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试题集]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合集下载

自考《公共关系口才》专项试题及答案

自考《公共关系口才》专项试题及答案

xx年自考《公共关系口才》专项试题及答案1.在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中,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即信息)的物质载体,也就是我们口头语言中的“音”,被称作是( A )A.符号B.信息C.信源D.解码2.交谈者用上肢的动作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语言称为( C )A.目光语B.表情语C.手势语D.身势语3.说话人用言辞把交际中的各种感情反响吐露出来,就是( C )A.感情B.情绪C.抒情D.发泄4.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为目的的交谈,如探亲交谈.访问交谈.邻里聊天等,称为(D )A.探寻式交谈B.请教式交谈C.说服式交谈D.联络式交谈5.在描述某个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时,用具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称为( B )A.比较B.比喻C.借代D.比照6.公共关系学科的创始人是( C )A.大卫·休谟B.弗里德里克·泰罗C.爱德华·伯内斯D.艾维·李7.抒情的要求不包括( D )A.感情真挚B.情趣安康C.符合要求D.委婉含蓄8.人们通常将能够被称为口才的口语表达叫做口语表达艺术。

这说明口才具有( C )A.明确的目的性B.明显的综合性C.独特的技巧性D.突出的实践性9.影响口语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不包括( D )A.个性气质B.生活阅历C.文化修养D.地区差异10.口语表达中的节奏安排必须遵循的原那么不包括( A )A.简单与复杂相结合B.内容与形式相结合C.整体与细节相结合D.重复与变化相结合11.在信息传播模式中,信息反响的实质是( B )A.符号B.传播C.信源D.语境12.以下不属于上级对下级讲话口才技巧的是( D )A.有的放矢,自然得体B.不拘一格,引人入胜C.简洁明快,循循善诱D.谦虚慎重,迂回委婉13.驳论的着眼点是( D )A.立B.要C.论D.破14.运用比照应该注意的要求不包括( D )A.注意不同的特点B.认识事物的本质C.区别比照与对偶D.视情况决定长短15.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是( B )A.信息交流B.引起行为C.改变态度D.沟通情感16.美国心理学家逊伯特·莫拉宾认为,一条信息的传递效果,有声语言.语词和体态语言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增加产品销量B. 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众形象C. 降低生产成本D. 提高员工满意度答案:B2.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沟通技巧?A. 倾听B. 观察C. 打断D. 同理心答案:C二、填空题1. 公共关系中的“5W1H”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Who(谁)、What(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How(怎样)2.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常用的“3T”原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Tell your own tale(讲述自己的故事)、Tell it fast(快速讲述)、Tell it all(讲述全部)三、简答题1. 简述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

答案: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塑造企业形象,建立与公众的良好关系,处理危机事件,促进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及通过有效的沟通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2. 描述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双向对称”沟通模式。

答案:双向对称沟通模式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组织与公众之间进行的是一种双向的、平等的、开放的沟通。

这种模式强调信息的交流是双向的,即组织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要积极倾听公众的反馈和意见,以此达到更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四、论述题1. 论述在公共关系中,如何运用口才技巧来提升沟通效果。

答案:在公共关系中,运用口才技巧提升沟通效果的方法包括:首先,明确沟通目的,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其次,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信息更加生动、易懂;再次,掌握良好的倾听技巧,充分理解对方的观点和需求;此外,运用非语言沟通手段,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增强沟通的感染力;最后,适时给予反馈,确保沟通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五、案例分析题1. 假设你是一家知名企业的公关经理,公司最近发生了一起产品质量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产品销售B. 形象塑造C. 危机处理D. 客户服务答案:B2.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沟通技巧?A. 倾听B. 观察C. 打断对方D. 清晰表达答案:C3.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及时回应B. 避免公开讨论C. 积极沟通D. 诚实透明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公共关系传播的渠道?A. 新闻媒体B. 社交媒体C. 口碑传播D. 内部会议答案:D5. 公共关系中的“5W1H”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谁(Who)B. 何时(When)C. 何地(Where)D. 何因(Why)E. 何事(What)F. 如何(How)答案:B二、判断题1. 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功能,它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建立和维护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

