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感怀
秋日感怀

雨落秋凉,九月的北京。
秋分刚过,昼短夜长犹不明显,在暖融融的秋日下午走在老城区的街头。
窄窄的街道,陽光透过老槐树洒满碎金。
人声攘攘,蜿蜒曲折的深深胡同,红墙灰瓦的老四合院,鳞次栉比的小铺,温暖的民间气息。
不得不说这是我最爱的季节,夏暑已过冬寒未至,且兼夏树未老秋桂飘香。
什刹海残荷犹在,站在汉白玉石桥上向下望去,已带秋色的水面上大大的一朵荷花孤傲地昂首在田田碧绿的荷叶中,淡粉的色泽,稍带倾颓的迹象却仍不减美丽,忍不住哼起张靓颖《G大调的悲伤》里的一句歌词:……四季风景在我的窗前悬挂,什刹海又开满了荷花……,高高的鼓楼就在眼前,绿色的窗棂红色的柱子,鲜艳而凝重的色彩,飞檐上日色姗姗。
史铁生老舍周作人汪曾祺的作品中多次提到的地方,终于亲见,仿佛触摸到了老北京的容颜,指尖是沧桑而悠远绵长的亲切温暖。
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宽宽的车道与高高的路灯,就是那样车水马龙的行人车辆拥挤在午后的陽光下,树荫带着碎金打在身上,身边是一家一家并肩而立的小小铺面,生动质朴。
就这样走在老北京的街头,不禁想是不是百年前也是这样有人穿行熙攘而过,为这古老的质朴的民间的生活惬意地眯起眼睛。
忽然很想,一个人,一对眼睛,一颗心,一双脚,量遍北京。
我想我会永远记住这样一个秋日北京的下午,记住那份深入心间的温暖与肆无忌惮的快乐。
感谢我身边的你们两个,让我感到生活的温暖与明媚,久无归依的感觉在你们身边总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快乐其实很简单,有相知的人,有可分享的快乐,有共同体验的美好,四目相接莞尔一笑,足矣。
无需相机,有心会记下彼此在那条街那家店的每个足印,日后重回故地,会心一笑。
我想我终会寻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最终不会敏于心绪丝缕纠缠,可以潇洒自在。
想做一个温婉清淡的女子,无心争逐算计,看淡身边风雨,不伤春悲秋不感时落泪,温暖以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争执平淡一笑。
可以温和以对一切,但始终有自己的热爱与坚持,站在自己的底线上不退不让。
始终相信在身边可触可感的世界之外有更为广阔高远的思想天地,清澄明净海阔山高,可以躲开尘世纷繁其中逍遥。
秋日感怀

秋日感怀作者:李岸来源:《西部散文选刊》2019年第07期适于我们的一种闲适与自在业已遗失了秋末了,满大街的树叶随风飘扬,再没有蝶舞成群的感觉了,规则的柏油大道,一幢幢坚硬的高楼,呼啸的汽车、忙碌的行人,和忧虑的清洁工使得这些浩荡的落叶大军变成了厌人的、无生气的、多余的事物。
记得小时候,在村里的林间小道,田间小畔,羊肠小道都被各色的树叶装饰,配着金黄的山沙、奔腾的河流和小溪、整齐的田地、拙朴的农家小院、袅袅的轻烟、反刍的老黄牛,和玩耍的小孩是多么美丽的一幅乐园图。
那时会搭着伙伴满村里追着落叶乱跑,仿佛我们便是空中自由飞舞的蝴蝶,在接受着秋风的指引,去获取真正的自由。
累了便在向阳处,躺在落叶堆上小憩、轻眠。
直至傍晚时分,父母一声高喊,我们便如同晚归的羊群,一路小跑跑回各自的小屋。
那时,还时常呼朋引友,提着框子或袋子将落叶装回草房,一抱一抱地拿给羊儿、驴儿吃,看着它们啃食自己的劳动果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而如今这种纯朴、自然的美景在现代文明的高楼间成了累赘,原本适于我们的一种闲适与自在也业已遗失了。
大自然最富有魅力与深意的时刻莫过于秋季大自然在每个季节都把自己的院落收拾的妥当、生动。
春秋有自己的美景,冬夏也有自己的别致,只要是在自然里经常走动的人,便能清楚的发现这一点。
然而大自然最富有魅力与深意的时刻莫过于秋季。
