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舞蹈手位、步位
芭蕾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和脚位

芭蕾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和脚位芭蕾舞是一种优雅而美丽的舞蹈形式,它融合了舒展的身体动作、优雅的手势和精确的脚位。
在芭蕾舞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手位和脚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芭蕾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和脚位,并讨论它们在舞蹈中的作用。
一、手位1. 基本手位(First Position)基本手位是芭蕾舞中最基础的手位,它要求双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并拢,手掌微微向内扣。
这个手位可以让舞者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为后续的动作做准备。
2. 二手位(Second Position)二手位是另一个基本手位,它要求双臂打开,手肘微微弯曲,手掌飞起。
这个手位可以增加舞者的舞台表现力,让动作更加灵活和优雅。
3. 三手位(Third Position)三手位要求一只手臂的前臂与身体前方的手臂呈交叉状。
这个手位可以更好地平衡舞者的身体,并使动作更加流畅。
4. 四手位(Fourth Position)四手位要求舞者将一只手臂从二手位转向三手位,然后将其延伸到身体前方。
这个手位可以让舞者更好地展示舞蹈的动感和美感。
5. 五手位(Fifth Position)五手位是最高级的手位,要求舞者将一只手臂从四手位转向三手位,然后将手臂延伸到身体前方,并与另一只手臂的前臂交叉。
这个手位可以增加舞者的舞台表现力,并让舞者的动作更加精确和准确。
6. 六手位(Sixth Position)六手位要求双臂分别从二手位和三手位延伸出来,呈“六”字形状。
这个手位展示了舞者的柔软和优雅性,使舞蹈更加美妙。
7. 点手位(Pointe Position)点手位是芭蕾舞中特有的手位,要求舞者用脚趾尖站立,同时将一只手臂从五手位延伸到头顶。
这个手位增加了舞者的舞蹈难度,并让舞者的动作更加优美。
8. 统一手位(Port de Bras)统一手位是芭蕾舞中用于过渡和平衡动作的手位,它要求舞者以柔软和连贯的动作进行手臂的运动。
这个手位将舞者的手臂与上半身的动作融合在一起,使整个舞蹈更加流畅和美妙。
舞蹈基本手位脚位动作要领

舞蹈基本手位脚位动作要领
舞蹈基本手位和脚位是舞蹈训练的基础,它们在不同的舞种中可能有不同的规范与要求。
以下是一般性舞蹈(如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等)中常见的基本手位和脚位动作要领:### 基本手位:
1. 一位手:
- 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指伸直并拢,手臂呈椭圆形弯曲,肘部轻轻贴住身体。
2. 二位手:
- 右手向上抬起,手掌朝前,手臂保持圆润弧度,大臂与地面平行,小臂与大臂形成约90度角;左手位于一位手位置。
3. 三位手:
- 右手继续向上延伸至耳朵高度或稍高于头部,小臂仍与大臂成约90度角;左手移至二位手的位置。
4. 四位手:
- 右手从三位手位置向右打开,掌心朝外,手臂依
然保持弧度;左手也相应打开到对称位置,双臂如同画了一个半圆。
5. 五位手:
- 双手在头顶上方相握,手臂呈圆形,指尖向上,手臂与耳朵保持一定距离。
### 基本脚位:
1. 一位脚:
- 两脚并拢,脚尖向前,双腿收紧站立。
2. 二位脚:
- 左脚沿直线向左侧平移一步,两脚跟之间的距离约为一足之宽,两脚尖均朝前。
3. 三位脚:
- 在二位脚基础上,左脚尖转向正侧方,右脚尖仍向前。
4. 四位脚:
- 左脚再向左侧转动,使两脚跟连线与肩同宽,左右脚尖分别指向左右正侧方向。
5. 五位脚:
- 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置于左脚的后方,脚跟紧贴左脚足弓处。
以上描述的是基础的手位和脚位,具体细节可能因舞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请根据实际学习的舞种进行调整和深入学习。
同时,在练习时应注意身体姿态的优美和肌肉的控制力。
蒙古族舞蹈基本手位

蒙古族舞蹈基本手位
1. 半弓步:两脚小步跟着节奏抬起平伸,向前向后摆动;
2. 双扇手:双臂上下轻轻抖动,伴随着拍手声一展8字掌手位;
3. 鞍子舞:于盘腿垫上,手臂被动上下摆动,左右转动,脚跟着节奏轻轻跳起;
4. 千手千眼:手臂在脑后头上作轻轻上下搓揉跟捏的动作,节奏揉捏个巴掌;
5. 疋短袖:上下各双上肘,双臂搓捏一把扑勺的动作;
6. 流星蝴蝶翼:双手像流星一样抖动,双腿翻滚到前一翘掌,双臂飞快地上下交叉;
7. 鼓舞汉子:仰而双手从耳间抛起,双臂上上下下撞鼓,两腿抬起点点勾着,左右交叉拍掌手。
芭蕾舞七个基本手位

