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方案-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
污水处理中的污水渗滤液处理与利用

污水处理中的污水渗滤液处理与利用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环保措施,而污水处理中的污水渗滤液处理与利用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污水渗滤液的来源与成分、处理方法以及利用途径,旨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污水处理方案。
一、污水渗滤液的来源与成分污水渗滤液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溶解性、悬浮性和胶体性物质的液体。
它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雨水渗入等。
污水渗滤液的成分复杂多样,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
二、污水渗滤液的处理方法1. 生物膜法:通过在渗滤液中添加生物膜,利用生物膜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吸附,达到净化的效果。
这种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2.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使其达到净化的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但需要定期更换或再生活性炭。
3. 植物湿地法:通过在渗滤液处理系统中引入植物湿地,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和湿地环境的生物降解作用,将有机物和营养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同时还具备景观效果。
4. 化学沉淀法:通过添加化学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发生沉淀反应,从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但产生的沉淀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三、污水渗滤液的利用途径1. 农业灌溉:经过适当处理后的污水渗滤液具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可以利用于农业灌溉。
这种方式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养分,实现循环利用,同时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
2. 工业用途:污水渗滤液中的部分成分可以经过处理后应用于工业领域。
例如,可以提取其中的有机物用于生产肥料或发酵制备生物质能源。
3. 地表水补给:经过适当处理,污水渗滤液可以用于地表水的补给,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性。
这需要确保处理后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环境的安全。
四、污水渗滤液处理与利用的挑战与展望污水渗滤液处理与利用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处理成本较高,特别是对于大规模污水处理厂。
其次,处理技术还需要继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处理效果和节约能源。
渗滤液垃圾运营方案

渗滤液垃圾运营方案1.背景介绍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渗滤液垃圾也被产生出来。
这些渗滤液垃圾包括了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残渣等,其特点是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化学物质,处理方法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合理和有效的渗滤液垃圾运营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2. 渗滤液垃圾的特点渗滤液垃圾是一种具有刺激性、腐蚀性、有毒性的废弃物,它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土壤的污染: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化学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土壤中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健康。
2) 对水体的污染: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和化学物质可能会通过地下水和河流排放到水体中,造成水体的污染,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
3) 对空气的污染: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恶臭气味和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造成空气污染。
3. 渗滤液垃圾的处理方法对于渗滤液垃圾的处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生物处理:利用生物体(微生物)对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达到净化处理的目的。
2) 化学处理:利用化学方法对渗滤液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处理,将其转化成无害的物质。
3) 物理处理:利用物理方法(如过滤、吸附、蒸馏等)对渗滤液进行分离、浓缩和净化处理。
4) 综合处理: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法。
4. 渗滤液垃圾运营方案为了有效处理渗滤液垃圾,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 建立统一的管理和监测系统:建立统一的渗滤液垃圾管理和监测系统,实行分类管理和全程监控,确保渗滤液垃圾的安全处理和利用。
2) 完善的处理设施和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渗滤液垃圾处理设施和技术,包括生物处理设施、化学处理设施、物理处理设施等,满足不同种类和规模渗滤液垃圾的处理需求。
