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弱电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浅析小区弱电系统防雷方案

浅析小区弱电系统防雷方案

方面进行 分析 . 以期起抛砖 引玉的作用, 为相关部 门在 雷雨季节防止 雷击破坏起到一些指导作 用。
【 关键词 】 弱电 系 ; 统 防雷; 防雷器 ; ; 布线 电位连接
雷 电是大气 中的放 电现象。在大气层 中 , 云层 间或 云和 地之 间的电位差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 , 即发生猛烈放 电现象 ( 闪电 ) 。同时 , 电的路 径上 空气 的温度瞬 间可 以增 高几万 放
它周围有强大 的变化电磁场 , 在其中的导体 因此而感应 出 处 强大的 电动势 , 而对有 气隙的导体之间放 电 , 至产 生火花 , 甚 引起 灾害。
雷 电击 中地表物体 , 其强大的能量有将 近一 半从引下线 等安全泄放到大地 , 另外还有不到一半 的能量通过建筑物 的
电力 系统分 流 ,还有一很小部分 的能量通过弱 电线缆分 流 ,
222 电磁 感 应 ..
度, 空气由于急剧增热 而膨胀就会 引起空气剧烈振动 、 冲击 、 爆炸 , 产生强烈 的雷鸣( 打雷 ) 。
1 雷 电的侵入
雷 电波 的侵入 主要是指雷 电从地 表建筑物 、 架空线缆等 导体 的引入线引入室内 , 发生闪击和雷击 事故 。
鉴 于雷电流的特殊 性 ,峰值极大而且持续 时间很短 , 在
弱 电线缆 都改进楼道 , 统一敷 设线槽 , 这一举 措既美 观了市
涌造成 的。必须两方面都严格 的实行防雷方案 , 才能在最大
程度上减轻雷击对 弱电网络系统的破坏 。
41 网络 设 备 的防 雷 .
容, 又把弱电雷击 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423 屏蔽等 电位连接 ..
屏 蔽的 目的是 降低或消 除电磁对 弱电系统的干扰 , 结合
当线路或设备 附近发生雷击 , 虽然没有 直接击中线路或

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分析

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分析

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分析摘要: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大众对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认识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需求。

如果不进行全面综合的防雷电处理,将会因此遭受到巨大的损失。

下面本文就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广场大楼;综合雷电;防护设计1 雷电危害类型1.1直击雷过电压当地面出现设备时,充能的云层直接对大地中设备形成放电现象,从而导致被打击的设备产生过高电位的情况出现,可能会在几秒钟内形成几万伏甚至数十亿伏的高压电流,把雷电能量直接转换为热能和机械能,而这些巨大的电能可以直接摧毁地面建筑和有关设施,严重时更容易造成大火和爆炸,进而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在广场大楼的防雷措施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装设避雷针,利用避雷器直接把雷电电流带到地球表面,以保障地面建筑物的安全。

1.2感应过电压当雷电电流从线路周围的云层之间向周围物质释放后,随着雷电电流的急剧变动,将对附近空气形成短时的高电磁场,进而对周围的导线形成感应高电位,感应过电压会引起建筑物防雷装置放电。

当雷波从导线向地放电时,在导线附近将产生巨大的电流瞬态磁场。

室内系统中采用的电感耦合、电容耦合等,电磁脉冲辐射引起的脉冲过电压和过放电,破坏了弱电系统和电力设备。

而通过在室内的防雷装置系统中设置避雷器等,就能够降低感应过电压的危险。

当被保护装置的终端负载被雷波攻击而达到某个阈值后,避雷装置迅速陷入短路状态,引起雷流接地,避雷装置很快回复到高阻启动状态。

因为避雷装置的响应很快,不但没有干扰系统的正常供电,而且还能起到保护作用,使设备不会出现被雷命中的现象。

1.3雷电波侵入过电压当雷击中架空管线或金属管线上的电缆后,雷电的电波就会沿着电缆的方向扩散,进而进入建筑物中,将建筑物当中的其他设备摧毁,尤其是在侵入雷电信号的传输过程当中,也可能会被耦合以增加其他平行金属管道和其他导体的电势,从而大大增加破坏程度。

变压器和隔离变压器能有效阻止雷波进入,所以广场大楼在防雷措施保护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适合大楼的防雷装置,有效做到科学防雷,提升广场大楼运行的安全。

