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渗滤液处理站技术方案
渗滤液处理技术方案

渗滤液处理站设计方案技术方案目录第一章概述 (1)1。
1工程简介 (1)1.2工程设计依据 (2)1。
3主要规范及标准 (3)1。
4工程服务范围 (6)1.5设计进水水质 (6)1。
6设计出水水质 (6)1.7渗滤液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6)1。
8污泥、浓缩液控制与处置 (30)1.9工艺流程设计 (31)1.10设备选型 (33)1。
11渗滤液各工艺段去除效果 (34)1。
12渗滤液处理单元设计 (35)第二章污水站总平面设计 (42)2.1平面布置 (42)2.2污水站主要管道布置 (43)2.3高程设计 (43)第三章建筑设计 (44)3.1设计依据: (44)3。
2设计范围: (44)3。
3室内外装修: (45)3。
4防火设计 (45)3。
5建筑物汇总 (45)第四章结构设计 (46)4。
1设计原则和依据 (46)4.2抗震设防 (47)4。
3主要建(构)筑物结构形式 (47)4。
4主要材料规格 (48)第五章电气、仪表及自控设计 (50)5。
1电气设计 (50)5。
2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 (52)第六章人员编制、运行管理及建设进度 (58)6.1人员编制 (58)6。
2运行管理 (58)6.3实施计划 (59)第七章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 (61)7.1编制依据 (61)7。
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62)7。
3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64)第八章环境保护 (69)8.1外部环境对项目的影响 (69)8.2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69)8.3项目运营期间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70)第一章概述1.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渗滤液处理站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建设地点:工程规模:渗滤液量按照垃圾量的20%计算,呼和浩特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工程规模200m3/d。
尾水排放:根据环评和业主要求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⑵《城市污水再利用工业用水水质》 GB/T 19923—2005(循环水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换热器为不锈钢材质)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 表3限值其中部分出水指标如下表(以相应国标为准)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UASB→A/O工艺和MBR膜系统→NF系统→RO系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渗滤液污泥处理工艺:采用污泥浓缩+脱水+炉内焚烧处理主要生产构筑物和建筑物:1)渗滤液主要生产构筑物初沉池、调节池、综合罐、UASB罐、反硝化池、硝化池、污泥浓缩池、浓缩液池、MBR膜池、膜处理车间、污泥脱水间、风机车间。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无害化处理系统工艺讲解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无害化处理系统工艺讲解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垃圾产生量也大量增加。
为了有效处理垃圾,现代城市通常会建设垃圾焚烧厂,将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但是,焚烧垃圾产生的渗滤液是一种有害废水,需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才能排放。
本文将详细介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无害化处理系统工艺。
概述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无害化处理系统工艺是一种将焚烧垃圾产生的渗滤液经过分离、中和、氧化等工艺进行处理,最终达到无害化排放的过程。
处理流程1. 预处理渗滤液在进入处理系统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
这一步通常包括粗筛、细筛和沉淀等工艺。
首先,经过粗筛,将液体中的大颗粒物和异物去除,然后进行细筛,将直径小于2毫米的固体颗粒过滤掉。
最后,将液体通过沉淀,加速异物的沉淀形成淤泥。
2. 生物处理处理过后的渗滤液进入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微生物对残留有机物进行降解分解,将其转化为无机物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在这一步中需要注意,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温度、酸碱度和氧气供应等条件下,才能保证反应效果。
3. 中和处理处理过后的渗滤液中通常含有一定的酸碱度,需要进行中和处理。
中和处理通常通过加入氢氧化钠等中和剂来控制液体的pH值。
4. 氧化处理在进行完中和处理之后,渗滤液需要进行氧化处理。
氧化过程中,可使用含有氯的氧化剂,如氯酸钠等,对液体中的残留有机物进行氧化,加速其降解作用。
氧化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加入氧化剂的量和速度,避免过量引起液体的过度氧化。
5. 筛分处理过的渗滤液需要经过细筛分离处理,将固体颗粒和其他杂质从液体中过滤出来。
同时,也可加入一定量的消泡剂,去除液体中的气泡。
6. 浓缩脱水通过以上步骤处理过的渗滤液中,仍然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废水,需要进行浓缩脱水。