3) 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对渗滤液垃圾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渗滤液垃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渗滤液垃圾治理工作。
敦化市垃圾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

敦化市垃圾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堆场中由于降雨、渗滤或垃圾自身水分释放而产生的含有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质的液体。
垃圾渗滤液处理是垃圾场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有效的处理垃圾渗滤液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一、垃圾渗滤液产生及成分垃圾堆场的垃圾渗滤液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所引起:雨水浸润、废水渗入、漏水以及由垃圾本身的水分释放而产生。
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物、重金属、悬浮物、氨氮等。
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式针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生物处理以及其他综合处理方式。
1.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作为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实现对渗滤液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去除。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法、中和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化学沉淀等。
化学处理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但处理后产生的化学污泥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增加了处理成本和处理工艺的复杂性。
2.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和去除。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法、膜分离、沉淀、吸附等。
物理处理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等优点,但对于有机物和重金属等难以去除的污染物有一定的局限性。
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一种相对环保和经济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通过将垃圾渗滤液引流至生物反应器中,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将有机物等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处理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但对渗滤液中的重金属等处理效果较差。
三、综合处理方案综合考虑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各种方法,以下是一种综合处理方案:1.首先,采取预处理措施,包括将垃圾堆场设施规划、排水系统设计和建设、垃圾覆盖等。
通过规范的垃圾堆放和排水系统,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2.对于产生的垃圾渗滤液,采用生物处理和物理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
敦化市垃圾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

敦化市垃圾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敦化市垃圾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背景垃圾渗滤液是由垃圾中产生的水分、有机物质及其他的化学物质所构成的一种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
如果不予处理,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很大的威胁,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也会造成危害。
因此,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敦化市垃圾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问题,提出一个完整的处理方案。
处理方案1. 垃圾渗滤液收集首先,需要对垃圾渗出液进行收集。
可以建设一个垃圾渗滤液收集系统,设置收集池或汇流沟,对垃圾场的渗出液进行收集。
2. 垃圾渗滤液预处理对于垃圾渗滤液,需要先进行预处理才能进一步进行处理。
预处理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采用自然沉淀、筛网过滤、生物过滤等方法,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可溶解物质减少,从而降低进一步处理难度。
3. 垃圾渗滤液处理将预处理过的垃圾渗滤液送入处理系统,主要采用的处理方式有:(1) 生物处理: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选择适当的微生物进行处理,使废水被分解,生物质经过分解、改变等生化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2) 化学处理:采用化学法处理废水,主要通过化学药剂使得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以达到处理目的。
(3) 物理化学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法进行处理,主要利用化学药剂和物理作用将废水中的残留物、混杂物进行分离、去除。
如:混凝沉淀法、活性炭吸附等。
由于生物法具有免费、不产生二次污染、程序比较简单、造价比较少等优势,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普及和受到欢迎。
