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防汛安全知识

合集下载

防汛防洪知识点

防汛防洪知识点

防汛防洪知识点防汛防洪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防汛防洪的重要知识点。

1.水文观测:水文观测是防汛防洪工作中的基础。

对于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水位、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提前预警洪水的发生,为防洪工作做好准备。

2.水库调度:水库调度是防洪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的水库调度,可以减少降雨期间洪水的峰值流量,降低洪水的危害程度。

因此,水库的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

3.河道疏浚:河道的疏浚是保持河道通畅的重要措施。

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可以增加河道的输水能力,减少洪水发生的可能性。

4.堤防加固:堤防是防洪的重要防线。

定期对堤防进行巡查和加固,确保其稳定性和完整性,防止因堤防决口而引发洪水。

5.城市排水系统:城市排水系统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防洪效果。

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减少城市内涝和洪水的发生。

6.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防汛防洪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预警洪水的发生,给民众提供足够的时间做好应对措施。

预警系统应包括多种渠道,如短信、警报、广播等,以便及时通知民众。

7.疏散计划:在洪水发生时,及时疏散是保护生命安全的关键。

制定科学合理的疏散计划,并进行定期演练,可以提高民众的应急能力,减少人员伤亡。

8.防洪设施建设:在容易受到洪水侵袭的区域,应加强防洪设施的建设。

如堤防、拦河坝、避洪渠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洪水的影响。

9.人员培训:防汛防洪工作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

对于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防洪防汛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可以提高防洪工作的效果。

10.政府领导和社会参与:防汛防洪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参与。

只有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氛围,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以上是关于防汛防洪知识点的一些介绍。

通过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洪灾,减少洪水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希望这些知识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汛抗洪:防汛和抗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防汛抗洪:防汛和抗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防汛抗洪是指在汛期到来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护人民群众和基础设施的安全,尽可能减少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洪涝灾害越来越频繁,对国家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防汛抗洪已成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安全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防汛抗洪知识和技巧,以便读者在面对洪涝灾害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一、防汛的基本知识1. 水文监测水文监测是防汛工作的基础。

通过对河流、湖泊、水库、雨量等水文要素的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水情,提前判断洪涝灾害可能发生的危险程度和时间,为制定防汛预案和采取应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防汛预案防汛预案是指针对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制定的应急预案。

防汛预案应包括基本情况、预报分析、预警发布、应急响应、救援救助、恢复重建等内容。

各级政府和单位应及时制定防汛预案,并按照预案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 防汛物资防汛物资是指在防汛抗洪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物资,包括排水设备、抗洪器材、救援装备、医疗药品、食品、饮用水等。

各级政府和单位应提前储备防汛物资,并保障物资的质量和数量,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抗洪的基本技巧1. 排水技术排水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涝水迅速排出,避免因为积水造成的影响。

排水技术包括挖掘沟渠、设置抽水站、打通下水道、加强排水管网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2. 抗洪固堤抗洪固堤是指在河道两岸建立防洪堤,以保护沿岸居民、农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

抗洪固堤需要考虑堤坝的高度、宽度、稳定性等因素,同时加强对堤坝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达到预期的防洪效果。

3. 防洪移民防洪移民是指在洪涝灾害来临之前,将易受淹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防洪移民需要提前做好群众转移计划和组织工作,同时要注意群众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等问题。

4. 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是指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尽可能利用积水,增加水源供应。

比如利用河道两岸的水利设施,将积水引入灌溉渠道或农田中,提高灌溉效率;或者利用积水进行城市绿化、道路清洗等工作,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夏季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教育

夏季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教育

夏季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教育在夏季,由于气候炎热多雨,洪涝灾害易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务必加强夏季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教育,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夏季防洪防汛的基本知识。

