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化工原理下复习资料简答题
昆工化工原理考研真题答案

昆工化工原理考研真题答案昆工化工原理考研真题答案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考生们备战考试的重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本文将针对昆工化工原理考研真题进行解析和答案讲解。
一、选择题部分1. 以下哪个不属于化学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A. 传质步骤B. 吸附步骤C. 反应步骤D. 平衡步骤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主要包括传质步骤、吸附步骤和反应步骤。
平衡步骤并不是速率控制步骤,因此选项D不属于化学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
2. 在化学反应中,以下哪个因素对反应速率影响最大?A. 温度B. 压力C. 浓度D. 催化剂答案:A解析: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
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平均动能,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加。
3. 下列哪个条件不利于气相反应的进行?A. 低温B. 高压C. 低浓度D. 催化剂存在答案:C解析:气相反应的进行需要较高的浓度,因此低浓度的条件不利于气相反应的进行。
二、简答题部分1. 请简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平均动能,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加;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表面积的增大可以增加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2. 请简述气液相传质的基本原理。
答案:气液相传质是指气体分子在液体中的扩散过程。
气体分子在液体中的传质主要通过扩散和对流两种方式进行。
扩散是指气体分子自由运动并通过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隙进行传递;对流是指气体分子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进行传递。
气液相传质的速率受到浓度差、温度、压力和传质物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三、计算题部分1. 已知反应A → B的速率方程为r = k[A],当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0.1 mol/L时,经过10分钟反应后,反应物A的浓度降低到0.05 mol/L。
化工原理简答题

化工原理简答题化工原理简答题1.为什么一般情况下,逆流总是优于并流?并流适用于哪些情况?逆流推动力 t m 大,载热体用量少;热敏物料加热,控制壁温以免过高。
2.间壁式传热过程的三个步骤热流体给热于管壁内侧,热量自管壁内侧传导至管壁外侧,管壁外侧给热于冷流体。
3.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有何不同?流体在外力(泵,风机或其他势能差)作用下产生的宏观流动;在传热过程中因流体冷热部分密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
4.冷、热流体在列管换热器中流动通道的选择原则是什么?(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液体宜在管程(2 )腐蚀性流体宜在管程(3 )压强高的流体宜在管内( 4 )饱和蒸汽宜走壳程(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6 )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宜将给热系数大的流体通入壳程(7 )流量小而粘度大的流体一般以壳程为宜5.离心泵的扬程和升扬高度有何不同?离心泵的扬程是指泵给以单位重量液体的有效能量、液体获得能量后,可将液体升扬到一定高度△Z,而且还要用于静压头的增量△P/ g 和动压头的增量△u2/2g 及克服输送管路的损失压头,而升扬高度是指将液体从低处送到高处的垂直距离,可见,升扬高度仅为扬程的一部分,泵工作时,其扬程大于升扬高度。
1/8化工原理简答题6.离心泵的压头受哪些因素影响?与流量,转速,叶片形状及直径大小有关.7.后弯叶片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优点:后弯叶片的叶轮使流体势能提高大于动能提高,动能在蜗壳中转换成势能时损失小,泵的效率高。
缺点:产生同样理论压头所需泵体体积比前弯叶片的大。
8.何谓“气缚”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气缚?因泵内流体密度小而产生的压差小,无法吸上液体的现象;原因是离心泵产生的压差与密度成正比,密度小,压差小,吸不上液体 ;灌泵,排气,防止吸入管路和轴封漏气。
9.影响离心泵特性曲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指He~qv ,η~qv,Pa~qv 。
影响这些曲线的主要因素有液体密度,粘度,转速,叶轮形状及直径大小。
化工原理复习题答案下册