脱水过程中使用离心机等设备将液体中的水分和废水分离出来,形成浓缩后的液体。
7. 焚烧最后,将浓缩后的液体进行高温焚烧,将其中的污染物燃烧掉,排放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成分。
总结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无害化处理系统工艺是一个包括筛分、生物处理、中和处理、氧化处理、浓缩脱水和高温焚烧等多个步骤的复杂过程。
垃圾渗滤液实施方案

成都双流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项目3(400m Id )技术方案◎Puresino北京美华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四月项目名称:成都双流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项目设计负责人:陈广升工程师工艺设计人:陈太师工程师电气设计人:刘忠海工程师自控设计人:马琳工程师北京美华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4月7.1 运行成本单项分析 .............7.2 运行成本 ............................................................................28.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
7.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30.尧侧閆繭絳闕绚勵蜆贅。
9主要设备一览表......................................................................... 32.识饒鎂錕缢灩筧嚌俨淒。
10平面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凍鈹鋨劳臘错痫婦胫籴。
5电气设计................................................................................... 21..買鲷鴯讚昙膚遙闫撷凄。
6自控设计 1 概述 ....................................................... 1.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2 设计依据 ................................................... 2.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探究

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探究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处理城市固体垃圾的重要设施之一,在能源回收和垃圾减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它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重金属、氨氮等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适当的处理,直接排放至环境中将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成为保护环境的关键环节。
一、渗滤液特性分析为了深入了解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的特性,我们对一家当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了调查。
经过分析,我们获得了以下渗滤液的特性数据。
(一)物理性质:渗滤液呈混浊状态,颜色深黄,具有较高的浊度和悬浮物含量,pH值往往在7.5-9之间。
(二)化学成分: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包括腐解产生的有机酸、残留的草木等有机碳源,重金属主要包括铅、镉、铬等;此外,渗滤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氨氮和硝酸盐。
二、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根据渗滤液的特性,我们设计了一套综合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步骤。
(一)预处理阶段:首先对渗滤液进行初步处理,主要去除悬浮物和颜色较深的有机物。
我们采用了机械筛和沉淀池的组合工艺,通过筛网和重力沉淀的作用,将大部分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去除。
预处理后的渗滤液进入生物处理阶段。
(二)生物处理阶段:在生物处理过程中,我们引入了生物膜反应器(MBR)技术,利用微生物的附着和降解作用,进一步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氨氮。
MBR技术具备较强的生物降解能力和稳定的处理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有机物和氨氮的浓度。
(三)深度处理阶段:在生物处理后,对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以去除残留的重金属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我们选择了离子交换和吸附等物理化学方法,通过与重金属和硝酸盐的反应,将其固定在吸附剂或树脂上。
深度处理后,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得到进一步降低。
三、渗滤液处理工艺优化针对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对工艺进行了优化。
(一)预处理优化:通过增加筛网面积和排水压差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悬浮物的去除率,并降低了预处理过程中对水质的影响。
