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4、语言特色的分析与概括..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语文能力提升:现代文阅读第3章专题2新闻访谈阅读

语文能力提升:现代文阅读第3章专题2新闻访谈阅读

专题二新闻访谈阅读一、专题过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从噩梦中醒来”[美]安东尼·刘易斯【新闻背景】安东尼·刘易斯作为《华盛顿每日新闻》报的记者,自1953年12月始写下一系列文章,使被认为危害国家安全而遭解职的海军雇员得以平反复职。

这篇1954年9月1日发表的文章荣获1955年普利策国内报道奖。

海军雇员亚伯拉罕·查萨诺在被勒令停职期间,与对他提出的安全指控进行了一年多的抗争,今天终于获得了胜利。

海军部最终正式撤销了对他的所有指控,命令恢复他在水文测量局的职务,同时公开承认使他蒙受了“极大的冤屈”。

海军部助理部长詹姆斯·史密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称,该案已导致海军安全计划在程序上的变化,具体做法正在酝酿之中.查萨诺先生也出席了这次发布会。

这次史无前例的新闻发布会格外激动人心,从未有过记者在场而政府及其官员承认错误的先例。

查萨诺先生43岁,家住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里奇路。

他于1953年7月29日受到指控并被停职。

当时他已在水文测量局工作了23年,停职前任海军海图供应处处长。

对他的指控涉及整个格林贝尔特社区.他被控属于该区一个强大的“激进集团”。

格林贝尔特的官员认为,这个指控很可能来自对市区安居工程计划吹毛求疵的居民。

该区官员还说,海军调查人员力图迫使他们说不利于查萨诺的话,但他们随后又作了实际上很友善的评价.史密斯先生说,当那些匿名告密者两次受讯问时,他们新的供述仅可得出两个结论:自第一次讯问后他们已改变主意,或者调查人员没有正确报告被查者的供述。

本报首次将查萨诺案公之于众是去年12月。

本报关于安全方案的两篇连续报道对此案作了详尽描述。

今年4月另一组连续报道对该案的真实性展开了讨论。

查萨诺先生是一位被称为“美国中产阶级"十分得体的普通公民.他一直是格林贝尔特“市民联盟”和“家长—教师协会"的官员。

在他的西服前领上还戴着一枚“雄狮俱乐部”的徽章,他的妻子领导着“红十字会”和“募集救济金”运动。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专题《不自由,毋宁死》word教学设计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专题《不自由,毋宁死》word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不自由,毋宁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的第一板块“在演讲厅”的第一篇文章,新课标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

”“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二、课标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还指出:“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看来,语文教学必须把口语训练纳入教学内容,纳入课堂。

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口语训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通过口语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口语训练必须要有计划、有内容、有措施。

口语训练要有一定的目标和要求。

口语训练的方法要灵活多样,要面向全体。

口语训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创设平台,开创性地进行。

三、学情分析:(一)、承语文教学担着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主要任务,因为迫于高考的压力,基本上只盯着一张考卷在打转,口语训练不仅被读与写挤掉了,结果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沉闷,语文教学越来越艰难。

相当一部分已经习惯于钻书本的学生来说。

(二)、学生对于演讲这种口语交际的基本形式并不陌生,但主要是听,实践的机会并不太多。

因而对演讲的要求和技巧并不十分清楚。

当真正演讲的机会摆在面前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怯场,缺少控场和应变能力,把演讲变成朗诵,表演的成分太多而显得做作,演讲不够清晰和富有感染力等。

四、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演讲的技巧。

2.学生发挥想象力,充分体会文本中作者情感,学习演讲的技巧。

专题02 小说主观题突破之内容类题型(课件)-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

专题02 小说主观题突破之内容类题型(课件)-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

4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5.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参考答案】 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 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 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 绝望使他濒临崩溃; 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6
手法技巧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 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1
“鉴赏手法技巧”其实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在小说的创作中,为了达 到自己所要表现的效果,作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运用各种技巧手法,使文章更 具有可读性或可挖掘性。
在命题时,很少会使用“艺术手法”这样过于宽泛模糊的概念,题干中一 般会或直白或隐晦地指出考查的具体技巧,因此在审题时要仔细分析,确定答 题方向后,再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文本和题干要求作答即可。
。小结: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无论是新课改还是新高考,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 小说专题考查中,人物形象的鉴赏始终是其中一以贯之的重要考查内容。
3
பைடு நூலகம்思路
①从对人物的具体描写 (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②从分析具体情节入手 ③从人物关系、作者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④结合环境或社会历史背景理解
4
结构特色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 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1
结构,即文本的情节设置、谋篇布局。结构是文本承载语言、表达思想、 展现主题的外在形式,好的结构技,往往能体现出现作品构思立意的精妙。 结构特色类的题型,在现有的高中语文考试中,主要出现于散文和世界鉴赏 主观题部分,小说中对于结构的考查,基本不涉及“内容类”题型的分析, 而往往是出现在“作用题”种,作为鉴赏的一环出现。

