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经支配
身体关节活动范围和神经支配

身体关节活动范围和神经支配
身体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神经支配是理解人体运动和感觉的重要知识。
本文旨在介绍关节活动范围和神经支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是由骨头和韧带连接的结构,它允许骨骼在身体内移动。
每个关节都有其特定的活动范围,称为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范围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骨头结构、韧带和肌肉的紧张程度、神经控制和个体的生理特征。
关节活动范围可分为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
主动活动范围是指个体通过自身肌肉力量主动做出的关节运动范围。
被动活动范围是指在外部施加力量或通过其他手段使关节超出主动活动范围的运动范围。
神经支配
神经支配是指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纤维向身体不同部位传递信息和控制运动。
神经支配与关节活动范围密切相关。
每个关节都有特定的神经支配网络,控制着该关节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神经支配可以分为感觉神经支配和运动神经支配。
感觉神经支配传递来自关节和周围组织的感觉信号,使我们能够感知关节的位置、运动和力度。
运动神经支配通过神经纤维控制肌肉收缩,使关节能够做出运动。
结论
身体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神经支配是互相关联的。
了解关节活动范围和神经支配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人体运动和感觉至关重要。
这些知识可以应用于康复治疗、运动训练和神经科学研究等领域。
以上是关于身体关节活动范围和神经支配的简要介绍。
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如有进一步的问题或需求,请随时咨询。
人体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

a.粗略触觉传导路;b. 运动传导路;c. 精细触觉传导路。
7.说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5分)
交感神经 副交感
22.细胞免疫
通过免疫细胞与某一特异性抗原(或异物)的直接作用以清除抗原(异物)的有害作用即称为细胞免疫。
2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所谓适宜刺激是指只需要极小强度的某种刺激即能引起感受器发生兴奋,这种对某感受器敏感性最高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24.内侧丘系
来自脊髓的薄束和楔束终止在延髓中下部背侧的薄束核及楔束核,由此二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后上行,交叉后的纤维即称内侧丘系。
传导路 深感觉传导路 浅感觉传导路
第1级神经元位置 脊神经节 脊神经节
第2级神经元位置 薄束核、楔束核 脊髓后角
第3级神经元位置 背侧丘脑 背侧丘脑
纤维交叉位置 脑干 脊髓
14.说明植物性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1)支配器官不同:植物性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躯体神经则支配骨骼肌。
10.人的正常视觉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远、近物体都能看清楚?当由看远物转为看近物时,需做哪些调节才能看清近物?
正常视觉的形成:当人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经过瞳孔和晶状体,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在受到光刺激后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至大脑皮质的视中枢,引起视觉。
名词解释
1.拮抗肌、协同肌
一个运动轴的相对两侧有两组作用相反的肌,称拮抗肌。在运动轴的一侧,作用相同的肌,称协同肌。
2.神经核和神经节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习题题库

周围神经系统(一)名词解释1脊神经节:指位于脊神经后根在近椎间孔处的膨大部分,含感觉性的假单极神经元胞体。
2.交感干:是椎旁节借节间支连接而成的串珠状结构,位于脊柱两侧。
(二)填空题1.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
2.脊神经共有31 对,其中颈神经8 对,胸神经12 对,腰神经 5 对,骶神经 5 对,尾神经 1 对。
3.脊神经前支构成的神经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4.臂丛是由第5~8对颈神经的前支和第1对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组成,该丛在锁骨后方比较集中。
5.胸神经前支保持明显的节段性,第2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胸骨角平面,第4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男性乳头平面,第8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肋弓中点连线平面。
6.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再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至大腿后面,在腘窝上角处分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7.腓骨颈骨折可损伤腓总神经,将出现小腿外侧群肌和小腿前群肌瘫痪。
8.感觉性脑神经是ⅠⅡⅧ对脑神经,运动性脑神经是ⅢⅣⅥⅪⅫ对脑神经,混合性脑神经是ⅤⅦⅨⅩ对脑神经。
含有副交感纤维的脑神经是ⅢⅦⅨⅩ对脑神经。
9.动眼神经自中脑脚间窝出脑,经海绵窦前行,穿眶上裂入眶。
10.三叉神经3个大分支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其感觉纤维的分布在体表大致以睑裂和口裂作为分界标志。
11.迷走神经在胸部经肺根后方贴食管走行,左迷走神经经食管前面下行延续为迷走神经前干,右迷走神经经食管后面下行延续为迷走神经后干。
12.喉上神经的外支支配环甲肌,内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
13.右喉返神经绕右锁骨下动脉,左喉返神经绕主动脉弓。
14.腮腺的分泌受舌咽神经支配,泪腺的分泌受面神经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受面神经支配。
15.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平滑肌、心血管和腺体。
16.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和。
