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仪器中的空白定标和质控剖析
生化检验中的定标

定标的意义:定标就是要找出一个参考点,就是一个K值(或F值)。
它是由仪器与试剂状态确定下来的。
当我们测定一个标本时,无论您是用手工的方法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来的值只是一个吸光度,这个吸光度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要把这个吸光度转化成一个浓度或是酶的活性。
那就要乘上一个K值,计算并打印出来的结果对我们就有意义了。
K值就是我们通过定标找出来的。
一般上最低要求是由试剂空白与标准品。
经过仪器测定出两个吸光度。
K=标准浓度/(A标准-A试剂空白)标准液的浓度我们是知道的,这两个吸光度可以由仪器测出,这样就得出一个K值。
无论什么样的标本,用其吸光度乘以K值我们就得到了答案。
因此,K值具有非常决定性的意义,可以决定标本的准确性。
K值的决定因素:我们看看K值会受到什么影响呢?第一,标准液的浓度一定要准确(标准液最好与标本一样是以血清为基质的)。
第二,标准液的吸光度与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一定要准确。
吸光度受仪器状况、试剂状况的影响,如果您的仪器相当稳定,试剂是影响K值的一个主要因素。
如何确定K值是正确的?一般我们用质控血清来检查,最好是两种水平的质控来检查,如果质控结果很好,可以说K 值是准确的,用这个K值计算出来病人的结果也是准确的,所以K值非常关键。
K值的真面目:K值实际上代表了斜率,截距代表试剂空白,试剂空白每天都在变化,所以K值的稳定性决定您的仪器与试剂,如果仪器与试剂都十分稳定,那K值也很稳定。
多长时间定一次标合适?这要看您试剂的稳定性,质控结果不好,有些项目做试剂空白可以解决,有些项目要做两点定标。
酶的项目如何确定K值:一是计算出来的理论K值;K = (TV × 1000)/(SV × L × ε)二是用有酶项目的定标液得出K值:目前各公司可以提供多项目的定标液,不仅有底物类的项目,也有酶类的项目。
生化检验中的各种空白概念时间:2009-5-8 9:54:09,点击:61 对所谓"试剂空白""样本空白""水空白""杯空白"等"空白"名词,有些同行可能感到困惑.特此汇集了一下各种言论(包括本论坛高手们发表的一些意见)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希望大家指正和补充:空白概念区别要点:**空白=只含**的空白(吸光度)1、试剂空白:由于生化测试测量的吸光度为相对吸光度,所以从理论上说,所有终点法的测试都需要把试剂本身的吸光度扣除。
生化分析仪检验中的各种空白的概念

生化检验中的各种空白概念对所谓“试剂空白”“样本空白”“水空白”“杯空白”等“空白”名词,可能感到困惑,特此汇集了一下各种言论,总结如下,希望大家指正和补充:1、试剂空白:由于生化测试测量的吸光度为相对吸光度,所以从理论上说,所有终点法的测试都需要把试剂本身的吸光度扣除。
试剂本身的吸光度就是试剂空白,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把样本换成蒸馏水来测量。
在传统手工方法中,每次测定都要做至少三个管:测定管、标准管、空白管。
其中空白管是试剂加蒸馏水,测出来也就是试剂空白。
因为操作环境、仪器状态、试剂稳定性等变异,所以要求每次都要测定试剂空白,称为实时试剂空白。
总的说来,自动生化仪上的试剂空白一般表现为零点吸光度,该吸光度是通过校准确立的。
2、样本空白:由于溶血、脂血、黄疸等情况,会导致样本本身的吸光度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
所以对样本本身吸光度的测量,即样本空白,可以去除这方面的影响。
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把试剂换成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来进行测量。
自动生化仪上,很难界定样本空白。
与消除样本空白有关的大约有如下几点:(1)在双试剂测定时,加入试剂1和样品后的吸光度可一定程度上扣除样本空白,所以有单试剂不能扣除样本空白的说法。
(2)现在优质的试剂的抗干扰能力都比较强,比如有些双试剂,R1加入后先和样本孵育一段时间,将血红蛋白、脂肪、胆红素等反应掉,再加入R2开始测定反应,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以消除样本空白。
(3)现代全自动生化仪大多采用双波长测定。
双波长测定的原则是根据干扰组分和待测物质吸收光谱的峰形特征,选择两个波长和,使干扰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等,而使待测物质在两波长处的吸光系数有显著差别。
以两波长分别测定分析溶液的吸光度,以两个吸光度值之差计算。
这也可以扣除一部分样本空白。
3、水空白:比色杯在加入水以后的吸光度。
水空白的意义主要是对光路系统进行检查和校正,如光源,比色杯等,同时在计算中起到消除杯差的作用。
生化检验中的定标