在秋天,大自然让各种结果的作物走向最后的成熟,不偏不倚,以完成一个轮回里生的使命。
同时它也将最饱满、亮丽的色彩给予每一株植物,来光耀其不平凡的一个轮回。
当所有的植物都得到自己的光耀后,秋风便开始啸杀起来,将每个物种的果实、色彩,及叶子全部取掉,进行重新洗牌。
凡是在本年未结果的,就不必结果,凡在本年枯萎的,就将永远枯萎,来年不论是种子还是母体,都将从零开始,谁也不能依赖谁,只能凭借自然的恩赐而自强不息。
若谁想有收获,就必须不骄不躁,夯实基础。
人类的琐碎世界在我居住的二楼,有太阳能用水但与楼下相通。
《秋日》原文赏析及翻译(集合15篇)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翻译 我觉得感怀秋日会使人放逸,谁却说使人悲愁呢? 群山带走斜阳落日,绿水与蓝天相映成趣。
用玉壶装上鲁酒,为君送行请君暂且驻马。
把马停放在古树旁,解下锦带挂在横出的树枝上面。
水中尧祠亭歌鼓齐鸣,曲调悠扬远飞云天。
日暮时云霭渐退向天边,大雁消失在茫茫的青天中。
我们三人分别相距万里,茫然之中只有愁思种种。
注释 秋兴:因秋起兴。
逸:安逸恬乐。
将:带的意思。
宜:适合,协调。
驻金羁:犹停马。
金羁,用金镶制的马络头,这里指马。
憩古木:在古树下休息。
横枝:横生的树枝。
歌鼓:唱歌打鼓。
川上亭:水上的亭子,指尧祠亭。
曲度:曲调。
这里指音乐。
神飙:疾风。
碧海:绿色的大海。
没:消逝。
相失:离散的意思。
茫然:犹惘然,惆怅貌。
空尔思:徒然思念你们。
尔,指杜、范二人。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秋日送人之作,宴送的杜补阙、范侍御均为李白友人。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秋,当时李白寄居东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首先抒发了自己的观点,“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一扫悲秋的传统。
接着写出了秋天的种种景色。
最后两句表达了与杜、范二人分别的惆怅心情,反映出感情的深厚。
全诗寓情于景,语言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风格明快。
诗一开头紧扣题中“秋日”,抒发时令感受。
自宋玉在《九辩》中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句开篇,后来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片悲秋之声,李白却偏说“我觉秋兴逸”,格调高昂,不同凡响。
“我觉”“谁云”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富有李白的艺术个性;两名对照鲜明,反衬出诗人的豪情逸致。
一、二句定下基调,别宴的帷幕便徐徐拉开。
三、四两句写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傍晚,绵延的群山带走了落日;尧祠亭上下,清澈的水流同万里晴空相映成趣。
秋日感怀六十首

秋 空如 靛染 , 廓抹 云轻 , 疏
目送 归鸿远 , 余世 外情 。 心
秋 雁
秋柳 萧疏 日, 栖临 鸟逾稀 ; 不随黄 叶舞 , 率性 自逶迤 。
秋梧
学学会 会长 , 词学会副 诗
会长, 第三届 鲁迅文学 奖
获得 者 。
秋 雁 衡 阳去 , 留泥爪痕 ; 空 明年 归故地 , 旧迹几 丝存 ?
岂只 归张翰 , 人心 共所 由。 秋 芦 秋 芦花似 雪 , 萧瑟 叶摇 风 ,
秋 去 归何处 , 留草木 凋 。 空
高城秋 渐 落, 淡月 当楼 , 霜
市井无 眠夜 , 如潮 车马流 。
秋塞
西风 添倍冷 , 岂必易冬 劳?
