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机器人结构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一种管道探测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一种管道探测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理 , 用 齿 轮 副 传动 机 构 增 加 了移 动 体 的 力矩 , 时 解 决 了线 缆 的 穿引 问题 : 利 同 分析 了滚 轮 的 受力 情 况 , 论 了漏磁 法检 测原 讨
理 。系统 采 用 有缆 供 应 能 源 的 方 式 , 于 A 基 RM 和 u OS— I C/ I 的嵌 入 式技 术 系统 构 建 了信 号 处理 系统 , 通 过 RS 8 并 4 5串行
s e t n. Ba e n t rn i l ts r w mo in te o t u o q e i n r a e t he h l fa g a ie nd t e p o lm f p ci o s d o he p ic pe o c e to , h u p ttr u s ic e s d wi t ep o e rdrv ra h r be o h
o h a i ft e e n t e b sso h mbe d d t c n lg fARM n d e e h oo y o a d uC/OS— I n he ra i o Ia d t e lt me c mmunc to ewe n te us ra d te s se iai n b t e h e n h y t m i lm e e t 48 mp e ntd wi RS 5. Th s a fun ai n i ad frf t e r s a c . h u . o d to s li o uur e e r h
p si g t e w r h o g h c a im s l e tt e s me t . T e fr e a p id o h olr w e l i n l z d a d te i— a sn h ie t r u h t e me h n s o v d a h a i me h c p l n t e r l h e s sa ay e n h n o e e

管道攀爬机器人结构设计及行走动力特性分析

管道攀爬机器人结构设计及行走动力特性分析

管道攀爬机器人结构设计及行走动力特性分析一、结构设计:1.机器人主体结构:管道攀爬机器人的主体结构一般由多个可伸缩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一个电机、行走轮和一个伸缩杆。

2.伸缩机构:机器人通过伸缩杆来适应不同管道尺寸。

伸缩杆一般采用多节设计,每个节段之间通过齿轮或链条进行连接,以实现伸缩功能。

3.行走轮和传动机构:机器人采用行走轮来实现在管道内的行走。

行走轮通常由橡胶材料制成,提供良好的摩擦力。

传动机构一般为电机与行走轮的传动装置,通常采用齿轮传动或链条传动。

4.控制系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

传感器可以感知机器人的位置、姿态和环境条件等信息,以便进行自主导航和任务执行。

执行器包括电机和伸缩杆等组件,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伸缩。

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信息,并根据预设的算法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二、行走动力特性分析:1.爬行速度:管道攀爬机器人的爬行速度取决于行走轮的直径、电机的转速和传动机构的设计等因素。

一般来说,机器人爬行速度应该足够快,以提高任务完成效率。

2.负载能力:机器人承载工具和传感器进行任务执行,因此需要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

负载能力的大小与机器人的结构强度和设计参数有关。

3.自稳定性:机器人在管道内行走时需要具备较好的自稳定性,以应对管道内的复杂环境。

自稳定性主要通过控制系统实现,通过传感器检测机器人的姿态和环境条件,并及时做出调整。

4.能耗与动力供应:管道攀爬机器人通常采用电池供电,因此需要考虑能耗和续航时间。

一般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和控制算法,减小阻力和能耗,延长电池寿命。

5.适应性:管道攀爬机器人需要适应多种管道的尺寸和形状。

因此,其结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能够根据管道的不同尺寸进行伸缩和调整。

综上所述,管道攀爬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行走动力特性是保证机器人能够在管道内进行任务执行的关键要素。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动力调节,可以使机器人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管道。