定标的意义:定标就是要找出一个参考点,就是一个K值(或F值)。
它是由仪器与试剂共同确定下来。
当我们测定一个标本时,无论是手工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来的值只是一个吸光度,这个吸光度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要把这个吸光度转化成一个浓度或是酶的活性,那就要乘上一个K值,计算出来的结果对我们就有意义了。
K值就是我们通过定标找出来的。
一般来说测定K值的最低要求是用标准品和试剂空白来测定,经过仪器测定出这两个吸光度,即标准品的吸光度和试剂空白的吸光度。
K=标准浓度/(A标准-A试剂空白) PS:A表示吸光度标准液的浓度我们是知道的,这两个吸光度可以由仪器测出,这样就得出一个K值。
任何标本,用其吸光度乘以K值就得到了其浓度值。
因此,K值具有非常决定性的意义,可以决定标本的准确性。
K值的决定因素:我们看看K值会受到什么影响呢?第一,标准液的浓度一定要准确(标准液最好与标本一样是以血清为基质的)。
第二,标准液的吸光度与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一定要准确。
吸光度受仪器、试剂的影响,如果仪器稳定,试剂也稳定,那K值就稳定。
仪器和试剂是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
如何确定K值是准确的?一般我们用质控血清来检查,最好是两种水平的质控来检查,如果质控结果很好,可以说K 值是准确的,用这个K值计算出来病人的结果也是准确的,所以K值非常关键。
K值的真面目:K值实际上代表了斜率,截距代表试剂空白,试剂空白每天都在变化,所以K值的稳定性由仪器与试剂决定,如果仪器与试剂都十分稳定,那K值也很稳定。
多长时间定一次标合适?这要看您试剂的稳定性,质控结果不好,有些项目做试剂空白可以解决,有些项目要做两点定标。
酶的项目如何确定K值:一是计算出来的理论K值;K = (TV × 1000)/(SV × L ×ε)二是用有酶项目的定标液得出K值(K=标准浓度/(A标准-A试剂空白)):目前各公司可以提供多项目的定标液,不仅有底物类的项目,也有酶类的项目。
生化仪器中的空白定标和质控幻灯片PPT

胆红素等反应 掉,再加入R2开始测定反应。在一 定范围内都可以消除样本空白。 c).现代全自 动生化仪大多采用双波长测定.双波长测定的原则 是根据干扰组分和待测物质吸收光谱的峰形特征, 选择两个波长和 ,使干扰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的 吸光系数相等,而使待测物质在两波长处的吸光 系数有显著差别。以两波长分别测定分析溶液的 吸光度, 以两个吸光度值之差(△A)计算。这也可 以扣除一部分样本空白. d).有些仪器,例如日立 系列,有专门的“血清信息”功能的设置。做法都 是单 独占用一个空白通道来计算,这也叫做样品 空白校准。 3、水空白: 比色杯在加入水以后 的吸光度。水空白的意义主要是对光路系统进行 检查和校正,如光源,比色杯等,同时在计算中 起到消除“杯差”的 作用。日立7060中的Cell Blank(杯空白)测定的就是水空白。
2 常用的质控规则
质控规则以符号AL表示: (1)A是指超过质控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
(2)L是质控界限。
(3) 1 2s质控规则,A=1,L=2s 当质控测定值超过了规定某规则要求时,
应判该批分析违背此规则。
1 2s:有1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该规则 称为“警告规则”。
13s规则:1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3s质控限。 此规则多由随机误差造成
③具有低的假失控或假报警概率;
④当失控时,能确定产生失控的分析误差的 类型,由此可帮助确定失控的原因以寻找 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初的Westgard多规则通常有六个质控规 则,即12s、13s、22s、R4s、41s、10x。
其中12s规则是是一种警告规则也是 Westgard法的启动规则,它有助于对质控 数据的快速判断。
生化检验中的各光度为相对吸光度,所以从理论上说,所 有终点法的测试都需要把试剂本身的吸光 度扣除。试剂本身的吸光度就是 试剂空白。 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
生化检验中的定标

