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论英雄_《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合集下载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煮酒论英雄读后感20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煮酒论英雄想必是很多人都会很熟悉的,它的出处是出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曹操外出见青梅挂满了枝头,望去觉得很美,忽然想到了“望梅止渴”这一典故。

恰逢此时又是煮酒的佳节,他就心生一念,何不邀刘备来共饮,借此机会也可试探一下刘备,看他有无称帝和自己共争天下的野心。

刘备如约而来,酒席宴上,曹操问天下英雄有哪些,刘备随便答了几个,可都被曹操否定了,相反曹操则认为天下英雄唯有自己和刘备两个人而已。

闻此言刘备惊得筷子落地,正逢此时窗外雷声大作,刘备从容的拾起筷子,借口害怕雷声才惊落自己的筷子,这才遮掩了过去,消除了曹操的怀疑。

这则章节和故事是《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读的,就因为它被描写得很具有文学的趣味,意境很美也很有诗意。

看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不难知道,曹操是建安时期着名的大诗人,其诗更有“建安风骨”的美称。

他邀刘备来饮酒是想考验刘备,这点是无疑的。

不过于此同时这也显示了他诗人的本色。

青梅着在枝头,望去景象已经是很美,可以说是赏心悦目的。

此等美景激发了曹操诗人的豪兴,想要赋诗一首,但一时间诗思不来,只好暂时作罢,若用青梅煮酒,那当更能突显英雄的本色,所以才有了这一段与刘备的共饮与聚会。

我对小说不是很喜爱,这可能是由于个人的偏好吧,《三国演义》的其它章节虽然读过了,但觉得没有什么印象和回味,唯独这一节我却是很喜欢的。

对我而言,它是小说中最有诗意的回目和章节。

也正是由此节,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曹操,他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军事家。

小说毕竟就是小说,它是可以虚构的,但作者罗贯中的尊刘贬曹倾向实在是很严重的。

所以曹操被描写成了反面的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代的奸雄。

这从影视评书和戏曲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人们就人云亦云地认为曹操是奸雄了。

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三国演义》的熟悉和喜爱毕竟远胜于《三国志》。

煮青梅曹操论英雄的读后感

煮青梅曹操论英雄的读后感

煮青梅曹操论英雄的读后感《煮青梅曹操论英雄读后感》篇一读了煮青梅曹操论英雄这一情节,我真是感慨颇多啊。

在那个青梅煮酒的场景里,曹操和刘备就像是两个演技高超的演员,在那小小的亭子里飙戏呢。

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就像一颗重磅炸弹,把刘备吓得筷子都掉到地上了。

我就想啊,这曹操也太直接了吧,就像那种在牌桌上直接把别人底牌都看穿还大声说出来的人。

也许他是故意的,想试探刘备到底有没有野心。

毕竟在那个乱世,谁都想当老大,曹操自己肯定也是小心翼翼地提防着周围的人。

这让我联想到我自己在学校里参加小组竞赛的时候。

我们小组里有个同学,平时看着不声不响的,就像刘备一样低调。

可是到了关键时刻,他提出的那些点子特别出彩,就像刘备突然露出的锋芒一样。

我当时就有点像曹操的感觉,心想这家伙不简单啊。

不过我可没有曹操那么大的权力和心机去试探他,我就只能心里暗暗佩服。

曹操啊,他这个人真的很复杂。

有人说他是枭雄,可我觉得他也有自己的无奈。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他要是不狠一点,不聪明一点,早就被别人吞掉了。

就像在学校里,如果不努力学习,不懂得跟同学们竞争,就只能被甩在后面。

可是他这样直白地试探刘备,是不是有点太莽撞了呢?也许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强大,能够掌控局面。

可他没想到刘备也是个演技派,借着打雷就把自己的慌张掩饰过去了。

这刘备也真是够机灵的,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在老虎的眼皮子底下巧妙地躲过了一劫。

这一情节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在竞争和人际关系中的种种手段和智慧。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像曹操和刘备这样的人。

有时候我们要像曹操一样有眼光,能看穿别人的本质;有时候又要像刘备一样懂得隐藏自己的实力,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哎呀,这煮青梅论英雄的故事,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就像一杯浓茶,越品越有味道。

《煮青梅曹操论英雄读后感》篇二煮青梅曹操论英雄这事儿,可太有看头了。

曹操和刘备坐在那,青梅酒在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就像他们之间那微妙的气氛一样。

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精选6篇)

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精选6篇)