秋吟 秋 日诗 材广 , 怀半 就章 ; 拥
秋萤 作 火临秋 晚 , 思一 闪光 , 犹
秋 高云 淡抹 , 里碧 空明 , 万
漫 步平 畴野 , 怀一 畅情 。 舒
秋风
纤微 不足 道 , 也欲 献辉 煌。 秋蝉 秋 意 虽先觉 , 高仍作 鸣 ; 居 风 清唯少 露 , 绿树 亦 无情。
秋路
秋 风吹 物老 , 万籁奋 号鸣 ; 草 木 因零 落 , 刑难 与争 。 天
6 2 9 7 8 lo . 00
诗 .日 怀 十 鸭绿江 歌秋 感 六 首l
秋菊
感怀心底 事 , 忍更 闻听。 不 秋砧
秋分
庭 圃秋情 重 , 开寂 寞黄 , 菊
夜来 风瑟 瑟, 报有严 霜。 似
秋分 收获节 , 百谷 喜登场 ,
春夏耕 耘苦 , 劳报有偿 。 辛
瑶 琴抚远 意 , 谁解 寄思长 ?
欧阳修写秋天的诗

欧阳修写秋天的诗
1. 《秋意浓》
欧阳修曾写“夜深风竹敲秋韵”,你看那深夜里风摇竹子,不就像在轻轻敲打秋天的韵律吗?就如同我们在寂静夜晚听到的雨滴声,那般清脆。
2. 《秋日感怀》
“霜枫红透半边天”,哎呀,这枫叶被霜打过变得那么红,可不就像把半边天都染红了嘛,多像我们热烈的情感在秋日绽放呀!
3. 《秋之静美》
“秋景有时飞独鸟”,那秋天的景色里有时飞过一只孤独的鸟,是不是很像在繁华落幕后,那个独自坚守的人呢?
4. 《秋思情》
“秋风萧瑟万叶飘”,秋风这么萧瑟地吹着,让万片叶子飘落,这不就像我们的思绪在风中飘荡一样吗?
5. 《秋夜静思》
“月上梢头秋意寒”,月亮爬到了树梢头,秋天的寒意就来了,这多像我们在寂静时分突然涌起的一丝惆怅啊!
6. 《秋日私语》
“秋林映落日”,秋天的树林映着落日,哇,那画面简直就像一幅绝美的画卷,和我们记忆中的美好瞬间一样珍贵。
7. 《秋韵如画》
“寒潭映秋影”,寒冷的潭水映着秋天的影子,这多像我们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模样,那么真实又迷人。
8. 《秋意深深》
“秋霜渐降草渐黄”,秋霜慢慢降下来,草也渐渐变黄了,这不就是时间流逝的痕迹吗,就像我们慢慢长大一样。
9. 《秋之感悟》
“秋风又至叶又落”,秋风又吹来了,叶子又落了,这难道不像我们人生中的起起落落吗?
10. 《欧阳修的秋》
“秋来风景异”,秋天一来风景就变得不一样了,可不是嘛,就像我们的生活也总是充满变化呀!
我觉得欧阳修的这些写秋天的诗,真的很生动地描绘出了秋天的各种模样,让我们能深切感受到秋天的独特魅力。
秋日感怀[组诗]
![秋日感怀[组诗]](https://img.taocdn.com/s3/m/dd83880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69.png)
跳跃在深潭的
辽阔的荒芜
人世的水面。 满腔的枫红里
d 停在肩头的
那片蓝,依然。
re 秋 风 te .cn. All Rights Reserved.