化工原理复习题答案下册1. 简述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传热方式有哪些?答: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传热方式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内部分子振动和碰撞传递的过程;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宏观运动传递的过程;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的过程。
2. 描述热传导方程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答:热传导方程为 \( q = -kA\frac{dT}{dx} \),其中 \( q \) 表示热流密度,\( k \) 表示材料的热导率,\( A \) 表示传热面积,\( \frac{dT}{dx} \) 表示温度梯度。
该方程的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与温度梯度的负值成正比,且与材料的热导率和传热面积成正比。
3. 什么是对流传热系数,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对流传热系数是指在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单位面积上单位温差时的传热量,通常用 \( h \) 表示。
它与流体的物性(如密度、比热容、粘度和热导率)、流动状态(如层流或湍流)、流体与固体表面的相对速度以及表面特性等因素有关。
4. 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是物体通过发射和吸收电磁波进行能量交换的过程。
辐射传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辐射传热的强度与物体的表面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且与物体的辐射特性有关。
5. 描述相变传热的特点。
答:相变传热是指在物质相变过程中发生的传热现象,如蒸发、凝结、熔化和凝固。
相变传热的特点是在相变过程中,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无关,这部分热量称为潜热。
相变传热通常伴随着较大的热流量,且在相变点附近传热系数较大。
6. 什么是热交换器,它有哪些类型?答:热交换器是一种用于促进热量在两种流体之间传递的设备。
常见的热交换器类型包括壳管式、板式、螺旋板式和管翅式等。
每种类型的热交换器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7. 简述热交换器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素。
答:热交换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传热面积、传热系数、流体的流动方式、压力降、材料选择、成本和维护等。
化工原理简答题

化工原理简答题
1. 什么是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是研究物质在化学过程中的转化,以及这些转化过程所涉及的原理与机理的学科。
2. 化工过程中的原理有哪些?
化工过程中涉及的原理有: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相平衡、化学反应动力学等。
3. 什么是质量守恒原理?
质量守恒原理指的是在化工过程中,物质的质量总量不会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物质的进入量等于物质的产出量。
4. 什么是能量守恒原理?
能量守恒原理指的是在化工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会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物质的进入(或吸收)的能量等于物质的产出(或释放)的能量。
5. 什么是动量守恒原理?
动量守恒原理指的是在化工过程中,物质的动量总量不会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物质的进入(或产生)的动量等于物质的产出(或消耗)的动量。
6. 什么是相平衡?
相平衡是指物质在液相、气相、固相等不同相态之间的平衡状态。
在相平衡条件下,各相之间的物质的分布和转移达到平衡状态。
7.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原理是什么?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根据动力学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反应物浓度的影响,速率常数与温度呈指数关系。
化工原理下册考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1.吸收速率主要决定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度,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的相对运动,提高吸收效果,则要(减少气膜和液膜厚度)2.选择吸收设备时,综合考虑吸收率大,阻力小,稳定性好结构简单造价小,一般应选(填料吸收塔)3.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和压力不变,而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H 将(不变),亨利系数E将(不变)。