芭蕾舞七个基本手位在芭蕾舞中,手位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动作。
它们是舞者表演动作的基础,也是展现优美姿态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芭蕾舞的七个基本手位,帮助读者了解和学习这些重要的手部姿势。
第一手位:头顶一手位(Premier bras)头顶一手位是最常见和最基础的手位之一。
它的动作简单,是学习其他手位的起点。
手臂自然地向下垂,手掌轻轻贴近大腿,手指稍微垂直分开。
这个手位在舞蹈中很常见,用于衔接其他的手位和展示整体的舞姿。
第二手位:胸前一手位(Deuxième bras)胸前一手位是手臂自然保持放松的姿势。
手臂微微弯曲,胳膊靠近身体的两侧,手掌轻轻贴近胸前,指尖稍微分开。
这个手位更多地用于展示舞者的柔美和优雅,同时也是其他手位的过渡姿势。
第三手位:胸前二手位(Troisième bras)胸前二手位是在胸前一手位的基础上稍微升高的一个姿势。
手臂向两侧伸展开,手肘微微弯曲,手掌略微高于胸部,指尖稍微分开。
这个手位常用于配合舞蹈动作,展示舞者的身体平衡和轻盈。
第四手位:胸前三手位(Quatrième bras)胸前三手位是一种较高的手位,手臂高举过头顶,手肘微微弯曲,手指伸直并靠拢。
这个手位需要较强的身体控制力和平衡感,常见于芭蕾舞中的跳跃和转体动作,展现舞者的力量和灵活性。
第五手位:胸前四手位(Cinquième bras)胸前四手位是胸前三手位的升级版,手臂完全伸直,手臂高举过头顶,手指并拢。
这个手位用于展示舞者的优雅和精确,需有较高的柔韧度和舞蹈技巧。
第六手位:背后一手位(Sixième bras)背后一手位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位,手臂从胸前转移到背后。
手臂向后伸展,手肘继续弯曲,手掌贴近背部,指尖稍微分开。
这个手位常出现在芭蕾舞的转体和旋转动作中,展示舞者的灵活性和技巧。
第七手位:背后二手位(Septième bras)背后二手位是一种较高的手位,与背后一手位相似但手臂更高举过头顶。
古典舞的24个手位讲解

古典舞的24个手位讲解古典舞是一种源远流长、优雅动人的舞蹈形式,强调身体姿势的准确性和优美性。
手位作为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传达舞者的情感和表现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古典舞中的24个手位,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舞的魅力。
1. 瓶子手位(Cupped):手掌弯曲,手指轻轻触碰在一起,呈杯状。
2. 亭亭手位(Curved):手掌稍微凹陷,手指自然伸展。
3. 托盘手位(Saucer-like):手掌平整,手指微微曲起,仿佛托起一个盛满水的盘子。
4. 络缎手位(Silken):手掌微微上翘,手指张开,仿佛握住一条柔软的丝绸。
5. 蝴蝶手位(Butterfly-like):手掌平整,手指轻轻并拢,仿佛张开翅膀的蝴蝶。
6. 爪子手位(Claw-like):手掌稍微凹陷,手指自然收缩,仿佛张开的爪子。
7. 苍鹰手位(Eagle-like):手掌微微凹陷,手指稍微交叉,仿佛展开的鹰爪。
8. 虹膜手位(Iris-like):手掌微微上翘,手指张开自然呈现出一个圆形的形状。
9. 礼盒手位(Gift box-like):手掌微微凹陷,手指自然张开,仿佛握住一个礼盒。
10. 珠宝手位(Jeweled):手指自然伸展,呈现出一束美丽的珠宝。
11. 水晶手位(Crystal-like):手指自然张开,仿佛握住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
12. 臂托手位(Arm-183dx House staff):手心朝上,手指微微张开,臂部呈半圆状,仿佛托住一个物体。
13. 扇子手位(Fan-like):手指自然张开,仿佛扇子展开。
14. 鹿角手位(Antlers-like):手指自然张开,手掌微微上翘,仿佛鹿角的形状。
15. 手链手位(Bracelets):手指自然张开,仿佛带上一串手链。
16. 对称手位(Symmetrical):左右手呈镜像状,手指自然伸展。
17. 莲花手位(Lotus-like):手指自然张开,仿佛盛开的莲花。
18. 魔杖手位(Wand-like):手指自然伸展,仿佛握住一根魔法棒。
蒙古舞基本手型和手位

