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法律文书概述

合集下载

法律文书学(第三版)第一章

法律文书学(第三版)第一章
之义务的效力。 (1)会盟的日期。(2)会盟的成员。(3)会盟的缘起。 (4)盟约。(5)诅辞。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一章 法律文书写作概述
第四节 中国法律文书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古代法律文书的发展概况
(一)先秦时期的法律文书 2.判决 西周时,判决书称为“中”,审判记录称为“要”。“中”,乃判
的表达技巧。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一章 法律文书写作概述
第三节 制作法律文书的总体要求
二、法律文书的文字写作基础要求
(一)尊重客观事实,恪守国家法律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司法工作的基本指导原则,也 是法律文书制作的指导思想。
法律文书的制作还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制作什么样式 的法律文书,什么时间制作,必须严格依照程序法的规定。
马宏俊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第一章法律文书写作概述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本章概要?第一节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特点?第二节法律文书的功能?第三节制作法律文书的总体要求?第四节中国法律文书的历史沿革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第一章法律文书写作概述?第一节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特点?一法律文书的概念?法律文书是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在办理或参与诉讼案件和某些非诉讼事件过程中依法发布或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各种文书的总称
2.法律文书的情理要求
法律文书的情与生活之情谊、文学作品的感情是不同的。这种浩
然正气之情,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价值以及法官、律师的内在
秉公执法精神。裁判文书不仅记载着裁判过程,是法官运用自己
的经验、智慧解决纠纷、实现正义的过程,而且也是法律获得生

法律文书学资料

法律文书学资料

现代远程教育《法律文书》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高辉2008 年 10 月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一、章节学习目标1、理解法律文书的含义与性质,法律文书的作用。

2、熟练掌握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以及法律文书的分类。

3、能运用本章所学知识对实践中一些常用的法律文书进行分析,包括其特点、作用、类别。

二、章节重点、要点重点:法律文书的概念,法律文书的性质,法律文书的特点,法律文书的分类。

要点:第一节法律文书的概念与性质一、法律文书的概念,包括广义与狭义(制作主体适用范围法律效力或者意义)。

二、法律文书的性质:法律属性与写作属性。

第二节法律文书的特点一、法律性二、规范性(格式统一、要素齐全、用语程式化)三、强制性第三节法律文书的作用一、法律文书是实施法律的载体二、法律文书如实反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的全过程三、法律文书是扩大法制宣传的重要教材四、法律文书是考察法律工作者政治业务素质的重要尺度第四节法律文书的分类一、按制作的繁简、难易程度分类(表格类、填空类、叙议类)二、按性质和用途分类(诉讼文书和非诉讼文书)三、按制作和使用的主体分类三、章节练习1、名词解释:法律文书。

2、法律文书具有什么特征?3、简述法律文书的作用。

4、法律文书的种类有哪些?5、怎样理解法律文书的规范性?6、论述:法律文书的法律属性与写作属性的关系。

第二章法律文书的历史沿革一、章节学习目标1、理解法律文书产生的基本条件。

2、熟练掌握我国法律文书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基本特点。

3、能运用本章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现行法律文书的特点、成因及其发展方向。

二、章节重点、要点重点:不同时期法律文书的特点。

要点:第一节概述法律文书产生的条件: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和比较健全的司法体系第二节唐宋以前的法律文书第三节明清时期的法律文书第四节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法律文书第五节新中国的法律文书三、章节练习1、法律文书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我国唐朝、宋朝、明清时期判词的特点分别是什么?3、结合我国法律文书的发展历史,谈一谈你对我国法律文书现状的了解。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
判决书格式也实行倒三段论结构。但强调通俗易 懂,方便当事人使用。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律文书
1950年代开始规范化,60年代停滞。改革开放 以来,公、检、法、司各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文书 规范格式样本。法律文书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较 大发展。
四、 法律文书的改革与完善
(一)改革的必要性
第四节 法律文书的沿革
一、雏形时期:西周
在西周进行诉讼,重要案件须由原告递交“剂” (诉状)。审讯听“两辞”(双方供词),重口供,将 口供记录在案,叫做“供”(法庭记录)。判决要制作 “书”(判决书)。官署宣布判决叫“读书”(宣判)。 执行叫“用法”。
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封诊式》简文,有 《贼死》、《经死》、《穴盗》、《出子》,即勘查记 录文书。
3、在上述基本分类的基础上,对法律文书可以依据实 际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具体划分。
第三节 法律文书的作用
一、法律文书是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工具、手段。 法律文书是履行职责、规范权利义务的凭证。 如拘留证、逮捕证、裁决书、判决书等。 二、是生动宣传法律的现实教材。 三、是记录法律活动的文字载体。 四、是考核司法人员素质和办案质量的重要资料。 (1)考察司法人员素质的重要尺度; (2)衡量办案质量的重要标志。 五、是法律活动的历史档案。
二、形成时期:唐、宋、明、清
唐:综判取士,形成贵判社会风气。所拟判词为铨选 考试而用,称为“虚判”,讲究“骈偶”,文辞华丽, 用句典雅。
宋:转变文风,改“骈”为“散”、注重朴实。南宋 并出现了一种文学作品中的判词,称为“花判”
唐代拟判举例
得甲牛抵乙马死,请偿马价。甲云:在放 牧处相抵,请赔半价。乙不伏。
判词曰:马牛于牧,蹄角难防;苟死伤之 可征,在故误而宜别。况日中出入,郊外寝讹; 既谷量以齐驱,或风逸之相及。尔牛孔阜,奋 犄角而莫当;我马用伤,踠骏足而致毙。情非 故纵,理合误论。在皂栈(厩圈)以来思,罚 宜惟重;就桃林(野外)而招损,偿则从轻。 将息讼端,请征律典。当陪半价,勿听过求。