(正确)2. 公共关系的目标仅仅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知名度。

(错误)3. 公共关系活动中,组织只需要关注媒体关系,而不需要关注其他公众。

(错误)4. 在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保持沉默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错误)5. 公共关系口才主要体现在能够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公共关系在组织中的作用。

公共关系在组织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塑造和维护组织形象,提升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建立和维护与公众的良好关系;三是在出现危机时,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减少负面影响;四是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为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描述公共关系中有效沟通的三个关键要素。

有效沟通的三个关键要素包括:首先是倾听,了解对方的需求和观点;其次是清晰表达,确保信息传达准确无误;最后是反馈,确认信息被正确理解并得到回应。

四、案例分析题某公司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遭到媒体曝光,作为公司的公关部门,你将如何制定危机公关策略?在面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危机公关中,首先需要迅速成立危机应对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2021年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1年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1年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卷二)单项选择题1[.单选题]造成知觉变形或歪曲的主要原因:一是知觉的选择性,二是()。

A.知觉的盲目性B.知觉的偏见C.知觉的方向性D.知觉的整体性[答案]B2[.单选题]知觉过程的选择性,受___的制约()。

A.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B.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C.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D.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答案]C3[.单选题]依据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开始不容易清晰感知到的是()。

A.响亮的声音B.突出的色彩C.地上的蚂蚁D.醒目的标志[答案]C4[.单选题]在知觉过程中个人某些主观因素的作用,在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知觉的选择性,表现为主体主动地感知对象。

这属于知觉的()。

A.被动选择性B.首因效应C.主动选择性D.近因效应[答案]C5[.单选题]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激励着主体釆取行动的内隐性意向是()。

A.动机B.需要C.兴趣D.性格[答案]A6[.单选题]气质主要是受神经过程的特性决定的()。

A.行为特征B.内隐性意向C.行为方式D.外现性意向[答案]A多项选择题1[.多选题]气质对态度的改变和形成的影响主要依靠其()。

A.灵活性B.可塑性C.无形性D.稳定性E.多样性[答案]AB2[.多选题]在公共场合下,大众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有()。

A.流行B.流言C.舆论D.冲动E.时狂[答案]ABC3[.多选题]流行可以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衣B.食C.行D.文化E.娱乐活动[答案]ABCDE4[.多选题]根据表现的热情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流行可以分。

4月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解析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全国2018 年 4 月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课程代码: 03292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抒情分为 ( )A.直接抒情和借助抒情 C.判断抒情和间接抒情 2.口语交际的核心是 ( ) A.传播内容C.传播主旨 3.在论证中占主导地位和统帅地位的是 A.论据C.立论D.驳论 4.在口语交际中,“听话人”是指信息的接受者,也被称为 ( ) A.“信源”或“传者” B.“信源”或“受者” C.“信宿”或“受者” D.“信宿”或“传者” 5.在描述某个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时,用具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是( )A .比拟B.借代C.对比D.比喻B.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D.判断抒情和借助抒情B.传播媒介D.传播信息( )6.将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排列的修辞手法是 ( )A.对比B .对偶C.排比D.层递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7.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化某种感情而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是( )A.设问 B .反问C.层递 D .反复8.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对事物和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 ( )A.具象C.概括9.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调到其他位置,分句,这种方法是 ( ) A.拆分法C.抽调法10.包含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是 ( A.复句C.长句11.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接受者 (受事者 ),A.主动句D.复合句12.有助于对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补充和润色的身势语叫做B.抽象D.描述或者另外独立成句,或者变为复句里的B.调整法D.分离法)B.复杂句D.整句这样的句子被称为 ( )B.被动句B.表情性身势语D.象征性身势语B.音长D.音高B.功能性发声C.复杂句( ) A.说明性身势语C.调整性身势语13.声音的高和低叫做 ( )A.音质C.音量14.特征音也叫做 ( )A.独特性发声C.特殊性发声1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口头语言为工具,以对话为基本形式,面对面(或通过声频电子通讯器材 )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叫做( )A.交流B.聊天C.言语交际D.交谈16.论辩式交谈的主要目的是 ( )A.阐明观点、明辨是非B.改变对方某种观点C.了解相关情况D.获得某种教益17.清晰性、规范性是演讲口语表达的( )A.高级要求B.中级要求C.初级要求D.逻辑要求18.演讲者通过演讲表达出来的基本见解或主张属于演讲的( )A.主题B.标题C.主体D.基本内容19.演讲者把演讲的主要意思加以概括、强调的结尾方法属于( )A.概括法B.总结归纳法C.强调法D.委婉含蓄法20.从被批评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促使其产生内疚感,从而愉快地接受批评的方式是( )A.点化式B.交换式C.温婉式D.自责式21.上级对下级下达命令时要求强制执行,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方式属于( ) A.激将式B.粗暴式C.执行式D.命令式22.上级运用事实说服下级时最有说服力的是( )A.让下级亲眼见到的事实B.摆出说服力强的事实C.上级亲身经历的事实D.典型历史的事实23.最能体现交际者口语风格的主观因素是( )A .文化修养 C .情绪爱好24.“温和亲热、关心体贴、语重心长、细致入微”的口语风格属于 ( ) A .华美富丽型 B .委婉含蓄型 C .亲切细腻型D .幽默风趣型25.上级批评下级时使用语言不得要领,不够明确,含糊其辞,这种批评被称为 ( ) A .片面式批评 B .挑剔式批评 C .羞辱式批评D .笼统式批评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