is 横扫枯叶,也拧干了
无数条溪流,田野
g 如一座花园,我 e 被你洗劫、摇摆 R 低处的
虫鸣,高空的
Un 鸟叫,在穿透、撕裂
子背后,脚步凌乱
40
寒蝉嘶鸣 而蚂蚱,始终在缄默
祈祷
愿你的舌,在东南西北风中 不凋不落 愿你枝头摇摆的身影 紧紧抓牢,平衡的砣
愿你,年轻的唇 沾尽人间烟火,却无澜无波
秋风里
愿那号角声声里 临近的刀剑 从没有,锈迹剥落
站台被列车推远 身后,来路 又被,空旷裹紧
深秋里,我长跪不起 主啊,愿您 别再抽出,那根仅存的肋骨
花羽飞落的
秋日感怀 [组诗]
冰洁
red 叶 语 te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你曾指给我
is 小城的高楼、铁轨
街道、炊烟,和星灯
g 还有,山川与草原 e 你的指尖,曾拨响 R 查干湖的月弦 Un 繁华尽去,荻花正白
是一把 幽冷的长剑,斩断 盛夏的火焰,刺破 初冬的薄衫
那弯曲的脊背,一半 埋进泥土,一半,驮着夕阳
十月的城
八月走了 九月,雁鸣落了
再次旅行,只是在
额头上添了道新皱纹
十月的城,守着影子
摸到了风的棱角
秋水
苔痕旧了。一根刺 穿过窗棂,穿过夜色
不是女人的化身 不是柔软、清澈。不是温驯
信笺越筑越高 灯下,却不敢拆开
39
秋歌
稻穗弯了。 刀锋下 是淡淡的云。
一轮圆月的 齿轮,在慢慢嚼碎
九月,一棵稗子
阳光一粒粒
秋日感怀

秋日私语
上海的秋总是来的这样的不经意,几场秋雨过后,天气便渐渐有了凉意。
日子还是这样平淡无奇,上班然后回家,我好像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可在秋天却还是被寂寞侵袭。
晚上打电话回家,跟妈妈寒暄几句,内容无非是要注意身体,工作不要太忙,我随口应和着,尽管我已经是一边感冒,又连续加了一周的班了。
一个人在外打拼,早就习惯了对家里报喜不报忧了。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就看到了桌上放着生姜雪梨汤,还是温热的,下面垫着一张纸条:就知道你又感冒了,喝完再上班吧。
正在诧异,回头就看见了穿着衣服躺在沙发上的妈妈,轻轻地推醒她,她的脸上还带着倦容。
原来是昨晚接到我的电话后,就听出我感冒了,知道我不会照顾自己,她就在家里熬好汤,连夜赶过来,为了是让我今天早上就能喝到汤。
她还在早晨把汤在微波炉里热好,让我起来的时候刚好喝。
那天,我在日记本上写下的感悟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你是一个人,但对于某些人来说,你是整个世界。
秋日感怀的散文

秋日感怀的散文在城市生活久了,对四季的变化没有明显的感觉。
当守候在马路边的树叶由绿变为黄色时,清风徐徐吹来,我感到了丝丝的凉意,哦,秋天到了,那对昔日的思念,便不顾一切地袭向心头。
它唤醒我儿时的记忆,促使我回想那甜蜜的、苦涩的和过去的一切,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惋惜,更有一种追悔的向往;有一种无法比喻的幸福,更有一种溢满心房的感动。
而那混合着昔日的梦想,是无比欣喜的愉悦,也是一种潜藏在心底酸酸、涩涩的思绪。
我无法拒绝这种执拗的、来自心底潜在的意识,只有静下心来,抛开一切繁杂琐事,置身在昨日的浪漫与感动中小时候,每天出门面对的是土地、庄稼,耳边伴着鸡鸣狗叫的声音,还要替妈妈分担家务,操心猪、羊、驴的饥饱。
当金黄的油菜花渐渐脱落时,沉甸甸的麦穗也泛着青黄,豆角鼓起了圆圆的肚皮,向我们展示着丰盈的体态;山药蛋蛋顶开厚厚的土层,想提前给人一个惊喜;白菜、萝卜也不甘示弱,甩着欢实的叶子,噌噌噌,可劲地往上蹿。
无论是早上或是晚间,成熟了的庄稼兴致勃勃地摇曳着丰收的果实,带着醉人的芬芳溢满山乡田野;清风携着滚动的麦浪,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味;那泥土、麦草混合着的味道停留在人的面前,久久不愿撒开。
站在地头的母亲,眉宇间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她将一棵折断了的麦杆扶起,用手轻轻捋着沉甸甸的麦穗,生怕弄疼了麦粒。
她爱怜地,侍弄着让受伤的麦子靠在同伴身上,然后自言自语地埋怨:“这是哪个娃娃,咋不惜庄稼呢?”然后提醒我们,靠地埂走,别踩倒了庄稼。
风轻轻吹来,一地的麦子回头望着母亲,只有它们明白母亲的心,知道母亲的艰辛。
从春到秋,这一地的庄稼洒下了母亲不少的汗水,还有无言的泪水。