4.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空气中的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气体中的CO2量将(减少)气相总传质系数K y将(增加),出塔液体中CO2浓度将(减少)。
5.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分率(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6.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2kmol/(m2.h) 气相总传质系数K y=1.5kmol/(m2.h),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应为(0.01),平衡关系y=0.5x。
7.正常操作下的逆流吸收塔,若因某种原因使液体量减少以致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时,下列哪些情况将发生?(出塔气体浓度增加,但x不定)8.气体的亨利系数E值越大,表明气体(越难溶解)。
9.填料吸收塔空塔的速度应(小)于液泛速度。
10.对吸收操作有利的是(温度低,气体分压大时)。
11.在Y—X图上,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12.亨利定律是一个稀溶液定律,其亨利系数E值愈小,表明该气体的溶解度(愈大);温度升高,E值(愈大)。
1.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 A=0.6相应的泡点为tb,与之相平衡的汽相组成y A=0.7,相应的露点为td,则:(tb=td )。
2. 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
3.某二元混合物,汽液相平衡关系如图。
化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换热设备是()。
A. 反应器B. 蒸馏塔C. 换热器D. 泵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化工单元操作?()A. 混合B. 过滤C. 蒸馏D. 化学反应答案:D二、填空题1. 化工原理中的传质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扩散、对流、蒸发2. 根据传热的基本方式,可以将换热器分为_______换热器和_______换热器。
答案:间壁式、直接接触式三、简答题1. 简述蒸馏操作的基本原理。
答案:蒸馏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通过加热使混合物部分蒸发,然后通过冷却使蒸气凝结,从而实现组分分离的操作。
2. 什么是雷诺数?它在化工中有何应用?答案:雷诺数是一个无量纲数,用于描述流体流动的特性,其定义为流体的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
在化工中,雷诺数用于判断流体流动是层流还是湍流,对于管道流动、换热器设计等有重要应用。
四、计算题1. 已知某换热器的热负荷为10000 W,传热系数为500 W/m²·K,求换热面积。
答案:根据Q=U×A×ΔT,其中Q为热负荷,U为传热系数,A为换热面积,ΔT为温差。
将已知数值代入得:A = Q / (U×ΔT) = 10000 / (500×ΔT)。
由于题目中未给出温差ΔT,无法给出具体的换热面积数值。
2. 某混合液由两种组分组成,其沸点分别为100℃和120℃。
若混合液的总质量为1000g,其中组分1的质量为600g,组分2的质量为400g。
求在常压下进行简单蒸馏时,组分1的沸点。
答案:在常压下,混合物的沸点不是组分的简单平均,而是根据其质量比和各自沸点进行计算。
根据拉乌尔定律,可以计算出组分1的沸点:Tb1 = (m1/(m1+m2)) × Tb1_1 + (m2/(m1+m2)) × Tb1_2其中,m1和m2分别为组分1和组分2的质量,Tb1_1和Tb1_2分别为组分1和组分2的沸点。
昆工化工原理下册试题汇总

1)Look and judge判断图片与所给词是否一致,一致的说Yes;不一致的
说No,并说出对应的描述词。
2) Pair work. Point, ask and answer.两人活动,指图问答会话练习。
2. Activity 4
1) Listen er
Listen and sing
Group work
通过本环节歌曲、活动及练习,巩固本模块所学核心句型和词汇。
Homework
1.熟练朗读活动2中的对话,然后与同伴角色表演。
2.听唱活动4歌谣。
3.完成同步练习。
4.朗读、学唱歌谣I was fat.
重点
听懂、理解课文会话,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运用句型Was/Were+主语+形容词…?询问过去的人或事的特征或状态。
难点
正确运用be动词的不同形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Warm-up& review
1.Listen and chant.播放视频歌谣Were you at school?
2)Listenandsing.播放动画,听唱歌谣。
3.Activity 5
Ask and answer.角色表演会话,然后与同伴结合实际情景问答练习。
4. Activity 6
1)Read, then act out in pairs.阅读然后表演对话。
2) Group work.
