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化韵发音变化规律表
儿化韵发音变化规律表

花园儿(yuár)窍门儿(mér)
尾音是nɡ
(inɡ除外)
丢去nɡ,加r,
元音鼻化
门缝儿(fèr)
帮忙儿(már)
药方儿(fár)
没空儿(kòr)
韵母是i、ü
不变,加er
玩艺儿(yìer)毛驴儿(lǘer)
韵母是-i
丢去-i,加er
词儿(cér) 事儿(shèr)
韵母是
ui、in
un、ün
丢去i或n,加er
麦穗儿(sùer)干劲儿(jìer)
飞轮儿(lúer)花裙儿(qúer)
韵母是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ɡ
丢去韵尾,
加鼻化的(er)
打鸣儿(míer)花瓶儿(píer)
电影儿(yǐer)找零儿(líer)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原韵或尾音
儿化
实际读音
韵母或尾音是
ɑ、o、e、u
不变、加r
号码儿(mǎr)花儿(huār)
粉末儿(mòr)书桌儿(zhuōr)
草帽儿(màor)麦苗儿(miáor)
唱歌儿(ɡēr)眼珠儿(zhūr)
小猴儿(hóur)打球儿(qiúr)
尾音是
i、n
丢去i或n,加r
盖儿(ɡàr)一块儿(kuàr)
刀背儿(bèr)味儿(wèr)
韵母儿化啊音变表

丢nɡ,加r,
元音鼻化
电影儿(diànyir)
板凳儿(bǎndèr)
韵母是i、ü
不变,
加er[ər]
玩艺儿(yìer)小鸡儿(jìer)
有趣儿(qǜer)蛐蛐儿(qǜer)
韵母是-i[前]、-i[后]
丢-i[前]或
-i[后],
加er[ər]
没词儿(cér)瓜子儿(zěr)
铁丝儿(sēr)挑刺儿(cèr)
zɑ
写字啊(xiězìzɑ)
啊
-i[后]、er
rɑ
没事啊(méishìrɑ)
小二啊(xiǎo’èrrɑ)
啊
没事儿(shèr)树枝儿(zhēr)
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表
“啊”前音节尾音素
“啊”
的变化
举 例
汉字
写法
ɑ、o、e、ê、i、ü
yɑ
真大啊(zhēndàyɑ)
你说啊(nǐ)
快来啊(kuàiláiyɑ)
下雨啊(xiàyǔyɑ)
呀
u(包括ɑo、
普通话韵母儿化发音表
原韵或尾音素
儿 化
实 际 发 音
韵母或尾音素是ɑ、o(含ɑo、iɑo)、e、ê、u
不变,加r
号码儿(mǎr)豆芽儿(yár)
锯末儿(mòr)麦苗儿(miáor)
唱歌儿(ɡēr)方格儿(ɡér)
半截儿(jiér)木橛儿(juér)
抓阄儿(jiūr)纽扣儿(kòur)
尾音素是i、n
(不含in、ün)
丢i或n,
加r
茶盖儿(ɡàr)一块儿(kuàr)
刀背儿(bèr)一会儿(yíhuèr)
心眼儿(yǎr)聊天儿(tiār)
手绢儿(juàr)打盹儿(duěr)
儿化音变