庄稼有歇息喘气的机会,我的母亲没有。
不过,这一地的庄稼给母亲,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希望和欣喜。
有了粮食,白面馍馍不再是稀罕食物了,堆成大堆的山药蛋卖了钱,我们就有钱买书了,母亲不再眼巴巴指望父亲那点可怜的工资给我们拼凑学费,更重要的是过年我们有新衣服穿。
儿时喜欢秋天仅仅是为了吃穿,长大后我喜欢的秋天却又是另一番风景,另一种味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日感怀已经十二月了,树上的叶子早已枯黄,但竟还有大半都挂在枝头。
夜幕下,昏昏的街灯中,看到的竟是一树金黄的灿烂,那一瞬间,我呆住了。
看着那童话一样的金树,哗哗的拍动着他的枝叶,我竟有了一种要落泪的感动。
我一向以为秋天,枯叶,只是代表着萧索与孤寂。
秋风秋雨愁杀人,古人对于秋天的描写也大都如此:概夫秋之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顾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听着秋声,看着叶子一片片落下,是一场场的别离,也是生命的枯竭与消逝。
凄凉,不舍与无奈总是挥之不去的萦绕在我的心头。
我欣赏秋天的风高云淡。
我沉醉于她的清雅脱俗,但同时也总是不可避免的陷入凄然的情绪中去。
而今天,这种灿烂,忽然给了我一种坚强的感觉。
那棵树,一个人,执着的近乎固执的站在那里,带着满枝的金色,坚强的在风中挺立。
原来,秋天也是刚强。
是坚持,也是忍耐。
秋风中的花儿今年的秋天来得早,却如二八女子姗姗的莲步轻摇,那绚烂的黄叶依依的不忍坠落,我不知道爬满篱墙的红艳艳的藤蔓植物叫什么,每回行走在这条小路上,都禁不住观望驻足,我想我的神情一定是喜悦的,在这个被古诗词渲染的萧瑟悲凉的秋天,有这样热情火辣的颜色怎不叫人心潮澎湃呢。
仿佛秋风也爱恋着这个季节,柔软而温情。
阳光恰到好处的暖着我裸露的肌肤,整个人不免沉醉起来。
于是嗅到了"芳熏百草,色艳群芳,在幽愈馨"的菊的清香。
自陶渊明歌咏过菊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贞秀之姿并于东篱种菊之后,菊花便被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引为知己。
试想忽然一夜霜满碧瓦,芭蕉不展,荷败莲萎,红凋绿落,惟有"菊蕊独盈枝",会是如何的惊喜呢。
难怪明代诗人高启在"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的秋天要坐对幽轩赋诗了。
这时如果有酒,有一知己,吟风弄月,把盏赏菊,对面是心爱的人,杏眼桃鳃,柳眉樱唇,素指纤纤,笑靥如春,或者他是长眉俊目,星眸微醉,衣袂飘飘,这场景该是怎样的风情万千呢。
当然最好是繁花落尽之后于一山清水秀天高云淡之处寻菊之意韵,尽享生命乐趣,其中况味非尘俗庸人可体会啊。
苏轼赞誉菊花"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写出了菊花清冶秾艳的姿态,诗人屈原“朝饮秋菊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彻彻底底的将菊做为生命的汁液啜饮而流芳后世,写出了菊的极致气韵。
李商隐的“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黄”点染出菊的婀娜婉转绰约柔姿。
古时女子聪慧多情,也以菊喻心,如朱淑真的"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道出了与菊同一的孤标傲世,而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暧昧已是对菊由衷的青睐了。
不管怎样,古文人们写尽了菊花的幽香,风姿,异质,奇态,潇潇洒洒的装点出一个风骨无限的菊的世界。
唯有唐黄巢《题菊花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和《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白花煞;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赋予菊花以重重杀气,令人心有余悸而惶惶然。
我终是一弱质女流,难将菊花看作金盔铁甲。