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精选6篇)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篇1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这些东汉末年赫赫有名的起义领袖,在战略家曹操眼里,均是碌碌小人,算不上英雄。

而他,却对当时寄人篱下、无兵无地的刘备情有独钟,甚至说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如此惊世骇俗的言论。

青梅煮酒论英雄也因此留名千史。

有人说,曹操错了,真正的英雄不是刘备,而是他手下的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他们有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有的武艺高强,智勇双全,叱咤于风云之间。

他们都是不世出的人才,刘备只不过是一个穷卖草鞋的,却幸得贵人相助而已。

事实果真如此吗?诸葛亮,“卧龙先生”。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白帝托孤;借东风天公作美,空城计独一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他也是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求贤若渴的心情所感动才出山的。

如果不是刘备,他很有可能当一辈子的诸葛村夫。

所以,诸葛亮是幸运的,幸运的遇到刘备这样的英主让他有大展才华的机会。

若是碰上孙权,江东的文臣那么多,周瑜又心胸狭窄,诸葛亮何时才能出人头地?庞士元便是最好的佐证:他虽得鲁肃力荐,在世上也享有盛名,却最终也只得在刘备处落脚;若孔明碰上曹操,想施展才华就更难了。

曹操身后的谋士,数不胜数,就连曹操自己也是个大谋略家。

所以说,诸葛亮是不世出的人才,而刘备则是发现并重用人才的英雄。

赵云,武艺高强、义薄云天,一身银白色的盔甲更是尽显少年英气。

他单骑救阿斗,面对曹军气势汹汹的部队,毫不退缩,单枪匹马,冲锋陷阵,忠心耿耿,如入无人之地。

论武功,刘备定比不过他;论才智,刘备也甘拜下风;论勇气,刘备被曹操吓的筷子掉地。

所有的一切,赵云似乎都略胜一筹,可为什么他还对刘备绝无二心呢?因为刘备比他会用人,而这一点,正是才子与英雄的差别。

刘备大智若愚。

他懂得无为而治,懂得如何让手下的人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他懂得民贵君轻,懂得如何收纳民心、聚敛人气。

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读书笔记10篇

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读书笔记10篇

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读书笔记10篇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读书笔记篇1《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们班男生的最爱,他们一到下课时间,就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拿出自己的宝贝——《三国演义》,迫不及待地打开自己看到的那一页,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有时还会摇头晃脑地模仿里面的英雄人物说话呢!我疑惑了,这书真的有这么好看吗?于是,我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打开了这本《三国演义》。

里面果然名不虚传,里面的人物刘备、关羽、张飞、孔明个个有勇有谋。

我最佩服还是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的架子还真不小,竟然让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他,不过,他的确聪明过人。

一次,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想出了一个阴谋,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居然“口出狂言”说他三天内便可完成,周瑜也是聪明人,立马就让诸葛亮下军令状。

诸葛亮请来鲁肃,对他诉说了自己的计划,第三天四更时分,故意让将士们擂鼓呐喊,还在船的两侧放满了稻草人,曹操中计,派弓弩手射箭,不一会儿,草人上都射满了箭,诸葛亮当然成功了。

这件事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厉害,但其实诸葛亮算到了三个人的性格特点,周瑜聪明过人;鲁肃忠厚老实;曹操生性多疑。

这不得不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本书讲述了多个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个个有勇有谋,才智双全,部分人物的精神更值得我们佩服。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体会到《三国演义》这本书的精髓所在,让更多人能佩服里面英雄人物的精神,并试着学习。

啊!〈三国演义〉真得带给我很多很多!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读书笔记篇2在这个暑假,我看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可让我受到三国演义这本书。

这本从古代来的故事写成一本书来告诉我们,给了我多少启迪呀!这本书讲了刘备、曹操、孙权……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也写了许多英雄。

当我看到关羽遇难前,多么自豪想了想,我不是和关羽一模一样。

有一次,老师来了一次考试,我因为运气好而考了个好成绩,从那时起,我没有好好复习,更没有像以前那样认真了,妈妈让我复习时,我都吹起牛皮,好日子没过几天,老师又来了一次考试,交上试卷前,我都自信满满,以为自己考得好,没想到,发下试卷,我像被人从头到脚用水泼了一下,呆若木鸡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以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以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故事,讲述了刘备与诸葛亮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刘备在南蛮地区遇到了一位卖酒的老人,老人用青梅煮酒来考验刘备的品行,刘备最终通过了考验,得到了老人的帮助,最终成为了蜀汉的一代英雄。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行和品德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故事中,刘备并不是因为他的武功或者智谋而得到老人的帮助,而是因为他的品行和品德。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行和品德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更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例子。