1、防洪防汛知识:夏季多雨,易发生洪涝灾害。

所以我们应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家庭周围的水位进行了解,做好防汛准备。

其次,要做好应急物资的准备,如应急灯具、食品、饮用水等。

最后,要了解附近避险点的位置和最佳逃生路线。

2、夏季洪水预警:在夏季,气温上升,水汽蒸腾加快,降水增多,容易使一些水库、河流水位急剧上升。

因此,政府和气象部门会提前发布洪水预警信息,提醒人们做好防范准备。

一旦接到洪水预警,要立即采取行动,准备好防汛物资,并向安全地点转移。

3、夏季防汛自救逃生:夏季洪水来临时,千万不要恐慌,要保持冷静。

首先要迅速关好门窗,把易被洪水冲走的物品搬到高处。

其次要快速找到最近的安全避难点,尽量避免穿越积水区。

另外,要避免乘坐危险的交通工具逃生。

4、夏季防洪防汛后期:洪水退去后,灾后重建与防患未然同等重要。

要及时清理泥泞和杂物,对受灾房屋进行修缮。

另外,还要注意清除积水,以避免蚊蝇滋生传播疾病。

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人为因素引发次生灾害。

结语:夏季是洪涝灾害多发的季节,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防洪防汛意识,做好自救互救准备。

只有提前预警,科学防范,灾后重建,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都能学习掌握夏季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做好防范准备,共同抵御自然灾害。

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知识

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知识

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知识1. 前言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是指在洪涝灾害发生时,通过组织抢险救灾行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损失的一系列工作。

本文将介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基本概念、防汛抗洪的重要性、抢险救灾的组织与实施、救灾知识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2. 防汛抗洪的重要性防汛抗洪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防汛抗洪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2.1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洪涝灾害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水流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会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通过加强防汛抗洪工作,可以及时疏散人民,避免人员伤亡。

2.2 减轻灾害损失防汛抗洪可以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通过提前做好防汛预案,合理安排抗洪工作,可以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

2.3 维护社会稳定洪涝灾害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

通过组织抗洪救灾工作,可以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3. 抢险救灾的组织与实施抢险救灾是指在灾害发生后,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和救灾工作,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抢险救灾的组织与实施的几个方面:3.1 组织机构抢险救灾工作需要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指挥体系。

通常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

3.2 抢险工作抢险工作主要包括抢险人员的组织和调度、抢险装备的调配、抢险队伍的培训等。

抢险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3.3 救灾工作救灾工作主要包括灾区人员的疏散安置、物资的调配和分发、灾后重建等。

救灾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受灾人员的基本需求,及时提供救助和支持。

4. 救灾知识和预防措施4.1 救灾知识在灾害发生时,掌握一些基本的救灾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灾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救灾知识:•灾害预警:及时了解灾害预警信息,做好应对准备。

•疏散逃生:学会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避免拥挤和踩踏。

•自救互救: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培训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培训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培训一、防洪防汛的重要性防洪防汛是指在河流、湖泊等水体发生洪涝和降雨导致汛情(洪水、山洪、内涝、城市积水等)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和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和损失的工作。

防洪防汛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严重时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洪防汛工作的开展能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危害,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洪涝灾害发生后,会造成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干扰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防洪防汛工作的开展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持续进行。

3. 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

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防洪防汛工作的开展能够减少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

二、防洪防汛的基本原则在开展防洪防汛工作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科学规划。

要根据地理、气象、水文等科学数据,科学规划洪涝灾害防控区域和防护设施。

2. 综合治理。

要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洪涝灾害,包括河道疏浚、堤防加固、水库调度等。

3. 预警及时。

要建立健全的洪涝灾害预警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做好应对准备。

4. 分级负责。

要明确各级政府的防洪防汛责任,分级负责,实施属地管理。

5. 委托管理。

要建立健全防洪防汛管理机制,委托专业机构负责洪涝灾害防控工作的实施。

三、洪水的形成原因洪水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持续强降雨。

持续强降雨会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水位上涨迅速,出现洪水。

2. 山洪暴发。

由于地形地势原因,山区容易发生暴雨,导致河流水位急剧上涨,形成山洪。

3. 冰雪融化。

在寒冷的冬季,河流和湖泊的水面会被冰封,当气温升高,冰雪开始融化,大量融水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产生洪水。

4. 水库溃坝。

水库在长期不进行维护和巡查的情况下,可能因为溃坝而产生洪水。

四、洪水应急处理措施面对突发的洪水,我们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 听从各级政府发布的预警信息,随时关注洪水情况。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小常识(最全)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小常识(最全)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小常识(最全)1500字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是人们在面临洪水和汛期时需要掌握和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识。