公共关系口才自考题-7_真题-无答案

公共关系口才自考题-7_真题-无答案

公共关系口才自考题-7(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不包括______A.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B.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 C.服务公共活动的既定目标 D.维持公共关系的平衡2. 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______A.传播 B.反馈 C.信息 D.符号3. 信息A不等于信息B,信息B不等于信息C是指______A.编码正确解码也正确 B.编码正确但是解码不正确 C.编码不正确解码正确 D.编码不正确解码也不正确4. 下列不属于语境影响口语交际的特点的是______A.广泛性 B.层次性 C.两面性 D.不可控性5. 知情权是指公众______A.反映情况的权利 B.表达观点的权利 C.抒发情感的权利 D.了解事实情况的权利6. 有人身患绝症,死期已近,友人明明知道却对他说:“你的病很快会好起来的”。

这话体现出公共关系口才中的______A.公众原则 B.恰当原则 C.适宜原则 D.语境原则7. 下列不属于处理口语交际而导致的诚信危机的方法______A.坦率承认错误 B.告知事情真相 C.采取切实行动 D.言语真诚8. 说话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所进行的描述是______A.人物描述 B.事物描述 C.景物描述 D.动作描述9. 说话人通过对某一具体的人物、事件、问题的叙说来抒发、表露自己的感情的抒情方式是______A.借助叙说抒情 B.借助描述抒情 C.借助论证抒情 D.借助演讲抒情10. 下列不属于抒情要求的是______A.感情真挚 B.情趣健康 C.符合需要 D.目的要明确11. 应用对比方法所进行的说明是______A.数字说明 B.引用说明 C.分类说明 D.比较说明12. 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层层递进地反映事理的修辞手法是______A.比喻 B.对偶 C.排比 D.层递13. 在音高的特点中比较丰满、结实的是______A.高音 B.中音 C.中高音 D.低音14. 强弱对比法中的强弱是指声量的______A.高低 B.大小 C.长短 D.粗细15. 在停连的方式中当气息饱满、音量较大时停顿是指______A.落停缓放 B.扬停强收 C.停而徐连 D.停后紧连16. 人类口语表达活动中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是______A.交谈 B.演讲 C.说明 D.描述17. 在礼貌原则中少说有损于他人的话是指______A.得体准则 B.慷慨准则 C.赞誉准则 D.谦逊准则18. 在口语表达的多彩性中指根据演讲的需要适当描绘所涉及事物的形态色泽和所涉及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征、神态动作以及人物的矛盾冲突等是指______A.形象色彩 B.感情色彩 C.理性色彩 D.风格色彩19. 不属于议论式演讲的层次是______A.并列式 B.递进式 C.对比式 D.因果式20. 为了引起听话人注意和思考某个问题而明知故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是______A.反问 B.设问 C.反复 D.排比21. 在上级说服下级中“事实胜于雄辩”是指______A.抓住说服的最佳时机 B.针对下级的个人特点 C.善于摆事实,讲道理 D.心理换位避免冲突22. 在下级与上级交谈的技巧中取得上级信任的关键是______A.注意倾听,全神贯注 B.开门见山,直陈其事 C.结果优先,过程从略 D.维护声誉,树立形象23. 体现说话者的品性、风度的风格是______A.委婉含蓄的风格 B.亲切细腻的风格 C.华美富丽的风格 D.典雅沉稳的风格24. 《策略第一》的作者是______A.苏海 B.郑板桥 C.刘熙载 D.刘勰25. 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中所说的“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是指口语风格中的______A.简洁干脆的风格 B.明快直率的风格 C.华美富丽的风格 D.委婉含蓄的风格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卷一)1、什么是交谈?交谈的特征是什么?答:交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口头语言为工具,以对话为基本形式,面对面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其特征为:即兴性、相互性、灵活性、并行性。