有些人可能并不拥有很高的学历或者很强的能力,但是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品行和品德,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和帮助。

这说明一个人的品行和品德会影响到他的整个人生。

另外,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善良和宽容是非常重要的。

在故事中,刘备对待老人非常真诚和善良,这让老人对他产生了好感。

而且在老人考验他的时候,刘备也没有因为老人的态度而生气或者不耐烦,而是非常宽容地接受了考验。

这些品质让刘备最终得到了老人的帮助。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做一个有品德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有着良好的品行和品德,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宽容和善良,对待他人要真诚和友善,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总的来说,《以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行和品德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品行和品德,做一个善良、宽容、真诚的人,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希望我们都能从这个故事中受到启发,成为更好的人。

青梅煮酒论英雄_《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相关作文

青梅煮酒论英雄_《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相关作文

青梅煮酒论英雄_《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相关作文品三国,论英雄,青梅煮酒笑谈天下。

拂羽扇,纶巾绸,赤壁东风一夜正浓。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如此猖狂之言却不会有人质疑。

曹孟德在书中尽管占尽大逆不道、奸诈多疑之类的骂名,但谁有他那么足智多谋、心胸宽广呢?谁又可以担当的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名声呢?“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当时又有谁敢这样做?只有他——曹操。

自古就是成王败寇,在逐鹿中原三国争霸时期更是能者居上。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造就一次又一次的军中神话。

挟天子可以使他做任何事都变得名正言顺。

他想了他便就做了,不管前途如何坎坷,他曹孟德就是一声不吭地迈步向前。

乱世人命为刍狗。

当初曹孟德领兵四千,兵谋叛,不叛者仅五百,“吾梦中好杀人”一言实属无奈。

谋董卓,只因不想黎明百姓遭受更多的灾难;放豪言,只因不想江山在刘姓手中垮掉;招贤纳士,只因想再次开创太平盛世。

曹操不像袁绍一般倨傲无理,他唯才是举,对待有才之人更是谦恭有礼,恐生怠慢。

他的品德造就了一代真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卧龙先生隆中对,助刘备复兴业。

孔明在三国内是个忠臣代表:领军最高统帅,军政权为一身。

总有人说他料事如神、智而近妖,但又有多少人能明白他背后的禅精竭力?躬耕陇亩时,乡里人对他自比管乐之举不屑一顾,出山入幕后,将士对他亦是不信不满,而他从来没有一句抱怨,没有一滴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孔明是个有理想与承担的人,在那样的艰难环境中担负着那样使命的人是没有资格,也没有时间哭的。

接受托孤,是为帝之诚心所动;出兵北伐,是欲伸大义于天下;北伐降官,只因心中有愧。

白帝托孤时,刘备道:“君可自取”,孔明涕泣,竭忠尽节,再无多余的言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智呢?孔明知道,刘备一言的重点不在“自取”,而是寄以大事,将蜀国的未来压在了他身上。

所以他在李严劝受九、进爵称王时揶揄答道:“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他言行相符。

三国煮酒论英雄读后感(通用9篇)

三国煮酒论英雄读后感(通用9篇)

三国煮酒论英雄读后感三国煮酒论英雄读后感(通用9篇)《煮酒论英雄》这一篇绝世妙文把他们两人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操以手指玄德,然后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在此,小编为大家准备好了三国煮酒论英雄读后感,一起来学习吧!三国煮酒论英雄读后感篇1这个寒假,我读完了四大名著中的一本,书名是《三国演义》。

书中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传奇,构成了一本让人津津有味、百看不厌的历史书。

这本书生动有趣的写了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故事中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三国演义》里让我记住了许多英勇威武的人物,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仁慈宽厚的刘备……,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等一系列计策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

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

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没考好的分数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读完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潮流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大势,祖国和平统一,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难怪人们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三国煮酒论英雄读后感篇2这一个文章的标题想必是很多人都会很熟悉的,它的出处是出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曹操外出见青梅挂满了枝头,望去觉得很美,忽然想到了“望梅止渴”这一成语典故。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The sacred work is in everyone's daily affairs, and the ideal future lies in starting bit by bit.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煮酒论英雄读后感煮酒论英雄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

这篇__写了刘备为了不让曹操看出自己有争雄天下的心思,故意装出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在后花园种菜。

