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速率曲线测定结果报告
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

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干燥速率曲线是描述物质在干燥过程中水分流失速率的一种重要曲线。
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水分含量变化,可以绘制出干燥速率曲线,从而了解物质的干燥特性和最佳干燥条件。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物质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水分含量变化,绘制干燥速率曲线,以期进一步了解物质的干燥特性。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选取了三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是苹果、纸张和湿土。
苹果作为生物材料,纸张作为无机材料,湿土作为复杂材料,这样的选择可以覆盖不同类型物质的干燥特性。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恒湿箱、温度计、计时器等。
3. 实验步骤:a. 将苹果切成薄片,纸张剪成小片,湿土放入容器中。
b. 在恒温恒湿箱中设置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如30℃、40℃、50℃等,湿度分别为40%、60%、80%等。
c. 将不同物质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开始记录水分含量的变化。
d. 每隔一段时间,取出样品,用电子天平称量并记录质量。
e. 根据质量变化计算水分含量,并绘制干燥速率曲线。
结果与讨论:1. 干燥速率曲线的绘制: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不同物质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
以苹果为例,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水分含量,曲线的斜率表示干燥速率。
通过观察曲线的形状和斜率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出物质的干燥特性和最佳干燥条件。
2. 物质的干燥特性:不同物质在干燥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干燥特性。
苹果的干燥速率曲线呈现出明显的三个阶段:初期快速蒸发期、中期缓慢蒸发期和末期几乎不变的平衡期。
纸张的干燥速率曲线则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而湿土的干燥速率曲线则更为复杂,可能受到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
3. 最佳干燥条件:通过观察干燥速率曲线,我们可以确定最佳的干燥条件。
以苹果为例,初期快速蒸发期是水分流失较快的阶段,可以选择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湿度以加快干燥速率。
而中期缓慢蒸发期则需要适当降低温度和湿度,以避免物质的质量损失和质量变化较大。
流化床干燥器的操作及其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器的操作及其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流化床干燥器的操作技术;3、通过测定干燥速率曲线,掌握流化床干燥器的性能参数。
实验原理:流化床干燥器是一种通过将干燥气体(通常是热空气)通过床层中的颗粒物,使颗粒物保持流化状态,从而将水分从颗粒物表面释放出来,实现物料的干燥。
流化床干燥器不仅具有较高的热传导和质量传输速度,而且可以控制干燥气体的湿度、温度、流量等参数,可以满足不同物料对干燥条件的要求。
流化床干燥器的工作流程如下:1、通过热风把热量传递到干燥器中;2、物料在流化床中不断翻动和流动,以保证干燥空气可以与物料均匀接触;3、干燥空气带走物料中的水分,从干燥器中排出,以保证物料的干燥效果。
实验步骤:1、将物料放入干燥器中,调整干燥气体的温度、湿度、流量等参数;2、开启干燥气体流动,通过观察物料的变化情况,掌握干燥效果;3、根据不同的干燥时间,取出物料样品,并测量表观密度、水分含量等参数;4、利用所得数据绘制干燥速度曲线,分析干燥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实验数据:物料名称:玉米淀粉物料初始含水量:45.2%物料初始表观密度:500kg/m3干燥气体:热空气干燥气体温度:80℃干燥气体湿度:10%干燥气体流量:2m3/h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干燥速率曲线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干燥速率曲线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
在干燥初期,干燥速率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干燥速率逐渐降低。
在干燥后期,干燥速率趋于平稳,反映了物料中水分含量的极限状态。
通过实验测定和分析,我们得到了流化床干燥器的性能参数,如干燥速率、干燥时间等,为后续工业生产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与洞道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09材料化学1 林裕欣 2009307501171.实验目的1.1 了解洞道式干燥装置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1.2 学习测定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特性的实验方法。
1.3 掌握根据实验干燥曲线求取干燥速率曲线以及恒速阶段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平衡含水量的实验分析方法。
1.4 实验研究干燥条件对于干燥过程特性的影响。