绕口令练习3
小饭碗儿: 有个小孩叫小兰儿,口袋儿里装着几个小 钱儿。既买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 饭碗儿。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儿绿叶 儿镶金边儿,中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普通话儿化词语表4
ei-er 刀背儿 摸黑儿 en-er 老本儿 花盆儿 嗓门儿 把门儿 哥们儿 纳闷儿 后根儿 高根儿鞋 别针儿 一阵儿 走神儿 大婶儿 小人儿书 杏仁儿 刀刃儿 eng- er 钢镚儿 夹缝儿 脖颈儿 提成儿
绕口令练习1
练字音儿: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 儿,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 曲儿 ,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绕口令儿, 练字音儿,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快板 儿 ,大鼓词儿,越说越唱我越带劲儿。
普通话儿化词语表2
iɑ-iɑr 掉价儿 一下儿 豆芽儿 iɑn-iɑr 小辫儿 照片儿 扇面儿 差点儿 一点儿 雨点儿 聊天儿 拉链儿 冒尖儿 坎肩儿 牙签儿 露馅儿 心眼儿 iɑng -iɑr 鼻梁儿 透亮儿 花样儿
“-r”是儿化韵的形容性符号,不能把
它作为一个音素看待,如花儿—— huār。
儿化的作用
儿化不是一种单纯的语音现象,它具有区 别词义、确定词性以及表示感情色彩等方 面的作用。 1.区别词义的作用 眼 眼儿 头 头儿 信 信儿 把 把儿
2.确定词性的作用 画儿 盖儿 破烂儿 尖儿
玩意儿 一个劲儿 蛐蛐儿 花裙儿 没好气儿 马驹儿
小鸡儿 今儿 小曲儿 小米儿 卖劲儿 小姨儿
妮儿 一股劲儿 金鱼儿 毛驴儿 没趣儿 打旗儿
5.收- ng的韵母儿化时丢失韵尾后,韵腹变成鼻 化元音,同时加上卷舌动作。 ang[aŋ→ã r] iang[iaŋ→iã r] uang[uaŋ→uã r] eng[әŋ→r] ing[iŋ→ir] ong[uŋ→ũr] iong[yŋ→r] 帮忙儿 药方儿 唱腔儿 着凉儿 竹筐儿 蛋黄儿 凉风儿 门缝儿 铜铃儿 大兵儿 小虫儿 胡同儿 小熊儿普通话Leabharlann 化词语表8
十二、多音节词语之儿化

词语练习,109页。
(3)韵母i、ü因舌位靠前,开口度小,不便于 卷舌,儿化时在i、 ü之后加央元音[ə] (《 汉语拼音方案》就写e),同时加卷舌 动作。如: 小米儿xiǎomǐr 读作xiǎomiěr 米粒儿mǐlì r 读作mǐlièr 小鸡儿xiǎojīr 读作xiǎojiēr 眼皮儿yǎnpí r 读作yǎnpiér 金鱼儿jīnyúr 读作jīnyuér 有趣儿yŏuqùr 读作yŏuquèr 小雨儿xiǎoyúr 读作xiǎoyuér
二、儿化的作用 儿化韵不是单纯的语音现象,它和词汇、语 法、修辞都有关系。它有区别词义、区别词性和 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 (1)区别词义 头 (脑袋) 头儿(领头的)
笑话 (耻笑) 笑话儿(可笑的故事)
半天 (很久的时间) 半天儿(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 信 (书信) 信儿(口信、消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区分同音词 开伙 (办伙食) 开火儿(交战) (3)区别词性 亮 (形容词) 亮儿(名词) 画 (动词、名词) 画儿(名词) 盖 (动词) 盖儿(名词) 堆 (动词) 一堆儿(量词) 拉练(野营训练) 拉链(拉锁)
(4)表示某些附加意义 A表细小、轻微 细丝儿 门缝儿 针尖儿 眼儿 碴儿 针鼻儿 心眼儿 核儿
B表亲切或喜爱 小孩儿 金鱼儿 鲜花儿 小马儿
办事儿
小狗儿 大婶儿 苹果脸儿 说说话儿 来玩儿
C表轻蔑和鄙视 小偷儿 芝麻官儿 光杆儿 红眼儿病
瘪三儿 冒牌儿
光棍儿 找茬儿
邪门儿
三、儿化韵的发音规律 “儿化韵”是普通话语音的一个特点,方言 区的人不容易发好儿化韵,发音的障碍在于有 些韵母或韵母的韵尾不便于卷舌,需要注意它 们的读音变化规律(书写形式不改)。 (1)韵母中最后一个元音是a、o、e、e、u的, 就在发这个元音的同时加一个卷舌动作,如: 那儿 nàr 鲜花儿 xiānhuār 山坡儿 shānpōr 干活儿 gànhuór 这儿 zhèr 秧歌儿 yānggēr 台阶儿 táijiēr 叶儿 yèr 水珠儿 shuǐzhūr 小狗儿 xiǎogŏur
儿化音规则

