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2-7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2

货币银行学2
通资金。
A公司
A公司
2020年7月8日5时3分
股票、债券 直接信用/直接融资
银行
B公司 B公司
间接信用/间接融资
7
第二节 信用的形式 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多种不同的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 commercial credit 银行信用 bank credit 国家信用 sovereign credit 消费信用 consumer credit
A银行 资产 +10000 +90000
+100000
准备金 贷款 总额
B银行 资产 +9000 +81000
+90000
C银行 资产
准备金
+8100
贷款
+72900
总额
2020年7月8日5时3分
+81000
存款 总额 存款 总额
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
2、信用的三大要素
债权债务关系 时间的间隔 信用工具
2020年7月8日5时3分
让渡商品或货币
债权 人
债务人
到期偿还商品或货 币,并支付利息
2
二、信用的本质特征 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
区别于财政分 配 偿还性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1)让渡的是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保留所有权
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二)信用经济的主体
1、企业 资金的净需求者 发行国债
2、居民个人 资金的供给者
财政拨款
3、政府及其所属机构 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
4、金融机构
信用中介
2020年7月8日5时3分

货币银行学(第七章)资料

货币银行学(第七章)资料
㈡ 股票市场的组织结构 ⒈ 发行市场: 指股份公司直接或通过 中介机构向投资者出售新发行的股票。
⑴ 股票发行制度
注册制:按照法定程序申请注册登记,同时依法提 供相关资料并承担法律责任。
核准制:强调证券监管机构的“把关”作用。
⑵ 股票发行方式
私募发行: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股
按涉及的对象不同
票。 公募发行:向大量非特定投资者发行
第七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货币市场 第三节 资本市场 第四节 外汇黄金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
指进行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和各 种金融商品交易行为的总和。 二、分类 ㈠ 按交易期限分: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㈡ 按金融工具的流通状态分: 发行市场 流通市场
㈢ 按资金的融通方式分: 直接融资市场 间接融资市场
特点: 风险小、流动性强、收益税赋轻。
第三节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 金融工具交易市场。包括:
股票市场
长期债券市场
投资基金市场
一、股票市场 ㈠ 股票的种类 ⒈ 按股票持有者分为:
国家股 法人股 个人股 ⒉ 按股东的权利分为: 普通股 优先股
⒊ 按发行地分为: A股 B股 H股 N股 S股
股票。
按是否借助于承销商完成源自直接发行 间接发行按发行价与股票面额的关系
溢价发行 折价发行 平价发行
⒉ 流通市场:指对已发行的股票进行买卖、 转让和流通的市场。 ⑴ 股票交易的组织形式 证券交易所:会员制和公司制 场外交易市场 ⑵ 股票交易制度: 现货市场采用“T+日期”的模式。 “T+0”:当日回笼的资金马上可以使用。 “T+1”:当日买进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 日才能卖出。

货币银行学第2章课件

货币银行学第2章课件
货币银行学第2章课件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用的定义 – 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 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货币银行学第2章课件
二、信用的产生 –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 1.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 础上产生的。 • 2.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 件下才能发生。
货币银行学第2章课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 件的若干意见》
• 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 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 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 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 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 予保护。”
货币银行学第2章课件
附:
货币银行学第2章课件
➢ 银行信用扩大了信用的界限 – 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 银行信用有了巨大的发展与变化,主要表现 在: • 借贷资本集中; • 银行规模越来越大; • 贷款数额增大,贷款期限延长; • 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日益紧密; • 银行信用提供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货币银行学第2章课件
(三)记帐式国债
• 记帐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它是指将投 资者持有的国债登记于证券帐户中,投资 者仅取得收据或对帐单以证实其所有权的 一种国债。
货币银行学第2章课件
国债类型 形式
安全性
流通性
无记名式 (实物) 国债 凭证式国 债
记帐式国 债
实物券
不记名、不 可以上市流
挂失

