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级

合集下载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简答论述题汇总一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简答论述题汇总一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简答论述题汇总1、论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自考名师王学军解答提示:主要特点有:(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应与国家预算管理相适应,以预算和业务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

(2)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兼有权责发生制的结账基础。

(3)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核算有关收支结会,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

意义有:(1)正确组织预算财务收支核算,有利于促进预算收支任务的顺利实现。

(2)严格监督预算财务收支活动,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

(3)认真分析预算财务收支执行进度,有利于调节资金供求,合理调度资金。

2、简述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作用。

自考名师王学军解答提示:(1)全面、系统、总括地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

(2)可以了解事业单位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和结往复构成,分析资金使用效果,提高事业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使提高管理水平。

(3)可以分析检查预算和事业计划执行情况,为编制下期预算、计划提供必要的资料。

(4)可以了解事业单位遵守国家政策、财经纪律和财经制度的情况,是评价事业单位经济工作的重要依据。

(5)可以为主管部门、财政、银行、审计等部门更好地实行会计监督和为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和进行综合平衡提供参考。

3、简述财政会计报表分析的资料、方法和内容。

自考名师王学军解答提示:①财政会计报表分析的资料有:各种会计报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往年的历史资料,以及调查研究资料等。

②财政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

即将两个有关的可比数字进行对比,来分析有关项目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方法。

它是财政会计分析中使用较普遍的方法。

③财政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预算收支完成总情况的分析、预算收入完成情况的分析和预算支出完成情况的分析等。

4、简述行政单位会计的任务。

自考名师王学军解答提示:(1)及时合理组织资金供应,正确执行单位预算。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花轮同学的学习资料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监督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资金运动及其结果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监督政府财政资金和行政事业单位业务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

( 一)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

财政总预算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 (由财政机关代表)政府会计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与各类事业单位(二)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客体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客体是财政性资金运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以及有关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

财政总预算会计客体是资产、负债、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等。

政府会计客体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与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三)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方法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以会计学原理为基础的一门专业会计,是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也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反映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

( 一)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分级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分级与政府预算的分级是一致的。

预算层级与政权体系是一致的,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1.中央预算2.地方预算分为四级:①省、自治区、直辖市②设区的市、自治州③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④乡、民族乡、镇共五级(二) 政府会计的分级①一级预算单位,也称一级会计单位。

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预算的为一级预算单位。

一级预算单位有下级预算单位的,为主管预算单位。

②二级预算单位,也称二级会计单位。

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申报预算,并有下级预算单位的为二级预算单位。

③基层预算单位,也称基层会计单位。

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申报预算,且没有下级预算单位的为基层预算单位。

00070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自己整理的全书重点 不遗漏 考试全通过 超好用

00070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自己整理的全书重点 不遗漏 考试全通过 超好用

【1-2绪论3-8政府财政会计9-13行政单位会计14-20事业单位会计第一章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指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核算和监督政府财政资金、单位业务资金活动情况的会计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领域、社会福利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中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资金活动过程中和结果的会计体系包括:政府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简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与预算管理相适应,核算预算收支,计算经费余存,并以经费核算为中心特点:1与预算管理相适应,以预算和业务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2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兼有权责发生制的结账基础3主要核算预算收支结余,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简答)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意义?1正确组织预算财务收支核算,有利于促进预算收支任务的顺利实现2严格监督预算财务收支活动,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3认真分析预算财务收支执行进度,有利于调节资金供求,合理调度资金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级:1政府财政会计的分级:中央财政会计、地方财政会计2行政单位会计的分级:行政主管单位会计、二级行政单位会计、基层行政单位会计3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级:事业主管单位会计、二级事业单位会计、基层事业单位会计1政府财政会计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基金、收入、支出、结余2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3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1资产(财政性存款、有价证券、暂付及预收款项、各级拨款、专用周转金贷款、再涂款)1负债(应付、暂收款项、预算举借的债务)1净资产(购入有价证券、预算周转金、专项周转金)1收入(预算外收入、预算收入、自筹收入、资金调拨收入)1支出(预算支出、预算外支出、自筹支出、补助支出、上解支出、返还支出、调出资金出)1结余(预算资金结余、预算外资金结余、自筹资金结余)2资产(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借出款、材料、流动资产、固定资产)2负债(应缴预算收入、暂存款、借入款、代管款)2净资产(固定基金、专用基金、普通基金)2收入(拨入经费、拨入专用资金、其他收入和附属机构缴款)2支出(经费支出、专项资金支出、其他支出、拨出经费、拨出专项资金补助)2结余(经费结余)3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3负债(借入款项、应付款项、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各种应缴款项)3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项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所属单位缴款3支出(拨出经费、拨出专项支出、专款支出、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所属单位补助)3结余(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在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中,会计要素分为静态、动态静态:资产、负债、基金动态:收入、支出、结余静态:资产=负债+净资产动态:收入—支出=结余在收入与支出尚未结转的情况下: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资产=负债+净资产+结余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提供哪些会计信息?1反映国家预算和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信息2反映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3反映国家财经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的信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任务是什么?1反映和监督预算财务收支情况,确保国家预算收支任务的顺利实现2监督预算执行,检查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的重要任务3分析预算执行进度,确保预算资金供求4检查预算收支活动,正确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第二章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原则实行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原则的意义是什么?1规范会计行为,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有利于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3借鉴国际会计惯例,有利于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假设是对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赖以活动的客观环境作出的合乎事理的基本假定(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是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00070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070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概念、特点与目标一、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概念(识记)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它是政府预算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与事业事业单位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