小组活动,描述所在城市(city)、城镇(town)或乡村(village)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包括街道(street)、公园(park)、房子(house)等。
化工原理下册课后答案

化工原理下册课后答案1. 简答题。
1.1 请简述化工原理中的物质平衡原理。
物质平衡原理是指在化工过程中,物质的输入量等于输出量,即输入物质的总量等于输出物质的总量。
这是化工过程中保持物质平衡的基本原理,也是保证化工过程正常运行的基础。
1.2 请解释化工原理中的能量平衡原理。
能量平衡原理是指在化工过程中,输入的能量等于输出的能量,即输入的能量总量等于输出的能量总量。
能量平衡原理是保证化工过程能够正常进行的重要原则,也是保证化工过程能够高效运行的基础。
1.3 请说明化工原理中的动量平衡原理。
动量平衡原理是指在化工过程中,输入的动量等于输出的动量,即输入的动量总量等于输出的动量总量。
动量平衡原理是化工过程中保持物质流动平衡的基本原理,也是保证化工设备运行稳定的基础。
2. 计算题。
2.1 在化工反应器中,若反应物A和B按化学方程式A + B → C反应,已知反应物A和B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0g/mol和20g/mol,反应生成物C的摩尔质量为30g/mol,求当A和B的摩尔比为2:1时,生成物C的摩尔质量为多少?解,根据化学方程式A + B → C,可知A和B的摩尔比为2:1,因此A的摩尔质量为10g/mol,B的摩尔质量为20g/mol。
根据摩尔比的定义,可得A的质量为20g,B的质量为10g。
生成物C的摩尔质量为30g/mol,因此生成物C的质量为30g。
因此当A和B的摩尔比为2:1时,生成物C的摩尔质量为30g/mol。
2.2 在化工装置中,液体A和液体B按体积比1:2混合,已知液体A的密度为1g/cm³,液体B的密度为2g/cm³,求混合液体的密度为多少?解,液体A和液体B按体积比1:2混合,因此混合液体的总体积为3。
液体A的密度为1g/cm³,液体B的密度为2g/cm³,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混合液体的质量为11g+22g=5g,总体积为3cm³,因此混合液体的密度为5g/3cm³=1.67g/cm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理工大学化工原理下复习1.比较单效与多效蒸发的优缺点,说明多效蒸发的效数受哪些限制,如何确定最佳效数答:随着效数增加,蒸发操作的经济性W/D逐渐提高,但温差损失随之增大,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下降,对某些溶液甚至可能发生总温差损失等于或高于传热总温差而使操作无法进行,而且效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W/D的变化已很小,所以效数是有一定限制的。
随效数增加,生蒸气消耗量D减少,操作费用随之降低,而设备费用增大,选择总费用最低时的效数即为最佳效数。
2.简述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对于有恒速段与降速段的物料,应采用什么方法缩短干燥时间?答:(1)降低临界含水量,使物料分散、减小厚度等;(2)提高降速段的干燥速率。
有效方法是将物料分散于热气流中,适当降低空气温度、增大湿度或减小流速均可降低临界含水量。
3.在设计精馏塔时,最优加料位置是如何确定的?答:最优加料位置的选择本质上是个优化问题。
将液相组成等于或略低于Xq(两操作线交点的横坐标)的塔板作为加料板,此时所需的理论塔板数最少。
4.什么是理论板?什么是灵敏板?计算理论塔板数的方法有哪几种?答:理论板是指不论进入该板的气液两相组成如何,离开该板的气液两相在传热与传质两方面均达平衡,即两相温度相同,组成互成平衡。
灵敏板是指该板的温度对外界干扰因素反应最灵敏的塔板。
计算理论塔板数的方法有:逐板计算法;图解法;捷算法。
5.工业生产中对溶液的浓缩,为何常采用真空蒸发?答:(1)加热蒸汽压力相同时,真空蒸发时溶液的沸点较低,则有效温度差较大,可使传热面积减小;(2)真空蒸发,可蒸发不耐高温的溶液;可利用低压蒸气或废气作加热剂;由于溶液沸点低,设备的热损失小。
6.为什么精馏塔的塔底温度总是高于塔顶温度?答:(1)由于塔顶轻组分浓度高于塔底的,相应的泡点较低;(2)由于塔内压降使塔底压力高于塔顶,因而塔底的泡点较高。
7.示意画出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流程,说明其优缺点。
答:图略优点:料液可籍压强差自动输送,系统能量利用较合理;缺点:末效传热条件较劣,K值降低,完成相同的传热量所需传热面积增大。
8.简述干燥中临界含水量的概念,并分析其受哪些因素影响?答:固体物料在恒速干燥阶段终了时的含水量称为临界含水量。
它不但与物料本身的结构、分散程度有关,也受干燥介质的流速、温度、湿度的影响。
物料分散越细,临界含水量越低,等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越大,临界含水量越高。
9.工业生产中对溶液的浓缩,为何常采用真空蒸发?答:(1)加热蒸汽压力相同时,真空蒸发时溶液的沸点较低,则有效温度差较大,可使传热面积减小;(2)真空蒸发,可蒸发不耐高温的溶液;可利用低压蒸气或废气作加热剂;由于溶液沸点低,设备的热损失小。