《货币银行学》第七节资料

《货币银行学》第七节资料
(4)涉及外汇收支和不涉及外汇收支 的交易都包括在内,如易货和补偿贸 易不涉及外汇收支,但也记录在国际 收支中。
※从国际收支角度看,公民与居民并不是
一回事:
公民是一个人法律的概念,它仅指个人。
居民则以居住地为标准,包括个人、家庭、 企业和政府机构。凡是在一国居住(指个人、家 庭)、注册(指企业)或逗留(指其他)达一年或一年 以上者,我们称其为居住、逗留、注册所在国的 居民,是原先派出国(地)的非居民。
有两点例外:
其一,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永远是 派出国的居民、所在国的非居民;
其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是任何国家的 非居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 对国际收支是这样描述的:
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内的一种统计报 表,它反映:
①一个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经济实体之 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等的交易行为;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关系 (1) 贸易收支差额(Trade Balance): 贸易差额=货物出口额-货物进口额 出口>进口时:贸易顺差、出超; 出口<进口时:贸易逆差、入超; 出口=进口时:平衡。 (2) 经常项目差额、资本项目差额、综合差
额 (略)
(五)国际收支的调节措施。P142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1) 复式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 记录时间。以所有权变更为原则,我国对进 出口货物以其通过海关边境时间记录。
(3) 计价货币和汇率。以单一货币计价;按成交 时汇率折算。
(4) 定值。在可以得到市场价格的情况下,按市 场价格对交易定值,债务工具大多按面值定值。 货物出口、进口按离岸价格(FOB)定值。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保险的种类
财产保险 人身保险 责任保险 信用保证保险
信托
信托是一种为了一定的目的,将自己的资金或财 产委托他人代为运用或管理的行为
财产所有权发生转移 信托资产的收益归信托关系中的受益人 信托依据资产营运的实际盈亏状况分配收益和
返还本金
金融租赁
承租人对租赁资产和供货商有挑选的权 力和责任
2和发展
负债管理理论
以负债作为保证银行流动性的经营 重点
大力发展主动负债 实现流动性和实现盈利性并举
负债管理理论的意义
在流动性管理上变单一资产调整为资产 和负债共同调整
为扩大信贷规模增加盈利创造了条件 通过主动负债形式扩大了资金来源和经
5 商业票据是可以转让流通的
银行信贷
银行存款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银行贷款 (1)自营贷款、委托贷款、特定贷款 (2)短期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 (3)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
证券融资
证券融资是资金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之 间以有价证券为媒介实现资金融通的金 融活动
有价证券是指具有一定票面金额并能给 其持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财产所有权凭 证或债权凭证
自有资本是银行维持业务经营的基本前 提
要求银行经常保持充足的资本比率,便 于银行管理当局实施对银行的监督和管 制
存款业务
吸收存款重在提高稳定率 吸收存款要注重降低存款成本率 吸收存款要与资产安排相匹配 吸收存款要达到规模要求
其他负债业务
同业拆借 向中央银行借款 发行金融债券 回购协议 占用资金
货币的1 形具有态价值
2 便于让渡
3 普遍需要 1 易于分割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
21 便银于行储券藏(可兑换) 32币材价政的值府价高纸值,币低便(于于不作携可为带兑货币 所代换表)的价值甚至没有价 值,只凭借发行者的信用

《货币银行学》第7章金融抑制、深化、创新

《货币银行学》第7章金融抑制、深化、创新
观金融调控的放松,相反,在调高利率的同时,政府还应
对名义货币量进行有效调节,以保证市场价格的稳定(对
付高通胀率) 。
2021/10/10
15
▪ 2.放松汇率限制
▪ 爱德华. 肖认为,“维护货币价值高估的措施是 不公平的”:高估本币汇率只会使进口许可证和 外汇配额的持有者获得垄断利益, 而出口行业和 该行业中的工人则受到歧视。
限制。 ➢4) 人为高估本 币的汇率。
正是由于这些金融抑制政策的存在阻碍了金融体系的发展,
而金融体系的滞后反过来有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2021/10/10
5
▪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
➢1、金融资产形式单一,数量有限。
➢2、金融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 。
现代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18
五、金融深化的理论贡献(可略)
▪ 1973年, 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分别出版了《经济发 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标志 着“金融深化”理论的建立。 30多年来,经过补充和发展, 这一理论日臻完善,它的贡献和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强调了金融体制和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经 济和金融理论中第一次把金融业和经济发展密切的结合起 来, 克服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对金融部门的忽视。较详细 地分析了金融部门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影响,把金融发展摆 到了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上。
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的主要观点,能正确辨 析这两种论点。
▪ 了解金融创新的含义、表现与特征,理解当代
金融创新的成因,能正确分析当代金融创新的
利弊与作用。
2021/10/10
2
教学重点
▪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金融抑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的主要论点 ▪ 金融深化的基本途径 ▪ 金融创新的内涵、 原因及作用