【步步高】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二 第4节 嫁于春风巧用媒——鉴赏表达特色配套课件

【步步高】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二 第4节 嫁于春风巧用媒——鉴赏表达特色配套课件

具体的形式。
考点:体验·解读
第4节
作品中语言的考查内容包括语言的风格、语体色彩、
语言的情感内容、对话等。


文章的表现手法即文章中所采用的各种语言和艺术
栏 目
的方法。狭义的表现手法只指文章所采用的语言艺术方
开 关
法,如衬托、渲染等。广义的表现手法可以包括以下五个
方面:一是狭义的语言艺术方法;二是各种修辞手法;三
在比,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
(节选自《岳桦》)
基础:整合·点拨
第4节
1.该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 该题关键在于说出好处。说好处应兼顾修辞手法的自身
效果和在文中的效果,重点在后者。

课 答案 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好处是:①通过拟人的手法,
栏 目
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
基础:整合·点拨
第4节
(2007·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
本 课
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
栏 目
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
开 关
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
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


弄得一地都是废稿。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


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陈登科的《活人塘》
就是这样发现的。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
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
记》(即《罗汉钱》)。

专题04 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第03期)-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

专题04  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第03期)-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

专题04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一、语言表达1.(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在学校“心中的灯塔”讨论中,你需要拟写完成下面的文字。

请选择一个材料,在横线处补写事例,使语意连贯,内容完整,句式基本一致。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马班邮路坚守者”王顺友,一人一马,递送邮件,孤独坚守三十年,唱响了“党的领导指引我,为人民服务要到底”的歌谣;“最美奋斗者”杨善洲,退而不休,植绿不止,将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变成绿洲,兑现了“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

这些时代楷模,都是指引我们青少年成长的人生灯塔。

【材料一】辽宁鞍钢集团的郭明义,少年时就以雷锋为榜样。

退伍转业40年来,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取得突出成绩。

他还热衷志愿服务,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1400余支,志愿者总数超过240万。

他“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被称为“当代雷锋”。

【材料二】丈夫癌症去世后,张桂梅主动申请到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

十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筹建起云南丽江华坪免费女子高中。

至今,已帮助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

“我想改变一代人。

”她身患十多种疾病,却甘愿做一名“燃灯校长”。

【答案】示例:“燃灯校长”张桂梅,主动申请到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筹建云南丽江华坪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擘画“我想改变一代人”的蓝图。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根据题干要求,先分析“‘马班邮路坚守者’王顺友,一人一马,递送邮件,孤独坚守三十年,唱响了“党的领导指引我,为人民服务要到底”的歌谣;“最美奋斗者”杨善洲,退而不休,植绿不止,将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变成绿洲,兑现了“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两个句式,确定要仿写的句式结构:修饰词+人物+事迹经历+加总结性成就,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人物故事总结即可,书写时注意句式一致,语意连贯,内容完整。

示例1:“当代雷锋”郭明义,少年立志,奉献他人,热衷志愿服务,成立爱心团队,践行“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誓言。

初中语文语言赏析教案

初中语文语言赏析教案

初中语文语言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分析文章中的精彩语言表达,提升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分析文章中的精彩语言表达。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赏析文章中的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文章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学生划出文章中的精彩语言表达,做好批注。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精彩语言表达,如修辞手法、词语选用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划出的精彩语言表达,并解释其妙处。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教师给出拓展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提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讨论,使学生理解和赏析文章的语言表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202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题型专题讲解:专题二文学类阅读之小说阅读

202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题型专题讲解:专题二文学类阅读之小说阅读

专题二文学类阅读高考命题分析选文特点体裁:近几年全国新高考卷文学类阅读选文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其中新高考Ⅰ卷均考查了小说,新高考Ⅱ卷则散文、小说兼有。

现代诗歌、戏剧尚未涉考。

文本形式:除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以相互关联的“散文+小说”双文本的形式考查外, 其余均以单篇文本的形式考查。

题材:以红色革命题材、历史文化题材、社会主义建设题材为主要方向,反映了大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考动态,彰显了人物独特的生命体验,突显了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彰显了榜样的力量,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艺性。

从作品的作者构成来看,选文偏好中国现当代的著名作家以及新锐作家。

篇幅:字数在1800~1900字之间。

设题特点题型:均为2道客观题和2道主观题。

考查内容:2道客观题多从微观角度分别考查对文章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近两年全国新高考卷客观题的考查内容出现新变化,设问更灵活开放,更能体现因文设题的命题趋势。

例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第6题与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第7题,前者综合考查小说的情节内容和艺术特色鉴赏,后者考查小说具体语句的情感分析,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主观题的内容, 考查容量大,涉及考点多。

此外,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两题都是正向的,打破了以往文学类阅读客观题较少正向设题的模式,题目难度增大。