10.什么是最小回流比?如何计算?最小回流比与操作回流比有何关系?答:精馏操作中,若回流比减小,两操作线向平衡曲线靠近,为达到指定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增多。
当回流比减小到某一数值时,两操作线的交点将落在平衡线上。
此时的回流比称为最小回流比。
计算公式为Rmin=(xD-yp)/(yp-XP)。
操作回流比R=(1.1---2)Rmin。
11.若某精馏塔的实际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即R<Rm i n)问该塔能否操作?将出现什么现象?答:最小回流比:提馏段操作线与精馏段操作线的交点在平衡线上,此时所需塔板数为无穷多,要达到指定的工艺要求是不可能的。
若R<Rm i n该塔操作不可能符合工艺指标,但能够操作,将会使塔顶易挥发组份浓度减少,塔釜易挥发组份浓度增大。
12.恒速干燥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在速干燥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在此阶段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此阶段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有哪些?答:恒速干燥阶段的特点是:物料表面充满着非结合水,物料表面温度为空气湿球温度。
在此阶段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有:湿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及与湿物料的接触方式。
1.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总传热系数、增大有效温差(采用真空蒸发);引起温差损失的原因有溶液沸点升高、液柱静压强影响。
2.临界湿含水量与物料结构、分散程度、物料厚度、干燥条件(空气的流速、温度、湿度、接触方式等)等四个因素有关。
3.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可大致分为三种,即鼓泡接触状态、泡沫接触状态和喷射接触状态。
4.精馏操作可分离液体混合物,其依据是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要使混合物中的组份得到完全的分离,必须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
5.直接水蒸气加热的精馏塔适用于混合液为水溶液且水为难挥发组分情况;与间接水蒸气加热相比,当XD 、XF、R、q、α、回收率相同时,所需理论板数为N直接>N间接。
6.蒸发是将含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加热沸腾,使部分溶剂汽化移出的单元操作,属于冷热流体两侧均有相变的恒温传热过程;蒸发器的生产强度是指单位传热面积上单位时间汽化的水分量。
7.恒定干燥条件是指:空气的流速、温度、湿度、与物料的接触方式维持恒定。
8.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板式塔类型有筛孔塔板、泡罩塔板和浮阀塔板。
9.q线方程的表达式为Y=qx/(q-1)-XF/(q-1);该表达式在x-y图上的几何意义是该方程是两操作线交点的轨迹方程。
当q=1时,Xq与XF 之间关系为Xq=XF。
10.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主要针对具有恒沸物和α接近于1的物系,萃取精馏中采用加入第三组分的方法以改变原物系的相对挥发度。
11.蒸发器的生产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蒸发的水分量;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总传热系数和增大有效温差(采用真空蒸发)。
12.工业上,生物溶液的增浓主要采用真空蒸发和冷冻浓缩等低温操作方法。
13.湿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可用水气分压,湿度,相对湿度表示。
其中相对湿度表示水分的相对含量。
14.在理想干燥器内,空气从干燥器入口至出口,温度下降,湿度增大,露点升高,湿球温度不变。
15.精馏和普通蒸馏的根本区别在于精馏必须引入回流。
16.精馏塔设计时,当回流比加大时,所需要的理论板数减少,同时蒸馏釜中所需要的加热蒸汽消耗量增大,塔顶冷凝器中冷却剂消耗量增大,所需塔径增大。
17.单效蒸发过程的二次蒸汽温度低于加热蒸汽温度,是因溶液沸点升高和存在传热温差造成的。
18.干燥过程的传热推动力是空气温度与物料表面温度之差;传质推动力是物料表面水气分压与空气中水气分压之差。
19.空气在进入干燥器前必须预热,其目的是提高是空气的温度,使其作为载热体和降低相对湿度,使其作为载湿体。
20.物料的平衡含水量取决于物料种类和湿空气性质,而结合水含量仅与物料种类有关。
时,则进料热状态为饱和液体;此时q=1。