货币银行学07.pptx

货币银行学07.pptx
3
二、基础货币
▪ 1、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high powered money: 是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即流通中现金), 以及对各商业银行负债的总和。
实际上也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大众的负债总额, 由于这一部分货币可以支撑数倍的货币供给额, 故称基础货币. 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又叫做高能货币。
4
2、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8
3、国际收支和汇率政策
中央银行的稳定汇率目标也可能与控制基 础货币的目标相互冲突。
不一致的三位一体: 希望资本自由流动、但是汇率固定、还 希望有灵活的货币政策。
9
4、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
▪银行贴现贷款需求萎缩时,央行可降低贴现率来刺激 这种需求;
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经济前景悲观,所以中央银行可能 出现有钱无处贷放的现象。
现金漏损率=提现率, 是指公众提取现金所形 成的现金漏损与存款总 额之比
(4)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例重——与 派生存款的数量成反比
19
(2)现金漏损下的货币乘数
假设活期存款中的提现率是k 类似于央行的提取准备金的情况
公众持有通货、现金的影响因素: 流动性偏好 机会成本
20
(3)银行超额准备金excess reserves
14
(1)客户在A银行存入100元现金,A银行按20%比 例缴存法定准备金。
A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现金80元 法定准备金20

负债 存款100元
15
(2)A银行对客户放贷款80元,客户提现后购买 在B银行开户的客户的商品,存款划入B银行(以后 经过无数类似的递减回合)。
A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贷款80元 法定准备金20元
▪(1)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只有法定准备 ▪(2)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 票形式进行。

货币银行学重点解析

货币银行学重点解析

《货币银行学》重点解析典型考点1:信用1、考点扫描:信用:经济范畴中的信用主要指借贷活动,表示的是以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偿还性和支付行是其基本特征。

从不同的角度,现代信用活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信用活动涉及的地理区域可以分为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按融资活动中参与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企业信用、个人信用、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

如果从信用形式来看,则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出口信贷等不同形式。

但是构成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的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形式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2、真题链接:[1](2003-1)信用是(D )。

A.买卖关系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2](2004-7)( )信用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3](2006-7)信用产生的原因是(BE )。

A.利息的出现B.私有制的出现C.人们对利益的追求D.劳动生产率的提高E.财富占有不均[4](2002-7)现代信用形式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是(AD )。

A.商业信用B.国家信用C.消费信用D.银行信用E.民间信用[5] (2003-7)在下列信用形式中,(C )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

A.消费信用B.银行信用C.商业信用D.国际信用[6](2004-7)商业信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们是(ABD )。

A.信用规模有局限性B.只能是卖方向买方提供C.接受商业信用要支付较高的利息D.商业信用的期限受到限制E.只能是买方向卖方提供[7](2004-1)高利贷是一种以( B )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A.价值转移B.高利借债和偿还C.价值特殊运动D.支付利息[8](2007-1)高利贷信用的特点是(ACE )。

A.具有较高的利率B.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C.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D.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E.与社会生产没有直接的紧密联系[9](2002-7)名词解释:信用货币[10](2003-1、2004-1)名词解释:商业信用[11](2006-1)名词解释:银行信用[12](2003-7、2004-1、2006-1)(×)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金融市场:概说一、什么是金融市场?通常的定义:“金融市场是资金由多余者向短缺者转移的场所”(米什金)。

进一步理解:金融指资金的融通或资金的借贷活动;所融通或借贷的并非资金,而是财产;财产的正确定义是产权,是对物或资源的一系列权利。

二、金融市场的作用基本功能:在资金盈余单位和资金赤字单位之间融通资金,使双方获益。

对金融市场作用的另一种总结:(法博齐和莫迪格里阿尼)基本功能:1将拥有盈余资金一方的资金转移到需要资金投资有形资产的一方;2在转移资金的同时将与有形资产现金流相关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在寻求资金和提供资金的各方之间进行重新分配;进一步的功能:1价格发现,即金融资产的买卖双方在金融市场上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所交易的金融资产的价格;2提供流动性,即为被迫或主动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者提供了出售机制;3降低交易成本。