普通话的儿化现象主要由词尾“儿”变化而来。
这种语音现象就是“儿化”。
“儿化”中词尾“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节,前面音节里的韵母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
我们把这咱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称作“儿化韵”。
儿化韵音变规则是:
儿化音变的基本性质是使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带上卷舌色彩,(一是儿化韵的形容性符号,不把它作为一个音素看待。
)儿化韵产音变条件取决于韵腹元音是否便于发生卷舌动作。
1)儿化音变是从后使韵腹(主要元音)、韵尾(尾音)发生变化,对声母和韵头没有影响。
2)丢掉尾—i、—n、—ng。
3)在主要元音上(主要元音是i、u时除外)加卷舌动作。
这些主要元音在爽数变为带有卷舌色彩的央元音ar和er。
4)在主要元音后面加上。
包括原形韵母5个:i、in、ing、u、un。
另外,儿化时舌尖元音和后加上一个,实际读音是用替换了原来的韵母。
5)后鼻尾音韵母儿化时,除丢掉韵尾外,往往使主要元音鼻化。
普通话39个韵母,除本身已是卷舌韵母的外,理论上都可以儿化,但口语中韵母(把后看作是的省略。
认为“瓮”可以儿化比较勉强)未见儿化词,实际只是35个韵母可以儿化。
儿化韵发音变化规律表

丢去-i,加
er
词儿(c?r)事儿(shar)
韵母是
ui、in
un、?n
丢去i或n,力口er
麦穗儿(suer)干劲儿(j ier)
飞轮儿(Ifler)花裙儿(q(er)
韵母是ing
丢去韵尾,加鼻化的(er)
打鸣丿
电影丿
」(m ier)花瓶儿(p ier)
」(y ier)找零儿(I ier)
心眼丿
花园丿
(g d)一块儿(kucr)」(bar)味儿(war)L(yer)弯儿(wr)
L(yud)窍门儿(m?r)化
门缝儿(far) 帮忙儿(m dr) 药方儿(fd) 没空儿(k?r)
韵母是i、?
不变,加er1
玩艺儿(y ier)毛驴儿(l uer)
原韵或尾音
儿化
实际读音
韵母或尾音 是
a、0、
e、u
不变、加r
号码丿 粉末丿 草帽丿 唱歌丿 小猴丿
」(m dr)花儿(huir)
」(m?r)书桌儿(zhucr)」(m dor)麦苗儿(midor)」(gyr )眼珠儿(zhtr )
」(h?ur)打球儿(qi tr)
尾音是
i、n
丢去i或
n,加r
盖儿
刀背丿
儿化音

6、韵尾是ng的,丢掉韵尾,韵腹鼻化,即发 音时口腔和鼻腔同时共鸣,并卷舌。
蛋黄儿 电影儿 小熊儿 赶明儿 帮忙儿 头绳儿 胡同儿
特殊音节儿化后的读音变化
有的词语后面加上了“er”以后,不仅韵母出现了卷舌现 象,其声、韵、调也发生了变化。 如:早早(zaozao)—早早儿(zaozaor) 慢慢(manman)—慢慢儿(manmanr) 桑葚(sangshen)—桑葚儿(sangrenr) 相片(xiangpian)—相片儿(xiangpianr)
ua—uar:脑瓜儿 大褂儿 麻花儿 笑话儿 牙刷儿 画画儿 uai—uar:一块儿 乖乖儿
uan—uar:茶馆儿 饭馆儿 火罐儿 落款儿 打转儿 拐弯儿 好玩儿 大腕儿 门栓儿 猪倌儿 当官儿 撒欢儿
uang—uar(鼻化):蛋黄儿 打晃儿 天窗儿 相框儿
üan—üar:烟卷儿 手绢儿 出圈儿 包圆儿 人缘儿 绕远儿 杂院儿 圆圈儿
3
在普通话中,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 分词性的功能,如:“画”作动词,“画 儿”作名词;“一点”是名词,表示时间 ;“一点儿”作量词,是“少量、少许” 的意思。在具有区别词义和辨识词性 作用的语境中,该儿化处理的地方一 定要儿化,否则就会产生歧义。
昨天在公交车上,听到身后一个中年妇女用 手机在打电话,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我快到了,你还要半个小时?” “那我就先去点菜了。” “点你最喜欢的那道,好的。” “你要大粪,好的!”(我愕然,居然有人喜欢这 口,旋即明白了原来是“大份儿”)
小孩儿 烟卷儿 小船儿 手绢儿 打盹儿 窗台儿 锅盖儿 刀背儿 心眼儿 零碎儿 拐弯儿 花园儿
3、韵母是in、ün的,丢掉韵尾n,加er。
汉语普通话儿化音词表