管道清淤机器人及控制系统研究_毕业论文

管道清淤机器人及控制系统研究_毕业论文

河北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课题名称:管道清淤机器人及控制系统研究姓名: 刘刚工程领域: 机械工程所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学校导师: 王丰教授2006年 6 月 24 日目录摘要 ..................................................................................................................... 1Abstract .. (2)1管道清淤机器人概述 (3)1.1 课题综述 (3)1.2 国内外管道清淤机器人技术现状 (3)1.2.1 国外的技术现状 (3)1.2.2 国内的技术现状 (4)1.3 本市管道清淤技术现状 (6)1.4 管道清淤机器人总体控制方案 (6)2 清淤机器人控制系统分析 (7)2.1 控制系统控制器的选择 (7)2.2 S7-200系列PLC概述 (7)2.2.1 S7-200系列PLC简介 (7)2.2.2 程序设计中用到的PLC指令 (11)2.3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简介 (15)2.3.1 步进电机 (15)2.3.2 步进电机驱动电源 (16)2.4 电机驱动器的选择 (17)2.4.1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选择 (17)2.4.2 直流电机驱动器的选择 (20)3 基于PLC的清淤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24)3.1 清淤机器人的控制过程 (24)3.2 PLC的选型和通信 (24)3.2.1 PLC的选型 (24)3.2.2 两台PLC之间的网络通信 (25)3.3 I/O端点的确定和分配 (26)3.4 电机和驱动器的连接 (29)3.4.1 步进电机驱动器和电机的连接 (29)3.4.2 直流电机驱动器和电机的连接 (29)3.5 PLC和电机驱动器的连接 (30)3.6 清淤机器人的控制程序设计 (30)3.6.1 编程的语言 (30)3.6.2 编程的一般规约 (31)3.6.3 程序框图的设计 (32)3.6.4 控制程序的设计 (32)结论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附录A 清淤机器人控制清单 (43)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清淤机器人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通过利用PLC来实现对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从而使机器人自主地完成清淤任务。

管道机器人驱动与控制检测系统设计

管道机器人驱动与控制检测系统设计
技 术 创 新
Sic a ehog  ̄oe cne n Tcno n v e d ly n
管道 机 器 人 驱 动 与 控 制 检测 系 统 设 计 ① ②
张鹏 飞 闰利 慧 张珏 ( 内蒙古 工业大 学 呼 和浩特 005 ) 1 0 1
摘 要: 管道机 器人 可应 用于管道 内穿绳 、 测等工作 , 检 属于特种作 业机 器人 , 周内尚无 相关 产品投 入 使 用, 在 而目外产 品的检 测设备 , 技 术 价 格 又 相 当 昂贵 。 于 目 内 经 济 建 设 的 需要 , 计 一 种 实 用 而 又康 价 的检 测 机 器 人 显 得 尤 重 要 。 测 技 术 采 用流 体 运 动 的 推 动叶 轮 由 设 检 转 动 , 据 叶 轮 带 动 的 电机 的 电 压 确 定 漉 体 速 度 , 而 确 定 管 道 流 量 t 且 管 道 机 器人 受 到 能 ; 给 的 限 制 , 用 流 体 运 动 的 推 动 叶 轮 转 根 进 并 乐供 采
no r l t d p o u t i Ch na ut n o u e, n t s i g o f r i n p o uc s e i me t t c no o y, r c s ea e r d cs n i p i t s a d e t n f o e g r d t , qu p n , e h l g p i e w il b v r e p n i e As l e e y x e sv . t e o e tc c n mi c n tuc i n。 e i n a r c i a a d n x e s v d t c i n f r b t s e p ri u a i o t n . t c i n h d m s i e o o c o s r to d s g p a t c l n i e p n i e e e to o o o s e m a tc l r mp r a t De e to o f u d f l i mo e e s t e i e l r o a i n , h i e l r d i e v m nt , h mp le r t to t e mp le r v m o o a c r i g t t e t r c o d n o h v la e o d t r n fui v l c t a d t e d t r n o t g t e e mi e l d e o i y, n h n e e mi e t e h nn l fo I n p p r b t y h c a e l w a d i e o o b e e g s p l c n t a n s w i h fui mo e n r y u p y o sr i t , t l d v me t t e mp le r t t o t g n r t e e t i iy, n s, h i e l r e a i n o e e a e lc rc t s p l o ma h ne y u py f c i r we e o c p e r c u i d.