北京市安定循环经济园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渗滤液处理工艺

北京市安定循环经济园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渗滤液处理
渗滤液处理是垃圾焚烧发电厂中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之一,用于处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或称为滤饼液。
以下是一般常见的渗滤液处理工艺:
1. 预处理:初始的渗滤液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筛分和除磷步骤。
筛分过程通过筛网或网带对固体颗粒进行分离,以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
除磷步骤则是通过化学添加剂加入渗滤液,以沉淀出磷酸盐。
2. 前处理:预处理后的渗滤液进一步经过前处理步骤,包括中和、絮凝和沉淀。
中和过程是为了调整渗滤液的pH值,以减少后续细菌活动对工艺的影响。
絮凝过程通过加入絮凝剂将悬浮颗粒结合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沉淀。
沉淀过程则是使形成的絮凝物沉降到底部,以分离出处理水。
3. 深度处理:经过前处理的渗滤液经过深度处理来除去其中的污染物。
深度处理一般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在这些方法中,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质,使得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得到去除。
4. pH 调整和消毒:深度处理后的渗滤液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pH 调整,以确保出水的酸碱度符合排放标准。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对处理水进行消毒来杀灭细菌和其他病原体,以符合环境要求。
以上是一般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具体的工艺设计和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对于具体的北京市安定循环经济园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议与厂家或相关专业团队联系,了解其具体的渗滤液处理工艺和技术方案。
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5 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系统由污泥脱水机、污泥浓缩池和相应的加药设施等组成,主要用于 对渗滤液处理系统中生成的污泥实行减量化处理。污泥压干将其含水量降低到 70%以下后可以在垃圾焚烧电厂焚烧炉里焚烧处理。
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
04 滤液的回用
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的回用
在我国,渗滤液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厂区保洁、冲洗垃圾运输车及生产(如配置石灰乳、渣 池)。由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水盐分高且含有大量大分子有机物,生化性较差,直接重新进 入系统可能会影响系统生化性能。故炉内回喷和生产处理(如配置石灰乳)成了垃圾渗滤液 纳滤浓水主要的处理途径。其中,炉内回喷可降低炉内温度,所以要限制回喷量。回用于渣 池、配置石灰乳等工艺时,能处理的纳滤浓液量较小。所以,在垃圾渗滤液处理生产过程中, 要尽量提高纳滤产水率,降低浓水产生量,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城市垃圾一般通过垃圾 运输车从中转站转运至垃圾焚烧电厂,垃圾运输车在垃圾焚烧电厂卸下垃圾出厂前通常需要 进行清洗,以避免对城市道路造成污染。垃圾车清洗对水质要求不高,用渗滤液最终排放水 清洗车辆是废水回用的理想方法。
02 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 滤液的特点
1 水质特点
生活垃圾进入焚烧炉前需在垃圾贮坑内需堆酵3~7 d,以使垃圾熟化并沥除水分,提高垃圾热值,此过程 中会产生大量垃圾渗滤液。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贮坑一般建在室内,且垃圾渗滤液是由生活垃圾在短短 数天内堆酵形成的,故渗滤液主要为垃圾本身的水分、垃圾中易降解成分短期发酵形成的水分、垃圾溶出 的污染物及随水流出的细小悬浮物。在我国,大部分生活垃圾热值低、水分大,垃圾渗滤液中各种污染物 含量多,危害程度大。
[8]胡蝶,陈文清,张奎.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实例分析[J]. 水处理技术,2011(3):132~135.
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垃圾渗滤液如何处理及排放

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垃圾渗滤液如何处理及排放2020年5月26日城市垃圾采用焚烧处理方法时,在燃烧前垃圾是集中堆放的。
内部垃圾经过发酵分解产生水分,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并且浓度大,如果不经过处理肆意排放,会造成严重的水体、土壤等环境污染。
被渗滤液污染过的土地有害植物生长,同时会在动物体内富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同时由于渗滤液的水质复杂,技术难度较高,因此城市污水处理中,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也是重中之重。
渗滤液的性质(1)有机物质量浓度高,其中腐殖酸为小分子有机酸和氨基酸又合成的大分子产物,是渗滤液中长期性的主要有机污染物,通常有200—1500mg/L的腐殖酸不能生物降解。
(2)氨氮质量浓度高,一般小于3000mg/L,在500—2O43Omg/L之间居多,其在厌氧垃圾填埋场内不会被去除,是渗滤液中长期性的主要无机污染物。
