. 降水C. 地下水流动D. 海洋流动答案:A、B、C3. 水文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水的循环B. 水的污染C. 水的利用D. 水的储存答案:A4. 下列哪个是水文学的研究方法之一?A. 野外观测B. 实验室模拟C. 数学模型D. 文献调查答案:A、B、C、D5. 水文循环中,下列哪个过程造成了降水?A. 蒸发B. 地下水流动C. 云的形成D. 河流径流答案:C二、填空题1. 地下水是指地表以下的_________。
答案:水层2. 水文学是研究_________方面的学科。
答案:水的循环3. 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
答案:大气、地表水、地下水4. 地下水的运动速度比较_________。
答案:慢5. 水文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建立_________。
答案:数学模型三、简答题1. 什么是水文循环?它的作用是什么?答: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水域间水分的循环和交换过程。
它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保持水资源的平衡,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影响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发生。
2. 请简要介绍水文学的研究方法。
答:水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观测、实验室模拟、数学模型和文献调查等。
野外观测是通过设立观测站点和进行现场观测,收集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室模拟是通过人工建立一定的实验环境来模拟水文过程,以便对其进行研究。
数学模型是建立数学方程来模拟和预测水文过程,可以对不同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文献调查则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历史数据和研究成果,为水文学研究提供参考。
3. 地下水的运动速度为什么较慢?答:地下水的运动速度较慢是由于土壤和岩石的渗透性较差,使得水在地下流动时受到阻碍。
此外,地下水流动还受到水层压力、水温、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其运动速度降低。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篇一:2011年水文学原理题】第一章绪论1.水文学主要研究水的循环、分布、变化和利用等内容。
2.人类面临的主要水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灾害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水灾害防治等措施。
3.水文现象是指与水相关的各种现象,包括降水、径流、蒸发、地下水等。
水文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性,如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径流量与降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等。
4.水文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括水文气象学、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理学、水文工程学等。
5.水文学经历了观测、实验、定量分析和综合研究等发展阶段。
6.水文学研究的特点包括需要跨学科综合研究、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需要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等。
第二章水文循环1.水的自然属性包括流动性、挥发性、溶解性等,社会属性包括供水、排水、灌溉等。
2.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径流、地下水等环节。
3.研究水文循环需要考虑不同尺度,如大气尺度、流域尺度、点尺度等。
水文现象包括降水、径流、蒸发、地下水等。
4.全球和流域(区域)水量平衡及方程式是衡量水循环的重要指标。
6.大气中的水分更新期为/=0.022年,即8.03天。
7.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需要遵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采取科学管理、节约用水、水环境保护等措施。
第三章河流与流域1.流域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面和地下水流入同一水系的区域。
流域可以按照分水岭、水系、流域面积等来分类,其主要特征包括水文、地形、地质等。
2.河流的主要特征包括流量、径流、水位、横截面等。
3.水系形状可以分为树状、网状、平行河道等,不同水系对汇流的影响也不同。
4.建库以后多年平均流量q0=20m3/s*(1000+100)/1000=22m3/s。
5.多年平均年蒸发总量为476.1mm-66.1mm=410mm,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66.1/476.1=0.139,蒸发系数为410/476.1=0.861.第四章降水1.降水基本要素包括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时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四洪水演算的特征河长连续演算法
柘溪水库下游江南站至夫溪站河段长21.1km(图1)。
已知两站稳定水位流量关系如表1.
(1)绘制该河段上、下断面稳定流水位—流量曲线,并用下式计算该河段的特征河长:
表1
(2)实测的河段上、下断面的洪水过程列于表2.据此确定该场洪水的洪峰传播速度。
(3)按计算所得的该河段特征河长和洪峰传播速度,确定该的河段瞬时单位线,河段S-曲线和河段时段(1
t h
∆=)单位线。
(4)根据求得的该河段时段单位线(1
∆=)推算河段上断面1967年5月13
t h
日~14日洪水过程所形成的河段下端面洪水过程,并用表和图表达与下断面实测洪水过程的比较。
图1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