管道巡检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管道巡检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管道巡检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机器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石油、化工等行业中,管道的巡检一直是一项重要且繁琐的工作。

传统的管道巡检方式需要人工参与,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设计并实现一款管道巡检机器人成为了行业内的迫切需求。

一、设计理念管道巡检机器人的设计理念是结合机器人技术与无人机技术,通过对管道进行全方位的巡检,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机器人需要具备自主导航、障碍物避让、安全监测等功能,以应对复杂和危险的工作环境。

二、关键模块(一)自主导航模块:机器人需要通过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等设备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通过内置的导航系统确定行进路径。

同时,机器人需要具备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能力,以保证行进轨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机械臂模块:为了能够对管道进行全方位的巡检,机器人需要搭载灵活且可伸缩的机械臂。

机械臂上配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对管道的细节进行检查和记录。

机械臂模块还需要具备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对检测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预警。

(三)传感器模块:机器人需要搭载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器等,以实时监测管道的运行状态。

这些传感器要能够准确感知管道内部的各项指标,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中心,以便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四)通信模块:机器人要能够与控制中心实时进行数据交互和信息传输。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机器人可以将巡检数据、管道状态等信息上传到云端,以供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三、实现技术(一)导航定位技术:利用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等设备获取机器人周围环境的信息,通过内置的导航系统进行路径规划和优化,从而实现自主导航的能力。

(二)机械臂技术:采用灵活且可伸缩的机械臂,通过精确控制机械臂的运动,实现对管道的巡检。

同时,机械臂上配备的摄像头、传感器可以获取管道内部的详细信息。

管道外爬行机器人的设计与仿真

管道外爬行机器人的设计与仿真

管道外爬行机器人的设计与仿真管道外爬行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长距离的管道运输需要定期检查,以确保无泄漏和腐蚀等问题;在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中,及时发现管道的破损和堵塞对于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化工行业,管道的安全运行更是关系到生产的稳定和人员的安全。

设计一款高效的管道外爬行机器人,首先需要考虑其运动方式。

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轮式、履带式和足式。

轮式结构简单,运动速度快,但在复杂的管道表面适应性较差;履带式能够提供较好的抓地力和稳定性,但结构相对复杂,重量较大;足式机器人则具有出色的越障能力,但控制难度较高。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次设计采用了轮式与履带式相结合的运动方式。

机器人的主体结构由车架、驱动装置、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车架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以减轻整体重量并保证足够的强度。

驱动装置选用高性能的直流电机,通过减速器将动力传递给车轮或履带。

传动系统则采用链条或齿轮传动,确保动力的有效传输。

为了使机器人能够在管道外表面稳定爬行,需要设计合适的吸附装置。

常见的吸附方式有磁吸、真空吸附和机械夹持。

磁吸方式适用于铁质管道,但对于非金属管道则无能为力;真空吸附需要保持良好的密封,在管道表面不平整时效果不佳;机械夹持则可以适应各种管道表面,但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

经过分析,本次设计采用了真空吸附与磁吸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机器人在不同管道上的适应性。

在控制系统方面,采用了基于微控制器的嵌入式系统。

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机器人的位置、速度、姿态等信息,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进行调整。

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陀螺仪等,以确保机器人能够准确感知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

完成机器人的设计后,接下来进行仿真分析。

仿真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制造之前,对机器人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首先,建立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并导入仿真软件中。