对金融市场作用的几何说明:与鲁宾逊经济相比较,金融市场的存在可以使个人的效用水平进一步提高X1 C1BAU0PF斜率=-(1+r)X0 C0图1 图2BBU1U0 U2C图3 图4三、金融市场的结构1参与者:资金盈余单位/资金赤字单位/金融中介(存款机构+合约性机构+投资性机构)证券市场机构(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商/证券自营商/证券交易所)[问题]:如何多角度辨析证券市场机构的“非金融中介”特点?2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各自的利弊及相对重要性[问题]:你是否同意下面的说法:直接金融迅速发展,取代间接金融已成大势所趋?3金融工具(金融资产/金融产品):货币市场工具:短期国债(Treasury Bills);再购回协议(repos);可转让存单(negotiable bank certificates of deposit);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banker’sacceptance);联邦基金(federal funds)资本市场工具:股票(优先股和普通股);债券;抵押贷款(mortgages);消费者贷款和银行商业贷款(consumer and bank commercial loans);衍生工具: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4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问题]:企业通过一级市场已完成融资,二级市场何以重要?5第一市场和第二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OTC])四、金融工具供求的基本原理需求方面:资产选择理论基本思路是:收益既定,追求低风险;风险既定,追求高收益。

高风险需要有高收益补偿;低收益需要有低风险伴随;这时具体选择何种资产取决于个人的风险态度或偏好。

一般通过预期收益考察收益的大小,预期收益E(r)=∑πi r i ,其中πi 和r i 分别为第i 种状态发生的概率和该状态下的收益率。

一般运用方差考察风险大小,方差σ2=∑πi [r i -E(r)]2。

可引入个人在预期收益和标准差之间(可看作在一个正常品和一个劣等品之间)的无差异曲线反映人们不同的风险态度,进而做出资产选择。

人们往往不会只选择持有单一的资产,而是乐于持有数种资产的组合。

仍然可以通过分析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和方差来初步把握资产选择。

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E(p)=∑ x J E( r ) ; x J 为第J 种股票在资产组合中的比例资产组合的方差σ(p)2=∑ ∑ x J x K cov(r J , r K ),其中,协方差cov(r J , r K )=∑πi [r Ji -E( r J )][ r Ki -E(r K )]=ρ J K σJ σK ;ρ J K 为相关系数,只有两种资产,且相关系数等于零时,有σ(p)2==x x J J K K 222σσ+2x x J J J K 22221σσ+−()从资产组合方差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结论: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越小,即资产越多样化,则资产组合的方差就越小,即资产组合的风险就越小。

进一步的话题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和套利定价理论(APT ),从略。

供给方面:资本结构理论金融工具或资产的主要提供者是企业;企业究竟决定提供何种资产,以及提供多少资产取决于其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这方面著名的结论是MM 定理给出的。

还值得一提的是融资偏好次序理论,强调企业有如下融资方式选择的偏好顺序:内部融资→债权→优先股→混合证券→普通股; 五、金融工具交易的基本机制私下谈判或讨价还价(直接交易)公开竞价:指令驱动系统(通过经纪商),需要有相匹配的交易指令出现才可成交报价驱动系统(通过做市商),可以保证市场的“即时性”(immediacy )。

此外,做市商的存在还有利于价格发现和稳定价格。

做市商报出买价和卖价之后,有义务按照自己的报价卖出和买进,买卖价差则成为做市商的收入。

做市商怎样报出买价和卖价,谋取多大的价差才合适,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处理定单的成本;风险承担的成本;cost of ignorance ;做市商之间的竞争程度;市场的厚度;做市中的规模经济。

从“风险承担的成本”来看做市商行为的思路如下:将做市商看作是与任何其他当事人一样有着自己偏好的证券组合的当事人,但是他有义务接受一种与他所已经选择的证券组合不同的组合,承担本来不愿承担的风险,应该得到补偿。

从cost of ignorance来看做市商行为的思路如下:做市商面对两类交易者,知情交易者和流动性交易者。

前者基于与相关证券有关的特定信息进行交易,后者买卖证券的行为与其资产组合有关。

做市商在与知情交易者的交易中会受损,因为这些知情交易者只有在他们相信证券的真实价格在做市商的卖价之上时才会买进,只有在他们相信证券的真实价格低于做市商的买价时才会卖出。

另一方面,做市商在与流动性交易者的交易中会得益,因为流动性交易者会接受做市商的卖价和买价之差(spread)。

若做市商面对的知情交易者越多,则cost of ignorance越大,则价差越大,以减少知情交易者获利空间,减少自己的损失。

但价差过大,又会失去更多的流动性交易者,使收益减少。

做市商必须进行权衡。

六、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几种说法:有效市场意味着金融资产的价格中已经考虑了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