政府财政部门包括中央财政部门和地方各级财政机关。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总称。

行政单位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进行各项行政管理作用的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等。

事业单位是直接或间接地为基层建筑服务,为生产建没和改善人民生活服务的单位。

包括各级党政机关、科教文卫,以及新闻出版、体育、环境监测、城市建设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机关的附属机构和法律服务所等。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担负着各级政府预算收支管理的任务。

一方面,财政部门根据事先编制的政府预算,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取得政府预算收入,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等;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又要按照编制的预算,把集中起来的预算资金分配出去,形成政府预算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支出、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险和就业支出。

政府收支预算执行的结果表现为预算资金的结余或超支,财政部门在执行政府预算的过程中,还会发生一些与预算收支相关的暂收暂付业务活动。

据国家规定取得事业收入。

这些单位取得收入以后,必须按照政府预算规定的资金用途和开支标准支付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对企事业单位补贴支出、转移性支出、赠予支出、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连续、完整、系统地反映和监督。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通过对政府财政资金和单位业务资金的反映和监督,可以保护社会主义财产的安全完整,合理安排与调度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资金的使用,促进政府预算收支任务圆满完成,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会计

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会计

1.政府与事业单位是指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核算2.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与预算治理相习惯,核算预算和业务收支,计算收支余缺,并以收支结余核算为中心,具体特点:〔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应于国家预算治理相习惯,以预算和业务收支为要紧核算内容。

〔2〕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体,兼有权责发生制的结账根底。

〔3〕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要紧核算收支结余,一班不进行本钞票核算。

3.政府与事业单位的组成体系:政府及事业单位会计课有政府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所组成。

政府会计是政府财政部门与行政单位,核算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室核算和监督各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与财务收支情况的会计。

我国国家的预算组成体系是依据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建立的,国家预算有中心预算和地点预算组成,国务院直属各部门的预算为中心预算,省级以下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为地点预算国家预算按照预算收支治理范围,又可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于此相习惯,政府会计也可分为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

4.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级:按照统一领导,分级治理的原那么。

政府财政会计分为中心财政会计和地点财政会计。

中心财政会计也称中心财政总会计。

地点财政会计又可分为省、市、县、乡等各级财政会计。

行政单位会方案分为行政主管单位会计、二级行政单位会计和基层行政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会方案分为事业主管单位会计、二级事业单位会计和基层事业单位会计。

5.政府财政会计的会计要素:由资产、负责、基金、收进、支出和结余构成。

6.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静态:资产=负债+净资产动态:收进—支出=结余在收进和支出尚未结转的情况下,可写成资产=负债+净资产+〔收进—支出〕或资产=负债+净资产+结余7.政府与事业单位的会计任务:〔一〕反映和监督预算财政的收支情况,确保国家预算收支任务的顺利实现。

〔二〕监督预算执行,检查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分析预算执行进度,确保预算资金供求。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习题1-3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习题1-3

习题一1.下列行政事业单位中,属于事业单位的是( )。

A.财政局B.税务局C.公安局D.电视台答案:D解析: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行政单位泛指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和政党组织,事业单位泛指由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组织。

2.以下( )属于政府预算会计要素。

A.净资产B.负债C.预算收入D.费用答案:C解析:政府预算会计三要素: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3.下列不适用《政府会计制度》单位有( )。

A.教育事业单位B.科学事业单位C.文化事业单位D.军队答案:D解析: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不适用。

)4.附属于事业单位但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招待所,执行( )。

A.《政府会计制度》B.《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C.《小企业会计准则》D.《企业会计准则》答案:D5.单位会计分为( )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答案:B解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级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拨关系,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

6.( )为行政单位特有的会计科目。

A.应交财政款B.应付政府补贴款C.受托代理负债D.长期股权投资答案:B解析:书P238-240,行政单位专用科目:负债类:应付政府补贴款,支出类:行政支出7.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单位财务会计(行政事业)资产类的是( )A.财政拨款收入(收入类)B.应交财政款(无)C.拨出经费(无)D.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答案:D8.以下( )是行政单位的主要收入预算来源。

A.财政拨款预算收入B.投资预算收入C.经营预算收入D.债务预算收入答案:A10.下列选项中,对政府会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政府会计是以财政收支活动为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适用于各类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一种专业会计。

B.我国对部分业务采用双重分录形式,以收付实现制核算预算会计业务,以权责发生制核算财务会计业务。

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第1章习题)