4. 垃圾渗滤液排放和监控当经过处理的废水符合排放要求后,可以通过下水道、自流沟或其他排泄管道进行排放。
但由于垃圾渗滤液所含的化学物质较多,为了避免对环境的影响,排放后需要进行监测,特别是对微生物、COD、pH等指标进行监测,以保证排出的废水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结论针对敦化市垃圾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垃圾渗滤液收集、垃圾渗滤液预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垃圾渗滤液排放和监控的处理方案。
垃圾渗滤液项目处理方案设计

垃圾渗滤液项目处理方案设计文档一:一:项目背景: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有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废水,其处理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拟设计一套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以实现对该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垃圾渗滤液的高效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2. 实现垃圾渗滤液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 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方案,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三:处理工艺设计:1. 垃圾渗滤液收集与预处理工艺:1.1 垃圾渗滤液的收集:垃圾渗滤液通过渗滤胶袋收集,集中进入预处理池。
1.2 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沉淀、中和、固液分离等过程,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油脂和重金属等。
2. 生化处理工艺:2.1 好氧生物处理:垃圾渗滤液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好氧生物处理池,通过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作用,将有机物进行降解。
2.2 好氧混凝:将好氧生物处理后的液体进行混凝,去除部分悬浮物。
2.3 好氧沉淀:采用沉淀池进行好氧沉淀,使悬浮物进一步沉降。
3. 高级处理工艺:3.1 膜分离技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微滤、超滤、纳滤等处理,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无机盐。
3.2 活性炭吸附:使用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吸附处理。
四:附件:1. 工艺流程图2. 设备清单3. 监测报告样本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垃圾处理法:是指对垃圾进行处理和处置的法律规定;2. 排放标准:是指垃圾处理过程中废水排放的限制值;3. 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废水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过程。
文档二:一:项目背景: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有机气体和有机物质,其处理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实现对该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垃圾渗滤液的高效处理,确保排放水质达标;2. 实现垃圾渗滤液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3. 提供稳定可靠的处理方案,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4.6渗滤液的收集在垃圾坝内侧设置两条HXW=2000X1000mm渗滤液收集沟,总长220米,收集沟为粘土盲沟,内填厚100cm的卵石,卵石粒径8cm〜12cm。
沟上为厚50cm的卵石导流层,卵石粒径4cm 〜6cm。
收集沟底部为厚10cm的砾石,砾石粒径4cm〜6cm;沟内铺设两条平行的DN300穿孔HDPE收集管,穿孔管孔径15mm孔距15cm。
两条粘土沟将渗滤液收集沟与垃圾坝内预留的排水管道相连。
穿过坝体的5根DN300HDPE管将坝内收集到的渗滤液输送至设置在坝外的两座转换井内。
其中一个转换井作为渗滤液提升泵房将渗滤液通过一根DN300的HDPE管提升进入调节池。
HDPE管上设有闸阀一个,以调节排出的渗滤液量。
渗滤液收集沟下部基础采用大面积开挖施工,回填优质粘土并压实,使之形成不透水层基础面,基面垂直于坝体方向并向坝外形成2%的坡度。
有关内容详见“渗滤液收集系统平面布置图”。
4.7渗滤液处理工艺4.7.1设计渗滤液量的确定渗滤液的产量主要决定于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浸入以及垃圾压实后产生的水分。
渗滤液处理运行费用较高,确定适宜的处理规模,十分重要。
在本工程设计中,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并参考重庆市及附近地区已有垃圾填埋场的实际运行经验对祺龙村垃圾处理场渗滤液产量进行预测。
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多年的气象观测结果,以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来预测渗滤液产生量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Q=1000-1XCXIXA式中:Q:渗滤液平均日产量,m3/d;C:渗透系数,一般在0.2〜0.8之间;I:年平均日降雨量,mm;A:垃圾场面积,m2;在本设计中,垃圾场面积A考虑场区截洪沟以内面积,约50000m2。
本设计以两种降雨资料为基础,并考虑部分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量,估算祺龙村垃圾场的渗滤液产量。
1、由降雨引起的渗滤液(1)以重庆市年平均降雨量1094.6mm为基础,则I为3.00mm;相应渗滤液产量为:Q=1000 T X(0.2〜0.8)X3.0X50000=30〜120m3/d(2)考虑到重庆市的降雨不均匀性,在5〜8月的(123天)汛期中,其平均降雨量为756.6mm,则I为6.15,渗滤液产量为:Q=1000 T X(0.2〜0.8)X6.15X50000=61.5〜246m3/d2、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垃圾分解产生渗滤液水是一个较为复杂而缓慢的过程,其分解速率与垃圾含水率、垃圾成分及温度、温度等气候条件有关,分解水量较为难以确定。