2.基本原理在设计干燥器的尺寸或确定干燥器的生产能力时,被干燥物料在给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和平衡湿含量等干燥特性数据是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参数。
由于实际生产中的被干燥物料的性质千变万化,因此对于大多数具体的被干燥物料而言,其干燥特性数据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
按干燥过程中空气状态参数是否变化,可将干燥过程分为恒定干燥条件操作和非恒定干燥条件操作两大类。
若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物料,则可以认为湿空气在干燥过程中温度、湿度均不变,再加上气流速度、与物料的接触方式不变,则称这种操作为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操作。
2.1 干燥速率的定义干燥速率的定义为单位干燥面积(提供湿分汽化的面积)、单位时间内所除去的湿分质量。
即式中,U -干燥速率,又称干燥通量,kg/(m 2s ); A -干燥表面积,m 2;W -汽化的湿分量,kg ; τ -干燥时间,s ;Gc -绝干物料的质量,kg ;X -物料湿含量,kg 湿分/kg 干物料,负号表示X 随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2.2 干燥速率的测定方法将湿物料试样置于恒定空气流中进行干燥实验,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水分不断汽化,湿物料质量减少。
若记录物料不同时间下质量G ,直到物料质量不变为止,也就是物料在该条件下达到干燥极限为止,此时留在物料中的水分就是平衡水分X *。
则物料中瞬间含水率X 为计算出每一时刻的瞬间含水率X,然后将X对干燥时间τ作图,如图10-1,即为干燥曲线。
图10-1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曲线上述干燥曲线还可以变换得到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实验报告

干燥实验一、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压式干燥器的构造与操作方法;2、测定物体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
(二)实验原理1.干燥速度U 等于每秒钟从每单位被干燥物料的面积上除去水份的质量,即:τAd dW U = 式中:dW —从被干燥物料中除去的水份质量,kgA —干燥面积,m 2τ—干燥时间,s而因dW =—GcdX (负号表示物料含水量随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τττ∆∆=-==X A G Ad dX G Ad dW U c c G c —湿物料中绝对干料的质量,kgX —湿物料含水量,kg 水/kg 干料2.影响干燥的因素很多,它与物料及干燥介质(空气)的情况都有关系,在干燥条件不变(即空气的温度、湿度及速度恒定)时,对于同类物料,当厚度和形状一定时,u 是物料湿含量X 的函数。
U=f(X)表示此函数的曲线,称为干燥速率曲线。
(三)设备和流程如图4-25,空气由风机输送,经孔板流量计,电加热器流入干燥室,然后入风机,循环使用,电加热器由晶体管继电器控制,使空气温度恒定,干燥室前方,装有干湿球温度计,干燥室后也装有温度计,用以测量干燥室内的空气状况,风机出口端的温度计用于测量流经孔板时的空气温度,这温度是计算流量的一个参数。
空气流量由阀4(蝶形阀)调节,任何时候此阀都不允许全关,否则电加热器就会因空气不流动而过热,引起损坏。
如果全开了两个片式阀门(14)则除外,风机进口端的片式阀门用以控制系统所吸入的生气量,而出端的片式阀则用于调节系统向外界排出的废气量。
如试样数量较多,可适当打开这两个阀门,使系统内空气温度恒定,若试样数量不多,也可以不开启。
(四)实验步骤1、事行将试样放在电热干燥箱内,用90℃左右的温度烘约2小时,冷却后称量,得出试样绝干质量(G c )。
2、实验前将试样加水,稍侯片刻,让水分均匀扩散至整个试样,然后称取湿试样质量。
3、检查天平是否灵活,并配平衡,往湿球温度计加水,通电启动风机,调节阀门至预定风速值,开加热器,调节温度至预定值,待温度稳定后,才开干燥室门将湿试样放入。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一)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一)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介绍实验目的和背景•简要说明研究对象和方法二、实验过程1.准备工作–列出所需材料和仪器设备–详细描述实验场地和条件–说明实验样品来源和制备方法2.数据收集–记录实验样品初始质量和尺寸–设定实验周期和时间间隔–定期测量样品质量,并记录相应时间3.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干燥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注明实验参数的设定和调整方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调整措施三、数据分析1.数据整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添加必要的标注和单位–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绘制干燥速率曲线–使用适当的软件或工具绘制干燥速率曲线–添加合适的坐标轴标签和图例–说明绘制过程中所使用的参数和方法3.数据分析和讨论–分析干燥速率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讨论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四、结论•简要总结实验结果和分析•强调实验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可信度•提出改进实验方法或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五、致谢•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参与实验的同学们的合作和共同努力六、参考文献•引用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列表,按照规定格式书写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实验目的:测定不同材料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了解其干燥过程的特点。
