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时练习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同步练习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炽(chì)痛嗥(háo)鸣斑斓(lán)参(cān)天B . 谰(lán)语怪誔(dàn)亘(gèng)古浆(jiāng)液C . 田垄(lǒng)污秽(suì)蚱蜢(měng)呻呤(yín)D . 辗(zhǎn)转辘(lù)辘默挈(qì)丰饶(yáo)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这些蔬菜长的这么好,是由于菜农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B . 我每次向他借书,他不顾年老体衰,都亲自冒着严寒酷暑跑进小书屋寻找。
C . 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有什么个人得失是不能抛弃吗?D . 她虽然缺乏对待顾客的热忱,却有一套对付顾客批评的本事。
3.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多经历一些事情,多思考一些问题,你的视野会更加广漠,知识也会更加丰富。
B . 尽管许多流行读物企图装扮成经典,但他们最终会被时间的水流冲走,甚至不留下任何痕迹。
C . 曾经一度携款外逃、杳无音讯的贪官,在公安部“猎虎行动”的打击下,现在惶惶不可终日。
D . 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起,断章取义,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可以在短时间积累很多知识,值得推广。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 《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B . 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与其他运动是不一样的,教练员需要不断摸索,中国队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理想的配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二部分( 自然段): 2、试分析课文7、8、9三个自然段的作用。 答;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 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 ⑵“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
参考答案 2、第二7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第8、9自然段开启下文。作者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其好 处在于: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 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⑴√ ⑵× ⑶× ⑷√ ⑸√ 4、⑴A a ⑵C c ⑶C b ⑷B c
____。
4.“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这句话用了 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
_
__的情感。
5.用“‖”给第(二)段文字划分层次。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写一写读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你一定会有许多的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400字左 右。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同步练习
一、自主学习
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钻探
地壳
弥
无暇
漂白
硕果
校补
赫然
迭起
慷慨
淋漓
臧克家
诗兴不作
锲而不舍
炯炯目光
目不窥园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3、理解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部分的含义。
弥高:
衰微;
疏懒:
无暇:
赫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赫.然(hè)校.补(xiào)气冲斗.牛(dòu)B.窥.探(ɡuī) 硕.果(shuò) 潜.心贯注(qián)C.衰.微(shuāi) 卓.越(zhuó) 慷慨.淋漓(kǎi)D.澎湃(pénɡ) 伴侣.(lǚ) 锲.而不舍(q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抱歉无遐及此潜心贯注B.深霄群蚁排衙声震天地C.迭起兀兀穷年心不在焉D.小楷一返既往目不窥园3.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闻先生大骂特务,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3)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4)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A.引用反复拟人排比 B.对比反复比喻比喻C.对比引用拟人比喻 D.引用引用比喻排比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地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5.写出下列各句中“说”字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3)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6. 词句赏析。
(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7. 文章围绕闻一多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了哪几件事?8. 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有什么变化?前后的“说”和“做”矛盾吗?请阅读朱自清悼念闻一多先生的一段话,回答问题,完成9-10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2套附答案

2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总复习 答案 2.(1)学者 民主战士 3.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 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4.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起笔,直接点题,不拐弯子。摆到读者眼前的引文经过了精心挑选, 言简意明。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待“说”与“做”的态度;二是 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 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5.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二者统 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证实了他的‘言’和‘行’”。言行一致是闻先 生人格的写照。如果笼统地写,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具体、实 在。不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及答案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jí(
)钻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如向地壳(
)寻求宝藏。仰之mí(
)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 )而不舍。
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02课内精读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 ,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
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
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 。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 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 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 者、尊者之风。”
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
项工作。
D.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C.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 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课时练习试题(附答案)

2《说和做》课时练年级:七年级册次:下册单元:第一单元一、基础检测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典藉(jí)卓越(zhuó)气冲斗牛(dòu)B.赫然(hè) 凝结(nínɡ) 群蚁排衙(yá)C.迭起(dié) 慷概(kǎi) 兀兀穷年(wù)D.弥高(mí) 硕果(shù) 废寝忘食(qǐn)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理想,他不畏艰辛,潜心贯注,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B.有没有文化修养,文化修养的高与低,给人的印象迥乎不同。
C.这部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D.校长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锲而不舍地对其进行精心打磨,那璞玉终将成为美玉。
”3.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①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奇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
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
②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1)画线句子①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②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辨析下面句子中“说”的含义。
初中一年级下册语文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课练)作业q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十年艰辛,一部《校补》hè rán( )而出。
(2)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shuò guǒ( )。
(3)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 ),形势紧张。
(4)闻一多先生,是卓越..( )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B.他要给我们哀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D.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C.“十九大”以来,各地发扬愚公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课后做习题就会遇到困难。