法律文书范文(精选3篇)

法律文书范文(精选3篇)

法律文书范文1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作用;掌握起诉状、上诉状、申诉状、答辩状、反诉状的概念、文种之间的区别、写作格式和写作要求。

重点掌握:起诉状、上诉状、申诉状、答辩状、反诉状的写作。

一、重、难点内容提示(一)法律文书概述1.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法律文书是指公民、法人、国家机关及其它组织在处理各种法律事务中,为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而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一系列文书的总称。

法律文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法律文书,泛指一切法律上有效的文件、文书。

狭义的法律文书,指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所使用的司法文书和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所使用的诉讼状。

法律文书的特点:(1)适用法律的严肃性适用法律的严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法律文书的制作,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事实必须真实、清楚,证据必须确凿、充分,论证必须严密、理由充足,结论必须正确、符合法律要求,语言必须严谨、明确,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另一方面法律文书的制作,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程序法是确保各种实体法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也是确保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必要条件。

(2)事实认定的客观性认定事实的客观性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准确地揭示案件的本来面貌;第二、全面阐述案件的各个侧面;第三、准确表达案件关键部分的事实。

(3)生效执行的权威性法律文书由法律保证其生效执行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具体表现在法律文书制作的合法性、执行的强制性和解释的单一性三个方面:第一、制作法律文书的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合法资格;第二、法律是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文书的许多文种都具有法律强制执行的效力,以此来保证法律实施的权威性;第三、法律文书的解释必须是单一性的,不能有任何词语的歧义和模棱两可的提法。

(4)体裁格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书在长期的法律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裁和格式,依照法律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格式,把特定的内容和项目简明扼要、条清理晰地表达出来,不仅是形式上的需要,便于制作、查阅、管理和执行,而且还是法律文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需要,唯有规范的法律文书,才能保证其完整、准确和有效。

法律文书规范

法律文书规范

法律文书规范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法律文书概述一、法律文书概念广义得法律文书就是指一切涉及法律内容得文书,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就是具有普遍约束力得规范性法律文件,具体指各种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等;二就是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得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得法律文书,就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律师及律师事务所、仲裁机关、公证机关与案件当事人依法制作得处理种类诉讼案件以及非诉讼案件得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得非规范性文件得总称。

本文所称法律文书就是指狭义得法律文书。

二、法律文书类别(1)依制作主体可分为公安机关得刑事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得诉讼文书、人民检察院得检察文书、公证机关得公证文书、仲裁机构得仲裁文书与律师实务文书。

(2)依写作与表达方式得不同,可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与笔录式文书。

(3)依文种得不同可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文书、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

(4)从文书体例上划分大致可分为信函式、致送式、宣告式、表格式与实录式。

三、特点:(1)制作得合法性,各类法律文书都必须依法制作,这就是前提。

(2)形式得程式性,法律文书格式化得特点十分明显与突出,它得程式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为:①结构固定化②用语成文化。

(3)内容得法定性,各种法律文书得写作内容都就是由法律规定得具有法定性。

(4)语言得准确性,法律文书对语言运用有很高得要求,这就是因为文书往往涉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具有现实得法律意义,因此,语言运用必须高度精确。

(5)使用得实效性,法律文书得制作都就是为解决法律问题而制作得,因此必须讲究实效,换句话也就就是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作。