2024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2024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在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垃圾中的水分与氧气反应产生的液体。
这种液体含有大量的溶解有机物、悬浮颗粒物、微生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有效地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
2024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用生物处理技术。
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减少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含量,并降低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
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降解、厌氧降解和生物滤池等。
2. 利用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混凝沉淀、吸附和氧化还原等方法。
通过添加适量的混凝剂,将渗滤液中的悬浮颗粒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便于沉淀和分离。
同时,可以通过吸附剂吸附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而实现渗滤液的净化。
此外,还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进一步降低渗滤液的污染程度。
3. 利用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运用特殊膜的物理分离方法,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实现对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方法。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渗滤液的目的。
4. 利用纳米材料技术。
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可以通过吸附、催化和脱色等作用去除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
常用的纳米材料技术包括纳米过滤、纳米吸附和纳米催化等方法。
通过纳米材料技术,可以实现对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高效去除和转化,从而净化渗滤液。
总之,2024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和纳米材料技术等多种方法,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污水处理方案-----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

设计、安装及调试方案 1.项目情况概述Xx 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 。
渗滤液经管道系统收集后, 排入渗滤液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 的调节, 调节池容积约 2400 M 3。
调节池利用地形以土坎砌筑而成, 池底铺设 2M 厚 HDPE 防渗 膜,在防渗膜下铺设一层 20CM 粘土保护层;在场区四周沿周边道路设置截洪沟,将地表水汇 集至南区排放。
调节后的渗滤液提升至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
1.1.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1.1.1.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 PH 调节+絮凝沉淀+UASB+SBR+氧化塘的处理工 艺。
工艺流程图如下:干泥回填垃圾场1.1.2.存在的问题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废置, 渗滤液无法达标排放。
作业面积过大, 每逢下雨, 渗滤液产生量很多, 原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处理量 (75m3/d) 不足, 收集池有满溢外排隐患。
1.1.3.原渗滤液处理系统升级改造的必要性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该类污水必须有效治理, 必须达标排放 。
应主管部门的 要求, 防治垃圾填埋场造成的环境污染, 落实渗滤液达标排放刻不容缓 。
因此, 对原系统做 升级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2、设计处理水量、水质和排放标准 2.1 设计处理水量设计处理水量: Q=100m3/d厌氧池 SBR 池污泥干化场絮凝沉淀污泥浓缩池接触池氧化塘达标排放调节池剩余污泥集泥池渗滤液平均流量:设计流量:q=4.5m3/hq=5m3/h24h 计2.2 进水水质指标参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典型水质如下表:序号项目排放浓度1 pH 6~92 BOD5 300~20003 COD 1000~50004 氨氮 1000~30005 悬浮物 200~1000注:表中除 pH 值和色度外,其余指标单位均为 mg/l。
2.3 处理后出水水质经过渗滤液处理系统后的排水应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标准限值,如下表:序号项目排放浓度限值序号项目排放浓度限值1 CODc 100 9 六价铬 0.05r2 BOD 30 10 总砷 0.13 SS 30 11 总铅 0.14 氨氮 25 12 总汞 0.0015 总氮 40 13 色度 40 倍6 总磷 3 14 粪大肠菌群 10000 个/l7 总铬 0.1 15 PH 6-98 总镉 0.01依据 (GB16889-2008)中表 2 的标准注:表中除 pH、色度和粪大肠菌群除外,其余指标单位均为 mg/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安装及调试方案1.项目情况概述Xx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