21.当精馏操作中的q线方程为x=xF22.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主要针对具有恒沸物和α接近于1的物系,萃取精馏中加入第三组分是为了改变(增大)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而恒沸精馏中加入第三组分则是为了与被分离组分形成恒沸物。
23.蒸发操作中,引起溶液沸点升高的原因有溶液浓度(溶质引起的饱和蒸汽压下降)、液柱静压力和流动阻力。
24.常用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和分离室两部分构成。
25.精馏的原理是同时多次进行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操作。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气相回流。
26.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主要针对具有恒沸物和沸点相差很小物系,它们都采用加入第三组分的办法以改变原物系的相对挥发度。
27.在对流干燥过程中,传热的推动力为空气与物料表面间的温度差,水汽传递的推动力为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与空气中水汽分压之差。
28.湿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可用水气分压,湿度和相对湿度表示。
其中相对湿度表示水分的相对含量。
29.蒸发器的生产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蒸发的水分量;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总传热系数和增大有效温差(采用真空蒸发)。
30.精馏和普通蒸馏的根本区别在于精馏必须引入回流。
精馏操作中,最佳进料板是指该板的气液相组成与进料组成相接近的塔板;对一定的分离要求,若不在最佳进料板处进料,则为达到指定分离任务所需要的理论塔板数增多。
31.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的共同点是加入添加剂,相比较而言,萃取精馏较为经济。
33.在一定的温度和总压下,以湿空气作干燥介质干燥某湿物料。
但所用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时,湿物料的平衡水分将增大,其自由水分相应减少。
34.写出三种对流干燥器的名称:箱式干燥器、转筒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气流干燥器、喷雾干燥器等任意三种。
35.在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温度近似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
1.蒸发器的生产能力通常以来计算A、传热速率B、水分蒸发量C、原料处理量D、完成液流量2.精馏塔操作时,其温度和压力从塔顶到塔底的变化趋势为______。
A.温度逐渐增大,压力逐渐减小;B.温度逐渐减小,压力逐渐增大;C.温度逐渐减小,压力逐渐减小;D.温度逐渐增大,压力逐渐增大;3.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__________。
A.非结合水分B.自由水分C.结合水分D.临界水分4.对于恒速干燥阶段,下列描述哪个是错误的?_________A.干燥速度与气体的性质有关B.干燥速度与气体的流向有关C.干燥速度与气体的流速有关D.干燥速度与物料种类有关5.物料中的平衡水分随温度升高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还与其它因素有关6.将不饱和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_____。
A.湿球温度B.绝热饱和温度C.干球温度D.露点温度7.料液随浓度和温度变化较大时,若采用多效蒸发,则需采用。
A.并流加料流程B.逆流加料流程C.平流加料流程D.三种流程均可8.提高蒸发器的循环速度,不仅可以C管内沸腾给热系数,更能D 单程汽化率。
A.不变B.不确定C.增高D.降低9.精馏操作时,若在F,XF,q,R不变的条件下,将塔顶产品量D增加,其结果是______。
A.XD 下降,XW上升B.XD下降,XW不变C.XD 下降,XW也下降D.无法判断10.下面三类塔板相比较,操作弹性最大的是____B_____,单板压降最小的是____A_____。
A.筛板塔B.浮阀塔C.泡罩塔11.湿空气在预热器内被加热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参数是_____。
A.相对湿度B.露点温度C.湿球温度D.焓12.同一物料,如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提高,则临界含水量将_A_;同一物料在一定的干燥速率下,物料增厚,则临界含水量将___A___。
A.增加B.不变C.减小D.不确定13.当干燥热敏性的湿物料时,选用_________干燥器较适合。
A.气流B.厢式C.转筒D.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