蒙古舞基本手型和手位
蒙古族舞蹈的基本手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四指伸直并拢,拇指稍翘自然旁开,五个手指在一个平面内,形成“板手”。
2. 开手,是最常用的手位之一,舞者将手臂自然地伸展开来,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张开。
这个手位通常用于表现出舞蹈的轻盈和柔美,强调肩部的开发和放松。
3. 合手,舞者将手臂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手掌相对,手指紧密地贴在一起。
这个手位通常用于表现出舞蹈的力量和稳定感,强调身体的挺拔和平衡。
4. 托手,舞者将手臂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张开。
这个手位通常用于表现出舞蹈的柔和和温馨感,强调手臂的柔和曲线和优美的姿态。
5. 扭手,舞者将手臂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张开,然后将手臂向内扭转。
这个手位通常用于表现出舞蹈的灵动和变化,强调身体的曲线和动态感。
6. 握手,握手是蒙古族舞蹈中较少用的手位,舞者将手臂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手掌向下,手指紧握在一起。
这个手位通常用于表现出舞蹈的紧张和激烈感,强调身体的紧张状态和力量的展现。
以上是蒙古族舞蹈的基本手型和手位,它们是构成蒙古族舞蹈独特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有哪些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有哪些中国古典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它注重表达内心情感,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传递深刻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古典舞中,手位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表达了舞者的情感、态度以及角色的不同。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1. 螺旋手位(鳌臂)螺旋手位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手位之一。
它的形状像一只螺旋形的螺丝,拇指和食指相互握住,其余三个手指张开。
螺旋手位代表着舞者的高贵和优雅,是舞者表达自身情感和态度的基本手势。
2. 谦逊手位(屈膝揖)谦逊手位是一种表达谦虚和尊重的手势。
舞者将手臂弯曲,握住拇指放在胸前,其他四指紧贴胸膛。
这种手位在舞蹈中通常用于展示自己的虚心态度,向观众和其他舞者表示尊重和敬意。
3. 指固手位(琼花)指固手位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手势,它需要舞者将指甲弯曲,并且用拇指和中指轻轻固定住。
指固手位通常用于展示舞者的灵活性和技巧,它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4. 战斗手位(双握)战斗手位代表舞者的力量和坚定。
舞者将双手握紧,手臂前伸,手臂弯曲并且手指紧紧握住。
这种手位通常用于表达舞者角色的战斗和决心,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
5. 花盆手位(婆罗门)花盆手位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手势。
舞者将五指打开,手臂向上伸直,手指自然下垂。
这种手位通常用于表达舞者的柔美和慈祥,给观众带来一种平和安详的感觉。
6. 扇叶手位(兰芝)扇叶手位是中国古典舞中一种比较难度较大的手势。
舞者将拇指和食指张开,其他三个手指屈曲,形成扇叶状。
这种手位通常用于表达舞者的优雅和斯文。
它需要舞者掌握精确的肢体协调和控制力度。
7. 自然手位自然手位是中国古典舞中最简单、最自然的手势。
舞者将手臂放松下垂,手指自然张开,没有任何特定的形状。
这种手位通常用于表达舞者的平和和自由,让舞者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表达力。
在中国古典舞中,手位能够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舞者巧妙的手势组合和变化,观众可以感受到舞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角色的特点。
古典舞的24个手位讲解