定标的意义:定标就是要找出一个参考点,就是一个K值(或F值)。
它是由仪器与试剂共同确定下来。
当我们测定一个标本时,无论是手工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来的值只是一个吸光度,这个吸光度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要把这个吸光度转化成一个浓度或是酶的活性,那就要乘上一个K值,计算出来的结果对我们就有意义了。
K值就是我们通过定标找出来的。
一般来说测定K值的最低要求是用标准品和试剂空白来测定,经过仪器测定出这两个吸光度,即标准品的吸光度和试剂空白的吸光度。
K=标准浓度/(A标准-A试剂空白) PS:A表示吸光度标准液的浓度我们是知道的,这两个吸光度可以由仪器测出,这样就得出一个K值。
任何标本,用其吸光度乘以K值就得到了其浓度值。
因此,K值具有非常决定性的意义,可以决定标本的准确性。
K值的决定因素:我们看看K值会受到什么影响呢?第一,标准液的浓度一定要准确(标准液最好与标本一样是以血清为基质的)。
第二,标准液的吸光度与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一定要准确。
吸光度受仪器、试剂的影响,如果仪器稳定,试剂也稳定,那K值就稳定。
仪器和试剂是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
如何确定K值是准确的?一般我们用质控血清来检查,最好是两种水平的质控来检查,如果质控结果很好,可以说K 值是准确的,用这个K值计算出来病人的结果也是准确的,所以K值非常关键。
K值的真面目:K值实际上代表了斜率,截距代表试剂空白,试剂空白每天都在变化,所以K值的稳定性由仪器与试剂决定,如果仪器与试剂都十分稳定,那K值也很稳定。
多长时间定一次标合适?这要看您试剂的稳定性,质控结果不好,有些项目做试剂空白可以解决,有些项目要做两点定标。
酶的项目如何确定K值:一是计算出来的理论K值;K = (TV × 1000)/(SV × L × ε)二是用有酶项目的定标液得出K值(K=标准浓度/(A标准-A试剂空白)):目前各公司可以提供多项目的定标液,不仅有底物类的项目,也有酶类的项目。
生化分析仪检验中的各种空白的概念

生化检验中的各种空白概念对所谓“试剂空白”“样本空白”“水空白”“杯空白”等“空白”名词,可能感到困惑,特此汇集了一下各种言论,总结如下,希望大家指正和补充:1、试剂空白:由于生化测试测量的吸光度为相对吸光度,所以从理论上说,所有终点法的测试都需要把试剂本身的吸光度扣除。
试剂本身的吸光度就是试剂空白,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把样本换成蒸馏水来测量。
在传统手工方法中,每次测定都要做至少三个管:测定管、标准管、空白管。
其中空白管是试剂加蒸馏水,测出来也就是试剂空白。
因为操作环境、仪器状态、试剂稳定性等变异,所以要求每次都要测定试剂空白,称为实时试剂空白。
总的说来,自动生化仪上的试剂空白一般表现为零点吸光度,该吸光度是通过校准确立的。
2、样本空白:由于溶血、脂血、黄疸等情况,会导致样本本身的吸光度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
所以对样本本身吸光度的测量,即样本空白,可以去除这方面的影响。
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把试剂换成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来进行测量。
自动生化仪上,很难界定样本空白。
与消除样本空白有关的大约有如下几点:(1)在双试剂测定时,加入试剂1和样品后的吸光度可一定程度上扣除样本空白,所以有单试剂不能扣除样本空白的说法。
(2)现在优质的试剂的抗干扰能力都比较强,比如有些双试剂,R1加入后先和样本孵育一段时间,将血红蛋白、脂肪、胆红素等反应掉,再加入R2开始测定反应,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以消除样本空白。
(3)现代全自动生化仪大多采用双波长测定。
双波长测定的原则是根据干扰组分和待测物质吸收光谱的峰形特征,选择两个波长和,使干扰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等,而使待测物质在两波长处的吸光系数有显著差别。
以两波长分别测定分析溶液的吸光度,以两个吸光度值之差计算。
这也可以扣除一部分样本空白。
3、水空白:比色杯在加入水以后的吸光度。
水空白的意义主要是对光路系统进行检查和校正,如光源,比色杯等,同时在计算中起到消除杯差的作用。
生化仪器中的空白定标和质控剖析