主观题多从宏观角度因文设题,注重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考查分析文本的文学形象、艺术手法、思想情感和语言等,考查点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焦点,或者是文本的鲜明突出之处;重视探究,注重读写结合,体现开放性,如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最后一题考查了写文学短评的思路。

文学类阅读之小说阅读一、知识体系图解二、题型解法(1)略读,读懂故事读懂故事,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一个考查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一道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抓住故事,就是要把握事件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的完整过程,这是理清层次、概括主题的前提。

幼儿园语言教案解析

幼儿园语言教案解析

幼儿园语言教案解析引言幼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语言教育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解析幼儿园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这包括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提高幼儿的语音语调、词汇量和语法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幼儿园语言教学内容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确定。

常见的内容包括儿歌、故事、诗歌、口语表达、听力训练、阅读理解等。

通过有趣、生动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要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师幼对话、示范引导、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

这些方法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要注重巩固和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幼儿实践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手段幼儿园语言教学中,适当选择和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游戏、竞赛等形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五、教学评价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等方式,鼓励幼儿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评价要及时准确,不仅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关注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家园合作幼儿园语言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家园合作机制。

家长应积极参与幼儿的语言学习,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

家长与教师要定期交流,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七、差异化教学因为幼儿的兴趣、能力和学习差异较大,幼儿园语言教学需要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

教师要注意分析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取得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4、语言特色的分析与概 括..
多角度分析语言内涵 全方位呈现语言特色
• 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语言风格。常见的 语言风格有淡雅闲适、朴素自然、豪迈雄 奇、婉约细腻、清幽委婉、直率洗练、旷 达奔放、悲壮慷慨、沉郁顿挫等。分析语 言风格的思路(1)分析诗歌表达的内容, (2)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3)分析诗 歌表达的情感,(4)分析诗歌整体的情调 和意蕴,从这些方面体会语言风格。
2013年湖北高考题

《临 江 仙》欧阳修
•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 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 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 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 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 “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2、语言内容。它包括(1)意象语言。景物 都有固定的情感。(2)情感语言。就是直 接表达诗人情感的语言,如:孤苦悲伤怨恨 乐等。(3)象征语言。托物言志类作品都 用具体物象表达情感。解题的思路是:先解 析意象、象征体现的意义,再理解其表达的 思想情感,然后概括是人的品格、追求、修 养和情操。
• 3、语言特色。指诗歌使用语言时体现出的 词句变化特征。含(1)词类活用,(2)语 序颠倒,(3)叠词。思路是:分析语句特 点,词语体现的意义,把握情感,解析作用。
• 试题答案:(8分) (1)答案要点:“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 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 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3分) (2)答案要点: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 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
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
“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
• 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
• 注释:蝃蝀(di dong)彩虹;鵁鶄(jiao qing):池鹭。
•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
• 其一,用明白晓畅的语言铸词造句,写出眼中所见 和心中所感,以真切的情意来打动读者。诗歌开篇 直接入题,然后以湖面为中心,将湖上、岸边、天 上、四周的自然景物都组织在一起,营造活泼、优 美、迷人、宁静的氛围。其二,用字准确、生动。 诗中的动词,如“动”、“横”、“铺”、“投”、 “落”、“倒”、“入”、“生”等,不仅准确, 而且由于它们的频繁出现,便使本来静的景物有了 动势,也使本来各不相干的景物相互融为一体,起 了如同纽带般的关联作用。形容词“澄”、“清”、 “乱”等,也恰到好处,例如用“乱”字来形容群 蛙自由合唱的声音,真是维妙维肖,准确到不可移 易的程度。特别是诗中还使用了“蝃蝀”、“鵁 鶄”、“黄昏”、“烟雨”等双声词,读来流利自 然,声韵和谐,增添了语言的音乐美。
2012年高考题
• (山东)《吴松 道中二首》(其二) •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
• 【答案】“孤舟”这一意象,既是写舟,又 代指写人;既写了孤寂的意象,又写了孤 寂的情感。照应了诗歌题目、上文,表达 诗人的思乡之情。
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
“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
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
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
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
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 之情。(5分)
“杜鹃”有关诗句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
•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 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 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 分)
《雨霖铃》柳永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 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 此题先解释、体会“孤舟”在句中的含义, 再展开联想描述景象。最后说表达效果和 作用(点出“孤舟”的修辞作用,细说结 构作用:点出“孤舟”对题目,开头,上 下文的作用。还要说内容上的作用:点出 “孤舟”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框架依然是三部分:意境特点 +景象描述+感情
• (四川卷)《子规》曹伯启
• 答案: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 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 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 答案: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 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 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 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 “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 “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 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凄断,杜鹃啼血。 --贺铸 •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 •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韦庄
• 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
• 景动新桥横蝃蝀,岸铺芳草睡鵁鶄。
• 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