弱电综合管路系统设计方案

弱电综合管路系统设计方案

弱电综合管线系统设计说明一、概述弱电系统是现代建筑物内的综合系统工程,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平安防范系统、卫星接收及电视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等。

它和大楼内全部建筑物的机电设备诸如:变配电、空调、照明等设施有密切关系。

大楼弱电系统对建筑物来说是一个整体,每个弱电系统都有电缆管线,整个大楼遍布着弱电系统的电缆。

管路设计的目的是使这些电缆按确定的规律,合理有序地安置在大楼内的综合管路中。

弱电综合管路的工程设计,其内容包括和整个弱电系统相关的弱电预埋管、预留孔洞、弱电竖井、桥架、管路及系统的电源供应、接地、避雷、屏蔽和机房。

综合管路的设计和施工还牵涉到和其它管道(如暖通、给排水和强电)的关系,以及建筑功能的综合配管或调整,桥架敷设预埋等。

浙江电力生产调度大楼弱电系统应是特殊完善、先进的。

而规范、整齐、通畅的管路、桥架系统是弱电系统的综合功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

尤其是项目前期阶段,须要对弱电系统的综合管路进行统一设计,在土建施工时,就需进行预埋工作,以保证弱电工程实施时各种管线均能敷设到位,同时不相互干扰、相互碰撞。

二、需求分析临海市公共租赁房智能化系统包括安防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一卡通停车场管理系统、通信语音系统、无线巡更系统、机房设备系统等。

综合管线系统必需满足大楼弱电各子系统管线需求。

三、设计依据临海市公租房二期智能化工程方案设计图纸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J116-8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A/T75-94《平安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Y/T106-92《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J120-88《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BJ79-8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CECS72:2001《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50041-96《锅炉房设计规范》GBKJ-90《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BG12323-90《电视接收机确保和电缆支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YJ41-89《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86《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用户技术要求》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2-2000《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GBJT-471《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YD/T926.1-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四、综合管线系统设计1、总体规划1、弱电系统共用一个弱电桥架,出桥架后依据室内装修状况在吊顶内暗敷或墙内暗敷管;2、各子系统的接线箱均安装于弱电井或实体墙上;3、弱电系统桥架均接受热镀锌桥架,桥架厚度参照国家相关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如何防雷

综合布线系统如何防雷

综合布线系统如何防雷
1.接地保护:
接地是综合布线系统中最基本、最有效的防雷措施之一、通过将系统
的金属结构和设备与地面进行良好的接触,能够将雷电能量引入地下,减
少对系统的损害。

接地保护应包括设备接地、金属结构接地和防静电接地等。

2.避雷针:
避雷针是一种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雷电能量的设备,能够有效地降低
被击中的概率。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高处设置避雷针,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对系统的冲击。

3.防雷设备:
4.屏蔽措施:
5.距离隔离:
6.接线保护:
7.防火措施:
8.定期检测:
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布线系统的特点和工作环境,
采取多种综合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雷击对系统的损害。

在实际工程中,
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防雷方案,并与专业的防雷单位合作,确
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弱电机房系统防雷方案

弱电机房系统防雷方案

监控系统设备雷电防护建议方案一、雷电对安防监控系统的危害众所周知,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雷击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体现于下列三种层次:①设备损坏,人员伤亡;②设备或元器件寿命降低;③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而暂时瘫痪或整个系统停顿。

目前,世界上各种建筑、设施大多数仍在使用传统的避雷针防雷。

用避雷针防止直接雷击实践证明是经济和有效的。

但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精密电子设备的使用和联网,避雷针对这些电子设备的保护却显得无能为力。

避雷针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以及雷电波入侵过电压,而这类过电压却是破坏大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

每年各种通讯控制系统或网络因雷击而受破坏的事例屡见不鲜,其中安防监控系统因受到雷击引起设备损坏,自动化监控失灵的事件也常有发生。

雷电对安防监控子系统的危害有以下几种形式:一、雷电直接击在室外暴露的视频线、控制线上,雷电流将沿线缆向两边流动而毁坏摄像机和监控主机或矩阵机,造成监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二、雷电直接击在室外暴露的电源线上,雷电流将沿线缆向两边流动而毁坏摄像机和电源设备,造成监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三、雷电感应到视频线、控制线、电源线(包括主机供电线路、摄像机供电线路、电视屏幕供电线路)上,雷电流将沿线缆向两边流动而毁坏摄像机、电源设备及监控主机。