而"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真正想看的是那凌霜而立独立枝头的菊花,好让自己独自走完人生的旅途吧。
菊花既然有如此多的意味,它的名字也一定是超拔飘逸的,以花色命名的有:“空谷清泉”,“黄莺出谷”,“玉蟹冰盘”,“绿衣红裳”等等。
或以花瓣来辨其形而命名的如:“惊风芙蓉”,“松林挂雪”。
也有以花的造型来命名的如"金线垂珠”,“十丈珠帘”等,还有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如“嫦娥奔月”,“湘妃鼓瑟”等等。
总之一朵花背后隐藏着人们无数的愿望与志趣,令人遐思不已。
菊花除了可供观赏与浸淫之外,还有许多实用价值。
可作药,可酿酒,可制茶,可养生。
当今最流行的韩国新新浪漫主义掌门人金河仁更是将菊花演绎成爱情的滋味,浪漫纯粹。
秋风秋雨愁煞人雁过秋空夜正央回塘风起是清狂岁华如箭几多事秋月秋宵秋日长。
夜已深,人不寐.窗外有寥落的几颗星,皎洁的月圆满着,却是凄清,幽冷.明月哪会解人心中的离恨,兀自透过云层将那万点清辉漫散于高处仍蓊郁葱茏的树梢上,远处连绵的山在夜色下更显得冷峻苍茫,依依的西风不经意的拂过篱笆墙边白日里翠生生的藤萝。
已是深夜了,看得见杂草丛中栖息的几点萤火虫,瑟缩着,许是做着一个关于夏季的梦吧。
疏星明灭的夜空,居然飞过一只雁,怕是离群失伴了,徘徊着,盘旋着,偶尔听得一两声尖厉的鸣叫,划破了夜的衣裳,突然急急掠过树梢,倏然间消失了踪影。
这时耳边隐隐约约传来丝竹声,侧耳细听,却是那般的惆怅清冷,如大理石柱上斑驳的斜纹。
是谁家的女子将那锦瑟弹响,低低的告诉我: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洞庭湖水满溢着秋潮,涨落间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
虽说秋风是这样的柔弱无骨,依然吹落了洞庭湖边曾经枝繁叶茂的树木,你听:那坠落黄土的片片树叶回旋激荡的声音是否如刀枪齐鸣万马萧萧?你看:那伫立水中的长衫少年衣袂飘飘的身影是否如玉树临风悠然从容?可是他的眉宇间为什么会有淡淡的忧愁?是谁美妙的目光装满了他的心房?是谁曼妙的歌声吸引了他的目光?是一位美丽的山鬼,披着荔戴着萝含着醉吐着笑在不远处翩翩起舞,可是她的嘴角边为什么会有恍惚的哀愁?是谁和谁的爱情让她如此凄艳迷离?又听见阶下芭蕉被秋雨敲打的声音,红艳艳的,一点点,一滴滴,如泣如诉;又看见阶下青苔被秋风吹乱的皱纹,绿幽幽的,一丝丝,一缕缕,如烟如雾。
归书如梦,归鸿难及,归心无寄,空有中天月色无人共赏,这个秋天有很多的冰冷,这个秋夜满眼是红树,满眼寂寂,又听得清角吹寒,呜呜咽咽,空空荡荡,端的是素秋难敌,风雨愁煞人,不如怀念。
那年春天,桃花灼灼。
那年约定,梧桐叶落。
愁人心上秋。
那个红楼中流泪的女子,在今夜惨淡秋风与秋雨声中,独对着一盏残灯,听秋窗外淋淋漓漓的雨细诉秋情,再把红烛移向画屏深处也遮不住更漏催促秋雨的暗语。
花已萎地,草已沉泥,梦已枯败,潇湘馆里牵动几多的风愁雨恨,纱帘外几只瘦竹伶俜的抖索着,间强间弱时急时缓的风雨可看得见伊人的孤单?薄薄的锦衾怎暖得住秋寒笼罩中伊人的香肩?不知这瑟瑟的风雨何时才能停歇,不知这漫漫的长夜何时才是尽头。
盼望着晴朗的阳光照耀的时候,再扛一把花锄将风流尽掩,还它一个洁来洁去。
这夜晚/终于风停雨住/一灯如豆/残影乱纷纷/这秋天/秋光无主/遂无心再展凌波步/看秋意如织。
秋风如故夏日的繁华演尽,天空高远清淡,树叶随风簌簌作响,心念一转,又是秋天了。
空灵清凉的秋风一夜之间便拂了衣冷,摇了叶落,更是携了一阵阵菊花的清香飘然而至,轻轻地扣响窗前那一串蓝色风铃,如故人般出现在我的面前,轻轻地,将一缕思绪吹远,吹散。
在秋风中伫立,会嗅到熟悉的气息,那是海棠与桂花一起绽放的芬芳,是醉人的芬芳,缥缈袭人,不妨借取她的温暖与慰籍,来抵御这个秋天的萧索与轻寒。
在秋风中沉思,会在不经意间去触碰那些早已尘封多年的往事,翻开那些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才发现有些人其实并未走远,他仍在脑海萦绕,他留在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在秋风中行走,最好再夹着纷纷细雨,沐涤我所有的烦忧,洗去我满身的尘埃。
我不怕“秋风秋雨愁煞人”,也不怕“留得残荷听雨声”,那也是属于秋天的韵味,即便伤感孤独,也是一种美丽心情。