能够有效地利用有关信息,或者说没有任何信息被浪费掉的金融市场就是有效市场。

在这一市场上,没有任何一种明显好的金融交易会被市场连续地忽视。

一种区分:弱有效型(weak-form efficiency):能够利用历史上该资产的全部价格信息半强有效型(semi-strong-form efficiency):能够有效利用该资产的价格及其它有关的该公司的全部公开信息;强有效型(strong-form efficiency):还可以利用内部信息EMH的应用EMH的验证与反例从市场失灵一般理论看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参考文献]☆关于金融市场上交易的不仅是“工具”而是“资产”或“财产”或“产权”,可参见江春《产权制度与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市场的产权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对金融市场作用的小结参见法博齐和莫迪格里阿尼(中文1998)《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第10页,经济科学出版社。

☆与鲁宾逊经济相比较,金融市场的作用参见J.D.Martin, S.H.Cox,Jr. & R.D.MacMinn, The Theory of Finance: evidence and applications, CH2, The Dryden Press,1988.☆对金融市场有关概念的清晰阐释还可参见法博齐和莫迪格里阿尼(中文1998)《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第二篇,经济科学出版社;桑托莫罗和巴贝尔(中文2000)《金融市场、工具与机构》,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以及H. J. Johnson (1993) “Financial Institution and Markets: a Global Perspective”, McGraw-Hill.☆对英国金融体系的介绍参见张之骧、严恒元《最新英国金融体系剖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汉森《货币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

☆对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的简介可参见易&吴第17章。

☆对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介绍见法博齐和莫迪利亚尼《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P140-142,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戴国强和吴祥林《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词典”之同名辞条,经济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还可参见:David Cobham(1992) “Markets and Dealers: the economics of the London Financial Markets”,P3-6,Longman。

☆关于有效市场假说(EMH)的综述可参见李昌震《关于有效市场假设》,载于汤敏和茅于轼主编的《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

☆对金融市场运作效率的讨论还可参见多德和刘易斯(中文2000)《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第76-93页,中国税务出版社和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

☆关于市场缺陷或失灵,可参见胡代光〔1998〕《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第12章,北京大学出版社;平狄克 & 鲁宾费尔德〔中文1997〕《微观经济学》P480-48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及刘宇飞(2000)《当代西方财政学》第2章,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四讲利率原理一、 利率的概念什么是利息?时间与利息的关系:时差利息论;货币的时间价值;什么是利率?利率的基本分类;二、利率的计量未来值与现值的基本关系式:单利公式与复利公式;单利公式:复利公式:复利的“奇迹”示例:两份工作摆在面前,第一份每天挣1000元,第二份第一天挣1分钱,此后是2分,4分,8分,如此类推到月底。

如何选择?复利公式的灵活运用:7-10法则或72法则,现金流翻番需要多少年?“百万不是梦”,通过银行存款也可以实现。

连续复利,有经济学家所认为的衡量利率的精确指标: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常见债务工具到期收益率的计算:简易贷款;息票债券;定期定额清偿贷款;永久公债;以息票债券为例,设到期收益率为r,期限为n年,每年息票利息为C,面值为F,在到期时偿还。

又设现价为P,有利率与债券价格的关系: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反之反是。

到期收益率公式的运用:定期定额住房抵押贷款“月供”的计算当期收益率:对到期收益率的粗略估计。

持有期收益率:未持有到期(期中出售),可得到的回报率。

利率与回报率(rate of return)不同:设债券的回报率为RET,当期收益率为i c,资本利得率为g,有:RET=i c + g;问题:利率上升会导致债券回报率的下降吗?见米什金P80-81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Fisher Equation(米P83)三、利率的决定与变动古典利率理论,从实物因素出发,投资I(i)=储蓄S(i), (dI/di)< 0; (dS/di)> 0流动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从货币供求出发,货币需求M d (i)=货币供给M s (i), (d M d /di)< 0; 设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决定;从该理论出发,影响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和货币供给;问题: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利率下降吗?(分解为四种效应)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从loanable funds出发;可贷资金需求L d=I(i)+∆M d (i)等于可贷资金供给L s=S(i)+∆ M s (i), (d L d /di)< 0; (d L s /di)> 0;从债券供与求理解可贷资金的求与供;从该理论出发,影响利率变动的诸因素包括财富、边际消费倾向;投资收益;政府赤字;预期通货膨胀率;等等其它观点:理性预期观点一般均衡观点(IS-LM框架)四、利率的风险结构含义:期限相同的各种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米P133,P139);或者说“相同期限金融资产因风险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利率,被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姚长辉P66)违约风险,即债券发行者不能支付利息和/或不能到期偿还本金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