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素材:古典名句.doc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古诗词中的典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古诗词中的典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古诗词中的典故。
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识判断却是很多考生头痛之处,特别是历年来考过的一些古诗词中典故,若自身无深厚积累,很难选出正确答案。
今天就为各位考生带来古诗词中最为常见的十四个典故。
1.哀鸿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比哲人,谓我劬劳。
”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
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2.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寒食寒食,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
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桑梓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
”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
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毛泽东《七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5.采薇隐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三径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7.鸡黍特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论语》中:子路随孔子出游时与孔子走散了,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
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
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素材积累:2020年领导人讲话中引用的9条古语典故

申论的提升需要不断积累,除了做题之外,各位考生还可以通过积累一些金句为自己的文章写作增添色彩。
给大家带来的是“2020年领导人讲话中引用的9条古语典故”,希望备战2020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多多积累!1.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
【解读】出自汉代桓宽《盐铁论·申韩》善于治国理政的人,在发现了弊端、问题后会立即想办法补救,看到了漏洞就会想办法堵塞。
事情总有其多面性,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问题的存在固然让人烦恼、忧虑,但问题也代表着前进的方向,预示着进步和提高的可能。
所谓,好的心态、正确的认知,加上靠谱的执行力,总能转危为机。
2.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解读】出自《商君书》(徙木立信、改革变法的商鞅)商鞅,一个写作中时不时会引出的人。
上到国家的治理,下到持家,制度都是必要的。
也正是因为设制度、立法治,我们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所谓,以制度为准绳,以规范谋发展。
3.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解读】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尊重规律、顺势而为,世间万物保住根本就能生长,事业符合道义就能成功。
所谓“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4.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解读】出自伟大的文豪苏轼俗话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干事业、学申论,就要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所以,老老实实做题、写申论吧。
5.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解读】出自《论语》读起来似乎有点拗口,但诠释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道理——别想着掩饰错误,你犯了错,人们都能看见,但改正了,人民群众是会接纳并仰望你的。
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6.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
【解读】出自朱熹的《四书或问》天下最难以把持的是内心,而天下最容易受到沾染的是欲望。
所谓,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7.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解读】同样出自《论语》君子之德就像风,小人之德就像草,草呢一定是跟着风倒的。
2020国考申论积累:名言佳句40句

2020国考申论积累:名言佳句40句爱国主义篇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2.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唐·李白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5.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明·于谦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8.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服务人民篇1.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孟子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3.铁肩担道义。
——李大钊4.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
——陶行知5.我们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
——毛泽东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行不正,虽令不行。
——《论语》崇尚科学篇1.科学实为兴国之第一事。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2.必须培养科学的幼苗,撒播科学的种子。
——陶行知3.中国必须受科学的洗礼,方能适于生存。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5.不创新,就死亡。
——艾柯卡(美国著名企业家)6.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
——爱因斯坦7.科学赐予人类的最大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
——康普顿(美国) 德行涵养篇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2.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尚书·大禹谟》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4.人聚则强,人散则弱。
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清·魏源5.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
——朱德《游七星岩》6.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7.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
千万别说:“你错了。
”——卡耐基(美)诚实守信篇1.同心可断金,首要重然诺。
公务员考试--中国古典诗词名句精华版(下)

中国古典诗词名句精华版(下)七.乡思离情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瑕《江楼感怀》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八.愁恨悲欢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02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古诗词类(共6个专题)

202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古诗词类(共6个专题)一30个诗词典故1.梦蝶蝶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庄周,实在难以分辨。
后“梦蝶”多用来比喻做梦、梦幻,和变幻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无题》2.化碧苌弘化碧,苌弘是周敬王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后蒙冤被人所杀,其血化为碧玉,形容刚直忠正,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
一腔热血勤珍重,死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瑾《饮酒》3.青衿青衿,语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因此多用“青衿”代指读书人。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屯。
-----唐·杜甫《折槛行》4.抱柱相传古代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他等了好久,却不见女子到来,这时候河水开始上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用来比喻坚守信约。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唐·李白《长干行》5.尺素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章,故称这种短笺为尺素。
晋陆机《文赋》:“函绵邈于尺素。
”也用以指书信。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踏莎行》6.黍离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过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
后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唐·许浑《登洛阳故城》7.还珠还珠,古时候,合浦地盘产珍珠,可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
东汉的孟尝到这里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比喻官吏为政清廉。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2020年国考申论必背的15条用典金句

2020年国考申论必背的15条用典金句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典出: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所谓“大道”,就是适用性强的真理、终极真理。
聚天下英才、德才行大道,是一种天下大同的理想境地。
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典出: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难事发展于简易,做大事也一定要从细枝末节做起,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平凡造就伟大”正是这样的道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新词、金句都不去记,怎么能写出好的文章呢?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典出:《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要有志存高远的追求。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此句和另外两句词一起比作“治学三种境界”。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典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一句话。
我们要坚持独立思考,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找到正确的道路、领悟真谛。
可引申:治学、做人、成事等方面。
5、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典出:欧阳修的《朋党论》,君子之交在同心同德,只有以共荣的理想追求凝聚在一起,共同为了伟大的事业而奋斗,才能和衷共济、众志成城,锻造牢不可破的坚强团队。
可用于:合作并进、共同奋斗等主题。
6、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典出:陆游《苦笋》,温室里的花朵好看是好看,但经不起风雨,变不成万年松。
培养人才也是如此,要让他们去基层、风雨中历练。
可用于:人才培养的议题。
7、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典出:《宋史·乐志》。
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春回大地,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可用于:文章结尾的首句,表述事态引来积极变化。
8、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典出:《韩非子·显学》,是使用频率极高的用典。
从基层实际工作中去选拔高级官员,懂得民间疾苦;将领要有战壕里趴窝的经历,不能只会纸上谈兵。
可用于:人才培育等主题。
2020年公务员考试100句古诗词复习

