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面积体积计算
小学数学易考知识点面积周长与体积计算

小学数学易考知识点面积周长与体积计算小学数学易考知识点:面积、周长与体积计算小学的数学课程中,面积、周长与体积计算是基础而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在这个阶段需要掌握如何计算各种形状的面积、周长和体积。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易考知识点,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面积计算面积是一个平面内部所有区域的大小。
常见的形状包括矩形、三角形和圆形。
下面将逐个介绍。
1. 矩形面积计算: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 长 ×宽(记为A = l × w)。
给定矩形的长和宽,只需将其相乘即可得到面积。
例如,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矩形的面积为:5厘米 × 3厘米 = 15平方厘米。
2. 三角形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 底 ×高 ÷ 2(记为A = b × h ÷ 2)。
给定三角形的底和高,将其相乘并除以2即可得到面积。
例如,一个底长为6厘米,高为4厘米的三角形的面积为:6厘米 × 4厘米 ÷ 2 =12平方厘米。
3. 圆形面积计算: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π × 半径的平方(记为A = πr²)。
给定圆的半径,将其平方并乘以π即可得到面积。
注意,π可以取3.14或3.1416作为近似值。
例如,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面积为:3.14 ×2² = 12.56平方厘米。
二、周长计算周长是封闭曲线的长度,可以看作是围绕形状的边界走一圈所需的距离。
以下介绍常见形状的周长计算方法。
1. 矩形周长计算:矩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周长 = 2 × (长 + 宽)(记为P = 2 × (l + w))。
给定矩形的长和宽,将其分别乘以2,再相加即可得到周长。
例如,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矩形的周长为:2 × (5厘米 + 3厘米) = 16厘米。
2. 三角形周长计算:三角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周长 = 边1 + 边2 + 边3(记为P = a + b + c)。
小学数学所有图形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圆形S面积C周长∏ 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完整版)小学生图形面积公式

(完整版)小学生图形面积公式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5 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计算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和公式

计算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和公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计算面积和体积是常见的数学问题,涉及到物体的大小、形状以及测量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计算面积和体积的不同方法和常用公式,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计算面积的方法和公式1. 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度和宽度来计算,其公式为:面积 = 长度 ×宽度例如,一个长为5米,宽为3米的矩形的面积为:面积 = 5米 × 3米 = 15平方米。
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可以通过底边和高来计算,其公式为:面积 = 1/2 ×底边 ×高例如,一个底边长为6米,高为4米的三角形的面积为:面积 = 1/2 × 6米 × 4米 = 12平方米。
3. 圆的面积计算圆的面积计算需要使用半径,其公式为:面积= π × 半径的平方其中,π是一个近似值,约为3.14159。
例如,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的面积为:面积 = 3.14159 × 5米 × 5米= 78.53975平方米。
4. 梯形的面积计算梯形的面积计算需要使用上底、下底和高,其公式为:面积 = 1/2 × (上底 + 下底) ×高例如,一个上底为3米,下底为7米,高为4米的梯形的面积为:面积 = 1/2 × (3米 + 7米) × 4米 = 20平方米。
二、计算体积的方法和公式1. 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边长、长度、宽度和高度来计算,其公式为:体积 = 长度 ×宽度 ×高度例如,一个边长为5米的立方体的体积为:体积 = 5米 × 5米 × 5米= 125立方米。
2.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计算需要使用底面积和高,其公式为:体积 = 底面积 ×高底面积可以通过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得出。
小学数学点知识归纳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小学数学点知识归纳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学好这两个概念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中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体积的计算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通常计算的是立体图形的体积,如长方体、正方体等。
1.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体积 = 长 ×宽 ×高。
即将长方体的三条边的长度相乘即可得到体积。
2.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与长方体类似,也是边长的立方,即:体积= 边长 ×边长 ×边长。
3. 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除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外,小学生还需要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
例如,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体积 = 底面积 ×高。
底面积可以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得到。
二、表面积的计算表面积是指一个物体外部几何图形所占的面积大小。
在小学数学中,常见的表面积计算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表面积 = 2 × (长 ×宽 + 长 ×高 + 宽 ×高)。
即将长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相加得到表面积。
2. 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也比较简单,即边长的平方乘以6,即:表面积 = 6 ×边长 ×边长。
3. 其他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除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外,小学生还需要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例如,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表面积= 2πr² + 2πrh。
其中,r表示圆柱的底面半径,h表示圆柱的高度。
总结: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
对于体积的计算,我们需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对于表面积的计算,我们需要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注意区分不同图形的特点。
小学初中数学各种各类图形面积周长体积计算公式分类总结汇总

各类图形周长面积公式汇总
1、三角形:面积=底×高÷2 公式S=a×h÷2
内角和=180度。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a×a
3、长方形:面积=长×宽公式S=a×b
4、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公式S=a×h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6、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长×宽×高
公式:V=abh
7、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8、圆: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²
9、圆柱:
①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②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r2
③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10、圆锥: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
第1 页共1 页。
小学初中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小学数学中的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小学数学中的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数学是一门既具有逻辑性又具有实践性的科学,而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习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中面积与体积的计算以及相关的概念和方法。
一、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小学数学中,面积是一个非常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面积通常用来描述平面图形的大小,常见的平面图形包括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那么如何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呢?1. 矩形的面积计算矩形是最简单的图形之一,其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 长 ×宽。
例如,如果一个矩形的长为5cm,宽为3cm,那么该矩形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
2.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其四边长度相等。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 边长 ×边长。
例如,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cm,那么该正方形的面积为16平方厘米。
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较为复杂,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底边和高来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 底边 ×高 ÷ 2。
例如,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为6cm,高为4cm,那么该三角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
二、体积的计算方法体积是描述立体图形容积大小的一个概念,在小学数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通常会接触到诸如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等图形的体积计算。
1.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是最常见的立体图形之一,其体积计算公式为:体积 = 长 ×宽 ×高。
例如,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长为3cm,宽为2cm,高为4cm,那么该长方体的体积为24立方厘米。
2.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其长、宽和高均相等。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体积 = 边长 ×边长 ×边长。
例如,如果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5cm,那么该正方体的体积为125立方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高中常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Ѕ=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0、正n边形面积公式S=C*r/2 C--周长r--半径
21、扇形面积公式在半径为R的圆中,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的面积就是圆面积S=πR^2,所以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
S=nπR²÷360
比如:半径为1cm的圆,那么所对圆心角为135°的扇形的周长:
C=2R+nπR÷180
=2×1+135×3.14×1÷180
=2+2.355
=4.355(cm)=43.55(mm)
扇形的面积:
S=nπR²÷360
=135×3.14×1×1÷360
=1.1775(cm²)=117.75(mm²)
扇形还有另一个面积公式
S=1/2lR
其中l为弧长,R为半径
22、圆环面积S=π(D-d)×d
这是根据外直径和圆环厚度(即外内半径之差)得出面积。
这两个数据在现实易于测量,适用于计算实物,例如圆钢管。
23、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
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24、菱形面积公式
定理简述及证明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菱形的面积也可=底乘高
常见的面积定理
1.一个图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各部分面积的和;
2.两个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
3.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梯形等底应理解为两底的和相等)的面积相等;
4.等底(或等高)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比等于其所对应的高(或底)的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6.等角或补角的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夹等角或补角的两边的乘积的比;等角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比等于夹等角的两边乘积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