(3)渗滤液水质波动大,COD、BOD、可生化性随填埋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并逐渐维持在较低水平。
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回喷法:针对一些干性物质较多的渗滤液,可以采取回喷的方法来提升燃烧率,降低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再次燃烧需要根据渗滤液的热值进行判断,使用高压装置对其进行喷射,当渗滤液中的热度低于燃烧标准时,则会停止回喷,继续在集中池中积累,待浓度热量等再次达标时,则可以进行喷射,保障了处理效率。
选择使用这种处理方法前,需要这对渗滤液的产生量以及热度进行测量,产量多并且热度低的情况下不适合使用这种技术,可能会出现熄火的现象,处理效果也不理想。
在一些厨余垃圾处理中回喷法比较常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反渗透法:垃圾经过焚烧后,渗滤液浓度要远远大于堆积产生的量,其中悬浮物质的含量也更多,采用隔离反渗透膜,经过这种处理方法可以帮助解决当前比较常见的垃圾污染问题,反渗透膜表面积累大量的悬浮垃圾时,则要及时的更换,否则对渗滤液不能发挥巨大隔离效果。
利用反渗透方法主要是将渗滤液的浓度提升,将悬浮污染物质隔离开,这样所获取的渗滤液自然是大浓度的,对其处理同样难度很大。
垃圾焚烧发电渗滤液处理工艺介绍

垃圾焚烧发电渗滤液处理工艺介绍垃圾焚烧发电是现代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是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这篇文档将介绍一些关于垃圾焚烧发电渗滤液处理工艺的信息。
垃圾焚烧发电的基本流程包括:垃圾投放、燃烧、高温排出废气、发电、废渣处理等。
在垃圾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渗滤液的pH值通常为7-8之间,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无机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如果不进行处理,渗滤液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垃圾焚烧发电渗滤液处理工艺主要有三种方法:生物降解法、化学处理法、综合处理法。
生物降解法是指利用微生物降解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不同的微生物适合降解的物质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渗滤液选取适合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有很高的降解效率,可以将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降解为各种无害物质,但此方法需要用到较复杂的设备,且处理周期较长。
化学处理法通常是利用化学药剂,将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能够直接释放的物质。
此方法针对性较强,但对于各种污染物质均有所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学药剂之前,需要对药剂的选择进行合理的评估、实验,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药剂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综合处理法是指根据渗滤液的特性,配合生物降解和化学处理等多种工艺方法,综合治理渗滤液中的各种有害物质。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针对性强,处理效果好,但需要多种设备的协同配合,比较复杂。
无论是哪种渗滤液处理方法,都需要结合垃圾焚烧发电站的实际情况,对渗滤液的处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
因此,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对渗滤液的处理非常重要。
在处理渗滤液时,应该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还要遵守国家的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垃圾焚烧发电的环保效果和社会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辛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渗滤液处理站技术方案水环境设计研究所2017.07目录1、项目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主要设计资料 (1)1.3设计依据 (1)1.4设计原则 (1)2、工艺设计方案. (3)2.1设计规模. (3)2.2设计进出水水质. (3)2.2.1设计进水水质. (3)2.2.2设计出水水质. (4)2.3渗滤液处理工艺的论证 (5)2.3.1好氧生化处理工艺. (5)2.2.2曝气形式的选择 (8)2.3.3厌氧处理工艺. (8)2.3.4MBR 膜处理工艺 (10)2.3.5深度处理系统(TMF+RO+DTR工O艺) (11)2.3.6填埋场RO浓缩液处理部分.........................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3.7污泥处理工艺 (18)2.4电厂渗滤液处理工艺路线 (21)2.5工艺流程简述 (22)2.6技术方案特点 (22)2.7主要处理单元预计处理率 (23)2.8渗滤液处理水量平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9深度处理单元水量平衡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初沉池 (24)3.2调节池(含事故池) (25)3.3高效厌氧反应器. (25)3.4硝化/ 反硝化系统 (26)3.5MBR 膜系统 (26)3.6深度处理单元及填埋场浓缩液处理单元的设备清单. (28)3.6.1 渗滤液处理深度处理单元. (28)3.6.2填埋场浓缩液DTRO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污泥处理系统. (31)3.8除臭系统. (32)4、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清单. (34)4.1 主要构筑物清单. (34)4.2主要设备清单..........................................