应了那句“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每到秋天,我总是这样固执地借秋风敛去惆怅,可秋风却不因我的违拗而收起她的悲凉。
是谁在秋风中低低地叹息,又是谁在秋风中将锦瑟弹响呢?是谁立着梧桐淋着秋雨,又是谁帘卷西风瘦似黄花呢?杨柳岸的晓风残月,湿了谁的青衫,淡了谁的归程?秋风早已吹过心面,不知何时能吹破这一层禅机?秋风伴着流水,分明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又无可挽回地从身边悄悄拂过,任我们怎样恳切也卷握不住。
陆游一句“秋晚雁来空自寒,夜阑酒尽不胜悲”,可谓做足了秋天的文章。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些伤感,自古人的诗句经籍中蔓延出来,若即若离地,让人凭添落寞。
好在我不是古人,也没有那么多的忧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情愿把秋幻想成从水墨古画中娉婷走出的女子,莲步如云,不娇不艳的,却是冰肌玉骨,清新出尘,一颦一笑都动人心魄。
这种感觉,惟属秋天。
我也会去感受“秋风之性劲且刚”的豪迈,“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丰俊,“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淋漓,秋风的感觉,每一缕都是不同。
看惯了秋风,听惯了秋雨,心中的浮动会渐渐平静,然后是一份安逸悠然而升。
秋风渐行渐远时,心中又多几分期盼,不舍得秋风的离去,如同不舍得故人冷雨清秋秋日将尽,冷雨微寒,窗外是潺潺的雨声,萧萧的雨幕,象落叶飘飞,似静夜飞花;灯下是清清的茶水,淡淡的书香,令诗情浓郁,让心绪飞扬,那就让我且随先人诗词的牵引,拨云穿雾,去感受雨为何物,竟能使昼短,能让夜长,能被人千古吟唱。
对于雨的描写,自古以来,佳句甚多。
苏东坡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温庭筠的“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且无”都描绘出了潮潮润润的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
只要雨不直落,风不斜吹,撑伞走在雨中,任雨点敲在伞面,再将伞柄轻旋,雨珠向四方喷洒,既而旋成了一圈飞檐。
亦或是将伞抛到一边,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湿意,这样的雨中即景我们一生又能赶上几回?!骤雨初歇,景色清冽,诗人们难免会感慨万千,王维有《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仿佛将我们带到了世外桃源,这里不见喧嚣的车流,混沌的天空,只有风爽月明松清,让心情得到片刻的沉淀,也是不错。
苏轼有《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是一种雨后扬鞭的快意,软草,轻沙,让诗人策马赶路心自闲,挥洒文字云雨间。
雨,很奇妙,当你高兴的时候,它象一首欢快的歌,隔了窗子听去,欢快悦耳,清韵悠扬;当你落寞的时候,它又变成一首忧伤的诗,雨打窗棂,凭填感伤。
诗人们也常常借雨抒情,移情于境,将爱,雨,情,愁,织就成一张细细的网,网住了一颗颗孤独驿动的心。
陈与义的《春寒》“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看似赞花,意在赞人,落笔生花,意味深长。
晏几道的雨中落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都将这挥之不去的刻骨铭心托入了雨中,仿佛把独立的人、双飞的燕、飘洒的雨、凋零的花都融入了时空,化作了永恒。
唐后主李煜的“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含思凄婉,未几下世。
诗人身陷北国,中宵罗衾似铁,细雨潺潺盈耳,心绪无比哀伤,种种愁情,岂是一声对雨长叹所能承载!雨不但可观,更可以听。
听听冷雨。
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听上去是那么凄凉,凄清,凄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