设置好管道的形状、材质和表面粗糙度等参数,以及机器人的运动参数和负载条件。

水下石油管道巡查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

水下石油管道巡查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

水下石油管道巡查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李雪;杨大勇;刘家毅;张扬【摘要】水下石油管道是海上油气田生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定期或适时对其进行检测以保障其安全运营.针对水下石油管道巡查及检测的目的,采用STM32主控芯片、串口摄像头、舵机和通信模块,搭载最新版本的μC/OS-Ⅲ实时操作系统,设计了一种鱼雷型仿生式水下机器人.该机器人应用在浅水层区域,通过WiFi远程控制并实现水下画面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处理图片使泄漏点特征清晰.通过系统调试和记录分析表明,该水下机器人可以远程无线控制和无线图像传输,能够实现水下巡查任务,并且具有控制系统简单化、功能灵活化、性价比高等优点.利用水下机器人可以对水下石油气管道完好性进行巡查,防止出现泄漏事故,杜绝安全隐患.功能多样的水下机器人将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期刊名称】《测控技术》【年(卷),期】2019(038)008【总页数】6页(P15-20)【关键词】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μC/OS-Ⅲ;水下石油管道;无线传输【作者】李雪;杨大勇;刘家毅;张扬【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江西理工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理工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42水下管道运输是人类从海底获取宝贵资源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水下环境的复杂多变,石油气管道易损坏漏油进而污染环境,甚至发生爆炸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事故,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有必要定期对水下输油管道进行质量检测[1-2]。

水下输油管道一般是采用无缝钢管焊接和使用法兰等连接装置连接成长距离管道,并使用阀门进行开闭控制和流量调节。

与检测陆地上石油气管道不同,工作人员无法长期待在水下,甚至无法抵达复杂的深水区域完成水下石油气管道的质量检测。

因此,利用水下机器人对石油管道进行巡查和检测是目前最为安全高效的方式。

管道攀爬机器人结构设计及行走动力特性分析

管道攀爬机器人结构设计及行走动力特性分析

虽然串联机器人动力学特性及结构优化设计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仍 然存在许多研究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索。例如,如何建立更加精确、高效的动力学 模型,以满足实时控制的需求;如何将新型优化算法应用于结构优化设计中,以 获得更好的优化效果;如何提高机器人的柔性和自适应性,以适应更加复杂和动 态的环境等。
此外,随着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技术也开始被应用于串联机器 人的设计和控制中。例如,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自适应控制、 故障诊断和维护等。这为串联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综合考虑这两种方法,设计一种混合式的控制 策略,以实现机器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攀爬。此外,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机器人 感知和决策等方面的技术,以提高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能力。
感谢观看
控制算法
管道攀爬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包括位姿估计、轨迹跟踪等。位姿估计是指对机 器人在管道中的位置和姿态进行估计,通过对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来实现。 轨迹跟踪是指根据位姿估计结果,控制机器人按照预设的轨迹行走,通过对电机 进行控制来实现。
在控制算法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机器人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为了提高 作业效率,需要缩短位姿估计的时间,提高轨迹跟踪的精度。为了确保安全性, 需要加入防抖动和异常情况处理等功能,以避免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出现问题。
爬杆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垂直杆上自主攀爬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在电力线 路巡检、救援、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要实现机器人的自主攀爬, 需要解决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包括对环境的感知、运动规划、控制策略等方面。 在本次演示中,我们将重点探讨爬杆机器人的攀爬控制。
机器人攀爬控制是实现自主攀爬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攀爬过程中,机器人需 要通过对环境的感知,获取关于杆子位置、姿态等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 身的运动状态,实现稳定的攀爬。在这个过程中,控制算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大家总要碰到多种多样管道设施,而很多管道系统不是架设在空中就是深埋于地下,这么一来,经过人力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测就很不方便。

本文研制移动式管道机器人本身携带CCD摄像头,能够对一定口径管道内壁进行检测,含有较高实用价值。

本文首先对中国外管道机器人技术发展做了综述,给出了移动式管道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方案,具体介绍了机器人驱动机构、云台系统等步骤结构。