一天,曹操等人来到刘备的后花园赴宴。

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天下英雄也和龙一样。

你走遍天下,一定知道谁是英雄。

”刘备列举了许多人,但都被曹操否决了,只有问曹操他认为谁是英雄。

曹操说:“真正的英雄只有你和我!”话刚说完,关羽和张飞闯了进来,他们担心主人有危险,急忙前来打听。

曹操笑道:“这又不是鸿门宴,那用得上你们?”这篇__主要说的是刘备与曹操对英雄的理解。

刘备认为英雄是指兵足粮多、威震四方的人;而曹操认为真正的英雄是指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

是啊,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统一天下。

而在最后,张飞雨关羽闯进了,说明他们十分关心主人的安危。

这一点从侧面反映了刘备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2青梅煮酒论英雄中(主)要讲述了:刘备天天浇水种菜,因为怕曹操怀疑自己,就装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有一天,曹操邀请刘备来自己的园子里喝酒聊天。

刘备来到了曹操的园子,曹操问:“你知道这世上有哪些英雄吗。

”“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和刘章、张绣……”刘备说,“是英雄吧?!”“这些只是区区小人。

”曹操说“英雄只有你、我两人。

”刘备的.筷子不知不觉地掉到了地上。

正在此时,天空响炸雷,刘备装作受惊的样子,将筷子捡起道:“雷霆的威力好大呀!把我的筷子都震掉了。

”曹操大笑:“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这么震的雷,怎么不怕?”见此,曹操便不再怀疑刘备有争雄天下之心了。

为了防止曹操再起疑心,加害自己,他更加努力地种菜,并且对付袁术,领兵五万去了徐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梅煮酒论英雄_《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品三国,论英雄,青梅煮酒笑谈天下。

拂羽扇,纶巾绸,赤壁东风一夜正浓。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如此猖狂之言却不会有人质疑。

曹孟德在书中尽管占尽大逆不道、奸诈多疑之类的骂名,但谁有他那么足智多谋、心胸宽广呢?谁又可以担当的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名声呢?
“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当时又有谁敢这样做?只有他——曹操。

自古就是成王败寇,在逐鹿中原三国争霸时期更是能者居上。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造就一次又一次的军中神话。

挟天子可以使他做任何事都变得名正言顺。

他想了他便就做了,不管前途如何坎坷,他曹孟德就是一声不吭地迈步向前。

乱世人命为刍狗。

当初曹孟德领兵四千,兵谋叛,不叛者仅五百,“吾梦中好杀人”一言实属无奈。

谋董卓,只因不想黎明百姓遭受更多的灾难;放豪言,只因不想江山在刘姓手中垮掉;招贤纳士,只因想再次开创太平盛世。

曹操不像袁绍一般倨傲无理,他唯才是举,对待有才之人更是谦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恭有礼,恐生怠慢。

他的品德造就了一代真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卧龙先生隆中对,助刘备复兴业。

孔明在三国内是个忠臣代表:领军最高统帅,军政权为一身。

总有人说他料事如神、智而近妖,但又有多少人能明白他背后的禅精竭力?躬耕陇亩时,乡里人对他自比管乐之举不屑一顾,出山入幕后,将士对他亦是不信不满,而他从来没有一句抱怨,没有一滴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孔明是个有理想与承担的人,在那样的艰难环境中担负着那样使命的人是没有资格,也没有时间哭的。

接受托孤,是为帝之诚心所动;出兵北伐,是欲伸大义于天下;北伐降官,只因心中有愧。

白帝托孤时,刘备道:“君可自取”,孔明涕泣,竭忠尽节,再无多余的言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智呢?孔明知道,刘备一言的重点不在“自取”,而是寄以大事,将蜀国的未来压在了他身上。

所以他在李严劝受九、进爵称王时揶揄答道:“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他言行相符。

在阿斗为帝期间,他一人掌管朝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十三年的丞相生涯期间为蜀国、为百姓日夜奔波。

他心怀天下,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心怀苍生,心怀百姓,竭忠尽节,只是为了天下太平,民足物丰。

他自危急存亡之秋开始执掌朝政,凭一己之力日夜朝政,救蜀国于水火之中,又为了蜀国事必躬亲,最终积劳成疾,故于五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而今,世人多只见曹操“奸诈”,道诸葛不过“过誉”,一言以蔽之:“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现世浮躁,何不手泡香茗,青梅煮酒,浅读深品手中《三国》书卷?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