•背景:干燥速率曲线是描述材料干燥过程中湿度变化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对于材料的干燥控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过程1.准备工作–所需材料和设备:实验样品、电子天平、干燥箱等。
–实验场地和条件:实验在实验室内进行,保持恒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实验样品来源和制备方法:准备不同材料的样品,按照规定尺寸和质量进行制备。
2.数据收集–记录实验样品的初始质量和尺寸。
–设定实验周期和时间间隔,以便定期测量样品质量。
–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测量并记录样品质量,同时记录相应的时间。
3.实验步骤–按照实验计划,将样品置于干燥箱中。
–设定合适的干燥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操作。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_干燥

厢式干燥器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压下厢式干燥器的构造与操作2.掌握物料在干燥条件不变时干燥速率曲线(U —X )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是用不饱和的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去干燥湿物料。
即热量由空气传至被干燥的物料,以供应物料中水分汽化所需的热量。
物料中的水分以扩散方式进入空气。
水分的扩散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是由物料内部扩散到物料表面,然后由表面扩散到空气中。
开始时,物料的内部水分能迅速达到物料表面,水分的去除速率为物料表面上水分的汽化速率所限制,此阶段称为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在此阶段内干燥速率不变,又称恒速干燥阶段。
当物料中水分逐渐减少,水分不能及时由物料内部扩散到表面,为水分内部扩散速率所控制。
此阶段称为内部扩散控制阶段。
在此阶段内干燥速率开始不断降低,又称降速阶段。
上述开始降速时的物料含水率称临界含水率。
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很多,它与物料及干燥介质的情况都有关系,本实验在干燥条件——空气的湿度、温度及速度恒定不变下,对于同类的物料,当厚度及形状一定时,有如下函数关系:)()(τf x f u ==)(ττ∆∆-=-=XA G Ad dX G u c cccn n G G G X -=X G X X G G G c n n c n n ∆=-=-++)(1121nn n X X X +=- 三、实验装置流程本实验采用厢式干燥器干燥陶片砖,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在离心式通风机的作用下,干燥空气在干燥器通道内循环流动,在进入干燥室前,通过加热器,在控温装置的作用下,保持温度不变。
为了保证空气的湿度在干燥过程中保持不变,在风机的前、后管道上设有片阀,利用前者补充适当的新鲜干空气,依靠后者排出适当量的含湿气体。
气体的流量利用孔板流量计结合微压差计测定,实验装置设有干球和湿球温度计,气体流速用蝶阀控制。
干燥样品的重量变化用天平、砝码和秒表合作测定。
图1. 厢式干燥器实验装置示意图四、实验步骤1.实验前将试样放入水中浸泡。
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材料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了解材料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干燥过程,并分析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
实验原理:材料在干燥过程中,其湿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干燥曲线是描述材料湿度与干燥时间的关系曲线,通常以湿度与时间的对数值作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干燥速率曲线则是描述材料的干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干燥速率可通过计算湿度的变化率得到。
实验步骤:准备样品:选取一定量的待测材料样品,记录其初始湿度。
设置实验条件:确定干燥温度、相对湿度和通风速度等实验条件,并进行记录。
开始测定:将样品放置在干燥器中,根据设定的实验条件进行干燥。
定时测量样品的湿度,并记录下来。
绘制干燥曲线:根据测得的湿度数据,绘制湿度与时间的对数值曲线。
计算干燥速率:根据湿度数据,计算每个时间点的干燥速率,并绘制干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实验结果:根据实际实验数据,绘制出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曲线展现了样品湿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通常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干燥速率曲线则表明了干燥速率随时间的变化,通常开始时速率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
实验讨论与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关于材料干燥的一些结论。
例如,湿度较高时,干燥速率较快,而当湿度接近饱和时,干燥速率逐渐减慢。