17.动眼神经的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神经系统是人体中的控制中枢,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和神经纤维)。
在解剖学中,学习神经系统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神经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大脑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控制中枢,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的外表面有很多褶皱,称为大脑皮质,负责思维、记忆、情感等功能。
大脑内部包括脑室系统、灰质和白质,其中脑室系统是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的地方。
2. 小脑小脑位于大脑后方,主要负责协调运动、平衡和姿势。
小脑的表面有很多褶皱,称为小脑蚓,有助于增加表面积以提高功能。
3. 脑干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
脑干控制着呼吸、心跳和消化等生命活动,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脊髓脊髓位于脊柱内,起到传递信息和控制运动的作用。
脊髓通过脊神经与全身各部分相连,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5. 神经节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的集合神经细胞体的地方,包括背根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
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站点。
6.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通道,分为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指令传达到全身各部分。
通过了解以上神经系统解剖学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知识是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基础,对于揭示人体神经系统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愿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_性质和主要分布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_性质和主要分布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主要分布一嗅二视三动眼,四划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
(1)嗅神经 (2)视神经 (3)动眼神经 (4)滑车神经 (5)三叉神经 (6)外展神经(7)面神经 (8)位听神经 (9)舌咽神经 (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 (12)舌下神经#1、2、8是感觉,,5、7、9、10是混合,3、7、9、10含副交感,3、4、6、11、12含运动。
1、嗅神经转导嗅觉冲动,由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粘膜内嗅细胞的中枢突聚集成15~20条嗅丝,穿过筛板入颅前窝,连于大脑腹侧的嗅球。
BACK2、视神经传导视觉冲动,起于眼球视网膜,由眶内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续于视交叉。
BACK3、3、动眼神经为运动神经,自中脑腹侧离脑,穿硬脑膜入海绵窦外侧壁继续前行,经眶上裂入眶动眼神经含一般体躯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前者支配大部分眼外肌,后者即动眼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至眶内睫状神经节,节细胞发起之节后纤维至眼球,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BAC4、滑车神经 4、为躯体运动神经于中脑背侧前髓帆处出脑,绕大脑脚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在动眼神经下方继续前行,经动眼神经外上方穿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
滑车神经和动眼神经亦含本体感觉纤维。
BACK5、5、三叉神经为脑神经之最大者,是头面部主要的感觉神经,也是咀嚼肌的运动神经。
躯体感觉纤维大部分起源于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处,由节的前外缘分出3大支:(1)眼神经:是感觉神经,最小哦,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居滑车神经下方,继经眶上裂入眶。
(2)上颌神经:较大,亦为感觉神经,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下部,继水平向前,经圆孔出颅腔进入翼腭窝,再由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
(3)下颌神经:最大,为混合神经,经卵圆孔至颞下窝。
BACK6、展神经是躯体运动神经,于脑桥延髓之间正中线两旁离脑,在鞍背外侧方穿硬脑膜进入海绵窦内,在颈内动脉外侧行向前出海绵窦,继而经眶上裂内端入眶,至外直肌。
生理学第四章第3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⑶ 传入N接替站: 孤束核
⑷ 心抑制区: 延髓背核、疑核→引起心迷走紧张
2、延髓以上:脑干、大脑、小脑、
下丘脑等
(三)心血管反射
1、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
动 高位中枢 脉 压 力 窦N(舌咽N) 延 髓 感 主动脉N 孤束核 受 器
(三)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1、心肌代谢水平(主) : 代谢↑→ PO2↓→血流量↑ 代谢产物:腺苷、H+、CO2、乳酸等→冠脉舒张
2、神经调节 ⑴ 心迷走N兴奋→先舒张,后收缩 ⑵ 心交感N →先收缩,后舒张 3、体液调节 ⑴ AD、NE、甲状腺激素↑→代谢↑→冠脉 血流↑ ⑶ ADH↑、AngⅡ↑→冠脉血流↓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血管的N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N及其作用
Ach
NA
(NA+β1-R)→心脏各部分
作用: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阻断剂:普萘洛尔
◎左侧交感神经主要支配房室交界、心房心室肌 ◎右侧交感神经主要支配窦房结