2020年公务员考试100句古诗词复习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有着诸多的文学宝藏。
那些先贤留下的经典名篇,纵使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如今读来依旧如品佳茗,唇齿留香。
那些看似耳熟能详的名句,它的上一句/下一句,你可曾知晓?1、采菊东篱下,_______。
2、_______,波撼岳阳城。
3、草木有本心,_______。
4、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
5、去年今日此门中,_______。
6、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
7、举杯邀明月,_______。
8、_______,道是无晴却有晴。
9、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10、________,在地愿为连理枝。
11、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
答案:1、悠然见南山;2、气蒸云梦泽;3、何求美人折;4、草色遥看近却无;5、人面桃花相映红;6、衡阳雁去无留意;7、对影成三人;8、东边日出西边雨;9、衣带渐宽终不悔;10、在天愿作比翼鸟;11、天长地久有时尽。
1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
13、寂寞空庭春欲晚,________。
14、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15、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16、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
17、有花堪折直须折,________。
18、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19、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
20、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21、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22、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答案:12、春来江水绿如蓝;13、梨花满地不开门;14、风急天高猿啸哀;15、长风破浪会有时;16、山外青山楼外楼;17、莫待无花空折枝;18、我劝天公重抖擞;19、雪拥蓝关马不前;20、千呼万唤始出来;21、江山代有才人出;22、但使龙城飞将在。
23、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
24、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
25、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
公务员面视最可能出现的古典名句

怎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呢?这其中有规律可循。
1、揭示人类社会、客观事物一般规律的哲理。
如: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1991年——指高考选人年份,下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1991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1993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1994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994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1994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1994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1995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林》,1995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1996年)业精于勤,荒手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1996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劝学》,1997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记》1997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1998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杜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古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陆游)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冯梦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素材:古典名
句
1.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
简要说明:
这两句话出自《荀子天论》,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自有自身规律,顺应规律就能昌盛、发展。
2. 观一叶可知秋。
简要说明:
出自《淮南子说山》,意思是看见一片叶子落下就知道秋天来了。
比喻以小见大,通过微小的征兆就可以推知事物的演变和趋势。
可用于:分析问题、揭示原因等议题。
3.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简要说明:
典出《三国志蜀志董允传》,功绩有人才才能建立,事业有人才才能发展,表达人才的重要性。
可用于:人才类议题。
4.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
简要说明:
出自孙中山的《建国方略自序》,意思是如果是坚信这件事能成功,即使是搬山填海也终会成功,反之,则没什么成绩。
心怀一念可移山,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可用于:理想信念的论证。
5.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简要说明: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体现的是商君的变革思想,意思是治理天下的方法不要死板地用同一套,要灵活变通。
可用于:变革、革新等议题。
6.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简要说明:
出自《管子乘马》,不仅要未雨绸缪、思虑周全,还要务实、有忧患意识。
可用于:涉及到奋斗、拼搏的议题。
7.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简要说明:
出自屈原《离骚》,意思是追求心中所向往的东西,即便是死多少次也不后悔,表达坚持理想、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8.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
简要说明:
出自魏源,越追求、尊重人才,人才就更多,越不管不用就越来越少了。
可用于:人才类议题。
9.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简要说明:
出自刘昼《刘子崇学》。
这句话的意思是凿井的人从很浅的坑开始挖,一点点地积累,最后能成很深的井,比喻坚持不懈,必然能成就事业。
10.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简要说明:
出自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意思是把自己想象成乘风直上的大鹏鸟,在万里长空俯瞰山河,比喻的是新时代青年要敢于追梦、放飞梦想。
可用于:梦想、新时代青年等议题。
11.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简要说明:
出自唐代王湾的诗句,同样是理想信念,这句诗是表达高挂风帆、乘风破浪的自信。
12. 力,形之所以奋也。
简要说明:
出自《墨经》,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可以作为文章论据。
13.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简要说明:
王冕《墨梅》中的一句话,墨梅品性实在,并不以颜色讨人喜欢。
可用于:品德和理想信念的论述。
14.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简要说明:
出自王阳明,体现立志的重要性,同样的,申论学习同样需要目标和计划来驱动能力提升啊!
可用于:表达志向、梦想等议题。
1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简要说明:
出自《大学》,体现儒家的教育思想。
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培养社会接班人。
16.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简要说明:
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互统一的过程,育人是根本。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可用于:人才培养的议题。
17.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简要说明:
典出董必武,意思是在逆水行舟的时候撑船,竹篙只要稍稍一松就会后退很远。
喻指做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8.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简要说明:
出自王阳明的《传习录》,以知为指导,行才能有效,以行验证知,才是真知灼见。
可用于:论证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关系等议题。
19.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简要说明:
出自张之洞《创设储才学堂折》,意思是国家的强大在于人才,人才要从教育中来。
可用于:教育兴国等议题。
20.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简要说明:
意思是虽然现在已经不是春天,但圣人之道(东风)依然催生万物、万紫千红。
出自朱熹的《春日》,虽说理而不显露说教痕迹,妙啊!
可用于:文章的观点说明或者结尾的总结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