四、作用(1)具体实施法律得重要手段。

(2)进行法制宣传得生动教材。

(3)有关法律活动得真实反映。

(4)考核法律干部得重要尺度。

五、写作基本要求(1)遵循格式、写全事项(2)主旨鲜明、阐述精当(3)叙事清楚、材料真实(4)依法说理、折服有力六、叙述事实语言应用得要求1、表意精确、解释单一法律文书一部分就是体现与贯彻国家法律得文字形式,另一部分就是当事人向国家司法机关提出得诉讼请求或某项法律上请求义务得文书,因而它得文字必须做到表意精确、解释单一,以避免在理解与执行中发生歧义。

法律文书概述

法律文书概述
返回
法律文书与司法文书
司法文书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司法行 政机关制作和使用的处理诉讼案件的具 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法律文 书中由公检法监狱司法行政机关制作的 部分,属于司法文书的范围。
返回
法律文书与诉讼文书
诉讼文书是指涉及诉讼程序的,由国家 机关或个人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 意义的文书。法律文书中涉及到诉讼部 分的文书均属于诉讼文书的范畴。
不仅仅是司法机关 返回
法律授权的专门机关
公证机关 仲裁组织 返回
当事人
案件当事人 律师 律师组织 法律允许的其他代理人或辩护人 返回
适用范围
诉讼案件 非诉讼案件 返回
制作依据
法律,包括程序法和实体法。 法律是指广义的法律。 事实。经过审查的事实。 返回
法律后果
返回
法律文书的特点
主旨的鲜明性 内容合法性 程序规范性 时间及时性 解释的单一性 执行的强制性实效性 材料的真实性或客观性
返回
真实性或客观性
法律文书可以起到一定的法律效力或有 一定的法律意义,所以内容应客观真实, 可以有合理的推断,但不能有想像。
在选择材料时注意: 要合理选择能证明文章主旨的材料; 要善于用材料来论证主旨的成立。 返回
主旨的鲜明性
指制作法律文书都有明确的目的,不能 泛泛而谈。如检察院的起诉书是为了指 控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人制作;法院 的判决书是为处理某个案件而制作;公 安机关的讯问笔录是为查清案件事实而 制作。法律文书的目的应非常鲜明,不 能含混不清。
返回
合法性(法律性)
合法性是指一方面,法律文书制作的依 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各种法律文书 的制作主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 围内依法制作法律文书;另一方面,是 指法律文书的内容必须法律的规定。

律师事务所法律文书写作规范手册

律师事务所法律文书写作规范手册

律师事务所法律文书写作规范手册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 (3)1.1 法律文书的概念与作用 (3)1.2 法律文书的分类与特点 (4)第二章法律文书写作基本要求 (5)2.1 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原则 (5)2.2 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格式 (5)2.2.1 事实 (5)2.2.2 理由 (5)2.2.3 结论 (5)2.3 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素 (6)第三章民事诉讼法律文书 (6)3.1 起诉状 (6)3.1.1 起诉状的概念与作用 (6)3.1.2 起诉状的主要内容 (6)3.1.3 起诉状的格式及注意事项 (7)3.2 答辩状 (7)3.2.1 答辩状的概念与作用 (7)3.2.2 答辩状的主要内容 (7)3.2.3 答辩状的格式及注意事项 (7)3.3 上诉状 (7)3.3.1 上诉状的概念与作用 (7)3.3.2 上诉状的主要内容 (8)3.3.3 上诉状的格式及注意事项 (8)3.4 申请书 (8)3.4.1 申请书的概念与作用 (8)3.4.2 申请书的主要内容 (8)3.4.3 申请书的格式及注意事项 (8)第四章刑事诉讼法律文书 (8)4.1 起诉书 (8)4.1.1 首部 (8)4.1.2 正文 (9)4.1.3 尾部 (9)4.2 辩护词 (9)4.2.1 首部 (9)4.2.2 正文 (9)4.2.3 尾部 (9)4.3 申诉状 (9)4.3.1 首部 (9)4.3.2 正文 (10)4.3.3 尾部 (10)4.4 申请书 (10)4.4.2 正文 (10)4.4.3 尾部 (10)第五章行政诉讼法律文书 (10)5.1 起诉状 (10)5.1.1 原告身份信息 (10)5.1.2 被告身份信息 (11)5.1.3 诉讼请求 (11)5.1.4 事实与理由 (11)5.1.5 证据和证据来源 (11)5.1.6 证人姓名和住址 (11)5.1.7 此致 (11)5.1.8 具状人 (11)5.2 答辩状 (11)5.2.1 答辩人身份信息 (11)5.2.2 答辩事由 (11)5.2.3 答辩意见 (11)5.2.4 此致 (12)5.2.5 答辩人 (12)5.3 上诉状 (12)5.3.1 上诉人身份信息 (12)5.3.2 被上诉人身份信息 (12)5.3.3 上诉请求 (12)5.3.4 事实与理由 (12)5.3.5 证据和证据来源 (12)5.3.6 此致 (12)5.3.7 上诉人 (12)5.4 申请书 (12)5.4.1 申请人身份信息 (12)5.4.2 申请事由 (13)5.4.3 申请事项 (13)5.4.4 事实与理由 (13)5.4.5 证据和证据来源 (13)5.4.6 此致 (13)5.4.7 申请人 (13)第六章非诉讼法律文书 (13)6.1 法律意见书 (13)6.1.1 法律意见书 (13)6.1.2 正文 (13)6.2 法律咨询函 (14)6.2.1 法律咨询函 (14)6.2.2 正文 (14)6.3 法律见证报告 (14)6.3.1 法律见证报告 (14)6.4 法律顾问合同 (14)6.4.1 合同法律顾问合同 (14)6.4.2 合同正文 (14)6.4.3 附件:如有相关附件,如服务内容清单、费用明细等,可附于合同之后。