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项目概述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大辛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渗滤液处理站建设规模:本项目焚烧炉一期处理规模3000m3/d ,渗滤液站处理规模为1400m3/d。
1.2主要设计资料(1)《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复审稿);(2)《光大国际渗滤液处理项目技术报告》(2012.08.07 );(3)《大辛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启动会及设计启动会会议纪要》(2016.08.04 );(4)《大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主厂房布置方案评审会会议纪要》(2016.09.06 )。
1.3设计依据(1)GB/T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2)GB18485-200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3)CJ3025-93《城市渗滤液处理厂渗滤液污泥排放标准》(4)HJ-BAT-002《城镇渗滤液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公告2010年第26 号(5)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6)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7)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8)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9)GB5001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10)GB50052-200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4设计原则主要遵循下列设计原则:(1)工艺与关键设备选择成熟可靠,选型贯彻“节能、降耗”的原则;(2)选用的工艺路线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运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3)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4)配套工程与辅助生产设施的设计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5)渗滤液经处理后,实现回用的目标;(6)建筑风格简洁明快,美观大方,与处理站周围环境相一致。
2、工艺设计方案2.1设计规模大辛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一期入炉垃圾量为3000t/d 依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送审稿)渗滤液处理站设计规模依据如下公式确定:Q=[(C×f)/(1 -b)]×b+qQ:渗滤液产生量,m3/d ;C:设计入炉垃圾量,t/d ;f :垃圾焚烧电厂超负荷系数,宜取1.0-1.2 ;b:入厂垃圾产水率%,宜取20%-35%;q: 其他污水量;大辛县项目位于浙江省烟台市,结合现场调研和相近地区的圾焚烧电厂渗滤液站规模统计情况,渗滤液产生率取28%。
大辛县项目设计入炉垃圾量为3000t/d ,考虑焚烧炉超负荷系数取1.2 ,按照上面的公式,大辛项目的渗滤液总产生量为1200 m3/d ,考虑卸料平台冲洗水、初期雨水、杂用水、生活污水等污水一起进入渗滤液站处理,最终确定大辛县项目渗滤液处理规模为1400m3/d 。
2.2设计进出水水质2.2.1设计进水水质大辛县项目距离我司潍坊项目较近,故在没有实测水质的情况下,参考潍坊项目的水质为参考进行设计,进水暂估水质如下:表渗滤液处理站设计的进水水质2.2.2设计出水水质产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表1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2.3 渗滤液处理工艺的论证2.3.1好氧生化处理工艺高浓度的氨氮是渗滤液的水质特征之一。
根据焚烧厂运行方式和垃圾成分的不同,渗滤液氨氮浓度一般从数十至几千毫克每升不等。
随着垃圾堆放时间的延长,垃圾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渗滤液的氨氮浓度有升高的趋势。
与城市污水相比,垃圾渗滤液的氨氮浓度高出数十至数百倍,高浓度的氨氮对污水的生物处理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对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物化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以上方法各有特点,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或是不同程度的设备投资大,能耗多,运行费用高,或是废水中的氨氮不能回收利用,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等问题。
国内多采用物化法和生化法,国外以化学法和生物法为主。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反应,将废水中各种形态的氮转化为氮气。
硝化反应是需氧反应,它的持续进行有赖于外源氧的有效供给。
反硝化反应则是缺氧反应,只有在氧受限制时才能进行。