此外,不同材料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可能存在差异,这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和物理化学性质。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实验条件的控制不准确、湿度测量的误差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以采取多次重复实验并进行数据的平均处理。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是为了了解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情况,以及干燥速率与时间、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关系。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干燥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干燥速率曲线,并对干燥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原理干燥是利用热能使湿物料中的水分汽化并排除,从而获得干燥产品的过程。
在干燥过程中,物料的含水量随时间不断变化,而干燥速率则是单位时间内单位干燥面积上蒸发的水分量。
干燥速率可以通过对物料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测量和计算得到。
当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汽分压时,水分会从物料表面向干燥介质中扩散,从而实现干燥。
在干燥初期,物料表面水分充足,干燥速率较高;随着干燥的进行,物料内部的水分向表面迁移的速度逐渐减慢,干燥速率也逐渐降低,直至达到平衡含水量。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2、电子天平3、不锈钢盘4、湿物料(例如土豆片、湿棉花等)四、实验步骤1、准备一定量的湿物料,并称量其初始重量$m_0$。
2、将湿物料均匀铺在不锈钢盘中,放入已预热至设定温度的干燥箱内。
3、每隔一定时间(例如 5 分钟)取出物料,迅速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其重量$m_i$,记录时间$t_i$。
4、重复步骤 3,直到物料的重量基本不再变化,即达到恒重。
5、关闭干燥箱,整理实验仪器和场地。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以下是一组实验数据的示例:|时间(min)|物料重量(g)||::|::|| 0 | 1000 || 5 | 850 || 10 | 700 || 15 | 580 || 20 | 480 || 25 | 400 || 30 | 350 || 35 | 320 || 40 | 300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时间间隔内物料失去的水分量$\Delta m_i$:$\Delta m_i = m_{i-1} m_i$然后计算出干燥速率$u_i$:$u_i =\frac{\Delta m_i}{A \Delta t}$其中,$A$为物料的干燥面积,$\Delta t$为时间间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
干燥设备又称干燥器和干燥机。
用于进行干燥操作的设备,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湿含量的固体物料。
干燥的目的是为了物料使用或进一步加工的需要。
如木材在制作木模、木器前的干燥可以防止制品变形,陶瓷坯料在煅烧两款干燥设备前的干燥可以防止成品龟裂。
另外干燥后的物料也便于运输和贮存,如将收获的粮食干燥到一定湿含量以下,以防霉变。
由于自然干燥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各种机械化干燥器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
一、实验目的
⒈ 掌握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
⒉ 学习物料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⒊ 加深对物料临界含水量Xc 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
⒋ 学习恒速干燥阶段物料与空气之间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⒌ 学习用误差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估算。
二、实验内容
⒈ 每组在某固定的空气流量和某固定的空气温度下测量一种物料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和临界含水量。
⒉ 测定恒速干燥阶段物料与空气之间对流传热系数。
三、实验原理
当湿物料与干燥介质相接触时,物料表面的水分开始气化,并向周围介质传递。
根据干燥过程中不同期间的特点,干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恒速干燥阶段。
在过程开始时,由于整个物料的湿含量较大,其内部的水分能迅速地达到物料表面。
因此,干燥速率为物料表面上水分的气化速率所控制,故此阶段亦称为表面气化控制阶段。
在此阶段,干燥介质传给物料的热量全部用于水分的气化,物料表面的温度维持恒定(等于热空气湿球温度),物料表面处的水蒸汽分压也维持恒定,故干燥速率恒定不变。
第二个阶段为降速干燥阶段,当物料被干燥达到临界湿含量后,便进入降速干燥阶段。
此时,物料中所含水分较少,水分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递的速率低于物料表面水分的气化速率,干燥速率为水分在物料内部的传递速率所控制。
故此阶段亦称为内部迁移控制阶段。
随着物料湿含量逐渐减少,物料内部水分的迁移速率也逐渐减少,故干燥速率不断下降。
恒速段的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固体物料的种类和性质;固体物料层的厚度或颗粒大小;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空气与固体物料间的相对运动方式。
恒速段的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是干燥过程研究和干燥器设计的重要数据。