所讨论机器人采取上下位机控制模式,使用了现在在中国较为优异光纤信来传送控制信号和来自CCD摄像机图像信号。

下位机以LPC2114为关键处理器,进行了移动式管道机器人行走电机驱动控制设计、云台电机驱动控制设计、RS232串口通信电路和控制系统外围电路讨论。

关键词:本体结构,控制系统,管道机器人。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always encounter a variety of pipeline facilities, and many are not set up in the air piping system is buried underground, so that, through human testing within the pipeline is very inconvenient. This pipe mobile robot developed to carry CCD camera itself, you can certainly detect pipe wall diameter, has a high practical value.Firstly,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ipeline robot technology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given the structure of portable pipeline design of the robot body, detailing, the robot drive mechanism, head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ystem structure.Robot discussed by upper and lower computer control mode, using more advanced in the domestic fiber channel to transmit control signals and image signals from the CCD camera. The next crew to LPC2114 core processor for the mobile pipeline robot drive motor for control design, the design head of the motor drive control, RS232 serial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control system peripheral circuit discussion.Key word:Body structure,Control system, In-pipe robot.目录一、绪论 (1)二、管道机器人技术综述 (3)(一)车轮式管道机器人 (3)(二)履带式管道机器人 (5)(三)其它类型管道机人 (5)三、移动式管道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 (7)(一)移动式管道机器人结构参数和特点 (7)(二)移动式管道机器人总体结构组成 (7)(三)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 (8)1、驱动机构 (8)2、机器人本体密封及防腐 (9)(四)机器人云台系统 (9)四、移动式管道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1)(一)管道机器人常规控制形式 (11)(二)控制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12)(三)电机驱动器设计 (13)1、LPC2114介绍 (13)2、电机驱动器设计 (13)3、步进电机驱动器设计 (15)(四)外围电路设计 (16)1、电源电路 (16)2、复位电路 (17)3、统时钟电路 (17)4、S232电平转换电路 (17)(五)供电及通信系统 (18)五、移动式管道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9)(一)直流电机控制软件设计 (19)1.转速计算及显示 (19)2.电子换向软件实现 (21)(二)四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22)(三)上位机控制软件设计 (25)结语 (26)参考文件 (27)致谢 (28)一、绪论在现代,不管是水力、火力发电站,还是煤气、自来水、工业用水和供热系统等公共设施,和石油、化工等工业生产系统,全部有纵横交错管道。

这些管道系统在输送多种液体和气体物质时,因为受振动、热循环、腐蚀、超负荷等作用,加上管道本身可能隐藏内在缺点(如裂纹、砂眼、接头处连接不良等)。

寿命总是有限。

所以,很多管道系统难免在运行之中忽然发生损坏而造成液体、气体物质泄渗事故,不得不停工停产进行检修。

这种事故有时造成经济损失是巨大。

能不能在事故发生前就检验出潜在有问题管道而提前预防,是现代民用和工业企业中迫切需要处理课题。

因为管道系统或埋在地下,或架设在高空,或管道内径很小,用人携带仪器检验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做到。

另外,有些危险和环境条件恶劣工作场地。

由人去检验会对人健康带来严重损害。

所以,有必需开发一个能够深入管道可移动管道检测仪器替换人去完成上述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管道机器人作为一个优异管道检测手段纳入了中国外机器入研究开发人员眼中。

管道机器人属于特种机器人研究范围,它在管道这个特定极限环境中作业,通常携带多种探测仪器和作业装置,在操作人员遥控或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完成管道检测或维修工作。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为了满足管道运输、自动清理和检测需要,美、英、法、日等国相继展开了管道机器人研究。

最初研究结果就是一个无主动力管内检测设备--PIG,该设备是依靠其首尾两端管内流体形成压差为驱动力,使之伴随管内流体流动向前运动。

伴随机械、电子和自动控制理论快速发展,管道机器人研究也在不停进步,大家从管道机器人驱动结构、工作方法、控制系统等方面入手研究出很多样式机器入。

总说来国外部分国家管道机器人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基础上进入了使用化阶段。

中国对管道机器人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未期,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州工业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全部做了这方面工作,在理论上和实用上取得了很大进步。