生化检验中的各种空白概念
1、试剂空白: 由于生化测试测量的吸 光度为相对吸光度,所以从理论上说,所 有终点法的测试都需要把试剂本身的吸光 度扣除。试剂本身的吸光度就是 试剂空白。 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
把样本换成蒸馏水来测量。 在传统手工方法 中,每次测定都要做至少三个管:测定管、标准管、 空白管。其中空白管是试剂加蒸馏水,测出来也 就是试剂空白。因为 操作环境、仪器状态、试剂
第二,标准液的吸光度与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一定要准 确。吸光度受仪器状况、试剂状况的影响,如果您 的仪器相当稳定,试剂是影响K值的一个主要因素。 如何确定K值是正确的? 一般我们用质控血清来检 查,最好是两种水平的质控来检查,如果质控结果 很好,可以说K值是准确的,用这个K值计算出来病 人的结果也是准确的,所以K值非常关键。 K值的真 面目: K值实际上代表了斜率,截距代表试剂空白, 试剂空白每天都在变化,所以K值的稳定性决定您 的仪器与试剂,如果仪器与试剂都十分稳定,那K 值也很稳定。 多长时间定一次标合适? 这要看您 试剂的稳定性,质控结果不好,有些项目做试剂空 白可以解决,有些项目要做两点定标。 酶的项目如 何确定K值: 一是计算出来的理论K值; K = (TV × 1000)/(SV × L × ε) 二是用有酶项目的定标液得出K 值:目前各公司可以提供多项目的定标液,不仅有 底物类的项目,也有酶类的项目。
(仪器的精度、波长的准确度) 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重复实验、回收实验、干扰实验、方法比较实验) 试剂和标准品的选择和评价 (线性范围测定、反应曲线的观察、稳定性实验) 标本准备 (血清、血浆、胸腹水等)
(二)分析中质控
建立项目操作程序 标准化的操作规程(SOP文件)。
生化中的定标和空白
生化检验中的定标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定标的意义:定标就是要找出一个参考点,就是一个K值(或F值)。
它是由仪器与试剂共同确定下来。
当我们测定一个标本时,无论是手工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来的值只是一个吸光度,这个吸光度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要把这个吸光度转化成一个浓度或是酶的活性,那就要乘上一个K值,计算出来的结果对我们就有意义了。
K值就是我们通过定标找出来的。
一般来说测定K值的最低要求是用标准品和试剂空白来测定,经过仪器测定出这两个吸光度,即标准品的吸光度和试剂空白的吸光度。
K=标准浓度/(A标准-A试剂空白) PS:A表示吸光度标准液的浓度我们是知道的,这两个吸光度可以由仪器测出,这样就得出一个K值。
任何标本,用其吸光度乘以K值就得到了其浓度值。
因此,K值具有非常决定性的意义,可以决定标本的准确性。
K值的决定因素:我们看看K值会受到什么影响呢?第一,标准液的浓度一定要准确(标准液最好与标本一样是以血清为基质的)。
第二,标准液的吸光度与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一定要准确。
吸光度受仪器、试剂的影响,如果仪器稳定,试剂也稳定,那K值就稳定。
仪器和试剂是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
如何确定K值是准确的?一般我们用质控血清来检查,最好是两种水平的质控来检查,如果质控结果很好,可以说K 值是准确的,用这个K值计算出来病人的结果也是准确的,所以K值非常关键。
K值的真面目:K值实际上代表了斜率,截距代表试剂空白,试剂空白每天都在变化,所以K值的稳定性由仪器与试剂决定,如果仪器与试剂都十分稳定,那K值也很稳定。
多长时间定一次标合适?这要看您试剂的稳定性,质控结果不好,有些项目做试剂空白可以解决,有些项目要做两点定标。
酶的项目如何确定K值:一是计算出来的理论K值;K = (TV × 1000)/(SV × L × ε)二是用有酶项目的定标液得出K值(K=标准浓度/(A标准-A试剂空白)):目前各公司可以提供多项目的定标液,不仅有底物类的项目,也有酶类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