2、根据参与交谈的目的的交谈有哪些主要类型?答:1、调查式交谈;2、说服式交谈;3、倾诉式交谈;4、商讨式交谈;5、论辩式交谈;6、请教式交谈;7、联络式交谈8、探询式交谈。

3、交谈的局部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答:1、话轮的衔接和转换;2、相邻对的前置和内嵌。

4、常用的岔题方法有哪些?答、可以利用一词多义;利用同义词语;利用同音异义;利用好奇心;利用眼前景物。

5、岔开话题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答:1、隐蔽:岔题得借助一点遮掩的东西才好。

2、邻近:岔题应以邻近为好。

3、及时:岔题要抓准时机,最好在话题刚刚开始尚未发展时就机敏的选择岔开话题。

4、超越:用以岔题的新话题,在自身的新奇性和对方需求性方面,都要大大超过原先的话题,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

6、什么是相临对话的前置和内嵌?答:1、相临对话的前置是指交谈者为了避免期待受挫或生产某种窘迫局面,在实施某一行为之前所作的一番言语探测。

2、交谈中的相临对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插入另一个相邻对。

7、交谈中的插话技巧有哪些?答:1、适时插话就是要抓住交谈节拍,把握说话时机。

2、要恰当自然;3、商榷口吻;4、独到新颖。

8、简述交谈的整体结构分析。

答:一次完整的交谈由开端、本体和结尾三大部分构成。

9、交谈的开端有哪些技巧?答:就是要专心、有兴趣、有自信、有同情心、表现友好、稳重。

10、交谈的结尾有哪些技巧?答:1 切忌在双方热切交谈时突然结束对话;2 不要勉强把话拖长;3 要注意对方的暗示;4 要恰当好处地掌握时间;5 笑容是结束语的圆满句号;6 使用格言、警句作为结尾。

11、交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言之有礼;2、言之有的;3、言之有益;4、言之有物;5、言之有理;6、言之有度;7、言之有序;8、言之有情。

自考《公共关系口才》真题完整试题

自考《公共关系口才》真题完整试题

2018 年 10 月自考《公共关系口才》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 1 分,共25 分。

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体态与意义相联合,以表现与察看为流传方式的语言符号是A. 书面语言B. 有声语言C. 自然语言D.态势语言2.被后代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A. 艾维·李B. 爱德华·伯内斯C. 布封D. 福楼拜3.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感情(即信息 )的物质载体是A. 符号B. 信息C. 信源D. 信宿4.语境对口语交际参加者的限制和影响主要表现为能力性影响和A. 情绪性影响B. 动机性影响C. 控制性影响D. 行为性影响5.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某种比较隐蔽或委宛的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表示思想感情,给听话人的解读造成困难,这类困难被称作A. 解码失误B. 解码误读C. 解码困难D.解码阻碍6.利用语境的影响以增强口语交际的成效叫做A. 对语境影响的导引B. 对语境影响的利用C. 对语境影响的适应D.对语境影响的再造7.说话人正面论述某种看法和态度,确立其真切性的论证方法被称作A. 立论B. 论题C. 驳论D. 论据8.对事物状况作简洁简要说明的方法是A. 定义说明B. 分类说明C. 归纳说明D.举例说明9.借用与其亲密有关的名称来取代某个人或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借代C. 比较D. 对照10.为了指引听话人注意和思虑某个问题而明知故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是A. 反问B. 设问C. 疑问D. 频频11.把长句的附带成分抽出来,调到其余地点,或许此外独立成句,或许变成复句里的分句。