儿化音定义通话中有许多词汇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儿化。
儿化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其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
儿化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但带儿化韵的音了一般由两个汉字来书写,如芋儿(yùr)、老头儿(lǎotóur)等。
发音特点儿化是否使韵母产生了音变,取决于韵母的最末一个音素发音动作是否与卷舌动作发生冲突(即前一个动作是否妨碍了后一个动作的发生),若两者发生冲突,妨碍了卷舌动作,儿化时韵母发音就必须有所改变。
普通话中除er韵、ê韵外,其它韵母均可儿化。
有些不同的韵母经过儿化之后,发音变得相同了,故归纳起来普通话39个韵母中只有26个儿化韵。
功能在普通话中,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功能,如“顶”作动词,“顶儿”作名词;“一点”是名词指时间,“一点儿”作量词,是“少量、少许”的意思。
在具有区别词义和辨别词性作用的语境中,该儿化处理的地方一定要儿化,否则就会产生歧义。
但在广播语言中尤其是政治类、科学类、学术类的节目中,对语言的严谨程度要求较高,要尽量少用儿化;在书面语言或比较正式的语言环境中也不宜多用儿化。
还有一类儿化是表示喜爱、亲切的感情色彩。
如:脸蛋儿、花儿、小孩儿、电影儿。
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也常常用到儿化。
如:米粒儿、门缝儿、蛋黄儿。
儿化发音的类型:儿化发音的类型儿化发音练习-i>er瓜子儿石子儿没词儿挑刺儿墨汁儿锯齿儿记事儿ei>er刀背儿摸黑儿en>er老本儿花盆儿嗓门儿把门儿哥们儿纳闷儿后跟儿高跟儿鞋别针儿一阵儿走神儿大婶儿小人儿书杏仁儿刀刃儿eng>er钢镚儿夹缝儿脖颈儿提成儿i>ier针鼻儿垫底儿肚脐儿玩意儿in>ier有劲儿送信儿脚印儿ing>ier花瓶儿打鸣儿图钉儿门铃儿眼镜儿蛋清儿火星儿人影儿ie>ier半截儿小鞋儿uei>uer跑腿儿一会儿耳垂儿墨水儿围嘴儿走味儿uen>uer打盹儿胖墩儿砂轮儿冰棍儿没准儿开春儿ueng >uer小瓮儿ü>üer毛驴儿小曲儿痰盂儿ün>üer合群儿üe>üer旦角儿主角儿a>ar刀把儿号码儿戏法儿在哪儿找茬儿打杂儿板擦儿ai>ar名牌儿鞋带儿壶盖儿小孩儿加塞儿an>ar快板儿老伴儿蒜瓣儿脸盘儿脸蛋儿收摊儿栅栏儿包干儿笔杆儿门槛儿ang>ar药方儿赶趟儿香肠儿瓜瓤儿ia>iar掉价儿一下儿豆芽儿ian>iar小辫儿照片儿扇面儿差点儿一点儿雨点儿聊天儿拉链儿冒尖儿坎肩儿牙签儿露馅儿心眼儿iang>iar鼻梁儿透亮儿花样儿ua>u ar脑瓜儿大褂儿麻花儿笑话儿牙刷儿uai>u ar一块儿uan>u ar茶馆儿饭馆儿火罐儿落款儿打转儿拐弯儿好玩儿大腕儿uang>u ar蛋黄儿打晃儿天窗儿üan>üar烟卷儿手绢儿出圈儿包圆儿人缘儿绕远儿杂院儿u>ur碎步儿没谱儿媳妇儿梨核儿泪珠儿有数儿ong>ur果冻儿门洞儿胡同儿抽空儿酒盅儿小葱儿iong>ur小熊儿ou>-ur衣兜儿老头儿年头儿小偷儿门口儿纽扣儿线轴儿小丑儿加油儿iou>-ur顶牛儿抓阄儿棉球儿ao>-or红包儿灯泡儿半道儿手套儿跳高儿叫好儿口罩儿绝着儿口哨儿蜜枣儿iao>-or鱼漂儿火苗儿跑调儿面条儿豆角儿开窍儿uo o>uor火锅儿做活儿大伙儿邮戳儿小说儿被窝儿耳膜儿粉末儿e>er模特儿逗乐儿唱歌儿挨个儿打嗝儿饭盒儿在这儿朗读文章中的“儿”和儿化1、味儿终究有点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