二、雷电设计说明系统防雷方案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外部防雷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极等等,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等,泄放入大地。

内部防雷系统是为保护建筑物内部的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

通过在需要保护设备的前端安装合适的避雷器,使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

将可能进入的雷电流阻拦在外,将因雷击而使内部设施所感应到的雷电流得以安全泄放入地,确保后接设备的安全。

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弱电系统工程在建筑、通信、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弱电系统包括音频、视频、网络、安防等多种子系统,需要以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式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

本文将探讨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其性能稳定、高效安全。

二、弱电系统工程设计原则1、功能性: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业主的需求,确保音频、视频、网络等系统的正常运行。

2、可靠性: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选用质量可靠的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防雷、防干扰措施。

3、经济性:在满足功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和材料。

4、可维护性:设计应便于维护和维修,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更换和扩展。

三、弱电系统工程设计内容1、系统需求分析:了解业主的需求,分析建筑物的功能和特点,确定需要设计的弱电系统类型。

2、设备选型:根据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和规格,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功能齐全。

3、施工设计:确定系统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包括布线、安装、调试等环节。

4、防雷防干扰设计:采取有效的防雷和防干扰措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5、测试验收: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验收,确保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四、弱电系统工程设计实例某商业综合体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弱电系统工程,包括安防、网络、音频、视频等子系统。

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团队选择了高性能的设备型号和可靠的施工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格的防雷防干扰措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最终经过测试验收,该弱电系统工程完全满足业主的需求,并成功投入使用。

五、结论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方案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功能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可维护性等因素。

针对不同的项目需求,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设备选型、施工设计、防雷防干扰设计和测试验收等工作。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确保弱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满足业主的需求,并降低维护成本。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为住宅小区提供全面的弱电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管理、智能家居、公共信息发布等多个子系统。

超详细的弱电视频监控立杆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超详细的弱电视频监控立杆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弱电视频监控立杆防雷接地设计方案如下:一、设计原则1.确保人身安全。

2.保护器不影响被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

3.雷击产生冲击波时,所采用的防护器件应有低阻抗,将冲击电流直接导入大地而不产生危险的冲击对地电位差。

4.防护器件应有较高的承受冲击能量的能力,并有规范的接地系统。

二、防雷系统1.室外摄像机防雷:室外摄像机安装时,应将摄像机的金属外壳与立杆内的钢筋相连接,并做好接地处理,同时对于室外的摄像头应选用具备防雷击功能的设备。

2.立杆接地:立杆基础应设置接地网,接地网应采用热镀锌扁钢焊接成网,焊接点需要做防腐处理,基础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3.接地线缆: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6平方毫米的多股铜芯线作为接地线缆,接地线缆应从杆体底部穿入与接地网连接。

4.防雷器:在摄像头处安装防雷器,将摄像头的视频线连接到防雷器的输入端子上,防雷器的输出端子则连接到摄像头的视频线上,防雷器接地线应与立杆基础接地网连接。

三、监控杆监控杆高度、位置及材料可根据具体环境和监控需求确定,应保证杆体稳定性和防风能力。

立杆的支臂为碳钢管(Q235),直径60mm,壁厚3mm(部分立杆高度可根据实际要求按比例减少)。

摄像机立杆表面热镀锌后用专用设备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采用活碳酸漆,再静电喷塑对其表面处理。

镀锌层厚度≥85um,塑层厚度≥85um,抗风能力≥45m/s,表面层保用五年,摄像机立杆保用二十年,紧固件螺钉及螺母为不锈钢。

四、室外机箱室外机箱结构为露天防雨箱设计。

机箱高度为300mm,宽度为200mm,厚度为150mm 米。

箱体防护等级达到IP54防护等级。

需要有机箱基础,整体美观,表面喷涂明显的警示标志,机箱离地面高度不小于300mm。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防雷接地工程师或查阅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

某酒店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12.机房工程及防雷接地等系统方案

某酒店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12.机房工程及防雷接地等系统方案

第十二章機房工程及防雷接地等系統12.1 概述浙江XXXX大酒店弱電機房共有2個,一層西側為監控和消防機房,主要佈置安保監控、背景音樂等系統,機房面積約為80平方;五層為通信及電腦網絡機房,它也是我們所設計的重點,機房內佈置電腦網絡設備、配線架機櫃、程式控制交換、話務管理、衛星機房、UPS機房以及智能化服務中心等。