法律文书概述

法律文书概述
2、要科学地分析材料。鉴别材料就是对材料进行分析、 判断、审查,分辨真伪,核实来源,确定性质,判断价值 取向,决定其实际作用。
(1)分辨材料的真伪。 (2)核实材料的来源。 (3)确定材料的性质。 (4)要判断材料的价值取向。 3、要恰当地选择材料。选择材料就是写作者在占有材14 料、鉴别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确定的写作目的和构思的写
3、法律文书是正确运用、实施法律的具体体现。 4、法律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 (1)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2)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二)法律文书、司法文书与诉讼文书的区别。(参见 教材第3-4页) 二、法律文书的分类(参见教材第4页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的侦查文书;
作思路,对材料进行研究,决定取舍过程。 (1)以主旨为轴心,合理地选择材料。修改稿和原稿的 比较: 原文:
被告人因多次参与赌博,曾被当地派出所行政拘留一
次,罚款两次,批评教育多次,但仍不改恶习,继续行赌, 直至将家产输光,继而萌生盗窃之念头。
2010年7月,被告多次携带钳子、铁棍、手电筒及帆布 袋来往于市内主要地段踩道,伺机寻找作案目标。同月 18日晚子时,被告翻墙闯入坐落于XX北路的一品香饭店 内,用铁棍撬开桌锁抽屉,盗得人民币4582元,人人乐 超市消费购物卡两张,卡内人民币3000元,得手后,在 溜出途中,被该店雇员刘X撞见,被告即抽出两刃匕首向 其背、颈部猛刺数刀,将刘活活杀死。所盗钱款,除用于 还债5500元外,其余的买了羊皮夹克一件、变色镜一副15 、 自动雨伞一把、福星牌老板鞋一双、电子打火机一个、中
2、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
3、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
4、律师的实务文书;
5、监狱管理机关的狱政文书;
6、公证机关的公证文书;
7、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式规范的意义: 1、保证统一性、完整性、正确性和有效性 2、条理清晰、事理分明、内容清楚、要求明确、 全面发挥法律文书作用 3、有利于法律文书和科学管理、保证法律文书 的整理、保存和查阅
二、内容的合法性
内容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制作首先要适用程序法
实体内容要正确适用实体法
三、执行的强制性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类别
一、法律文书的概念
在司法程序中,公安、司法、公证、仲裁机关处理 各类普通诉讼案件和特殊诉讼案件时使用或制作的以及 案件当事人、律师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 义的文书的总称。 性质:应用文,以法律活动为主要记载内容。 解析:1、文书的时间性(法律活动中)
2、制作主体的特殊性(公安司法等机关及诉讼当事人) 3、适用范围包括诉讼案件和特殊诉讼案件 诉讼案件:刑、民、行政诉讼 特殊诉讼案件:公证、宣告失踪、死亡、破产
一、法律文书语言的概念 法律语言分为立法语言与司法语言
立法语言指立法制定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语 言 司法语言指在司法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分为独立语言与 会话语言,法律文书大多使用独立语言
法律文书语言是运用于司法、诉讼及相关非诉讼 活动中所有文件、文字材料的语言
二、法律文书语言应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法律的原则 1、词语选用合法 2、词语意义法定 (二)遵循语言原则 (三)遵循逻辑规则
(二)以法律机关的职能分类 1、公安文书 2、检察院文书 3、法院文书 4、公证文书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历史沿革
最早的法律文书;《截匝铭》中的判词 “伯扬文易成 散” 睡虎地秦简中记载了现场勘查和法医鉴定文书 唐朝将判词设专科,以此选拔官吏 历代都有法律文书的理论研究和写作研究 沈家本《考试法官必要》 1980年司法部《诉讼文书格式》 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