这类方法是A. 抽调法B. 拆分法C. 合成法D. 分别法12.构造简单、语意浅易、供给信息较少的语句是A. 简单句B. 整句C. 复杂句D. 散句13.构造不齐整、交织运用的一组句子称为A. 短句B. 简单句C. 散句D. 复杂句14.假如思想内容逐层深入,感情愈来愈强烈,那么音量就应当愈来愈重,适适用A. 降调B. 升调C. 平调D. 变调15.拥有表意功能的咳嗽声,在口语交际中,除语言代替功能外,其功能还有A. 填充语空B. 表达感情C. 增强沟通D.衬着氛围16.谈话时距离在 1.2 米到 2.1 米之间的界域属于A. 亲密界域B. 人身界域C. 交际界域D.公共界域17.以一致某种建议为主要目的的谈话种类是A. 检查式谈话B. 商议式谈话C. 说服式谈话D. 讨教式谈话18.在谈话中,实现合作原则的方法除提示改正法外,另一个方法是A. 领悟含义法B. 倾吐谈话法C. 激励说吃法D. 讨教沟通法19.在对方提出的要求高出了己方能许诺的限度并且虽经解说对方仍不罢手、纠葛不已的状况下,合适使用A. 重申客观拒绝法B. 含糊其辞拒绝法C. 缄默不语拒绝法D. 褒人贬己拒绝法20.演讲对口语表达的高级要求是A. 自如性、清楚性B. 流畅性、规范性C. 清楚性、规范性D. 丰富性、多彩性21.在演讲中,以富裕真理的名言、警语、俗语或诗歌作为演讲开头的方式是A. 发问式B. 悬念式C. 借问式D. 前言式22.上司有意找下级的错误,即所谓吹毛求疵的责备叫做A. 片面式责备B. 挑剔式责备C. 侮辱式责备D. 抽象式责备23.向对方提出问题,问原由,究结果,使对方在回答过程中渐渐认识自己错误的责备方式叫做A. 发问式B. 点化式C. 比较式D. 商谈式24.有什么说什么,有多少说多少,明理解白,爽痛快快的口语风格属于A. 简短干脆种类B. 明快坦直种类C. 平实朴实种类D. 典雅沉着种类25.平和亲热、关怀体谅、意味深长、仔细入微的口语风格属于A. 华丽华丽种类B. 委宛委宛种类C. 和蔼细腻种类D. 风趣风趣种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试题集]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卷面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80分钟
试卷题量:42题
练习次数:0次
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
1.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诸()。

A.《礼记·祭义》
B.《论语》
C.《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D.《尚书》
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层次是()。

A.引起行为
B.改变态度
C.沟通情感
D.交流信息
3.说话人驳斥某个观点或驳斥某个论证被称为()。

A.论题
B.立论
C.论据
D.驳论
4.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需要说明的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加以说明的方法是()。

A.分类说明
B.定义说明
C.比较说明
D.概括说明
5.说话人对客观世界中的事件、物体、现象等所作的描述是()。

A.行动描述
B.事物描述
C.景物描述
D.直接描述
6.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述来抒发、表露感情称为()。

A.借助说明抒情
B.借助叙说抒情
C.借助论证抒情
D.借助描述抒情
7.借助想象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说的修辞手法称作()。

A.比拟
B.借代
C.暗喻
D.借喻
8.下列属于句子成分排比的是()。

A.主语的排比
B.谓语的排比
C.补语的排比
D.宾语的排比
9.结构不整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称为()。

A.短句
B.简单句
C.散句
D.复杂句
10.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A.乔治·E·帕克
B.爱德华·伯内斯
C.艾维·李
D.雷克斯·F·哈洛
11.交谈时距离在1.2米到2.1米之间的界域属于()。

A.密切界域
B.人身界域
C.社交界域
D.公共界域
12.以统一某种意见为主要目的的交谈是()。

A.论辩式交谈
B.商讨式交谈
C.联络式交谈
D.探询式交谈
13.交谈者为了避免期待受挫或产生某种窘迫局面,在实施某一行为(邀请、宣布或请求)之前所作的一番言语探测称之为()。