根據國家對弱電機房的要求,浙江XXXX大酒店的機房按照C類機房進行設計。

其中重點考慮五層的電腦網絡機房,一層的機房主要考慮靜電地板、應急照明、雙電源以及UPS系統的設置,其中UPS系統是從五層UPS機房引出5KW作為其後備電源。

五層網路機房除上述功能外,還要求考慮機房的供電、接地、消防、裝修、靜電處理等要求,裝修可由專業公司統一裝修。

中心機房位於一層的通信機房,面積為80平方,根據功能區分可以分為網路中心、通信中心、UPS間、監控中心、數字電視機房、配線區及管理值班間。

其中UPS 間、網路中心二者之間應有分割,便於管理與操作。

房間的分割也應根據功能區進行劃分。

UPS間採用隔音輕鋼龍骨石膏板(中間採用石膏棉)隔離,並設置不同的進出通道,網路中心內的隔斷採用透明玻璃隔斷完成(玻璃隔斷下方1.2M為輕鋼龍骨石膏板)。

12.2 設計原則參照國家機房設計標準C級標準設計。

12.3 設計依據在電腦機房設計中必須遵循國家以及相關行業的標準規範執行。

《電子電腦機房規範》GB 50174-93《電腦場地技術條件》GB 2887-89《電腦站場地安全要求》GB 9361-88《電腦機房用活動地板技術條件》GB 6550-86《浙江59號關於加強電腦資訊系統防雷減災的通知》《電器裝置安裝工程施工以及驗收規範》GBJ 232-82《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範》JGJ/T16-92《建築與建築群綜合佈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GB/T50311-2000《建築與建築群綜合佈線系統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GB/T50312-2000《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GBJ 116-8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以及驗收規範》GB50116-92《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設計規範》GB 5619312.4 方案設計機房建設是整個弱電系統最後的集中場所,它應該體現科學、有序、合理、方便的總體佈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电系统综合防雷设计方案一、概述弱电系统由各类弱电设备、控制中心电子设备以及传输线路组成,系统采用了大量的集成元件,在雷击发生时,传输线路感应到雷电磁场产生过电压,可高达几千伏,对集成元件有较大的危害。

监控系统中的传输线路许多处于LPZ0A非防雷区域。

系统走线在布线阶段没有考虑与防雷引下线保持足够的距离,这些都为系统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

一般认为,雷电的防护措施有隔离、等电位、钳位、均压、滤波、屏蔽、过压过流保护、接地等方法将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及雷击电磁脉冲消除在设备外围,从而有效地保护各类设备。

目前主要采用气体放电管、放电间隙、高频二极管、压敏电阻、瞬态二极管、晶闸管、高低通滤波器等元件根据不同频率、功率、传输速率、阻抗、驻波、插损、带宽、电压、电流等要求,组合成电源线、天馈线、信号线系列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微电子设备的外连线路中,地线按共用接地原则接入系统的地线,才不至于造成电位反击。

只有设计合理、安装合格,电涌保护器才能有效的防御雷电。

二、雷击的分类雷击一般分为直击雷击和感应雷击。

直击雷击: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树木、动植物上,由于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等混合力作用,直接摧毁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引起人员伤亡等。

由于直击雷的电效应,有可能使机房微电子设备遭受浪涌过电压的危害。

感应雷击(又称二次雷击):指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之间的放电而在附近的架空线路、埋地线路、金属管线或类似的传导上产生感应电压,该电压通过传导体传送至设备,间接摧毁微电子设备。

感应雷击对微电子设备,特别是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危害最大,据资料显示,微电子设备遭雷击损坏,80%以上是由感应雷引起的。

另外还有操作过电压,即是指当电流在导体上流动时,会产生磁场储存能量,当负载(特别是电感性大的负载)电器设备开关时,会产生瞬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同感应雷击一样,可以间接损坏微电子设备。

三、设计依据(1)IEC61024《建筑物防雷》(2)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3)ITU K25《光缆的防雷》(4)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5)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6)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7)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8)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9)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四、雷电防护方案(一)直击雷防护直击雷防护包括建筑物防雷和弱电系统前端设备直击雷防护,本方案中,所有弱电系统所在建筑物均已完善直击雷防护措施,我们不需要再考虑建筑物直击雷防护措施,否则必须完善雷防护措施。