以下是一些防洪防汛的小常识,以帮助人们增加对洪水和汛情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1. 洪水的形成: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一定时间内超过其正常水位造成的大面积淹没现象。

洪水的形成通常与暴雨、融雪、地震引发的山洪、决堤、堤坝溃决等有关。

2. 汛期预警:汛期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一年中的涨水季节。

政府机关和气象部门会根据水位、降雨情况等进行汛期预警,民众应及时关注媒体的通报和官方发布的信息。

3. 避开危险区域:在面临洪水和汛期时,应尽量避免前往低洼地区、河岸、堤坝等危险区域,减少人身安全风险。

4. 做好应急准备:在汛期来临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应急物资,如食品、水、药品、手机和充电器等,以备不时之需。

5. 关注天气预报:在汛期,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是降雨情况。

天气突变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量避免暴雨时段外出。

6. 确保通信畅通:在汛期,尤其是在遇到洪水等灾害时,通信设备往往是首要的救援工具。

因此,要确保手机电量充足,备好备用电池和充电器,以便及时与他人联系。

7. 注意自家房屋安全:在汛期,人们需关注自家住房的安全。

清理屋顶和天沟的积水和杂物,确保屋顶的排水畅通。

若家中出现渗漏或漏水的情况,则需及时修缮,以免水患加重。

8. 千万不要涉水过河:在遇到洪水时,切勿涉水过河。

洪水的流速非常快,即使是熟练的游泳者也难以抵抗洪水的流力。

最好通过其他安全的方式绕过洪水区域。

9. 关注脱险路径:在遭遇洪水或泥石流时,应及时逃生并选择一条安全的脱险路径。

避免选择狭窄的山谷、深沟或地势低洼的区域,以及悬崖和冰川等危险地带。

10. 听从官方指挥:在面对洪水和汛期时,务必听从官方发布的安全指示和疏散命令,按指示行动。

不要听信谣言或盲目行动,以免加重危险或发生意外。

总之,了解和掌握防洪防汛的安全知识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防汛应对措施知识内容

防汛应对措施知识内容

防汛应对措施知识内容防汛应对措施是指在洪涝灾害即将或已经发生时,为了减轻灾害损失和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采取的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

对于防汛应对措施的了解,既有助于提高我们应对洪灾风险的能力,也能提高我们自身的安全意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防汛应对措施的关键知识内容。

一、防汛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本地水文气象情况:密切关注降雨情况和水位变化。

2.建立防汛值班制度:在防汛期间保证24小时值班,并及时汇报水位和降雨情况。

3.修整防洪设施:对堤坝、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和加固,确保其正常运行。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防汛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防汛期间的应对措施:1.实行联防联控制度:建立防汛指挥中心,对汛情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制定救援方案。

2.强化巡查抢险: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险情并进行处置。

3.组织疏散转移:对于有危险的地区进行疏散转移,确保民众的生命安全。

4.保证供水和供电:及时组织抢修工作,确保供水和供电的正常运行。

三、防汛后的恢复工作:1.统计损失:及时统计灾情和损失,为灾后救助和补偿提供依据。

2.卫生防疫工作:加强防疫工作,清理污水等污染源,预防疫情的发生。

3.抢险修复:对损坏的堤坝、道路等进行抢险修复,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4.救助灾民:组织救助活动,为灾民提供食品、饮水和住所等基本生活保障。

四、防汛应对的技术措施:1.防洪堤:建立或加固防洪堤,提高防洪水位。

2.提高排水能力:改善排水设施,提高排水能力,减轻内涝和淹水的危害。

3.水库调度:合理调度水库,控制洪峰,减少下游洪水的危害。

4.灾害预警系统:建立健全洪灾预警系统,提高对洪水的预警能力。

防汛应对措施的知识内容不仅包括了防汛前、防汛期间和防汛后的工作措施,还包括了技术措施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提高应对洪灾风险的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防汛应对措施的学习和宣传,我们可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的内容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的内容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的内容1500字防洪防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是一些防洪防汛的安全知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防洪防汛的意义防洪防汛是指在河流洪水来临以前,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洪水发生或减轻洪水的损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

防洪防汛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洪水具有猛烈、突然、无序的特点,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有效地开展防洪防汛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保护人民的安全。