目前国内外垃圾渗滤液生物好氧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A/O 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氧化沟法等。
本次设计主要考虑将SBR法和A/O 法进行比选。
(1)SBR法SBR法是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的英文缩写,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在序批式反应器系统(SBR法)中,曝气池二沉池合二为一,在单一反应池内利用活性污泥完成城市污水的生物处理和固液分离。
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是一种空间顺序的处理方式,有机物降解也是空间的推流,有机物是沿着空间而降解的。
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时间顺序的处理方式,同一构筑物在不同时间完成不同功能。
SBR法处理工艺在流态上属完全混合型,在有机物降解方面是时间上的推流,有机基质含量是随着时间的进展而降解的。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主要的运行操作是①进水;②反应;③沉淀;④排放;⑤待机等五个工序所组成。
这五个工序是在同一构筑物(SBR池)内进行。
SBR法处理工艺中生物反应过程是在非稳定条件下进行的,SBR池内生物相复杂,微生物种类多。
特别是在反应初期,反应池内溶解氧浓度低,一些兼氧性细菌通过厌氧和不完全氧化过程,把部分难降解物质转化为可降解物质,有机质经历缺氧、好氧阶段,微生物通过多渠道进行代谢,使有机物降解更完全。
SBR 法处理工艺可根据具体的净化处理要求,通过不同的控制手段而比较灵活地运行。
由于其在运行时间上的灵活控制,为其实现脱氮除磷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SBR 工艺不仅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好氧、缺氧及厌氧状态交替的环境条件,而且很容易在好氧条件下增大曝气量、反应时间和污泥龄来强化硝化反应及除磷菌过量摄磷过程的顺利完成;也可以在缺氧条件下方便地投加原污水(或甲醇等)或提高污泥浓度等方式以提供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使反硝化过程更快地完成。
另外,SBR 法处理工艺中溶解氧变化在0~2mg/L 之间,可减少能耗。
SBR法特点是:①流程简单:不设初沉池、二沉池、回流污泥泵房、消化池和沼气贮存利用设施,整个工序不及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一半;②运行稳定,管理方便,小型污水处理厂甚至可以实现无人管理;③占地少:比常规活性污泥法少占地30%~50%,是目前各种污水二级处理工艺种最少占地之一;④处理效果好:去除有机物效率高,具有一定脱氮除磷功能,但脱氮效率有限;⑤缓冲能力强:污水进入反应池后立即与大量池液混合,具有很强的承受冲击负荷能力,对水量水质变化剧烈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特别有利;⑥基建投资省,处理成本低:⑦对自控要求高:人工操作基本上不可能正常运行,自控系统必须质量好,运行可靠;⑧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主要是技术性操作管理,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⑨设备利用率不高:这是间歇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因而设备费用和装机容量都要增大。
(2)A/O法缺氧-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简称为A/O 工艺,它是随着废水脱氮要求的提高而出现的。
A/O法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与常规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就是在曝气池前设置厌氧区和缺氧区,是为满足脱氮功能衍变而来。
A/O 工艺所完成的生物脱氮在机制上要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生化过程构成,污水先在好氧反应器中进行硝化,使含氮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氨,然后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氨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再经硝化菌作用而转化为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进入缺氧或厌氧反应器后,经过反硝化作用,利用或部分利用污水中原有的有机物碳源为电子供体,以硝酸盐代替分子氧作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质,同时将硝酸盐氮还原成气态氮。
A/O 工艺不但能取得比较满意的脱氮效果,而且通过上述的缺氧-好氧循环操作,同样可取得高的COD和BOD去除率。
本工艺成熟可靠,可以满足一般工程的脱氮除磷要求,但需要有庞大的回流系统(包括污泥回流、混合液回流),A/O 工艺流程简图见下图。
图2-1 A/O 工艺流程简图A/O主要工艺特征是:将脱氮池设置在去碳硝化过程的前部,使脱氮过程一方面能直接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碳源而可省去外碳源;另一方面则通过硝化池混合液的回流而使其中的NO3-在脱氮池中进行反硝化。
将反硝化过程前置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借助于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来实现对硝化过程中对碱度消耗的内部补充作用。
反硝化反应后的出水则可在好氧池中进行BOD5的进一步降解和硝化作用。
A/O 工艺是一个单级污泥系统,系统中同时存在着降解有机物的异养型菌群、反硝化菌群及自养型硝化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