渗滤液经管道系统收集后,排入渗滤液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得调节,调节池容积约2400 M3。
调节池利用地形以土坎砌筑而成,池底铺设2M厚HDPE防渗膜,在防渗膜下铺设一层20CM粘土保护层;在场区四周沿周边道路设置截洪沟,将地表水汇集至南区排放。
调节后得渗滤液提升至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
1、1.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存在得问题1、1、1、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垃圾填埋场得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PH调节+絮凝沉淀+UASB+SBR+氧化塘得处理工艺。
工艺流程图如下:1、1、2、存在得问题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废置,,每逢下雨,渗滤液产生量很多,原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处理量(75m3/d)不足,收集池有满溢外排隐患。
1、1、3、原渗滤液处理系统升级改造得必要性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得法律法规,该类污水必须有效治理,必须达标排放。
应主管部门得要求,防治垃圾填埋场造成得环境污染,落实渗滤液达标排放刻不容缓。
因此,对原系统做升级改造就是非常有必要得。
2、设计处理水量、水质与排放标准2、1设计处理水量设计处理水量: Q=100m3/d平均流量: q=4、5m3/h 24h计设计流量: q=5m3/h2、2进水水质指标参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得典型水质如下表:注:表中除pH 值与色度外,其余指标单位均为mg/l 。
2、3处理后出水水质经过渗滤液处理系统后得排水应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得标准限值,如下表:注:表中除pH、色度与粪大肠菌群除外,其余指标单位均为mg/l。
2、4 排放水质达标保证书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我公司采用“絮凝预处理+生化+臭氧杀菌+石英砂滤+活性炭过滤+超滤+反渗透”得工艺处理净化,排放水完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其中”超滤+反渗透”工艺,起初运用在生产饮用纯净水方面,现阶段桶装、瓶装纯净水,基本均采用此工艺。
国外企业经过对反渗透过滤膜元件技术革新与改进,发明了高抗污染膜,运用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水质已经远远优于排放标准。
具体比对如下:根据以上数据比对,采用此工艺处理该污水,工艺选择先进、可靠、合理。
排放水达标根本不存在任何疑虑,我公司可以保证,如排放水不达标,可以接受主管单位得任何处罚,同时承担因水不达标造成得所有责任。
3、工程设计依据、设计原则 3、1设计依据(1)《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2)《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 (3)《水污染物质排放标准》(DB4426-2001) (4)建设单位水质及水量(5)建设单位提供代表性得水样检测数据结果 (6)垃圾场原有渗滤液处理系统运行状况 (7)渗滤液处理站地形地貌 (8)同类工程经验 3、2 设计原则 3、2、1、适用原则首先必须确保垃圾渗滤液处理之后能够达到排放要求。
考虑显示经济与技术条件,以及施工条件得具体情况,在可能得基础上,选择得处理工艺流程、构筑物型式、主要设备、设计标准与数据等,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达标排放得要求。
3、2、2、技术参数可靠原则垃圾填埋场得渗滤液处理系统改造设计时必须充分掌握与认真研究各项自然条件,如水质水量资料、同类工程资料。
按照工程得处理要求,全面地分析各种因素,选择好各项设计参数,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守现行得设计规范,保证必要得安全系数。
对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与新材料得采用持谨慎得态度。
3、2、3、经济可行原则垃圾填埋场得渗滤液处理系统改造设计完成之后,总体布置、单体设计及药剂选用等要尽量可能采取合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与运行管理费用。
3、2、4、技术合理原则在经济合理得原则下,必须根据需要,尽可能采用先进得工艺、机械与自控技术,但要确保安全可靠。
根据其她垃圾填埋场得成功经验,结合针对垃圾填埋场得渗滤液得水质化验结果,分析其进水水质、水量得特点,选用符合马鞍岗垃圾填埋场特点、成熟、稳定可靠得渗滤液处理系统、设备及工艺,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占地、降低运行费用与工程投资。
3、2、5、安全运行原则垃圾填埋场得渗滤液处理系统改造设计必须考虑安全运行得条件,如适当设置分流设施、超越管线、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3、2、6、注意环境卫生垃圾填埋场得渗滤液处理系统改造设计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场内布局、构筑物外观、环境及卫生等应该注意美观与绿化。
3、2、7、避免二次污染在治理渗滤液废水得同时,避免污泥与噪音产生二次污染。
4、处理工艺得选择与工艺说明4、1、水质特点与处理工艺流程垃圾渗滤液就是垃圾在堆放与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冲刷与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得污水。
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垃圾自身含水、垃圾生化反应产生得水、地下潜水得反渗与降水,其中降水具有集中性、短时性与反复性,占渗滤液总量得大部分。
渗滤液就是一种成分复杂得高浓度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中CODcr与BOD5浓度高;氨氮含量高;含有十多种金属离子;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
一般认为BOD/COD得值大于0、45时,可生化性较好。
本方案采用“絮凝预处理+生化+杀菌+过滤”工艺,对污水得生物性污染、理化性污染及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全面处理,确保达标排放或回用于绿化浇灌。