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第1章习题)

行政(xíngzhèng)与事业单位会计(第1章习题)第一章例:下列(xiàliè)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单位的是().A、司法机关B、检察机关C、国家(guójiā)权力机关D、学校例:下列单位不属于事业单位(shì yè dān wèi)范畴的是()A.气象局B.林业研究所C.出版社D.福利企业例:行政事业单位都是非物质生产部门,不直接从事物质产品(chǎnpǐn)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例:下列(xiàliè)各项不属于政府财政会计内容的是()。

A.成本费用的核算B.预算收入的核算C.预算支出的核算D.预算结余的核算例:下列不属于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的是().A、注重核算资金收支结余,核算盈亏B、出资者提供的资金具有限定用途,不要求盈利和增值C、不同会计主体采用不同的会计确认基础D、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与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适应例:可以同时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为会计确认基础的是().A、事业单位会计B、企业会计C、行政单位会计D、以上三项全部正确例:下列不属于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信息主要使用者的是().A、立法机关B、捐资人C、债务人D、纳税人例:我国的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可以分为政府财政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两大组成部分.()例: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组成体系主要包括().A.政府财政会计B.行政单位会计C.事业单位会计D.商业银行会计E.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例: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我国政府财政会计的分级包括()。

A.中央财政总会计B.省级财政总会计C.市级财政总会计D.县级财政总会E.乡级财政总会计例:下列会计属于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包括:()A.江苏省某市财政会计B.江苏省某市公安局会计C.江苏省某市某大学会计D.江苏省某市商业银行会计例:政府财政会计分为()A.中央财政会计B.地方财政会计C.行政主管单位会计D.二级行政单位(dānwèi)会计E.基层行政单位(dānwèi)会计例:政府财政(cáizhèng)会计适用于()A.各级国家(guójiā)行政机关B.各级政府财政(cáizhèng)机关C.各级国家权利机关D.各类预算执行单位例:凡是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或者财务隶属关系的事业主管单位所实行的独立会计核算,称为()A.行政主管单位会计B.事业主管单位会计C.二级事业单位会计D.基层事业单位会计例:凡是向事业主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关系或者财务隶属关系,且有下属单位的事业单位所实行的独立会计核算,称为()A.行政主管单位会计B.事业主管单位会计C.二级事业单位会计D.基层事业单位会计例:凡是向上级事业单位领报经费,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或者财务隶属关系,且无下属单位的事业单位所实行的独立会计核算,称为()A.行政主管单位会计B.事业主管单位会计C.二级事业单位会计D.基层事业单位会计例:政府与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包括().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收入E.利润例:下列会计要素中,在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中名称相同的有()A.资产B.负债C.收入D.费用E.所有者权益例:下列不属于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会计要素的是().A、资产B、负债C、净资产D、所有者权益例: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资金静态运动不涉及().A、收入B、负债C、净资产D、资产例: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资金动态运动不涉及().A、收入B、支出C、结余D、净资产例:下列会计要素中,属于政府与事业单位动态会计要素的有()。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考试重点整理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考试重点整理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采用一定技术方法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是政府预算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组成体系:可分政府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

另,人行在办理国库业务时设立的国库会计,建行在办理基建拨贷款时设立的基建拨贷款会计,税务部门在办理税款征解时设立的税收会计等,在执行政府预算业务时,均担负一定会计任务,因此,它们也包在广义财政会计范围内。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组成体系:1、政府财政会计;2、行政单位会计(1与2合称为政府会计);3、事业单位会计。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组成体系决定于政府财政、国家行政和事业单位的组织体系,并且与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相衔接。

我国的国家预算一般是按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分,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后者包括四级,如果连上中央,我国预算一共分为5级。

原则上是一级政府就有一级财政就有一级预算。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级:1.、财政会计的分级:(五级),在财政部设中央财政会计,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设省财政会计,在市(地区)财政局设市(地区)财政会计,在县(自治县、市辖区)财政局设县(区)财政会计,在乡(镇)财政所设乡(镇)财政会计。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级:(三级)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可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

主管会计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单位的。

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又有所属单位的为二级会计单位;向上级…下面没有所属单位的为基层会计单位。

收付实现制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政府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不需像企业计算各期成本费用与财务成果,因而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处理基础。

“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 行政单位会计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多为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涉及经营性收支业务的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级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拨关系,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

主管会计单位(简称“主管单位”),即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会计单位。

也就是说,主管会计单位直接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有所属会计单位并向其所属会计单位转拨经费。

二级会计单位(简称“二级单位”),即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会计单位。

也就是说,二级会计单位不直接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而是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有所属会计单位并向其所属会计单位转拨经费。

三级会计单位(也称“基层会计单位”)。

即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会计单位。

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视同基层会计单位。

也就是说,不论是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还是与主管会计单位或二级会计单位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只要没有所属会计单位的就是或者视同是基层会计单位。

以上的会计单位,都应建立独立的单位预算,实行比较完整的会计核算制度。

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报账单位”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