即使如此,我们管道机器人技术还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存在机器人负载能力差,工作时间短,检测精度不够高,检测距离短,不利于商品化等缺点。

就排水管道而言,现在中国还没有比较优异检测方法,大多数采取开挖方法进行检测。

在管道机器人发展过程中,控制系统设计是一个十分关键问题。

传统控制策略应用于机器人运动控制是最普遍,如PID控制。

只要被控对象数学模型是比较正确、改变不大、近似于线性,传统PID控制能够满足这种情况下管道内作业机器人控制要求。

现在,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需求激励下,多种新型、优异、智能控制策略也应运而生,并快速在实际系统中得到应用、改善和发展,如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估计控制、模糊控制、教授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在这些控制策略中,有已经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得到了实际应用,而有仍处于不停丰富研究过程中。

针对于中国管道机器人研究情况和背景,在查阅了大量中国外文件基础上,结合大庆市科技局一个科技攻关项目,本文提出了一个合理移动式管道机器人实现方案,在机器人本体机构、检测方法、通信和控制系统等方面全部采取了目前中国优异技术。

关键讨论了对移动式管道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和研究,从软硬件角度介绍了移动式管道机器人设计过程,完成了系统硬件设计和调试,软件编制和调试。

在机器人研制过程中采取了改善积分分离PID控制策略,经过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合理性和有效性。

同时,对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无刷直流电机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经过仿真结果验证算法可行性。

移动式管道机器入作为一个新型管道检测设备,正在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和研究,它应用前景将十分宽广。

二、管道机器人技术综述机器人技术属于自动化领域高科技范围之一,研制机器人关键目标之一就是要替换人在危险或人无法抵达环境下作业。

现代机器人技术起源于遥控主从型机械手,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对付放射性材料而发展起来,为此,四十年代后期美国橡树岭和阿尔贡国家试验室开始研制遥控式机械手,用于搬运放射性材料。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伴随电子计算机快速发展,使得机器人发展步伐加紧,这也使大家研究能自主、反复操作愈加复杂机器人系统成为可能。

随即,美国Unimation企业于1962年制造了实用机器人,并取名为Unimate。

紧接着,欧洲第一台程序控制一号操作工业机器人于1963年由瑞典一家企业推出,这标志着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时代已经到来。

进入八十年代,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从大批量生产自动化时代进入多品种自动化时代,于是,工业机器人在这个时代中起着越来越关键作用。

在上述非结构环境中作业机器人统称为特种机器人。

现代传统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属于两个不一样应用范围,因为在上述环境中作业特种机器入研究开发必需性显得越来越关键,很多国家把特种机器人研究列入国家和各国合作计划,并给强有力经济和技术支持,所以特种机器人研究和开发含相关键战略意义。

现代工农业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着大量管道,石油、天然气、化工等领域也应用了大量管道,这些管道大多埋在地下或海底,输送距离近千里,它们泄漏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甚至于引发火灾,多数管道安装环境大家不能直接抵达或大家无法直接介入,所以,质量检测、故障诊疗课题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管道检测技术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1],因为当初天然气等大口径管道发展激励大家去研究一个管内检测设备,这就是我们通常历说一个无动力管内清理检测设备--PiG[2],该设备简单、实用,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了天然气管道检测问题。

到了70年代末,伴随检测技术发展,PIG技术已经成熟。

现在英、日、美、德、法等国大企业PIG产品已经实用化、商品化。

PIG特点是实用性好、行走距离远,可达300公里左右,而且不拖线作业,不过PIG类检测设备无自动行走能力,移动速度及检测区均不易控制,严格说来它不能算做是机器人。

管道机器人快速发展时期还是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它属于特种机器人研究范围[3-5],能够在管道这个特定极限环境中作业,通常携带多种探测仪器和作业装置,在操作人员遥控或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完成管道检测和维修工作,检测作业项目包含防腐情况、对接管道焊缝质量、管道内腐蚀程度、防腐层厚度、管壁缺点等;维修项目包含清扫、补口、焊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