古典舞的24个手位讲解古典舞是一种高雅的舞蹈形式,其中手位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古典舞的24个手位:1. 捧花手位:双手合十,掌心向上。
2. 玉环手位:双手握住一个虚拟的球体。
3. 折花手位:左手屈肘,右手掌心向上,手指弯曲。
4. 柳枝手位: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拳头。
5. 琵琶手位:左手握拳,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弹琵琶。
6. 花篮手位:双手手指交叉,掌心向外。
7. 玉女手位:双手指尖相对,掌心向下。
8. 莲花手位:左手屈肘,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拿着莲花。
9. 蝴蝶手位:双手手指交叉,掌心向下。
10. 玫瑰手位:双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捧一朵玫瑰花。
11. 竹笛手位: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吹笛子。
12. 杏花手位:左手屈肘,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拿着杏花。
13. 紫薇手位:左手手指弯曲,右手手指交叉,仿佛在拿着紫薇花。
14. 飞天手位:左手屈肘,右手手指指向天空。
15. 水袖手位:双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扇动水袖。
16. 冰雪手位:双手手指弯曲,仿佛在触摸冰雪。
17. 舞剑手位:右手握剑,左手手指弯曲,仿佛在舞剑。
18. 金瓶手位:双手握住一个虚拟的瓶子。
19. 仙女手位:双手合十,掌心向下。
20. 飘带手位:双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扯动飘带。
21. 云手位:双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拍打云彩。
22. 莲台手位:左手屈肘,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拿着莲花台。
23. 神仙手位: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指引。
24. 桃花手位:左手屈肘,右手手指弯曲,仿佛在拿着桃花。
以上是古典舞的24个手位,它们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表现力,是古典舞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型
1、女掌、男掌
2、女指、男指
3、女拳、男拳
二、手臂的位置
1、山膀(女) 臂平抬于身旁,高度与肩平,开度与胸平,小臂微向前屈,臂成弧形,掌心向旁,指尖微向上。
男性腕予微扣,虎口对前斜下方。
2、托掌臂成弧形,托于额前上方,掌心向前上方,食指对眉梢。
3、按掌臂成弧形,掌心向下,按于胸前,于胃平,相距一掌余。
4、提襟臂成弧形位于身旁稍向前,小臂下垂,握拳,扣腕,虎口对胯骨,距胯一掌余。
5、斜托掌(扬掌) 臂举旁斜上方,掌心向斜上方,肘微屈。
6、高低手双臂前抬,一臂举向斜上方,另一臂抬于胸前,双臂相距同肩宽,掌心向上。
三、由上手位演变出的常用动作
1、顺风旗、双山膀、山膀按掌、托按掌、斜托掌、双提襟。
四、手臂的动作
1、盖掌手臂由旁上抬,掌心向上至斜托掌位,在屈肘、掌心向下经额前下按,可静止在按掌位。
2、撩掌手臂旁抬,掌心向下,用手腕带动向上撩起。
可静止在托掌位。
3、推掌(立掌) 按掌位掌心向上,臂不动,手掌向里绕腕,成掌心向前,推出。
4、摊掌按掌臂不动,向外绕腕成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微下倾。
5、盘掌a.外上盘掌掌心向上,屈肘端于腰侧,指尖向腰,手先移向按掌位,掌心保持向上,接着以手腕为轴,用指尖带动,向外划一平圆。
b.内下盘掌上动不停,掌心保持向上,以腕为轴,用指尖带动,通过掖下向里划平圆。
6、分掌双臂腹前交叉,掌心向里,上抬至额前上方,然后向左、右两侧分开,掌心向
上,可静止在斜托掌位。
7、穿掌左臂盖掌,同时右臂指尖向上,经胸前上穿,左腕与右腕在胸前交叉,右臂上
举,在头上方最高点处手腕外旋,然后在右旁落下,可静止在提襟位,同时左臂继续下盖可
经撩掌静止在托掌位。
8、双晃手双臂在左前下平伸,距离同肩宽,在身前垂直面经左、上向右划一立圆,上
半圆掌心渐旋向前,下半圆掌心渐旋向后,可静止在托掌位。
晃动时,双臂靠近身体,动作
要连贯。
9、小五花两掌心相对,手腕相靠,交叉在胸前,右掌在上,两掌指尖保持在相对方向,
划平圆一周,成左掌在上,然后可经撩掌成顺风旗。
动作要连贯,圆润,划圆时掌心向上手
腕相靠。
10、云手左臂按掌位,掌心向上,右臂山膀位,左臂向右,右臂向左平划,双小臂上
下叠于胸前,相距一掌半,左臂经前向左划弧线,同时右臂经上向左,双臂动作如同揉球,
左臂经盖掌拉至山膀位,右臂晃至按掌位,掌心向上,再拉至山膀位。
五、步位
1、正步两脚靠拢,脚尖对前方,重心在双脚上。
2、小八字步两脚跟靠拢,脚尖分开。
对左、右前角。
3、大八字步两脚跟相距一脚半,其他同小八字步。
4、丁字步右脚跟靠拢左脚窝,脚尖方向同小八字步。
5、虚丁步站丁字步,右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绷脚点地,大腿外旋。
6、踏步左脚尖向前,右脚向左后踏,脚掌着地,与左脚跟成一横线,左脚直立为重心,
右腿微屈,两膝前后重叠。
7、弓步a. 正弓步站右丁字步,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出,屈膝,小腿垂直,左腿直,重心在中间,上身与右脚尖同一方向。
b. 横弓步,当弓步的上身左转与左脚尖同一方向时,称横共步。
六、步法
1、圆场、单碾步、双碾步、花梆步、蹉步(错步)、颠步(垫步)、跑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