4、2 工艺流程说明垃圾渗滤液收集于调节中,在调节中经过水质与水量得调节后用泵泵入絮凝沉淀池中,经过絮凝沉淀,将水体中悬浮物、胶凝状污染物初步去除后污水自流入酸化水解池,在酸化水解内,可使污水均质及与沉淀池得回流污泥充分混合,回流活性污泥吸附污水中得有机物,具有将高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易生化有机物,能更有效地去除污染物;污水自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COD、BOD5得降解,NH3-N得硝化与反硝化。
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中含有一定量老化脱落得生物膜,这些含有生物膜得污水流入斜管沉淀池,经沉淀后清水流入臭氧消毒池,经过臭氧得杀菌消毒后用增压泵泵入多介质过滤器过滤,然后进入超滤与反渗透系统后达标排放。
超滤与反渗透浓缩水回灌于垃圾填埋场。
沉淀池得污泥部分回流到酸化水解调节池,多余污泥排到污泥池浓缩干化池,定期清理回填于填埋场。
工艺流程框图如下:达标排放4、3 工作原理、特点以及设备稳定性与优越性4、3、1调节池(原有)大多数排放污水得水质与水量就是不均匀得,调节池就就是为了调节均与污水得水质与水量,削减高峰负荷。
4、3、2、絮凝沉淀池(原有改造)絮凝沉淀池中投加混凝剂,混凝剂得絮凝作用使废水中得悬浮物与乳化状态污染物以絮体形式析出来加以沉淀。
可以有效降低后续处理系统得符合。
在工艺中聚合氯化铝就是作为絮凝剂加入, PAM(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得作用就是作助凝剂,把分散得悬浮物絮凝成较大得团块,便于分离清水与污泥。
采用此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胶融性污染物,降低后续设施得负荷。
4、3、2、酸化水解池(原厌氧池改造)在酸化水解调节池内,可使污水均质及与沉淀池得回流污泥充分混合,回流活性污泥吸附污水中得有机物,具有将高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易生化有机物,能更有效地去除污染物。
4、3、3、接触氧化池A/B(原SBR池改造/新建一座)4、3、4、斜管沉淀池(新建)斜管沉淀池就是分离悬浮物(污泥)得一种常用构筑物。
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得沉淀区内利用倾斜得平行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得与沉降得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
每两块平行斜管内相当于一个很浅得沉淀池。
这种类型沉淀池得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一般沉淀池得处理能力高出7-10倍,就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
并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
就有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得优点。
污水经生物接触氧化池后,悬浮物主要就是脱落得生物膜及菌团,经沉淀分离后,上清液流入消毒池。
污泥排到污泥浓缩干化池。
4、3、5、接触消毒池(新建)污水中存在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卵与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它们经一般得生化或物化处理都不能被彻底消除,为防止病菌得扩散以及污染后续处理设备,需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得病原微生物。
本设计采用臭氧消毒装置,杀菌作用明显,且对水体中有机物、色度、臭味均有一定去除作用,比较加氯消毒,不会生成氯化物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3、6、多介质过滤器(新建)多介质过滤器就是专门针对原水水质得特点而专门设计得,过滤效率高、性能稳定。
它得作用就是滤除与吸附原水带来得明胶、悬浮物、微量细菌等污染物。
设备特性:能够有效地去除原水中得明胶及有机物等;具有独特得均匀布水方式,使其滤除效果达到最佳;反冲系统对空气擦冲,能力强、时间短、水耗低;单台过滤器运行周期较长;可以极为有效地除去水中低分子有机物、明胶、氧化性物质等。
4、3、7、超滤系统(新建)超滤就是广泛应用于物质分离,浓缩与提纯得一种膜分离技术。
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中空纤维超滤膜上得微孔截留原水中得悬浮物质。
原水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在纤维内部流动,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透过膜成为超滤液,大分子物质则被浓缩,从而达到分离、浓缩得目得。
由于膜丝上得微孔孔径非常小,因此产水水质优良,并且超滤得过程为动态过程,膜不易堵塞,超滤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运行,无相变化。
4、3、8、反渗透系统(新建)反渗透得分离原理就是通过增加溶液一侧得压力,使其超过渗透压,破坏渗透平衡,从而出现溶剂反向渗透流动。
达到水质净化得目得。
反渗透目前在工业分离提纯、废水处理、中水回用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
经过超滤得水进入置于压力容器内得膜元件,水分子与极少量得小分子离子能通过膜层,经过中心收集管集中后,通过产水管达标排放;而胶体、有机物、微生物以及二甲离子等均不能通过膜元件,并随着小部分水留在浓水室,流往浓水水箱,浓水经增压泵回灌于填埋场。
系统得进水、产水、浓水得管道上都装有一系列得控制阀门、监控仪表保证设备能长期稳定得运行。
膜元件采用抗污染反渗透膜元件,该类膜元件由三层复合薄膜卷成,表面为聚酰铵材质,厚度约为2000埃,并由一层微孔聚砜层支撑可承受高压,对机械张力及化学侵蚀具有较好抵抗性,膜面积为365ft2,透水量为10000GPD,平均脱盐率99。
5%。
辅助配置及控制性能上采用自动设置,在高压泵进膜壳前设置电动慢开阀门,防止高压水流对膜元件得瞬间冲击。
快速冲洗阀采用电动阀自动冲洗。
高压管道采用不锈钢管道阀门,低压管道阀门采用UPVC管辖道。
RO装置设置就地控制盘及显示仪表板,系统高低开关保证RO装置安全运行。
工况显示仪表能实时检测系统得流量、压力、电导率等运行参数。
4、3、9、化学清洗系统(新建)该装置得作用就是对超滤装置、RO装置进行定期清洗,以清洗膜元件表面得污染。
超滤/反渗透在运行一定时间后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得污染,污染物得性质及污染速度与给水条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