A.相邻对的转换
B.相邻对的前置
C.相邻对的内嵌
D.相邻对的衔接
14.演讲对口语表达的高级要求是()。

A.清晰性、规范性
B.流利性、自如性
C.丰富性、多彩性
D.丰富性、流利性
15.根据一句话的语法结构安排的停顿是()。

A.语法停顿
B.逻辑停顿
C.心理停顿
D.语气停顿
16.“演讲”这一概念最早见诸()。

A.《尚书》
B.《北史》
C.《荷马史诗》
D.《论语》
17.演讲者从报刊、书籍、文献、广播、电视、网络中所得到的材料属于()。

A.直接材料
B.间接材料
C.创见材料
D.现实材料
18.用抒情议论来表明演讲者的感受和态度,指出方向,展示未来,鼓舞听众斗志的演讲结尾方法是()。

A.号召呼吁法
B.总结归纳法
C.预示未来法
D.委婉含蓄法
19.使用语言不得要领、不够明确、含糊其辞,使下级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批评方式称为()。

A.挑剔式批评
B.笼统式批评
C.羞辱式批评
D.埋怨式批评
20.使用暗示或提醒之类的语言进行点拨,使对方默认自己存在问题的批评方式是()。

A.点化式
B.交换式
C.温婉式
D.自责式
21.口语交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融洽关系
B.传播信息
C.塑造形象
D.沟通情感
22.寓庄于谐、趣味深长、引人发笑的口语风格是()。

A.华美富丽风格
B.委婉含蓄风格
C.亲切细腻风格
D.幽默风趣风格
23.比较而言,更接近、更适合口语交际,以双向互动为特点的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是()。

A.传播模式
B.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C.新型控制论传播模式
D.环形传播模式
24.辨析和确定信息符号含义的依据是()。

A.文字
B.声音
C.图像
D.语境
25.提出“风格就是本人”这一观点的是()。

A.王力
B.伏尔泰
C.布封
D.张弓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
26.化解口语交际编码失误的情况主要有()。

A.编码失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自我化解
B.编码失误发生在双方身上而自我化解
C.编码失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代为化解
D.编码失误发生在对方身上而代为化解
E.编码失误发生在对方身上而自我化解
27.省略作为一种表达手法,其特点包括()。

A.简洁明快、言简意赅
B.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C.直截了当、痛快酣畅
D.表意明确、层次清晰
E.难以发现其中的错误
28.公关口才的作用有()。

A.畅通信息渠道
B.融洽人际关系
C.播撒人文关怀
D.维护组织形象
E.促进各项工作
29.下级与上级交谈的技巧包括()。

A.注意倾听,全神贯注
B.开门见山,直陈其事
C.抓住关键,简单明了
D.过程优先,结果从略
E.抓住要领,虚实分明
30.形成口语风格的主观因素包括()。

A.个性气质
B.职业特点
C.生活阅历
D.文化修养
E.情趣爱好
三、问答题(共12题,共65分)
31.口才
32.间接抒情
33.论证方式
34.主辅式交谈
35.解码
36.简述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

37.简述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

38.简述对语境实施控制的形式。

39.简述上级向下级下达命令的技巧。

40.简述形成口语风格的客观因素。

41.论述即兴演讲控制场面的技巧。

42.根据案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先生准备买车,跑了一天,最后来到某4S店门口,正犹豫是否进去,销售员B先生热情地迎出来,看他满脸疲惫,便说:“先生,请进。

喝口水,歇一歇!”A先生一听,觉得确实有点口渴,就进去坐下。

B先生端来一杯冰水,双手递上,又拿来纸巾放到桌上。

A先生喝水、擦脸后,精神为之一振,便问B先生有关车型情况,B先生一一为其
介绍并推荐其中一款适合的车型。

B先生最后说:“这款车此前因车窗电机故障,网上有些负面评价。

不过,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已解决啦。

”A先生闻听,决定就买这款车。

一切手续办好后,全体4S店员工围绕A先生,送上鲜花,祝贺A先生加入××品牌车主行列。

问题一:什么是公共关系口才应用原则中的公众原则?
问题二:公众原则有哪些具体要求?
问题三:本案例是如何体现这些要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