二、综合性学习4.(2021·江苏宿迁中考节选)综合性学习。
(6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是部厚重生动的教科书。
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百年循迹——走进宿北大战遗址公园”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在参观过程中,小华同学有感于胜利来之不易,作了上联,请你为他对出下联。
(2分)上联:忆峥嵘岁月下联:(2)参观结束后,校团委拟于6月15日向全校同学发出以“学党史,见行动”为主题的倡议。
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份倡议书。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2021·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精选习题(附答案)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D)A.地壳.(qiào)锲.而不舍(qì)炯.炯目光(jiǒnɡ)弥.高(mí)B.兀.兀穷年(wù)沥.尽心血(lì)小楷.(kǎi)校.补(xiào)C.潜.心贯注(qián)迥.乎不同(jiǒnɡ)慷.慨淋漓(kānɡ)窥.园(kūi)D.气冲斗.牛(dǒu)何妨.(fánɡ)赫.然(hè)宝藏.(zànɡ)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1)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
(既)(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裁)(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颗)3.填空。
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该文的作者是臧克家。
4.下列句子从描写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描写?(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语言描写)(2)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肖像描写)(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细节描写)(4)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肖像描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②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③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时练习
课时1
基础达标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研研究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
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
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弱衰微衰败)的民族开一剂(救良拯救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kuī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ì尽心血。
杜甫晚年,
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xiá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地壳.()弥.高()锲.而不舍()兀兀.()
目不kuī()园 lì()尽心血无xiá()及此
(2)解释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锲而不舍:
望闻问切:
兀兀穷年: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中横线上。
(4)联系语段,谈谈你对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5)选段写的主要内容是
2.在横线上写一句子,使之构成结构整齐、内容关联的排比句。
你用精神的食粮塑造了我的灵魂,你用知识的泉水浇灌了我的心田,,你用爱心的春风温暖了我的世界。
整体感知
3.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4.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趣味语文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学校食堂因教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占,贴出了这样一条告示:“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
(1)告示中的“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有什么语义错误或语法错误?
(2)这条告示应该修改为:
课时2
拓展阅读
修髯飘飘
汪曾祺
①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
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
那张流传很广的木刻像,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
这张木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那一天留起来的。
当时发誓: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②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
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
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
他是个诗人学者,一个艺术家。
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
他很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内容,讲得,文词生动,引人入胜。
他讲话很有节奏,,有“穿透力”,如同一流的演员。
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他亲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
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
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③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
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
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
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
他爱用秃笔。
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
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
他原是学画的。
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速写(多半是风景)。
他的铅笔速写,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
他冶印,朱白布置很讲究,奏刀有力。
④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⑤闻先生以前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
后来,闻先生走下“楼”来,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
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顾。
他的人格,是一首诗。
1.请结合语境,将下面的三个词语分别填写到文中的三处横线上。
顿挫铿锵层次分明另具一格
2.本文和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都写到了闻一多“潜心治学,用心甚笃”,请分别摘录一句说明。
本文:
课文:
3.下面的句子分别是对闻一多的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1)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
(2)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4.作者说“他的人格,是一首诗”,请你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5.本文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样,都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两文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
6.联系本文和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仿照下面的颁奖辞,为闻一多拟写一则颁奖辞。
2011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的颁奖辞: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我的拟写:
【答案】
课时1
1.(1)qiào mí qièwù窥沥暇(2)锲而不舍:雕刻不停,比喻有恒心,
有毅力。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钻探衰微救济(4)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怡然自适。
(5)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
2.示例:你用思想的火把点燃了我的希望
3.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4.“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
“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
5.(1)语义上的错误:“打”字是多义词,有捶打、殴打的意思,也有买卖饭菜的意思,多义词容易造成误解。
语法上的错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打饭菜给老师学生,“打”这个动词带上了两个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饭菜”,一个是间接宾语“老师学生”,这条告示省略了直接宾语,容易造成误解。
(2)本窗口先给老师打饭,再给学生打饭
课时2
1.层次分明顿挫铿锵另具一格
2.本文: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他亲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
课文: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其它例句亦可)
3.(1)侧面描写;侧面烘托闻一多讲课很有号召力,引人入胜。
(2)外貌描写;突出了闻一多潇洒而又坚毅的个性特点,又照应开头和题目。
4.(1)抗战不胜,誓不剃须;(2)严谨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3)个性很强,潇洒而又坚毅、刚强。
(4)面对民族危难,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5)心口如一,义无反顾。
(写出四点即可)
5.示例:都体现了对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言行合一等美好人格的赞颂,都表达了对闻一多爱国精神的敬佩。
6.示例:从诗人学者到民主战士,从足不下楼到振臂高呼,沥尽心血,慷慨淋漓,言行合一,义无反顾,这是他人生的辉煌篇章,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一心一意报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