前端设备安装于建筑物的楼顶角处,或安装于空旷区域的孤立高杆上,或曾经遭受过直击雷,则建议需要做直击雷防护。

通常安装在城市道路两旁、建筑物屋檐下,或已经在其它有效直击雷保护范围内的电子设备,都不需要做直击雷防护。

(户外设备直击雷防护方法可参考下图方法加装避雷针装置)图1(二)感应雷防护本方案感应雷防护包括电源系统、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红外防盗报警、公共广播(背景音乐)、可视对讲门禁系统、智能停车场系统、电话系统和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的防雷保护设计。

1、电源系统雷电防护雷电能量分布示意图(图2)如图所示,一个能量为200KA的直击雷,由整个系统的电源、管线、地网、通信网络线来分担。

以一栋建筑的防雷来讲,电源部分承担其中近45%(100KA),以三相四线为例,每线承担大约有25KA(10/350us)的雷电流。

通信站基本无管道系统,不计。

地网和通信线路承担剩余55%的雷电流。

由此可见,电源系统对直击雷的防护非常关键。

据统计,有70%雷击高电位是从电源线侵入的,为保证设备安全,所以电源系统应设置三级雷电防护。

电源三级防护的原理●目的:利用电源避雷器(SPD)将雷电总威胁值减到被保护设备的耐受能力范围内。

电源多级防护是以防雷区(LPZ)为层次,对雷电能量的逐级减弱,使各级限制电压相互衔接,最终使过电压值限制在设备绝缘强度之内。

●原则:第一级转移绝大部分能量;第二级转移剩余能量;第三级(开关电源内模块)转移后续的极微小能量;●原理:利用两级避雷器间足够的线路间距,加大剩余雷电流在该段线路阻抗上的衰减。

电源防雷器的选择和应用原则:电源避雷器的保护模式有共模和差模两方式。

共模保护指相线-地线(L-PE)、零线-地线(N-PE)间的保护;差模保护指相线-零线(L-N)、相线-相线(L-L)间的保护。

对于低压侧第二、三、四级保护,除选择共模的保护方式外,还应尽量选择包括差模在内的保护。

残压特性是电源避雷器的最重要特性,残压越低,保护效果就越好。

但考虑到我国电网电压普遍不稳定、波动范围大的实际情况,在尽量选择残压较低的电源避雷器的同时。

还必须考虑避雷器有足够高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

如果最大连续工作电压偏低,则易造成避雷器自毁。

电源系统低压侧有一、二、三级不同的保护级别,应根据保护级别的不同,选择合适放电电流(通流容量)和电压保护水平的电源避雷器,并保证避雷器有足够的耐雷电冲击能力。

原则上,每一级的交流电源之间连接导线超过25m以上,都应做该级相应的保护。

具体设计选型方案:⑴在大楼总配电屏处并联安装三相电源防雷器,型号:CX-PM100S,作为第一级总电源的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核心组件选用新型大容量浪涌吸收组件MOV;通流容量大,Imax=100KA;输出残压低,Up≤2.5KV;响应时间快速,Ta≤25ns;模块式。

⑵在机房总配电箱处并联安装三相电源防雷器,型号:CX-PM40S,作为第二级电源进线的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核心组件选用新型大容量浪涌吸收组件MOV;通流容量大,Imax=40KA;输出残压低,Up≤1.2KV;响应时间快速,Ta≤25ns;模块式。

⑶在机房UPS设备电源进线处并联安装单相电源防雷器,型号:CX-PM20D,作为第三级电源进线的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核心组件选用新型大容量浪涌吸收组件MOV;通流容量大,Imax=20KA;输出残压低,箝位准确,Up≤1.0KV;响应时间快速,Ta≤25ns;模块式。

⑷在控制中心机房设备重要用电设备前端(如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监控硬盘录像机等)串联安装防雷插座,型号:CX-PS6P,作为中心机房设备电源的第三级或精细级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国家标准通用插孔设计;核心组件采用最新大容量浪涌吸收组件MOV,质量稳定;通流容量大,最大放电电流Imax=10KA;响应时间快速,Ta≤25ns;串联安装。