司法机关的法律文书生效后,应当立即执行,不 能任意撤销 当事人制作的法律文书,虽没有国家强制执行力, 但对诉讼程序有法定约束力
四、时间的及时性
不同阶段要求不同的文书 出具的及时性 执行的及时性
五、用语的客观性
司法机关文书不允许有个人感情因素或过于华丽 的词藻 公民文书以事实为根据,不可夸大或修改事实 一般用肯定、陈述、判断句,不要采用反问、疑 问、设问、感叹等句式
第一章 法律文书概述
北京交通大学法律系 陶杨
taoyangjustice@
第一章 法律文书概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类别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法律文书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 法律文书的作用 第五节 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六节 法律文书语言 第七节 法律文书的基本结构 附: 法律文书文本的区分
三、法律文书语言的特点 (一)准确 词义单一、语义明确、符合语法规范 (二)庄重
1、语言规范凝重 2、力避污言秽语 3、语言褒贬有度 4、恰当使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三)严谨
1、称代规范一致 2、论域集中,主旨鲜明 3、合理组织、条理明晰
(四)直白平实 1、力避生僻词语和生造词语 2、慎用方言土语 3、排斥形式上情感化或形象化语言 4、简繁得宜
第三节 法律文书的基本特点
一、格式的规范性
二、内容的合法性
三、执行的强制性 四、时间的及时性 五、用语的客观性
一、格式规范性
体现在文书的结构、用语、条理等方面固定化 一般都包括首部、主体、尾部三部分
首部:1、制作机关、文书名称、编号、时间 2、当事人基本情况 3、案件经过 主体:1、案情事实 2、处理理由 3、意见结果 尾部:1、说明事项 2、签署、日期、用印 3、附注事项
第四节 法律文书的作用
一、体现国家意志 二、适时地、准确地适用法律,维护人民的民主 权利,惩罚犯罪 三、调整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执 法机关履行职责、当事人间明确权利义务、规范 各自行为的凭证) 四、教育公民遵守法律 五、评估法律工作者素质的标准 六、档案功能
第五节 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相关概念区分
法律文书与法律文件—— 交叉关系 法律文件:国家和社会法 制活动中所制作的具有法 律效力的文件。 规范性法律文件:国家机 关制定并发布、具有普遍 约束力的法律文件。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国家 机关在使用法的过程中发 布的个别性文件。
规范性 法律文件 非规范性 法律文件 中间程序 法律文件
法律文书、司法文书与诉讼文书 法律文书 司法文书 诉讼文书
公检法监狱司法机关 公检法监狱司法机关 公检法监狱司法机关 制作和使用的文书、 制作和使用的文书 制作和使用的文书、 公证文书、诉状 诉状
三、法律文书的类别
(一)以法律文书表现形式分类
1、文书类:批准逮捕决定书、抗诉书 2、报告类:立案报告、审结报告 3、笔录类:讯问笔录、法庭笔录 4、证件类:拘留证、逮捕证 5、其他:通知书、通缉令、调解书、公证书、布告
第七节 法律文书的基本结构
一、法律文书格式的几种形式 (一)填写式 1、填空式 2、表格式 (二)记录式
(三)制作式
二、法律文书的内容
(一)首部 1、标题 2、编号 3、参与人员或抬头 4、处理经过 (二)正文 1、事实 2、证据 3、理由 4、结论 (三)尾部 1、交代诉讼权利、宣布效力及生效方式 2、致送对象 3、审批栏 4、落款和日期 5、附项
一、严格遵循格式 二、客观认定事实
1、准确揭示案件事实本来面貌 2、全面阐述案件事实各个侧面 3、确切表达案件关键部分事实
三、准确适用法律
1、证据确凿、充分,论证充分,结论正确 2、刑事文书应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民事应分清是非曲直 3、严格依法定程序办事
四、有力的逻辑说理
第六节 法律文书语言
附: 法律文书文本的区分
原本:草拟定稿的文 本,文书的原始依据,存入工作卷 正本:根据原本制作的送达文书主送者的文本,与副本 相对 副本:根据原本制作的送达文书主送者以外的其他有关 机关、部门和个人的文本。 抄件:根据原本制作,抄送有关机关、单位、部门或个 人的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