2. 保护生态环境。

洪水造成的破坏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通过防洪防汛工作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3. 社会稳定。

洪水会导致许多地区的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信中断等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

做好防洪防汛工作,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防洪防汛的基本原则防洪防汛的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预测预警原则。

通过科学的预测和警报系统,及时向公众发布洪水预警,提醒大家做好防洪准备。

2. 综合治理原则。

采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包括水库调度、河道治理、水闸调度等,形成综合防洪体系。

3. 抢险救灾原则。

在洪水来临时,组织人员迅速抢险救灾,及时疏散受灾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4. 集中统一指挥原则。

在防洪抗洪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迅速决策,确保防洪抗洪工作的协调有序进行。

三、防洪防汛的方法和措施1. 建设防洪工程。

包括水库、堤坝、河道等工程建设,通过增加洪水储量、改善河流弯曲等措施,减少洪水对人们的影响。

2. 加强河道清淤。

河道淤积是导致洪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定期清淤可以增加河道容积,提高水流速度,减少洪水泛滥。

3. 加强流域管理。

流域管理是防洪工作的基础,包括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植被保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调节水文过程,减少洪水风险。

4. 建设防洪社区。

抗洪减灾应该从社区做起,建设抗洪社区,提高社区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灾害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
一、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应对暴雨山洪
暴雨洪水发生前:(1)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

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地质变化,看是否
有危险迹象。

(2)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
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

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
门的预报。

特别是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
消息传递出去,引起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

(2)在紧急情
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

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
陡落,持续时间短。

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

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

(4)及时对溺水者进
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二、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暴雨来临时采取防范措施
(1)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
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2)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爆
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6)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
积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
力部门。

(8)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9)遇到危险时,请拨打110求救。

三、防洪防汛安全小常识
1、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常会出现打雷闪电、大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

2、汛期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

3、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握灾情
预报预测,做好防洪自护。

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

5、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
活动停留。

6、不到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

7、需过溪河要找桥梁通过。

不要涉水过抗、过溪、过河,更
不要冒险抢渡溪河。

8、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鱼玩耍。

9、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的
地带避灾自护。

10、要熟记学校应急信号,应急转移路线和地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从学校统一指挥,及时有序地安全转移。

11、途中遇险时,不必惊惶失错,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
求助求救的办法,不能冒险行事。

四、洪水暴发时的自救方法
洪水灾害中如何原地待救
水灾的发生,都是灾害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因此在洪
水到来前,洪灾区群众应利用这段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充分地作好准备。

有条件者可修筑或加高围堤;无条件者选择登高避难之所,如基
础牢固的屋顶、在大树上筑棚、搭建临时避难台。

蒸煮可供几天食
用的食品,宰杀家畜制成熟食;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扎制
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将不
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
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
用的通讯设施。

洪水将至,应该如何逃生
处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没区内,或洪水流速较大难以
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

因避难主要是大规模、
有组织的避难,所以要注意:
一要让避难路线家喻户晓,让每一个避难者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动。

二要认清路标。

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难道路。

一般说来,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

在那些
避难道路上,设有指示前进方向的路标,如果避难人群未很好地识
别路标,盲目地走错路,再往回折返,便会与其他人群产生碰撞、
拥挤,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三要保持镇定的情绪。

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

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
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

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
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
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
和混乱。

哪些是较安全的避难所
避灾专家们认为,避难场所的选择不容忽视。

避难所一般应选
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应有上下水设施,卫
生条件较好,与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在城市中大多
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以
及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等。

农村的避难场所大体有两类:一是大堤上,但那里卫生条件差,缺少上下水设施,人们只是将洪水沉淀一下、洒些漂白粉直接饮用;
加之人畜吃喝、排泄都在这里,生活垃圾堆积,时间一长,极易染
上疾病。

二是村对村、户对户,邻近村与受灾村结成长期的"对手村"关系。

在洪水多发的乡村,政府通过发放卡片方式形成"对手户"。

专家自豪地说,这是外国所不具备的,我国人民长期与洪水斗争保
留下来的良好传统。

河北大唐电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辽宁大唐国际阜蒙梁北光伏发电20MWp项目监理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