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名句1~6年级

合集下载

50句少儿国学经典名句,孩子成长的必要宝典,背熟掌握,终生受益

50句少儿国学经典名句,孩子成长的必要宝典,背熟掌握,终生受益

50句少儿国学经典名句,孩子成长的必要宝典,背熟掌握,终生受益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深远,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国学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学还可以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让品德观念深入人心。

教育孩子就要从小做起,从各方各面做起,做到最好。

下面给大家推荐50句少儿国学经典名句1.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4.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6.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

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10.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1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年级必背国学上册

一年级必背国学上册

一年级必背国学上册1.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 释义: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虽然人的本性相近,但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不同,人的习性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2.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 释义: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 释义: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

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来教育他。

1.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 释义: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不要偷懒。

2.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 释义: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三、古诗。

-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赏析:这首诗开篇连用三个“鹅”字,生动地表现出鹅的声响美。

“曲项向天歌”描写鹅弯曲着脖子朝天鸣叫的样子。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描绘了鹅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动着清澈的水波的画面,色彩鲜明,充满童趣。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赏析:前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汗水滴落在土地上。

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是由耕种的辛苦联想到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来之不易,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

一至三年级需掌握的国学经典名句

一至三年级需掌握的国学经典名句

一至三年级国学经典名句(一年级)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

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7、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

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8、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弟子规》9、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初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10、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二年级)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5、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10、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11、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1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13、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无为而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馀。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15、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16、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小学1-6年级国学经典40条名句,暑假和孩子一起学吧!

小学1-6年级国学经典40条名句,暑假和孩子一起学吧!

小学1-6年级国学经典40条名句,暑假和孩子一起学吧!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兰花的香气。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小学生必背的国学经典

小学生必背的国学经典

小学生必背的国学经典小学生必背的48句国学经典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大全。

(唐颜真卿)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15、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1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1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晏殊蝶恋花)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2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2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2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2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28、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2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3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年级小学生应该记住的国学经典

一年级小学生应该记住的国学经典

一年级小学生应该记住的国学经典(*)1.《小儿语》一切言动,都要安祥;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节选)译文:一切言语行为,要稳重,从容不迫;我们出现的差错,大都是由于慌慌张张造成的。

站立要平静,说话要不快不慢,平平和和。

言语和动作不要轻佻,让人笑话和骂你。

小魔法:《小儿语》,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选。

它四字为一句,内容浅显易懂,读来琅琅上口,聪明的你赶紧读读吧2.《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词语点拨】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读书的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小魔法:《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劝勉我们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

3.《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节选)译文: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原来是善良的,大家的本性是差不多的,只是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于是彼此的本性就逐渐相差得远了。

小魔法:《三字经》三字一句,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我们还能从中了解文化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学习故事中做人做事的道理。

4.《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节选)【词语点拨】盈:月光圆满。

昃(zè):太阳西斜。

宿(xiù)〈古〉我国天文学家将天空中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

译文: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小魔法:大自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弯弯的,有时圆圆的。

(*)5.《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节选)【词语点拨】悌: 友爱译文: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小学1--6年级国学经典选粹

小学1--6年级国学经典选粹

开发区三小国学经典学习精选片段年级:一年级 . 书目:《三字经孝经》课题背诵内容第1课教育的重要性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第2课正确的教育方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第3课教育的责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第4课学习的重要性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第5课学会礼仪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第6课孝道与谦让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第7课学习要循序渐进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第8课三才与三纲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第9课四时与四方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第10课五行与无常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第11课六谷与六畜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第12课七情与八音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第13课九族称谓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第14课学习永远不怕晚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第15课树立远大志向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第16课学习才有生存的本领开发区三小国学经典学习精选片段年级:二年级 . 书目:《弟子规、弟子职、朱子治家格言》序号页码背诵内容1 第3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2 第10页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3 第14页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名句国学经典名句(一、二年级)一年级: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

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7、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

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8、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弟子规》9、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初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选自《三字经》10、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选自《三字经》二年级: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3、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译文】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

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译文】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译文】短:不足,长:有余。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1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

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16、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7、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出处:《礼记》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18、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意思: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1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意思:一年中最关键的时间是春天,一天中最关键的时间是在黎明;一个家庭最宝贵的东西是和睦,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东西是勤奋。

要善于把握关键时间,抓住关键的东西,好好把握,好好珍惜,才能成功。

2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明·吕坤《呻吟语·应务》【译】天天行路,不怕路途有千万理之遥;常常做事情,不怕有千万件事之多。

【记】不干,永远也不会成功。

要实现自己的目标,离不开艰辛地劳动,成功和失败都是长期一步一步积累的结果。

国学经典名句(三、四年级)三年级: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4、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8、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1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1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译文】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

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1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

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1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17、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这是一幅古人的对联,是说功夫、本领、成功,都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

人一生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或者遭到逆境;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战胜了困难,你就会获得胜利的喜悦。

1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意思是,苦口的药虽然很倒胃口,但却有利于自己的病,逆耳的话虽有点伤人,但却能帮助我们的一言一行。

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19、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意思:做事成功由于多思考,失败由于随意,不经心。

20、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意思: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年级: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5、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6、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

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7、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译文】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1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

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1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1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15、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