图32、弱电信号系统的雷电防护弱电系统信号防雷器的选型及应用原则:⑴弱电系统通讯设备接口种类繁多,传输速率各不相同。

本方案根据各设备工作电压、速率,接口形式选择工作电压、速率、接口形式合适的信号防雷器。

尽量少通过接口转接的方式来达到与设备物理接口的相连,以免增加插损,影响信号传输。

⑵根据设备接口的抗雷电要求,应选择有足够大的耐雷电冲击能力的信号防雷器。

⑶信号防雷器必须选择工作时不能产生电火花,在失效或自毁时不能起火;在失效时,可以很容易与系统断开,恢复原系统,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

系统防雷安装环境分析及对应措施:在弱电系统防雷产品安装过程中,采用传统接地防雷器设备进行安装时,必须做好防雷接地网,户外防雷系统地网的接地电阻率要求≤10Ω。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施工现场是水泥地、沙石地或矿山石头地等,周边均没有地网施工条件,或者土壤电阻率太高,地网很难达到防雷规范要求,要做到接地电阻率≤10Ω需要付出极高成本。

综上所述,在防雷地网施工条件不具备时,我们选用免接地网防雷器,以确保系统的防雷安全。

免接地网防雷器优势:免接地网系列防雷器针对目前防雷工程施工过程中,防雷器安装经常会遇到目前防雷地网施工条件不具备,或地网施工成本过高等情况而设计。

该系列防雷器采用PRE-ETS专利技术,采用等电位平衡和(ETS)能量吸收转移电路设计,实现了防雷器安装无需要专用防雷接地网,减少了做防雷地网的环节,既节省了工时也大幅减少了工程预算,为安防弱电系统领域工程商解决了防雷接地安装难题。

免接地网防雷器有如下特点:①、采用多级防护电路,残压低,动作快,防雷效果好,防地反击;②、利用等电位平衡和(ETS)能量吸收转移专利技术,无需专业防雷地网,安装维护便捷;③、特别适用于地网施工条件不具备或地网施工成本过高的安装场所;④、免做地网,省工时,省成本,安装便捷,无需维护。

2.1 监控系统信号线路的雷电防护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防护⑴在云台快球/带云台摄像机前端串联安装监控系统三合一防雷器,型号:CX-VIDEO/M3,做为摄像机视频、控制线/音频、电源线的三合一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核心元件采用优质半导体箝位器件,质量稳定,箝位准确,雷电防护强度大,放电电流10KA;插入损耗小,Ae≤0.2dB;响应时间快速,Ta≤1ns;串联安装,免做地网,安装便捷,无需维护。

⑵在固定摄像机/不带云台摄像机前端串联安装监控系统二合一防雷器,型号:CX-VIDEO/M2,做为摄像机视频、电源线的二合一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核心元件采用优质半导体箝位器件,质量稳定,箝位准确,雷电防护强度大,放电电流10KA;插入损耗小,Ae≤0.2dB;响应时间快速,Ta≤1ns;串联安装,免做地网,安装便捷,无需维护。

监控机房(后端)防护⑴在监控机房主硬盘录像机的视频信号线路上串联安装16口一体化视频信号防雷器,型号:CX-VIDEO/BNCM16,做为中心机房主硬盘录像机视频信号线路的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19英寸机架式16口一体化设计,安装方便美观;核心元件采用优质半导体箝位器件,质量稳定,箝位准确,放电电流10KA;输入输出阻抗75Ω;输出残压低,Up≤12V;插入损耗小,Ae≤0.5dB;响应时间快速,Ta≤1ns;串联安装,免做地网,安装便捷,无需维护。

(具体数量根据实际视频线路数量确定,每台保护线路数量为16路)⑵所有进入控制室的云台控制线路串联安装控制线路防雷器,型号:CX-DATA/PTZ-M,作为监控室云台控制线路的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采用进口半导体箝位器件,质量稳定,箝位准确,放电电流10KA;输出残压低,Up≤18V ;插入损耗小,Ae≤0.2dB;响应时间快速,Ta≤1ns;用于监控系统控制信号传输线路的雷电防护;串联安装,免做地网,安装便捷,无需维护。

2.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雷电防护⑴在网络机房或分机房(级联)24口网络交换机的网络线路上串联安装24口一体化计算机网络避雷器,型号:CX-NET/RJ45M24,作为交换机网络线路的雷电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