本实验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对帆布物料进行干燥,测定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目的是掌握恒速段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⒈ 干燥速率的测定
τ
τ∆∆≈=S W Sd dW U '
' (7-1) 式中:U —干燥速率,kg /(m 2
·h ); s 燥面积,m 2
,(实验室现场提供); τ∆—时间间隔,h ;
'W ∆—τ∆时间间隔内干燥气化的水分量,kg 。
S ─干燥面积, [m 2] G C ─绝干物料量, [g] R ─空气流量计的读数, [kPa]
T o ─干燥器进口空气温度, [℃] t ─试样放置处的干球温度, [℃] t w ─试样放置处的湿球温度, [℃] G D ─试样支撑架的重量, [g]
G T ─被干燥物料和支撑架的"总重量", [g] G ─被干燥物料的重量, [g] T ─累计的干燥时间, [S]
X ─物料的干基含水量, [kg 水/kg 绝干物料]
X AV ─两次记录之间的被干燥物料的平均含水量, [kg 水/kg 绝干物料] U ─干燥速率, [kg 水/(s ·m 2
)]
D i T i G G G -=, ,[g] (1) D 1i T 1i G G G -=++, ,[g] (2)
被干燥物料的干基含水量 X:
c c
i i G G G X -=
, [kg 水/kg 绝干物料] (3) c
c
1i 1i G G G X -=
++ ,[kg 水/kg 绝干物料] (4)
两次记录之间的平均含水量 X AV
2
1
++=
i i AV X X X ,[kg 水/kg 绝干物料] (5) 两次记录之间的平均干燥速率
I
1i i 1i 3C 3C T T X X S 10G dT dX S 10G U --⨯
⨯-=⨯⨯-=++-- ,[kg 水/(s ·m 2
)] (6) 干燥曲线X ─T 曲线,用X 、T 数据进行标绘。
干燥速率曲线U ─X AV 曲线,用U 、X AV 数据进行标绘 。
恒速阶段空气至物料表面的对流传热系数
tw
t U t S Q
tw C -⨯=
∆⨯=3
10h γ ,[W/(m 2
℃)] (7)
流量计处体积流量∨t [m 3
/h]用其回归式算出。
由流量公式[1]计算 t
t
P
A c V ρ∆⨯⨯
⨯=200
其中,c 0-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c 0=0.65 A 0-孔的面积 m 2
d 0-孔板孔径 , d 0 =0.040 m
t V - 空气入口温度(及流量计处温度)下的体积流量,m 3
/h ;
P ∆-孔板两端压差,Kpa
t ρ-空气入口温度(及流量计处温度)下密度,Kg/m 3。
干燥试样放置处的空气流量
t 273t 273V V ++⨯
=试 ,[m 3
/h] (9)
干燥试样放置处的空气流速
A
3600V
u ⨯=
,[m /s] (10)
四、实验装置 干燥器类型:洞道
洞道尺寸:长1.10米、宽0.125米、高0.180米;
加热功率:500w —1500w ; 空气流量:1-5m 3
/min ; 干燥温度:40--120℃ 重量传感器显示仪:量程(0-200g ),精度0.2级;
干球温度计、湿球温度计显示仪:量程(0-150℃),精度0.5级; 孔板流量计处温度计显示仪:量程(0-100℃),精度0.5级; 孔板流量计压差变送器和显示仪:量程(0-4Kpa ),精度0.5级; 电子秒表绝对误差0.5秒。
⒈将干燥物料(帆布)放入水中浸湿。
1) 将干燥物料放入水中浸湿。
⒉调节送风机吸入口的蝶阀12到全开的位置后启动风机。
⒊用废气排出阀10和废气循环阀11调节到指定的流量后,开启加热电源。
在智能仪表中设定干球温度,仪表自动调节到指定的温度。
⒋在空气温度、流量稳定的条件下,用重量传感器测定支架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⒌把充分浸湿的干燥物料(帆布)5固定在重量传感器4上并与气流平行放置。
⒍在稳定的条件下,记录干燥时间每隔2分钟干燥物料减轻的重量。
直至干燥物料的重量不再明显减轻为止。
⒎变空气流量或温度,重复上述实验。
⒏关闭加热电源,待干球温度降至常温后关闭风机电源和总电源。
⒐实验完毕,一切复原。
结果说明
实验测定数差值干燥速率汽化热
实验过程干球与湿球
差
导热系数
116.6 -0.3 -1.28571 2459.1 2.6 -1216.04 114.3 2.3 9.857143 2422.8 5.8 4117.567 111 3.3 14.14286 2432.3 2.8 12285.6 109.3 1.7 7.285714 2443.6 2.8 6358.347 114 0 误差107.8 1.5 6.428571 2415 2.1 7392.857 106.7 1.1 4.714286 2422.8 1.1 10383.43 106.1 0.6 2.571429 2357.5 0.6 10103.57 105.5 0.6 2.571429 2304.8 0.5 11853.26 104.9 0.5 2.142857 2304.8 0.7 7055.51 104.4 0.5 2.142857 2304.8 0.7 7055.51 103.9 0.5 2.142857 2304.8 0.8 6173.571 103.4 0.5 2.142857 2304.8 0.7 7055.51 103.1 0.2 0.857143 2304.8 0.9 2195.048 102.5 0.6 2.571429 2304.8 0.7 8466.612
结果讨论误差分析:
数据问题:水的汽化热是一组不连惯数据,我组的测定温度与标准的表格中的温
度不符,所以有的数据只能进行四舍五入的数值计算,造成了对流系数的数据误
差很大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外界的空气流动影响了实验的进行,所
以在今后的实验中,希望他们可以注意到门窗等室内空气流动的主要因素。
我们组实验时,没有计算实验物品的面积,所以只能在估算面积后进行相关计算。
此次实验的注意事项:
◆⒈ 重量传感器的量程为(0--200克),精度较高在放置干燥物料时务必
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仪表。
◆⒉ 干燥器内必须有空气流过才能开启加热,防止干烧损坏加热器,
出现事故。
◆⒊ 干燥物料要充分浸湿,但不能有水滴自由滴下,否则将影响实验
数据的正确性。
◆⒋ 实验中不要改变智能仪表的设置。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
结果报告书
姓名:
学号:
日期:
教授:문현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