作用: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 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受 体结合,使心肌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 增高对K+的通透性降低,促进Ca2+内流, 使心率加快、房室交界的传导速度加快、 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力量加强,分别 称为正性变时、正性变传导、正性变力 作用。
血管
α-R β2-R
骨骼肌肝 肾上腺素能N末梢 脏血管
β1-R
α-R 加强/整体? 绝大多数血管收缩
效应
心脏
加强 骨骼肌肝脏血管舒张
肌肉的神经支配

内收、旋转、上抬和降低肩胛
大菱形肌
肩胛背神经
√
肩胛骨内缘中点,在肩胛冈与下面的斜方肌下角之间中点
T2-5棘突
肩胛骨内缘
内收肩胛
小菱形肌
√
肩胛冈内侧胛
肩胛提肌
C3
√
肩胛后内侧缘,肩胛上角和肩胛冈之间斜方肌下方
上4个颈椎横突
肩胛后内侧缘、肩胛上角和肩胛冈之间
耻骨体部及下支
胫骨上1/4内侧面
大腿内收、屈曲,大腿屈曲和内旋
大收肌
闭孔神经和坐骨神经
前股
√
√
√
大腿上1/3,紧贴大腿内侧缘后部
坐骨的耻骨支;坐骨粗隆
股骨嵴;内髁上线,收肌结节
大腿内收、屈曲和伸展
臀中肌
臀上神经
后股
√
√
√
髂嵴中点的远端2.5cm处
髂骨上外侧面
大转子
大腿外展和协助内旋
臀小肌
后股
√
√
√
在髂嵴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
√
√
随前臂旋后,在前臂掌面,沿着腕部肌腱直线方向近端7~9cm
肱骨内上髁
第二掌骨掌面基底部
在腕部屈曲手(掌屈);协助受桡侧外展
掌长肌
外、内侧束
前股
中下干
√
√
√
随手臂旋后,沿腕部肌腱到内上髁的直线方面,在前臂前面远端6~8cm
肱骨内上髁
屈肌韧带、掌腱膜
在腕部屈曲手
指浅屈肌
外、内侧束
前股
中下干
√
√
√
随手臂旋后,在前臂前面,肱二头肌腱远端7~9cm和腹中线内侧2~3cm
肱骨外上踝下1/3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_性质和主要分布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主要分布一嗅二视三动眼,四划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
(1)嗅神经(2)视神经(3)动眼神经(4)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6)外展神经(7)面神经(8)位听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1、2、8是感觉,,5、7、9、10是混合,3、7、9、10含副交感,3、4、6、11、12含运动。
1、嗅神经转导嗅觉冲动,由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粘膜内嗅细胞的中枢突聚集成15~20条嗅丝,穿过筛板入颅前窝,连于大脑腹侧的嗅球。
BACK2、视神经传导视觉冲动,起于眼球视网膜,由眶内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续于视交叉。
BACK3、3、动眼神经为运动神经,自中脑腹侧离脑,穿硬脑膜入海绵窦外侧壁继续前行,经眶上裂入眶动眼神经含一般体躯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前者支配大部分眼外肌,后者即动眼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至眶内睫状神经节,节细胞发起之节后纤维至眼球,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BAC4、4、滑车神经为躯体运动神经于中脑背侧前髓帆处出脑,绕大脑脚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在动眼神经下方继续前行,经动眼神经外上方穿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
滑车神经和动眼神经亦含本体感觉纤维。
BACK5、5、三叉神经为脑神经之最大者,是头面部主要的感觉神经,也是咀嚼肌的运动神经。
躯体感觉纤维大部分起源于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处,由节的前外缘分出3大支:(1)眼神经:是感觉神经,最小哦,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居滑车神经下方,继经眶上裂入眶。
(2)上颌神经:较大,亦为感觉神经,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下部,继水平向前,经圆孔出颅腔进入翼腭窝,再由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
(3)下颌神经:最大,为混合神经,经卵圆孔至颞下窝。
BACK6、展神经是躯体运动神经,于脑桥延髓之间正中线两旁离脑,在鞍背外侧方穿硬脑膜进入海绵窦内,在颈内动脉外侧行向前出海绵窦,继而经眶上裂内端入眶,至外直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心内神经结换元
2020/4/21
窦房结、心房肌、 房室交界、房室束 及其分支
Ach—M受体
负性变力、变时 、变传导作用
心率减慢、心房肌 收缩力减弱、心房 肌不应期缩短、房 室传导速度减慢
2
1.心脏的神经支配
(3)肽能神经元
心脏中肽能 神经纤维
神经肽Y、阿片肽 血管活性肠肽
2020/4/21
血管舒张
生理作用很小,只在局 部扩张血管,调节局部 血流,不影响总外周阻
力
6
2.血管的神经支配
(3)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
皮肤伤害刺激
组胺、ATP、 P物质、降钙 素基因相关肽
感觉神经传入脊髓
分支传向受 刺激的部位
微动脉舒张, 局部皮肤红晕
2020/4/21
7
2.血管的神经支配
(3)VIP神经元
VIP + Ach
VIP
Ach
舒血管效 应,局部 /4/21
8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2020/4/21
肽能递质+单胺 和Ach共存
心肌正性变力 冠状血管舒张 心率加快
3
2.血管的神经支配
(1)交感缩血管纤维
脊髓T1~L3节 段灰质中间
外侧柱
胆碱能神经纤维 N型受体
交感神经节
节后肾上腺 素神经元
NE与血管 平滑肌受
体结合
α血管收缩 β2血管舒张
2020/4/21
4
2.血管的神经支配
(2)舒血管纤维
交感舒血管纤维 新皮质运动区 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2020/4/21
骨骼肌的血管M受体
血管舒张
与防御、情绪反
应及运动初期骨
骼肌血流量增加
有
关
5
2.血管的神经支配
(2)副交感舒血管纤维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
软脑膜、消化腺及外 生殖器的血管M受体
脑干副交感神经核及 骶髓2~4中间外侧柱
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1.心脏的神经支配
(1)交感神经支配
节前纤维起于胸段脊髓(T1-5)
星状神经节、颈神经节 换元
节后纤维支配
心率加快、 房室交界传导速度加快、 心房肌和心室肌收缩力加强
2020/4/21
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 心房肌和心室肌
NE—β受体结合
正性变力、变时、变传导作用
1
1.心脏的神经支配
(2)心迷走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